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語文教案

    時間:2023-11-09 10:11:21 教案 投訴 投稿

    語文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通用5篇]

    語文教案 篇1

      一、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想不想聽?(師講課文故事)這個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題目叫《世界多美呀》。(板貼課題)

      2.誰能把課題讀一讀?(“世”這個翹舌音讀得真準)還有誰想試試?能讀得更美些嗎?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

      二、初讀課文

      1.“世界真美呀”這句話是誰說的?就讓我們隨著小雞一起去感受這美麗、美好、美妙的世界吧。翻開書,自由讀課文。注意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老師把生字寶寶請了出來,看看你們認識嗎?(開火車讀)

      dūnfūyīnchénɡjījītāhūjiǔlìzhàn

      蹲孵茵澄嘰雞它乎久麗站

      3.把生字放到詞語中,還能讀準嗎?誰來讀。

      蹲著孵小雞很久美麗站了起來

      黃乎乎綠茵茵藍湛湛碧澄澄

     。軋猿肿x完,這就是勇氣,你再來讀一遍。/不錯,也能正確地讀出來,大家一起讀。)

      4.誰愿意把這個童話故事讀給我們大家聽一聽?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5.齊讀。糾正讀音。

      第一自然段:讀得又正確又流利。第一句話特別難讀,我們大家一起來試試。(注意停頓)

      第二自然段:兒化音:蛋殼兒

      第三自然段:最后三個字都讀輕聲,慢慢站了起來。

      三、整體感知課文線索

      1.課文讀到這,你能用上第二行詞來說小雞是怎么認識這個世界的?

      黃乎乎綠茵茵藍湛湛碧澄澄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小雞一開始認為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2.指名答。

      3.出示:整個世界都是黃色的呀!

      4.在蛋殼里睡了很多天的小雞終于醒來了,可是看到的四周全是黃乎乎的,如果你是這只小雞,這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指名說)(不高興、失望、難過、吃驚)帶著這種情緒讀這句話。

      5.是啊,都睡了20多天,多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呀,可是看到的只有黃色。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小雞的心情讀讀這個句子。

      6.過渡:世界真的像小雞想的那樣嗎?看看我們的校園,想想我們家鄉(xiāng)柳州的山、水、公園,誰來告訴這只小雞世界是怎么樣的?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過渡:聽了同學們的介紹,睡醒的小雞寶寶可著急了,他多想馬上就出來呀!于是,他開始干什么了?

      2.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

     。1)指名讀這句話,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匯報。

      a.“啄了很久”:你知道“很久”有多久嗎?老師課前查了資料,小雞啄蛋殼整整啄了兩天呢!

      b.師:把你的小手當作小雞嫩嫩的小尖嘴來啄啄蛋殼。小雞,使勁!再用力些!你的小尖嘴什么感覺?(疼了,你再接著啄。)(累了,你來)把蛋殼啄破容易嗎?

      c.在長長的兩天時間里,小雞就是這樣不停地啄呀啄呀,才啄出一個小小的洞眼。來讀一讀。

      d.個別讀句子。(我看到了一只堅持不懈的小雞/你是一只有恒心/不輕易放棄的小雞)齊讀句子。

      3.小雞從這個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世界?讓我們也去瞧一瞧!

     。1)(播放動畫:洞眼里展示出藍湛湛的天空、綠茵茵的樹木、碧澄澄的小河。)

      小雞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呢?找一找書上是怎么寫的?指名說。

     。2)板書: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

     。3)看看這三個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都是表示顏色的詞;后兩個字相同)

     。4)(遮住疊詞)問:如果我去掉后面的兩個字,也是表示顏色的詞,用在句子中好嗎?

     。5):用上這樣的詞,我們能感到天空很藍很藍就像大海一樣,樹木很綠很綠就像小草一樣茂盛,小河很清很清一眼就能看到底。

      (6)讓我們美美地把這些詞讀一讀。

      (7)我們和小雞一起從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指著圖)天空是——的,樹木是——的,小河是——的,你覺得美嗎?

      (8)出示句子:它看見天空是藍湛湛的,樹木是綠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誰來美美地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從你的朗讀中我感覺你真的看到了那藍天、綠樹、碧水/聽了他的朗讀,我感覺天更藍了,樹更綠了,水更清了。)讓我們向他那樣讀。齊讀。

      4.小朋友,小雞從小小的洞眼里只看到了藍天、綠樹、小河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板書:“……”)

      5.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小雞還會從洞眼里看到什么呢,你能用上像“藍湛湛”、“綠茵茵”這樣的詞說一說嗎?

      出示:它看見()是()的。學生練說。(3、4個人說)

      6.對啊,其實大自然的美無處不在。小雞奮力啄開洞眼,總算從洞眼里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為它感到高興!讓我們拿起書齊讀第二小節(jié),一起欣賞這美麗的世界。

      五、指導寫字

      1..在題目中隱藏著兩個新偏旁,你們知道在哪嗎?(田字頭、羊字頭)齊讀。

      2..這個“界”字,你們打算怎么記住它呢?

      預設(shè):

      生:界字上面是個田字,中間是個人字,一撇和一豎。

      師:這個方法真科學。伸出手來,我們一起寫。(師板書,生書空)

      3.這個“美”字,你們又是怎么記的呢?

      預設(shè):

      生:美字上面是個羊字頭,個大字。

      師:利用部件來記,是個好辦法。

      師:要寫好這個字,又應該注意些什么?

      生:羊字頭的豎不出頭。

      師:是啊,這羊很謙讓,當他做羊字頭時就會把尾巴收起來讓出地方給下面的字。

      師:這個“美”字的橫很多,看看哪一橫最長?(第三橫)一起寫“美”字。

      師:美字可以組成什么詞?相機板:美麗、美好、美妙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重點:

      1. 初步了解議論文的特點,學習閱讀議論文和寫作議論文的方法。

      2. 獲取文化營養(yǎng),豐富思想,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思辨的習慣,享受思辨的樂趣。

      3. 培養(yǎng)閱讀欣賞議論文的興趣和習慣。

      4. 議論文的閱讀和寫作所帶來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對于記敘文寫作的立意、選材也具有重要意義。

      學習建議

      1. 本文的論點未直接提出,可組織學生討論,以提高分析課文和組織語言的能力。

      2.“七月流火”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義卻在于讀書不能望文生義。教學中可借此例引導學生認真讀書!白詈盟健保髡哒f在書面語中不能用,在口語中勉強可用,因為本文是在談論書面語。其實,用在口語中也是錯誤的,也不可取,口語也要規(guī)范。

      學習內(nèi)容

      1. 大雅似俗的風格

      王力先生的《談語言》是一個談話記錄,因此與一般的文章不一樣,有一種特殊的風格。表面看來信馬由韁,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然而所說的內(nèi)容卻是一位語言學家所深思熟慮的關(guān)于語言運用的基本原則,而且脈絡清晰。因而,這篇課文實在是大雅似俗。

      2. 關(guān)于課文的論點

      本文談論的是書面語的使用問題,其論點是“書面語應當是口語的`規(guī)范化”。它有兩個分論點。第一個分論點是“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第二個分論點是“書面語應當是規(guī)范的”。課文的論點并沒有直接提出,而是化解為兩個分論點。分論點也沒有直接提出,而是隱含在或者說滲透在具體的論述中。這種情況在文章中比較少見,但在談話中也并非絕無僅有。因為談話必須平易,而直接說出論點可能過于莊重。而且談話中,句子與語境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時,談話常常是開始的時候想到了最重要的內(nèi)容,然后又想到其他方面,逐步把思想表達完整。

      有人習慣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為論點,可能認為本文的論點是“既要考慮規(guī)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把這話作為論點的困難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這里的規(guī)范化和大眾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談論的是書面語與口語的關(guān)系,“大眾化”指的其實是“不能脫離口語”,只是因為上下句都談到了讀者,才說成“大眾化”。第三,作為論點,這里的“考慮”顯然是多余的,因為上文說到“不能忘了”,這里才用“考慮”與之呼應。有人可能會認為論點是“在對口語進行加工時,既要考慮規(guī)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這種認識的困難還在于,直接表達論點的句子應當較為簡約,比如說成

      “口語的加工,既要考慮規(guī)范化,又要考慮大眾化”。能不能認為文章的論點是“書面語應當口語化,規(guī)范化”?這樣也不行。因為“書面語口語化”的說法不通,所謂“化”是向某個方面某種性質(zhì)轉(zhuǎn)變的意思,但口語在前,書面語在后,怎么能把后來的轉(zhuǎn)變?yōu)樵械哪?“書面語規(guī)范化”的說法也不通,因為并不是先有了一種不規(guī)范的書面語再使之規(guī)范,作者的意思是對口語進行加工,進行規(guī)范化。那么,說文章的論點是“文章要口語化,規(guī)范化”如何?那也不行。因為“文章規(guī)范化”會使人誤認為是文章形式本身的規(guī)范化。這是不是說文章的論點只有一種表述形式呢?那倒不是,比如本文的論點就可以表述為“書面語應當是經(jīng)過加工的口語”。其實,“經(jīng)過加工的口語”,就是“口語的規(guī)范化”。

      3. 課文中一個結(jié)構(gòu)復雜的句子

      因為是談話,所以本文的語言和一般的議論文相比,多用短句,多用單句,句子結(jié)構(gòu)也比較簡單。但既然是議論文,與記敘文相比,句子還是長一些,結(jié)構(gòu)復雜一些,復句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多一些。這里只分析一個結(jié)構(gòu)復雜的句子:“他們不懂得,文章脫離了口語,脫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該句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句。從結(jié)構(gòu)上說,這只是一個單句。問題在于,“不懂得”的賓語是由一個復句結(jié)構(gòu)充當?shù)摹S械恼Z言學家把這樣的單句叫做超句,而且這個復句結(jié)構(gòu)又是一個多重復句,總體上是假設(shè)復句,前一個分句本身又是一個并列復句。作者為什么要用這樣一個結(jié)構(gòu)復雜的句子呢?答案只能是:表達思想的需要。這個句子要表達的核心思想正是第一個分論點“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但在這個具體的語境中,作者不能把這個分論點寫上去,如果那樣,必然會前言不搭后語。因為這里是在批評反面現(xiàn)象,所以說“脫離了口語”。為了表意更加充分,更加飽滿,也為了句式更加流暢,作者又換個角度說“脫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對這種反面現(xiàn)象的最好批評,莫過于指出其結(jié)果:“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于是就形成了一個多重復句:“文章脫離了口語,脫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倍@個復句所闡明的道理與上文所批評的某些人的華而不實,弄巧成拙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那就是:那些人不懂得這個道理,于是作者就把這個復句結(jié)構(gòu)作“不懂得”的賓語,形成了有人稱之為超句的復雜的單句:“他們不懂得,文章脫離了口語,脫離了人民大眾的語言,就不可能是準確、鮮明、生動的!

      關(guān)于結(jié)構(gòu)

      課文可分成三部分。全文的結(jié)構(gòu)提綱如下:

     。ㄒ唬1自然段)愛好寫作的人應當愛語言,掌握好語言。

     。ǘ2--5自然段)書面語不能脫離口語。

     。1)(2自然段)某些人華而不實,弄巧成拙。

     。2)(3--4自然段)例證某些人的華而不實,弄巧成拙。

     。3)(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樸實的好。

      (三)(6--12自然段)書面語應當是規(guī)范的。

     。1)(6、7自然段)書面語應當是規(guī)范的。

     。2)(8、9自然段)例證某些用語的不規(guī)范。

      (3)(10自然段)既要規(guī)范,又要大眾化。

     。4)(11自然段)不應以“約定俗成”反對規(guī)范化。

     。5)(12自然段)規(guī)范的標準是發(fā)展的。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莫高窟》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shù)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莫高窟》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開始鑿窟造像。經(jīng)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shù)文化。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威風凜凜 精妙絕倫 瑰麗 記錄 銀弦 藝術(shù)殿堂 衰落 敦煌 佛像 惟妙惟肖 描摹 遨游 帛畫

     。2)釋詞。

      惟妙惟肖 精妙絕倫 瑰麗 描摹 引人注目 舉世聞名

     。3)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師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jīng)洞

      (三)給課文分段。

      1.提問:

     。ǎ保┱n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ǎ玻┠男┳匀欢慰梢院喜橐欢危

     。ǎ常⿲W生標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導寫字。

      壁畫

      藏經(jīng)洞

    語文教案 篇4

      一、談話導入:

      師:(出示一張票)今年過年的時候,老師去武漢觀看了一場大型的展覽,是為了紀念世界著名的童話大師安徒生誕辰200周年而舉辦的,整個展覽大廳掛滿了世界各國畫家為安徒生童話配上的圖畫,彩色大屏幕上放映著由安徒生童話改編的動畫片,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兒》、《堅定的錫兵》、《白雪公主》,人一走進去,就仿佛進入了一個美妙的童話世界。老師今天特地帶來了展覽的`門票,你們看,這上面畫的是?

      生:(大聲說)丑小鴨。

      師:哦,是的,是丑小鴨,下面咱們大家一起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好嗎?趕快翻開書126頁,齊讀課題《丑小鴨》。(板書課題)

      二、初識生字,合作交流。

      1、自己讀一讀這篇童話故事,把字音讀準確,如果碰上了不認識的生字寶寶,就作個記號,可以向身邊的人求助。(教師巡回指導、答疑)

      2、老師看到很多同學在預習的時候已經(jīng)標好了自然段,圈出了生字寶寶,學習習慣真不錯!這樣吧,把你已經(jīng)認識的生字寶寶介紹給四人小組里的小伙伴,并且告訴他們,你是在哪里認識它的。(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識字情況。)

      三、識記生字,游戲鞏固。

      剛才很多同學大聲地介紹了自己已經(jīng)認識的字寶寶,咱們現(xiàn)在把這些字寶寶請出來和全班同學見面好嗎?你想請誰出來?大聲地叫出它的名字!(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調(diào)整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的順序)

     。ㄒ唬┬温曌郑

      鴨、鵝、剩、笆、譏、葦、裂、烘、翅、膀

      1、指一生請出一個字寶寶,這一課還有哪些形聲字呢?找一找。(教師出示形聲字卡片)

      2、能讀準確嗎?開火車認讀,(擴詞訓練)。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這兩則寓言的寓意。

      2.學會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只要……就”,“如果……就……”這兩種句式。

      4.能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則寓言講出來,并背誦其中的一則。

      教學重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體會寓意,并能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第1課時)

      亡羊補牢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1.過去我們學過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點?(用一個短小的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或諷刺某種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講道理。)

      3.“寓言二則”的“則”是什么意思?(相當于“篇”)

      4.今天我們學習《南轅北轍》和《亡羊補牢》兩篇寓言。我們先學習寓言?蠢蠋煂懻n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丟失。牢:關(guān)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yǎng)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jié):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jié)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jié),思考:養(yǎng)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ㄒ唬┭蛉ζ屏藗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jié)三句話之間的聯(lián)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yǎng)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yǎng)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yǎng)羊人卻漫不經(jīng)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jié)果。

     。1)指名讀第4節(jié),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lián)系第一節(jié),想一想。

     。3)齊讀第4節(jié)。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nèi)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

      7、二次丟羊后,養(yǎng)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jié),劃出有關(guān)句子。

      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yǎng)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xiàn)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yǎng)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fā)生類似的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huán)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學習生字總結(jié)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jié)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體會寓意。

      4、認讀生字]

      (1)記憶生字字型,并講講字是怎樣記住的

      (2)難字指導記憶書寫

      街:把中間的“圭”去掉,就是“行”。人們經(jīng)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鋪的

      窟窿:這是個凍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寫時注意第11筆是橫,不是點

      作業(yè)設(shè)計:

      1.比一比再組詞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誦這則寓言。

      3聯(lián)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shè)計:

      想法已經(jīng)丟后悔

      亡羊補牢做法不補趕快堵(未為遲也)

      結(jié)果又少再沒丟

      教學過程(第2課時)

      (一)齊讀《亡羊補牢》。

      二、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三、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纏”

      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四、匯報交流,指導朗讀課文

      1、檢查讀文和認讀生字

      2、交流課文及不理解的問題。討論“南轅北轍”、“盤纏”

      3、練習朗讀課文,講故事

      4、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5、根據(jù)評議,再練習朗讀

      6、練習講述故事。注意把任務語言講明白。

      五、創(chuàng)設(shè)情景練習口語交際

      1、出示圖:棉隊哪個人走遠的影子,他的朋友會說什么?

      2、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什么?

      3、回到課始的故事:楚王會不會攻打趙國?為什么?

      總結(jié):南轅北轍的故事現(xiàn)實中可能沒有,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蠢事!,做任何事,,要是選擇錯了方向,無論怎樣努力,也是達不到目標。

      六、寫字練習

      1、抄寫生字

      2、難點提示:“纏”右半部不要寫成“厘”

      3、抄寫詞語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0-02

    [精選]語文教案10-07

    語文閱讀教案03-08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語文下冊教案01-31

    關(guān)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園地》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