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彩線連彩點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彩線連彩點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彩線連彩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點和線。
2、認識基本造型元素──點和線。
3、學會用各種繪畫工具、紙材料創(chuàng)造各種點和線,進行平面美術游戲,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4、能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地涂繞。
5、能按自己意愿涂繞出不同的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教學重點:
1、用各種繪畫工具、紙材料創(chuàng)造并感受各種不同的點和線。
2、認識基本造型元素──點和線。
教學難點:
點、線變化的豐富性,從生活中的物品到點,線的轉換。
材料準備:
教師:彩帶、皮帶、硬幣、紐扣、糖果、貝殼項鏈或其他常見的點線生活元素。學生:彩色水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設計:
引導階段:
一、常見的線材料、點材料,形成對線和點的初步概念
1、師:“我給大家?guī)韼追N生活物品,你認識它們嗎?”
從袋子中取出各種常見的線狀材料(皮帶、彩帶、筷子),請學生認一認說一說它們的名字。(其實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運用周圍的東西更加直觀,學生的積極性更高)
生:“彩帶,皮帶,筷子!保ɑ卮鸬臅r候加上,黃色的彩帶,橙色的皮帶,加上顏色,與課題彩線聯(lián)系更加緊密)
師:“大家都非常聰明,那誰再來告訴他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都長長的!保ǹ梢詫⑵нM行卷曲,變成螺旋線,同學們能更加直觀的看到線的變化)
師:“對了,像這樣長長的東西,我們在美術里面稱它們?yōu)榫!
2、師:“上節(jié)課陳老師也帶我們認識了很多的線,那我們現在來復習下,大家都認識些什么線呢?”
生:“直線、曲線、波浪線、粗線、細線、螺旋線、虛線······”(老師同時板書畫出這些線)(板書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彩色粉筆來表達彩線)
3、師:“大家看這是什么?(出示:糖果、扣子、小石頭),他們還能叫做線嗎?”
生:“不能!
師:“我們可以把這些相對比較小的形狀叫做點。”師:“點除了小圓點,還可以有許許多多形狀的點,那大家來說,老師來畫。”
生:“愛心、五角星、正方形、三角形······”
4、師:“現在老師有個難題要考考大家,老師這邊有串貝殼項鏈,那它到底是線還是點呢?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老師?”
生:“線···點!保▽W生進行自主分析,請不同意見的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
師:“這條項鏈是由許多的小貝殼組成的,然后用繩子串一串就成了項鏈。所以這條項鏈是由點和線一起組成的。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彩線連彩點!
二、認識生活中的點和線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的點和線這兩位好朋友,他們早就迫不及待的跑到大家身邊去了,請大家瞪大眼睛把他們從我們的身上、衣服上、桌子上把他們找出來!
學生尋找身上的點和線,教師鼓勵他們細心觀察: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學過美術的人,就是有一雙與眾不同的眼睛;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的點和線,真是比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還要厲害;形成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
三、作品欣賞
1、欣賞吳冠中的點線作品師:“接下來請大家打開課本第四頁,我們來看第一幅圖。這幅圖是由我們現代大畫家吳冠中畫的,小朋友舉手告訴我,這幅畫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生:“樹,很多點和線···”師:“對了,這幅畫是由許多的彩點和彩線組成的,它們組成了一棵樹,小綠點是樹葉,咖啡色的線條是樹枝!
2、欣賞《春夏秋冬》師:“我們再來看看旁邊者四幅畫,它們畫的是什么丫?”生:“春、夏、秋、冬!睅煟骸澳俏覀兪窃趺粗肋@些畫里面那幅畫說的是春天,那幅畫是秋天呢?大家舉手回答。”
生:“·······”師:“真棒!我們可以通過顏色來知道哪幅畫是春天,哪幅畫是秋天。春天呢,四處都在長新芽,嫩綠嫩綠的,還有五顏六色的小花朵都盛開了。秋天呢,樹葉都換上了金黃色的衣裳,都要落下來了。所以我們通過這些不同顏色的點和線來表達不同的季節(jié)!
四、示范
師:“那廈門老師來給你們講個故事,大家都認真聽,認真看,看看老師是用什么來完成這幅畫的。”(故事對于小朋友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畢竟不是所有小朋友都坐過飛機)
故事:暑假的時候呢,老師去了一趟北京。我們現在在廈門,廈門一個小小的島嶼,那老師就用一個小點來表示廈門,那北京是一個大城市,老師就用一個大的正方形的點來表示。老師去的時候是坐飛機去的,飛機走的是直線,那老師用一條直線把這兩個點點連在一起。一路上老師會看到些什么呢?(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添畫)回來的時候老師是坐汽車的,那汽車不如飛機快,它走的是彎彎曲曲的路,那老師就用這么的曲線來表示它。這就是老師暑假去玩的故事。
師:“老師把自己暑假去玩的故事用這些點和線畫出來了,那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用這樣的點和線畫出來!保ú贾米鳂I(yè)的時候不夠清晰,還是要反反復復強調彩線彩點。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應該啟發(fā)學生打開自己的思維進行想象,最后交上來的作業(yè)很多都是模仿老師這樣去旅游)
五、學生創(chuàng)作
六、作品展示與講評
1、通過欣賞同學們的畫,評價同學們哪里好,哪里還不夠和畫畫的學習態(tài)度。
2、說說自己創(chuàng)造了些什么樣的點和線。講講自己的畫?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來集美小學實習的第一節(jié)課。上課的時候還是挺緊張的,但是小朋友的天真,可愛讓人心情愉快。
彩線連彩點,中心詞就是點和線。這個是我顯然做的不夠的`地方。后來的評課,陳老師指出了很多小細節(jié),確實是自己沒有想到的,如果有這些小細節(jié)的添加可以讓課上的更精彩,也能讓小朋友更好的理解。(添添改改的小細節(jié)用紅色的字體添加在上面的教案當中,使教案更完整,使用起來更方便)
從課本上提供的插圖上進行分析,課本上的插圖都是比較抽象的。因為自己對抽象畫的理解有限,在對作品進行分析與欣賞時覺得心里沒有底,沒有講的很透徹。
以下幾點是在以后的課堂中要注意的地方:
1、聲音。聲音盡量大聲,富有感情,這樣能吸引同學的注意力。
2、紀律。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都剛剛從幼兒園畢業(yè),還不習慣這樣的上課,上課需要反反復復的強調紀律,可以運用些口訣使他們安靜下來。
3、粉筆字。粉筆字有待加強。
4、互動。互動最好是有個人的,小組的,全班的。
5、語言通俗易懂。在給一年級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語言盡量兒童化,更貼近他們。
6、引導。盡量多用些生活中,周圍就有的例子,更好理解,更加直觀。
7、圍繞話題。上課的時候要反復強調,圍繞話題。
8、布置作業(y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需要讓學生們都靜下來,認真聽清楚作業(yè)的要求,作業(yè)要求要布置的清晰,明了。
彩線連彩點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點和線;
2.基本掌握點和線的組合運用;
3.會用彩點和彩線組織成一幅好看的圖畫,具有一定的美感。
教學重點:
點、線組合的掌握。通過游戲、感受、談話解決。
教學難點:
對點、線豐富多變的外形想象和創(chuàng)造。通過欣賞、講解、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解決。
教學知識點解:
點:在本課中指“小的痕跡”。
線:在本課中指“細長而可以任意曲折的東西”。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作品;小紙盒;芝麻;鐵絲;課件;16開彩色紙若干;“笑臉”獎品若干。
學生:彩色水筆、油畫棒
教學設計: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分發(fā)學生學習用具。
二.導入新課。
1.感受與認識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咱們繪畫王國里的兩位重要人物給你們認識,好嗎?
2.先介紹第一位朋友:板書:點
三.新授課。
1.提問:現在大家已經知道了第一個朋友的名字,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學生用一支深色的水彩筆在紙上大膽地畫出自己的`想法。)
2.反饋。
小結:點——小的痕跡。
3.提問:“點”還可以有別的樣子嗎?請大家隨我一起來看看咱們這位“點”朋友跳的一段“變形舞”吧!
1)觀看課件展示的“變形舞”;
2)你記住了哪幾種“點”變形的樣子?把它們畫下來。
4.介紹第二位朋友:板書:“線”
1)利用手中的細鐵絲擺出各式線型,會畫的還可以把它畫下來。(教師先示范)
小結:線——細長而可以任意彎曲的東西。
2)聯(lián)系生活相互說說自己發(fā)現的線。
四.美感升華。
1.名作欣賞、解析。
2.學生對比觀察作品:
點的聚散、線的疏密、單色和彩色、組合的美感
3.示范“點”和“線”的組合有多種方法。邊講“點和線的故事“邊畫圖:
1)西游記里的故事
2)小螞蟻走迷宮的故事;
3)探險家畫地形圖的故事;
4)看教材中的作品。
五.實踐創(chuàng)作。
1.用水彩筆或油畫棒完成一幅“彩線連彩點”的圖畫,自由想象,大膽畫畫;
2.教師巡視輔導,發(fā)現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
六.展評學生作品。
1.學生自評、互評;
2.教師提出希望。
七.拓展:考考你
1.點的生活聯(lián)系:觀察芝麻、反饋、品嘗
提問:你還能說出生活中屬于“點”類的其他東西嗎?
2.點和線的構成關系:
提問:線由什么構成?
彩線連彩點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點與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體驗繪畫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2、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的形態(tài)進行重新組合,繪制成非具象的畫面效果,產生豐富的想象空間。
教材簡析:
本課是讓學生初步感受點、線、面的關系,但不要講定義,只引導學生具有用點線面造型的意識,邊畫邊說,引導學生感受點和線能組合成不同的圖形。
教學重、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點線面作畫。
教學準備:
(1)師生課上要使用的:蠟筆、水筆、色彩紙。
。2)供學生欣賞的相關計算機圖像、中國畫資料!犊刀ㄋ够髌愤x》。
教學活動過程:
。ㄒ唬┮龑щA段:
1、欣賞《康定斯基作品選》、計算機圖像資料和中國畫資料中各種由點、線組成的畫面。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的.具象描寫思維模式,用點線自由表現自己對事物的感受、從中感受到繪畫與創(chuàng)作的樂趣。
2、通過欣賞引導學生用比一比、說一說等方法了解線的粗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節(jié)奏以及其協(xié)調性。
3、出示各種常見的線材料,請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名字、比一比他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形狀細長。不同點: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彎、有粗有細、顏色不同。)
4、線材料變成點材料:教師把紙條揉成團、把紙條、絨線和繩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的形狀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引申:再將點材料拼擺成線材料。
。ǘ┌l(fā)展階段:
1、體驗用不同的筆畫成不同的點和線;
2、采用單線、涂色及剪貼等形式來表現自己對事物的感受。
3、鼓勵學生選擇各種點線面組成新的畫面。利用手中的各種工具試著繪制一至兩張與眾不同的畫面。
課后拓展:嘗試在同一內容中用單線、涂色及剪貼各種不同形式表現物體形象、體會不同的畫面效果。
教學評價:
1、能否用點線大膽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2、能否用其中一種形式自由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
3、能否與同學交流自己畫面所表達的意圖。
【彩線連彩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五彩池教學設計10-12
《五彩池》教學設計14篇10-07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10-10
連加、 連減教學反思05-23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10-27
連加連減的教學反思01-20
《連減的簡便運算》教學反思10-07
《連減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05-07
再見,端午的五彩線_700字08-21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精選5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