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認識課后生字,積累文中好詞佳句。
(2)按照順序簡要復述魯本是怎樣為母親準備禮物的。
(3).聯(lián)系實際,與同學互相交流讀了這篇文章后的感想。
2.過程與方法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引導學生質(zhì)疑探究,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魯本是怎樣為母親準備禮物的。
(2)學習利用“課題拓展法”總結(jié)文章內(nèi)容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魯本對母親真摯的愛,教育學生樹立熱愛父母、長輩,回報親人的愛的精神品質(zhì)。
教學重點:
了解魯本是怎樣為母親準備禮物的。
教學難點:
通過魯本為母親準備禮物的過程,感悟魯本對母親誠摯的愛。
教學設(shè)計:
一、課前預設(shè)
1.還記得本單元的主題嗎?
2.在本單元學過的課文中,讓你記憶最深刻的是什么?
3.接受愛、感受愛能讓人感覺到幸福與快樂,其實回報愛更能讓人快樂。今天我們就來走進回報愛的過程,感受回報愛的快樂。
二、解決問題,體會情感
1.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是什么嗎?
2.好,我們來讀課題。
3.你了解美元嗎?
4.我們再讀課題。
5.課前預習了吧,把書和預習筆記打開,借助預習筆記說說這篇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6.說得很全面,但是語言過于啰嗦,其實概括文章內(nèi)容有很多的方法,比如說可以借助課題,利用課題拓展法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凑n題,我們可以補充什么?怎么樣,是不是精練多了。
7.用簡練的語言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概括,這可是一項不小的能力呀。
8.來,借助預習筆記和書談?wù)勀泐A習時的收獲。
9.字詞句方面有沒有需要幫助的?
10.對于文章內(nèi)容你有沒有疑問或者想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11.問得好,你很會提問題,這個問題值得探究。誰還能像他這樣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問題:怎樣準備禮物的?結(jié)果如何?)
12.你們越來越會提問題了,這確實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怎樣解決好呢?
13.這些方法很好,不過,我有兩個小問題,想先和大家一起解決。小魯本為了在母親節(jié)送給媽媽禮物,首先得到這五美元才是最重要的。像“五美元”這樣的與故事內(nèi)容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數(shù)量詞,你還能不能找到。
14.誰能讀給大家聽。這里哪兩個數(shù)量詞之間有關(guān)系,你來說一說。
15.小魯本到底要撿多少麻袋,來數(shù)學好的算一算。
16.算對了,“ 100”這個數(shù)字讓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知道小魯本用多長時間能撿夠這100個麻袋嗎?
17.通過研究這些數(shù)量詞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能初步感受到了這是一個孝順,肯吃苦,能堅持的孩子,如果用心讀書,體會語言文字的話,能讓我們更進一步體會到魯本為媽媽準備禮物時的艱辛。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感受語言文字帶給我們的魅力。把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再結(jié)合你課前預習時寫的批注在小組中先來談?wù)勀愕母惺堋?/p>
18.第一個人:讀----談感受----帶感情回讀----評價
【7自然段:
做一個“攥”的動作,“攥”字就已經(jīng)說明握得很緊了,前面又加了一個“緊緊地”可以體會到什么?
一個“攥”就影射了魯本當時的心情,有時候不一定要直接寫出人物的心里所想,通過這樣的某一個細節(jié)反而更能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你能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嗎?】
【12自然段:
為了給媽媽準備那五美元的禮物,小魯本堅持著,每當魯本走在寒風中,被吹得瑟瑟發(fā)抖的時候,他承受著寒風刺骨的痛苦,可是他仍舊苦苦地搜尋著麻袋。小魯本在這一年中還可能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呢,你也來這樣說一說。
魯本在搜尋麻袋的過程中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與艱辛,可是他仍堅持著,因為櫥窗里-----(引讀)
同學們,想象的翅膀讓一個堅強的、充滿孝心的小魯本形象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課文中一定還有很多語段讓你們深受感動,把你最感動的讀給大家聽一聽。】
【17至25自然段:
這個是魯本做什么的過程。
找一個人讀一讀。從這部分文字當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重點指導兩句】
小魯本為了完成他的愿望,終于在母親節(jié)的前一天撿齊了100個麻袋,湊足了那寶貴的五美元,這下可以得到那個他夢寐以求的送給媽媽的五美元的禮物了。我們再來分角色讀一讀,來感受小魯本此時的心情!
19.母親節(jié)到了,小魯本歷經(jīng)了一年的時間,歷盡了艱辛,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秘密終于被公開了,媽媽在母親節(jié)那天得到了那個價值五美元的禮物,讓我們一起感受這動人的一幕吧,誰愿意讀一讀這一部分文字。
20.是呀,這是兒子用了一年的時間,歷盡艱辛,不辭辛苦地收集100個麻袋換來的的禮物,這個禮物里面承載著兒子對自己的愛呀,當媽媽看到這枚燙著金字,可愛的胸針時,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真可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此時,這枚小小的胸針會顯得更加地耀眼、奪目。
三、表達情感,課后拓展
1.是啊,接受愛會帶給我們無盡的幸福與快樂,回報愛卻給了我們無盡的慰藉。把你課前找到的、最令你感動,最觸動你內(nèi)心深處的愛讀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感受感受這愛的滋味。
2.這愛確實令我們感動,其實我們大家都無時無刻不在愛的呵護下成長,此時此刻,你一定會有或許在明年的母親節(jié),或許在某個重要的日子,或許就在今天,想回報愛的沖動,那就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3.同學們,老師把這句話送給你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毕M阌眠@句話來警示自己,要孝順,要回報一定要趁現(xiàn)在,不要等到親人都不在的時候后悔莫及。
4.同學們,讓我們今天放學回家,從給親人們一個擁抱開始,孝順他們,回報他們吧!
語文教案 篇2
一、所在單元(第六單元)
二、授課學時
二課時
三、教學目標
《珍珠鳥》一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提示了“信賴,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jù)單元教學要求,結(jié)合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的三維教學目標為:
。ㄒ唬┲R和能力: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注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二)過程和方法:注重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能力
。ㄈ┣楦袃r值觀:感受“信賴,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fā)展的深刻意義,激發(fā)學生關(guān)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教學手段與方法
本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采用“情境教學法”,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創(chuàng)設(shè)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發(fā)揮想像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在討論中培養(yǎng)團結(jié)合作精神,在質(zhì)疑時引發(fā)學生大膽探究的氛圍。同時,引導學生在各種讀書活動中重視對文本的挖掘,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質(zhì)疑。
五、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教師:制作多媒體,收集相關(guān)資料
六、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情入文
(一)激趣賞圖:
師:為了上好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跟你們帶來了幾位小伙伴,想認識它們嗎?
師:播放精美可愛的小動物圖片(七八張),喜歡他們嗎?
說說你與這些小動物交往的經(jīng)歷,好嗎?
師:我們究竟該如何與動物相處呢?或許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的做法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師:出示多媒體課題。邀請一名字寫得好的學生上臺板書課題和作者,給以鼓勵。
。ǘ┳髡呓榻B:
師:想認識一下這位大作家嗎?誰來介紹一下。(如有學生知道,先讓他介紹)
師:出示作者介紹,請一學生朗讀介紹詞。
師:冰心老人說,“馮驥才的作品我讀得多了,長短篇的小說和散文……但都不像這篇《珍珠鳥》這樣的光彩照人!弊屛覀円粔K走進《珍珠鳥》吧!
▲披文入境,欣賞美文
。ㄒ唬┏踝x課文,整體感知
1、師:是你們自己朗讀還是聽課文錄音?
學生聆聽課文錄音或者自讀,老師提出三個問題:(1)正音識字(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3)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
2、師:出示字音填空,幾個學生回答,再全體朗讀二遍。
鳥巢(chá) 瞅(chǒu) 雛(chú)兒 呷(xiā) 垂蔓 (5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在掌握字詞句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頌,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時要在著重了解燭之武說退秦師的理由的同時,注意欣賞包括本文在內(nèi)的《左傳》的文學價值,如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同學們,如果說在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之下,大凡事物總是現(xiàn)在的比過去的好的話,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藝術(shù)的某些方面,有沒有與一般規(guī)律相反的情況呢?(這樣一來一往的問答,并不難引導學生想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以羅馬為代表的雕塑,比如據(jù)說維娜斯女神的斷臂今人就無法設(shè)想能夠補得很好,以及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寫出當時那樣的水平的。然后接著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冊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讓大家聽本文的錄音帶或教師以較高的水平先把課文誦讀一遍。
三、承接第二單元所學的“理清思路”理論,實際上也就是本課后面的練習題二,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而實際上等于在熟讀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說“秦、晉兩國為什么圍攻鄭國”的問題;
2、第二自然段是說“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的問題;
3、第三自然段是說“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說“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進攻的原因”。
在上面問答練習的基礎(chǔ)上,可讓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
四、讓學生在已經(jīng)看過課本中注釋的情況下提一提文中還有哪些實詞的意義不清楚,還對哪些虛詞的用法或古漢語現(xiàn)象不理解。這其中由學生提也好,由老師問也好。
1、第一段中兩個“于”均解為“對于”之意,兩個“軍”字均為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現(xiàn)象,當“駐扎”講。且“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兩句均為古漢語中所謂省略句,即均在“軍”字之后省掉一個介詞“在”,而就這一點,已能證明古今語言形式上的不同習慣,這對讓學生逐漸習慣看文言文是大有好處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應(yīng)讓學生弄清楚:“言于”當“告訴給”講;“若使”中的“使”當“讓”講;“臣之壯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結(jié)構(gòu)助詞夾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僅注釋上有“已,同‘矣’”的字樣,關(guān)鍵是要解釋這種“語氣詞連用”的古漢語現(xiàn)象;從“今急而求子”中不難看出,根據(jù)上下文,“而”在此只能當副詞“才”講;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當代詞“這”講,只是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順而把它整個譯作“這是”罷了;最后“然鄭亡”一句,和今意相對照,顯然是個被動句。
3、第三自然段:“夜縋而出”里的“而”強調(diào)是起前對后修飾作用的,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地”;“若亡鄭”中“亡鄭”是“亡”的使動用法;“越國以鄙遠”一句的注釋中雖然說明了其中的'“鄙”,“邊邑”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而“遠”是形容詞活用為“遠地”的名詞用法,但整句意義的通俗理解應(yīng)該是“越國以遠鄙”;“鄰之原,君之薄”中的兩個“之”直譯時,還是應(yīng)當看作是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夫晉,何厭之有”中的“之”此時是起“動賓倒置”標志作用的,即意義上應(yīng)看作“有何厭”;“既東封鄭”一句應(yīng)強調(diào)就其直譯而言,“既”當“等到……以后”或“已經(jīng)”之類意思講,“東”是古漢語中典型的名詞當狀語,譯作“向東”,“封”,名詞“疆界”,此處當動詞用,譯作“作疆界”,而“鄭”作為句子的補語,也是以名詞當狀語的形式理解的,應(yīng)譯作“以鄭”,于是整句的確切直譯應(yīng)該是“等到向東以鄭國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則應(yīng)該讓學生承認,看過書上的有關(guān)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沒有什么可感到難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讓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種形式背誦。比如教師先領(lǐng)背、分段集中背等,因為字面意思過得較為徹底了,所以背誦起來就應(yīng)該相對容易。同時在熟讀背誦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表達反映在遣詞造句、語言組織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對比同樣或類似意思表現(xiàn)在古今語言形式的不同上,應(yīng)該承認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簡意賅和音韻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這些,也正是《左傳》等的文學價值。
五、課后練習
關(guān)于多義詞辨析的題。
語文教案 篇4
《觀潮》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抒發(fā)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學習字詞,理清思路,學習描寫景物的筆法。
教學難點
映襯手法的運用。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錢塘江大潮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一大奇觀,錢塘江觀潮的盛事古已有之,南宋時,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潮來之前有水軍操練,轟轟烈烈;潮來之時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技藝奇絕。那時從宮廷到民間,萬人空巷,觀潮者黑壓壓擠滿江頭,場面熱鬧非凡。今天,我們學習南宋作家周密寫的《觀潮》。題目中的“觀潮”,就是觀看錢塘江大潮。
簡介作者周密及其作品。
觀看中央電視臺拍攝的錢塘江大潮的景況。
二、誦讀
老師范讀課文,學生畫下生字詞?梢圆捎没脽羝故菊n文,需要突出的字詞用紅字強調(diào)。
借助工具書、課下注釋,掃除文字障礙。
學生朗讀課文,注意準確讀出生字的讀音。采用多種方式朗讀。如個讀、全班齊讀、小組齊讀,輪讀。鞏固生字讀音,熟悉課文內(nèi)容。
三、理清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討論,總結(jié)。
第一段:寫錢塘潮的雄偉景象。
第二段:寫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
第三段:寫吳兒弄潮的高超技藝。
第四段:寫江岸觀潮的盛況。
四、串講
學生串講課文第一、二段:
結(jié)合語言環(huán)境解釋重點實詞、虛詞和短語,邊解詞邊翻譯句子。
既望、際天、沃、歲、艨艟、乘騎、弄旗、標槍、履、倏爾、略不、舸、逝;
以、而、于、既而、為。
討論這兩個段落的內(nèi)容和寫法。
五、小結(jié)
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緊扣“觀”字,突出“潮”字,抓住典型場景,集中描述,從幾個側(cè)面把江潮壯闊景象和觀潮的`熱鬧場面藝術(shù)地再現(xiàn)出來。
第一段起句點題,提摯全文,接著采取居高臨下、由遠漸近的寫法,著眼于色彩、聲響、力量、氣勢幾個特點,正面描寫江潮,然后以“勢極雄豪”一語收結(jié),并引詩印證形象,使讀者一開始就對此“天下之偉觀”,獲得強烈的印象。
第二段聚焦于水軍演習。水軍演習,雖然僅是每歲一次,但它選擇在潮盛之日,作為一項盛大的活動,這一段的描寫與對江潮的描寫映襯呼應(yīng),共同構(gòu)成雄偉的奇觀。
學生進一步朗讀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文章結(jié)構(gòu)單純,但內(nèi)容卻豐富多彩,原因何在?
學生回答后,教師明確。
本文突出地運用了映襯手法。在第一、二段中,以滔天的江潮映襯出水軍操演的從容;水軍操練的盛況反過來也襯托了江潮的波瀾壯闊。
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作用?
學生討論,老師總結(jié)。
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般y線”“玉城雪嶺”的形象比喻,使大潮自遠而近滾滾而來的鏡像生動地呈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吞天沃日”“鯨波萬仞”的驚人夸張,令讀者感受到江潮的澎湃的氣勢。
總結(jié):
文章前兩個自然段生動描寫了錢塘江潮水的雄偉景象,那玉城雪嶺際天而來的潮頭,那一年一度動人心魄的水軍演習,都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使人恍如身臨其境,目不暇接。閱讀此文,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而且能喚起我們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拓展閱讀:《觀潮》原文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農(nóng)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據(jù)說這里是觀潮最好的地方。我們隨著觀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鎮(zhèn)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提下,江水已經(jīng)漲了兩丈來高了。
語文教案 篇5
一 教學目標
了解知識點:學習色彩的一般知識,認識冷暖色調(diào)的基本特征。
創(chuàng)作訓練:通過引導學生對夏日的觀察、回憶、思考、想象、討論與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造能力、情感表達能力。
情感培養(yǎng):引導學生回憶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使學生感受夏日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
二 重、難點
重點:能夠運用色調(diào)表現(xiàn)夏日的特點。
難點:抓住對夏日景色的`感覺,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夏日。
三 課前準備
課件、繪畫用具、紙。
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穩(wěn)定學生情緒,檢查學具準備情況。
(二)感官體驗
A 聽—— 課件播放“蟬、青蛙、蟋蟀、海浪、雷”聲。
師: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聯(lián)想。(夏天來了…)
B師:你眼中的夏日是什么樣的?(氣候、植物、動物等變化)
生:很熱、葉子很茂盛、小昆蟲很活躍…
(三)探究學習
A 揭題——繽紛夏日
B 課件出示紅、黃、藍、綠四色
問:你會選哪種顏色表現(xiàn)“夏日”?理由呢?
生:紅色。因為夏天的太陽特別熱。綠色。因為夏天的植物特別茂盛…
師小結(jié)。
C 課件出示學生作品(紅色、藍色)
討論畫面的內(nèi)容和所用的色彩,認識暖色調(diào)和冷色調(diào)的基本特征。
D 欣賞畫家和小朋友的作品
簡單講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
(四)創(chuàng)作訓練
提出創(chuàng)作建議:●突出“夏日”的主題,可以適當夸張、想象,表現(xiàn)自己對夏日的感受。
●選擇能表達你對夏日情感的色調(diào)。
●畫面內(nèi)容飽滿,作畫大膽。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肯定有創(chuàng)意的。
(五) 評價
開放式評價:多方參與,教師和學生都來評評;多元標準,用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來評價,盡量找出每張作品的閃光點。(時間機動)
(六) 拓展、延伸
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追求的好奇心。動物避暑法——來了解世界各地動物的避暑解熱絕招。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
2.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3. 在括號里填上時態(tài)助詞“著”、“了”、“過”。
4.給句子加標點符號。
5.熟記成語。
6.口語交際:學會請教別人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學習使用鋼筆字描紅。
2、 畫出句子中用錯的字,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3、 在括號里填上時態(tài)助詞“著、了、過”。
4、 給句子加標點符號。
5、 熟記成語。了解成語的意思,在生活中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 :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題目要求。
2.指導。
(1)朗讀這段話,說說這些鋼筆字的特點。
(2)默讀這段話,想想楷書的運筆方法。
3.練習。
(1)描紅觀察整體,注意一氣呵成。
(2)注意行款布局,體會整體章法。
4.反饋。
(1)評議學生作品。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寫。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題目提出幾個要求:①找出錯別字,②把正確的字寫在后面括號里。
2.指導。
(1)讀句子,句中有幾個錯別字?
(2)依據(jù)句意,畫出錯別字。
(3)引導學生理解字義,口頭糾正。
3.練習。
(1)學生默讀句子。
(2)糾正錯別字,如:“帶”應(yīng)改為“戴”,“帶”作為動作是隨身拿著的意思,“戴”是把東西放在人的頭上、臉上或胸前的意思。
帶(戴) 像(向) 已(以) 頌(誦)
4.反饋。
(1)指名學生上黑板改錯。
(2)集體評議。
(3)用錯的`字重新組詞,加深印象,如:帶(帶領(lǐng))。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讀題。
(2)說明本題的要求,在括號里填上“著”、“了”、“過”。
2.指導。
(1)出示句子,指名學生逐題朗讀。
(2)想一想:憑借語感每句話中該用哪個詞?
3.練習。
(1)動筆選填“著”、“了”、“過”。
4.反饋。
(1)檢查學生填寫的詞是否正確。
(2)同桌互改。
(3)指名讀句,進一步體會“著”、“了”、“過”的用法。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集體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復習逗號、句號用法。
(2)認識書名號“《》”和“<>”。
(3)書名號在什么情況下用?
(4)舉例:“他的文章在《小學生學習報》上發(fā)表了!
(5)“小學生學習報”為什么要加上書名號?(“小學生學習報”是一種報刊的名稱)
3.練習。
(1)讀第1~3句,把該用書名號的地方用上書名號,說一說為什么。
(2)教師巡視檢查。
4.反饋。
(1)三個人各在黑板上給句子加上標點。
(2)集體批改,糾正錯誤。
(3)抄寫句子,并加上標點,注意書名號的書寫格式。
(4)小結(jié):表示書籍、文件、報刊、文章等的名稱用書名號。
五、教學第五題
1.審題。
要求是熟記成語。
2.指導。
(1)正確朗讀成語,不認識的字。
(2)韻句連讀,每排兩個成語連讀。
(3)說說你了解的成語意思。
(4)教師說出學生不懂的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誦讀記憶,形成積累。
(2)同桌互背。
(3)對背,如一人讀“鐵面無私”,另一人背“執(zhí)法如山”。
4.反饋。
(1)“開火車”朗讀。
(2)成語填空。
鐵面無( ) 執(zhí)法( )山( )( )在后
( )( )在前一( )不( ) 扶( )濟( )
排( )解( ) 見( )勇( ) ( )義( )言
唯( )是( ) ( )人( )賢( )( )清風
(3)教師說意思,學生說出成語。
(4)記成語競賽,看誰先記住成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口語交際:學會請教別人
課前準備: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審題
1.揭示口語交際的題目:學會請教別人
2.讀一讀,明確口語交際的兩點要求及其重要性。
二、指導
1.讀一讀每題的文字。
2.打幻燈,啟發(fā)合理想像,思考:在這幾種場合怎么向別人請教?
三、練習
1.自由練說。
2. 指名試說。
3. 同桌根據(jù)人物年齡、身份的不同互相練說。
4.教師巡視,進行個別糾正與輔導。
四、反饋
1.指名一學生說,評議有沒有達到兩點要求。
2.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3.評議。(說話是否清楚,是否有禮貌)
4.評價小結(jié)。
我們向別人請教問題,要把請教的問題說清楚,同時還要注意有禮貌,稱呼要符合別人的身份,要用“請”、“能告訴嗎”,最后還要說聲“謝謝”。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10-10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備課教案08-07
語文下冊教案07-15
語文寫作教案07-12
語文閱讀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