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禹治水》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大禹是怎樣治水的,激勵學生學習大禹一心一意為人民做事,不怕辛苦的精神。
3、正確認讀本課10個生字,認識1個新偏旁,會寫田字格中的10個生字,理解新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引入新課。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次發(fā)大水,洪水滾滾,淹沒了大地,沖倒了房屋,人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到處流浪。有一個部落的首領叫鯀,他多次帶領百姓修壩堵水,但是都失敗了。鯀的兒子禹看到這種情景,就整天想辦法要為人民制伏洪水,那么他是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傳說故事——《大禹治水》。
二、初讀課文,讀中識字。
1、請學生自己先試著讀課文,要求:
(1)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2)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
2、同桌之間交流互讀。
(1)兩人一起讀讀課文;
(2)向同學讀讀你圈出的字。
3、學生在小組里分自然段讀文,要求認真聽,幫同學指出沒有讀準的字音;
4、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字音是否讀準。
三,交流識字情況。
(1)認讀詞語卡片。
洪水 淹沒 農(nóng)田 沖倒 百姓 父親 帶領
修筑 才能 制伏 挖洞 水勢 辛苦 入學
a、小組合作認讀。 b,開火車檢查。
。2)做游戲認讀生字。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及時評價反饋。
五,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出示生字和詞語卡片,開火車認讀。
二、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從哪兒可以看出洪水很兇猛 "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 這些情況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2、指導朗讀。
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tài)勢,其中"滔滔,淹沒,沖倒,無家可歸"要重讀。
指名試讀。學生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三,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xiàn)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哪一句是寫大禹想的 哪幾句是寫大禹做的
2、指名讀第二,三句,說說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的艱辛 (走遍,吃近)
"走遍""吃盡"說明了什么
"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這幾個數(shù)字都不是表示具體數(shù)字,而是表示很多。
要帶領老百姓開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課文中,說大禹吃盡"千辛萬苦"。小朋友們想一想:他可能會吃哪些苦呢
學生自由想象,充分體會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 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2、自由讀課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數(shù)量的詞。
。13年三次一次十多歲)
這些表示數(shù)量的詞強調了什么 突出表現(xiàn)了什么
3、指導朗讀。
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想: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呢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第二,三自然段討論。
2、老百姓會怎樣感謝大禹 啟發(fā)想象。
3、齊讀,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
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練習把故事講下來。
。1)自己練習講故事。
(2)小組內互相講述。
。3) 指名講故事,其他同學仔細聽,評議。
七,拓展閱讀,課外延伸。
回家搜集傳說故事,準備召開"民間傳說故事會"。
八、板書:
大禹治水
滔滔洪水 千辛萬苦 引入大海
無家可歸 千山萬水 安定日子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學習新課求學網(wǎng)網(wǎng)
1、根據(jù)布置預習的內容逐一檢查(讀、畫、查)。
2、以《語文天地》中的名人名言導入新課。
1、接受測查,有錯則改。
2、齊讀,說感受。
二、再讀課文
解決問題
1、師作巡視指導。
2、共同梳理,提醒學生作必要的補充。
1、自讀課文,準備回答同學預習時所提的問題(問)。
2、根據(jù)課文內容,加上自己的.想法,對同學的問題加以解答。
三、集中學習
聽寫詞語
1、從文中摘抄15—20個詞寫于黑板。
2、選取10詞。
1、以闖關形式、指名讀、開火車讀,讀錯及時正音。
2、聽寫后當堂改錯(寫)。
四、作業(yè)設置
1、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布置學生回家把本課故事內容向家長作簡要的復述,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增刪改補。
2、讀課文給家長聽。
(二選一)
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選擇一項完成。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
分組交流
1、指導學生帶問題讀課文2、3、4自然段。
2、指導學生抓住“才、僅僅、就、卻”等詞語,展開想象。
1、個人有針對性地讀課文,找、畫、想:大禹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原因。
2、小組交流,各抒己見。抓關鍵詞來體會大禹為了治水不顧個人生活幸福的高尚情懷。
二、引導想象
升華主題求學網(wǎng)網(wǎng)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適當小結:
1、大禹為什么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
愛戴的英雄?
2、老百姓怎樣感謝大禹?怎樣紀念大禹?
3、你們從大禹的身上學到了什么?
1、獨立默讀課文作答、同學之間互相補充。
2、想象場面與小組同學交流、補充后再派代表匯報。
3、自由反饋。
三、作業(yè)設計
拓展延伸
為了繼續(xù)延伸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神話故事、了解因公而忘私人物的興趣,作如右設計。
1、收集神話故事看后與同學交流。
2、查找有關書籍了解如大禹一般公而忘私的人物,體會他們的高尚情懷。
視情況而做可(二選一)。
3、預習《炮手》。(必做)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開渠引水
治水十年 吃盡苦頭 受人敬仰、愛戴(無私奉獻)
三不入門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苦,感受大禹的頑強意志,讀懂”三過家門而不入”感受大禹的獻身精神,從而了解大禹是一位偉大的英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復述課文內容,引讀下面詞語
滔滔
淹沒
沖倒
無家可歸
治理洪水
仔細察看
挖通
劈開
被制服
非常感激
偉大英雄
代代相傳
2.齊讀這些詞語:想象故事。
3.理解“英雄”:什么樣的人是英雄?
4.提出話題:15課里被代代相傳的偉大英雄是______?
大禹是做了什么事成了偉大的英雄的呢?齊讀課題。
為什么大禹治水能成為偉大的英雄呢?
二、朗讀感悟
。ㄒ唬┝私夂樗奈:
1.觀看洪水的視頻:我們先來看看大禹治的是什么樣的水?
2.交流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用第一小節(jié)的那個詞來表達你所看到的?
。3)把你看到和想到的這個詞語所描繪得情景讀出來。相機引導想象:讀這個詞語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會擔心什么?
“淹沒了農(nóng)田”、“沖倒了房屋” 、“無家可歸”
3.有感情的朗讀第一小節(jié):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感情朗讀。
4.小結:洪水多么兇猛啊,它奪走了人們的食物和家園,給人們帶了巨大的災難,人們沒有吃的,沒有住的,生活該多悲慘啊!
(二)感受治水的艱難
1.感受“決心”大。
(1)看到這樣的情景,禹心中會怎么想?(提煉概括出“下決心”,有感情朗讀這個詞。)
(2)出示“決心句”,朗讀。
2.感受“治水”難。
。1)整體感知:他又是怎樣治理洪水的呢?請你讀出描寫的句子。
你感受到治理洪水怎么樣?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
。2)體會“察看句”
a治理洪水有多辛苦呢?先來看禹治洪水做的第一件事,出示“察看句”,指名讀。
b交流:你看到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時有多辛苦?
c引導:看圖,這就是千山萬水,一座座、一條條,你能想象到要“走遍”會怎樣的辛苦?走得路多腳疼,腰酸背痛,晴天,太陽當空照,會_____,雨天,大雨滂沱,會_____——,刮風,被—————下雪,被—————多辛苦!讀“走遍”“千山萬水”
d小結:累、渴、饑、熱、冷、疼、酸等等,這么多的`苦,可以用一個詞來說就是——(千辛萬苦),讀這個詞。把這些苦都經(jīng)歷了,就是“吃盡”,讀這個詞。
e朗讀:這么辛苦,禹抱怨了嗎?怕了嗎?放棄了嗎?為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禹?
。3)體會“引導句”
a出示句子讀:察看才是準備工作就已經(jīng)千辛萬苦了,引導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讀一讀句子。
b交流:引導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
c引導深入:為什么,這些事做起來更辛苦?有多難?
古今對比:看圖,現(xiàn)在人怎么挖河,怎么劈山的?
那時候有挖土機、有卡車、拖拉機、鏟車嗎?要把那么多的河挖通,要劈開這么多座山,只能靠什么?多難。『喼彪y以想象。讀“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感受艱難。
d小結:這么艱難,禹怕了嗎?放棄了嗎?為什么?你感受到禹是個怎樣的人?
e朗讀:禹治理洪水的決心多么堅定阿,不怕苦,不怕難,勇敢頑強地和洪水進行斗爭,這都是為了什么?齊讀這小節(jié),一起來感受禹的這份英雄氣概。
(三)感受“三過家門”的無私
1.出示:治理洪水是多么艱難,多么辛苦啊,禹用了13年的時間治理洪水,在這十三年里,有一件事特別感人,是什么事呢?讀一讀課文第3小節(jié)。
2.這個故事就是有名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為什么那么有名呢?先來填一填故事里的那些數(shù)字。
3.抓住數(shù)字想象體會。
禹在外治水好多年了,好久沒回家了,都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樣了,這一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進了家門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這樣走了,這一次,他沒進家門。
又過了好長的時間,第二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進了家門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這樣走了,這一次,他又沒進家門
又過了好長的時間,第三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家里究竟是什么樣的呢?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進了家門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這樣走了,這一次,他又沒進家門。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抬腳就能進去阿,可是他卻,齊讀“一次也沒有進去看看”。
討論感悟:他不愛自己的家嗎?為什么一次都不回家看看?
4.通過“兒子”深化
禹的兒子十多歲了,為什么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
難道禹不愛自己的兒子嗎?
小結朗讀:禹為了治水,為了讓大家過上幸福的生活,而顧不上自己的家,自己的兒子,這就是偉大的“舍己為民”精神。這種舍己為民的獻身精神多么令人感動阿,所以這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就成了千古美談。誰記住了這個故事,按照課文說給大家聽一聽。配樂背誦第三小節(jié)。
三、總結拓展。
1.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禹不怕千辛萬苦,不畏千難萬險,無私獻身地一心治理洪水,十三年啦,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圖,看洪水在各條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亂跑,不再淹沒農(nóng)田,不再沖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圖(讀“安定的日子”。)
2.看看,人們是怎么感激他的
稱他為“大禹”,代代相傳
舜傳王位給了禹。
人們建立紀念館,塑像等紀念他。
3、對照著“英雄”的意思,聯(lián)系大禹治水的精神,說一說,大禹為什么被稱作偉大的英雄?
像大禹這樣,_____就是偉大的英雄,我們?yōu)橛羞@么英雄的祖先而無比自豪。齊讀這個代代相傳的名字_____—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4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49人,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普遍不強,不能用恰當?shù)你暯诱Z把故事連貫地講述出來,所以為了降低難度采用看圖填空的形式。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無私奉獻精神,設計了看圖想象畫面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們有話可說。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知道大禹治水采用的科學方法,并能按順序說清楚。
3.知道“三國家門而不入”的來歷,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正確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第二段大禹治水的經(jīng)過。
4、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具準備:1.有關洪水的課件。2.第三自然段的填空。教學過程:
一、聽寫生字
1、聽寫生字:
沖倒
決心
帶領
治理
安定
偉大
千辛萬苦
無家可歸
2、展示一位同學的聽寫情況,其他同學自己批改訂正。
二、走進文本
。ㄒ唬、媒體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洪水的課件)(看完后)你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課文中是怎么描寫洪水的?(板書:滔滔、沖到、淹沒)
3、這么大的洪水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無家可歸)
4、什么叫“無家可歸”?
5、讀出洪水的兇猛、百姓的苦難。
個別讀、齊讀。
6、過渡: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日,年復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了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樣治理洪水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齊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那幾句是寫大禹想的?那幾句寫大禹做的?
2、大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他先干了什么,后干什么?(相機板書: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海)
3、大禹做的這些事能不能把順序顛倒呢?
4、他吃盡千辛萬苦,走遍千山萬水,這里的“千”、“萬”是不是真的指一個千,一個萬?它們說明什么?
5、想象一下:在那樣的年代大禹是怎樣挖河、怎樣劈山的呢?
6、文中的“九條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數(shù)字中的“九”?這又是為了說明了什么?
7、經(jīng)過千辛萬苦后大禹終于引導洪水流入大海。那你能看著板書,按順序說說大禹是怎樣治水的嗎?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大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還發(fā)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1、自由讀課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數(shù)量的詞。
2、請小朋友觀察插圖,并想想你從“13年三次,一次,十多歲”這些詞感受到什么?
3、根據(jù)畫面,想象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景:
場景一:第一次過家門場景二:第二次過家門場景三:第三次過家門
4、是啊,大禹為了大家的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后人用一個成語概括了這個故事,叫做“三過家門而不入”,現(xiàn)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贊揚像大禹這樣不顧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的人。
5、指導朗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大禹堅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結果怎樣了?
2、(多媒體展示情景)理解“制服”“安定”。
3、老百姓怎樣謝大禹?啟發(fā)想象。
4、為什么課文開頭叫他“禹”,最后卻叫他“大禹”?
5、齊讀,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讀出感激和敬佩之情。
五、全文總結
試背全文,按照“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
六、布置作業(yè)。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
《大禹治水》是一個古代傳說,講的是大禹為了治理洪水,為百姓造福,吃盡了千辛萬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跡。教學本文,我緊扣“治水”,瞻前顧后,逐步深入
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播放洪水課件,讓學生體會洪水之大。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滔滔”、“淹沒、沖倒”、“無家可歸”等詞來體會百姓的生活困苦,從而明確大禹治水的意義與迫切。
在教學大禹治理洪水的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闭f明大禹為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這是全文的關鍵句,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走遍、察看、挖河、劈山引水入!
等關鍵詞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指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到“千”和“萬”以及“九”在這里都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從而讓學生感悟到禹治水的不容易。再請孩子們想象大禹帶領百姓在開河劈山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通過想象大禹不怕吃苦,百折不撓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讓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并圈出其中的數(shù)字,再結合插圖,讓學生想想從“13年、三次、一次、十多歲”這些詞中感受到大禹大公無私,一心為民的形象。
課文教完了,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學設計及思路,還需要我不斷努力和改進的。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治水英雄。
2、知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前準備:
1、搜集有關資料:圖片或文字
2、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分組朗讀課文。
3、根據(jù)同學圍繞課題進行的質疑,從中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大禹為什么要治水?(原因)大禹是怎樣治水的?(經(jīng)過)大禹治水的結果怎樣?(結果)
4、回顧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大禹為什么要治水?洪水給老百姓帶來了嚴重災難,無家可歸,四處逃荒。只有治理好洪水,才能拯救百姓,造福百姓。)
5、相機出示小黑板板書:嚴重災難,四處逃荒。
二、學習課文
1、了解了大禹治水的原因,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對課文的感受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來解決這幾個問題。
2、出示小黑板,讀題目。
(1)大禹為什么要去治水?(原因)
。2)大禹是怎樣治水的?(經(jīng)過)[他治水的方法與父親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誰的方法好?好在哪里?]
。3)大禹治水過程中付出了怎樣的辛苦?他為什么三過家門而不入?
(4)大禹的治水結果怎樣?為什么大禹會成為人們世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這幾個問題,逐個解決(可打破順序)
4、根據(jù)表格要求填寫大禹和父親治水的方法、結果,進行比較,說出誰的方法好,畫出重點詞,感受大禹的聰明才智。
小組討論填寫后,選一個代表調板填寫小黑板進行展示。板書:聰明才智
5、乘勢追問:禹在疏通河道的施工中是怎樣做的?這樣做辛苦嗎?找出重點詞句讀讀,感受大禹不辭辛苦的意志。板書:千辛萬苦 不辭辛苦
6、大禹為什么三過家門不入?小組交流搜集的有關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并指名簡介故事,畫出重點詞,說出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
7、隨機板書:三過家門而不入,公而忘私
8、讀到這里,在你心中,大禹是個什么樣的`人?
(有聰明才智,不辭辛苦,公而忘私,無私奉獻的人。)
9、齊讀第3、4自然段。
10、大禹在老百姓心中是個什么樣的人?(治水英雄)他為什么會成為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根據(jù)板書歸納。
。ㄟ@種公而忘私、無私奉獻的精神難道不值得人們世代傳頌嗎?)
11、齊讀第5自然段,畫出重點詞。板書:終于、因此 治水英雄
三、總結延伸
1、學習了課文,你對大禹充滿了什么樣的感情?帶著敬佩之情齊讀課文。(根據(jù)時間情況進行支動安排)
2、根據(jù)板書:“原因、經(jīng)過、結果”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線索,并隨機指導“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的寫作方法。
3、總結談話
在我們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上,像大禹這樣公而忘私,為民造福,無私奉獻的故事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古有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今有毛澤東為人民謀幸福;雷鋒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戴明瑞致富不忘回報社會,捐巨資興辦學校,興建公益事業(yè)等等,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是何等的高尚!是當今時代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踐行者,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四、拓展作業(yè)
想象洪水退后,大地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并寫下來。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5個生字,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寫“洪水、經(jīng)常”等17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15個生字,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寫“洪水、經(jīng)!钡17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談話:禹是我國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稱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大禹治水的故事。
2、相關鏈接:大禹是誰?
大禹,姓姒,亦稱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遠古時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舜命禹繼續(xù)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采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叭^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為千古佳話,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課文,出示自讀提示: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三、識字寫字
1、出示會認字,引導學生識記、觀察字形、讀一讀,并組詞;
2、引導學生識記多音字:難。
3、檢查識字情況:摘蘋果;
4、理解詞語:試著把詞語和相應的意思連起來(不做重點,了解即可);
5、出示會寫字,引導讀一讀,并組詞、造句;
6、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觀察特殊筆順在田字格中的具體位置及書寫的要點,指導學生書寫;教師范寫部分重點字形;
洪:左窄右寬,第二筆點在橫中線上,第五筆豎在豎中線上。
災:第一筆點在豎中線上,第六筆撇從豎中線上起筆。
道:筆順先里后外,“辶”捺要長,“首”略瘦長。
業(yè):兩個豎在豎中線的左右兩邊。
7、練一練:鞏固多音字識記。
四、指導朗讀
1、引導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師指導重點語句:
。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經(jīng)常泛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
朗讀本段時,語速要緩慢。尤其讀“很久很久以前”時,要放慢速度,給人很久遠的`感覺;第二句的幾個動詞要重讀。
。2)禹離開了家鄉(xiāng),一去就是十三年。這十三年里,他到處奔走,曾經(jīng)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墒撬J為治水要緊,一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一看。
朗讀指導:禹為治洪水不辭勞苦,我們要用贊美的語氣來讀,“十三年”“三次”“一次”要讀得重一些。
五、本課小結
說一說: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
示例:我們從讀中感受到了古時候洪水的兇猛,以及大禹治水的艱難。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復習導入:摘蘋果:鞏固生字識記。
2、想一想: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核心問題)
二、品讀釋疑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為什么要治水?(串珠問題1)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經(jīng)常泛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
因為洪水經(jīng)常泛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所以必須治水。
2、默讀2—4自然段,從課文原文中用下劃線畫出誰治過水,分別采用什么方法治水?(串珠問題2)
洪水給百姓帶來了無數(shù)的災難,必須治好它。當時,一個名叫鯀的人領著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壩擋水,九年過去了,洪水仍然沒有消退。他的兒子禹繼續(xù)治水。
這個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前半句總結了上文,后半句引出下文——要治水。
3、閱讀方法解密:過渡句。
4、品味一下描寫大禹治水的句子,說一說大禹是個怎樣的人?(串珠問題3)
禹離開了家鄉(xiāng),一去就是十三年。這十三年里,他到處奔走,曾經(jīng)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墒撬J為治水要緊,一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一看。
“十三年”說明禹離開家鄉(xiāng)很久很久,說明他治水決心大。
從“到處奔走”一詞可以看出禹為了治水到處實地考察地形,一心尋求最佳治水方案,很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
“三次路過”而“一次也沒有進門”可以看出禹為百姓做事專心致志、不辭勞苦、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
5、禹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采用疏導的辦法治水。他和大家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讓洪水通過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終于退了,毒蛇猛獸被驅趕走了,人們把家搬了回來。大家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耕種,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漸漸恢復了,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禹采用開通河道、疏導的辦法治水。
可以看出大禹治水非常成功,使得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6、練一練: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動詞:鞏固動賓搭配。
。ǎ┨锏兀ǎ┓课荩ǎ┙逃枺ǎ┥a(chǎn)
。ǎ┟瞳F()河道()百姓()洪水
7、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學了本文你有哪些收獲?(串珠問題4)
課文是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寫的。
示例:學了本文我知道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要向他學習,長大了為國家、人民做貢獻。
三、本課小結
1、本課主旨: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課文先講述了大禹治水的原因,接著講大禹怎樣想出治水方法,并且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制伏了洪水,讓人們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贊美了大禹為百姓做事專心致志、不辭勞苦、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
2、小結: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下課找一找有關的資料讀一讀。
四、結構圖示
出示結構圖示,再次梳理文意,引導學生復述故事。
五、拓展延伸
推薦閱讀:《三過家門而不入》
六、作業(yè)布置
1、完成課后第一題。
2、根據(jù)課后第二題的提示,給爸爸媽媽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講的是古時候洪水泛濫成災,百姓過著悲慘的生活,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年“三過家門而不入”,走遍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一心一意為百姓謀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傳。文章簡短易懂,語言精煉,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大禹的贊美。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生活條件優(yōu)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對大禹治水的艱辛和不顧個人幸福,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的高尚情懷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有熏陶感染的作用,學生閱讀有獨特的體驗,語文學習應重視學生對學習語文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因此,教學中,我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fā)展,通過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啟發(fā)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在學生已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段落中的重點詞語、句子,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深入思考,積極表達,加深對人物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在此過程中,以教材為藍本,通過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學習語言,運用語言,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語文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我國古代傳說中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聰明才智,以及他的獻身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以及他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通過體會副詞的表達效果進而感受大禹的無私奉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大禹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檢測,回顧內容。
1、水是生命之源,它滋潤萬物,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然而,水也有發(fā)怒的時候,當洪水滾滾而來的時候,就變成了一頭咆哮的野獸,帶給人民無限的恐懼和不幸。于是,從遠古時期開始,勤勞智慧的人民就與洪水展開了較量,開始了治理洪水的過程。今天我們就繼續(xù)走進課文,學習這篇關于治水的古老傳說——《大禹治水》。(板書課題)
2、在昨天的學習中,同學們積累了很多詞語,看看你還認識它們嗎?(出示詞語,檢測認讀。)
3、請同學們仔細回憶這個故事,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中的一個或幾個,說一兩句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話嗎?
4、誰能從這些詞中選幾個詞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
是啊,正是因為這樣,禹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既是對學生識字情況的檢測,同時又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回顧,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對學生概括能力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
二、走進文本,品讀感悟。
1、出示嘗試題:自讀課文,想一想,大禹為什么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畫出有感受的詞或者句子,讀一讀。
2、小組交流:在小組內讀一讀你畫出的詞或句子,談談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相機點撥引導如下:
。1)治理洪水。
A、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談感受
B、啟發(fā)引導:同學們,文字是有生命的,它能帶你回到過去,走進現(xiàn)場(出示第一段):自己輕聲地讀讀這一段,一邊讀,一邊想,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多么兇猛的洪水!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嗎?指導朗讀。
C、總結:是啊,無情的洪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災害,人們的生活可以用這樣的詞來形容——悲慘,凄慘,可憐,生不如死,水深火熱
是大禹讓人們結束了這種……的生活狀況,是他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安寧,欣欣向榮。在這里,治洪前和治洪后人們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正因為如此,禹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設計意圖:課文第一自然段以生動的語句描寫了洪水的危害,既是引子,又是鋪墊。只有深刻感受到洪水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才能進而體會大禹治水的偉大無私與功德無量。因此,對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我并沒有一帶而過,而是通過朗讀、想象等教學策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洪水的肆虐,人們生活的悲慘,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為后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2)不怕困難。
A、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英雄,不僅僅在于他做了什么,還在于他是怎么做的?(出示第3段)禹是怎樣治水的呢?讀一讀這段話,看看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l(fā)學生抓住“常!薄疤烀擅闪痢薄爸糁髯印钡仍~語感受禹治水的.艱難與不易。)
B、創(chuàng)境想象:是啊,大禹治理洪水歷經(jīng)了整整十年,十年間,爬山涉水,所到之處必然都是荒郊野外,禹為了察看水的流向,確定從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想一想他都會經(jīng)受哪些磨難和痛苦呢?試著說一說:
為了治理洪水,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堅強的身影,印下了他堅定的腳步。當他渴了,_______________,當他餓了,_______________,當他累了,_______________。他走遍了_____________,可他_____________。
C、是的,他所經(jīng)歷的困苦和磨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而他卻堅持了下來,那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這樣一種精神——堅持不懈,不怕困難、頑強拼搏……那是因為,他的心里始終想著——老百姓。
正是這種精神和信念支撐著他完成了治水的偉大工程,也正因為如此,他成為人們心目中——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D、誰來試著讀一讀?讀出他的這種精神。(生生評價,指導抓住關鍵詞語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他不怕困難的精神是課文的重點。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文本,直接與課文對話。抓住關鍵詞句品讀感悟,進而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說話練習,將對課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轉化為對大禹行為的敘述與歌頌,內化情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閱讀——想象——表達——朗讀”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知,情感體驗的激發(fā),還培養(yǎng)了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
。3)三過家門而不入。
A、生交流。師相機補充:
三十歲結婚:古人一般結婚比較早,男子一般在20歲左右,女子則在15歲左右。三十歲結婚,在古代來說,已經(jīng)非常晚了。
B、出示,填空。
為了治水,禹三十歲()結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別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經(jīng)三次路過家門,()顧不得進去看一看。
你從這些詞語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C、大禹治水共歷經(jīng)了整整十年。十年有多長啊?三千多天哪!大禹回過家嗎?就連他三次路過家門的時候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路過門口,妻子正生下了兒子,孩子哇哇大叫,他卻硬是狠了狠心,沒有進去;禹的兒子十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同學們,看到這簡簡單單、平平常常的幾個數(shù)字,你有什么想說的?
是啊,大禹不顧自己的小家是因為他心中裝的是大家,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奉獻、大公無私這就是偉大英雄所具有的崇高精神!
D、指導朗讀。誰來讀讀這一段?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評價,再讀。
【設計意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雖然感人,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很遠。在這里,通過古人結婚時間的介紹、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數(shù)字的品味可以使學生對大禹這種舍小家為大家、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有更深刻的體會。而“副詞填空”練習,不僅僅關注內容,體會情感,還將學生的視角引向了作者的表達,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與效果,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運用能力!
。4)講方法。
禹的治水成功,不僅僅在于他的不怕困難和勇于付出,還在于他采取了正確的方法,他和父親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父親采用了“堵”的方法,水是堵不住的。而他“變堵為疏”,通過疏通水道治理洪水。看來成功治水除了有吃苦精神,還要講究科學的方法,要有智慧。
。5)有決心。
既然課文主要寫大禹治水,為什么作者用了這么長的一段文字寫禹的父親治水?在這里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呢?
小結:治理洪水寄托了大禹父子兩代人的的意愿,也體現(xiàn)了兩代人的決心,令人肅然起敬。
【設計意圖:學習本課,大家都會將學習的焦點集中到大禹治水的頑強意志和無私奉獻精神,卻往往忽略了他的決心與智慧。課文中對大禹父親做法的描寫其實并不是多余的,它既讓我們看到了兩代人為民著想、立誓治水的決心,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大禹治水所蘊含的智慧與科學的方法,對這兩段內容的感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令人嘆服!】
四、深入探究,升華感情。
1、故事學到這里,相信大禹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同學們的心里,現(xiàn)在讓我們回過頭再來看課題,想一想,他的名字本是一個字“禹”,為什么人們稱他為“大禹”呢?說說你怎么理解這個“大”的?(加點)
。ㄒ驗橛硪庵緢詮,富于智慧,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個偉大的人物,所以人們尊稱他為“大禹”。)
2、是啊,這一個“大”字飽含了人們對他的——敬仰與愛戴,你的心中又升騰起了對他的什么感情?(佩服,感謝,敬愛……)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原則。通過走進語言文字,品讀感悟,大禹的形象已經(jīng)在同學們的心目中變得清晰、高大。最后,再回歸整體,透過一個看似簡單的“大”字,感受人們對他無限的崇敬與愛戴,進一步升華情感,內化體驗。】
五、拓展練習,總結結課。
1、欣賞紀念大禹的作品:也正因為如此,大禹治水的故事被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課件出示雕塑、畫像等),人們?yōu)樗芟,為他建廟,寫詩,做畫,通過各種方式紀念、感謝這位偉大的英雄。書上這幅插圖就是后人為他做的畫。
2、初識“思維導圖”,練筆:剛才我們通過學習,把我們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提煉成關鍵詞按照一定的思路板書在了黑板上,這就是思維導圖。畫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我們理清課文思路,抓住文章重點,不斷提高我們的自學能力,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經(jīng)常使用。
下面再讓我們參考思維導圖,把對大禹的了解和感受按照這樣的句式寫下來。如果你能用上黑板上這些關鍵詞會更好。
他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他就是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大禹。
3、交流分享,評價提升。
4、總結結課: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大禹,永遠記住這個代代相傳的故事——大禹治水!
【設計意圖: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已久,在這里,展示有關他的雕塑、畫作、詩歌,可以透過人們對他的歌頌與紀念,從另一角度使學生感受到他的偉大及對人們的影響。借助思維導圖把對大禹的了解和感受寫下來,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作用,梳理課文內容,在以后的預習中嘗試運用;另一方面,借助思維導圖寫話,總結課文,升華情感,將大禹的形象銘刻于學生心目之中!
【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我努力引導學生用心去感知文本內容,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本課教學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詞語搭架,學習概括。
作為第二課時,在課堂一開始,我通過檢測詞語帶領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并將課文中的詞語分成四組出示,檢測結束后,我又向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你能用上這些詞語中的一個或幾個,說一兩句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話嗎?你能從這些詞中選幾個詞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此舉真可謂“一石二鳥”,不但檢查了學生第一課時對詞語的掌握情況,而且進行了一次很有效的概括訓練。為了降低“概括”的坡度,借“檢測字詞”這一拐棍,有效地幫助學生一步步地邁上“用精簡的語言來概括”的臺階。
2、以讀促思,讀中感悟。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闭Z文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從文本入手,在讀中感知人物形象,體會思想感情。課文第三段用簡練的幾句話敘述了大禹治水的經(jīng)過,教學中緊緊抓住關鍵詞句,引領學生細細品讀,通過感受大禹治水的困難。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想象大禹可能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險,加深對治水困難的感受,進而指導朗讀。其次,抓住描寫治水過程的幾個動詞,通過反復朗讀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難以言說的辛勞。這樣,大禹不怕吃苦,頑強治水的形象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對大禹的敬佩之情,達到有感情朗讀。
3、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情感。
情境教學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品讀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我們要通過語言渲染,激發(fā)想象,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感受人物形象。本課教學中,在想象洪水的肆虐與無情時,在感受大禹遇到的困難與堅信時,在體會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糾結與決絕時,我都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通過調動學生的想象與體驗,將抽象的毫無感情色彩的文字幻化為活生生的生活場面,誘發(fā)情感的形成與生發(fā),使學生真正“動情”,進而“情動辭發(fā)”,達到指導朗讀的最終目的。
4、品味語言,運用語言。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比魏我黄n文,都只是學習語言文字、進行語言文字運用實踐的藍本。本課教學中,在學習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情感的基礎上,我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運用貫穿始終。緊緊抓住課文關鍵詞語體會課文內容,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品讀與感悟能力;體會副詞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關注“怎么寫”;多次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語言實踐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當然,教學中還有一些不足與缺憾:
1、研讀教材、挖掘教學資源還不夠。如果能夠借助地圖讓學生了解歷史上大禹治水的起始位置及沿途地理環(huán)境特點,對于體會人物形象會有推波助瀾之效。
2、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xiàn),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需要我仔細研究和學習。
3、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及時、多樣,沒有關注到全體學生的學習,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這些都是我今后教學中需要不斷探究和努力提升的方向。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8
一、讀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大禹治水”,這兒的水指的是什么水?見過洪水嗎?(播放洪水錄象片段)
有幾個詞,你們會讀嗎?
出示詞語:淹沒沖倒無家可歸
指名讀詞語
能用上這幾個詞,說說洪水帶帶的災難嗎?
二、教師導語過渡:
傳說,人們?yōu)榱吮荛_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獸一樣的生活;為了避開洪水,人們把家安在大樹上,像猴子一樣爬上爬下,日子過的很悲慘。大禹見到這樣的洪水,會怎么想?
出示句子: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治洪水可不是簡單的事,大禹會怎么做?
先來看看大禹先做的事,出示句子。
男生讀。
1、看圖片,理解“水流”和“地形”。
2、有一個詞講大禹爬過的山特別多,趟過的河特別多,是哪個詞?讀“千山萬水”;看圖片,語言渲染,指導讀好詞語,相機評價中提升:太少了,還不夠多,很多……
3、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過;這其中的每一條河,大禹都趟過,這就叫“走遍”。大禹會遇到那些困難呢,猜一猜:
4、老師再給大家補充一些:教師講述……(大禹的指甲被泡爛)
5、大禹吃的苦讀嗎?哪個詞?讀“千辛萬苦”(指導讀好)
6、這其中的每一種苦他都吃過、都嘗過,這就叫“吃盡”(文字點紅)
7、這些詞語讀好了,句子也一定能讀好,練習讀句子,指名讀句子,齊讀句子。
三、治水中的困難
這才是治水前的'準備工作,更大的困難還在后頭呢。
1、有兩個詞帶有同一個數(shù)字,找一找是哪兩個詞?
2、9條9座(這兒的9并不是9,而是指很多)
3、教師畫圖介紹,為什么要把這些河連在一起?
4、老師在黑板上這樣一畫看起來很容易,真挖起來就不輕松了,猜一猜這兩條喝之間有多遠?大膽地猜一猜:
5、教師介紹:90公里,90000米!辛苦嗎?
6、比這辛苦的還有呢,如果遇到大山,畫圖,要挖開大山,這叫“劈開”。
7、指導讀句子,你關注了這兩個數(shù)字,所以讀得這么好!
8、大禹遇到了這么多的困難,他吃盡了“千辛萬苦”再讀這個詞。板書:千辛萬苦
9、讀到這,你想對大禹說些什么呢?
四、治水中的感人故事
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像這樣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聽老師講一段,里面有很多數(shù)字,想想這些數(shù)字的意思。
1、教師配樂講(13年,10多歲,三次那一段)出示句子
2、這些數(shù)字什么意思呢?
3、把這一段故事連起來念一念,想一想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4、學生質疑
5、指導讀句子
五、治水成果
經(jīng)過這13年的千辛萬苦,洪水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出示一幅圖片(風平浪靜的湖面)
1、圖片說話
2、出示詞語:治服
3、人們還用在樹上生活,在山洞里躲藏嗎,這樣的日子就叫:安定的日子。
4、如果你就是這些百姓中的位,你會怎么感謝他?
5、板書:偉大英雄
6、大禹的豐功偉績我們不會忘記,有人為他建了一個像。
7、孔子說:如果沒有大禹,我們可能都變成魚蝦了。
8、讓我們心懷感激和敬佩之情,把課文最后一節(jié)齊聲朗誦。
六、識字檢查
這是本節(jié)課出現(xiàn)的詞語,你們都能讀嗎?
治理洪水偉大英雄。
千辛萬苦千山萬水。
九條大河九座大山。
決心地形安定。
七、課后問題
課文學完了,老師提個問題,為什么課文開頭叫禹,課文最后又叫大禹呢?
不急,想好了,課后告訴你們的語文老師。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9
一、導入揭題,復習詞語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大禹。今天咱們繼續(xù)學習他治水的故事。誰來讀課題?(指名讀 齊讀)
過渡:課題讀得很棒,故事中的詞語你會讀嗎?
2.出示詞語:
洪水 淹沒 無家可歸 沖倒 治理 千辛萬苦 制服 安定 代代相傳 ①誰來讀一讀?(評:讀得真棒)
、谙旅鎭黹_火車讀。小火車開起來——
二、創(chuàng)設情境,讀書入境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視頻)學生觀看當時洪水泛濫的情景。
2.在情境的渲染下問:從剛才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又聽到了什么?可以追問:你覺得當時的洪水怎么樣?(兇猛、可怕)
4.(交流)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nóng)田,沖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
。1)指名讀。 在這段話中,你認為哪些詞最能看出洪水的兇猛?
。2)指名說(滔滔 淹沒 沖倒 )你能讀出洪水的兇猛嗎?
。3)如果讀不好,引導:洪水摧毀了美麗的家園多么令人痛恨,該怎么讀?
5.指導理解“無家可歸”
。1)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了,什么“叫無家可歸”?
。2)是的,沒有家回去只能四處流浪就叫“叫無家可歸” 看到老百姓無家可歸,你的心情怎樣?(難過、傷心)
(3)帶著這種心情,誰能讀好這個詞?a.讀得再慢一點,聲音再低一些 b.指名讀 c.一起輕輕地讀
板塊一 :體會“治水”決心 出示: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讀。是啊,洪水摧毀了家園,害慘了百姓,真該治一治它! 板書:治理
2.誰愿意做禹,再把決心表一表?(決心還不夠堅定!決心很大)
3.咱們一起來表表決心。(齊讀,讀好“下決心”)
過渡:禹這樣想的又是怎樣做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小節(jié),邊讀邊畫出禹做了哪些事情?(提醒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誰來說說你畫的是哪一句?
板塊二: 感受“治水”艱辛
出示: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1.這句話中有兩個詞都帶有千和萬,你知道是那兩個詞?這里的千和萬指的正好是一千座,一萬條河嗎?(不是)那指的是什么?(很多很多的山和河)
2.你能讀出山和水的多嗎?出示詞卡:“千山萬水” 指讀、齊讀。
3. 同學們,禹要查水流和地形這其中的每一座山都要一一爬過,這其中的每一河都要一條條趟過,這就叫走遍了——“千山萬水”引讀。
4.看圖
大家看,這兒近處,遠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山,山與山之間還有無數(shù)條河,大禹都要一一走遍,一路上非常辛苦。用文中的一個詞就是——“千辛萬苦”
5.誰再來讀讀這個詞?出示詞卡:“千辛萬苦” 指讀、齊讀。
6.猜想一下:禹一路上會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困呢?(提示比如:當禹帶的干糧吃完了,會怎樣?當他禹遇到一只黑熊向他撲來又會怎樣?)
7.師補充介紹: 據(jù)說禹為了尋找治水的好辦法,他的腳跟泡爛了,腳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這么多的苦都嘗遍了就叫做吃盡了——“千辛萬苦”
8.理解了詞語再來讀這句話,相信一定能讀得更棒。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除了這兒,禹還做了哪些事情?
板塊三: 感知“治水”之智出示: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1.這里有兩個詞,它們都帶有同一個數(shù)字是哪一個詞?(齊答):九條、九座
這里的“九”又指什么? 指名回答
2.是的`,這里的“九”指挖通了很多很多條大河,劈開了很多很多座大山呀!
3.多不容易呀!能把這句話讀好嗎?(特別注意讀好這些動詞加紅,挖通、劈開、引導)生有感情地練讀。
可是禹總結了父親的教訓,采用了疏的方法,引流入海取得了成功,從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個怎樣的人?(聰明,愛動腦筋、肯吃苦、有智慧)
三、咀嚼數(shù)字,境中悟情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師配樂講故事。
2. 大家聽得很投入。這個感人的小故事其實就是文中第3小節(jié)的內容,自己用心地讀一讀吧。
3. 讀完了,王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看誰剛才讀得最用心!你會填嗎?(不準看書呦)
4.出示:禹在外治水( )年,曾經(jīng)( )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 )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 )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
。1)仔細看填入的詞語,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嗎?(都是數(shù)字)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引導:你們知道13年有多長時間嗎?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竟然一次都沒有回過家,你能讀出時間的漫長嗎?
。3)漫長的13年,4700多個日日夜夜呀,這些數(shù)字最能打動人們的心,讓我們再好好讀讀這段話。
5.是呀,兒子10多歲了還沒見過父親,他的心里會怎么想呢?讓我們一起來傾聽母子之間的一段對話。(創(chuàng)造地錄音欣賞)
6.聽了這段對話,你知道禹舍棄自己的小家為的是誰?(老百姓) 7.是的,禹舍小家顧大家,一心為民造福,后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叫作——
出示:“三過家門而不入”(齊說)
過渡:就這樣,風里來雨里去,禹苦苦地干了13年,洪水終于被制服了。
四、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板書:制服
2. 孩子們,聽到洪水被制服了,此時你的心情如何?
3.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覺得這還是什么樣的日子呀?(幸福、快樂、安居樂業(yè))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對禹說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從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傳。 出示:從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傳。
。1)引讀。什么叫“代代相傳” ?比如爺爺告訴爸爸 ,爸爸告訴兒子,兒子再告訴孫子就叫做“代代相傳”
。2)出示詞卡讀好“代代相傳”。
6.學到這兒老師突然有個疑惑,課文中都說是禹禹,為什么課題和結尾卻說是大禹?(因為他能為民造福是位大英雄,所以人們都尊敬地稱他為大禹)板書:英雄
7.帶著尊敬再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五、指導書寫,閱讀鏈接
(一)指導生字:被 制
1.觀察字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師指導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被:左右結構。學習新偏旁“衣字旁” 制:左右結構,左寬右窄。
課后作業(yè):
1.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推薦閱讀神話故事《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根據(jù)提示講故事。
2、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學會從課文中提取信息。
3、學習大禹舍小家為大家的高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從課文中提取信息。
三、教學難點
通過“十三年”、“三次”、“一次”等詞語,學習大禹的高貴品質。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孩子們,我們都是二年級的學生了,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有很多的'故事陪伴著我們:作文吧童話故事像黑貓警長、葫蘆兄弟;寓言故事像揠苗助長、亡羊補牢等等很多形式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大禹治水。我相信學過以后回家講給爺爺奶奶聽,他們一定很高興。(板書課題:大禹治水)
2、通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過后說一說你從書中得到哪些信息?(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有那些人物?發(fā)生了什么事?結果怎么樣?那些話或者情節(jié)印象深刻?)
3、教師范讀第一自然段
。1)聯(lián)系下文理解“泛濫”的意思。
(2)引導學生想象,大水淹沒田地沖毀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人
(板書:洪水——泛濫,毒蛇猛獸——到處傷人,人們——痛苦極了!)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抓住“很久很久以前”,故事開頭通常用的方法。注意語氣。
4、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1)強調生字詞“災難”,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災難的意思。
(2)學生說一說,誰在治水?用的什么方法?用了多長時間?結果怎么樣?
。3)用“繼續(xù)”造句。
5、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1)糾正學生讀音,找出“十三年”、“三次”、“一次”,把這些詞語重讀,學生試著讀,教師范讀,學生再讀。
。2)教師提問:禹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3)教師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感受禹舍小家為大家的可貴品質。
。4)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十三年”、“到處奔走”、“三次”、“一次”講故事。
6、自由讀第四自然段,結合插圖對照課文,你想說什么?說一說,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
7、教師范讀洪水退了,讓學生總結:
洪水——退了,毒蛇猛獸——驅趕走了,人們——安居樂業(yè)
8、為什么禹被稱為大禹?
我們知道大部分神話故事中的人和事都有虛構成分,但禹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也確實幫助人們脫離了洪水的折磨,所以人們?yōu)榱思o念他,把他的事跡編寫成故事代代相傳,這也證明了禹在人們心中的偉大,所以人們親切的稱他為“大禹”。
五、課堂小結
按照下面的提示,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使人們生活痛苦。
滾用筑壩擋水的辦法沒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辦法,帶領人們治好了洪水。
六、作業(yè)
把故事講給家長聽;推薦閱讀《精衛(wèi)填!、《愚公移山》、《后羿射日》
七、板書設計
略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學習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學習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理解偉大英雄的由來。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習舊引新,明確目標。
1、小朋友們,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大禹治水》,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大禹治水的結果怎樣?讀讀課文第4自然段。(交流)
引讀:結果——(出示句子)
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過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
3、過渡:這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樣制服大水的呢?為什么稱大禹是治水的偉大英雄?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讀這些問題。(板書:偉大)
[過渡的這三個問題,提示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創(chuàng)設情境,讀書入境。
。ㄒ唬⿲W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過渡:是啊,那洪水究竟有多大?老百姓到底有多苦呢?
2、讓我們來看看當時洪水泛濫的情景吧。ǚ配浵瘢
3、在動畫情境的渲染下提問:剛才,大家從畫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樣?洪水來勢是多么兇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音樂是靈空的,它可以不經(jīng)過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靈世界。將畫面與音樂兩種刺激融為一體,創(chuàng)設情境,能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對語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4、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自己讀讀第一自然段。
。ń涣鳎┏鍪揪渥樱汉芫煤芫靡郧,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nóng)田,沖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
5、看到這滔滔的洪水沖跨了房屋,淹沒了莊稼,老百姓無家可歸,你的心情怎樣?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洪水的兇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嗎?
。1)指名讀。加之生生、師生間的互評:有感情!能把洪水讀得再兇猛些嗎?通過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波濤滾滾的洪水正向我們沖來,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處逃難,真是太可憐了!……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們!來,我們一起滿懷同情,讀讀這一段。
[師生的互評,充滿激勵,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能入境讀書,體會老百姓的不幸生活。]
。ǘ、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過渡: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年復一年的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日子,能讓老百姓這種苦難的日子繼續(xù)下去嗎?
不行!這洪水給老百姓帶來的災害真是太大了,該不該治?這時誰挺身而出?大禹也像你們一樣,下決心治理洪水,他會怎么想呢?這個決心下得好!一起來讀好這句話。出示句子: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2、治理洪水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呢?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圖1:禹先做了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他是怎樣察看的?指名讀文。
出示句子:他吃盡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指名讀。水流我們都知道,地形是怎么回事?如果我們要察看一個地方的'水流和地形那就爬山,還得過河,辛苦吧?大禹可比我們辛苦多了,你從哪里看出來?千山萬水就是指他爬的山很……,過的河……數(shù)多數(shù)不清。誰來讀好這個詞。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這么多困難,都被禹克服了,他真是吃盡了千辛萬苦!誰來讀好這句話。
4、這還只是治水的準備工作,更大的辛苦在后面呢。出示圖2:禹又做了什么?指名讀。出示句子: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這句話里有兩個詞,它們都帶有九字,你從這個九字明白了什么?如果只是挖河還不算難,如果河與河之間還有山,那還要劈開大山。你見過大山嗎?讓你去開山你敢么?大禹干了4千7百多天,要13年,在沒有先進機器的古代,這是多么不容易!想一想,禹在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些困難,又都被禹戰(zhàn)勝了。他真是吃盡了千辛萬苦。
學到這里,你覺得大禹是一個()的英雄?板書:無畏
[想象一下,大禹在走遍千山萬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想一想,禹在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的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困難?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幫助孩子提煉生活、豐富想象,重新構建原有的知識儲備,學生通過想象,可以進一步體會大禹的辛苦及面對困難無畏的精神。]
5、禹怎么會想到這個辦法呢?請小朋友聽一個故事。師介紹禹的父親鯀治水的故事。
教師小結:禹為了治理好洪水,他總結了父親治水的經(jīng)驗,察看地形,帶領老百姓挖河,劈山,采用了“引”的方法。他的治水方法和父親的方法是補養(yǎng)的。你聽了,覺得大禹又是一個()的英雄。板書:智慧
[通過講述禹的父親鯀治水的故事,通過介紹父親治水的教訓,進一步引導小朋友“知其所以然”,大大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通過兩次概括:大禹是一個()的英雄,為后文“偉大英雄”的理解打下伏筆,理解文末稱他為偉大的英雄,也就水到到渠成。]
6、學到這里,覺得大禹怎么樣?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一小節(jié)。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W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過渡:禹在外治水整整13年。其間,還傳頌著一件更加感人的故事,你想聽嗎?
1、教師講述,誰能把他填一填嗎?
出示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經(jīng)()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
2、誰愿意讀一讀。
3、大家說說一周有多少天?一個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十三年四千七百多天哪!這期間他沒有回過家,而僅有的三次路過家門的機會,但是還是沒有回家?如果是你,當你一年、二年見不到你的父母,你會怎么想?禹的兒子十三年見不到他的父親,他幼小的心靈又會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兒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問娘,他會問些什么呢?面對兒子的提問,娘會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學生角色表演。
[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一個個問題就像一個個小鉤子鉤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望。同時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接著又讓學生分別表演母親和兒子,讓學生將內心的想法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就能在境中悟情,體會大禹的偉大精神。]
4、小結:是的,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也沒有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為了千萬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顧大家。后人用一個成語概括了這個故事,叫做“三過家門而不入”,現(xiàn)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贊揚像禹這樣“不顧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的人”。
[閱讀課文后,進行概括,適時拓展介紹成語,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5、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墒菫榱酥卫砗樗,為了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顧大家,三過家門而不入啊!讓我們帶著這崇敬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感人的故事吧!
[氣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導,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主人公,讓學生的脈搏和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
6、讀到這里,你想對他說什么?你覺得大禹是一個()的英難?板書:無私。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過渡:就這樣,大禹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萬水,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把洪水給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樣情景呢?讓我們放聲朗讀吧!(自由讀最后一小節(jié))
2、出示圖片:在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
[展示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情景,此時無聲勝有聲。既擴充了課文的內容,也有利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3、這幸福美滿的日子是誰帶來的?如果你是大禹的鄰居,你會對他說什么?
4、如果你是他的兒子,你又會說什么?
5、學到這,你又想對大禹說什么?
[進一步挖掘教材蘊含的思想性,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含而不露。三個連續(xù)的問題,體現(xiàn)了一定的梯度,通過角色的變換,進行語言訓練,使學生在讀思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了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激發(fā)學生對大禹的崇敬之情。]
6、是的,他不愧后人稱他為大英雄,不僅我們這里說他,所有的人都記住了這位治水的偉大英雄---大禹。大禹治水是發(fā)生在公元前21世紀的故事,一直流傳到公元后21世紀的今天,而且還會一代又一代流傳下去,這就是----代代相傳(板書)!
7、學到這里,你明白為什么課題中稱他為大禹,為什么結尾還稱他為偉大的英雄嗎?(因為禹不但吃盡了千辛萬苦,而且聰慧、富有智慧,還無私私奉獻,所以人們尊敬的稱他為“大禹”,稱他為偉大的英雄。)
[引導學生討論,既照應了題目,又完成了開頭的學習目標:為什么稱大禹為偉大的英雄,學生進一步理解了禹的形象,學生的思維也得到了訓練。]
8、今天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勇敢無畏、智慧、一心為公的偉大英雄----大禹,讓我們再一次深深呼喚他-----大禹!此時此刻讓我們帶著對他的無比崇敬之情齊讀最后這一小節(jié)。
[升華情感讓人文性與思想性進一步整合,讓學生用“心理視線”去讀書,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fā),智的啟迪,美的熏陶。]
四、擴展
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下課找一找有關的資料讀一讀。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無畏
智慧
無私
(代代相傳)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洪、毒"等15個生字,會寫"洪、災、難"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按照提示,講講本課所學內容,體會大禹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學習詞語,理解課文,學講故事。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人,出示課題
1.觀看《大禹治水》動畫視頻,思考:動畫片的主人公是誰?他干什么事情了?
2.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簡介大禹,板書課題,學生理解課題,明白課題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3.由故事引出洪字,并指導書寫。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合作指讀生字,相互正音。
3.小老師領讀生字。
4.檢查詞語認讀情況。
。1)第一組∶洪水泛濫、毒蛇猛獸、傷害、災難。
、俳柚匆糇x準字音。
、诰劢"災"字,看字形猜猜"災"字的意思。(相機指導書寫:災、難)
、鄢鍪揪渥樱旁谡Z境中再次練讀。
。2)第二組∶教訓、驅趕、恢復。
、俳柚匆糇x準字音。
②請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給3個詞語搭配短語。如"吸取教訓、驅趕毒蛇猛獸、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鄄樽值淅斫狻膀尅钡暮x。
。3)第三組∶淹沒、災難、重新、耕種。
、僮杂删氉x這組多音字,根據(jù)詞語的語境練習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谥该x,及時正音,并給多音字組詞。
、壑该x合適的多音字詞語填入句子。
三、學習第1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1自然段,說說"洪水泛濫"是怎樣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濫的影像,說說從畫而中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
3.指導朗讀∶
。1)出示"泛濫、淹沒、沖毀、傷害",連起來說說洪水泛濫的情景。
。2)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洪水的兇猛,表現(xiàn)出人們的痛苦。
(3)再讀課文∶展開想象,滿懷同情地齊讀本段。
。4)用一句話說說這一段的內容。(洪水使人們生活痛苦。)
四、學習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說一說∶鯀怎么治水?結果怎樣?
2.指名朗讀鯀治水的方法。
。1)看圖說說,什么叫"筑壩擋水",結果怎樣。
(2)練習用"繼續(xù)"說一句話。
五、學習第3自然段。
1.引導∶鯀的兒子禹繼續(xù)擔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間,還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
2.出示語段,指名填空。
禹離開了家鄉(xiāng),一去就是()年。這()年里,他到處奔走,曾經(jīng)()次路過自己家門口?墒撬J為治水要緊,()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一看。
體會"治水時間之長、之艱辛""心系百姓之切"。
。1)創(chuàng)境朗讀∶禹治水十三年,沒回過一次家,傳說禹的兒子很大了還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如果你就是那個十三年沒有見過父親的孩子,心中得有多么想念父親。
。2)練習朗讀∶這些數(shù)字讀好了,這段話的意思也就讀明白了。
。3)教師介紹∶為了治水,禹到處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岡,天蒙蒙亮就又出發(fā)了。他的腳長年泡在泥水中,腳跟都爛了,他只好拄著棍子走路。課文用了一個詞——"到處奔走"。
。4)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情景,有感情朗讀,并練習說話:十三年里,禹多次經(jīng)過家門,難道他就不想念親人嗎?第一次路過家門,他多想回家看一看新婚的妻子,可是……(學生朗讀)第二次路過家門,他多想回家看一看剛出生的兒子,可是……(學生朗讀)第三次路過家門,孩子在門口拉著他,假如你是大禹,你會說些什么?
(5)說一說∶讀到這里,你最想用哪個詞贊美禹?
六、講述故事
過渡∶治水的故事代代相傳,你愿意把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嗎?
1.回顧本節(jié)課已學部分,借助板書,學習抓住關鍵詞講述故事的方法,同桌合作講述前三段內容。
2.展示,相機評價。
七、推薦閱讀
1.在我國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出示課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建議課后找來讀一讀。
2.小結:題目中包含主人公和做的事情,可見題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
八、作業(yè)
1.試著講一講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講完。
2.再讀一個神話故事,并講給家人聽。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3
教學設計:
大禹治水
貴陽市環(huán)西小學 羅勤
[教學思路]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讓學生了解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如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3、注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想像大禹一心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是會是怎樣感人的情景。
4、識字11個,寫字11個。積累運用。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讀文,展開聯(lián)想,體會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搜集大禹的資料。
教時: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16 大禹治水。
2、學生簡介大禹。請學生在課文中是怎么介紹大禹的?讀一讀。
古代部落聯(lián)盟的領袖,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3、請學生對課題質疑。(大禹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樣治水的?)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催@些問題在那些自然段告訴我們了?(1、3、4自然段)
2、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詞認讀。(糾正字音。)
三、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3)“四處逃荒”是什么意思?
3、指導朗讀。
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tài)勢。
四、過渡
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xiàn)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法制服了洪水。我們就一起來看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五、細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自讀要求:
。1)用喜歡的方法讀,找出大禹治水時表示動作的詞語,結合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水與父親什么不同?這說明了什么?
。2)根據(jù)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
。3)同桌就以上問題討論一下,然后再試著讀一讀。
2、匯報學習結果,出示第三自然段。(表示動作的詞語用紅色標注)
3)指導朗讀。想像大禹治水時的千辛萬苦和聰明才智。
學生練讀,齊讀。
3、默讀第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為了治水,大禹三十歲(才)結婚,在家(僅僅)住了四天,(就)告別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經(jīng)三次路過家門,(卻)顧不得進去看一看。
這些詞和表示數(shù)量的詞強調了什么?突出表現(xiàn)了什么?如果沒有這些詞,行不行呢?
想像一下他三次過家門時感人的情景,說說當時他會想什么?指導朗讀。
4、細讀第五自然段。
(1)齊讀。
(2)小組討論:大禹為什么會成為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聯(lián)系三、四自然段討論。)出示討論的提綱:
在長達十年的治水是建設中,他“三過家門而不入”這是怎樣的奉獻精神?
。3)匯報討論結果。
六、總結課文。
板書:
10奉獻
聰明才智、千辛萬苦
制服洪水
大禹治水
敬仰愛戴
公而忘私、不辭辛勞
資料提供者: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詞不離句,句不離詞,理解“無家可歸、偉大英雄、代代相傳”等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述課文。
3 、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一位為民造福的偉大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設計理念:
抓住文中關鍵詞句,數(shù)量詞的運用,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動口、動腦,展開豐富想象,在多份資料的引入,一次次的朗讀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啟迪,情感上的升華。
教學重點:
第二、三自然段。
課前準備:
資料(“三過家門而不入”、“洪水之害”、“鯀和禹的治水方法”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新授第三小節(jié)“三過家門而不入”
1、小朋友們,上節(jié)課咱們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大禹”,今天咱們繼續(xù)學習他“治水”的故事。(指讀課題:大禹治水)誰來讀好課題?(兩生讀)
評:你讀的音很準。你讀得很有氣勢。
2、師:看,“治”可是一個生字,課文里除了治水,還用它組了哪個詞?(生:治理)。誰能用它說一句話?(生:大禹治理洪水。評:對,這就是這篇課文講的主要內容)記得嗎?還有一個生字,也讀zhì。出示“制”這是什么制?(生制服的制)你能用制服說一句話嗎?(生:洪水被制服了。評:對,這就是這個故事的結果。)
。ㄐ〗Y:小朋友們真是活學活用的小能手。大禹治水這篇課文就是講了大禹通過———治理——洪水,終于把洪水———制服了的故事。)(引導學生一起說)
3、小朋友們都很喜歡聽故事,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就給咱們講了一個故事,去仔細讀一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想快想慢,想高聲想輕聲,想多讀幾遍都行。完全讀好舉起小手。
4、師:讀好了,那趙老師就出個題來考考你,看你有沒有用心讀。(多媒體出示“填空”)(生做)這位小朋友呀,讀得認真,記得也很清楚,誰能給咱們讀好這個小故事呢?
師相機評:嗯,13年多長呀,4千7百多天哪,你的讀讓我感覺時間還不長。你再試試。哎?是幾次路過家門?你再讀讀。誰能學著他的樣子,讀一讀。(另一生讀)
5、師:禹的兒子十多歲了,引接讀————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如果是你,一天兩天不見爸爸,也許不怎么樣,但是十多年吶,誰來讀好這一句?如果你是禹的兒子你會有哪些疑問?(生談)對呀,禹為什么三次路過家門而不進去看一看呢?他當時想什么呢?趙老師把這個小故事帶給大家,取出第一份資料,靜心聽————
。úシ排錁纷x“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6、師:聽了故事,你覺得大禹舍棄自己的小家,是為了誰?(生:為了百姓,舍小家為大家。)禹舍棄自己的小家,是為了什么?(生:為了治理洪水)對,因為禹是深知洪水的厲害的呀。去讀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你覺得這洪水怎么樣?
二、體驗學習第一小節(jié),交流洪水資料
1、師:你讀到了怎樣的洪水?(生談:可怕的洪水,兇猛的洪水。)你來讀一讀。
評:這洪水還不夠兇猛。多么兇猛的洪水呀,你從哪個詞讀出來的?(滔滔)還有誰來讀一讀?(一生讀)
評:聽了你的讀,我仿佛看到了波濤滾滾的洪水正向我們沖來,太可怕了!
這場洪水到底有多可怕,取出第二份學習資料,我們輕聲跟著錄音去體會。(放錄音)
2、師:聽了錄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談)
評:對,洪水使百姓流離失所,家園被毀,無處可去,這就叫————“無家可歸”太慘了。想象當時的情境,咱們一起讀好這一節(jié)。(齊讀第一小節(jié))
3、師:所以,禹下決心———引接讀。誰來為禹下這個決心?(生讀)
三、讀學課文第二小節(jié),拓展兩代人治水故事
1、師:這決心是下了。但制服洪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同學們這么喜歡讀故事,老師就再給你們引入一個故事,拿出第三份學習資料,禹的父親鯀也治理過洪水,結果怎么樣了呢?去輕聲讀讀這個故事。(生讀故事)
2、師:這個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談:父親鯀治水沒有成功,他用的是“堵”的辦法。禹反復察看水流和地形,禹用的是“疏”的辦法。最后,禹成功了。等)
3、師:小朋友們,禹的父親因治水不利而被殺后,他更堅定了自己治水的決心。但治水不僅需要決心,更需要智慧,其間,他吃了多少苦!自己去大聲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再告訴老師,禹是如何想出“疏”的辦法的?(生自由大聲讀文)
4、生交流:他仔細查看水流和地形。師:在文中找出來讀一讀。(出示句子)
第一句: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禹吃的苦多嗎?(多)哪個詞讀出來?走過的山山水水多嗎?(多)哪個詞讀出來?你還能說出幾個嗎?(生談:千言萬語、千軍萬馬、千絲萬縷、千頭萬緒_____)
師:各種各樣的苦都嘗了,就叫———“吃盡了”,各種各樣的路都走了,就叫———“走遍了”,誰再來讀好這句話?(生讀)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兒,又要給大家講個故事,據(jù)說,禹戴著草帽,拿著鐵鍬,親自察看水流和地形,累得把小腿上的毛都磨光了呢!他吃的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咱們一起讀好這句話。(齊讀)就是這樣,禹才通過反復實驗,想到了“疏”的辦法。于是,他帶領———(引接齊讀第二句)
第二句: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師:誰想來讀?(一生讀)評:挖的河還不多,一條兩條。挖的河真多,誰還想來試試?(再一生讀)老師再講一個故事:相傳,禹在治理洪水時,經(jīng)常要夜宿山野,他總是和百姓同吃同睡,要挖河劈山時,他總是走在最前面。從這兒,你覺得大禹怎么樣?生談。禹和百姓一起干活。老師送你一個詞“身先士卒”,起個帶頭作用。
5、禹和父親兩代人治水,一成一敗。歸根到底是方法的原因。那么,你來看看這兩句話能不能互相換一換呢?(投影出示兩句話)
生談:不能換。要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再想到用“疏”的辦法,去挖河、劈山。
6、師:你說得太好了,像大禹一樣,是個充滿智慧的人。讓咱們一起讀好這一小節(jié),再次感受一下禹治理洪水的不易。(生齊讀)只有這樣,大禹才把這滔滔的洪水給————引說“制服了”。(多媒體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引接讀最后一節(jié)。
四、體會讀文最后一小節(jié),拓展韓國勵志故事
1、師:洪水被制服了,聽,老師帶來一段音樂(放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ㄉ劊┌傩赵诔教。老百姓又過上了幸福的'日子。人們殺豬宰羊慶祝勝利。人們感謝大禹_____等等。
師:在大街上鄰居遇到一起說—————父親對兒子說———人們遇到大禹說————
2、師:人人都敬仰禹,人人都佩服他,所以,他就是我們的“偉大英雄”(板書)讓我們一起帶著感激之情,讀好這一句。
師:于是,父親把這件事告訴了兒子,兒子長大了又告訴了自己的兒子,這樣一代一代傳了下去,這就叫————“代代相傳”。讓我們喊出他的名字————(大禹)小朋友們,課文前面都稱他為禹,為什么課文最后叫他“大禹”呢?(生談:因為他偉大,因為他的貢獻大———)小朋友們,其實,為治理洪水付出了艱辛勞動的人還有許許多多的老百姓,雖然他們沒有留下名字,但是,我覺得,他們也是英雄,我們不妨叫他們“無名英雄”。
3、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咱們聽了許多故事,快要結束了,趙老師都有些舍不得離開你們了。最后,再請你們聽一段輕松的音樂吧。ǚ拧按箝L今”的音樂)這就是2006年的熱插劇“大長今”,老師也找來了這位韓國姑娘的故事,她就是“長今”,她的名字前也加了個大字。有興趣的同學去讀讀她的勵志故事。
4、師:這種能“代代相傳”的故事和人,中國有,外國有,古代有,現(xiàn)代也有。課后,老師推薦小朋友再去讀兩則“愚公移山”和“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相信你,同樣能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東西。
【板書設計】
15、大禹治水
治理制服
偉大英雄
無名英雄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禹治水的艱難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指導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直接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大禹治水》。
2、師:大禹為什么要治水?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水?洪水是什么樣子?你見過嗎?(指名說)
3、播放錄相: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武浵唷#ê樗僚暗木跋螅?/p>
二、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節(jié)
1、問:你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學生談)
2、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描寫洪水的?
自己讀讀第一節(jié)。
3、指導朗讀。你能讀出洪水的可怕和兇猛嗎?
通過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波濤滾滾的洪水正向我們沖來,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兒帶女地正在四處逃難,真是太可憐了!能把洪水讀得再兇猛些嗎?……
4、通過朗讀這一段你還知道了什么?
。ê芫煤芫靡郧埃┖芫煤芫靡郧暗氖虑,直到我們還知道,是因為什么?課文最后有一個成語,大家找一找。(代代相傳)
學習第四節(jié)
1、師:從剛才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
頭猛獸,摧毀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園,老百姓已經(jīng)無家可歸了!那么洪水究竟有沒有被制服呢?(制服了)老百姓終于能過上安定的日子了,這是多么令人興奮啊,老百姓該有多么感激大禹!
2、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會怎樣感激大禹?(指名說)
過渡:大禹是怎樣制服兇猛的洪水?繼續(xù)往下把課文讀完。(自讀二、三小節(jié))
學習第二、三節(jié)
1、問:那么禹是怎樣制服洪水的?治水的過程怎樣?(指名答)
2、出示圖1、2:禹在干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帶領老百姓……)他是怎樣察看的?他又是怎樣疏通河道的?讀讀課文。(板畫千山萬水)
3、先是________________,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導朗讀。
5、師:在禹之前,很多人包括他的父親,都曾治過水,但是因為沒有查看水流和地形,所以都沒有成功。那么通過仔細察看,禹到底用了什么辦法治水呢?(指名說)
6、教師簡筆畫理清思路:要治水,最終就是要讓洪水流入——(大海),而這中間隔著千山萬水,所以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劈開了——,引導洪水——(板書)
7、看圖:挖河、劈山容易嗎?從哪里看出?再去讀一讀,找一找。
課文中的“九”你是怎樣理解的.?
(指導朗讀)
8、連起來練讀第二節(jié)
學習第三節(jié)
1、師:在治水的過程中,有一件更加令人感人的故事,想聽嗎?
課文中就給我們講了一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2、教師示范朗讀第三節(jié)。
3、出示填空題:
禹在外治水()年,曾經(jīng)()次路過自己的家門,但他()次也沒有進去看一看。禹的兒子()多歲了,還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指名填;齊讀。)
4、禹的兒子多大了?怎么會不知道父親是個什么樣子呢?
體會:十三年有多長。克那甙俣嗵炷!大禹回過家嗎?我想他應該有機會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過自己家門的時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如果是你,當你一天沒見到爸爸,你可能不覺得怎么樣,當你一個星期沒見到爸爸,你可能也不會覺得怎么樣,當你一個月、一年見不到爸爸,你會怎么想?禹的兒子十多年見不到父親,他會怎么想?(傷心、責怪、覺得父親了不起……)讀出他的感受,行嗎?
是他不想回去嗎?那是為了什么?難道他不關心自己的家人,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嗎?(不是,他不顧自己的小家是因為他心中裝的是大家,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
5、指導朗讀。讀出對大禹的崇敬和感謝。
6、洪水被制服了,那么治水是一件容易的事嗎?(學生討論)
⑴同學們想象一下,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哪些危險呀?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茙煟簽榱藢ふ抑卫砗樗淖詈棉k法,大禹付出了多少艱苦的勞動啊!
、抢斫狻坝⑿邸保菏裁礃拥娜朔Q得上英雄?小結:英雄就是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為人民謀幸福的那些人,(偉大),我想應該是付出的努力更多,為人民作出的貢獻更大的那些人。讓我們讀好這個詞:偉大英雄
7、指導朗讀。
三、小結
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偉大英雄啊,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許多常人受不了的艱難困苦,做了許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兒。
四、布置作業(yè)
給大家一個建議:讀一讀古代英雄故事,在班級舉辦英雄故事會,比比誰的故事最精彩。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06-02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02-01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03-05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18篇03-28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0篇)04-28
大禹治水教案設計02-15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8-25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2-16
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大禹治水》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