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一、關于美術教學生活化的課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深入,現(xiàn)今美術教學中仍存在著許多問題,存在一些不適應素質教育的地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課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不足。
。2)過于強調學科中心,過于關注美術專業(yè)知識與技能。
(3)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上述三個方面雖然表現(xiàn)不同,其實根源只有一個,即過于強調學科本位。正是由于這樣,我們的視野才局限于美術學科本身,才過多地關注美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才不會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美術的關系。有鑒于此,本課題試圖運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和綜合學習理論對美術教學進行研究實踐,實現(xiàn)美術教學以學科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以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為背景,尋求優(yōu)化美術教學的真正出路 。 .
二、美術教學生活化的理論基礎
國家教委《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美術教育改革的方向與“生活化”要求,成為我們實驗改革的政策依據(jù)與
指導。它指出“美術教學活動應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lián),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fā)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鄙钆c美術是一體的,生活是美術得以生長的土壤,離開了生活,美術是無法進行“無土栽培”的。真實美術教育必須從生活出發(fā),在生活中進行并回歸生活。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動所展開的世界,人是活動的主體,只有主體在活動中理解生活,逐步淡化知識的教化,張揚主體者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理解、自我嘗試,才能主動地融入生活情境中并學會生活。
藝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無處不在,“深化著生活,豐富著環(huán)境,改造我們的生活經驗”。因此,我們對學生所實施的不應是專業(yè)美術教育,而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我們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應該是對學生未來生活有幫助的,有利于他們身心發(fā)展的。
三、美術教學生活化的研究目標
1、使學生了解美術學科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能靈活運用已有經驗、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方案,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開闊學生學習領域,了解美感的多樣性,拓展想象的空間,綜合運用豐富多彩的美術媒體、形式、技能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美化環(huán)境與生活。
3、通過個人創(chuàng)造與集體合作的形式參與綜合美術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綜合化素質的提高,更具有發(fā)揮個性,學會合作,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的愉悅與成就感,激發(fā)美術學習的興趣。
五、美術教學生活化的主題綜合單元課程內容的設計
。ㄒ唬 開展生活化的課堂美術教學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激發(fā)興趣
創(chuàng)設情境是生活化美術教學的前提和條件,其目的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體驗生活與美術的聯(lián)系,調動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英國實用主義教育家、哲學家斯賓塞在《什么是最有價值的知識》一文中提出:“每門科學必須以純粹經驗為之先導,等到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后,創(chuàng)造才能開始。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活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年齡實際、認知特征;二是生活情境要與課程內容有機結合;三是生活情境要有新奇感,能吸引學生,能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四是要從學生身邊的事物開發(fā)情境資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采用的方法有講故事、做游戲、表演、變魔術等等。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在玩中學”的樂趣。
2:根據(jù)學生已有經驗設計問題
這里教師的主導作用仍然是必要的,教師根據(jù)課程內容、目標要求、學生經驗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啟發(fā)學生進行探究、進行想象、進行創(chuàng)新;而學生則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3:濃縮生活形式設計活動
這是行之有效的開展生活化美術教學方法之一,能培養(yǎng)學生交流能力、實踐能力、審美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態(tài)度都有積極的意義。 4:課外延伸 拓展思維
這一方法是指在繼課堂教學后點撥學生尋找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點,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例如:在教學利用廢紙盒進行“變廢為寶”的創(chuàng)造后,點撥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更多的能“變廢為寶”的材料!熬C合課程與其說是建立聯(lián)系不如說是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它要求教師不僅要發(fā)現(xiàn)學科知識內在的關聯(lián)和共性,還要使學生以自然的方式去認識學科知識與其他領域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睂⒄n內延伸到課外,將一物聯(lián)系到另一物,舉一而反三,是生活美術教學的特色,是讓學生自然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內在聯(lián)系的有效方法。課外延伸,拓展思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的體驗和對生活的.感知,實現(xiàn)經驗的持續(xù)增長
。ǘ 開展生活化的課內外相結合的美術教學
1、開展“美的展示”游戲活動
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知識與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明確學習的目的。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設計展示活動:
(1)、“布置展覽會” 學生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小型商品,模擬商品交易。如:“運動會會徽設計大展”、“請柬設計展覽”、“小小舞臺設計展”、“化妝晚會”等活動。將社會活動形式引進課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及實踐能力。
。2)、“裝扮自己” 學生利用各種材料進行巧妙構思,制成服裝、裝飾品并自由表演。如“奇異的服飾”(利用舊報紙等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制作服飾)、“漂亮的胸飾”、“服裝貼花設計”、“鳥語花香頭飾制作”。讓學生獲得創(chuàng)作的喜悅。
。3)、“制作畫冊” 模仿書籍裝楨將自己喜歡的繪畫作品裝訂成具有個性化的畫冊,并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2、開展“美術與環(huán)境”的宣傳活動
美術課程能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并培養(yǎng)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態(tài)度以及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及能力。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交流,知道用1個圓至幾個圓拼貼、添畫,可以變成各種有趣的事物。
2.讓幼兒遷移已有經驗,借助范畫擴展想象,創(chuàng)造出各種有趣的圓形事物。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參與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并體驗創(chuàng)作帶來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大、中、小的圓若干。
2.由圓變成的各種物體范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看過魔術表演嗎?是什么魔術表演?你們喜歡看(魔術表演)嗎?
師:我來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變魔術要有道具,下面把道具請出來。(出示大、中、小三個不同顏色的圓)問: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師:今天我要用圓變魔術,那怎么變呢,你們要睜大眼睛看,看誰能發(fā)現(xiàn)老師是怎么變的。
二、了解圓能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
、逍蕾p一個圓變成的各種有趣的東西。
教師表演魔術:在一個紅色圓上畫上蘋果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
問:我是怎么變的?
師:要把圓變成蘋果,離不開這只神奇的筆,只要畫上幾筆,圓就會變成有趣的東西了。
問:你學會了嗎?給你們一個圓,你要把它變成什么呢?
幼兒自由回答,指名到前面用圓變魔術,并說說是怎么變的。
小結:這個魔術你們已經會了,其實用一個圓變魔術很簡單,小班的弟弟妹妹都會,你們看他們變出了很多不同的東西。(出示幻燈片:范例)。
、嬗懻摗
師:咱們要變更難的魔術,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魔術,你會嗎?
指名讓幼兒說說會用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變成什么物體。
師:其實用多個圓還能變出很多東西,不是你們不會,只是你們沒想到而已。請欣賞(出示范例幻燈片)。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褰淮蝿铡
師:你們知道了圓可以變很多東西,那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變一變?
1.不同級別的魔術師。
出示作品展示板。
師:你想成為什么級別的魔術師?
合格的魔術師:能用不同數(shù)量的圓變出簡單的東西。(可以看范例:氣球、小雞、毛毛蟲……)優(yōu)秀魔術師:能用不同數(shù)量的圓變出比較難的東西(如:葡萄架上掛了一串串葡萄、草地上有許多小雞在吃草、盛開了許多的花還有美麗的蝴蝶等)。
特級魔術師:變出了和別不一樣的、圖片上也沒有的東西。
注:出示范例。
2.介紹材料、提要求。
師:有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你們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么東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圓,用膠棒把它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后面的老師參觀,告訴老師,你把幾個圓變成什么東西了。最后,把你的作品貼到展板上。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
4.評價幼兒作品讓幼兒上來說一說自己吧圓形變成了什么?對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作品給予肯定、表揚。
教案反思:
1、由于預定計劃,因而對于目標以及在實際中根據(jù)幼兒發(fā)展情況進行靈活調整。由于我們生活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圓形物品,因而教師把握這一有利條件引導幼兒關注周圍事物,學習尋找、觀察的方法,獲取各方面的知識。
2、將幼兒的興趣、求與活動內容有機整合起來。在主題活動中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和關注是我們教師實施教育的基礎,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的表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幼兒的好奇心強。常常對這件事感興趣,對那件事感興趣,有的孩子個性差異不同會產生不同關注點,同時根據(jù)課程的需要不斷提煉和分析有價值的內容。
在我觀察幼兒的興趣和學習需要生存了有關圓方面的活動。
如:有趣的圓、圓形的妙用,根據(jù)這些內容創(chuàng)設相關主題墻飾有:我玩過的圓形物品、我用過的圓形物品、我吃過的圓形物品、我見過的'圓形物品、我用圓形變變變,在創(chuàng)設過程中為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預想內容和生存內容有機整合起來,鼓勵幼兒充滿自信參與活動創(chuàng)設和諧、平等、自由的氛圍,發(fā)展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各類活動及部分操作中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增強了關注周圍生活的愿望,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激活孩子原有的認知經驗,隨之生成了其他形的教育活動,同時調動了家長的積極參與性。
3、在主題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空間。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而且鼓勵幼兒更多的嘗試。體驗不同的教學策略,使幼兒更積極更關注自我實踐獲得的過程。
4、在集體中每位幼兒在主題實踐過程中,他們都是活動的主人、都是參與者設計者、收益者、通過實踐我們感到主題活動中對于能力強的孩子。鼓勵他們動腦用各種材料制作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對于中等水平的幼兒,我啟發(fā)引導他們畫出貼出簡單的作品,而相對能力弱的幼兒降低難度,讓他們隨意貼貼玩玩,主要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這樣有利于教師對幼兒的觀察和指導,大大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烏龜、蝸牛的外形特征,學畫烏龜、蝸牛。
2、能根據(jù)畫紙比例,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3、回憶對于顏色的認識并在自己的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范畫,蠟筆,白紙、小烏龜一只。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小烏龜。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是什么樣子的?你見過蝸牛嗎?蝸牛是什么樣子的?
二、觀察比較。
(出示范畫)小朋友,你們能區(qū)別小烏龜和小蝸牛嗎?
什么地方是相同的?(烏龜、蝸牛背上都有硬殼,身體能縮在硬殼里。他們外形看上去都是圓圓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呢?(烏龜背殼上的花紋是一塊一塊的,而蝸牛背殼上的花紋是一圈一圈的'。烏龜有腳,蝸牛沒有腳;蝸牛頭上有觸角,而烏龜沒有。)
三、回憶對于顏色的認識和運用。
看看我們的蠟筆盒里有哪些顏色的蠟筆?
你們知道那些顏色是屬于深色的?哪些是屬于淺色的?他們有什么不同?
討論:我們給烏龜和蝸牛涂色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深色淺色相互搭配)
四、幼兒作畫,老師巡視指導。
五、作品展示,評價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掌握小蝸牛的基本畫法,能大膽地畫螺旋形。
2、 樂意與同伴分享經驗,能在活動中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
活動準備:繪畫材料、背景材料。
活動重點:能大膽地畫螺旋線,身體和背殼處要連接。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1、有座小房子,畫上花紋真美麗,嗨呀嗨呀扛起來,爬呀爬呀起旅行。
2、請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小動物?
3、對!是小蝸牛。猜對了,小朋友真聰明。
4、你們是怎樣猜出來的?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畫出小蝸牛。
二、我們來畫小蝸牛
1、教師最次示范,畫出小蝸牛圓圓的殼,設計殼上的花紋,再添畫身體和五官。
2、重點讓幼兒學畫螺旋線,提示小蝸牛的身體和背殼處要連接。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對畫畫能力弱的幼兒重點指導。
三、小蝸牛去旅行
1、春天到了,小蝸牛也想到外面去看看、玩玩,那么你的小蝸牛要到哪里去呢?
2、請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幼兒講述,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添畫、涂色,使作品完整。
4、小蝸牛爬呀爬呀去旅行,他爬到草地上,綠綠的草美麗的花,紅紅的太陽藍藍的天空,還有小鳥在飛,F(xiàn)在請你們也把作品完成,可以根據(jù)你的想法添畫、涂色。
5、幼兒添畫涂色,教師指導。
四、展示交流
1、展示作品,相互欣賞交流。
2、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畫的小蝸牛到哪里去旅行了?
3、引導幼兒用優(yōu)美的語言講述,教師講評。
美術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jù):
遵照《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根據(jù)第二學段[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對水性顏料、毛筆和宣紙等材料做多種嘗試,開展趣味性造型活動!钡慕虒W活動建議,使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發(fā)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與《筆墨游戲-青蛙》是在三年級學習《水墨游戲》和《彩墨游戲》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中國畫的用筆、用墨和用色。三年級的兩節(jié)中國畫課重在筆墨情趣,突出趣味性,并無固定的表現(xiàn)對象,而荷花是具體事物,讓學生在感悟筆墨情趣的同時提高中國畫的造型表現(xiàn)能力。同時為下學期學習《筆墨游戲-貓頭鷹》、《筆墨游戲-大熊貓》打基礎。
2、學情分析:
學生對中國畫接觸較少,在三年級雖然已經了解一些執(zhí)筆方法和墨色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但是還很不規(guī)范,也不深入。對墨色、水分的掌握較差會成為對本課學習的難點問題。但是學生對中國畫的表現(xiàn)形式、特點有較濃厚的興趣,樂于學習。
3、教學目標:
學習中國畫用墨中的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通過表現(xiàn)中國寫意畫“荷花”,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用筆和用色。體驗中國畫的筆墨變化,感受筆墨變化所帶來的樂趣,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焦、濃、重、淡、清等墨色的調配,中鋒、側鋒兩種用筆方法,荷花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墨色的調配。
三、教學資源:
教學方式、方法: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觀察法、演示法、實踐法,
教學流程:復習舊知識 自主練習 觀察分析 講解演示 欣賞學習 藝術實踐 欣賞評價 拓展延伸。
技術準備:PPT演示文稿及多媒體教學設備。
教具準備:作品資料、宣紙、墨汁、毛筆、國畫顏料、筆洗、畫氈等。
學具準備:宣紙、墨汁、毛筆、國畫顏料、調色盤、水瓶等。
四、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及擺放。
二、復習舊知
PPT展示三年級學習《水墨游戲》時的一些學生作品。
提問:同學們在三年級學習了哪些中國畫知識?
1、欣賞過去的作業(yè),回憶所學過知識。
2、請學生參照28頁圖片練習墨色變化,中鋒、側鋒的用筆方法。
提出并板書課題:筆墨游戲——荷花
三、講授新課
1、欣賞潘天壽的《晴霞圖》
問題:你能在畫面里找到不同的.墨色嗎?在這幅畫中哪里用中鋒,哪里用側鋒?并說一說。
2、出示真的荷花圖片,引導學生分析與畫中的荷花的不同。
3、播放視頻——畫家畫荷花
4、讓學生根據(jù)所看的自己試著畫一幅荷花圖。
留心觀察學生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
5、展示部分學生作品
提問:
①說一說哪些作品運用了前面所學得知識?
、谠诋嬜鳂I(yè)時你遇到哪些困難?
6、演示
根據(jù)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邊演示邊講解。
①葉的畫法(兩種:展開的、還未展開的)
用側鋒大筆鋪葉,中鋒勾筋(在一幅畫中荷葉的畫法應有濃有淡)
②花的畫法
用淡墨勾勒畫法(中鋒)
沒骨畫法(有中鋒,有側鋒)
③莖的畫法
中鋒用筆,墨色有濃有淡。
7、欣賞書P29的學生作品,
說一說作品中筆墨的運用。(簡單介紹構圖:四角留白、莖不能平行畫)
四、作業(yè)要求
出示一些畫家的作品和范畫,提作業(yè)要求:
每人完成一幅荷花作品,注意墨色、用筆及構圖安排。有能力的同學可進行創(chuàng)作,臨摹的同學可在構圖上有變化。
五、學生實踐
巡視指導:
1、對筆墨掌握較好的學生,提示對構圖的安排。
2、指導學生對墨色濃淡的調配荷花瓣色的濃淡表現(xiàn)。
3、重點關注練習時出現(xiàn)問題較多的學生,必要時單獨示范。
六、作業(yè)講評
1、組織學生組內展示互評選出一副優(yōu)秀作業(yè)。
2、展示每組選出的作業(yè),師生共同評價。
七、課堂延伸
請學生欣賞幾幅有特色的畫家作品,了解其設色及其技法特點。
八、布置任務
下節(jié)課依然準備國畫用具,學習《筆墨游戲-青蛙》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1
美術教案(經典)09-19
[經典]美術教案08-28
美術教案[經典]09-20
【精選】美術教案10-05
美術教案(精選)09-30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典)08-08
美術教案[精選]08-16
美術教案【經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