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好媳婦張桂琴事跡的心得體會
一直以來,在我們國家,孝順就不單純的是一種行為或者是一種感情,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從古至今,無論是古代帝王君主,文人墨客,還是平民百姓,都將孝順作為衡量一個人德行的第一標(biāo)準。如今社會,我們依然把老有所養(yǎng),天倫之樂看的非常重。幾千年傳遞下來的孝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家庭和個人。
今天的這位主人公,就是一位典型代表。在寧夏石嘴山市惠農(nóng)區(qū)北街公園社區(qū),有這樣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婦”張桂琴,在她的悉心照顧下,今年89歲的婆婆不僅勇敢地與癌癥抗?fàn)?年,而且還幸福地安度晚年。在照料婆婆的同時,張桂琴與鄰家居民和睦相處,誰家有困難時,也總是樂于幫一把。 聽到這個故事,我被真切的感動了。其實看看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總有一些人,別說是贍養(yǎng)自己的公公婆婆,可能連自己的親身父母都未必能夠盡孝。但是張桂琴在丈夫去世以后,依然替丈夫和自己盡孝,贍養(yǎng)89歲的的了癌癥的婆婆。仔細的想想,62歲的張桂琴,自己就已經(jīng)是個老人了,這時候的她,應(yīng)該享受的是福壽弄孫的天倫之樂,但是她卻要贍養(yǎng)89歲的婆婆。在很多人眼里,也許并不相信她會堅持下去。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這位老阿姨,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愛,只要愿意付出,就會讓老人感受到深深的愛,讓他們有活下去,與病魔抗?fàn)幍挠職狻?/p>
古話說:百善孝為先。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用真心,用行動對待老人的好兒媳,好兒子,好女兒,好女婿。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都需要這樣的孝行。如今,有很多家庭都已經(jīng)是獨身子女,當(dāng)孩子外出工作不在身邊的時候,我們的老人就只能孤單度日。如果兩個老人都在,還好可以相互扶持,如果有一方先走了,那么留下其中的一個,真的會很孤獨。 我想,在今天,我們必須要將這種孝行進行下去,因為今天的老人更需要孩子在身邊,不用做什么,只是陪一陪,說說話。物質(zhì)生活早已不在缺乏,但是精神上的孤單和無依無靠,才是老人面臨的最大問題。父母養(yǎng)大我們并不容易,等到他們老了,需要我們的時侯,我們卻不在身邊。
每個人都會老去,乘著父母還健在的時候,我們多陪陪他們,F(xiàn)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但是,為父母盡孝是不能等的。如果說等到我們閑下來,有錢了,我們就會好好照顧父母,但是那個時候,不一定還會有機會讓你報答。我想我們不能等到父母不在的那一天,不能等到后悔的那一天,才發(fā)現(xiàn)此生已經(jīng)沒有任何機會再去報答。同時,我相信現(xiàn)在的人們,會用更好的方式對待老人,善待老人。古話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無論是對于我們的親人,還是陌生的老人,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都應(yīng)該伸出我們的雙手,讓他們感受幸福,安度晚年。
【好媳婦張桂琴事跡的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好媳婦事跡材料10-07
學(xué)習(xí)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10-26
張桂梅事跡心得體會(精選5篇)10-21
張桂梅事跡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10-21
張桂梅的事跡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10-22
張桂梅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8-27
張桂梅事跡學(xué)習(xí)心得08-27
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