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后感范文(通用)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fā)感想。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錢學森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看這場電影之前,我對于錢學森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兩彈一星”的豐功偉績上,而在看這場電影的過程中,我并沒有意識到是一個演員在演一步電影,而是在看一個叫錢學森的人如何渡過他光輝而又艱難的一生的,他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劇本,他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戲的導演,在這場電影結(jié)束后,我才終于明白了什么是人生的意義,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價值, 影片中賦予了錢學森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儒雅、安靜、 耀眼、淡然、無私、坦蕩、純粹。更重要的,是他完美的詮釋了“愛國”兩個字的深刻含義。
錢學森—— 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享譽海內(nèi)外的杰出科學家,我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所有的榮譽集于一身,被他“無情”的拋之腦后的是,加州理工大學的終身教授,美國優(yōu)越的生活。他固執(zhí)到回到中國過清貧的生活,當時的中國與美國比起來,就像現(xiàn)在在城市打工的農(nóng)民工與居住豪華別墅的商人富豪,只為了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去完成自己的抱負,向中國實踐自己的愛國之心。
影片中當看到第一顆原子彈的時候,他那孩子般純真的笑打動了我,原來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是那么的美,也許在錢學森身上用“美”并不貼切,但是我真得不知用什么詞語來展現(xiàn)它。幕的開始與后面的接應的那一畫面,也同樣是衛(wèi)星的發(fā)射成功,也同樣是震撼人心的時刻,在所有人為之狂歡的時刻,卻惟獨他一人現(xiàn)出深邃的眼眸,那眼神似乎穿過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是因為成功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不足為奇了嗎?是因為這種場面使他麻木了嗎?……這在電影中似乎沒有講到,我想他是在為我們中國擔憂,為后人擔憂吧。
生活在美國的幾十年,他始終有一個目標,就是學習最先進的知識,將之用諸于中國,使中國變得像美國一樣強大,他刻苦鉆研,一步步的緊追知識的步伐,卻時時刻刻的關注著中國的發(fā)展狀況,當學有所成的時候,回國之心慢慢的侵襲著他,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五個師的兵力,我寧可把他擊斃在美國,也不能讓他回國! 就這樣被莫名的罪名加以軟禁,失去自由,最后在周恩來總理多次的努力下,才使其終于返國。對于這種來之不易的機會,錢學森更加珍惜,回國后,教授航天知識,在這一部分,電影中有所體現(xiàn),震動了我,因為那一刻讓他回想起了在美國授課的情形,與此刻是截然不同的,從而引發(fā)了他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看了這部電影之后,結(jié)合作為一名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我有以下的幾個方面的感悟。
當今的中國是一個正在蘇醒的雄獅,由于中國的人口基數(shù)大,盡管GDP 的增長速度很快,僅次于美國,但是我們的人均值還是很低的,對于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并不一定要去追求有多么的快,雖然經(jīng)濟是我們生存的一個基礎一個前提,但是我們應該追求有質(zhì)量的提高,如果第一個人都懷著像錢學森同志一樣的愛國之心去面對每一件事情,我們和諧社會的步伐將會邁得更快,更穩(wěn),更好。
我們所有中國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奉獻自己的愛國之心,今天的中國, 走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 需要更多像錢學森那樣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個人利益和部門利益之上的人, 和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 。雖然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做到像錢學森一樣,但是我們要盡自己的努力去為我們的國家做些事情,讓我們的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讓自已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錢學森觀后感】相關文章:
《錢學森歸國》教案08-21
《錢學森》教學設計03-24
錢學森觀后感11-11
《錢學森》觀后感11-14
錢學森的觀后感11-20
《錢學森》觀后感范文03-23
錢學森觀后感范文03-24
錢學森電影觀后感11-04
《錢學森》觀后感(精選32篇)10-30
錢學森電影觀后感(4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