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會觀看欣賞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觀后感就是把我們觀看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寫下來的文章。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完《長安三萬里》,有頗多話,想要一吐為快。
先說好的方面,這部電影的畫質(zhì)相當出色。影片中出現(xiàn)的長安城景、揚州城景、黃鶴樓、胡姬酒肆、曲江池、岐王府、梁園、云山城等眾多場景和建筑,都典雅大氣,美輪美奐。只看畫面,跟著鏡頭走,確實可以走進大唐盛景,品味千年之前的盛世風華。
此外,這部電影還具有一種獨特的文化之美。相撲、柘枝舞、叉手禮、經(jīng)典唐詩……諸多傳統(tǒng)文化要素,讓整部電影別具風味。高適、李白、杜甫、岑參、張旭、賀知章……眾多文化大咖的出現(xiàn),也能讓人感受詩詞鼎盛之下的社會氛圍?傊,看完這部電影,等于品味了一頓文化大餐。
然而,畫面的絢麗和文化的氤氳,并不能掩蓋這部電影的不足。因為,這些不足是如此明顯,以至于開場不到半個小時,我就高度懷疑豆瓣8.0的開分。
《長安三萬里》最大的不足,就是內(nèi)容拼湊,過于雜亂。電影中,雖然有高適和李白交往這條主線,但中間插入了太多的人物和內(nèi)容,場景變更過多,植入的詩詞太雜。最終效果就是內(nèi)容很割裂,有極強的拼湊感。究其原因,是導演貪多求全,試圖在一部電影里面,塞入過多的文化內(nèi)容,恨不得把盛唐文化氣象,一股腦兒收錄進來。其結(jié)果就是,看上去什么都有,但異常雜亂、生硬。因此,整部電影有點像一篇蹩腳的高考作文,表面看很豐富,用了很多人物典例和名言名句,其實經(jīng)不起推敲,因為這些東西都是生搬硬套,雜糅在一起。如果電影可以適度做減法,刪掉一些人物,去掉一些詩詞,簡化一些場景,或許,電影內(nèi)容會更緊湊,也更好看。
第二個不足,就是人物臉譜化,形象不豐滿。因為敘事性不強,故事性弱,《長安三萬里》的人物非常臉譜化,人設很難立起來。李白在整部電影中,出場了將近兩個小時,但并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的所謂“放蕩不羈”“恃才傲物”,停留于表面,并沒有得到深刻展現(xiàn)?赐旰螅偢杏X李白是一個熱愛寫詩、喝酒和相撲的小孩子,似乎與那個想象力天馬行空、才華蓋世的詩人,完全不搭。相比之下,陳凱歌的《妖貓傳》中,出場才五分鐘左右的李白,形象反而更豐滿。原因就在于,《長安三萬里》用大量獨白,去立人設,但敘事跟不上;《妖貓傳》沒有臺詞說李白放蕩不羈,但通過他寫完詩歌后,將筆扔進酒池里這樣一個細節(jié),就展示了他的放蕩不羈。電影是鏡頭藝術(shù),用鏡頭去敘事,遠遠好于用獨白去立人設。
第三個不足,就是詩詞展現(xiàn)的表面化。就像美人在骨不在皮,詩詞之韻味,展現(xiàn)于內(nèi)在境界,而不是表面的字義。這部電影想要展示的詩詞太多了,只能以朗誦的方式,蜻蜓點水,點到為止。以至于,觀影現(xiàn)場變成了朗誦大會。很多看電影的小朋友,跟著電影的主角,一起朗誦了《靜夜思》《別董大》《春曉》等經(jīng)典詩詞。似乎,這不是觀影現(xiàn)場,而是語文課文的背誦現(xiàn)場。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相當尷尬,也讓人想笑。電影是聲光藝術(shù),完全可以用更豐富、也更巧妙的方式去展示詩詞之美。如果只是朗誦,只是拼湊,詩詞之美會大打折扣,將徒有其表,不見其里。
以上不足,讓我看電影時,內(nèi)心感受極其復雜。本來,因為豆瓣開分8.0,加上不少人推薦,是抱著很大期望去看的,但看完后,整體而言比較失望。但是,這種類型的電影,并不多見,屬于面向大眾的文化動畫電影,所以,雖有不足,還是不想苛責,希望盡量包容。就是對它有一種近似于老母親的心態(tài),一方面對它愛之深,責之切,因為不達預期而失望透頂,一方面又希望它不要涼,最好能有一定的票房。
總之,不相信這部電影會大火,因為整體質(zhì)量確實配不上;但也不希望它涼涼,因為電影市場應該有這樣的一股文化清流。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相關(guān)文章: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10-22
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11-22
電影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12-08
觀看長安三萬里觀后感優(yōu)秀范文04-21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09-17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04-21
《長安三萬里》觀后感最新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