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教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拖物倒退走,雙腿能較協(xié)調(diào)地向后挪動。
2、提高判斷能力和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1、"磚塊"(用積木或小紙盒代替),大報紙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2、在場地一端將"磚頭"堆放成3-4堆,另一端畫三個圓圈。
3、鈴鼓,小松鼠的胸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練本領
1、幼兒佩戴小松鼠胸飾進入場地,做上肢、下肢、彎腰、跳躍等動作。
T:我們先來做些準備活動,等會我們一起來做游戲。動動手,踢踢腳,扭扭腰,跳一跳。
2、介紹材料并幼兒嘗試T:老師這有一些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報紙,積木)你們來試一試,玩一玩,看看這些報紙和積木能怎么玩?
每人會發(fā)一張報紙,一塊積木,看看能怎么玩?玩的很棒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T:今天我們來玩一個叫小松鼠運轉(zhuǎn)忙的游戲,一起來當一當小松鼠。
4、T:小松鼠今天要練習一個新本領,等會老師會搖鈴鼓,聽到鈴聲搖一次,小松鼠就要向前走,再搖一次,就要往后走。清楚了嗎?
好,預備,開始。ǚ磸途毩晭状危
二、運轉(zhuǎn)忙
1、T:這個新本領有沒有學會啦?嗯,小松鼠們想造一間漂亮的房子,需要許多磚塊,他們是用什么方法運磚的?
2、T: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松鼠是怎么來運轉(zhuǎn)的(教師示范)先把一塊"磚塊"放在報紙上,然后雙手拉著地上的報紙,倒退著向后走?辞宄藛?(不清楚在做一次示范)
3、T:我們一起來試試,每人拿一張報紙,放上一塊"磚塊",倒著走,來運一下"磚"。
三、誰是運轉(zhuǎn)高手
1、T:我們小朋友都掌握了運轉(zhuǎn)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就來比一比,看哪一組的小朋友先把磚運完。
2、T:我們一共分成6組,等會我說開始,第一排的小朋友就在報紙上放上一塊"磚塊",雙手拉起報紙,倒著走到前面的終點,把"磚塊"放在地上,那好報紙走回來,用手拍一下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然后就可以出發(fā)了,清楚了嗎?(邊說邊演示)
四、總結(jié)
T: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很棒,又學會了一個新的本領,表揚一下自己。
坐在原地休息一下。
中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古今中外有不同形式的舞蹈,各個時代、民族的服飾各有特色,藝術(shù)家們表現(xiàn)的形式也多種多樣。
2、學習從藝術(shù)中認識了解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學習分析、描述作品中線條、色彩的表現(xiàn)力以及對人物動態(tài)、造型的描繪。
3、在學習中,教師應注意學生小組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4、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注意培養(yǎng)學生感受、表達能力。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6、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認識舞蹈是人類源遠流長的一種藝術(shù)形式,欣賞古今中外以舞蹈為題材的各種形式的藝術(shù)作品,指導學生分析作品。
2、觀察、分析作品,體會不同藝術(shù)品給人類帶來的不同感受。
教學過程:
1.導入。
(1)放一 段歡快的民族音樂。
(2)提問:聽到音樂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
小結(jié):舞蹈可以表達人們歡快喜悅的心情。
2.欣賞《舞蹈紋彩陶盆》
(1)提問:你知道在人類歷史上,舞蹈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
(2)課件出示(舞蹈紋彩陶盆)。簡要介紹:這是在墓葬中挖掘出的一 個原始社會時期的彩陶盆。
(3)提問:
、偕厦娈嬃诵┦裁?
、谒麄兲奈璧甘鞘裁礃幼拥?請學生上前模仿。
、勰阒罏槭裁匆鑶?
3.學生分組看中外部分民族舞蹈。
(1)提問式導入:想不想對舞蹈有進一 步的了解?
(2)將全班分兩大組, (一 大組中有若干小組)分別觀看課件(優(yōu)美的舞姿)中的中國民族舞蹈和外國民族舞蹈。
通過課件分析畫家的作品《新疆舞》作品中對線條的感受。
提問:
、偃绻サ糇髌分械.線條會有什么感受?(輪廓感)
、谌绻サ粢氯股系囊 些線條會有什么感覺?
、廴绻淖兙條的傾斜方向會有什么感覺? (運動感、速度感)以各組為單位欣賞課件中其他作品。
課件出示:花山崖壁畫、漢代圓雕(玉舞人)、透雕飾品(雙人盤舞)、磚雕(舞伎)。
繪畫作品:馬蒂斯(舞蹈者)、德加(從包廂劇院看芭蕾)、名家舞蹈速寫作品、農(nóng)民畫作品、剪紙作品等。
請學生選擇工具表現(xiàn)出看到的或想象中的舞蹈。對構(gòu)圖飽滿、抓住舞蹈特點、形象生動的作品加以鼓勵反思:
誰會這樣。
小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隨音樂按照有節(jié)奏的步伐而移動,或者單獨一個人,或者帶一個舞伴,或者以集體形式,是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種涵意。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及其外觀特征和作用
2、知道不同動物的尾巴是不同的
3、培養(yǎng)幼兒對動物尾巴的探索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尾巴的樂趣
5、使幼兒掌握一些動物尾巴的基本常識
重點難點
1、認識各種動物的尾巴及其外觀特征和作用
2、知道不同動物的尾巴是不同的
活動準備
1、自制動物尾巴與身體分解圖片;
2、創(chuàng)編的兒歌《你問我答》、兒歌掛圖一幅
3、漿糊、幼兒人手一套動物尾巴與身體分解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引題部分
以坐公交車去動物園看動物、并說兒歌《司機》來引出本節(jié)主題。
2、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園(黑板上)都有什么動物?這些動物都沒有什么?(尾巴)
3、請個別幼兒分別上板為小動物找尾巴,并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尾巴像什么?時長時短、是粗還是細。(幼兒發(fā)揮想象)
(1)幼兒上板為小動物找尾巴
。2)教師講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征、用途
A、小豬:細而粗,象繩子,小豬的尾巴的用途是:將抗的小豬尾巴是翹起來的;而生病的小豬的尾巴是耷拉的。
B、大公雞:漂亮、像扇子一樣,打工雞的尾巴是用來保持平衡的;如果大公雞沒有尾巴,它走路搖搖晃晃,就會摔倒在地
C、壁虎:壁虎的尾巴細而長,象繩子,小壁虎的尾巴是用來逃命的,如果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被蛇咬住了尾巴,他就可以掙斷尾巴跑掉、過幾天,還會重新長出一條新尾巴
D、鱷魚:鱷魚的尾巴長硬,而且又長又粗,看上去很(向棍子、象大刀),它的尾巴幾乎和自己的身體一樣長,當它看到有小動物到河邊喝水時,它就會用力甩動自己的大尾巴,把小動物打到水里,然后飽餐一頓,它的尾巴可以幫助它撲食獵物
E、包子的尾巴長長的、粗粗的,(象老師拔河時用的大繩),豹子的尾巴也是用來保持平衡的
F、小樣:粗粗的、短短的、(象小彎刀),它的尾巴是用來儲藏養(yǎng)料的,當小羊看到有青草時,小樣就會使勁地吃、吃的飽飽的,把吃到的養(yǎng)料藏到尾巴里,再沒有東西吃時,它也不會餓了。
G、狗:狗的尾巴短短的、粗粗的(象彎刀、像月亮一樣)小狗的尾巴能表達喜怒哀樂情緒,。我們小朋友高興的時候從臉上就能看出來,而小狗則從尾巴上來看,看見主人來啦,就會把尾巴翹起啦,不停的擺動
H、松鼠的尾巴很大、毛茸茸的(象傘、象毛筆)松樹的尾巴有什么用途呢?松鼠喜歡在(樹上)所以就很容易從樹上掉下來,有了這條大尾巴就起到了平衡作用,掉下來的時候,大尾巴上的毛就會蓬松開,好像降落傘一樣,慢慢的落在地上,就不會受傷;冬天得時候冷不冷,小朋友晚上睡覺的時候要蓋上厚厚的被子來取暖,那小松鼠沒有被子咋辦呢?就會把自己的大尾巴當成被子蓋在身上
I、鯨魚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叉子)鯨魚如果沒有尾巴,就不能在水里面游來游去,鯨魚在水里游動的時候會用力擺動尾巴,是自己游得更快、還能控制方向
J、斑馬的.尾巴像什么(小朋友扎的馬尾辮)、我們看到的馬會不停地甩動長尾巴,如果有蒼蠅之類的小蟲子飛來,就會用尾巴把討厭的小蟲子趕走,跑的時候,它的尾巴還能保持平衡
4、小朋友們都能說出小動物的尾巴像什么?知道它們尾巴的用途。老師呢給這些小動物編了一首兒歌,(出示事先編的兒歌掛圖)教師問、幼兒答
附兒歌:
誰的尾巴細而短,小豬的尾巴細而短
--------象把扇,公雞------像把扇
----------剪刀,鯨魚--------剪刀
----------把傘,松鼠--------把傘
--------硬而粗,鱷魚-------硬而粗
--------象彎刀,小狗-------象彎刀
--------細而長,壁虎-------細而長
--------象大繩,豹子-------象大繩
--------象小刀,山羊-------象小刀
--------會打蠅,斑馬-------會打蠅
5、幼兒動手粘貼《為小動物找尾巴》
6、游戲:《揪尾巴》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準備充足,幼兒感興趣,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幼兒認識了各種動物尾巴及其外觀特點和作用,知道各種動物的尾巴是不同的,進而培養(yǎng)幼兒對動物尾巴的探索興趣,能說出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和作用,利用創(chuàng)編兒歌,找尾巴、使幼兒對本節(jié)課得到進一步加深鞏固,幼兒對兒歌感興趣,幼兒結(jié)束時玩揪尾巴游戲開心,目的達到,效果明顯。
小百科: 基本的意義是指動物的身體器官,因其在身體的后部,后來延伸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隨部位。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知三種交通標志,初步了解馬路上的基本交通安全知識。
2、教育幼兒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交通生活經(jīng)驗。
2、課件:《交通安全很重要》
3、實物:交通安全標志圖片、玩具方向盤。
三、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趣。
1.教師以帶領幼兒外出旅行為話題,引入課件。
2.(播放課件)幼兒觀察課件內(nèi)容,初步了解過馬路的時的危險狀況。
3.通過課件,引出“熊貓博士”這一交通出行的專家,帶領幼兒學習交通安全知識。
。ǘ┯^察討論。
1、(播放課件)幼兒觀察、認識馬路上的紅綠燈、人行道。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怎樣過去才安全?
2、認識常見的三種交通安全標志。
出示標志:禁止行人通行、人行橫道、步行街三種人行交通標志,讓幼兒學習認識并了解它們的作用。
3、危險案例分析(出示課件)(1)組織幼兒觀察翻越欄、路邊玩耍、橫穿馬路等危險行為,引導幼兒討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2)教師小結(jié)。
4.乘車安全要注意(1)幼兒自由討論有關乘車的安全。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乘車時應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播放課件:小朋友把頭伸到窗戶外看風景。
提問:這樣乘車好不好?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播放課件:小朋友在出租車上隨便開門。
提問: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他該怎么做?
。3)小結(jié):乘車時要坐在座位上,不能四處走動,并系好安全帶,不能隨手把垃圾從窗戶扔到外面,不能把頭、手伸出車外……(三)體驗互動。
1、師:熊貓博士要考考你們是不是都掌握了這些交通安全知識,如果合格了,就帶你們?nèi)ヂ糜危脝幔?/p>
2、(展示電腦小游戲“馬路上的交通意外”)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角色出行的對比圖片,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判斷課件中角色出行的.正確和錯誤,錯在那里、怎么改正等。
。ㄋ模┠M游戲:《快樂的旅行家 》
1、教師:讓我們背著行李,一起出發(fā)吧!
2、馬路情景創(chuàng)設,結(jié)合已認識過的交通標志師生做出應有的反應。
五、活動延伸師:“馬路上還有很多標志!我們再去找找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探索,了解各種刷子的名稱和用途。
2、通過親身體驗與相互合作,感受勞動的樂趣以及刷子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把刷子(鞋刷、洗衣刷、奶瓶刷、茶杯刷、馬桶刷、地板刷、床刷等)。
2、娃娃家場景。(內(nèi)有一籃筒狀積木、棕櫚葉、花瓶、小床及畫有白油畫圖案的白色柵欄等。)
3、彩色顏料及人手一把墻刷。
4、《粉刷匠》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明確任務。
師:“寶寶們,你們都已經(jīng)長大了,愿意幫媽媽做事情嗎?好,我們今天一起來打掃房間,好嗎?”
2、自主探索,動手嘗試。
師:“打掃的時候會有很多灰塵的。寶寶們每人戴上一頂清潔帽再去拿一把刷子,開始打掃吧!保ㄓ變鹤约哼x擇刷子和地方,大膽嘗試打掃。)
3、互相交流,分類總結(jié)。
師:寶寶們,快到媽媽這兒來歇會兒。先把刷子放到簍子里。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幼兒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幼兒坐到小椅子上。)
師:告訴媽媽,剛才你用什么刷子刷什么地方的?(交流討論,了解各種刷子的名稱與作用。)
師:小結(jié):這么多刷子,它們的樣子部不一樣:有的'柄很長,有的柄很短,有的刷子沒有柄;有的刷子大,有的刷子小。樣子不一樣用處也就不一樣。
4、繼續(xù)打掃,再選交流
師:寶寶們,我們繼續(xù)打掃吧。這一次你們再選一把刷子試試,用它打掃哪兒最合適?(根據(jù)不同的地方選擇合適的刷子。)
師:寶寶們,和你的好朋友換一把刷子再試試。(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換刷子打掃。)
5、互相合作,動手制作。
師:寶寶們,打掃好了嗎?我們一起來檢查檢查吧。屋頂上還有許多蜘蛛網(wǎng)呢,怎么辦?快點幫媽媽想辦法去試一試吧。ㄓ^察房屋上的蜘蛛網(wǎng),引導幼兒思考如何打掃與清理,嘗試合作用筒狀積木、棕櫚葉制作成長柄刷子,打掃蜘蛛網(wǎng)。)
6、看清標記,分類送回。
師:“寶寶們真能干,把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刷子也累了,我們把它送回家吧。”(按刷子的不同用途分類擺放。)
7、拓展經(jīng)驗,粉刷柵欄
師:“寶寶們,你們還見過哪些刷子?”(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其他刷子。)
師:“你們見過這把刷子嗎?它有什么用?”(用墻刷蘸上水粉顏料,合作粉刷柵欄。)
師:“跟媽媽到外面去,把小手和刷子洗一洗。”(幼兒手提小桶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1、題材選擇貼近幼兒生活。
刷子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打掃衛(wèi)生的好幫手,幼兒幾乎每天都能看得到,用得著,于是,我結(jié)合中班主題活動“我們身邊的科學”,設計了此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的操作中探索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刷子,感受到刷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課題貼近幼兒生活,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幼兒容易接受、掌握,而且操作安全,符合新《綱要》精神,與“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事物出發(fā)”這一瑞吉歐教育理念相吻合。
2、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探索興趣活動始終,通過寶寶幫媽媽打掃房間、和媽媽一起粉刷柵欄等游戲情節(jié)的創(chuàng)設,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在游戲中勞動,在游戲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溫馨的環(huán)境、游戲的情節(jié)、親切的教具、歡快的音樂、青趣的動作以及美麗神奇的柵欄刷畫……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分享了他人探索的智慧,增強了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給幼兒帶來了無限的快樂體驗。
3、多次操作引發(fā)主體參與。
《綱要》中強調(diào):“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被顒又杏變河勺赃x刷子自由打掃,到匹配刷子、與同伴交換刷子再次打掃,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檢查分類結(jié)果,最后粉刷柵欄……豐富多樣的實物教具,寬松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了幼兒多種感官參與,對生活中的刷子產(chǎn)生了興趣和探索欲望,懂得了以物代物,拓展了視野,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綜合教案:舞龍_中班綜合教案07-08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03-0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選)08-09
中班教案[精選]08-20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18
中班教案(精選)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