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班教案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特別是午睡起床后,常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錯、穿錯。根據(jù)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我設計了《鞋子對對碰》的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在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上關注鞋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游戲中自然滲透數(shù)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目的。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初步嘗試按鞋子的大小、顏色、外形等特點進行配對。
2、培養(yǎng)動手能力、養(yǎng)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習慣。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重點:
1、按鞋子的大小、顏色、款式等特點進行配對
2、尋找鞋底的秘密,特別是形狀:兩頭大、中間凹。但鞋子的朝向是相反的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近的大小、顏色、款式各異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遮起來
2、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奇怪的鞋子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娃娃家里的寶寶呀,特別愛漂亮,每天都要換一雙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別多,最后,連她自己都分不清哪兩只是一雙了。有一天,她穿了一雙很特別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紅鞋子,一只是小一點的花鞋子(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兩只鞋子)可是這一天,她非常不開心,你們知道她為什么不開心嗎?(幼兒猜測,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只鞋子的不同)教師小結:兩只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也不一樣的鞋子不是一雙,所以穿的人當然不舒服了。
。ǘ┪业男訋煟耗悄銈兇┑男邮窃鯓拥哪?
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腳上的鞋子,并說出自己鞋子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初步要求幼兒說完整話。
教師小結:兩只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一樣,形狀也相同,這樣的鞋才是一雙鞋。
。ㄈ┬优鋵煟盒∨笥褌兘裉於昧诉@么多的知識,知道了什么叫做一雙鞋,而且都穿對了,那么你們幫老師看一看,我今天穿的對不對(教師穿的鞋子不一樣)?
。ㄓ祝翰粚Γ伾灰粯,款式也不一樣…….)師:哎呦!老師今天早上起的急,把鞋都穿錯了,沒關系,我可以把鞋子換回來。(教師一次次的換鞋子,要求每次換的鞋子都跟原來的不一樣,并讓幼兒說出哪里不同,最后挑一只與原來的鞋子一樣的,但是朝向相同 的鞋子,請幼兒說出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一步發(fā)現(xiàn)鞋的朝向是相反的教師小結:兩只大小相同,顏色一樣,款式一樣,形狀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們就叫它一雙鞋。
師"那么誰能幫我把正確的鞋子找出來呢?
出示幾只不同樣式的鞋子,請一名幼兒挑選。
。ǔ鍪拘芎碗S處亂放的鞋子)師:娃娃家的寶寶經(jīng)常把鞋子亂丟亂放,害得媽媽找也找不到,還常常把鞋子穿錯。聽說我們小朋友很聰明,能夠把鞋子一雙一雙的整理好,他們家的媽媽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整理一下,好嗎?
幼兒分散 收拾,將找到的兩只鞋子擺放在身邊,并說出為什么要將這兩只鞋子放在一起。
幼兒互相檢查、驗證,并把找對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四)養(yǎng)成整理鞋子的好習慣
1、師:我們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雙一雙的'擺放整齊,這下娃娃的爸爸、媽媽和寶寶穿鞋就很方便了,也不會穿錯了,看上去也很漂亮。
2、游戲:對對樂。
幼兒一人手中拿一只鞋,聽音樂自由走動,尋找與自己鞋子一樣的另一只,配對后,兩人將鞋底相互有節(jié)奏地碰擊,并念兒歌:"對對碰、對對碰,一對鞋子對對碰。"與其他小朋友交換鞋子,再次游戲。
3、依據(jù)配對的方法,幼兒再次收拾鞋子。
教師提醒幼兒一雙一雙地收拾,并整齊地擺放在鞋柜中。
活動反思:
1、根據(jù)幼兒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動的設計以"為了孩子的發(fā)展"的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教育價值取向強調(diào)的是讓孩子們在活動中獲取經(jīng)驗,獲得學會學習的能力,當幼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配錯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對對碰》這一活動。通過幼兒的實踐,來解決幼兒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把"數(shù)學"的概念滲透于生活,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2、讓幼兒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進行學習。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讓他們共同交流中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互相啟發(fā)、修正。這種相互的學習方式,會使幼兒學會接納他人的觀點,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臺"。
活動的目標符合我們小班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在原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又適當?shù)脑黾恿穗y度;顒觾(nèi)容的選擇既是幼兒感興趣的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的觀點。在活動中,教師更多是以一個觀察者、支持者的身份,關注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情況,支持、推動幼兒主動學習。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對唱,體驗歌唱與交流的快樂。
2、嘗試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續(xù)編歌詞,并創(chuàng)造性地對唱。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認識許多常見動物,并了解這些動物的典型特征。
2、大象、白兔、鴨子和公雞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ㄒ唬⿲W習小動物的動作,吸引小朋友。
師:我們一起來做幾個小動物的動作,一起來學一學。
。ǘ┌l(fā)聲練習
二、直接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師:“剛才啊,老師做的幾個動作里面什么動物的鼻子最長?”。
師:“是大象啊,鼻子長,是大象。”(出示大象圖片)
師:“那哪個小動物的耳朵長?”
師:“嗯,是白兔。耳朵長,是白兔!保ǔ鍪拘“淄脠D片)
小結:大象的鼻子最長,小白兔的耳朵最長
三、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學習念歌詞。
。ㄒ唬┏鍪鞠嚓P圖片,引導幼兒在練習中進一步熟悉歌曲的節(jié)奏與歌詞。
師:“現(xiàn)在你們跟老師有節(jié)奏地,一句一句地來念歌詞。
師:“我們邊念歌詞邊比動作來一遍,看看哪個小朋友做的最漂亮。
四:教師示范唱,幼兒學習。
師:現(xiàn)在老師唱一句小朋友跟老師唱一句,要唱出來。
師:我們加上動作再來一遍吧!
五、教師用歌聲問,引導幼兒用歌聲回答。
師:“現(xiàn)在呢,老師唱第一句,小朋友唱第二句,好嗎?”
師:比如說老師唱“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物鼻子長”。小朋友叫要唱“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知道了嗎?
六、引導幼兒學習續(xù)編歌詞。
1、出示小雞的圖片,引導幼兒學習續(xù)編歌詞。
師:“小雞的嘴巴是不是尖尖的!
師:“嘴巴尖啊,嗯,那我們可以把它編進去。
師:“我們一起來把編的唱一唱。”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撕貼的技能,并熟練地運用這一技能裝飾眼鏡。
2、大膽選用其他材料和裝飾手法裝飾眼鏡。
3、在美工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進一步學習撕貼的技能,并熟練地運用這一技能裝飾眼鏡。
活動難點:
大膽選用其他材料和裝飾手法裝飾眼鏡。
活動準備:
范例若干,《紙工》13頁 白色卡紙做成的眼鏡模型,油畫棒、各色彩紙。
活動過程:
一、酷酷的眼鏡。
1、出示范例作品: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眼鏡)那請小朋友看看這個眼鏡表情是怎么樣的呀?
2、教師拿起制作好眼鏡戴起來。
3、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副酷酷的眼鏡呀?
二、引導幼兒學習制作表情熊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老師就來教小朋友來做這個酷酷的眼鏡,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2、教師示范講解《表情熊》的制作方法。
(1)教師一邊示范制作一邊講解:
1、沿切線撕下各個圖形,并撕掉眼鏡部分。
2、沿點劃線將眼鏡腳折好,并將眼鏡腳粘貼在鏡框兩邊。
3、沿切線撕下五彩紙條,按意愿粘貼在眼鏡上方。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出要求:要求幼兒先想想應該怎么做,再動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凈;碰到問題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語言及動作),提醒保持干凈。
3、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漿糊不能涂的太多,要不然作品會不整潔、美觀。在制作的時候每一步我都要慢一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結束活動。
1、小結幼兒制作情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1、感知紅、黃、綠三種顏色,能按顏色分類。
2、初步感知1和許多。
準備
1、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彩紙若干。
2、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籃子。
3、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紙包的`糖果。
過程
1、出示彩紙
。1)這是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紙?
2、教師撕紙
。1)看看,老師在做什么?
(2)聽一聽,撕的時候有什么聲音?
。3)幼兒學撕的動作,并發(fā)出撕的聲音。
3、教師講要求
你想自己動手撕一撕嗎?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坐在籃子旁邊撕。
4、幼兒撕紙
。1)教師引導幼兒聽撕紙的聲音,撕好后引導幼兒放入籃子里。
。2)籃子里有沒有許多紙片了?
5、幼兒拋紙片
6、出示小兔子,提出要求
。1)小兔子請我們小朋友找一張紙片,然后放到籃子里。
(2)剛才你的一張紙片放到了籃子里,變成了許多紙片。
7、第二次操作
。1)請你找一張紅顏色的紙片放到紅籃子里來。
。2)小兔子請你過來看看,紅籃子里是不是都是紅色的紙片?
8、第三次操作
(1)請大家繼續(xù)找,紅色的紙片放到紅籃子里,黃色的紙片放到黃籃子里,綠色的紙片放到綠籃子里,把所有的紙片送回家。
。2)一起檢驗,找出錯誤并糾正。
9、小兔分禮物
(1)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小兔子有禮物要送給你們,你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
。2)每人拿一樣,打開看看是什么。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用打擊樂器表現(xiàn)樂曲中重音的情趣。
2、用快速反映練習的方式使幼兒進一步地把握音樂的'結構。
3、要求幼兒集中注意力,努力確保反應準時正確,在高度緊張和興奮的條件下有克制地演奏,不使樂器發(fā)出難聽的聲音。
活動準備
1、啞鈴、圓舞板、鈴鼓等若干。
2、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在《撥弦》的音樂聲中,做“聰明小孩笨老狼”的游戲進活動室。
二、幼兒和教師一起跟隨音樂玩“快速反應”游戲。
1、出示圖譜,用幼兒創(chuàng)編的聲音為曲子伴奏一次。
2、幼兒和教師一起跟隨音樂玩“快速反應”游戲兩遍。
、胖匾籼帗粽,其他地方用雙手食指輕輕點動。
、啤半p手向內(nèi)靠攏”作為信號。
三、教師戴上頭飾扮演大灰狼,來指揮幼兒進行演奏。
1、教師戴上頭飾扮演大灰狼,來指揮幼兒進行"快速反應"的游戲。
2、幼兒拿樂器,在教師的指揮下演奏兩遍。
四、加深難度,教師可采用“假裝”走向某個聲部,到后來又走向某個聲部。
五、幼兒交換樂器,體驗用不同樂器演奏的快樂。
六、請能力強的幼兒做“大灰狼”進行指揮。
七、在音樂聲中,幼兒跟著“大灰狼”到姥姥家去。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觀察桃花的顏色和特征。
2、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
活動準備: 活動場地——桃樹林。
重難點: 能說出桃花的顏色和特征。
活動過程:
一、欣賞桃樹林。
老師和幼兒一起來到桃樹林,說說桃樹、桃花的名稱,感受桃樹林的美麗。引導幼兒從遠處觀看,再走近觀看。
二、觀察桃花的形狀、顏色等特征。
提問:你看到的.桃花是什么顏色?數(shù)一數(shù)桃花有幾個花瓣。
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桃花的花蕊,聞聞桃花的香味。
觀察桃樹上桃花的多種形態(tài),如花苞已開的、盛開的等。
三、游戲: 下花瓣雨。
幼兒撿拾落在地上的桃花瓣,老師把花瓣集中起來,往空中拋撒,花瓣落在幼兒身上,幼兒一起說:“下花瓣雨嘍!”一起感受游戲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樂曲,能隨音樂較協(xié)調(diào)地做小跑步動作。
2、根據(jù)音樂速度與力度的變化,變化動作的快慢、輕重。
3、提醒幼兒傾聽音樂,當音樂停止時迅速找到座位坐下。
活動準備:
幼兒會玩搶椅子的游戲 事先教會幼兒唱《誰是小熊》的歌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律動
2、 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
3、 復習歌曲:《誰是小熊》
二、基本部分
1、 師:剛才我們唱的是什么歌曲?今天老師要小朋友幫這首歌曲邊一些動作,你們愿意嗎?
2、 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1) 請幼兒分樂句創(chuàng)編動作,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歌詞。
。2) 教師及時反饋幼兒的動作,并選擇部分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完整進行歌表演。
3、 聽音樂玩游戲
師:今天老師把這首歌曲變成了一個音樂游戲,你們想玩嗎?
1、 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并示范游戲。
2、 請部分幼兒練習聽音樂圍著椅子做小跑步的動作。要求順著一個方向跑,且動作協(xié)調(diào)。教師提醒幼兒:音樂停止要立即找到座位。
3、 組織幼兒聽音樂完整地做游戲。
活動結束
復習歌曲春天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園通過自己的操作、探索等活動,初步掌握分類的概念和方法;
2、幼兒有初步的探究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分類的含義及方法。
難點:區(qū)分物體的特征(顏色、形狀、大小、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提供不同層次的印有不同數(shù)量、大小、顏色的圖形卡片許多;
2、提供不同層次的其他各類卡片(各種動物、水果等,具有大小、顏色、數(shù)量之分);
3、小熊頭飾一個,熊媽媽一個!
操作流程:
創(chuàng)設情境——操作探索——討論理解——鞏固操作
活動過程:
1、師戴上小熊頭飾做小熊,手捧大量卡片,邊講邊進教室:唉,這么多卡片,亂七八糟的,怎么辦?
2、作思考狀,并請幼兒一起思考
大家想出多種辦法,最后決定:分放好。
3、怎么分呢?
這么多卡片,放在這亂糟糟不行,怎么分放,以后看上去整齊,用起來又方便尋找。(幼兒紛紛表示要幫助想辦法分)
幼兒操作活動
“大家都要幫助我,太好了!”
1、教師按幼兒能力分發(fā)卡片,引導幼兒先觀察
看看,這些卡片上到底有什么?
2、在觀察過卡片后,幼兒進行操作。擺弄卡片,試圖經(jīng)過自己的操作、探索找到分的方法。
*教師注意觀察、隨時注意指導;
*鼓勵個別膽小幼兒,大膽去嘗試,去操作;
*鼓勵個別能力一般的幼兒找到一種分法后,再去尋找另一種分法;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進行兩維思維,按兩種特征分卡片;
討論理解(在幼兒基本找到分的方法后,組織幼兒進行討論理解)
“太好了,我看到小朋友分的這么好,有的`這樣分,有的那樣分,真開心!”
1、先把自己分的告訴給旁邊的小朋友聽;
幼兒輕聲與人交談、講述,師巡回傾聽
2、太好了,這么多分法,幾個幼兒告訴給大家聽
個別幼兒講述,大家一起聽,并適當進行討論、理解。
幼:我把紅的放在這,黃的分在那,綠的又分在一起……
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她是按什么分的?
師總結:把顏色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顏色分的……
幼:我把卡片上是5個的放在一起,4個的放在一起,3個的……
[page_break]
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她是按什么分的?
師總結:把數(shù)量相同的分在一起,數(shù)數(shù)有幾個,一樣多的放在一起按數(shù)量分的……
幼:我把紅A分在一起,綠的O分在一起,黃的口分在一起。
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是按什么分的?
師總結:按顏色形狀分,把相同的分在一起。按兩種特征分的,師與幼兒一起拍手鼓勵。
3、師與幼兒一起總結
分的時候,把相同的分在——起,可按不同的特征來分,如大小、顏色、形狀、數(shù)量等,把相同特征的分在一起,并告知幼兒,這樣分的活動叫分類活動。
四、鞏固操作
熊媽媽拿著又一疊卡片來了,“小熊,還有這么多卡片,你也要把它們理整齊!
媽媽走了,小熊與小朋友開始分卡片。
l、一起觀察,這些卡片與剛才不一樣,剛才全是圖形,現(xiàn)在是水果、動物等。
2、幼兒分,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可把這些分在剛才一起,也可重新分類,幼兒自由分類。
活動結束:
媽媽回來了,表揚小熊和小朋友,夸大家分得好,按不同特征分好了卡片,分類的本領很大。
媽媽放好卡片,帶小熊與幼兒一起出去做游戲。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8-24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03-09
小班教案 | 小班綜合:野菜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花海08-25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對不起08-25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