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1-13 09:59:59 教案 投訴 投稿

    語文教案[精華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精華5篇]

    語文教案 篇1

      知識與能力

      1.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作者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介紹說明對象。

      2.培養(yǎng)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3.仔細品讀文章語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過程與方法

      1.快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章關鍵的詞語和句子,把握文章內容。

      2.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知《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及藝術價值,提高鑒賞藝術品的能力。

      2.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高超的藝術水平和人民的聰明才智,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

      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清明上河圖》的特點。

      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按總分總的方式,運用典雅而富有韻味的語言來介紹《清明上河圖》的方法。

      圈點勾畫法 合作探究法 點撥法

      《清明上河圖》圖片 多媒體課件

      1課時

      《中國石拱橋》給我們介紹了中國橋梁的悠久歷史及偉大成就,《蘇州園林》介紹了蘇州園林的建造特點,這兩篇文章讓我們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我們祖國的偉大。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介紹我國國寶級畫作的一篇文章——《夢回繁華》,去領略中國畫的博大精深。

      1.張擇端簡介

      張擇端(生卒年不詳),字正道,山東東武(今中國山東諸城)人。中國北宋時期的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2.《清明上河圖》簡介

      《清明上河圖》系宋代名畫,作者張擇端。此畫距今近900多年的歷史。圖中描繪的是北宋時期的開封,清明時節(jié)汴河兩岸的風俗民情!肚迕魃虾訄D》畫心高25.5cm、長525cm,作者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描繪全圖,主要描繪對象是市井百姓,這在宋朝是十分少見的,全圖規(guī)模宏大,結構嚴謹,構圖起伏有序,筆墨技巧兼工帶寫,人物生動傳神。畫中細致地描繪了汴河上舟船往復,飛虹臥波;店鋪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華景象。人物生動傳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橋梁、樹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

      《清明上河圖》既是一幅偉大的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珍品,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業(yè)、手工業(yè)、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其豐富的思想內涵,獨特的審美視角,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都使其在中國的乃至全世界繪畫史上被奉為經典之作。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活。

      2.文章從哪幾方面介紹它的?

      從三個方面介紹:(1)介紹《清明上河圖》的作者、作畫時間。(2)介紹《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要內容。(3)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價值。

      1.文章開頭寫到了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寫到了北宋時期商業(yè)、手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寫到了繪畫題材的拓展。

      寫這些,即緊扣文題,又自然引出本文的說明對象——《清明上河圖》

      2.《清明上河圖》描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

      北宋京城汴梁從城郊、汴河到城內街市的繁華景象。

      3.第3段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清明上河圖》比喻為“一部樂章”,把畫面開卷處比喻為慢板、柔板,把畫面中段比喻為快板、緊板,把后段比喻為尾聲,形象生動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圖》的特點,引出下文對《清明上河圖》畫面內容的說明。

      4.介紹《清明上河圖》的畫面內容,作者按什么說明順序進行介紹的?

      文章有提示語:畫面開卷處汴京近郊風光——畫面中段是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后段描寫汴梁市區(qū)的街道。由此可見作者按空間順序進行說明。

      5.畫面開卷處汴京近郊風光描繪了哪些景象?按什么順序說明?

      疏林薄霧中趕集的鄉(xiāng)人,岔道上踏青的權貴,近處小路上騎驢的行旅。按由遠到近的空間順序說明。

      6.在說明畫面中段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時,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倥e例子。以“巨大的漕船”“宏敞的拱橋”“準備駛過拱橋的巨大的漕船”三個事物為例,具體生動地說明了畫面中段的景象。

     、诖虮确。說明“宏敞的拱橋”時,說它“結構精美,宛如飛虹”,形象地說明了拱橋的形態(tài)和氣勢。

     、勰蠲病Α皽蕚漶傔^拱橋的巨大的漕船”的細節(jié)描繪,形象地再現了畫面內容,使讀者如同看見了畫作一般。

      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介紹了畫面的內容,突出了畫面的特點,給人留下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7.文中從哪幾方面介紹《清明上河圖》的價值?

      (1)藝術價值: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動。

      (2)史學價值:是寫實性很強的作品,畫中豐富的內容,有著文字無法取代的歷史價值,為12世紀中期中國城市生活狀況留下重要的形象資料。

      (1)抓住特征介紹事物。本文介紹的是一幅畫作,作者緊扣《清明上河圖》的特征“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段落清晰,結構嚴謹,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活,寫實性很強”進行說明。

      (2)語言準確,說明生動。文中有準確的說明,如“絹本、設色,縱25.5厘米,橫525厘米”準確地介紹了畫的材質、畫的`大小。有生動的說明,“巨大的漕船,舳艫相接,忙碌的船工從停泊在河邊的糧船上卸下沉重的糧包,纖夫們拖著船逆水行駛”生動地描述了畫面的內容,讓讀者似乎看到了畫圖,突出了《清明上河圖》的特點。

      夢回繁華說明對象 《清明上河圖》特征①采用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有的手卷形式②內容龐大,繁而不亂,長而不冗③段落清晰,結構嚴謹④采用兼工帶寫的手法,線條遒勁,筆法靈動⑤寫實性很強說明方法 舉例子 打比方語言特點 準確 生動作者情感 贊嘆 自豪

      在《夢回繁華》的教學設計中,我摒棄舊傳統(tǒng)“串講”教學模式。設計“課前積累——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自由式閱讀——合作式解讀——探究式拓展”五大環(huán)節(jié)。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的自感、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先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再指導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讓學生找出文章的說明對象:《清明上河圖》,再在文中找出說明《清明上河圖》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細閱讀課文,探究文章如何突出說明對象的特征。我想:學生如果能夠找出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說明的特征和說明的順序。于是,我引導學生找出4段中能標識文章結構層次的詞語,出乎意料的是部分學生一下子就找出來了,真讓我為之一振。再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在此基礎上歸納了本段的說明順序。再指導學生選段朗誦,充分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教學效果好。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的:1、認清這篇“記”的特點,理清這篇“記”的思路。

      2、探究文章的主旨:以竹喻人,贊揚任光祿不務紛華、不陷流俗的孤高獨立的人品。

      課前學習:反復朗讀課文。記識實詞的詞義。

      一、復習鞏固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1:有問必答:學生自出題,學生搶答。組織問答。 一問一答,復習課文字詞的讀音和釋義。

      教學反思

      二、分析課文,探究主旨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設計:1、文章開頭為什么用了近一半的篇幅論述世人對竹的態(tài)度?2、作者為何對任君治園植竹之事只用寥寥數語,而對任君的一番話卻記之甚詳? 小組討論、交流

      2 組織交流。 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三、拓展遷移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比較閱讀:龔自珍《病梅館記》 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病梅館記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yè)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yǎng)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第10課時 口語交際 (可放在課外進行)

      學習目標:學習清楚連貫地表達思想觀點,不離話題。

      學習過程:1、收集有關網絡的資料。

      2、向學生征集一個“網絡與中學生”的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3、在課代表的主持下開展活動。

      第11、12、13課時 寫作

      第11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運用聯(lián)想,豐富寫作內容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學生自學 自學“運用聯(lián)想,豐富寫作內容”

      2 寫作指導: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歸納他們的結構特點并尋找共性。1、“形散而神不散”2、寫景狀物的順序。 回顧、歸納、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準備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可把前面布置的觀察筆記整理出來)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事物,展開聯(lián)想,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詠物抒懷的作文。 學生討論自定

      2 明確寫作要求 寫作

      3 組織學生自改 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教學反思

      第14課時 單元小結

      總結方面 獲得收益 存在問題

     。1)課堂發(fā)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yè)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tài)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有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設計理念:

      緊扣教學目標,尊重孩子的已有經驗和已有的語文水平,通過“讀通、讀順、讀好、讀懂”的過程循序漸進,抓住重點詞句,既品悟了語言文字,提煉了相關信息,受到情感的熏陶,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發(fā)展語言。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老師講述: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所以我們說它是國寶。我們從它身上進行研究,可以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像這樣的古生物,我們稱它為活化石。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了解內容。

      1、教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幾種活化石呢?同時,畫出讀不懂的詞語。

      教師巡視,看看學生是否能把生字字音讀正確;看看哪些學生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隨時予以表揚。

      2、指名學生讀課文,檢查是否能正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

      在指名讀的過程中,相機幫助學生糾正生字的讀音,理解一些詞語(這個環(huán)節(jié)要完成重點生字詞的教學)。

      3、交流課文講了幾種活化石呢?(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

     。▽W生回答時,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

      三、熟瀆課文,探究語言文字。

      師:我們已經知道活化石可以幫助現代的人了解許多古代的知識。那么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收集到哪些有關的.信息呢?

      1、要求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讀書思考,對有關的語句做上記號。

      交流:此環(huán)節(jié)須達到以下目標:

      A對相關語段正確、流利地朗讀。

      B能通過語言文字提煉信息:

      銀杏樹——古生物、珍貴、生長慢(這里要學生理解公孫數名字的由來)葉子像小扇子。(觀察圖片)

      大熊貓——古生物、愛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動物。

      中華鱘——古生物、有一億多年的歷史、大、重、怪、少。

      C通過觀察以上的文字,讓學生借助老師提供的關鍵詞依次說一句心理話。

      (1珍貴2稀有3保護4缺乏)

      學生依次可能出現的語言為:1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真是珍貴呀!

      2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稀有的古生物。

      3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珍貴、稀有的古生物,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4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是珍貴、稀有的古生物,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如果缺乏保護,它們就會像恐龍一樣滅絕。(這里教師可以隨機拓展有關恐龍滅絕的文字。)

      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孩子理解本文出現的重點生字詞的意思,并加以運用,同時提煉出本文所要傳達的信息——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增強保護珍惜動物的意識。

      D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1、學生閱讀教師事先搜集好的有關古生物的資料,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給大家聽。

      2、課外布置學生查閱有關資料?梢允潜菊n介紹的三種古生物,也可以是其他的古生物。但對查閱的內容有明確的要求:將查閱的資料整理好,不一定長篇大論,但必須盡力能流暢地向大家介紹,可以在班級內開一個交流會,讓學生充分展示的材料。

      五、寫字教學(略)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活化石》教學設計二,活化石,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后的體會。

      3.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秋的聲音是什么?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課前準備:

      1.選擇一段優(yōu)美的關于秋的音樂磁帶。

      2.準備錄音機1臺、實物投影儀1架。

      教學過程:

      一、享受音樂,發(fā)揮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不信,你聽(放音樂磁帶)。

      2.直觀感受: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聆聽,想象畫面。

      3.交流感受:說說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導入課題:有一位作家也聽到了秋的聲音,他聽到的和你們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嗎?(揭題讀題)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讀通詩文:自讀課文,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你最喜歡哪種聲音,喜歡的話多讀幾遍。

      3.朗讀展示,想象表演。

      a.鼓勵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讀聽,其他同學可欣賞性地聽,聽后可仿讀,可評點。

      b.開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動。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黃葉說:“________”

      蟋蟀振動翅膀,“”,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在唱著:“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________”

      (朗讀和想象表演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生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讀,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來促讀。)

      4.配樂朗讀。

      a.老師播放音樂,學生配音試讀。

      b.指名朗讀,當堂展示。

      三、想象創(chuàng)作,續(xù)寫小詩

      1.各自仿寫:同學們,秋的'聲音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寫下來,行嗎?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歡的某一段話寫。

      2.當堂展示:把自己寫的一段小詩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現出來。

      3.匯編成詩:幾個同學自由組合,把自己的小詩合并匯編成一首新詩,畫上插圖,制成作品,準備展覽。

      四、課外活動

      舉行小小詩展,感受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計:

      聽聽,秋的聲音黃葉

      蟋蟀

      大雁

      秋風

      ……聲音美妙

      秋天美好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我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想象秋天還有哪些特有的聲音,并用詩歌的形式來表現。

      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自由組合寫小詩的過程中,個別學生還沒有完全融入進去,合作意識不夠,另外,學生想象力豐富,但語言貧乏、口語表達能力也跟不上,導致了“我口難表我思,我手難寫我想”,這些都是我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日后語文教學努力探索并積極改進的方向。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朗讀課文,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搜集一些有關鯨的文字、圖片或錄象.

      2.有生字、新詞和重點語句內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動物嗎?你們對它有什么了解嗎?請和同桌談一談,自由發(fā)言.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鯨》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你對鯨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學習生字,讀順課文

      自由讀課文,認準本課生字,不認識的字解決.有些字的音容易讀錯,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寫的字11個,注意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字.如:“肺”字右邊不是“市”,而是“市”,右半邊的筆順是一、廣、斤、市.

      認識生字后再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畫出來,一會兒提出來大家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再根據講讀課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點詞語,請同學們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指名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的正確、流利,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

      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對鯨有了哪些了解?

      精讀課文.體會寫法

      自由讀第l自然段,你從哪兒看出鯨很大,畫出有關語句,然后讀一讀.指名匯報,大家補充,讀出體會.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

      從這兩個數字我們體會到了鯨確實很大,這段話中還有描寫鯨很大的數字嗎?

      出示句子:我國發(fā)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

      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應該怎樣讀,才能表達出鯨的確很大.體會用列舉數字方法來說明的好處.

      你還從哪兒看出鯨很大,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自由讀第1自然段,讀出自己的體會.

      小結寫作方法:作者運用了作比較和舉數字的方法把鯨的大描寫的非常具體.

      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試著用舉數字的方法說明一事物.

      第二課時

      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一說鯨是怎樣進化的?把你自己當作鯨,給同組同學說一說“你”的進化過程.

      學生匯報:我們鯨在很遠古的時代,和牛、羊一樣生活在陸地上.后來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就生活在了*近陸地的.淺海里.又經過了很長時間,我們的前肢和尾巴漸漸變成了鰭,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現在的樣子,適應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們并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

      快速讀第3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匯報,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把這些讀給大家聽一聽.

      鯨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魚,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習性方面又有什么特點呢?默讀4~7自然段,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課文從吃食、呼吸、睡覺、生長這四個方面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鯨分為兩類,它們在生活習性上有什么不同嗎?自由讀第4、5自然段用“——”畫出須鯨的生活習性;用“~~~~~”畫出齒鯨的生活習性.填好表后在小組內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點)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點 都吃魚蝦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從鼻孔噴氣須鯨 小魚小蝦吞進吃的多 噴出的水柱垂直細高齒鯨 大魚海獸咬住兇猛 噴出的水柱傾斜粗短

      鯨在睡覺時是什么樣呢?學習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鯨睡覺的樣子,并把它畫下來.

      輕聲讀一讀第7自然段,說一說你還知道了什么?

      回顧內容,朗讀記憶

      我們對鯨的生活習性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哪個方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這部分讀給小組的人聽,看看哪個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內容背下來.

      出示資料,延伸擴展

      出示“資料袋”的內容,自由朗讀,談談感受.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對鯨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我們人類對鯨還有許多地方都不夠了解,這些都等待著同學們去探索.布置同學搜集課外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圍繞某一方面的內容寫一篇短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10-10

    語文備課教案08-07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寫作教案07-12

    語文下冊教案07-15

    《語文園地》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