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小班安全教案

    時間:2023-04-27 11:30:01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的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安全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匯編七篇

    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上下樓時的安全意識。

      2、提醒幼兒上下樓梯時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范。

      3、學習上下樓的正確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手指游戲:東邊來了一只小黑羊,西邊來了一只小白羊,兩只小羊要過橋,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咕咚咕咚掉下河!

      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今天是小狗的.生日,我們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里做客,可是小狗的家在二樓,

      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們知道應該怎樣正確、安全的上下樓嗎?

      二、展開

      1、請幼兒說一說平時是怎樣上下樓的?

      2、老師小結(jié)幫助幼兒了解掌握。

      小結(jié):小朋友在上下樓梯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著急,靠右邊走,眼睛看著前方,右手扶住欄桿,腳踩穩(wěn)臺階一級一級的向前走。

      3、幼兒看PPT,引導幼兒觀察哪種上下樓梯時正確的,哪種是不正確的。

      提問: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上下樓梯呢?(請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jié):人多時要一個跟著一個上下樓,不擁擠,不搶先,上下樓時要考右邊走。

      4、老師帶領幼兒練習上下樓,到小狗家送禮物。及時提醒、幫助動作不協(xié)調(diào)或有不安全行為的幼兒。

      三、延伸

      幼兒集體唱生日歌向小狗表示祝賀,并練習正確的上下樓梯方法

    小班安全教案 篇2

      一、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綱要》指出:要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fā)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小班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對于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是極其缺乏的,我班不少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反映,孩子一出幼兒園就跑開了,過馬路也不肯拉著大人。為了讓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fā)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為此我班開展了系列交通安全教育的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1.了解基本的交通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guī)則,知道行走時具體遵守哪些交通規(guī)則,培養(yǎng)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四、活動準備

      1.圖片:紅、綠燈 ,斑馬線。

      2.有關情景游戲的創(chuàng)設。

      3.兒歌《交通燈》。

      五、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做動作。

      二、談話,引入主題。

      1.“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jié):在馬路上我們要右側(cè)通行,跟大人一起時要讓大人握著手走,不能亂跑。當我們要過馬路時,一定要左右看看,沒有車輛經(jīng)過時我們才能穿過馬路。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斑馬線 。

      3、講解交通規(guī)則。

      4、幼兒跟教師學說兒歌

      “人行道上右側(cè)行,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三、游戲體驗《過馬路》。

      (1) 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jù)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guī)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么?(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四、 延伸活動:

      小班安全活動反思精選3篇教學反思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么?

      五、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順利的通過馬路了,一起跟紅綠燈說再見吧 !

      小3班安全:《交通安全要記牢》教學反思

      時間:20xx.2.26 執(zhí)筆者:林秀玲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與認知發(fā)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guī)則,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于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nèi)容不能過于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采用直觀圖片、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讓幼兒了解交通知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所以我在活動后請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引導幼兒,而且做給孩子看,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實現(xiàn)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小班安全活動反思三:課后反思:小班安全教育活動《和媽媽在一起》(693字)

      因為本周是安全教育周,結(jié)合周主題,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自選了一個內(nèi)容《和媽媽在一起》開展安全教育活動。通過情景表演來讓幼兒懂得不隨便跟陌生人走,體驗其帶來的不良后果;顒娱_展時,我們事先聯(lián)系了幼兒園里我們小班幼兒不認識的大班里的阿婆扮演成陌生人來到我們教室,我們老師則在一旁躲起來,當奶奶扮演的陌生人拿著糖果和餅干問:“誰愿意跟奶奶出去玩滑滑梯?吃糖?看奧特曼”小朋友紛紛地說:“我要去,我要去!闭f明我們小班孩子的控制能力真的很差,沒有一點防范意識,也可以看出家長在家也沒有重視對幼兒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于是,我問了一句:“你們都認識這位陌生人嗎?”這時候,有些小朋友好像有點意識到了,很多小朋友走走都回來了。只有夏還是跟著陌生人走了。我們又著重對幼兒講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爸爸媽媽接不到寶寶,寶寶也找不到爸爸媽媽了……小朋友一個個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當再一次問他們:“如果在馬路上,要不要跟陌生人走?和誰在一起呀?”小朋友一個勁得說:“和媽媽在一起”。

      因此,我覺得從小對孩子進行這樣的安全教育是很必要的,特別是對小班的幼兒單憑說教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多對他們進行情景性的模擬演習,才能讓他們更深的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我們除了在一日活動中一定要相互監(jiān)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以保證幼兒的在園安全。還要切實做好家長的安全工作,讓家長配合班級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告訴幼兒一些安全知識以及一些防范措施,讓我們的孩子都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因此,我覺得安全教育應該滲透在每日活動中,應不斷強化孩子的安全意識,使他們建立牢固的自我防護意識。

    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幣等小物品,賽道耳朵、鼻子、嘴巴里會有危險。

      2、自己或者同伴有異物塞進口、鼻子、等處時,知道及時告訴大人。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危險的小圓珠》

      2、幼兒用書第40-43頁

      活動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游戲《指五官》。

      教師說: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請幼兒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 教師帶領幼兒分別閉上眼睛走一走,捂著耳朵聽老師唱歌,輕輕捏住鼻孔、閉著嘴巴呼吸,具體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 講述故事《危險的小圓珠》,引導幼兒感知異物入鼻的危險。

     。1)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危險的小圓珠》。

      提問:明明睡覺的時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圓珠放到哪里了?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 小結(jié):把小圓珠放在鼻子里,會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圓珠如果進入鼻子深處,會很危險。

      三、 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才能讓五官避免傷害。

     。1) 哪些東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為什么?

      (2) 進餐和吃水果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 入園時不能帶什么?午休時不能玩什么?

     。4) 閱讀幼兒用書第42-43頁:簡單了解有異物進入口、鼻、耳怎么辦?

     。5) 小結(jié):筆帽、扣子、棋子、發(fā)卡、圖釘、硬幣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進餐吃水果的時候不能大聲說笑,不然小飯粒就容易進入氣管;早上入園不帶小物品;午休時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鏈,不玩被角、線頭、棉花等,有異物進入口、鼻等處時要及時告訴老師;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處時,要及時告訴老師。

    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路時眼睛看著前面,一個跟著一個走。

      2、知道走的時候不推擠、不遠離集體。

      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1、小鴨子頭飾一個。

      2、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

      3、幼兒用書第24-26頁。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鴨子的頭飾,引導幼兒嘗試表現(xiàn)小鴨子的叫聲和走路的姿態(tài),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講述故事《小鴨子學走路》,引導幼兒知道一個跟著一個走的好處。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小鴨子學走路》。教師講述故事。

     。2)組織幼兒說一說:鴨媽媽要帶著小鴨出去玩,小鴨子心情怎么樣?剛開始小鴨子都能走出家門嗎?為什么走不出去?鴨媽媽是怎樣幫助他們的?我們要學小鴨子怎樣走路?

     。3)小結(jié):小朋友走路時眼睛看著前面,一個跟著一個走,靠路的右邊走,不推擠,不掉隊,不遠離集體。

      3、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區(qū)分圖片中做法的正誤。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26頁《誰做的對》。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小朋友們正在做什么?誰做的對?為什么?

      4、游戲《我學小鴨來走路》。

      教師扮演鴨媽媽,幼兒扮演鴨寶寶。教師帶領幼兒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并提醒幼兒行走時要愛護同伴,不推擠。

      教學反思:

      《一個跟著一個走》教學活動涉及到了多方面的領域,可以是健康,在戶外練習一個跟著一個爬做游戲。也可以是藝術(shù)領域,請孩子手指蘸上顏料,在長畫紙上一一印花源泉,表現(xiàn)小螞蟻整齊排隊的情景。而我的這次教學活動主要在語言領域開展,以《小鴨子排隊》的故事貫穿,激發(fā)幼兒平日在生活中下樓、排隊時要一個跟著一個走,邊念《小鴨子》的兒歌又能提醒幼兒部搶先、不落后。

      在活動過程的組織過程中,我出示掛圖,先完整得講述《小鴨子排隊》的故事并提問:故事的題目是什么?故事里面有誰?第二遍故事是分段講述,用錄音機。換種模式的講述,對幼兒來說有新鮮感,而且不易厭煩。托班的幼兒思維記憶能力較為薄弱,理解能力也欠缺。分段進行,更加有利于記憶、復述和理解,也能激發(fā)幼兒回答問題的興趣。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問:鴨媽媽要帶著小鴨去做什么?小鴨子心情怎么樣?剛開始小鴨子都能走出家門嗎?為什么走不出?后來又是怎么走出去的?太陽公公是怎么夸獎小鴨的?小鴨弟弟怎么了?后來鴨媽媽怎么幫助它的?一連串根據(jù)段落內(nèi)容的提問,基本把整個故事串聯(lián)了起來,易于幼兒理解和記憶,也深化了重點,得出要一個跟著一個走的道理。提問針對的內(nèi)容有復述、簡單的概括、想象與思考。在幫助幼兒理解一個跟著一個走的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可能對于擁擠現(xiàn)象和一個跟著一個走可能想象得不是很周全,我就拿來了唐老鴨可以變形的玩具。讓變形玩具擠成一堆,又排列成一豎排走,來使道理具體形象化。多種教具的`應用,也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不易疲勞。

      最后學習《小鴨子》的兒歌,經(jīng)過前半部分的學習,部分孩子已有些疲倦了,根念兒歌也會顯得乏味。我就臨時換了個方法,讓孩子動起來學。先鼓勵幼兒根念我的兒歌,并且在我背后一個跟著一個走起來,然后又變成小矮人,一個跟著一個走,改編為念小矮人排隊走的兒歌。同理,又變換了高人、小鴨、小鳥、小白兔等。

      整個活動下來發(fā)現(xiàn),思維活躍的孩子始終集中在那么幾個,自己有幾次也忽略了其他的孩子。另外,托班的孩子經(jīng)常說出來的都是幾個語詞,很難把話說完整,再接下來的時間還需要在語言表達上再多加激勵。

    小班安全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和討論活動,知道小朋友爬高是很危險的道理。

      2、愿意用“XX幫幫我,我要……..”的簡單句型請求別人幫助,感知得到滿足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糖果玩具等放在高處的柜子上。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看圖,了解畫面上人物的行為。

      教師:圖上有誰?小朋友在做什么?

      (二)引導幼兒看圖討論,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師:小男孩想要什么?他是怎樣做的?摔倒了會怎樣?

      教師:小女孩想要什么?她拿不到,喊誰幫忙?寶寶高興嗎?

     。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知道爬高的危害。

      教師:小朋友你有沒有摔交?你是怎么摔交的?感覺怎么樣?

      教師:假如你想要一樣東西,可是這樣東西放的很高,你拿不到怎么辦,是自己爬高拿還是請大人幫助好呢?

      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小結(jié):現(xiàn)在小朋友太小了,有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爬高拿東西會摔交的受傷的,我們小朋友不做危險的事情,等長大長高以后,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嗎?

      (四)情景表演,引導幼兒演示請求別人幫助的語言情景。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柜子上有什么?你想要嗎?

      請一個小朋友自己上來嘗試拿高處的玩具。(夠不著)

      教師:拿不到怎么辦?你會請老師幫忙嗎?

      引導幼兒說說:老師幫幫我,我要拿玩具。然后大家一起說一說,將玩具拿給小朋友。

      教師(將一瓶糖果放在高處的柜子上):柜子上還有什么?你們想吃糖果嗎?誰想來拿糖果?

      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拿,嘗試夠不著,鼓勵有一起請求:老幫幫我,我要糖果。老師:好呀,我來幫助你們。教師將糖果拿下來一個一個發(fā)給孩子,鼓勵幼兒說謝謝。。最后讓幼兒品嘗甜甜的糖果。

    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喜歡參加裝扮活動,體驗裝扮的.樂趣。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和爸爸媽媽交流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談話導入

      如果你喜歡的人不見了,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二、基本部分

      1、 觀察感受

      (1)情境表演:媽媽不見了。

      (2)交流討論:寶寶找不到媽媽了,怎么辦?

      2、嘗試體驗

      請幼兒作媽媽,帶著寶寶去公園玩,將發(fā)生的事情表現(xiàn)出來。鼓勵孩子大膽表現(xiàn),并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講評

    小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主動將自己的需求告訴老師。

      2、能清楚地表達喝水、入廁及身體不舒服等各種生活上的要求。

      3、對教師產(chǎn)生初步的信任感。

      4、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并設法解決。

      5、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活動準備:

      1、小貓和大貓的木偶各一個。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重難點:

      能主動清楚地表達喝水、入廁及身體不舒服等各種生活上的要求。

      活動過程:

      1、談話引發(fā)幼兒已有經(jīng)驗,導入活動。

      教師:

     。1)如果你覺得口渴了,你會怎么做?

     。2)如果你感覺自己肚子痛,你會怎么做?

     。3)在幼兒園覺得口渴或者肚子痛呢?我們應該怎么做?

      2、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在問題情景中學習解決的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景一——我想喝水。

      1、木偶表演:小貓咪咪在教室里玩玩具,玩著玩著,咪咪覺得口渴,咪咪該怎么辦?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咪咪想象辦法嗎?

      2、教師:"告訴老師"是個不錯的辦法,咪咪可以怎么告訴老師呢?咪咪會怎么說呢?

      3、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情景:咪咪:老師,老師,我口渴了,我想喝水。

      大貓老師:好啊,找到自己的小水杯,自己接點水。咪咪短期水杯喝完水:嗯,真好喝呀。

      2、教師:,咪咪喝過水以后,感覺怎么樣?

     。2)教師引導幼兒看教學掛圖,學習清楚地表達和喝水的請求。

      教師:

      1、我們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明明覺得口很渴,他該怎么辦呢?

      3、剛才小貓咪咪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告訴老師的?

      4、我們一起幫助明明說:老師我渴了,我想喝水。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景二——我想上廁所。

      1、木偶表演:第二天,小貓咪咪又在玩玩具,玩著玩著,咪咪捂住了肚子,他想大便了,該怎么辦?

      2、教師:咪咪該怎么和老師說呢?

      3、教師操作木偶表演情景:

      咪咪:老師,老師,我想大便。

      大貓老師:好啊,來,老師帶你去廁所。

      咪咪上完廁所:嗯,真舒服呀。

      3、教師:老師帶咪咪去廁所以后咪咪感覺怎么樣?

     。4)教師引導幼兒看教學掛圖,學習如何清楚地表達入廁的請求。

      教師:

      1、小朋友們在玩游戲,妮妮摸著肚子,覺得想要拉大便,怎么辦?

      2、我們幫助妮妮告訴老師:老師,我想大便。

     。5)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景三——我這里疼。

      1、木偶表演:小貓咪咪跑跳時摔倒了,捂住自己的腿:哎呦哎呦。

      2、教師:小朋友們,咪咪覺得腿疼,怎么辦呢?

      3、老師操作木偶表演情景:

      咪咪:老師,老師,我腿疼。

      老師:咪咪,你的'腿怎么了?來,老師帶你去保健室,給保健老師看一看。

     。6)老師引導幼兒看教學掛圖,學習如何清楚地表達自己身體的不適。

      教師:

      1、你們看,這個小朋友捂著肚子,他怎么啦?

      2、他該怎么辦呢?她怎么告訴老師呢?

      3、她可以學咪咪說"老師,我腿疼"嗎?

      4、他是腿疼嗎?他是肚子疼,應該怎么告訴老師?

      5、覺得那里不舒服,一定要說清楚是身體的什么地方。只有說清楚了,老師才能幫助你。

      6、如果覺得牙齒痛,我們怎么說?我們一起學一學:"老師,我牙疼。"7、如果覺得胳膊痛,我們怎么說?我們一起學一學:"老師,我胳膊疼。"3、拓展幼兒經(jīng)驗,學習在各種情況下主動地將需求告訴老師。

     。1)教師:

      1、我,我們在幼兒園里遇到各種情況都可以告訴老師,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尿褲子了,怎么辦?

      2、告訴老師以后,老師會幫助你換上干凈又舒服的褲子,不然穿著濕褲子很難受,還會生病呢!

     。2)教師:

      1、吃飯的時候如果覺得還沒有吃飽,怎么辦?我們怎么跟老師說?

      2、告訴老師以后,老師會幫你添飯?zhí)聿,吃的肚子寶寶的?/p>

      3、教師:在幼兒園里遇到各種情況都要馬上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解決的。你還有什么話想對老師說呢?

    【小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08-26

    小班安全教案11-05

    小班安全的教案01-12

    小班安全教案《用電的安全》03-17

    小班安全教案電的安全02-08

    防火安全小班安全教案02-01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活動》01-19

    安全小班安全的教案模板09-23

    小班的安全教育教案小班安全教育教案10-19

    小班安全教案安全用電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