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語文教案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習生字。
(一)輔導學習。
x0席
1.分析字形半包圍結(jié)構(gòu)筆順廣 席
2.組詞:主席
3.指導書寫:
li3n臉
1.分析字形左右結(jié)構(gòu)月—僉
2.組詞:臉上洗臉
3.指導書寫:
。ǘ┳詫W生字。
t1sh9zh(t2iq0ngm)f1shu1ng
她師主臺情目發(fā)雙
要求分析字形,組出詞語,在本上寫一個。
二、讀詞語。
目光雙手老師事情
親自發(fā)生熱情主席臺
三、作業(yè)
把本課生字在作業(yè)本上各寫3~5個。
第三課時
一、認讀生字卡片(不注拼音)。
二、看拼音寫詞語、句子。三、比一比,再組詞語。
自( )情( )臺( )
目( )睛( )告( )
難( )幫( )獅( )
雄( )整( )師( )
四、填空
。ㄒ唬┚永锓蛉耸鞘澜缰'( )。
。ǘ┤藗兿颍 )投來更加尊敬的( )。
。ㄈ┧蔷永锓蛉俗x( )時候的( )。
五、作業(yè):抄寫課后作業(yè)2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薄⒁员Wo環(huán)境為主題展開綜合性實踐活動,培養(yǎng)調(diào)查、訪問、查找資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病⑴囵B(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能力,加強對比喻句的認識。
。、積累反義詞。
。、背誦描寫景物的優(yōu)美古詩句,培養(yǎng)對古詩的領悟力。
【教學重難點】
目標1、4。
【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家鄉(xiāng)美嗎?但是我們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中卻出現(xiàn)了一些不和諧的狀況。這段時間,你觀察到了哪些環(huán)境問題?
。病⒔涣鳎
各調(diào)查小組派出代表,根據(jù)本組的調(diào)查情況,采用數(shù)據(jù)、圖片或其他方法,圍繞以下方面再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調(diào)查的哪方面內(nèi)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調(diào)查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了解到周圍的環(huán)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3、討論;
以我們能為保護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做點什么為題,對改善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提出幾條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議。
各調(diào)查小組先在組內(nèi)討論,然后推選出代表在全般介紹,其他組的.同學可以共同出謀劃策。
習作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huán)境保護做了很多調(diào)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huán)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diào)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
。病W生自由寫作,教師巡視,引導學生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交換習作,互相修改,教師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同問題給予指導,對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并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二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1、學生自由讀兩組句子和學習伙伴的話。
。、發(fā)現(xiàn)了什么?第二句話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說一組這樣的句子嗎?
〖日積月累
一、讀讀認認
。、學生自瀆,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病⒊樯x、同桌互對、師聲互對、齊讀。
。场⑼卣梗毫信e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積累的反義詞。
二、讀讀背背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句,讀準字音。
。、采取多種形式讀古詩句。
3、采取多種形式背古詩句。
展示臺
安排學生圍繞環(huán)境保護這個主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護環(huán)境的標語牌、保護環(huán)境的建議書、保護環(huán)境的手抄報等形式,可以單獨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獎勵。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學習兩短文選取充滿情趣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及將人物活動置身特定環(huán)境之中的寫法。
2.朗讀訓練,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3.學習短文中家庭成員互敬互愛的美好品德。
二、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
2.朗讀時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
三、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自讀。
課時:1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三描寫家庭生活的散文。這節(jié)由大家自讀兩選材新穎,表現(xiàn)方式獨特的充滿生活情趣的散文。(短文兩)
二、檢查預習
注音并解詞:
各得其所
栩栩如生
小心翼翼
瀟灑
漣漪
嫵媚
粗獷
分歧
酷冬
一霎時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把握感情基調(diào)。
四、討論:
1.《散步》寫了一件什么事?反映了什么樣的主題?
2.母親聽從“我”的勸說,同意去散步,說明了什么?
母新聽從勸說,說明我從小是個聽話的“孝子”,現(xiàn)在母親便很信任“我”。這個細節(jié)表明祖輩與父輩間的信任與理解。
3.兒子發(fā)現(xiàn)“兩對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說明他天真可愛,聰明智慧,充滿兒童情趣。
4.第一次分歧的結(jié)果怎樣?這反映了什么?
第一次分歧——選擇行走路線最終達成互諒和統(tǒng)一,反映了祖孫三代真摯的感情。
5.“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边@句話有什么含義?
這句話提示了中年一代肩負的重任——他們扶老攜幼,是承前啟后的一代,是肩負生活使命的一代。
金黃的大斗笠
自讀要點:
1. 這短文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風雨圖,它又由三幅圖構(gòu)成——宛如電影中三個鏡頭的疊現(xiàn)。試根據(jù)提示找出這三幅圖來,指出它們的起訖。
2.這短文如一幅意境優(yōu)美的圖畫,在這幅風雨圖中點染出一個故事,是什么故事?表現(xiàn)了什么?
3.朗讀全文,設計停頓。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借助注釋自讀課文,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借一個平常的生活細節(jié)來贊頌的母愛。
2、過程與方法:課前收集詩人的有關(guān)資料。收集有關(guān)歌頌母愛的文章、詩詞,名言、歌曲等。通過反復吟誦,想象品讀,合作研悟,結(jié)合相關(guān)資料理解等方式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及作者對母親的贊美之情,從而讓學生用行動感激母親,熱愛母親。
教學重點:
品讀詩句,體會詩歌表達的母愛及詩人贊頌母愛、熱愛母親和感激母親的真摯感情。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贊頌母愛的詩句。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歌聲激情,談話導入。
1、 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激發(fā)情感,營造氛圍。
2、 提問并結(jié)合板書:剛才聽到歌聲,你想到什么?
師:有母親,我們就能獲得母愛,結(jié)合板書:母愛
二、 揭示課題點明學習要點。
導語:母愛無處不在,母愛無微不至。如《荔枝》,作者從母親“讓荔枝”這一細節(jié)感受到這份濃濃的母愛。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一首千古佳作——《游子吟》,看看詩人是從什么細節(jié)感受到這份濃濃的母愛的,又是怎樣贊美母愛的。
三、 釋題。
游子——出門遠游的人。 吟——吟誦。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如《石灰吟》、《暮江吟》
四、 了解詩人及寫作背景。
。ㄗ寣W生匯報預習時收集的有關(guān)資料,然后老師補充)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湖南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一生窮困潦倒,值到46歲才中了進士,50歲時做了溧陽縣尉,這是個小官。
他時常思念家中年邁的老母。一天,明月當空,他望著家鄉(xiāng)的方向,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起年輕時幾次赴京趕考,出門前老母親都忙前忙后為他準備行裝。他清楚地記得第三次進京趕考的.前一天晚上,母親在昏暗的油燈下為他縫制衣服的情景。他深感母愛的偉大,回房提筆寫下了這歷代傳誦的名作——《游子吟》
五、 讀通詩句。
。m正讀音,正確斷句。)
六、 理解詩句意思。
。▽W生根據(jù)書上注釋,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理解全詩。然后匯報,不當之處老師訂正)讀懂哪句講哪句。
七、 圖文結(jié)合,展開想象,深入體會母愛,品讀詩句。
1、通過剛才的理解,說說這首詩抓住什么細節(jié)來表現(xiàn)母愛?(母親在油燈下為將要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
2、看圖想象,體會圖文中的母愛。
。ㄕn件出示課文插圖)仔細看圖,觀察母親的神態(tài),動作,展開想象:母親在油燈下怎樣縫制衣服的,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會說些什么嗎?用自己的話把這情景描述出來?梢灶A設一下。
小結(jié)過度:“兒行千里母擔憂”。我想,正是母親那密密的針線,無盡的擔憂,感動了你,也感動了我!罢鎼蹮o聲,大愛無言!币苍S老母親什么也沒有說,她把對兒子的千般情、萬般愛都融進了這一針一線里、這密密的針腳,凝聚著年邁的母親對兒子平安的祝福,也凝聚著體弱的老母對兒子仕途的祝福、兒子看在眼里,母親平日里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點點滴滴都涌上心頭。
讓我們和詩人一起深情地吟誦這四句詩。(出示前四句詩)(注意讀好能體現(xiàn)深切母愛的詞——密密 遲遲)
3、回憶往事,切身體會母愛。
母愛沒有豪言狀語,母愛無處不在。,我們只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母愛就存在一些很平凡的生活細節(jié)當中。你能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中感受到母愛嗎?(生舉例)(個別學生沒有了母親,但身邊也有人給予他象母親一樣的愛,注意這種情況的指導。)
帶著自己對母愛的理解和感悟,再次吟誦這四句詩。
八、 歌頌母愛,感激母親。
1、 齊讀最后兩句。
2、 用不同的句式說這兩句的意思。頌揚母親,感情朗讀這兩句。
3、 說說你準備怎樣感激母親。(自主交流,匯報)
4、 懷著感恩的心情,有感情朗讀。
九、 課外拓展,舉三反一。
1、 把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母親的文章,詩詞,歌曲,與大家分享。(引導學生飽含深情地誦讀、唱)(然后課件播放〈懂你〉flash)
2、 練筆:師生合作,共同創(chuàng)作一首贊美母親的詩歌。
母愛是什么?
是衣服上密密的針腳,
是失敗時一個鼓勵的眼神,
。笎凼鞘裁?老師在黑板上寫出第一句,然后讓學生在自己的隨筆本上仿寫幾句,寫出自己對母愛的感悟,然后匯報。有寫得好的,讓他寫上黑板。組合成一首詩,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情況加上結(jié)尾。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頌母愛,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最后再深情地把〈游子吟〉背誦(不會背的朗誦)一遍。(輕音樂伴奏)
十、 課后作業(yè)。
1、 在隨筆本上寫一篇歌頌母親的文章。
2、 感恩活動:回家為媽媽(或象媽媽一樣愛你的人)做一件事。
板書設計:
母愛 游子吟
母愛是什么?
是衣服上密密的針腳,
是失敗時鼓勵的一個眼神,
語文教案 篇5
一、案例背景:
《我要一本書》敘述了羅蒙諾索夫小時候隨父親去打漁,遇到狂風巨浪,他勇敢地爬上搖晃的桅桿,扎緊了吹落的帆,漁船才慢慢平穩(wěn)下來,父親要獎給他一件鹿皮上衣,而他卻要一本什么知識都有的書。故事贊揚了羅蒙諾索夫與狂風大浪搏斗的勇敢精神及熱愛讀書的好品質(zhì)。
我曾兩次上過這篇課文,印象中學生通過學習了此文,又認識了一位俄國的科學家,他的勇敢和強烈的求知欲打動了許多學生。但有關(guān)他的其他信息一概不知。今天,我又面對這篇文章,一時考慮了良久,如果我還是按照前兩次的上法讓學生感悟課文,深悟人物的品質(zhì),在倡導新理念的今天,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地了解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走近他,進而學習他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呢?我想到了電腦,通過查閱,發(fā)現(xiàn)羅蒙諾索夫原來是俄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他曾創(chuàng)立的大學現(xiàn)在被改名為羅蒙諾索夫大學。小時候家境貧寒,他遇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但還是一一地克服了困難,就是這位科學家,在音樂、美術(shù)、文學、天文等十幾個領域中都有建樹,是一名知識淵博的“大家”。有了這么一個“發(fā)現(xiàn)”,我決定讓學生課外去搜集資料,了解有關(guān)信息,通過師生之間,生與生之間的信息互動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從而理解課文。以下就是我的實踐與想法。
二、案例分析:
有目的地搜集信息,實現(xiàn)信息的互動。
[片段一]:
出示句子:羅蒙諾索夫爬上搖晃的桅桿,扎緊吹落的帆,漁船才慢慢平穩(wěn)下來。
師: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為什么羅蒙諾索夫要扎緊吹落的帆?因為海上起了大風,如果不把帆船上的帆扎緊的話,船會被浪打翻的。
師:誰知道帆船?
生:帆船是靠風力來吹動的。
生:帆船帆船,必須有帆,如果沒有帆不僅不能向前進,而且還會搖晃,最后會翻身的。
師:那現(xiàn)在帆――
生:現(xiàn)在帆吹落了,漁船就不平穩(wěn),船會沉下去。
師:所以說船在――
生:顛簸。
[片段二]:
師: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了他的勇敢?
生:小時候羅蒙諾索夫經(jīng)常跟著父親出海打漁,因為在海上打漁很危險,他這樣做,可以看出他的勇敢。
生:從圖片里我觀察到風很大,浪也很大。這也說明他很勇敢。
生:我從“扎緊吹落的帆”這幾個詞中體會到他很勇敢,因為爬上桅桿已經(jīng)很吃力了,現(xiàn)在要爬上搖晃的桅桿還要抱緊桅桿,很容易掉下去的。
師:那你知道桅桿嗎?
生:有二三層樓那么高。
生:可能有20多米那么高。
生:有五六米那么高,爸爸告訴我,相當于二層樓房那么高。(還拿出搜集的圖片做了展示)
。▽W生都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那么高!”)
師:是呀,多高呀!當時這桅桿還是――
生:還在不停地搖晃著。
生:這樣爬上去就更加危險。
生:如果羅蒙諾索夫不抱緊桅桿的話,他就要掉到海里去。
生:當時風很大,把帆都吹落了,現(xiàn)在羅蒙諾索夫卻要用盡力氣把帆扎緊,很不容易。而且我還從“漁船慢慢平穩(wěn)下來”這幾個詞中體會到帆扎緊后,風力還是很大,漁船是慢慢地平穩(wěn)下來的。
師:在他的努力下,原來顛簸的漁船總算――
生:平穩(wěn)下來。
師: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朗讀讀出他的勇敢,自己試試。(發(fā)現(xiàn)一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老師發(fā)現(xiàn)你讀得很好,請你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生:(讀)羅蒙諾索夫爬上桅桿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現(xiàn)在他爬上搖晃的桅桿就更加不容易了。所以我這個地方讀得很慢。
[評析]:
在上第一課時時,有學生就提出“桅桿是什么?帆船上的帆到底有什么作用?”等問題。從許多學生一臉茫然的神態(tài)中我知道學生的期望,有的雖然說了,但也沒能讓更多學生領會。我想,與其由老師告訴他們這些知識,還不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搜集信息(文字信息、圖片信息),讓孩子們經(jīng)歷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搜集信息的能力。
“桅桿”學生沒有親眼見過,學生通過了解,知道桅桿有二、三層樓那么高,還拿來圖片做了展示。當時桅桿是搖晃的,那更是難上加難的事了,我們一般爬竿都覺得不太容易,更何況羅蒙諾索夫是不顧一切,爬上搖晃的桅桿,扎緊了吹落的帆,漁船才慢慢平穩(wěn)下來。這樣,羅蒙諾索夫和風浪搏斗的勇敢形象就深深地扎根在學生的腦海里。
帶著問題去搜集信息讓學生經(jīng)歷了探究的過程,豐富的信息又為學生的互動提供了保證。
適時地展現(xiàn)信息,提高信息的互動。
[片段三]:
“難道一件皮上衣還比不上一本書嗎?”父親的意思是——
生1:皮上衣是很珍貴的呀,怎么要一本書,不要皮上衣呀。
生2:一件皮上衣比一本書貴多了。怎么只要書,不要皮上衣呢?
生:難道一件皮上衣比一本書差嗎?
生3:老師,我知道羅蒙諾索夫的第一本書不是他父親給他買的,他和父親到鄰居家,羅蒙諾索夫看見鄰居家有一本書,他很想看,就向人家借?舌従拥男『s要羅蒙諾索夫三天之內(nèi)為他們捉一只小海象,才肯借給他。小海象不是這個季節(jié)養(yǎng)的,很不容易捉到。羅蒙諾索夫給一個商人無償?shù)馗闪怂奶旎,才換來了一只小海象?珊髞磬従蛹业男『⒂值箅y他,讓他在墳地上睡一夜就把書借給他。羅蒙諾索夫太想看這本書了,真的在墳地上睡了一夜,于是那兩個鄰居看他這么要看書,只能把書借給了他。
師:聽了剛才張立然的介紹,你想說什么?
生:他想要一本書,連在墳地里睡一夜都愿意,他真愛學習。
生:要是我的話,我肯定不敢一個人在墳地里,更別說睡一夜了。
生:剛才張立然的'資料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了羅蒙諾索夫的愛學習,我們以后也要向他學習認真地去搜集。
師: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他帶給我們這么多信息。
[評析]:
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資料,往往想在課上一股腦兒地發(fā)布給大家,但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是各不相同的,這就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需要將信息資料適時地展示出來。本課的教學中,在理解羅蒙諾索夫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時,開始三位學生的回答只局限于對文本的認識,而第四位同學則從查到的資料中選出很有代表性的小故事給予展示,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羅蒙諾索夫為了要一本書,到了不顧一切的地步了。此時,一個勤奮好學,有著強烈求知欲的少年仿佛“立”在了學生面前,再高大的形象在他面前也會顯得渺小。
及時地給予評價,激活信息的互動
[片段四]:
師:他長大以后真的有出息嗎?
生:他是個科學家。
生:還是一個畫家。
生:我從網(wǎng)上查到資料,他長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哲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在13個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有學生在底下說:“真厲害!”
生:我也查過,羅蒙諾索夫還自己創(chuàng)立了一所大學,現(xiàn)在這所大學叫羅蒙諾索夫大學。
師:羅蒙諾索夫真的很了不起,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也很了不起,課外查到那么多資料。
[評析]:
教師鼓勵贊美的話能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水平,激發(fā)其上進心、自尊心。也許還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得到老師的肯定,學生的信心肯定倍增,而另外的學生也會以這位學生為榜樣,這就激發(fā)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興趣。[片段三]和[片段四]中,我及時地對這兩位學生的回答給予了評價,給予了肯定,這樣,孩子們樂于把自己知道的、搜集的告訴同伴,既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又讓他們在相互的交流中表達信息,進而生成新的信息。
走出課堂,提升信息的互動。
[片段六]:
師:他從小就喜歡提問題,那我們能不能像他那樣提問題?
生:海豚為什么那么聰明?
生:海是怎么形成的?
生:海上的天氣為什么會那么惡劣?
……
師:同學們腦子里也有許許多多的疑問。怎么解開這些疑問呢?
生:多看有益的書。
生:上網(wǎng)查資料。
生:從報刊上看。
生:還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
師:我們可以從各種渠道去查資料,去發(fā)現(xiàn),也可以和同學去交流,來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讓我們也像羅蒙諾索夫那樣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成為一個愛書本、有出息的人。
[評析]:
“天地大課堂,萬物皆書卷。”信息源于生活,要使學生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就必須走出課堂。正如學生說的:要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從豐富的生活資源中汲取鮮活的信息,應用于課堂,服務于課堂,以更豐富的經(jīng)驗、廣博的知識提升再次信息的互動。
三、反思:
這一次上課后的感受與前兩次完全不同。孩子們也把自己當成了學習的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他們走進生活,走進網(wǎng)絡,向父母,向他人請教,向書刊查閱,借助先進的信息資源,上網(wǎng)查尋所需資料,他們各顯神通,多渠道地搜集信息。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利用搜集的信息幫助解決問題,打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得到了碰撞,使參與學習的群體獲取了新的信息,教師運用鼓勵性評價,激起了全班學生收集、交流的欲望,師與生、生與生的信息處于良性動態(tài)交流之中。信息的互動讓孩子們主動地探究,積極地參與,使語文課堂變得更精彩。
語文教案 篇6
上課:
引語:上節(jié)課,同學們一同去感受了被稱為“亞洲最大瀑布”的——黃果樹瀑布,
一同去欣賞了大自然那道壯美的景觀,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透過作者的文字去品味黃果樹瀑布。
聽寫詞語:
喧囂:(走進黃果樹瀑布,天地間只存在一片喧囂的水聲了)。
胸膛:(這兩個字都與人的身體有關(guān),所以是“月”旁)
懸掛 掩映 沉醉(下面聽寫一組詞,先聽完再寫)
杰作
對照屏幕訂正一下
讀詞語,指名讀,哪些是寫瀑布的,哪些是寫人的?
黃果樹瀑布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可以選擇剛才聽寫的.詞語中的一個或幾個說一說。
(詞語只有在運用中才能會用,才能變成自己的語言。學課文時可以看到許多詞語,不但會記,還要會用,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細讀文本:
抓“杰作”奠基調(diào)
什么是杰作?在課文中杰作是指?你怎么理解?
讀,反復指名讀,讀出味來,聽出了這瀑布不一般,(出示一句話)你很向往哪兒?
在文章開讀著這樣的句子:你有什么疑問嗎?
自由讀課文2-7自然段,特別留意描述瀑布景色及作者感受的句子,仔細讀讀品品在旁邊與下關(guān)鍵詞感受,看了從哪些詞句可以會會到這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匯報
預設一
引語:先讀一讀你剛才特別留意的句子,說說你從哪些詞句子中感覺到瀑布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同一段,同一處,有不同感受的可以補充,按順序來交流。
第2自然段
。1)“飄、拂、涌、蓋”先讀詞,再讀文,板書:聲響大
。2)“人喧馬嘶”想象那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2.3自然段
。1)寬:盛小期81-100米寬,和教室作比較。板書:形態(tài)寬
(2)“嘩嘩”引到“瀉”理解:
為這字組個詞,傾瀉—一瀉行里
透過這個字,你腦海中仿佛浮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來?
指名讀
3.銀雨灑金街
還有哪些描寫瀑布景色的句子,你留意到了?
過渡語:是啊,多么美妙的畫卷,多么優(yōu)美的語言啊,請看
出示小詩
指名讀 配樂讀
預設二
引語,聽那奇妙的聲響,看那壯觀的雄姿,難怪作者情不自禁地贊嘆道:……
第5自然段
灑
濺 板書:舒服 還有許多地方象這兒一樣,作者潛心錘煉用字用詞。
7.第6自然段
語文教案 篇7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伙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并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難點是在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化寫具體的。
四、【教學準備】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風箏,對同學們來說不算陌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賈凹平寫的風箏(板書課題:風箏),在學習課文之前,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運用生字卡片,讓學生讀出讀音,然后再組詞。
。2)開火車,檢查學生識字情況。
出示詞語:
精心 憧憬 依然 蹤影 似乎 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 千呼萬喚
垂頭喪氣 半沉半浮 翩翩飛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讀后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課文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
2.與同學一起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后第二題要求給課文分段。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五、課后作業(yè)
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感情變化。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ㄒ唬⿲W生感情朗讀課文。
課文按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怎樣分段?請標上“丨”。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二、進一步理解課文:
(一)做風箏
閱讀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理解詞語:
課文中提示了理解詞語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嗎?(查詞典)
憧憬——向往。如:我們心中充滿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依然——仍然,依舊,還是。
(二)放風箏。
閱讀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說一說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拼命)
(三)找風箏。
閱讀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理解詞語:
大驚失色——形容非常吃驚,臉色都變了。
倏地——極快地,迅速地。如:倏地閃過一個人影。
垂頭喪氣——形容情緒低落、失望懊喪的樣子。
。ㄋ模┳x課文最后部分
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了嗎?為什么要到處找?
苦苦尋找風箏,是因為在風箏的身上,寄托著孩子們的快樂,寄托著孩子們的幸福,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三、通過課文的理解,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四、收集一些描寫心情的詞語,與同學交流。
11、秋天的雨(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二、【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炎熱、郵票、涼爽、柿子、仙子、菠蘿、氣味、香甜、糧食、加緊、油亮亮、楊樹、豐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積累好詞佳句。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含蓄地抒發(fā)感情,是學生理解內(nèi)容的難點。
四、【教學準備】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老師PPT,欣賞秋天的景色。
2、秋天的景色十分美麗,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學習新的課文——秋天的雨,去感受一下秋天的雨是什么?板書課題。
二、新課閱讀
1、閱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鑰匙àshi 趁chèn機 繽紛bīn fēn 扇shān走
柿shì子 頻頻pín 菠bō蘿 喇lá叭 銜xián來
衣裳shɑng
2、理解新詞
鑰匙:開鎖的器具。
五彩繽紛:形容色彩紛繁艷麗。
頻頻:表示連續(xù)發(fā)生
銜來:用嘴含來,用嘴叼來。
3、同學交流:怎樣記住這些生字新詞。
三、熟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雨的?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
——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藏著好聞的氣味
——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是一曲豐收的歌,是一首歡樂的歌。
四、正確抄寫本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作者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清涼、留意、扇子、炎熱、郵票、涼爽、柿子、仙子、菠蘿、氣味、香甜、糧食、加緊、油亮亮、楊樹、豐收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思考討論: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 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寫秋天的雨的?
引導學生了解,主要意思就是每段開頭的一句話。在此基礎上,再深入到每一段。
2、討論:為什么說秋雨是一把鑰匙呢? 課文寫秋雨的色彩和氣味時,寫了哪些事物? 冬天快要到了,動植物做了哪些準備?
3、請你找出課文中你喜歡的句子,說說你為什么喜歡,與同學交流。
課文的語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詩意,如:
“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
三、抄寫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課后練習
我們學習了課文《秋天的雨》,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請你觀察我們的校園,把你觀察到的美好景物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設計1.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2.在理解古詩詞句的基礎上,領悟“詩人借景抒情,對大自然神奇、偉大的贊頒,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句,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兩首詩。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教學方法
設計
1、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2、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爭取學得主動,學有收獲。
3、安排質(zhì)疑環(huán)節(jié)。
教學程序設計教材處理設計師生活動設計
一、導入
二、感悟讀詩并識字
1.在語境中整體識字。
(1)通讀古詩,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圈畫出不認識或認為容易讀錯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嶺”是后鼻音,要讀準。
。2)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自主識字。如,在課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圖中找生字的讀音;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伙伴。
(3)再把生字放入詩中識字
2.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識記生字。
出示生字,隨著提示語“我會認”,學生自愿認讀自己會認的生字,并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曾見過這個字,是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的。在交流中老師要注意多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調(diào)動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
首先要打破傳統(tǒng)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要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課前、課中、課后)。在兩首詩的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第二首詩中“含”的意思在全詩中至關(guān)重要,對學生來講,在帶入句中理解時又堪稱難點。在教學中,對“含”字的理解要走幾個回合。“含”的本意是包含,但理解至此只能是本義,教師要幫助學在字的本義與詩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對“含”的認識。根據(jù)圖畫想一想詩人的位置,想一想詩人憑窗眺望的情境,從而升華對“含”的認識。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Lú)、瀑(Pù)。
2、簡介作者。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3、解題
。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
(2)“廬山”是個山名。同學們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3個生字的音。
2、通過讀、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再讀詩句,想象畫面。
教學程序設計教學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三、示范講解指導書寫生字。
“銀”字有兩個“豎提”,“艮”的豎提應略向下,長于金字旁的豎提!按啊弊肿中螐碗s,學生容易忽視“囪”字上的小撇,建議邊示范邊領著學生一筆一筆地書空。
四、朗讀感悟并識字。
程序基本同上節(jié)課。(略為改動:先讓學生感悟讀,不要看圖,通過讀詩想象圖畫,然后再看課本上的圖進行品評。)
五、指導書寫。
六、總結(jié)
引導學生依詩句的意思展開想象,入情入境,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如在第一首詩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讀,大體可分五步:第一,自讀自學詩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師配樂范讀,學生感知瀑布的氣勢;第三,學生邊理解邊想象邊朗讀,依據(jù)詩句在頭腦中形成畫面,讀出氣勢;第四,欣賞有關(guān)廬山瀑布景象的錄像片,詩畫結(jié)合,引導學生融入意境;第五,結(jié)合圖像及理解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chuàng)造性的朗誦。
在古詩教學中要注意課內(nèi)外結(jié)合,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初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guān)李白、杜甫兩位詩人的資料。課后,收集兩位詩人的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從而擴大學生信息量的交流。這樣做,可充分發(fā)揮語文課本為工具書的作用,不僅加大了教學密度,而且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五、指導書寫
“遙”、“瀑”寫得左窄右寬。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
練習用鋼筆描紅。
六、再讀詩句,說說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兩個生字的`音。
2、通過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七、總結(jié)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呢?
。2)小結(jié):這首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草堂附近各具特點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八、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讀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重音。
反復練讀。
練習背誦。
九、指導書寫。
“鸝”左右結(jié)構(gòu),“鷺”上下結(jié)構(gòu),寫時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十、總結(jié)
課后反思兩首古詩相比,《絕句》比《望廬山瀑布》要簡單易懂,所以在教學安排上,我側(cè)重于讓學生學習領略《望廬山瀑布》中所描繪的美景和詩人熱愛大自然,欣賞瀑布的氣勢宏大的激情,重點指導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及詩人用詞的精妙,在教學《絕句》一文時,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更鼓勵學生動腦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色,并把自己想到的大膽地畫一畫,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氣氛活躍,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只是在品味“疑似”這一詞時,我只要求學生能說出 “疑似”是什么意思,詩人用這個詞的好處就可以了,并沒有深入去將“疑似”和“好像”輪流在詩中替換比較。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閱讀教案03-08
語文下冊教案01-31
語文識字教案02-23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關(guān)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園地》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