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夸父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夸父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1
【教材解讀】
本文是人教版教材三下第八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組課文是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犊涓缸啡铡肥俏覈钤绲闹裨捴,最早見于《山海經》的《海外北經》,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它表現(xiàn)的不僅是表面上的與日逐走,還有很強烈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對照原文,可以看出課文把原文中簡寫的幾處神奇的地方,通過豐富又夸張的想象具體化了。教學時,在遵循略讀課文教學原則的基礎上,還須引導學生認真揣摩體會,進一步感受神話的神奇魅力,激起其對增加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與熱愛。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北局@一教學理念,結合本文特點——想象神奇,我在設計時,努力體現(xiàn)中段略讀課文的要求和年段訓練目標,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適當合作學習,在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同時,養(yǎng)成樂于與同學交流的習慣。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忽視教師的點撥引領作用,略中有精,抓住文本關鍵詞句,通過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感悟神話的神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獲得思想啟迪,否則,略讀就成了“泛讀”。
【學習目標】
1、借助學習提示自讀課文,交流閱讀感受,提高獨立閱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
3、體會夸父追日的執(zhí)著、奉獻精神。
【教學重點】
借助學習提示自讀課文,交流閱讀感受,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教學難點】
感悟夸父追日的執(zhí)著、奉獻精神。
【教學流程】
一、以圖導入,引發(fā)神奇
1、看圖猜故事。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欣賞幾張精彩的圖片。邊看邊猜猜每張圖片講了哪個故事?(精衛(wèi)填海、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
2、揭題;讀題;聊特點。
同學們,在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瑰麗、多彩、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再來學習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話故事。板書課題,讀題。你知道神話故事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嗎?(板書:神奇)誰有一雙慧眼,能從題目中發(fā)現(xiàn)神奇?我們再來讀讀,讀出它的神奇。
二、充分初讀,整體感知
1、明確課型,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1)閱讀提示,畫出學習任務
《夸父追日》這個課題與《女媧補天》有點不同,課題前面有一個*號,說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我們有個好幫手,課文前面有個學習提示,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個學習提示,畫出學習本篇課文的.學習任務
。2)匯報交流:誰來說說,提示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學習要求?
。宰x課文前的一段導語既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又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地利用好這段導語,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導語進行略讀課文的學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重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實效,又可以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大氣、簡約,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面面俱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繁瑣復雜,使整個教學結構粗線條化。)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先來完成第一個學習任務: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讀順,注意一遍讀完如果老師沒有叫停,你就抓緊時間讀第二遍第三遍,并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習生字:在了解主要內容之前,我們先來關注一下這樣幾個詞語。
虞淵渭河瀚海大澤
手杖頹然遺憾
一眨眼霎時間
a指名讀,齊讀。大家注意沒有,第一組詞都與什么有關?
b讀準第二組詞語。
c個別讀,齊讀。讀這兩個詞(第三組),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說說主要內容:現(xiàn)在我們來完成第一個任務,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說。
。2)出示提示,幫助學生學會概括。
這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夸父,就去追趕(),追到時,他倒下來變成了,他的手杖變成了。
(3)同桌互說,指名說,齊說
。ㄔS多略讀課文,在文章前面的連接語中明確提出讓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而學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比較弱,在說課文主要內容時要么過于簡單,概括得不完整,要么過于羅嗦,相當于復述。精讀課文承載著較多的學習任務,教師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方面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在這里,教者可加大概話能力的訓練力度,舍得點花時間,下點功夫,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鍛煉。)
過渡,神話故事就是這么神奇,連手杖也變成了一大片桃林。像這樣神奇的句子課文里還有很多。
三、指導閱讀,感受神奇
1、默讀課文,用﹏﹏劃出讓你感到很神奇的句子,細細地讀一讀,想想它神奇在什么地方?。
2、交流:哪些語句讓你感到了神奇;指名說,各抒己見。
。ň幷咴诮滩闹邪才怕宰x課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運用精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用于閱讀實踐,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葉老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精讀課文是例子,是出發(fā)點,目的指向是學會自主閱讀。”葉老的話充分肯定了略讀課文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實施略讀課文教學時,我們首先要甩開臂膀,大膽放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自讀自悟,并充分地與同伴進行交流。)
重點句子
句子一: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1、個別讀,你覺得神奇在哪兒?
2、感悟“一眨眼”、“兩千里”(“一眨眼”是多長時間?→你眨一下眼→你們眨一下眼→一眨眼夸父跑了多遠?→知道兩千里有多遠嗎?→大約是從我們溫州到南京的距離。你看就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跑過了杭州、跑過了無錫、跑過了常州、跑到了南京,神奇吧?真是太神奇了。)
3、指導朗讀:隨機對話,指導學生讀出這種神奇,F(xiàn)在假如你就是夸父,我問問你,你為什么要跑得這樣快?
過渡:其實更神奇的還在后面呢。
句子二: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的水都給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渴。
1、讀一讀,你感受到什么了?
2、給“霎時間”換詞,讀句子
3、指導朗讀
句子三: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發(fā)出巨響。
1、想像:這個時候,夸父已經累得怎樣?理解“頹然”。
2、指導朗讀
(略讀課文教學講究“簡”、“略”,但并不是說就不需要有“精”、“細”,最理想的做法是在教學中做到點面結合,粗中有細,精略交互,相互融合。由于受時間的限制,略讀課文中需要“精”讀的點要更突出,更集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要反復斟酌、精心選擇略讀課文中需“精”讀、“細”讀的“著力點”,引導學生細細品讀!犊涓缸啡铡返闹c在“體會神話的神奇”,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使略讀與精讀融為一體。)
四、感悟精神,拓展延伸
1、夸父耗盡所有力氣去追趕太陽,這是為什么呢?讀同學們讀讀第一段,找出原因。
2、出示: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1)指名讀
。2)引讀:是的,當追得口渴難忍時,夸父就是這樣想的——;當追得氣喘吁吁時,夸父還是這樣想的——;當追得快要耗盡全身力氣時,夸父仍然是這樣想的——。
3、感悟精神:同學們,面對頹然倒下的夸父,面對為了人類,為了大地永遠光明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夸父,你想說什么?交流提煉板書:精神
。ㄌ崾荆嚎涓缸啡盏哪康氖鞘裁矗浚
4、《夸父追日》出自我國先秦古籍《山海經》。這是一部記述我國古代神話、地理、物產、民俗、宗教等方面內容的書,全書共18卷,是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大家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寫《夸父追日》這個故事的。
5、出示古文: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
。1)師范讀
。2)自由讀
。3)能懂得它的意思嗎?我們來試試
(4)你是喜歡現(xiàn)代文還是古文?為什么?
現(xiàn)代文與古文各有長處,現(xiàn)代文好讀,容易懂;古文精煉,很講究用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山海經》,也可以讀讀其他的神話故事。
。ń虒W略讀課文,我們還應該以教材為拓展點,內引外連,進行課前、課中、課后拓展閱讀。本設計在課終圍繞“體會神話的神奇”這根主線,“拖出”古文,意在通過文白對照,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對古文的興趣。)
【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神奇
精神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2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能正確翻譯、理解課文。
2、熟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提高自學文言文的能力。
3、培養(yǎng)探究精神,能多角度理解課文及分析人物形象。
4、學習古人征服探索自然的頑強意志和挑戰(zhàn)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翻譯、誦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整體意思。
教學難點:深刻領悟故事蘊含的意義,學會多角度地解讀課文。
三、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方法、探究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夸父逐日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神話故事《女媧造人》,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大家所說的故事中都塑造了一個個英雄形象,今天我們要走近的同樣是一位英雄人物,他是誰呢,一起來學習這一課吧。(夸父逐日)
2、復習神話有關知識
神話是我們文學天地中燦爛奪目的瑰寶,它是在科學水平不發(fā)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人們無法對許多自然現(xiàn)象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來解決問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這種想像體現(xiàn)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chuàng)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形態(tài)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二、作品介紹
。ㄏ茸寣W生起來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資料,教師再作講解)
1、《山海經》:成書于戰(zhàn)國—西漢年間,作者不詳,全書共十八篇,分為《山經》和《海經》兩個部分。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y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為世界最早的有關文獻。
2、關于夸父
夸父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一個善于奔跑的巨人!渡胶=洝ずM獗苯洝愤記載著一個“博父國”,經前人考證,“考父”即“博父”,其國中的人都是巨人。
《山海經》中另一段文字:《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戴天,極高)。有人珥(掛耳上)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光),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聽朗讀,教師范讀
2、學生集體朗讀課文,個別同學朗讀
3、四人小組討論,逐句翻譯
4、提出問題,全班討論,在教師的點撥下解決字詞句疑難問題
。1)明確重點字詞:
逐走:競跑,賽跑。欲:想要。河:黃河。大澤:大湖。至:到。道:半路
(2)句子翻譯:入日、化為鄧林
5、同桌交流,口頭翻譯課文,加深理解。
6、復述課文故事
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題
(一)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這篇神話共分幾個畫面來描述夸父?
2、怎么看待夸父敢于“與日競走”,怎樣評價夸父這一神話人物形象?(多角度分析理解:夸父挑戰(zhàn)極限,勇敢自信?涓缸圆涣苛Α?涓赣杏聼o謀,遇事缺乏冷靜地分析。夸父堅持不懈,執(zhí)著逐日,值得褒揚)
3、對“其棄杖,化為鄧林”的結尾,如何理解?
4、如何理解這則神話的主題?
。ǘ┙處燑c撥講解
五、課內延伸
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學生學習古人執(zhí)著探索的精神。
《夸父逐日》這篇神話表現(xiàn)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聯(lián)系同學們平時的學習情況,鼓勵大家在學習上要做到堅持不懈、敢于探索?涓缸分鹛,其實就是和時間賽跑,我們也要分秒必爭和時間賽跑。夸父敢于挑戰(zhàn)太陽,我們也要挑戰(zhàn)極限。
六、課外拓展延伸
1、朗讀余光中的詩
夸父
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黃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盡大洋與長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與其窮追蒼茫的暮景,埋沒在紫藹的余燼,何不回身揮杖,迎面奔向新綻的旭陽,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壯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勞,奔回東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說說對這首詩的理解,發(fā)散思維,多角度評析人物
七、課堂小結
《夸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在這篇神話中,巨人夸父敢于與太陽競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xiàn)了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涓高@一神話人物形象,具有超現(xiàn)實的想像、夸張的浪漫主義魅力。這篇神話對后世影響很大,人們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
八、板書設計
逐走,入日→渴,飲于河渭→北飲大澤→道渴而死→棄杖化鄧林
豐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張浪漫主義色彩
九、作業(yè)設計
創(chuàng)新、擴展《夸父逐日》的故事,要求在原文的基礎上有人物肖像、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神態(tài)等方面的描寫,并有適當?shù)募毠?jié)描寫。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12-20
夸父追日優(yōu)秀教學設計06-27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優(yōu)秀(精)02-29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10-12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10-06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01-16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02-05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15篇10-07
《夸父追日》教學設計(1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