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春江水暖鴨先知全詩

    時間:2022-07-22 10:03:19 詩詞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春江水暖鴨先知全詩

      惠崇春江晚景一般指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題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創(chuàng)作的組詩,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春江水暖鴨先知全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春江水暖鴨先知

      是出自《惠崇春江晚景》的名句。

      【全詩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蘇軾(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注釋】

      惠崇:北宋名僧能詩善畫,《春江晚景》是他的畫作,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蘇軾的題畫詩也有兩首,這首是題鴨戲圖的詩。

      蔞蒿:一種生長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黃色,莖高四、五尺,剛生時柔嫩香脆,能夠吃。(字典解釋: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黃色,可入藥)

      蘆芽:蘆葦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內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上:指魚逆江而上。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長滿了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了,而這恰是河豚從大海回歸,將要逆江而上產卵的季節(jié)。

      【賞析】

      惠崇是個和尚,宋代畫家。這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晚景》上的;莩缭嬕咽,這首詩有的版本題作《春江晚景》,現已無從考證。

      畫以鮮明的形象,使人有具體的視覺感受,但它只能表現一個特定的畫面,有必須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詩,雖無可視的圖像,卻能用形象的語言,吸引讀者進入一個透過詩人獨特構思而構成的美的意境,以彌補某些畫面所不能表現的東西。

      這首題畫詩既保留了畫面的形象美,也發(fā)揮了詩的長處。詩人用他饒有風味、虛實相間的筆墨,將原畫所描繪的春色展現得那樣令人神往。在根據畫面進行描述的同時,蘇軾又有新的構思,從而使得畫中的優(yōu)美形象更富有詩的感情和引人入勝的意境。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此時河豚正是上市的好時節(jié),能夠在市場上銷售了。

      好的題畫詩,既要扣合繪畫主題,又不能拘于畫面資料,既要能再現畫境,同時又能跳出畫外,別開生面,離開繪畫而不失其獨立的藝術性命。蘇軾這首詩能夠說做到了這一點。詩的前三句詠畫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畫面景物引起的聯想。整首詩又如同詩人即景言情,當下所得,意象妙會而自然。說前三句再現畫境,其實兩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溫度)、“鴨先知”(知覺)云云,是不能直接畫出的。詩能描述如畫,詩詠物性物理又過于畫。這是正因繪畫屬于視覺藝術,而詩是語言藝術,有著表現上的絕對自由。最后一句進一步發(fā)揮聯想,在前三句客觀寫景的基礎上作出畫中景物所屬時令的決定,從而增添了南方風物之美的豐富感覺,這更是畫所不能的。有關河豚的應時風味,梅堯臣《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一詩寫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睔W陽修《六一詩話》說:“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云最美。”蘇軾的學生張耒在《明道雜志》中也記載長江一帶土人食河豚,“但用蔞蒿、荻筍(即蘆芽)、菘菜三物”烹煮,認為這三樣與河豚最適宜搭配。由此可見,蘇軾的聯想是有根有據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詩意之妙,也有賴于此。

      詩人先從身邊寫起:初春,大地復蘇,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之后,詩人的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那在岸邊期盼了整整一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了。

      然后,詩人由江中寫到江岸,更細致地觀察描述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潤,滿地的蔞蒿長出新枝了,蘆芽兒吐尖了;這一切無不顯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憐愛。詩人進而聯想到,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時節(jié),引人更廣闊地遐想。全詩洋溢著一股濃厚而清新的生活氣息。

    【春江水暖鴨先知全詩】相關文章:

    空山新雨后全詩12-24

    舉杯邀明月全詩09-16

    大江東去全詩12-24

    梅子金黃杏子肥全詩12-25

    接天蓮葉無窮碧全詩08-04

    葡萄美酒夜光杯全詩10-26

    離離原上草全詩07-18

    問世間情為何物全詩12-25

    近水樓臺先得月全詩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