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中班教案

    時間:2023-04-21 08:03:49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中班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形成,區(qū)別5、6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3、探索怎樣把5和6變成一樣多。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正方形、長方形積木。

      2、課件。

      3、《小樹葉》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小樹葉》進活動室。

      二、故事導入,學習6的形成,區(qū)別5、6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系。(出示課件:鳥兒飛來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秋季)對,F(xiàn)在已經(jīng)是深秋了,天氣越來越冷了,再過幾天就過冬了,我們都穿上了毛衣毛褲,有的小朋友還穿上了棉襖。數(shù)字王國請來了許多鳥類到他們的森林里來開會,商量今年冬天怎么過。咱們去看看吧。

      你們瞧:鳥兒飛來了,我們看一看都有誰?一群大白鵝正在商量著要回家過冬呢!它們說:“河水太涼了,再過幾天就要結冰了,我們不能在這里游泳了,快回家吧!”請小朋友幫我找一找有幾只大白鵝?(出示課件:五只大白鵝)我們讓它排成隊好不好?(提醒幼兒數(shù)的時候從左向右數(shù))。大白鵝回家了,這時天空中飛來一群大雁,它們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領頭的大雁說“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到南方去過冬吧!那里的冬天比較暖和,伙伴們走吧!”這時它們排成了“一”字形,趁此機會,我們趕快去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大雁吧。6只)

      對,數(shù)完了5就數(shù)6,5的后面就是6,也就是說5添1就是6。(出示課件:6)問幼兒6像什么?(6像哨子吹一吹)

      咱們來比一比這些白鵝跟這些大雁誰多誰少?(引導幼兒區(qū)別多1少1的關系)

      大白鵝回家了,大雁飛走了。這時一群小燕子飛來了,它們說:“伙伴們招呼大家來,咱們商量商量怎么過冬吧!”于是小燕子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找同伴,它們找到了幾只同伴呢?讓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5只)小麻雀見小燕子們準備過冬了,于是它們也召集大家來開會。你們聽數(shù)字王國的喇叭響了:“各位麻雀請注意,各位麻雀請注意,請大家趕快到草地上集合,準備開會了!”小朋友咱們也去看一看吧!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麻雀,咱們把它們排成隊數(shù)一數(shù)。(6只)咱們把小燕子跟小麻雀比一比誰多誰少。(進一步引導幼兒區(qū)別多1少1的關系)

      小喜鵲看見其它鳥類走的走,開會的開會,它們著急了,趕快去告訴貓頭鷹:“貓頭鷹大哥,大白鵝、大雁、小燕子、小麻雀它們都準備好過冬了,我們怎么辦?”貓頭鷹說:“別著急,現(xiàn)在是白天,讓我休息一會兒再說吧!”說完閉上眼睛又睡了起來。小朋友咱們去看看有幾只貓頭鷹在睡覺吧!指導幼兒小聲從上向下數(shù),別驚醒了貓頭鷹。(5只)我們去告訴小喜鵲,別讓它們叫了,貓頭鷹大哥晚上工作太累了,讓它們休息一會兒吧!走,小聲地告訴它們:“小喜鵲別叫了,小喜鵲別叫了……”小朋友們我們告訴了幾只小喜鵲呀?數(shù)一數(shù)(6只)

      比一比貓頭鷹跟小喜鵲誰多誰少?(鞏固多1少1的關系)

      三、幼兒操作積木,比較5和6兩數(shù)的關系。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6的'形成,讓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學的怎么樣?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積木擺一擺6是怎樣形成的。(復習鞏固6的形成)

      四、幼兒用積木操作怎樣使5和6變成一樣多。

      五、游戲《挑兵挑將》,鞏固學過的數(shù)字。

      活動延伸

      閱讀幼兒用書第2冊第28頁,數(shù)數(shù)不同的鳥各是多少,鞏固5和6兩數(shù)間的關系。

      教學反思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實施,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新的目標和教育價值逐步得以體現(xiàn),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已成為我們現(xiàn)代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宗旨,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這個宗旨,我設計了這節(jié)教育活動,我以故事和游戲為雙重因素,讓孩子們在故事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知6的形成和實際意義,并在實際的操作和游戲過程中讓幼兒鞏固學習,我希望孩子們能通過不斷的游戲操作,從中獲得自信,真正感受和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根據(jù)本主題的大目標和本活動內容,我為這節(jié)教育活動制定了三個教育目標:

      1、學習6的形成,區(qū)別5、6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3、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把5和6變成一樣多。

      在組織過程中,我采取了三個步驟:

      一是通過故事畫面,讓幼兒在表象認知中,初步感知6的形成及數(shù)數(shù),并進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斷。

      二是通過故事提示,讓幼兒親自操作,在實物認知中,理解6的形成及數(shù)數(shù)、知道5、6之間的關系。

      三是通過游戲,讓幼兒在抽象符號的認知中形成6的數(shù)概念,達到對6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通過本次的活動,我感到孩子們喜歡這種形式,因為他們喜歡聽故事,我認為幼兒數(shù)學教育以這種故事和游戲的形式進行傳授,幼兒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交流溝通少一些,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還不能很好的關注每一個孩子。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并引發(fā)幼兒對鞭炮的聯(lián)想。

      2、幼兒能用身體的伸展與收縮表現(xiàn)燃放鞭炮過程的動作。

      3、幼兒感受過年歡樂熱鬧的氣氛,體驗表演的快樂。

      4、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5、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制大火柴,小紅帽,小紅衣等教具。

      2、各色紙屑放置于電風扇上。

      3、鞭炮的聲音以及有關音樂磁帶。

      4、鋼琴伴奏。

      5、幼兒搜集有關過年的資料。

      6、環(huán)境布置,營造過年氣氛。

      活動過程:

      1、遷移,聯(lián)想。

      (1) 幼兒聽音樂《過新年》進教室。

      (2) 放鞭炮聲。

      教師:你聽了剛才放鞭炮的聲音,你想到了什么?

      幼兒回答:年獸來了,過年了,結婚,造房子……

      教師:把你們想到的`東西用筆記錄下來吧!

     。3) 幼兒作畫,記錄想法。

      幼兒作畫后請小朋友談談自己的想法,并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教師:聽了放鞭炮的聲音小朋友想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你們喜歡小鞭炮嗎?鞭炮給我們喜慶的日子帶來了歡樂,帶來了熱鬧。

      2、學習,創(chuàng)編。

      (1)請出小鞭炮。

      教師:可愛的小鞭炮到我們教室來做客啦!我們跟它問個好!小鞭炮有話

      跟我們小朋友說,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幼兒扮演的小鞭炮朗誦兒歌并演唱:我是一個小鞭炮,穿紅衣,戴紅帽,一點著,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又叫又跳。

      小鞭炮:我的話說完了,小朋友你們聽清楚了嗎?我要給別的小朋友們拜年去了,小朋友再見!

      (2)學習兒歌。

      教師:剛才小鞭炮和我們小朋友說了些什么?

      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看著圖片朗誦并演唱歌曲《小鞭炮》。

      (3)幼兒扮演小鞭炮。

      教師:小朋友,我們也來扮演小鞭炮吧!你可以聽著音樂自由的做動作。

      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

      (4)提煉鞭炮燃放動作。

      教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個個小朋友扮演的小鞭炮在燃放的時候特別的響亮動作特別的好看。我們請他們來表演一下。

      請幾位幼兒示范鞭炮燃放動作,并請其他小朋友學學看。

      教師手執(zhí)大火柴,請小朋友做鞭炮燃放的動作。

      (5)部分幼兒穿上紅衣,戴上紅帽,聽音樂扮演小鞭炮。

      3、深化,延伸。

      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聽音樂完整表演。(當表演到“噼里啪啦”的時候開電風扇,將預先放置在電風扇上的紙屑飄落下來,營造放鞭炮的氣氛。)

      教師:在過幾個星期就要過年啦!小朋友,我們一起慶祝新年去吧!

      幼兒聽音樂《恭喜恭喜》出教室。

      活動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個別幼兒對鞭炮的玩耍欲望過強,而忽略了它的危害,對這樣的幼兒我加強了對他的教育,最終有了一定效果,但還需家長們一起配合多加教育和引導才能把危險降到最低。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的活動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正確性。

      3、引導幼兒學習7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7個物體,以達真正理解7的實際意義;認讀數(shù)字7。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通過交談讓幼兒初步了解“買6贈1”的含義。

      2、布置超市“玩具商品”,有關7的.形成的課件。

      3、數(shù)字“6”、“7”及鐮刀圖片各一,幼兒操作用學具若干套。

      【活動過程】

      1、觀看課件,感知7的形成(帶禮物)聯(lián)系實際,以新老師“帶禮物”為由給幼兒觀看課件1。

      (1)新老師一口氣把樹葉從大樹上吹落下來。

      師:有幾片樹葉落到地上了?咱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1、2、3......6,有6片樹葉落到地上了,同時出示數(shù)字“6”。

      (2)(繼續(xù)看課件)新老師帶孩子們一起吹樹葉,又有一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

      師:剛才地上有6片樹葉,又落下1片樹葉,現(xiàn)在地上有幾片樹葉?師幼一起點數(shù)共有7片樹葉,啟發(fā)幼兒說“6片樹葉添上1片樹葉是7片樹葉”,同時出示數(shù)字“7”。

      觀看課件2,蘋果樹變魔術

      (3)第一次從樹上落下6個蘋果,請幼兒點數(shù)后出示數(shù)字“6”。

      (4)第二次又有1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啟發(fā)幼兒理解6個蘋果添上1個蘋果是7個蘋果,6添上1是7,同時出示數(shù)字“7”。

      2、操作實物,理解7的形成(送禮物)

      (1)送花生每個幼兒一盤花生(內裝6顆),等幼兒正確點數(shù)后新老師再作為獎品送給幼兒1顆,請幼兒回答現(xiàn)在自己有幾顆花生?初步理解6添上1是7。

      (2)送紅棗每組一筐紅棗。第一次請幼兒取6個棗,第二次再請幼兒添上1個棗。

      問:現(xiàn)在有幾個棗?講解6個棗添上1個棗是7個棗,即6添上1是7。

      3、做游戲,復習7的形成,理解7的實際意義(游戲:買紅果)

      (1)講解“買6贈1”的含義。超市里的紅果今天特別便宜,只要小朋友買夠6個,售貨員阿姨還會再贈送給小朋友1個。

      (2)買完紅果后,請小朋友們互相檢查,如果買夠了6個,就去阿姨處領1個贈品,進一步理解鞏固“6添上1是7”。

      4、教師小結,結束教學活動。

      小百科:數(shù)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shù)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shù)字并不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而是印度人發(fā)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后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shù)字”。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知道它們的含義與作用。

      二、重難點分析: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標志。

      2.難點:在認識一些標志的基礎上了解其不同類別和作用。并嘗試運用。

      三、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常見各種標志。

      2.自制課件、各種標志圖每組一份(注意安全、人行橫道、禁止煙火、當心觸電、禁止觸摸等)。

      四、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導入,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錄像,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jù)什么標志過馬路?

      2.提問:你都看到了什么?錄像中有哪些交通標志?除了注意信號燈標志,還有哪些標志?

      3.小結:交通標志給行人、車輛提供了指引,提醒人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

      (二)拓展認識標志

      1.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請幼兒說一說在什么地方見過什么標志。

      指導語:除了馬路上的交通標志,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標志呢?之前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到了哪些標志呢?(請幼兒說)

      小朋友真是愛觀察的孩子,標志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

     。1)出示禁止煙火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標志?標志上有什么圖案?你在哪里見過這個標志?它告訴我們什么?

      小結:這是禁止煙火標志,它告訴我們附近有容易燃燒的物品,一般在加油站、圖書館、倉庫等地方會看到這個標志,禁止人們使用明火,以免引起火災。

     。2)出示當心觸電標志。

      提問:這是什么標志?你在哪里見過這個標志?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當心觸電標志警告我們要遠離電廠、高壓電線桿、變壓器等有電的地方,在家也不要玩有電的物品,因為電是很危險的。

      (3)依次出示“注意安全”

      “當心滑跌“緊急通道”“當心中毒”“禁止吸煙”“禁止游泳”“禁止觸摸”等常見標志引導幼兒認識。

      3.請幼兒討論標志的用途。

      提問:生活中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標志?它們對我們有什么用?

      小結:標志通常出現(xiàn)在人口較密集的公共場所,它可以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提醒大家遵守公共秩序。

      4.引導幼兒從圖案、顏色、形狀、意義等方面加以比較,區(qū)別三種性質的標志。

      指導語:那么多的標志,我們怎么能把它們都記住呢?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它們的顏色、形狀一樣嗎?如果請你給它們分分類,你覺得應該怎樣分?

      小結:一種標志代表一種意思,它的圖案簡單、易懂;標志通常分為三類,黃色作為底色的標志,是提醒或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標志”;藍色或綠色作為底色的標志,提示我們應該怎樣做,通常叫做“提示標志”;一般畫紅色斜杠的標志表示禁止我們做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標志”。

      5.通過游戲,鞏固幼兒對標志的認識,初步學會運用標志。

      出示生活中的場景,請幼兒找出這些地方需要的標志。

      指導語:小朋友認識了那么多的標志,老師來考考你們吧,一會請小朋友分成六組,每組六個相同的標志,每個小朋友選一個標志拿 在手中,當大屏幕上出現(xiàn)畫面時,你認為應該出現(xiàn)什么標志,請拿這個標志的小朋友迅速到前面來,哪一組的小朋友反映最快,而且還答對了,就為你們組爭得一顆小星星。

      小結:每種標志都有自己不同的意義,放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們的作用。

     。ㄈ┗顒友由臁

      教師帶領幼兒在活動室、幼兒園教學樓內走動觀察,請幼兒根據(jù)手中標志的意義尋找適當?shù)奈恢谜迟N。

    中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幼兒游戲和動手操作,讓幼兒學會計算得數(shù)是5的加法。

      2、進一步理解+,=的含義

      3、在游戲中理解交換+兩邊的數(shù)得數(shù)不變:

      4、積極探索數(shù)學活動,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頭飾、卡片

      活動重點:

      得數(shù)5的加法活動難點: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法應用題

      活動過程:

      一、引入:(復習5的組成)

      師:動物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愿意嗎?不過我們要保密碼解開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幾呢?生:3密碼正確,請進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圖學習5的.加法。

      師:小朋友們動物王國到了,我們一起去小動物家看看吧,小心別被動物咬著,看圖算5以內的加法,算對動物送禮物給小朋友,算錯動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幾個小動物家。把你的答案記清出點。

      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么問題?(用4句話表達4幅圖)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師: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師:像1+4=5,4+1=5這兩道算式數(shù)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shù)不變,所以看到1+4=5馬上就想到4+1=5,我們把他們稱為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3=5就會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鞏固加深:

      好了,小動物們都夸我們很聰明,我們手里都有動物送給我們的玩具票票,出示價格。你手里有5元,你能買那兩樣玩具,你會買什么,為什么?還可以買那兩樣?

      幼兒操作

      總結:

      師: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么?

      師:如果5元買三樣呢?

      四、總結:這節(jié)課高興嗎?我們學習了得數(shù)等于5得算式板書:1+4=5,4+1=5,2+3=5,3+2=5.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

      3、讓幼兒在愉快的音樂聲中體驗并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電鋼琴;白胡子、白眉毛每人一套;拐杖一根。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做韻律進活動室。

      2、練聲曲《唱歌》、《叫聲》。

      3、熟悉歌曲內容

      教師范唱歌曲,請一名教師扮演老公公,幼兒邊聽邊觀看表演。

      4、理解歌詞內容

     。1)用問答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歌詞。

     。2)幼兒扮演老公公,按節(jié)奏學說歌詞。

      5、學唱歌曲

     。1)讓幼兒試著在音樂的伴奏下填詞唱歌。

     。2)引導幼兒用清晰的歌聲表現(xiàn)風趣、可愛的老公公。

      6、根據(jù)歌詞表現(xiàn)動作

      (1)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身體動作、表情等表現(xiàn)老公公的形象。

     。2)請一名幼兒扮演老公公,其他幼兒觀看。

      (3)男孩扮演老公公,女孩幫助男孩化裝,“老公公”摔倒時,女孩扶起“老公公”。

     。4)教師、幼兒扮演“老公公”共同表演。

      7、老公公在音樂聲中自由散步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jīng)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guī)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配音表演帶來的快樂情緒。

      2、探索與畫面符合的聲音,并大膽進行配音。

      二、活動準備

      1、課件:小馬的旅行

      2、馬、貓、羊、青蛙、小朋友、汽車、廚師等圖片若干

      3、塑料袋、打擊樂器、鼓、積木若干

      三、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發(fā)現(xiàn)問題

      1、請幼兒看無聲動畫片,說說自己看到的東西

      師: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個動畫片,看完以后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

      2、請

      幼兒說說聽到的東西,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辦法解決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沒有?怎么辦?

      (二)、嘗試借助自己的身體配音

      1、請幼兒再看動畫,找出其中需要配音的元素

      師:我們再來看一遍動畫片,找一找,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配音的。

      2、請幼兒為動畫配音,并討論如何配得更好

      師:你可以怎么來配呢?

      師:有沒有其他小朋友用不一樣的辦法,來試一試?

      師:你們說,誰的更像呀?

      3、請幼兒想象其中的一個情節(jié),并為其配音

      師:這個小朋友在哭,誰來想想他為什么哭呢?后來怎么樣了?

      誰來幫他配音?

      4、一起用身體為動畫片配音。

      (三)、嘗試借助道具來配音

      1、請幼兒討論怎樣配得更好

      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有的聲音用身體來配像不像呀,怎么辦?

      2、請幼兒操作,探索不同材料的'不同聲音,并分辨可以為什么配音

      師:我們這里有些材料,我們來試一試,這些東西發(fā)出的聲音,像什么?可以為動畫片里的什么配音?

      、請幼兒來演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樣的聲音?請你試一試。它可以為動畫片里的什么配音呀?

      (四)、配音表演

      1、老師講故事,請幼兒借助道具和身體來配音。

      2、完整欣賞一遍有聲動畫。

      四、活動延伸

      為其它動畫片配音。

      附:課件故事概要

      小馬的旅行

      一匹小馬離開媽媽去旅行,他經(jīng)過了綠綠的草地和藍藍的大海,來到了一片美麗的森林。咦?什么聲音?原來,小

      貓、小羊和小青蛙正在舉行森林演唱會,唱地可真棒,小馬也開心地跳起了舞。接著,小馬又來到了大街上,大街上可真熱鬧!有嗚嗚叫的汽車,有忙著炒菜的廚師,還有敲著小鼓的

      中班活動:大家來配音小朋友,小馬從來沒見過這么多新鮮的事情,覺得真有意思。突然,遠處傳來了嗚嗚的哭聲,小馬跑過去一看,呀,是一個迷路的小朋友。善良的小馬背起了小朋友,把他送回了家。天漸漸黑了,小馬想媽媽了,于是,它飛快地跑了起來,回到了媽媽的身邊。這一天有趣的旅行就這樣結束了。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懂得故事中有趣的情節(jié),能說出故事的大概內容。

      2、會用一句較完整的話表述小動物的家在哪里。

      3、能初步感受故事優(yōu)美的語言和溫馨的意境。

      活動準備:

      1、玩具:小蛋殼、小雞、小金龜子各一只。

      2、圖片:《小蛋殼》故事圖片;池塘、泥洞、蜂箱、蝸牛的場景圖片。

      3、胸飾:青蛙、蝸牛、蜜蜂、螞蟻若干;蛋殼、金龜子媽媽各一個。

      4、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搖籃曲》。

      活動過程:

      一、情境表演,引出蛋殼。

      1、小小蛋兒滾來了,摸一摸、聽一聽,猜猜里面住的是誰?(幼兒猜)

      2、雞寶寶出殼:歌表演《小小蛋兒把門開》。

      3、招呼小蛋殼:做小蛋殼的朋友,知道小蛋殼想找個寶寶住進來。

      二、設置場景,引導討論。

      1、小蛋殼來到草地上。

      2、提問:“小蛋殼會遇到誰?它有家嗎?它的家在哪里?”

      “沒家,那小蛋殼做它的家行嗎?”

      3、幼兒討論,并回答。

      三、觀看圖片,欣賞故事。

      師:“小蛋殼最后到底做了誰的家呢?”——

      讓幼兒帶著疑問,欣賞故事《小蛋殼》。

      四、理解故事,練習對話。

      1、老師提問:“小蛋殼最后做了誰的家?小蛋殼曾遇到了哪些小動物?”“小蛋殼是怎么跟小青蛙說的呢?小青蛙是怎么說的?”……

      2、幼兒送小動物回家。

      “那小青蛙的家在哪兒呢?”請一名幼兒說說、貼貼。

      3、與小動物對話:“小青蛙,你有家嗎?”

      “謝謝你,我有家了,池塘就是我的家!薄

      五、佩戴胸飾,表演故事。

      1、自選角色,佩戴胸飾。

      “小朋友們,那我們就來表演這個故事吧!”

      2、貼好標志后,小動物回家。

      3、老師扮演小蛋殼,找小動物住進蛋殼做的家。

      4、小蛋殼做了小金龜子的.搖籃。

      六、結束活動

      唱著搖籃曲,一同搖著小寶寶走出活動室。

      附故事: 小 蛋 殼

      “雞寶寶長大了,離開了我,我要去找一個小寶寶住進來,做它的家!闭f著小蛋殼就咕嚕咕嚕地滾走了,走著走著它遇到了一只小青蛙,小蛋殼連忙問:“小青蛙,我做你的家吧?”小青蛙笑著說:“謝謝你!我有家,我的家在池塘里!”小蛋殼繼續(xù)往前走,碰到了一只小螞蟻,小蛋殼問:“小螞蟻,我做你的家好嗎?”小螞蟻笑著說:“謝謝你!小蛋殼,我有家,我的家在泥洞里。”小蛋殼走呀走呀,迎面飛來一只小蜜蜂,小蛋殼連忙問:“小蜜蜂,我做你的家吧?”小蜜蜂笑著說:“謝謝你!我有家了,我的家在方方的蜂巢里!毙〉皻び掷^續(xù)往前找,遇見了一只正在散步的小蝸牛,小蛋殼連忙迎上前問:“小蝸牛,我做你的家吧?”小蝸牛笑著說:“謝謝你!我有家了,我的家就在我的背上呢!

      小蛋殼失望地往前走,一只金龜子路過這兒看見小蛋殼驚喜極了,“咦!一只小蛋殼,我的寶寶正缺個搖籃呢!這只小蛋殼做我寶寶的搖籃剛剛好!”它銜來一片花瓣鋪在里面,小金龜子睡在里面舒服極了。媽媽唱著搖籃曲,唱著唱著小金龜子美美地睡著了,小蛋殼也甜甜地睡著了。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小雞教案中班教案01-21

    中班藝術教案:分清左右_中班藝術教案07-05

    中班教案:魔法學校_中班其他教案07-07

    中班體育教案:椅子游戲_中班體育教案07-07

    中班綜合教案:大南瓜_中班綜合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