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那年,那月,那些事兒散文
小時候,特盼望過年。那時候,村里的年味兒很濃。過了“辭灶”(又稱小年),就等于叩開了年之門。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家里便陸陸續(xù)續(xù)“冒”出了好多我愛吃,而平日卻吃不到的東西。
在我的印象里,每逢過年,媽媽首先拿回家的是年糕。黃黃的,很大很大的一塊兒,在我當(dāng)時看來,媽媽真傻,那年糕的味道怎比得上清香宜人的糖果吃起來快意呢。直到有一次,媽媽剛買年糕回來,我嘟著嘴,拽著她的衣角跟在身后要糖果的時候,媽媽才告訴我:家里備年糕,是預(yù)示著來年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就像過年燒火煮餃子,最好用芝麻秸一樣。是啊,在那個貧窮,甚或生計都可能成問題的年代,誰家不想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呢?
過年真好,吃的饃饃都和平時不一樣。和媽媽一起做年饅頭,那是我最快樂的一段時光。那時的媽媽似乎變得特別慷慨?偸菑乃种,拽下在我當(dāng)時看來已是足夠大的一塊面團兒,讓我跟她一起做。長大后,才知道那是媽媽阻止我搗亂的一種方式。媽媽的手可真巧。那一大整塊兒面團在她手里旋舞著,瞬間就變成大小不等的小塊兒。然后每一塊小面團在手里捏來捏去就飛出了一只小鳥,開出了一朵蓮花,游出了一對鴛鴦,鉆出了一片綠葉……看得我經(jīng)常眼花繚亂。本來在媽媽手里還暖暖的、軟軟的面團到了我的手里,竟變得那般淘氣,不聽使喚,一會兒便肢體冰涼,害得我什么東西都變不出。每當(dāng)此時,媽媽就會說:“來,拿過來,讓小面團的媽媽給暖和暖和。”便把那可憐的小面團包進大面團里面,揉啊揉。不一會兒,帶著媽媽體溫的小面團就會重新回到我的手里。每當(dāng)媽媽揉面團的時候,我總會摟住媽媽的脖子,搖啊搖:“有媽媽的孩子像塊寶!”逗得媽媽一陣大笑。記得我第一次做出的成品是一個可愛的小豬頭。盡管媽媽蒸熟后,連我自己也分不出哪是眼睛,哪是嘴巴,但那陣兒確確實實讓我自豪了一把兒。
盼望過年,對我來說,除了吃好東西,還可以穿花襖,放鞭炮,吃裹錢的水餃。您說,這都是多么令人向往而愉悅的事情啊?删推幸患拢?cè)前场吧匣稹。這過年期間,是不能亂說話的,尤其是小孩子,據(jù)說特靈驗。即便是遇到特不好、特不順利的事情,也要說“吉利話”。在那個年代,小小的我總是想不明白,爸媽平時總教導(dǎo)自己做個誠實的人,可為什么一到過年自己撒謊還不算,還讓自己的子女一并跟著撒謊呢?本來在鍋里的餃子破肚子了,可偏不讓說“破”,要說“掙”了,意思是掙錢發(fā)財了。有一次俺自作聰明很自豪地大聲喊“媽媽,媽媽,看餃子沒破,都碎啦!”結(jié)果賺來了媽媽的一頓“白果”橫掃。記得有一年,三十晚上放鞭炮。爸爸端著盤子,哥哥拿著一炷香負責(zé)點燃,而擎著掛著鞭炮桿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姐姐的身上。天寒色青蒼,北風(fēng)叫枯桑。戶外那粘滿霜雪的樹上滿是樹掛,躲在大門里面看熱鬧的我,捂著耳朵的小手瞬間就成了紅紅的小辣椒,麻麻的,酥酥的。突然,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隱隱約約,似乎聽到姐姐的喊聲:“爸爸——我不擎了——不擎了——”我心里馬上懼怕起來,鞭炮放到一半怎么辦呀?爸爸和哥哥一定會大發(fā)雷霆的,盡管我知道,姐姐的手那時一定是凍得受不了了。正當(dāng)我提心吊膽的時候,門外卻傳來爸爸和哥哥的笑聲:“好!好!好!咱不擎(窮)啦——不擎(窮)啦——”多么爽朗,多么開心,多么令人激蕩,多么令人向往!這是打我出生以來聽到爸爸和哥哥最美最爽的笑聲!還別說,從那以后,我家的日子還真的一步步地好了起來,親愛的朋友,您信不?
人生是一次經(jīng)歷,當(dāng)我們在生命的長河中游過,便在我們的記憶里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幾樹落花,幾道彩虹,幾汀煙雨,幾縷芬芳。那年,那月,那些事兒,匯聚成一條溫馨而旖旎的小溪,流淌在我生命的深處,就這樣,緩緩地,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
【那年,那月,那些事兒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那年那月散文10-06
那年那事那紅塵散文10-06
割草那些事兒散文10-06
校慶那些事兒散文10-06
那年,那些榆樹散文10-05
那年那月那光陰美文10-06
不能說的那些事兒散文10-06
那年那月作文(精選28篇)09-13
那年三月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