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山水 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 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 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桂林山水 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桂林山水 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一、導入課文,學習首節(jié)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凹住笔鞘裁匆馑?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為什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游覽一下,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會有一個滿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1、先讓我們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演示:“配樂欣賞”。
2、欣賞同時教師做以下文字說明:
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么和諧地結(jié)合在一起,共同構(gòu)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這是螺螄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著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美麗啊!
這是蘋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圓的蘋果。
煙雨朦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是雪獅嶺,一只多么偉武的大獅子啊,仔細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綠山綠水,讓人覺得好像走進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駱駝!
美麗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喲!
三、加深對山水特點的理解
1、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中,先來了解美麗的漓江:
⑴ 介紹漓江:
如詩如畫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fā)源于桂林市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一路流經(jīng)桂林、陽朔,一直到桂林東南部的平樂縣,全長有170多千米。
如詩如畫的漓江之所以這么美麗,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嗎?
結(jié)合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
學生齊讀描寫三個特點的句子。
、 靜:
、 請同學們來看插圖:
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波紋,簡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靜?
演示:“桂林的水”。
(點擊略縮圖可放大)
讓同學們體會漓江不的靜。
(漓江的水多靜啊,像不像一面鏡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
、 朗讀指導:
漓江的水多靜啊,你能把有關(guān)句子讀一讀嗎?朗讀指導。
(注意“真靜啊”,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由衷的贊嘆)
、 在多次指名讀后齊背。
、 清:
、 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肯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嗎?
、 先請同學們來看一幅圖片,演示“水中倒影”。
(在課件中把鼠標放在兩幅圖片的中間,會出現(xiàn)詳細的說明文字。通過這幅圖片的欣賞,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
、 看了圖片,同學們對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讓我們再來看一組具體的數(shù)字吧?
演示“對比圖”: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漓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shù),景色如畫。
、 朗讀指導:
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們該怎樣朗讀來表現(xiàn)呢?
、 齊背。
、 綠:
① “無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② 演示:
“半邊渡”。
(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中,還有其它的圖片,教師可根據(jù)需要展示,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個特點)
桂林這里的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所以山上長滿了綠色植物,山是綠的,把水也映綠了,看,多綠的水,像不像無瑕的翡翠?
⑸ 連讀描寫三特點句子。
這是幾個句子?一個還是三個?
簡要說明本自然節(jié)首尾兩句,齊讀全段。
、 本節(jié)小結(jié),演示:
連續(xù)欣賞。
(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點擊畫面中間的動畫)
2、了解桂林的山:
、 過渡:
漓江的水那么靜、那么清、那么綠,真是太美了,不過你可別只顧了低頭看水,而望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點是什么呢?
板書:(奇、秀、險)
、 奇:
、 齊讀“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
“象山”、“駱駝山”、“蘋果山”、“雪獅嶺”。
欣賞這些圖片時,把鼠標放在圖片的中間部分,會有說明文字出現(xiàn),如不想讓學生看到,請不要把鼠標放在中間。
語言補充:
朝板山、九馬畫山、八仙過海、月亮山、孫悟空吃仙桃等等。
(需要有關(guān)這些山的文字說明,請到我的專輯中下載)
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 指導朗讀。
⑶ 結(jié)合七幅圖片,讓學生理解山之“秀、險”。
、 連讀三個特點的句子。
三、理解“連綿的畫卷”,總體了解桂林山水
1、教師接讀:
(這樣的山……連綿的畫卷)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哪樣的山、水?(圍繞、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進這哪兒?
2、理解“連綿的畫卷”:
板書:連綿的畫卷
什么是“畫卷”,“連綿不斷”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圖。
由桂林到陽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條青綢,如一條綠帶,盤繞在兩岸萬點峰巒之間。一路上風光奇麗,奇峰夾岸,青山浮水,碧水縈回,真猶如一幅百里的畫卷。說它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
3、齊讀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5、再次演示:
“配樂欣賞”:看看你有沒有在“畫中游”的感覺。
四、《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下面老師要為你們介紹一首詩《桂林山水歌》,這是詩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樣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結(jié)合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感受詩中桂林山水的美。
五、總結(jié)升華
1、本文寫了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過桂林嗎?你游過什么地方?
(讓學生暢所欲言,贊美祖國美麗的山河)
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豈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美麗山河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國是多美麗,我們?yōu)槲覀兩钤谶@樣一個美麗的國家而感到自豪。
3、欣賞“帶”字:最后老師請你們來欣賞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風景線。
演示:“鑒山樓石刻”。
讓學生根據(jù)課件提出的問題充分討論,找學生代表來回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結(jié)合學生回答,總結(jié)結(jié)束全課。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如果問學生“你最喜歡哪些課文”,許多人都會提到這一篇。它的幾個特點是十分鮮明的:
。、首先,它給我們的印象是篇幅簡短,內(nèi)容充實:
全文僅500字,是高年級教材中的短篇。別看文章短,內(nèi)容卻很充實,中間“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那兩個片斷,讀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病⒃趦(nèi)容好的基礎(chǔ)上,本篇中心表達得鮮明有力: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有口皆碑的。教材中歌頌中華大好河山主題的篇章很多。桂林一地,中外知名。讀了這篇課文,“江山如此多驕”的自豪感,深入心底。
。、語言流暢、生動,這是本課又一特點:
四個段落,十幾個句子,說句句精彩,都不過分。學生讀這篇,不用督促,課上課下書聲瑯瑯,人人可以背誦。
總之,這是一篇提高學生讀寫能力難得的范文。
【教學要求】
怎樣教一篇課文,一方面要從教材本身出發(fā),另一方面要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教這個班,我是從一年級一直跟上來的。學生對我的教法是熟悉了的。課內(nèi)各種動筆的練習,學生都接觸過。這是確定要求、安排教學過程的前提: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華江山的秀麗,使他們更加熱愛偉大的祖國。
。、學習“翡 (fěi)翠”、“嶙 (lín)峋 (xún)”等生字新詞;復習修辭方法;讀背全文。
3、結(jié)合片斷學習,指導學生仿寫“漓江的水”這樣的片斷。
。病ⅲ硟身椧,各有側(cè)重。第2項,詞語的掌握,修辭方法的復習,課文的讀背,都是語言訓練的基本功,教學時一定要搞扎實。第3項,指導學生寫片斷,難度較大,教學過程應安排得細一些。
【教學過程】
講授本課,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由于全文篇幅不長,第一課時除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外,要拿出10分鐘時間練習朗讀和背誦。是的,許多該講的東西還沒講,就采取先背下來再說的辦法吧。
2、作業(yè)內(nèi)容,安排三項:
書寫詞語;讀背課文;思考問題“你喜歡這課嗎?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齊背一遍課文。
2、聽寫重要詞語,指定二人(優(yōu)等生、后進生各一名)到黑板前寫。其他同學同時在本上練習:
觀賞 仿佛 無瑕 翡翠 擴散
攀登 峰巒 羅列 屏障 竹筍
倒映 迷蒙 圍繞 畫卷 碧波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那名優(yōu)等生都寫對了,另一人“巒”字不會寫,“覽”字寫得不規(guī)范。全班同學同桌互相校對一下。
教師提問:
“誰發(fā)現(xiàn)自己有錯別字?”幾個人舉了手。請一人說說應該重視詞語的書寫。
二、分析結(jié)構(gòu),歸納段意
“同學們,本課屬于最為簡明的一類課文吧?全文只有四個小段,條理十分清楚。”
。、先默讀,再議論。
2、接著,自己在本上擬提綱。
3、最后,集中討論、歸納。
⑴ 開頭:
我們來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 中間部分:
、 漓江的水,靜、清、綠。
、 桂林的山,奇、秀、險。
、 結(jié)尾:
船行江上,如在畫中游。
對照提綱,齊讀一遍課文。
三、欣賞精彩片斷
“本課中間部分寫‘山’、‘水’那兩個片斷,相當精彩吧?兩個片斷的結(jié)構(gòu)是完全一樣的。由于時間關(guān)系,課內(nèi)只重點分析、欣賞前一個吧!
先指名(二人)背誦這個片斷:
漓江的.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欣賞的重點:
。、內(nèi)容充實,結(jié)構(gòu)完整:
這是個獨立性很強的片斷,生動地描繪了漓江的美景。從結(jié)構(gòu)看,三個句子各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句是“高高抬起”,說漓江的水比大海、西湖還美。但到底美在哪里,沒具體寫出。
第二句是具體描寫,從“靜”、“清”、“綠”三個方面,生動地表達了漓江風光。
第三句是動態(tài)觀察,小船推波前行,才更能感受到漓江的美。
2、三個特點,排比得當:
這個片斷寫得這么好,與第二句三個特點的排比大有關(guān)系。描寫一個事物,抓住它的三個特點寫,既全面又具體。這里寫漓江的美,連用“真靜”、“真清”、“真綠”并列表達,收到很好效果。三個特點抓得這么準,作者是動了腦筋的。
。、語句生動,瑯瑯上口:
學生那么喜愛本課,與語言好這一條大有關(guān)系!袄旖乃边@個片斷,三個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對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產(chǎn)生了相當好的語言效果,讀起來瑯瑯上口,韻味十足。
四、課內(nèi)練習
。、摘錄句子,注意寫法: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ㄟ@是引用的寫法。)
。、擬出本課提綱。
。、抄寫片斷“漓江的水”。
五、布置作業(yè)
。、讀、背全文,組長檢查匯報。
2、默寫“漓江的水”,說說它的結(jié)構(gòu)特點。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目 標:
1、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搜集的信息,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練習,深入地領(lǐng)悟文章語言內(nèi)容及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ji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鍛煉語文實踐能力,通過閱讀,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發(fā)展。
重 點:
在閱讀實踐真正體會桂林山水的美。
難 點:
把課文內(nèi)容與搜集的`材料有機結(jié)合起來,相互作用,促進學習感悟。
教學流程:
1、觀看錄像引入,進行嘗試讀背。
2、匯報搜集信息,教師吸收反饋。
3、提出學習建議,小組合用學習。
(小組學習建議:A.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練習感情朗讀。B.結(jié)合課文和搜集的資料,寫一篇簡短的讀后體會。C.如果你是桂林人,你怎樣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D.文中哪部分內(nèi)容給你的印象最深,試著說明……學生可以根據(jù)能力和喜好自由選擇其一,或自行設計題目。)
4、學習成果展示,引導評價點撥。
5、整體領(lǐng)悟內(nèi)容,促進情感升華。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guān)系,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中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法特點】
1、本課的教學思路:
先整體后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著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后再現(xiàn)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guān)鍵詞學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jié)合的方法。第二節(jié)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jié)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步驟】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游,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前往參觀旅游。為什么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出示多媒體課件,邊看邊思: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桂林山水相關(guān)的圖片展示:
二、揭示學法,理清脈絡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并劃出中心句)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 中心句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
、 用抓關(guān)鍵詞的方法理解句意:
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 這句話點明了全文的中心,寫出桂林山水的秀麗,也抒發(fā)作者贊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了解內(nèi)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讀課文,思考:
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怎樣一步一步寫的?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 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⑵ 先總的介紹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體描寫漓江的水是怎樣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山。
、 最后寫游覽桂林山水總的印象和感受。
(據(jù)此給課文分段,理清思路,按總起──分述──總結(jié)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
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lǐng)悟感情。
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漓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 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勺髡哒f從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說明漓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是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⑵ 漓江的水有靜、清、綠三個特點:
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寫綠是用比喻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結(jié)合教學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 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
(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真靜啊 nga.真清啊 nga,真綠啊 ya)
三、總結(jié)方法,自學感悟
思考題: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自學后討論,教師引導,結(jié)合進行朗讀指導,明確:
1、作者先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說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
(結(jié)合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并理解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的詞意)
3、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
(結(jié)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lǐng)會山勢之險。
5、結(jié)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復誦讀課文,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讀音:
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
四、深化重點,揭示中心
1、學習重點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先學懂詞意:
舟,指小船;
碧波,碧綠的波浪;
畫,畫卷;
游,游覽。
再學懂句意:
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句子形象地寫出桂林山水的無比秀美。也抒發(fā)了作者贊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與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并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桂林山水 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场W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病W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或電影、錄像;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
。舱n時。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爾后讓學生談感受。
。ǘ┱n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凹滋煜隆笔鞘裁匆馑?(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
。ㄈ┯^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漓江水
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ǹ捎脠D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歸納漓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ㄌ攸c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ㄌ攸c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體會最后一句
。础⒕毩暲首x,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ǹ捎脠D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xiàn)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ㄌ攸c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羅列:排列。形態(tài)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tài)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xiàn):郁郁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ㄌ攸c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ㄖ攸c指導讀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險氨。)
(五)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么感覺?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或投影,啟發(fā)學生把山、水聯(lián)系起來讀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ǎ保┊嫵龈惺茏钌畹木渥樱骸跋袷亲哌M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ā爱嬀怼崩L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斑B綿不斷”,接連不斷!斑B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爸坌斜滩ㄉ,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讀全文
。ㄆ撸┳鳂I(yè)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ㄒ唬┲该x課文
。ǘ┳宰x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后討論
。薄⒄n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關(guān)系?
。ǖ谝欢慰偟恼f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閱讀下文。后三段講作者蕩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ㄈ┳R記生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半部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結(jié)構(gòu),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筏:上下結(jié)構(gòu),右下不要丟撇。
。ㄋ模┲笇П痴b
1、在了解句與句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在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guān)系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練習背誦全文。
。ㄎ澹┩瓿伞八伎肌ぞ毩暎场背瓕懢渥,注意分號的用法
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想想分號的用法(長句子中有三個并列的分句,每個分句中已經(jīng)用了逗號,并列的分句之間要用分號。這樣,要以把一個個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誦課文
。ㄆ撸┳鳂I(yè)
1、背誦課文
2、抄寫字詞
3、預習第二課《林!
桂林山水 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如果問學生你最喜歡哪些課文,許多人都會提到這一篇。它的幾個特點是十分鮮明的:
1、首先,它給我們的印象是篇幅簡短,內(nèi)容充實:
全文僅500字,是高年級教材中的短篇。別看文章短,內(nèi)容卻很充實,中間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那兩個片斷,讀了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在內(nèi)容好的基礎(chǔ)上,本篇中心表達得鮮明有力: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有口皆碑的。教材中歌頌中華大好河山主題的篇章很多。桂林一地,中外知名。讀了這篇課文,江山如此多驕的自豪感,深入心底。
3、語言流暢、生動,這是本課又一特點:
四個段落,十幾個句子,說句句精彩,都不過分。學生讀這篇,不用督促,課上課下書聲瑯瑯,人人可以背誦。
總之,這是一篇提高學生讀寫能力難得的范文。
【教學要求】
怎樣教一篇課文,一方面要從教材本身出發(fā),另一方面要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教這個班,我是從一年級一直跟上來的。學生對我的教法是熟悉了的。課內(nèi)各種動筆的練習,學生都接觸過。這是確定要求、安排教學過程的`前提: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華江山的秀麗,使他們更加熱愛偉大的祖國。
2、學習翡 (fěi)翠、嶙 (lín)峋 (xún)等生字新詞;復習修辭方法;讀背全文。
3、結(jié)合片斷學習,指導學生仿寫漓江的水這樣的片斷。
2、3兩項要求,各有側(cè)重。第2項,詞語的掌握,修辭方法的復習,課文的讀背,都是語言訓練的基本功,教學時一定要搞扎實。第3項,指導學生寫片斷,難度較大,教學過程應安排得細一些。
【教學過程】
講授本課,用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1、由于全文篇幅不長,第一課時除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外,要拿出10分鐘時間練習朗讀和背誦。是的,許多該講的東西還沒講,就采取先背下來再說的辦法吧。
2、作業(yè)內(nèi)容,安排三項:
書寫詞語;讀背課文;思考問題你喜歡這課嗎?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齊背一遍課文。
2、聽寫重要詞語,指定二人(優(yōu)等生、后進生各一名)到黑板前寫。其他同學同時在本上練習:
觀賞 仿佛 無瑕 翡翠 擴散
攀登 峰巒 羅列 屏障 竹筍
倒映 迷蒙 圍繞 畫卷 碧波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那名優(yōu)等生都寫對了,另一人巒字不會寫,覽字寫得不規(guī)范。全班同學同桌互相校對一下。
教師提問:
誰發(fā)現(xiàn)自己有錯別字?幾個人舉了手。請一人說說應該重視詞語的書寫。
二、分析結(jié)構(gòu),歸納段意
同學們,本課屬于最為簡明的一類課文吧?全文只有四個小段,條理十分清楚。
1、先默讀,再議論。
2、接著,自己在本上擬提綱。
3、最后,集中討論、歸納。
、 開頭:
我們來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 中間部分:
、 漓江的水,靜、清、綠。
、 桂林的山,奇、秀、險。
、 結(jié)尾:
船行江上,如在畫中游。
對照提綱,齊讀一遍課文。
三、欣賞精彩片斷
本課中間部分寫山、水那兩個片斷,相當精彩吧?兩個片斷的結(jié)構(gòu)是完全一樣的。由于時間關(guān)系,課內(nèi)只重點分析、欣賞前一個吧。
先指名(二人)背誦這個片斷:
漓江的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欣賞的重點:
1、內(nèi)容充實,結(jié)構(gòu)完整:
這是個獨立性很強的片斷,生動地描繪了漓江的美景。從結(jié)構(gòu)看,三個句子各有不同的作用:
第一句是高高抬起,說漓江的水比大海、西湖還美。但到底美在哪里,沒具體寫出。
第二句是具體描寫,從靜、清、綠三個方面,生動地表達了漓江風光。
第三句是動態(tài)觀察,小船推波前行,才更能感受到漓江的美。
2、三個特點,排比得當:
這個片斷寫得這么好,與第二句三個特點的排比大有關(guān)系。描寫一個事物,抓住它的三個特點寫,既全面又具體。這里寫漓江的美,連用真靜、真清、真綠并列表達,收到很好效果。三個特點抓得這么準,作者是動了腦筋的。
3、語句生動,瑯瑯上口:
學生那么喜愛本課,與語言好這一條大有關(guān)系。漓江的水這個片斷,三個句子各有特色,句句精彩。對比、排比和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產(chǎn)生了相當好的語言效果,讀起來瑯瑯上口,韻味十足。
四、課內(nèi)練習
1、摘錄句子,注意寫法: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這是引用的寫法。)
2、擬出本課提綱。
3、抄寫片斷漓江的水。
五、布置作業(yè)
1、讀、背全文,組長檢查匯報。
2、默寫漓江的水,說說它的結(jié)構(gòu)特點。
桂林山水 教案 篇7
教材簡介:
《桂林山水》是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桂林自然風光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課文按先總——分——總的寫法,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的語言,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深受學生的喜愛,是一篇很適合訓練、指導誦讀的好教材。
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yōu)化課堂結(jié)構(gòu)、改革閱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新課標指出閱讀是獲得審美體驗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由于本文在表達上極其凝練、豐厚,如果用講授法,學生不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利用多媒體集圖、文、聲、像于一體,以及它豐富的表現(xiàn)力,快速的信息傳遞,有利于學生直觀的欣賞,有利于學生自主、個性化地閱讀,也有利于學生的體驗和想象,提高審美能力。設計上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先整體后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著“精讀課文,感悟美景,”最后“再現(xiàn)整體,深化中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安排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盡可能地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領(lǐng)進一個觸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感受到桂林的美麗景色,體會到大自然的偉大和美好,激發(fā)同學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處理好教與學的關(guān)系,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在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jié)合的方法。第二段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段“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guān)鍵詞學句的方法。在讀中感悟,培養(yǎng)學生語感,在感悟中探究,體驗想象桂林的美麗景色。
教學目標: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形象具體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4、會認“瀾、瑕、攀、巒、駱、駝、障”等7個生字,會寫“漾、鏡、瑕、巒、覽、駱、駝、羅、障”等9個字,掌握“蕩漾、無瑕、峰巒、游覽、駱駝、奇峰羅列、屏障”等詞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獨特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直奔中心
1、談話:
同學們,在我們的家鄉(xiāng)渾源縣境內(nèi)有一處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誰知道是哪兒嗎?(聞名遐邇的北岳恒山和巧奪天工的懸空寺)是的,我們家鄉(xiāng)的北岳恒山以其悠久的歷史,濃厚的文化和雄偉的山川,吸引了無數(shù)的中外游客,令他們流連忘返,也令我們渾源兒女由衷地感到自豪,也由衷地感到驕傲。其實在我們中國像北岳恒山一樣的游覽勝地還是有很多,比如,水平如鏡的杭州西湖,峰巒雄偉的東岳泰山,紅葉似火的北京香山,還有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2、導入: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陳淼先生的一篇觀賞桂林山水的課文。(板書課題)桂林,是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前往參觀旅游。人們觀賞歸來時都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贊美桂林的山水,那句話呢?誰知道呀?(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
3、師過渡: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我們就隨著作者陳淼先生乘著木船蕩漾在漓江上去領(lǐng)略一下桂林的美麗景色吧。ò瀹嬓≈郏┛凑n文聽錄音,想一想,這篇課文總共幾段?哪一段是講桂林的水的?哪一段是講桂林的山的?
二、精讀課文,感悟美景
。ㄒ唬┯^賞漓江的水
1、我們先來看桂林的水(板畫水),齊讀第二段,畫出描寫漓江水的語句并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師生對話:交流畫住的語句,漓江水的特點是(板書靜、清、綠)。
。1)請同學們用字或者關(guān)聯(lián)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句子,報告給老師。(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2)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么說?(漓江的`水靜靜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綠綠的。)你聽了之后有什么感覺?(用親切、親昵或者可愛來評價,疊詞使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漓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
。3)我們看到漓江的水這么美,這么獨特,這么有個性,感嘆起來,該怎么說?
“靜”念輕聲,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平。(示范)
“清”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要念出清得見底的意思來。(示范)
“綠”是很美,念時要念出美的意思來。(示范)
3、漓江水靜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綠到什么程度,要具體說明。老師讀上半句,你們對下半句。
。1)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2)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3)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并在課件中學習“瑕”字。
。4)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教室里真靜啊,靜得。
公園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4、這三個寫漓江水特點的句子是用什么標點符號隔開的?
5、這樣寫是什么修辭手法?(排比句)把這種又靜又清又綠的氣勢寫出來了,給我們很深的印象。誰能把這種氣勢念出來?再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6、仿寫排比句。今天我們學了排比句,我請你們做個小作業(yè);我愛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這是一個句子,大家把它說成個排比句。
7、學到這兒,老師有個問題,這段明明是寫漓江的水的,干嘛從一開始就寫什么大海呀什么西湖呀?讀第一句,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說明漓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這是對比手法,可以襯托出漓江水又靜又清又綠。
8、讀最后一句,找見一對反義詞,(前進和后移)其實第一段中的一個詞和第二段中的一個詞是近義詞,你們找到了嗎?(欣賞和觀賞)大家跟我說,欣賞桂林山水,觀賞桂林山水。(生跟說)用“欣賞”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換上“觀賞”。比如可以說欣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也可以說觀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但是有時候,可以用“欣賞”的句子卻不能用“觀賞”代替。比如說我欣賞音樂,不能說我觀賞音樂。為什么?因為觀賞是看,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聽。
(二)觀賞桂林的山
1、接下來同學們自學桂林的山,先自由朗讀;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句子,體會桂林山的特點;
2、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3、歸納桂林山的特點。(依次請學生板畫山)
。ㄌ攸c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羅列:排列。形態(tài)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想象,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tài)萬千,目不暇接。)
。ㄌ攸c之二“秀”。課文用了兩個比喻句“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并在課件中學習““障”字。)
。ㄌ攸c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4、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三、再現(xiàn)整體,深化中心
師過渡: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欣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么感覺?
1、理解“空中、山間、江上”這樣的層次、方位、立體感覺。(板畫云霧迷蒙、綠樹紅花)。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3、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1)理解:“連綿不斷”,接連不斷!斑B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完成板書的畫卷)。
。2)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先學懂詞意:舟,指小船;碧波,碧綠的波浪;畫,畫卷;游,游覽。再學懂句意:小船行駛在碧綠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麗的畫卷中游覽。(板書)
4、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探究內(nèi)化
1、看課文視頻,此時此刻你們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嗎?我們的祖國很大,像桂林這樣的山水全國各地都有,所以我們可以把“桂林”改為“祖國”,想象一下祖國的山水。
2、加形容詞來表示祖國山水的美?(秀麗、錦繡、美麗)
3、說一句話表示祖國山水的美?
4、改成感嘆句,會嗎?
5、再加重語氣,改成反問句,會嗎?
是的,第七課《走進麗江》,你將看到古城美,雪山美,第八課《五彩池》,你將看到形狀美,顏色美……同學們!只要我們善于閱讀,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感悟,善于探究,美就會映入我們的眼中,走進我們的心里。
五、布置作業(yè),滲透訓練
六、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桂林山水》教案08-11
桂林山水教案08-26
《桂林山水》教案03-19
桂林山水教案05-20
教案:桂林山水03-12
桂林山水的教案01-08
《桂林山水》的小學教案10-15
《桂林山水》優(yōu)質(zhì)教案07-21
《桂林山水》優(yōu)秀教案09-05
關(guān)于桂林山水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