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fā),而在生活上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忽視了孩子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我開展了《小手本領大》一課,讓孩子們感受到手的本領大,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動手做。
活動目標
1、認識小手的特征。
2、學會做手指游戲和繪畫,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感知手的本領大。
3、在生活中要保護好自己的雙手,養(yǎng)成勤動手的生活習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重點難點
1、 幼兒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手”的作用。
2、在紙上畫出自己的一雙手以及不同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張紙、筆。
2、音樂《拍手歌》 3、手形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拍手歌》帶領幼兒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拍手。
2、談話法:
師:小朋友,我們剛才在玩了什么?
幼:拍手。
師:我們都有一雙手,這雙手的本領可大著呢!那么你們的小手平時都用在干什么的呢?
。ǔ燥,穿衣服,寫字,畫畫,做游戲等等)
引尋幼兒用簡單的話表達出來,鼓勵“你的手有這么能干呀!,還有哪位小朋友能說給大家聽聽?”
3、觀察法和發(fā)現法:
讓幼兒觀察自己的每根手指,是不是一樣長,一樣大?
自己的手跟別人的手有什么區(qū)別?
通過比較,深刻地感知了手的特征。
繪畫:小手變變變。
出示手形畫范例,讓幼兒自由欣賞,說說書本上每幅畫的內容,并找一找畫中隱藏的手形,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自主探索手形畫的方法。
4、游戲:
。1)做手指游戲,:引導幼兒用雙手變成一只小鳥飛、一只小狗、一朵花,一顆心。
。2)把班上小朋友分成三組,手拉手找朋友。
小結:
我們都有一雙這么大的本領的手,以后,我們就用勤勞的雙手做自己能做的事,用光依賴你們的'爸爸媽媽了。
延伸:
“我們的雙手很重要,應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小手呢?如:不用刀子把手弄破,不咬手指,不做危險的事,注意保護手的衛(wèi)生,勤剪指甲,勤洗手等。
教學反思
教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課堂氣氛活躍。在活動中,幼兒提高了動手能力,感受到手的本領大。通過談話,說出了用手能干的事,活躍了幼兒的思維,啟發(fā)學習,引導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fā)展智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通過比較,讓幼兒自我發(fā)現手的特征,有利于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能力的發(fā)展。在活動中,充分運用游戲,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幼兒結合生活中的事例自己動手做,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書包,體會自己做事的快樂。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觀察并了解各國國旗的形狀,圖案顏色,知道國旗是國家的標志。
。.培養(yǎng)幼兒初步尊重國旗,熱愛祖國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愛國意識。
教學準備:
各國國旗圖片2.PPT
教學過程:
一. 師:請看大屏幕,哇,看看有什么?一面國旗就代表著什么?
國旗真的都一樣嗎?國旗上有什么?猜猜!還有其他的什么嗎?
老師帶來一些卡片,一人選一張,生觀察卡片,仔細看有什么?看看邊上的小朋友的國旗有什么?原來你們拿的`都是不同國家的國旗,國旗有星星嗎?有太陽嗎?有月亮嗎?有建筑嗎?有動物嗎?有植物嗎?生根據自己的觀察選分組,師提示孩子要觀察仔細一一驗證,
出示4個國旗,原來國旗上真的有不同的標志
出示幾組不同的國旗,有的國旗是色塊,有的是條紋,有的是米字形
出示幾組很象的國旗,觀察,一樣嗎?
分別指示哪里不一樣
二、國旗不管什么形,都代表一個國家,我們來看看國旗會出現在哪些地方,出示各種圖案。
教學反思:
活動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充分給幼兒探索的材料和機會,激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發(fā)現。通過總結和知道上好一節(jié)課,最主要的是目標定位要準確,充分了解幼兒,要為幼兒提供探索的材料和環(huán)境,教態(tài)要好,有強烈的應變能力,其次要熟透教案,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能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這樣,在任何場合都能把一節(jié)課上好。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聽故事,對故事表演十分感興趣,參加游戲的積極性十分高。平時的區(qū)角活動中有很多孩子都愿意選擇表演區(qū),在該區(qū)角內扮演各種動物角色、進行表演。但是在講述的時候,語言欠連貫流暢,語句不夠完整,為了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連貫流暢的語言說一句完整的話,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jié),知道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用完整連貫流暢的語言復述角色對話,并能通過動作表情來表現故事情節(jié)。
3.豐富詞匯: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及故事中人物特點,能運用“探”“黑幽幽”、“急騰騰”、“高聳聳”進行講述。
2.難點:能用連貫流暢的語言說一舉完整的話。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電腦。
2.貓、狐貍、畫眉鳥、公雞的頭飾、圖片及胸飾、字卡。
3.簡單的布置出表演場景。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課前導入:帶領幼兒隨音樂做公雞狐貍貓鳥的'模仿動作進入教室,突然出現公雞的叫聲.小朋友們,聽,誰在叫?讓我們去看看好嗎?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故事及動畫,初步了解故事的情節(jié)。
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逐一出示貓、畫眉鳥、公雞、狐貍的圖片及字卡,初步認識漢字貓、畫眉鳥、公雞、狐貍。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通過動畫理解故事重復式的結構情節(jié),了解公雞貪吃、狐貍狡猾的人物特征,豐富幼兒詞匯.
(1)狐貍想抓公雞它是怎么騙公雞的?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夸公雞漂亮,還要給它吃的,公雞上當了,探出頭,結果被狐貍抓走.
(2)公雞被救回來后貓和畫眉鳥是怎么叮囑公雞的?狐貍一開始是怎么騙公雞的?公雞上當了嗎?狐貍見公雞沒有上當又想了什么辦法?它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狐貍用舊辦法騙公雞不成又想了新辦法騙公雞,說不給它吃的,公雞貪吃就上當了,結果又被狐貍抓住.
(3)當貓和畫眉鳥再次出門是怎么叮囑公雞的?公雞記住了嗎?它為什么又上當了?引導幼兒說出狐貍很狡猾,它知道公雞貪吃,用舊辦法騙不了公雞,就又想了一個新辦法騙它,結果貪吃的公雞又被抓了.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狐貍?公雞是一只什么樣的公雞?
(4)最后貓和畫眉鳥是怎樣救出公雞的?
3.通過角色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
請個別幼兒分別扮演角色,其他幼兒和老師講述故事.
三、結束部分:集體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通過手偶表演木偶戲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掌握角色對話。
活動反思:
《金雞冠的公雞》是幼兒園語言教材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部文學作品,故事中的人物、情節(jié)生動、形象,是幼兒所喜歡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故事的提問時能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引出問題討論,啟發(fā)幼兒進行思考,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活動過程中,我班幼兒能主動參與問題的討論,漸漸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通過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通過向幼兒提出啟發(fā)性問題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使幼兒對《金雞冠的公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作用對幼兒進行教育。
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的記憶還不熟悉,建議下次活動應該重點在幼兒對故事角色之間的對話的理解和掌握上下功夫。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4-19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10
大班優(yōu)秀語言活動教案12-21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教案01-0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春天》01-10
大班冬天語言活動教案01-25
大班優(yōu)秀語言活動教案01-21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門】02-06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春天03-23
大班語言兒歌活動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