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微課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微課教學設計1
為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技[20xx]xx號),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yǎng),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同時,積極響應全縣第xx屆微課大賽及參加全國第xx屆中小學優(yōu)秀微課征集活動。特根據(jù)本校實際,制定xxxx學校第xx屆微課制作競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通過微課制作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師鉆研教材,普及信息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師業(yè)務素質及教學水平。
二、活動參與對象
xxxx學校全體教師
三、作品征集時間安排
作品征集時間:20xx年4月5日—20xx年7月1日
作品評審時間:20xx年7月2日—20xx年7月30日
四、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培訓員:
組織培訓
時間:20xx年4月4日
參與對象:xxxx學校全體教師
培訓內容:
1、微課的'概念及特征
2、微課如何選題
3、微課如何設計(需要的工具、制作步驟等)
4、微課的如何保存上傳
五、參賽作品要求
1、選題簡潔明了,內容科學正確,結構完整,邏輯清晰,用規(guī)范的技術和語言,要達到目標教學且形式新穎、精彩有趣;
2、微課視頻要有片頭片尾,顯示標題、作品、單位等主要信息,主要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有字幕提示或說明;
3、微課視頻格式為MP4MPEGWMV等,時長一般為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七、作品提交展示平臺
xxxx縣微課大賽網(wǎng):xxxxxxxxxxxx
微課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xx年7月31日
微課教學設計2
一、知識和能力
1、積累文言文知識,理解文意。
2、理解本文看似消極卻洋溢著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3、賞析語言特點,體會其高超的藝術魅力。
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理解詩人豁達的胸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人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賞析語言特點,體會其高超的藝術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極卻洋溢著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積極情感。
教學方法
朗讀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學生齊背李白詩歌《將進酒》。
古人置酒會友,乃人生的一大快事,李白詩歌《將進酒》,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曹操的《短歌行》,不論“懷才不遇”,還是“求賢若渴”都似乎是借酒抒情,把個性揮灑的淋漓盡致。喝酒,喝的是美酒;賞景,賞的是美景;他們的宴集讓今人感受到文雅才情以及縱興釋懷的歡樂,不禁讓人心生羨慕之情。今天我們要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們的一次“夜宴”。下面讓我們進入課文,感受他們的“夜宴”詩情。
二、解題
1、請學生斷句并解釋題目的意思
明確:題目點出了時間(春夜)、地點(桃花園)、人物(李白和諸從弟)、事件(聚宴)。即“李白于某個春夜在桃花園宴請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2、序:文體的一種,可放在開頭,曰:序;也可放在末尾,曰跋。包括書序、贈序(歐陽修《伶官傳序》)、宴集序(《蘭亭集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時,常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滕王閣序》等。
三、 誦讀課文,整體感悟
。ㄒ唬┱b讀環(huán)節(jié)
1、學生齊讀
2、重要字音
瓊筵(yán) 羽觴(shāng) 秉(bǐng)燭
宴(yàn )會 國殤(shāng)
3、朗讀指導
。ɡ砬逅悸;把握感情基調。分清語調語氣;注意重音字詞。)
4、老師范讀后,學生根據(jù)前面的提示再讀課文。
。ǘ┞鋵嵵攸c字詞句,疏通文意。
1、重點實詞
逆旅:旅舍,客舍。
浮生:人生漂浮不定。
秉燭夜游:秉,拿,持;拿著蠟燭作長夜之游。
假:借。
瓊筵:比喻珍貴的宴席。
羽觴:橢圓形兩邊有耳的酒杯。觴:酒杯。
2、通假字
序天倫之樂事(序,通“敘”)
3、古今異義
大塊假我以文章 (大塊:古義,大自然。今義:大的塊頭 文章:古義,錯雜的色彩。今義:篇幅不很長的單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義,弟弟。今義,季節(jié))
4、詞類活用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動詞作名詞,詩歌)
幽賞未已(形容詞作名詞,幽雅的景致)
5、文言句式
判斷句: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狀語后置:
陽春召我以煙景。
(掌握了文章的內容,咱們去感受一下這次宴會的歡樂氣氛。)
四、朗讀、鑒賞課文
。ㄒ唬、從文章的題目看,我們可以猜想李白是通過哪些方面來敘寫這一次宴飲的歡樂的呢?
一樂:春景秀美,風光旖旎。
二樂:兄慈弟恭,盡享天倫。
三樂:各具才情,幽賞高談。
四樂:佳詠伸懷,縱興釋懷。
。ǘ、具體分析本文的美景美事:發(fā)揮你們豐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當時宴會的情形。
良辰美景
煙:春天氣候濕潤,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都像籠著一層輕煙。煙柳、煙草、煙雨、煙霞、煙花。在這桃李芬芳的季節(jié),與自己的幾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煙的園中,映現(xiàn)在詩人眼中的是無限的陽春風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麗的文章。
賞心樂事
所會之人:諸從弟
所會之目的.:序天倫之樂事。(不是餞別,也就不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保
與會之人,是可比工詩文、善書畫的謝惠連,人物俊秀,談吐不凡。
美景烘托樂事,幽賞助長高談。眾人談笑風生,擺酒設宴,四處春花飄香,清風輕輕拂來,席間各賦新詩,作不出詩來的要罰酒三斗,一時間笑聲盈盈,確是人生一大樂事。能突出表現(xiàn)李白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古人云: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乃人生的最大的樂事,在這次宴會上都具備了,文章充滿了飄逸瀟灑、豪情縱橫詩意,同時也流露了及時行樂的思想。 )
(三)鑒賞本文的藝術特色
1、本文用典頗多
。1)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莊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話,故后人常說“浮生”;表達的是:人生變幻無常,就像做夢一樣。
。2)、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惠連,指謝惠連,南朝宋文學家,著名詩人謝靈運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歲便能作文,工詩賦,深得謝靈運愛賞。世稱小謝。
。3)、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
西晉石崇,官至衛(wèi)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極端奢侈。曾在洛陽金谷澗中宴客賦詩,他寫有《金谷酒詩序》。
2、多處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
如“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保ū扔鳌M人)
“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保〝M人)
3、多處運用對偶。
六、拓展探究:與《蘭亭集序》進行比較閱讀
首先應看到兩位作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生活處境之不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寫于51歲,會稽內史任上。這時東晉王朝偏安江左已經(jīng)36年,在士族制度的統(tǒng)治下,社會矛盾重重,當權者無心北伐,只圖奢侈享樂。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盡,多崇尚老莊思想,清談玄理之風極盛。 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大致是開元二十一年33歲時所作。當時他雖然求官未得,暫時隱居于安陸,但身處開元盛世,對國家的興盛、個人的發(fā)展都抱有樂觀的期望。
《蘭亭集序》和《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同是記敘春日宴飲之樂,同是欣賞客觀的自然風光,同是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感受,但由于時代環(huán)境及作家個人身份、年齡的差異,在感情格調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當時過境遷之后,游賞之樂便成了陳跡,歡樂和生命總是短暫的,必須“終期于盡”,所以發(fā)出了“豈不痛哉”“悲夫”的慨嘆。而李白則有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他認為正因為人生短暫,才應珍視生命,愛惜光陰,“秉燭夜游”。他覺得美景是春天對自己的恩賜,他感到能和兄弟們一同詠歌、高談、觀花、賞月并舉杯暢飲,乃是最大的樂趣!王羲之低沉清幽,李白高亢明朗,情調自是不同。
老師寄語: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們沒有輕歌曼舞,沒有管弦絲竹,而只是觀花賞月、吟詠論文,這純屬一場文人墨客的集會,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但是,切莫因為浮生若夢就消極地追求享樂。這樣會使生命之花過早凋謝,失去理性的哀嘆人生苦短會讓生命的齒輪白白的消磨。人生是寶貴的,或者,她對我們來說是那么的短暫,甚至有如曇花一現(xiàn)。然而,如果我們的人生能夠像曇花那般的玉潔、清香、美麗和動人,她在怒放的時候充滿活力與豪情,我們又何須惋惜她的短暫呢?
七、背誦指導:駢偶的特點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陽春召我以煙景,
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李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
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
八、作業(yè):
1、課后背誦全文,并寫讀后感與周記本上。
2、完成本文《贏在課堂》練習冊。
微課教學設計3
為加快我校教師教學綜合能力培養(yǎng),推進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和精品課程建設,普及信息化教學手段,按照縣教育局的活動方案,特制定我;顒臃桨。本學期我校將開展第xx屆教師微課制作比賽。本次活動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一、參加對象
全體在職教師
二、時間安排
征集時間:20xx年3月20日—20xx年5月31日
評審時間:20xx年6月1日—20xx年7月25日
三、成立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評委名單:
四、比賽規(guī)則說明
本次比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培訓、制作階段
。ㄒ唬┘信嘤
培訓時間:3月20日至5月31日,每周三下午1點到2點。
培訓對象:全體教師。
培訓內容:1、優(yōu)芽動漫制作
2、微課的制作方法
3、微課大賽優(yōu)秀作品欣賞
3、微課的意義
。ǘ┬1九嘤
參加縣級培訓教師xxxx負責本校具體的.微課制作培訓和指導工作。
第二階段:比賽階段
根據(jù)學校關于微課制作比賽方案,組織開展本校的比賽活動,并評選出本校各學科優(yōu)秀微課視頻作品。
第三階段:評審階段
學校第xx屆教師微課制作大賽評委,根據(jù)評選標準,嚴格進行評選。
五、獎勵
1、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若干名
2、對個人優(yōu)秀作品作為本次縣教育局微課制作大賽的參賽作品。
微課教學設計4
一、設計思路
1.教學內容(任務)分析
溶液滲透壓是化學教材中與臨床醫(yī)學聯(lián)系極為密切的一節(jié),臨床護理上輸液及電解質紊亂、水鹽平衡失調、水腫等患者的護理處置,都涉及到溶液的滲透壓知識。該教材著重介紹了溶液滲透的概念、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較好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和舊教材相比適當降低了難度,知識面加寬了,密切了和醫(yī)學聯(lián)系。
2.學情分析
(1)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自我努力,自我獲取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真正提高。如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討論解疑,學生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學習興趣提高了,漸漸變成會學的人。
(2)幫助學生抓住關鍵,掌握重點知識掌握是由厚到薄、由表及里的過程,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溶液產(chǎn)生滲透現(xiàn)象的原因及溶液滲透壓之所以產(chǎn)生的關鍵是膜兩側單位體積內水分子數(shù)不同造成的,而理解這一點,就能較好掌握了本課的內容。
3.設計理念
聯(lián)系臨床和實際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及教材編寫的意圖,結合護理專業(yè)特點和班級學生特點,本課時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溶液的滲透的定義及產(chǎn)生的條件;熟悉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了解滲透濃度的計算;熟悉醫(yī)學上的常用的等滲液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現(xiàn)象的能力、綜合思維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嚴肅認真、富有愛心的良好情操。
教學重點:溶液的滲透概念、滲透壓與濃度關系、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意義。 教學難點:滲透濃度的計算。
三、教學方法
引導啟發(fā)式、討論法、講解、實驗分析、對比。
四、教學媒體(教具)的選擇和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案、教材、實驗器材等。
五、教學組織方法及課時安排
在教學過程設計上,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引導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滲透現(xiàn)象、滲透壓及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分小組以搶答形式來回答問題。
教學以滲透現(xiàn)象的演示實驗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觀察實驗,逐步引導學生從實驗現(xiàn)象得出溶液的滲透概念、滲透產(chǎn)生的條件及溶液的滲透壓概念,然后闡述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及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六、教學過程
(1)創(chuàng)造情境,設疑引趣(2min)
創(chuàng)造學習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設疑 “將海水魚和淡水魚交換生活環(huán)境后,魚兒還會自由自在生活嗎? ” 學生馬上回答說 “不行”!盀槭裁床恍? ” 學生不知,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 “同學們今天學習溶液滲透壓后就可以知道答案。 而且還可以知道咸鴨蛋為什么是半空的等生活中的現(xiàn)象。 ”
(2)觀察實驗,誘導提問(10min)
做好溶液擴散和溶液滲透的實驗,給學生以直觀、鮮明的印象,實驗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現(xiàn)象,并引導分析半透膜液面上升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誘導提問導出溶液滲透和溶液滲透壓的概念。
(3)課件演示,比較討論(10min)
課件演示同演示實驗相比更節(jié)省課堂時間,更細微展示了半透膜內不同葡萄糖溶液時的液面高度,及紅細胞在不同NaCl溶液濃度時的形狀變化。課件展示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各液面的高度,不同濃度時紅細胞的形狀,從而討論得出滲透壓與濃度關系的結論,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 難點講授,練習鞏固(8min)滲透濃度和溶液濃度較易混淆,滲透濃度是指溶液中能產(chǎn)生滲透現(xiàn)象的各種溶質粒子的總濃度,可明確指出對于非電解質是用溶液濃度mmol/L來表示,對于電解質是用各離子濃度之和mmol/L來表示,舉例題供學生練習鞏固。例1:計算ρB=50g/L 葡萄糖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 例2:計算ρNaCl=9g/L氯化鈉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
(5)自學解疑,舉例講評(8min)
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來指導實踐,并能與護理專業(yè)相結合, 是護理人員應具備素質之一。 可通過自學解疑來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教師設疑引導學生自學“例1中的50g/L葡萄糖溶液和例2中的9g/L氯化鈉溶液為什么在護理上被稱為等滲液? 如果大量輸液不是等滲液會有什么結果? ”帶著疑問在學習溶液滲透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學、閱讀、討論及分析得出:大量輸入低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 “破裂” ,大量輸入高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 “皺縮” 的嚴重后果。為加深學生理解,可再舉例講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滲透壓在臨床醫(yī)學上的重要性, 從中使學生感受到護士的責任重大, 在護理治療中要多為病人著想 。
(6) 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2min)
根據(jù)教學目標指導歸納總結出本節(jié)的學習內容、知識要點,并對本次課教學情況作一評價。
(7)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溶液的滲透壓
一、滲透現(xiàn)象和滲透壓
1.半透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2.滲透現(xiàn)象:溶劑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由純溶劑進入溶液(或由稀溶液進入濃溶液)的現(xiàn)象稱為滲透現(xiàn)象。
注:①移動的是溶劑水分子。
、跐B透方向:純水→溶液。稀溶液→濃溶液。 3.滲透平衡:動態(tài)平衡。
4.滲透現(xiàn)象發(fā)生條件:
、侔胪改
、诎胪改蓚鹊娜芤捍嬖跐舛炔睢
5.滲透壓
七、課后拓展
1.列舉生活中溶液滲透現(xiàn)象兩例,并解釋原因;
2.教材課后習題。
八、教學反思
學生操作不夠熟練,課后仍需進一步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訓練。情景模擬時,學生經(jīng)驗的不足導致在角色表演過程中不夠深入,這些都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探索思考,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微課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 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能力。
2、 學習讀書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掌握課外閱讀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一些課外書籍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以“聰”導入:你想變得更聰明嗎?那怎樣才能變得更聰明呢?(多讀書)
2、 說說你平時是怎樣讀書的?
引入:讀書要講究方法
二、讀書方法的指導
1、指導讀一本書的基本方法
2、指導具體的讀書方法:選讀法、粗讀法、精讀法、筆記法
3、指導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歸納型、想像型、評價型
三、總結:讀書講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推薦課外閱讀書目
教學反思: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閱讀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后閱讀肯定會更順利,生的閱讀興趣會更濃。因此,本節(jié)教學旨在引導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
微課教學設計6
茉莉花
音樂
四年級
花城版四年級下冊
第二課多彩的鄉(xiāng)音(四)之江蘇民歌茉莉花
錄像機
江蘇民歌《茉莉花》是我國廣為流傳的一首名歌,學生較為熟悉。根據(jù)學生已有的感知,采用聽賞的方式進一步學習歌曲,從中感受、發(fā)現(xiàn)《茉莉花》的音樂美,并能夠喜歡茉莉花,深情演繹茉莉花,為我們擁有這樣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而感到驕傲、自豪,從而增強大家的愛國主義精神。
1、學習用柔和、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
2、能用動作邊唱邊表演歌曲。
指導學生用悠長、流暢的氣息演唱歌曲。
歌曲中一字多音、切分節(jié)奏的演唱。
多媒體、鋼琴等
1、師:同學們,你知道有哪些贊美花的歌曲嗎?(停頓學生回答的時間)對了,有《牡丹之歌》、《雪絨花》、《櫻花》等等,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硪皇捉K民歌《茉莉花》,請大家邊聽邊思考三個問題。
【設計意圖:根據(jù)音樂來源于生活這一理念,從學生熟悉的贊美鮮花的歌曲入手,創(chuàng)設一種說花、唱花的教學意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聽教師范唱后解決問題:歌曲的速度,歌曲的節(jié)奏旋律特點和歌曲的情緒三個問題。
3、出示歌譜,了解歌曲的曲式結構
師:這首歌曲有3個樂句,前兩個樂句各為4個小節(jié),第3個樂句6小節(jié)一氣呵成,結尾重復第3樂句并在第5小節(jié)將歌曲推向高潮。
4、解決難點
師:這首歌曲大家要注意切分節(jié)奏和一字多音的地方(師找出切分節(jié)奏并進行示范)
5、學習新歌
師:請大家跟老師一起演唱歌譜,注意聲音要連貫、流暢。
6、再聽教師的范唱,引導學生隨著音樂做律動。
7、師:請大家用連貫的氣息,柔和、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這首《茉莉花》。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聲情并茂的演唱,創(chuàng)設一種親切、印象深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用優(yōu)美的聲音、連貫的氣息演唱歌曲,感受茉莉花及茉莉花的音樂美,突出音樂聽覺審美體驗的藝術特征!
8、師:大家都能熟練地演唱這首歌曲,你們還可以創(chuàng)編一些動作為歌曲表演。
9、播放視頻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的感受與表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將學習引申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10、課后練習及拓展:搜集、欣賞不同地區(qū)和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
【設計意圖:感受不同的音樂形式對音樂的表達,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價值提供實現(xiàn)的可能教案、教材、實驗器材等。
在教學過程設計上,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引導啟發(fā)式教學方式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滲透現(xiàn)象、滲透壓及在醫(yī)學上的應用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知識,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分小組以搶答形式來回答問題。
教學以滲透現(xiàn)象的演示實驗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觀察實驗,逐步引導學生從實驗現(xiàn)象得出溶液的滲透概念、滲透產(chǎn)生的條件及溶液的滲透壓概念,然后闡述滲透壓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及滲透壓在醫(yī)學上的應用。
(1)創(chuàng)造情境,設疑引趣(2min)
創(chuàng)造學習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可設疑 “將海水魚和淡水魚交換生活環(huán)境后,魚兒還會自由自在生活嗎? ” 學生馬上回答說 “不行”!盀槭裁床恍? ” 學生不知,表現(xiàn)出極大興趣。 “同學們今天學習溶液滲透壓后就可以知道答案。 而且還可以知道咸鴨蛋為什么是半空的'等生活中的現(xiàn)象。 ”
(2)觀察實驗,誘導提問(10min)
做好溶液擴散和溶液滲透的實驗,給學生以直觀、鮮明的印象,實驗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現(xiàn)象,并引導分析半透膜液面上升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在學生思考、討論的基礎上,誘導提問導出溶液滲透和溶液滲透壓的概念。
(3)課件演示,比較討論(10min)
課件演示同演示實驗相比更節(jié)省課堂時間,更細微展示了半透膜內不同葡萄糖溶液時的液面高度,及紅細胞在不同nacl溶液濃度時的形狀變化。課件展示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各液面的高度,不同濃度時紅細胞的形狀,從而討論得出滲透壓與濃度關系的結論,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4) 難點講授,練習鞏固(8min)滲透濃度和溶液濃度較易混淆,滲透濃度是指溶液中能產(chǎn)生滲透現(xiàn)象的各種溶質粒子的總濃度,可明確指出對于非電解質是用溶液濃度mmol/l來表示,對于電解質是用各離子濃度之和mmol/l來表示,舉例題供學生練習鞏固。例1:計算ρb=50g/l 葡萄糖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 例2:計算ρnacl=9g/l氯化鈉溶液的滲透濃度是多少?
(5)自學解疑,舉例講評(8min)
應用所學過的知識來指導實踐,并能與護理專業(yè)相結合, 是護理人員應具備素質之一。 可通過自學解疑來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教師設疑引導學生自學“例1中的50g/l葡萄糖溶液和例2中的9g/l氯化鈉溶液為什么在護理上被稱為等滲液? 如果大量輸液不是等滲液會有什么結果? ”帶著疑問在學習溶液滲透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學、閱讀、討論及分析得出:大量輸入低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 “破裂” ,大量輸入高滲液紅細胞會出現(xiàn) “皺縮” 的嚴重后果。為加深學生理解,可再舉例講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滲透壓在臨床醫(yī)學上的重要性, 從中使學生感受到護士的責任重大, 在護理治療中要多為病人著想 。
(6) 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2min)
根據(jù)教學目標指導歸納總結出本節(jié)的學習內容、知識要點,并對本次課教學情況作一評價。
(7)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溶液的滲透壓
一、滲透現(xiàn)象和滲透壓
1.半透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2.滲透現(xiàn)象:溶劑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由純溶劑進入溶液(或由稀溶液進入濃溶液)的現(xiàn)象稱為滲透現(xiàn)象。
注:①移動的是溶劑水分子。
、跐B透方向:純水→溶液。稀溶液→濃溶液。 3.滲透平衡:動態(tài)平衡。
4.滲透現(xiàn)象發(fā)生條件:
、侔胪改
、诎胪改蓚鹊娜芤捍嬖跐舛炔。
5.滲透壓
1.列舉生活中溶液滲透現(xiàn)象兩例,并解釋原因;
2.教材課后習題。
學生操作不夠熟練,課后仍需進一步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訓練。情景模擬時,學生經(jīng)驗的不足導致在角色表演過程中不夠深入,這些都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探索思考,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微課教學設計7
一、教學背景
《園林設計》課程是培養(yǎng)園林工程技術專業(yè)技能型人才的專業(yè)核心課,是一門藝術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授課對象為大二學生,即將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學生已具備繪制和識讀園林設計方案圖的能力和一定的觀察分析能力,對專業(yè)課程學習渴求欲較強、學習態(tài)度認真、思維活躍充滿熱情。本次微課設計屬于園林構圖形式美法則中的一個知識點,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對園林節(jié)奏與韻律實例進行準確辨析,在園林設計方案中靈活運用節(jié)奏與韻律構圖,為后續(xù)的園林設計方案構思表達及專業(yè)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設計思路
為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節(jié)奏與韻律的知識點,按照高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實施中采用音樂情境導入,案例分析引導,概括提升、即時測試和實踐應用等循序漸進的設計思路,構建互動式學習文化體驗,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以及學做一體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ㄒ唬┲R目標。節(jié)奏與韻律的定義;節(jié)奏與韻律的類型及特征。
。ǘ┠芰δ繕恕D軌驅@林構圖節(jié)奏與韻律實例進行準確辨析(重點);在園林設計方案中靈活運用節(jié)奏與韻律構圖(難點)。
。ㄈ┧刭|目標。提升學生園林方案設計構圖表現(xiàn)能力;提高學生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yè)的熱愛及學習興趣。
四、教學方法
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jù)本次微課教學內容需要采用問題引導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和案例分析法,合理運用音頻、視頻、微信等信息技術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促進學生知識運用及專業(yè)能力提高。
五、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n程導入
聆聽《ship and the globe》音樂視頻節(jié)選,節(jié)奏與韻律的概念來自于音樂,它是指音樂中音響節(jié)拍輕重緩急的變化和重復,有節(jié)奏的變化才有韻律之美。自然界中許多事物或現(xiàn)象,往往也會呈現(xiàn)出這種規(guī)律的重復或有秩序的變化,給人一種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如大海的波浪,一浪高于一浪;把一顆石子投入水中,就會激起一圈圈的波紋。春來,草長鶯飛、夏至,繁花似錦、秋天,落葉繽紛、寒冬,大雪紛至,時光匆匆的腳步,更迭著四季的風景,呈現(xiàn)出明顯的季相韻律之美。人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分子,節(jié)奏感與韻律感是自然植入人類心底的審美感受。園林中的節(jié)奏與韻律上是指某種景觀要素有規(guī)律連續(xù)重復出現(xiàn)時所產(chǎn)生的具有條理性、重復性和連續(xù)性為特征的美感。從音樂、自然中的節(jié)奏與韻律引入園林設計中,引申出園林節(jié)奏與韻律的概念及類型。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恰當?shù)恼n程導入,猶如音樂的前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盡快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ǘ┌咐^察,概況提升
園林中常見的'韻律有:簡單韻律、交替韻律、交錯韻律、漸變韻律、起伏韻律、旋轉韻律。
1、簡單韻律。簡單韻律是同種景觀元素等距反復出現(xiàn)的連續(xù)構圖韻律。園林中常見的簡單韻律有臺階、長廊的柱子、行列式栽植的樹木,大小相同,等距離布置的種植池等。簡單韻律表達了簡潔純粹之美,也驗證了道家名言——大道至簡,簡單到極致便是大美。
2、交替韻律。交替韻律是兩種以上景觀元素等距離交替反復出現(xiàn)的連續(xù)構圖韻律。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便是采用垂柳與碧桃的交替種植,每當春風吹拂,楊柳吐翠,艷桃灼灼,呈現(xiàn)出桃紅柳綠的交替景觀,成為西湖上一道嫵媚的風景線。
3、交錯韻律。交錯韻律利用某種景觀元素的按一定規(guī)律相互穿插交錯變化而產(chǎn)生的韻律感。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冰裂紋就是以穿插交錯的紋理而受到人們的青睞,廣泛應用于鋪地和窗格中。在著名景觀設計師瑪莎舒瓦茨的作品都柏林大廣場景觀設計方案中也是運用到了交錯韻律構圖,令人耳目一新。
4、漸變韻律。漸變韻律是某種景觀元素在體積大小、色彩濃淡、質地粗細等方面作有規(guī)律的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少所產(chǎn)生的韻律。鳳鳴山公園中的雕塑,體量自下而上逐漸減小,色彩有淡到濃,表現(xiàn)出漸變韻律。如頤和園中著名的十七孔橋的橋洞自中間向兩側由大變小,呈現(xiàn)出優(yōu)雅的漸變景觀效果。
5、起伏韻律。起伏韻律是某種景觀元素呈現(xiàn)出有規(guī)律的起伏變化而產(chǎn)生的韻律感。蘇軾在《題西林壁》寫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生動地描寫了廬山起伏韻律所帶給我們的美感。中華紫薇園的主體雕塑高低錯落起伏變化,表現(xiàn)出起伏韻律感。園林中的起伏韻律源于對自然景觀曲線的模擬,營造崇尚自然的寫意氣息。園林中常見的起伏韻律有:群植樹木的林冠線、假山的輪廓線和水岸線等。
6、旋轉韻律。旋轉韻律是某種景觀元素線條,按照螺旋狀方式反復向上下或向左右發(fā)展而得到的旋轉韻律感。旋轉韻律在雕塑設計,景觀元素的花紋圖案設計中比較常見,如哈格里夫斯設計的辛辛那提校園廣場采用自然旋轉韻律構圖,產(chǎn)生了奇妙的韻律感,人行走其中,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張力將你吸入。
通過列舉園林節(jié)奏與韻律構圖典型實例,循序漸進對不同類型的節(jié)奏與韻律構圖特征進行分析講解,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思考,提升學習興趣。
。ㄈ┘磿r測試
教師提供節(jié)奏與韻律構圖設計視頻案例,要求學生進行準確辨析;然后教師公布答案,總結講評。即時測試環(huán)節(jié)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實現(xiàn)最佳教學效果。
。ㄋ模┰O計實踐(課后作業(yè))
教師提供小尺度空間設計任務,要求學生完成園林節(jié)奏與韻律構圖設計練習。課后作業(yè)讓學生獨立練習,舉一反三,將所學園林節(jié)奏與韻律知識在方案設計中實踐應用,促進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融會貫通。
六、結語
本節(jié)微課設計教師以獨特的方法導入課程,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大信息量,遵循人的學習規(guī)律,使用音頻、視頻、動畫等創(chuàng)設情境,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聽覺、視覺上感悟教學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好學、樂學,學有所獲。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學過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精彩有趣,啟發(fā)引導性強,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高效地完成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诮虒W設計,錄制了微課視頻,達到理想的教學預期效果,獲得黑龍省第四屆高校教師微課教學比賽二等獎。
微課教學設計8
微課名稱
菱形的定義
知識點來源
北師大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課題菱形的定義
設計思路
學生自主探究,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具體設計
內容
教學目的
理解菱形的定義及其與平行四邊形的聯(lián)系.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加深師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菱形的定義、性質及判定方法、
教學難點:菱形性質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識的綜合應用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問題1、做一做: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平行四邊形:
畫平行四邊形ABCD,使角A等于60°,AB=AD=2cm。
預設學生行為
通過觀察生活中菱形的圖片(靜)――結合小區(qū)伸縮門的運動(動)――平行四邊形的移動(理論),認識菱形并得出概念,畫圖并觀察并指出它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菱形。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氛圍,激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
教師活動
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入課題----菱形并板書課題
學生再舉出生活中菱形的例子:推拉門、衣帽架.
菱形的定義
通過學生觀察、活動、交流,剛才的作圖請同學嘗試給出菱形的定義教師歸納總結
預設學生行為
生甲: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生乙: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老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適當評價,然后給初菱形的確切定義并板書。同時指出菱形是具備:“①平行四邊形;②一組鄰邊相等”
設計意圖
訓練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滲透集幾何學習的基本思想,為后面學習其他特殊平行四邊形打基礎
微課教學設計9
知識點名稱:
四上Unit 3 A Let ' s learn
認識朋友
學科類型與教學對象:
小學英語四年級學生
預計上課時間長度:
6分鐘
教學目標:學生能夠掌握描述人物外貌和性格特征的形容詞;
學生能夠用所學單詞描述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學生能夠增強善待朋友、珍惜友誼的意識。
教學資源與環(huán)境:PPT及視頻播放工具。
教學過程:
Step 1 : Meet my family members
1. Try to read:學生自主學習,嘗試拼讀新單詞
2. Try to say:學生跟老師一起來正音
3. Let ' s read:根據(jù)圖片學生試著從語篇情境中理解單詞的意思
4. Let ' s chant:學生通過chant來操練新單詞
Step 2 : Meet my friends
1. Listen and say:Who is he? Who is she?
2. Listen and match: tall and thin; quiet and friendly.
3. Crate a new chant: Yao Ming and Gem.
Step 3:Introduce your friends
1. Introduce my friend:Jack
2. Introduce your friends to us
設計理念與特色:
這節(jié)課采用在語篇情境中學習新單詞的設計思路,注重訓練學生用Phonics語音拼讀新單詞的技能,突出學單詞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教學方法運用,讓學生在情境活動中快樂地掌握新授單詞。同時注重情感目標的滲透,結合家人性格特征和介紹自己的朋友,讓學生了解新學單詞的運用,突出目標語的語用功能訓練,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
呈現(xiàn)方式:講授與演示結合。
微反思:
He is tall.和He is quiet.tall和quiet兩個形容詞雖然都可以用來描述人物的特征,可是一個是描述形象的外貌特征,一個是描述抽象的性格特征,在課文中未強調兩者的.不同,但有必要讓學生在語境中感受兩者的差異。建議在課后練習設計中,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有關人物性格特征的詞語,并學會運用相關描述人物性格特征的詞語。
微點評:
此微課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指引性強,創(chuàng)設多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高效地感知與領悟目標語的使用,注重學生的背景知識運用,讓學生很快地融入到新語言的學習中;此課突出5個目標單詞的運用,學生通過認識我的家人、一起唱歌謠、介紹朋友等多環(huán)節(jié)活動,可以輕松愉快地掌握此課的學習。
微課教學設計10
一、活動目的:
本屆微課大賽宗旨在通過微課課程的一系列培訓、制作和比賽等活動,探索教師成長的新途徑,構建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幫助教師迅速轉變教育教學行為,適應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推進我校教學改革,神話高效課堂建設,不斷提升我校的辦學規(guī)格。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微課大賽,進一步推動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
2、提高教師制作和運用微課的興趣和能力。
3、創(chuàng)新教師培訓形式、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搭建教師教學經(jīng)驗交流,進一步豐富學校生成性數(shù)字資源庫。
三、組織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校教師
四、競賽內容及要求:
“微課”是指視頻為主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教學內容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用于幫助其他教師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專業(yè)發(fā)展。參賽教師應依據(jù)學科《課程標準》為基本內容依據(jù),結合當前的課堂教學方向,自選內容,精心備課,充分合理運用各種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及設備,設計課程。
。ㄒ唬┪⒄n視頻制作要求
1、錄制成時長在5—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
2、圖像清晰穩(wěn)定、構圖合理、聲音清楚,符合中學生認知特點,格式為AVI;
3、視頻片頭顯示學科、課題、作者,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字幕提示。視頻內容根據(jù)具體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要求,根據(jù)實際需要,視頻中可插入動畫等媒體形式。
。ǘ﹨①惾藛T
在職在崗教師
。ㄈ┍荣悤r間
教師自行進行制作,作品送評截止時間:20xx年6月
。ㄋ模┳髌穲笏头绞
教師將制作完成的微課,分別通過QQ或者U盤傳給潘遠俊老師。
。ㄎ澹┰u獎方式
學校組建評委小組,設立一、二、三等獎。
微課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3-54頁。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學習了四則混合運算的意義及計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教學的,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分析: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也喜歡探索發(fā)現(xiàn)新知識。學生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應用題,為了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特點,我制作了微課件,幫助學生有序地思維,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
教學目標:
1、微課能引導學生有序地思維,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微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尋找題目中隱含的中間問題來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嚴謹?shù)膶W習習慣。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會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并能寫出綜合算式。難點:能通過已知條件和問題找出其中隱含的中間問題。
教學設計:
一、自主探究
例:
1、學生討論自學。(課件出示自學提示)
(1)情景圖:從圖中你知道什么信息?這些信息有什么聯(lián)系?(2)找到所給信息中所隱含的信息。要求的問題和隱含的信息有什么聯(lián)系?(3)把計算過程寫在練習本上,說一說每步為什么這么做。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自學,把討論的結果整理在練習本上,對個別情況進行指導。
2、小組匯報,點撥思考方法。
師:你們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面包師傅一共要烤90個面包,已經(jīng)烤好了36個,每次能烤9個,問題是剩下的面包還要烤幾次?
師:你能從中間找到隱含的信息嗎?也就是解決問題必須先求什么?生:隱含的信息是還剩下多少個面包沒有烤?
師:通過已知信息,我們知道還有多少個面包沒有烤,知道這個有什么作用呢?
生:要求剩下的面包烤幾次,就要先求出有多少個面包沒有烤。師:現(xiàn)在我們用圖示把它們的關系都表示出來。(課件)
一共90個面包,
已經(jīng)烤了36個,
還剩下()個,
每次烤9個()次能烤完?
師:誰能幫面包師傅解決這個問題?
生1:90-36=54(個)表示:還剩下54個面包
生2:54÷9=6(次)表示:54個面包每次烤9個,需要6次烤完。
3、學習列綜合算式
同學們做的很好,為了書寫方便,把這兩道算式綜合成一道算式嗎?找三位同學來黑板書寫。
引導學生明白:在寫綜合算式時,為了先計算90-36,要把它加上括號,再除以9。正確的算式是:(90-36)÷9板書:(90-36)÷9 =54 ÷9 =6(次)
學生把正確的算式重新整理到練習本上,并口答。
二、總結
1、收獲:學生掌握了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和列綜合算式時應注意什么。
2、學生在解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應該注意什么。
五、板書設計
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一共有90個面包
已經(jīng)烤了36個
還剩下()個
90-36=54(個)
每次烤9個,()次能烤完
54÷9=6(次)
綜合:(90-36)÷9=6(次)答:剩下的還要烤6次。
設計思路與意圖:據(jù)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認知水平,學習方法上采用了:(1)運用遷移的規(guī)律、比較的方法進行啟發(fā)誘導式教學。(2)借助線段圖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抓解題思路。學生能積極活躍地投入到問題中,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總結出如果一個問題需要多個步驟才能解決的話,那就要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自己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自主探索的興趣。
微課使用建議:本節(jié)微課所講的知識點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在微課件中我把重要的信息以及所隱含的信息做了一些提示,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一些提示,根據(jù)學生匯總的信息利用圖示把題目中的所有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來。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能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微課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數(shù)學新課程的學生觀認為,數(shù)學教學應該以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本課設計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首先通過對正比例的復習,直接導入新課教學,揭示課題,根據(jù)生活中的情景,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推理和概括出反比例的意義,接著運用反比例的知識,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然后讓學生自己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反比例,進一步加深對反比例關系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判斷、推理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反比例,能體會函數(shù)思想。
2.能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提高觀察、分析、比較和判斷推理的能力。
重難點和關鍵
1.重點: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3.關鍵:認真分析兩種量的變化情況及規(guī)律。 教學方法
講解法、提問法、探究法等 微課教學過程設計 環(huán)節(jié) 講解 設計意圖 導入(1)分
1.正比例的意義是什么?怎樣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2.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量成不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1)相關聯(lián)的量(2)比值一定
鞏固舊知為新課的學習奠定基礎。過程(6)分
1.課件出示
例1
師:在表1和表2中,有哪幾個變量?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表1和表2中的關系相同嗎?
生:表1的兩個變量(長和寬),積相等都是24。表2的兩個變量(長和寬),和相等都是12。
2.課件出示 例2 師:表中有哪幾種量?時間是怎樣隨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每兩個相對應數(shù)的乘積是多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速度和時間這兩個量,時間隨著速度的增加而減少,時間隨著速度的減少而增加,在變化過程中,速度和時間的積總是一定的,都是120(表示的是路程),路程一定時,交通工具的速度和時間的`乘積一定。
師:速度x時間=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這兩個量,速度變化,所用的時間也隨著變化,而且速度與時間的積(也就是路程)一定,我們就說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通過觀察圖表和表格,引導學生借助表和圖進一步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經(jīng)歷變化規(guī)律的發(fā)展過程,感受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中的規(guī)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小結(1)分
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反比例的關系式可以表示為:xy=k(一定)。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wǎng)絡,整理學習思路。
反比例意義的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1.回顧導入:正比例的意義導入反比例
2.探究新知:用微課學習反比例的意義
3.鞏固練習: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能利用反比例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5.課后思考: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異同?
課后反思
本微課是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內容,時長8分鐘,主要通過生活中的三個情景,讓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理解和概括反比例的意義,并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反比例,這樣就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生動直觀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和掌握知識。不足之處:1.在教學中,我覺得讓學生動腦思考的時間還是不夠,沒有給足時間讓學生自己探索,一直都是老師扶著走,感覺有點放不開。2.在提問方面,過多照顧了學習較好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對學困生知識的拓展訓練太少,要多關注全體學生。如果讓學生自己來探索,自己去提問,自己去發(fā)現(xiàn),我想,這樣的教學,才是我所想要的教學效果,也才是更深一個層次的教學,更專業(yè)一些的境界,所以,在現(xiàn)在的教學思路,教學模式上,再來一些變化,更加放手讓學生做,我想效果一定會更好。
微課教學設計13
引言
教育教學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者們利用廣泛的教學資源進行了多種教學嘗試,微課教學就是其中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對于這種教學模式,人們給與了足夠的關注。很多教育者在教學實踐中樂于應用它輔助教學。那么,微課教學在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到底具備哪些優(yōu)勢呢?
一、微課的設計以學生中心
微課的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但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的構建,因此,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導入速度、條理清楚、語言得體。同時微課設計可分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fā)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年齡設計出不同的微課內容供學生學習。如:在五年級解決問題教學時,老師將一些重點、難點知識設計成關鍵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去解決這些行程問題,比老師反復講解的效果更好。在引探一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通過微課顯示“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了解一個物體運動的特征,并聯(lián)想行程問題中一些經(jīng)?紤]的因素,通過學生演示,解決“從兩地出發(fā)、相向、同時”;然后,在填完表格后,設計幾個問題解決“相遇”的概念;再通過表格里的數(shù)據(jù)讓學生觀察,回答問題來解決“相遇時間”;接著,帶領學生一起總結“相遇問題”應用題的特征;最后,在學生自己解答例題的過程中,分析“相遇問題”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解答,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示,解決“速度和”的概念。這樣以來,概念很清晰,對新知的'掌握自然也水到渠成了。
二、微課呈現(xiàn)形式靈活多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微課有其獨到的特點:教學效果好,直觀、清晰,細節(jié)知識點講解非常到位、透徹,便于理解。要發(fā)揮好微課的獨特優(yōu)勢,制作形式靈活多樣的微課,為教學服務?梢允钦n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課件、習題測試、教師反饋等,也可以是課堂或作業(yè)中疑難問題的解答。有時也可以從一道題入手制作不同微課,或一題多解,面向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和思維訓練;或精講多練,面向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細化講解和鞏固訓練,讓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學習。也可以構建學生需要的微課程資源庫,放到班級共享平臺“微課超市”上,向學生開放。
微課還能在數(shù)據(jù)后臺的支撐下以進階作業(yè)的形式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觀看微課,完成自學報告單,上傳至班級共享,以便教師能夠及時看到反饋信息,進而以學定教,進行二次備課。
三、強調自主互助
微課致力于打造學生自主學習的天堂。而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學生因為智能組合的千差萬別,都具有相對穩(wěn)定、獨特的學習個性,使得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因為個性的存在而無限華麗、精彩。另外,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還于初級階段,自我控制能力、知識儲備等影響學力的因素發(fā)展還不夠健全,再加上小學數(shù)學課程要求學生自身應具有較高的抽象性、邏輯性、頓悟性思維結構,僅僅依靠學生個體的力量并不能很好地學好微課,而如果學生們能夠聯(lián)合起來,積極開展自主互助學習,那將會產(chǎn)生強大的學習合力,壯大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導學中的作用。例如,在學習“長方形的周長”時,教師在學習任務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即:
小明的爸爸想用4塊邊長為3dm的正方形地磚圍成一個長方形小花圃,你能算算這個長方形花圃的周長嗎?
學生跟著視頻學習,知道了“長方形的周長=(上底+下底)×2”,微課任務單一出示這一典型習題,學生便開始進入緊張的自主解題活動中,但大多數(shù)學生都只按照慣性思維,將四塊正方形地磚按照直線排列花圃成長方形,并得出這個花圃的周長為“(12+3)×2=30dm”。因此,微課視頻中便設計了一個討論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即等學生自主解題完畢后,教師發(fā)問:請同學們再思考,并與同伴合作交流,看有沒有其他結果。這樣一來,學生在教師的適時點撥下,便開始進入互助合作中,這時發(fā)現(xiàn)不同解題情況的學生便會擔當起“小老師”的角色,帶動整個小組在微課學習中實現(xiàn)整體共進。
四、要督促和培養(yǎng)學生利用微課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由于微課是一個新穎的教學輔助方法,因此有些學生可能不太適應或者不太會適應微課學習,這樣的話就不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積極地參與其中,也很難讓課堂教學實踐提高,因此老師要經(jīng)常督促學生進行微課學習,小學生是一個自控能力哈不是很成熟的年齡,十分需要老師去教導和督促他們學習,老師如果能夠做到經(jīng)常帶領督促他們學習微課,長此以往讓他們養(yǎng)成學習微課的好習慣并且培養(yǎng)他們的微課學習能力,加強他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有經(jīng)常調查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數(shù)學水平,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這樣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符合學生口味的微課視頻。
作為一種基于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信息技術的全新教學模式,微課具備許多的應用優(yōu)勢,能夠勝任學生課前預期、課上學習的全部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外利用微課進行預習,而在課中引導學習自己探索、自主學習,并與其他學生協(xié)作解決問題,構建知識。而且還給學生展示與表達的機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鍛煉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及表達能力,這樣有效的方式值得在日常教學工作深入使用和探索。
微課教學設計14
一、教學背景
1、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按照“歸納現(xiàn)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順序來寫的,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后的發(fā)現(xiàn):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并列舉了牽;ǖ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fā)現(xiàn),接著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最后談到植物學家是如何修建花鐘的。教學這篇課文時,要讓學生讀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2、學情分析:
小學三年級作為中年級的起始階段,在語文知識方面要求更高。不但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更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班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但閱讀能力比較薄弱。由于平時積累的知識少,寫作基礎較差。在學習課文時,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去感悟課文內容。這樣學生就能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背誦、摘抄等形式,讓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運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式,發(fā)揮課文對習作的指導作用。
3、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篇課文《花鐘》第1自然段。
4、教學對象:小學三年級上期的學生。
5、教學環(huán)境:配有多媒體的教室。
6、教學要求:遵循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采用“導、學、教、練”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2、學習運用多樣式的句式表達。
三、教學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花的特點,體會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注重在讀中感悟,體會語言美。
3、讓學生仿寫句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積累語言。
四、教學過程
。ㄒ唬⿲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都認識哪些鐘?
2、出示“花鐘”課件。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種特殊的鐘。這個鐘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鐘有什么不一樣呢?
生:這個鐘是由花組成的。
師:這個鐘的名字叫花鐘;ㄧ娚硝r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花鐘》這篇課文,去領略花的美麗與神奇。
(二)學生自主學習
1、出示自學指導。
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花?它們分別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在文中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默讀第1自然段。
。ㄈ┙
1、提問:誰來說說第1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呢?
。璩克狞c,牽;ù灯鹆俗仙男±;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
師:一天之內只有這些花開放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這段后面的省略號表示還有很多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2、品讀重點語句,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體會語言美。
(1)個人展示讀。
師:這么多的花竟先開放,你最喜歡哪一種花呢?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一讀。
生:我最喜歡牽;ā
師:好,你來讀一讀描寫牽;ǖ木渥印
生:凌晨四點,牽;ù灯鹆俗仙男±;
師:你覺得這句話美在哪里呢?
生:這句話把牽;ó敵闪巳藖韺,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寫得很形象,很生動。
師: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很形象地寫出了花的形狀和顏色。這一段中還有哪些句子也寫得美呢?誰愿意再來讀一讀?
生: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
師:薔薇開花的樣子,就像我們小朋友張開了笑臉,很美很美。這么美的花,這么優(yōu)美的句子,讓我們分組來讀一讀吧,看哪個小組讀得最棒!
(3)分組讀描寫花開的句子。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聽到你們的朗讀聲,老師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朵朵美麗的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花的世界去欣賞欣賞吧。(多媒體課件播放。)
3、賞花。
師:這么美的花,我們似乎還沒欣賞夠,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
4、齊讀第1自然段。
5、小結。
。1)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2)出示花鐘課件演示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
。3)我們看到了作者筆下的花,各有各的姿態(tài),各有各的性情?磥韺懟ǖ拈_放不止一種說法。讓我們也來寫一寫吧。
(四)練
仿寫句子。
課文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鮮花的開放,我們也來填一填,再體會體會。
牽;ù灯鹆俗仙男±取KN薇
萬壽菊睡蓮
月光花煙草花
《13花鐘》第1自然段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思路清晰,語言優(yōu)美。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寫了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并例舉了牽;ǖ染欧N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現(xiàn)象。我采用了“導、學、教、練”的順序展開教學。
1、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由課件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樣的導入方式,美麗而簡潔,能有效地節(jié)省時間。
2、出示自學指導,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學習。在這一階段,讓學生自主閱讀,一邊讀一邊找出描寫花開的句子。讓學生了解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3、通過朗讀重點句子,體會不同句式。第1自然段描寫花開的句子采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很有趣味性。在教學中,我注重對朗讀的指導,抓住重點語句,比如: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采用個人展示讀、分組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語言美,讓學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同一句話的不同表達方式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4、拓展練習。課文用不同的說法來表達鮮花的開放,讓學生也試著用不同的句式來描寫花的開放,然后讓學生完成課后的練習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總之,在這簡短的十分鐘內,通過讀議重點句子,借助多媒體課件,盡量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靈活運用不同句式表達意思的方法,并通過讀寫結合的方法,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激發(fā)了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感,加強了情感和美的熏陶。
微課教學設計15
教學背景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作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更要關注學生修作文的情況,關注他們修改文章的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本節(jié)微課是給學生在堂上修改作文前進行集體學習的,通過講名家修改文章和詩詞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微課的介紹讓學生明晰修改作文的方法,并且當堂進行運用練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明白作文修改的重要性,體會修改的樂趣;
2、了解修改作文的簡單方法,并學會修改作文。
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
1、掌握修改文章的常用方法。
2、正確運用修改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
激趣善導
1、藍精靈講《王安石》的故事
2、引出主題:文章不厭百回改
3、明確目標:
修改作文:發(fā)現(xiàn)問題
對癥下藥
方法指導1、小結修改文章方法。
師:修改文章,不外乎有兩步:
第一步:診斷——讀文章,找“病癥”。
第二步:對癥下藥
師:對癥下藥包括如下幾步:
大手術——另起爐灶法
打針輸液——增補內容
吃藥調理——修改符號
2、復習修改符號。
師:本微課著重學習如何運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作文,下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常用的修改符號:
刪除:取消某字、詞、句
改換:將某字、詞換成某字、詞
增補:加進某字、詞、句
換位:詞句調換位置
恢復:修改錯了,恢復原樣(PPT)
牛刀小試
師:既然大家已經(jīng)熟悉了常用的修改符號,那下面我們牛刀小試一下:
1出示范文:(PPT)
暑假的一天,天氣晴朗。我和同學們到外攤一起去玩。望著廣闊的黃浦江,心里高興開心極了。江面上大輪船許許多多地停著。幾只海鷗展翅飛飛翔,一會兒沖向藍天;一會兒飛近江面。也有一些輪船在緩緩行駛。遠處,藍天白云和滔滔的江水連成一遍。突然,江面上括起一陣大風,飛濺起朵朵浪花,拍打著江面。黃浦江水多美!
1、課后拓展:學生在練習紙上修改。
同學們,我們改同學的作文,一定要端正態(tài)度,抱著向別人學習的態(tài)度認真修改。如果你同桌的作文水平略勝一籌,那你有幸一睹同桌的文采了;如果同桌的作文稍遜一籌,那你要當好他的`老師了,從你的批改中讓他學會如何寫出更好的作文來。我們改作文的目的是互相學習,互相提高,互相欣賞,以達共同提高寫作能力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認真批改,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學習的地方。
教學總結:
本節(jié)微課以名家注重修改自己的創(chuàng)作作品作導入,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通過具體的范例讓學生運用方法進行修改,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修改的方法,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微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設計05-08
微課的教學設計02-20
微課的教學設計10-26
微課教學設計模板05-30
微課教學設計優(yōu)秀09-19
美術微課教學設計03-24
(精選)微課教學設計模板11-01
地理微課教學設計05-24
《微課》教學設計精品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