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26 09:59:31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大班科學教案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大班科學教案3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xiàn)梧桐樹葉葉脈的結(jié)構(gòu)特征,提高細致觀察的能力。

      2、初步了解葉脈的作用,知道樹葉都有葉脈。

      活動準備:

      1、拓印樹葉用的油泥、泥工板,圓柱形積木。

      2、《梧桐樹葉葉脈什么樣》的記錄單、筆、膠棒、紙片梧桐樹葉若干。

      3、葉脈書簽、葉脈圖片、梧桐樹葉、以及其他園內(nèi)幼兒常見的樹葉等

      4、幼兒已經(jīng)觀察過落葉的現(xiàn)象,撿拾過落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拓印的內(nèi)容。

      教師:葉子落下來了以后,時間久了會怎樣呢?我們把這些美麗的梧桐樹葉留個影吧。

      2、用油泥拓印梧桐樹葉,引出葉脈。

      (1)教師介紹新材料--油泥拓印梧桐樹葉

     。2)幼兒操作,用油泥拓印樹葉

     。3)教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為什么會有許多細線呢?這些細線是什么?(葉脈)是否每片樹葉都有這樣的細線呢?

      3、觀察梧桐樹葉葉脈,探索其結(jié)構(gòu)。

      (1)幼兒猜測并繪畫葉脈。

     。2)集體交流自己的想法。

      (3)細致觀察實物。

     。4)觀察梧桐樹葉脈的圖片(ppt或?qū)嵨铮?/p>

     。5)再次繪畫葉脈并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討論葉脈的作用。

      教師:為什么梧桐樹葉脈長的像一張網(wǎng)?為什么會粗細連在一起?一直生長到葉片的各個部分?葉脈有什么用?

     。ㄖ参锿ㄟ^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然后傳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為了傳送養(yǎng)料,像動物有血管一樣,植物的身體里也長出了許多很細的管子,從根的末端開始,經(jīng)過莖到葉子的位置,這些管子藏在莖里面,平時是看不見的,但是到了葉子里面就變成了更細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們就是葉脈,我們從外面就能看到;另外葉脈還能支撐葉子。)

      5、拓展。

      教師:除了梧桐樹葉長有葉脈,其他的樹葉也有葉脈嗎?這里還一些其他的樹葉,我們再看看,他們也有葉脈嗎?觀察一下他們的葉脈是怎樣生長的?和剛才看到的梧桐樹葉一樣嗎?

      小結(jié):樹葉的形狀不同,葉脈生長的形狀也會不同,但是他們都會有葉脈,葉脈可以幫助樹葉輸送養(yǎng)料和水分,還可以起到支撐樹葉的作用。

      活動延伸:

      我們下次再來看一看,印一印,把更多的樹葉葉脈的秘密告訴你的朋友。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空氣在哪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自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無色、無味,到處都有。

      2、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欲望和興趣。

      3、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jié)果的能力。

      4、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魚缸(內(nèi)盛水)、玻璃杯、手絹、幼兒每人一個塑料袋、每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塊等。

      活動過程:

      1、小實驗:手絹為什么不濕?

      (1)教師舉起玻璃杯,請幼兒看被子里有東西嗎?(沒有。是空的')(2)杯子里真的沒有東西嗎?(教師把手絹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請幼兒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3)到底濕了還是沒有濕?我們拿出來看看。(教師拿出手絹,請幼兒摸一摸,手絹沒有濕)。

      (4)手絹為什么沒有濕呢?水為什么進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東西擋著不讓水進去呢?(請幼兒討論,說說原因)。

      (5)教師進行第二次實驗,將杯子壓入水下后傾斜,使氣泡冒出。

      (6)引起幼兒注意:哎呀!什么跑出來了?

      (7)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8)請一個幼兒拿出來看看,到底濕了沒有?讓大家都來摸一摸。

      (9)再請幼兒討論,手絹為什么濕了?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空杯子里為什么會跑出泡泡來?第一次實驗有泡泡嗎?杯子里是空的嗎?

      小結(jié):第一次手絹沒濕是因為空氣在杯子里,水進不去。第二次杯子傾斜空氣跑出來,冒出氣泡,水就進去了,手絹也就濕了。

      原來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裝滿了看不見的空氣。當空氣在水里變成了氣泡,我們才能看見它。

      2、找空氣(操作)。

      什么地方還有空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給幼兒提供充氣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塊、磚塊等材料)。

      (1)指導玩充氣玩具的幼兒,想辦法讓它癟了,再讓它鼓起來,從而感知充氣玩具有了氣就鼓鼓的,沒有氣就癟了。吹進氣一壓軟軟的,打開蓋子對著臉擠一擠,涼颼颼的。有風,是空氣跑出來了?諝怆m然看不見,但我們可以感覺到它。

      (2)指導玩塑料袋的幼兒離開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個角落"抓空氣",讓幼兒用塑料袋把空氣變成可看到的氣包。

      (3)指導玩塑料管的幼兒(每人一個),往水中吹氣可看見許多泡泡,從而得知人身體里也有空氣。

      (4)指導幼兒想辦法看看土塊、磚塊里有沒有空氣。

      3、讓幼兒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東西里、什么地方還有空氣。

      4、教師小結(jié),并結(jié)束活動。

      教學反思:

      1、在活動導入部分,可以將戳破氣球這個環(huán)節(jié)更改為幫氣球?qū)殞毚驓,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到氣球從憋到鼓是因為空氣進入。

      2、提問的技巧需要改進,提出的問題要開放些。如把“空氣是什么顏色(味道)”改為“空氣有顏色(味道)嗎?”這樣幼兒的回答才有針對性。

      3、在幼兒自由嘗試之前,老師不需要示范手帕掉進水這個動作。幼兒容易模仿,使幼兒的嘗試活動有了思維定勢,可以直接讓幼兒想辦法怎樣把手帕放進水盆,手帕不會濕?

      4、在準備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軟,使實驗不能精確性,應(yīng)該換成玻璃杯。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探索使?jié)撍в挚煊址(wěn)地潛入水底的方法。

      2、在小組活動中,懂得分工合作,明確各自承擔的任務(wù)。

      3、勇于嘗試,不怕失敗,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制作微型潛水艇一艘(在飲料瓶的一面鑿一排或兩排孔用來進水),打好洞眼的塑料瓶(每組一個)。

      2、操作材料:螺絲、木塊、鵝卵石、橡皮、長磁條、沙子等。

      3、皮筋、膠帶、整理箱裝三分之二的水、抹布、記錄表。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自制的潛水艇,提問:這是我們自己制作的潛水艇,誰來試試怎樣讓它沉下去?

      2、幼兒演示,大家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師:潛水艇下沉了嗎?下沉的速度怎么樣?(幼兒爭先恐后表述:潛水艇下沉得太慢了:潛水艇后面先沉下去了,前面沒有沉……)

      3、教師以海軍叔叔的身份交給大家一個任務(wù):讓潛水艇快速下沉,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并要求幼兒與同伴商討解決的辦法。

      4、幼兒4人一組展開討論推測,第一組認為在潛水艇上加上鐵塊或鐵條:第二組確定用石頭加重的辦法:第三組統(tǒng)一意見是在艇里加沙子,讓潛水艇變重;第四組認為再在潛水艇上多鉆幾個進水孔:第五組討論的結(jié)果是用磁鐵捆綁在潛水艇上增加它的重量。

      5、教師詢問究竟哪種辦法好,幼兒都爭著說自己組的`辦法好。這時,教師出示相應(yīng)的操作材料和記錄表,讓幼兒明確如何記錄,提出分組操作要求,鼓勵幼兒去實際操作嘗試自己的推測能否成功。

      6、幼兒4人一組開始分工,商討誰是記錄員、取材員、操作員和匯報員,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后,大家開始進入有趣的實驗操作過程。

      7、教師巡視觀察各組的操作進程,并有目的地指導幫助。

      8、小組交流,確定匯報內(nèi)容。(你們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成功了嗎?)

      9、集體交流,請操作員展示潛水艇是否下沉,匯報員匯報操作的過程后,本組其他成員可來補充。表揚能始終堅持分工、職責明確的第一、第二、第四小組。

      10、根據(jù)幼兒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潛水艇不能平穩(wěn)地下沉),師生共同展開討論:潛水艇為什么會一頭先沉另一頭后沉呢?(重心不穩(wěn))哪一組有辦法讓潛水艇的身體同時平穩(wěn)下沉?引導幼兒思考解決的辦法(將加重的物體放在潛水艇底部的某一個地方)。

      11、鼓勵幼兒小組討論出解決的方法后,再次嘗試讓潛水艇既快又平穩(wěn)地下沉。教師分別巡回指導,提供能幫助固定的輔助材料。

      12、請各組幼兒交流實驗的經(jīng)驗、感受。

      師:你們是怎么取得成功的?(幼兒匯報本組實驗的過程,采用的方法及實驗的感受。)

      13、表揚在小組合作中能遵守職責的小組,鼓勵沒有成功的小組再次嘗試,尋找更好的方法。(王慧敏)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池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昆蟲找家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2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樹葉里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07-14

    大班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