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基本理念
。薄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初一的學生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缺乏理性認識。本節(jié)課教學力求體現(xiàn)素質教學的思想。通過活動、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
。、 采用討論比較方法展開“活動”
考慮到學生以前學過一些有關地球運動的知識。采用比較法進行討論,使學生在比較的基礎上了解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的異同點,有利于知識的掌握,以及比較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
。、 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教師通過閱讀專業(yè)書籍,搜集一些關于地球運動的資料,對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內容加以補充、說明。
知識目標:
1、 知道地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周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轉引起的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變化
3、 記住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的度數(shù)、五帶的名稱和范圍。
能力目標:
1、 初步學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晝夜更替現(xiàn)象;初步學會繪制簡略的地球公轉示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 通過活動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使學生能夠初步理解: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四季的變化與地球公轉的內在聯(lián)系。
情感目標:
1、 通過介紹地球運動的形式和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 通過講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 地球自轉及帶來的影響。
2、 地球公轉及產(chǎn)生的影響。
教學難點:
1、 地球自轉產(chǎn)生晝夜更替。
2、 地球公轉且地軸是傾斜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產(chǎn)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陽的高低變化。 ②一年中白晝的長短變化。
地面得到太陽光熱的多少 四季的變化
教學用具:地球儀、手電筒等。
教學課時:擬用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感受下列現(xiàn)象
日出日落
日出自東、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講授新課】
一、地球的自轉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9材料“是天轉還是地轉” 學生閱讀后提問:
、佟⑸钪形覀兏械绞翘燹D還是地轉? ⑵、哥白尼的“日心說”其主要觀點是什么?學生回答問題。
今天,我們就學習關于地球運動的一些知識,首先學習地球運動的一種形式——自轉。
演示一:教師展出地球儀,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并思考:地球是繞什么在不停地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怎樣?(地軸。自西向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并講述自轉的周期)哪位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轉?(請2-3名學生上講臺演示)
板書:1、自轉運動的規(guī)律
①概念:繞地軸旋轉
、诜较颍鹤晕飨驏|
、壑芷冢阂惶欤ù蠹s24小時)
(承轉)日出日落現(xiàn)象是怎樣產(chǎn)生的?日月星辰為什么不西升東落?(由于地轉的自轉;因為自轉是自西向東)
演示二:教師用手電筒照射地球儀,演示晝夜的產(chǎn)生,并講解產(chǎn)生的原因;然后再轉動地球儀,演示晝夜更替,并講解產(chǎn)生的原因。
板書:2、晝夜產(chǎn)生的原因
地球自轉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個晝夜交替,其經(jīng)歷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地球的自轉,注意晝夜是怎樣交替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在圖上找到中國北京、美國紐約、日本東京,并在地球儀上作好記號。 學生討論:
、佼敱本┦前滋鞎r,紐約、東京哪個是黑夜,哪個是白天?(紐約是黑夜,東京是白天)
、诒本┖蜄|京哪個地方先見到太陽?這說明哪個地方時間早?(東京。東京時間早)
③東邊的地方和西邊的地方哪個時間早?(東邊)
④教材圖1.18:在同一時刻,姨媽和暢暢互致問候時,為什么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如果暢暢中午12點打電話給姨媽是否合適?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轉導致東邊比西邊的時間早)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球的運動教學設計06-07
地球信箱教學設計05-26
《地球的自轉》教學設計06-20
《可愛的地球》教學設計04-18
《地球的公轉》教學設計05-03
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11-08
《地球的運動》教學反思04-16
地球和地球儀教學設計12-30
《美麗的地球》教學設計范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