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笙歌歸院落散文
會在何處遇見你
在我最美麗的時候
為這
我已在佛前等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jīng)的路途
許多年前就愛上了這樣的詩,似是簡單卻又不乏深刻,所以幾經(jīng)輾轉(zhuǎn)只為求得一本珍藏版的《席慕容全集》。三年前從同學(xué)手中借得一本,愛不釋手,后來央父親去尋,亦是無果。到底是限量發(fā)行的書籍,在年華的流逝中,我與它的緣分就此擱淺。
暮春四月,我從小診所匆忙趕赴,也只不過為了從心上人手中接過一本舊時的版本,不是限量的珍藏版,但到底是很在乎。
后來的時光,我常常將那本詩集帶在身上,所有閑暇的時刻都仿佛被這樣的詩意填滿,不是一點一點滲入,而是一瞬間涌灌。 于是常常有著別樣的感動。
但天生亦不是悲悲戚戚的女子,縱使心有千悉萬結(jié), 亦不曾黯然神傷。所以我知道自己在詩歌的造詣上缺少某種天賦,我無法將心完整的交付于詩情畫意,這畢竟與現(xiàn)實存在某種距離。
讀詩,只是為將一顆喧鬧的心暫時歸于寧靜。這與張愛玲一生以文字立身明顯相悖。于她,我只能望塵莫及。畢竟將靈魂賦予文字,需要極大的勇氣。
讀白落梅的書,源于機緣巧合。那個小小的故事,如今想來仍讓我忍俊不禁。如果不是貪睡晚起,就不會被室友鎖在屋里,也正因如此,我通讀了室友擺在桌案上《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一書。這樣的記憶往往是深刻的,越是不經(jīng)意,越是讓人留意。所以對于這本張愛玲的傳記,我持有特殊的感覺。仿佛冥冥之中自有指引,緣來緣去,怨起緣滅,該有的緣分自會在恰當?shù)臅r刻出現(xiàn)。仿佛我和張愛玲在書中冥冥之中自會相遇,所以用心期待,泡一壺好茶,慢慢品茗。想我是喜歡這個女子的,喜歡她的孤芳自賞,也喜歡她的離群索局。一個人孤苦伶仃你奔赴人間,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無法成為那樣的人,所以只能用一世仰望。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前世要回首顧盼多少回,才能求得今生相守一世而白首不分離?今生需要有多虔誠才能求得來世的情緣,誰都不知道。所以我說,人是脆弱的,也許我們叱咤人間,也許我們擁有了所有,但終究抵不過人去樓空。
我喜歡隨遇而安的生活,不去刻意追求,也不去患得患失,該經(jīng)歷的故事冥冥之中自有命運安排,要遇見誰,由命運決定,要留下誰,取決于自己。我喜歡恬淡安然的生活,任時光在身邊不經(jīng)意流過,一并帶走我的聒噪與不安。
“如果今生我是幸福的,那么今生足矣;如果今生不幸福,那么我不要來世。”這句話是林徽因的,大意是只有不祈求還有來世,才能珍惜眼前的幸福。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無欲無求,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將生活過得不驚不擾。大多人把幸福寄托在來生,所以今生就這樣悄然無聲的走過。回首之時,幾人能看透,原來人活一世,真正追求的也不過是安和平定,無風(fēng)無雨。
如果人有來世,愿我的前身是那一樹菩提。當日佛陀割肉喂下那一只鷹,我必是瞧見了。今生鷹化人,樹化人,鷹有佛性,樹有靈性,而我仍守在路旁,期盼他短暫的停留。
詩的末尾,余味繞梁……
陽光下慎重的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前世的期盼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于無視的走過
那落了一地的
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那棵開花的樹如今是否還留守在路旁,我不知道,也無需知道。世間總得有悲歡,有離合,緣分才會令人無限向往。
愿我來生,仍是那一樹開花的菩提。
【笙歌歸院落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兒時記憶之老家的院落散文10-05
彩云歸散文10-07
期歸散文10-07
覓春歸?春歸何處?散文10-05
心安便是歸處散文07-11
歸轉(zhuǎn)陌上塵散文欣賞10-07
天心月圓,自有歸處散文10-05
社區(qū)院落治理總結(jié)05-16
關(guān)于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散文07-11
陪你歸故鄉(xiāng)美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