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澄沙之味》觀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澄沙之味》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人生到底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呢?
感覺是件很讓人迷茫的事。
看到電影里德江那么認真地做紅豆沙,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立刻就煮的話太失禮了,要讓豆子慢慢適應(yīng)這些糖。”
——“豆子們大老遠地從地里過來,我們要好好招待他們啊。”
后來慢慢看到后面,才突然明白:
啊,也許只有經(jīng)歷過某種很難擺脫的現(xiàn)狀,才會這么細致入微地去體會其間的百味吧。
因為無法擺脫現(xiàn)在的困境,或者無法成就更大的夢想,因為被困住又不想被困住,所以才會拼命去體會那些細碎到不能再分裂的細節(jié),以此將斷節(jié)、破碎的人生再次填滿、黏牢,以此來度過人生的難關(guān),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治愈吧。
所以啊,某種程度上來講,德江婆婆、若菜、千太郎,他們?nèi)齻其實都是“囚徒”:德江婆婆永遠囚禁于飽受歧視的疾病和墳?zāi)挂话慵澎o的療養(yǎng)院;千太郎囚禁于終身的債務(wù)和那間狹小的“銅鑼之春”;若菜大約是囚禁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淡漠,是內(nèi)心的枷鎖。而三個囚徒,最終卻都成為了打開對方牢房門鎖的一把鑰匙。就像若菜一直養(yǎng)著的那只小鳥,它囿于籠子,但最終被老人放飛。
德江的氣質(zhì)像極了外婆,看的時候一度想起了外婆的樣子,很沒出息的就哭了。尤其是德江意識到?jīng)]有客人可能是大家得知她有麻風病,所以都不來光顧,那種很抱歉又勉強笑著,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讓人心疼極了。
世間的好人大都是這樣的結(jié)局,并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jié)果,卻仍然勸慰自己隱忍地接受,有時還露出安慰他人的笑容。世界如此殘酷,卻總有人試圖散發(fā)出一些溫暖,無論多么微弱。
我還很喜歡德江的一句話:
“滿月說,我想要你看得到,所以在發(fā)光!
所以我們又還有什么理由不拼命炙燃自己呢?
因為,我們被生到這個世界上,去看,去聽,因為如此,我們不用去成為某個人,我們自己有自己生存的意義。 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就會體會到,人生其實真的還挺喪的,十之八九可能都是不如意。想要卻沒有得到尚且小之又小的事情,更多地是失去和無法挽留;那些不知不覺、習以為常的平淡竟然也會在不經(jīng)意間失去,更不要提那些得而復(fù)失的苦痛。所以才會有寄情山水、草木吧,因為這些始終是平和無爭的,大抵也是不會輕易改變和辜負的吧。
故事最后,千太郎在影片結(jié)尾吆喝——“銅鑼燒……來嘗一嘗吧。”
平靜,堅實的語調(diào),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曾經(jīng)被云層遮住光芒的月亮,為了讓人看到自己,慢慢堅強地掙脫云層的束縛……終于,它變成了自己。
【《澄沙之味》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鳥語之味散文10-06
青木瓜之味散文10-10
愛之味作文700字06-04
書之味作文5篇10-07
《花椒之味》觀后感10-07
米花之味觀后感11-08
《八佰》觀后感08-23
《推手》觀后感10-07
哈姆雷特觀后感07-13
《歲月》觀后感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