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捐贈天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捐贈天堂》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捐贈天堂》教學設計1
一、小組合作,理解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做批注。
要求:在你讀課文時,你從哪兒感受到一顆童心給予另一顆童心的幸福與快樂?
2、小組討論交流?梢越Y合文章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通過朗讀表達你的感受。
二、全班討論、交流,體驗情感。
預設(一)
(出示)“是我求媽媽一定把它們送給你的。”
1、“求”是說媽媽舍不得送嗎?媽媽捐贈了“一大包四季的衣服”又怎能不舍得送小玩具呢?(抓住“求”字初步將“童心”和“天堂”聯(lián)系。)
媽媽的想法是大人的想法,只是穿衣、吃飯不是孩子快樂的全部。童心和童心是相通的,此時的災區(qū)小朋友需要玩具,他們也需要童趣的快樂,他們需要的不僅是物質的,更需要精神的。
這句話感受到文中的小朋友特別想送給災區(qū)小朋友毛毛熊,讓他們也能有玩具玩,讓他們感受到快樂。
預設(二)
。ǔ鍪荆┻m當出示一些關于唐山大地震的資料,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廢墟掩埋一切的”的情景,進一步感受剪紙給孩子們帶來的巨大幸福感。
“他分到的書很新,翻開第一頁,……大家妒嫉的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歡樂……”(出示)
1、請同學們補充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2、“竟”字說明什么?作者的丈夫當時怎樣想?(流露的是一個孩子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意外的驚喜。)
3、“高興歡呼起來”說明了什么?(“高興歡呼起來”說明了他們特別高興,因為唐山大地震使得他們失去了家庭,親人,朋友,兩張剪紙帶給孩子們巨大的快樂。)
4、聯(lián)系當時的情景想象一下班里的同學會會說些什么?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談,帶著感受去讀
預設(三)
。ǔ鍪荆澳憧芍,廢墟掩埋了一切的背景下,這兩張剪紙帶給一個可憐孩子的是什么嗎?”“那是一個快樂至極的天堂!彪m然是一張簡單粗陋,在大人眼里毫無價值的剪紙,但里面卻盛滿了一個孩子濃濃的情和深深的愛。在當時的情況下,帶給孩子的是無比的幸福和快樂。教師可引導孩子帶著感情去讀,在讀中悟情。
(出示)“自己愛的,就相信小朋友一定也愛。哪怕捧在手里的只是幾粒石子……他們就共有了一個快樂的天堂!
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談談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之后帶著自己獨特的感受去讀,在讀中去體會孩子與孩子的心靈是相通的。
預設(四)
一顆童心給另一顆童心捐贈了一個真正的天堂”對于孩子們來說什么才是“真正的天堂”。這小小的毛毛熊和發(fā)帶代表的是一個小朋友的友愛和深情,帶給災區(qū)小朋友的是歡樂和幸福。災區(qū)的小朋友不光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也需要精神上的幫助。
三、品讀課文,體會作者心情
文中還有兩處明顯體現(xiàn)“我”對“剪紙”態(tài)度的地方,請找出來(出示)
1、為什么“我”看到剪紙時嘲笑它的粗陋。那是兩張“四不像”的剪紙,是我所見到的“最糟糕”的剪紙……后來貼在胸口,最后又說“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這兩張剪紙的贈送者,多么希望童年時的一次贈送被人刻骨銘心地牢記著,越來越成為一筆錢金不換的財富……”
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體現(xiàn)“我”對“剪紙”態(tài)度的變化的句子。
2、理解“我多么希望自己就是這兩張剪紙的贈送者,多么希望童年時的一次贈送被人刻骨銘心地牢記著,越來越成為一筆錢金不換的財富……”(從“貼”這個字看出來作者被她丈夫的故事深深的打動了。充滿友愛的童心真的是一筆千金不換的財富啊。)3、說明童心的可貴與美好,深深感動了作者,作者也希望自己給別的小朋友帶過快樂和幸福。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帶著感受去朗讀。從而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四、情感升華,達到共鳴。
。ǔ鍪荆┙處熜〗Y:“真正的天堂”是真正屬于孩子們的歡樂與幸福,是充滿童心、童趣的。真正的天堂:充滿友愛、善良的童心。
五、回歸整體,積累語言。
讀完全文,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把你想說的話表達出來。
六、布置作業(yè),拓展練習。
想象災區(qū)的小朋友收到毛毛熊和發(fā)帶時的情景,續(xù)編故事。(注意想象要合情合理,從童心的角度去思考。)
《捐贈天堂》教學反思
《捐贈天堂》是冀教版五年級下冊一篇揭示童心可貴的文章。看到課題,我想學生一定和我一樣心生疑問:“捐贈”怎么和“天堂”聯(lián)系在一起了呢?看完課文我才知道作者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向我們講述了丈夫小時候得到的一次捐贈,在那個廢墟掩埋一切的世界里,孩子們不僅失去了親人、家園,更失去了童心中的.至愛和樂趣,而此時“翻開第一頁,里面竟有兩張剪紙!”這份快樂的幸福感是任何物質幫助所不能取代的!斑@歡呼引來了全班的同學,大家妒忌地分享了他那份巨大的歡樂……”此時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心靈的安慰。但是已過去30多年的唐山大地震對于一直在蜜罐里生活的五年級孩子,他們能真切地體會到那個年代人物的感情嗎?起初我很擔心,但是汶川、玉樹大地震、重演了歷史的悲劇,似乎是唐山大地震的翻版,孩子們至少在鋪天蓋地的電視畫面中受到了內心的震撼,這也許會對課文的學習打下情感的伏筆。所以我想把教學定位到一個“真”字上來,即,讓學生學真實的語文,真實地學語文,悟真實的情感。
一、努力創(chuàng)設意境,走入文本,架起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橋梁!缎抡n標》指出,“閱讀是學生、文本、教師對話的過程!彼^“境為心所感,情自心底生”通過聽家長講述唐山大地震的感人故事和經(jīng)歷,結合汶川、玉樹大地震的媒體報道等,盡可能讓學生達到與當事人一種情感的共鳴,在這種真實的背景下,學生融入了課文,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揣摩,逐漸將得到幸?鞓返纳疃妊由睿苓_到“至極”的理解層面。
二、朗讀與感悟有機結合。我有效地實施了多種朗讀訓練手段,如:體會“充溢”一詞時,做手勢朗讀,從而理解到捐贈者的美好童心給受贈者帶來的歡樂幸福是無比巨大的;再比如,丈夫所說的那段話富有哲理又非常感人,可以說是體會“天堂”一詞的最好詮釋,我讓學生把手貼在胸前,這是一種發(fā)自肺腑的朗讀暗示,并不斷指導朗讀入境,入心,通過學生朗讀感情的升溫,奏響了情感教學的最強音。學生的理解層次自然在加深,語言文字——心靈觸動——語言文字,我認為這就是“帶學生在文章里走一個來回”。
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通過寫下最想說的話和續(xù)編故事,釋放學生情感的收獲,落實對語言文字的訓練。
一堂課下來,我的心再次掀起波瀾,可能由于時間比較倉促,如果我能再多多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真情感言,可能會更加豐富對文本的解讀,更豐富學生的情感收獲。因為有了汶川、玉樹大地震,所以課前我預設一定會有更加個性化的理解,即使稍有偏頗,同樣是一份精彩的生成,對于我的課堂教學是一筆寶貴的經(jīng)驗,那就是,我要讓我的學生每天能真真實實學語文,真真正正學做人!
《捐贈天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六個生字。
2、朗讀積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續(xù)編故事。
。ǘ┻^程與方法目標:
教學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情感體驗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讀懂課文,抓住“一顆童心給另一顆童心捐贈了一個真正的天堂”體會童心的可貴,使學生情感受到感染。
2、聯(lián)系文章體會句子的意思,提高學生感悟能力。
【教學重點】
品位語言,體會充滿友愛的童心的可貴,使學生情感受到感染。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文章體會句子的意思,提高學生感悟能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我們常常把“天堂”比做美好事物的象征。童心的天堂里充滿的是童趣,全世界的孩子共同擁有一個天堂,當一個孩子的天堂快要坍塌時,其他孩子可以用充滿友愛的童心為他捐贈一個更純美的天堂,現(xiàn)在就讓我們去看一看他們捐贈的天堂。
二、初讀文章
1、提問:看到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己讀課文。(學生結合問題初步將“童心”和“天堂”聯(lián)系起來)
4、學生在讀文章時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給予”讀音“jǐyǔ”
三、生字教學。
本課一共有六個生字要求會寫,“忌”上邊的“己”別寫成“巳”或“已”;“穆”注意右下半部分是三個撇。
第二課時
一、整體感知。
學生讀課文。
二、提出中心話題,抓住重點句、段,談感受,悟童心的可貴。
在你讀課文時,文章什么地方給你感受最深?可以結合文章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通過朗讀表達你的感受。
預設:
1、第一自然中有這樣一句話:“是我求媽媽一定把它們送給你的!边@里為什么是說“求”媽媽呢?
從“求”字可以看出,并不是說媽媽舍不得送,媽媽捐贈了“一大包四季的衣服”又怎能不舍得送小玩具呢?只是在大人眼里,那些玩具、發(fā)帶對災區(qū)的小朋友沒有 什么用處。而孩子的心是相通的,只是孩子懂得災區(qū)的孩子不僅需要物質的幫助,更需要心靈的安慰。童心的世界里需要有童趣。
2、“他分到的書很新,翻開第一頁,里面竟有兩張剪紙!他高興得歡呼起來!边@句話中為什么用“竟”這個詞,透過這個詞能想到什么?
從這個“竟”體現(xiàn)了災區(qū)孩子對捐贈物的出乎意料,孩子意外的驚喜。“他高興得歡呼起來”,在那個廢墟掩埋了一切的世界,兩張剪紙帶給孩子的絕對是一份奢侈的快樂,這樣的`快樂是其他的物質幫助所不能代替的,帶給孩子們的是“一個快樂至極的天堂”。
3、理解“一顆童心給另一顆童心捐贈了一個真正的天堂”對于孩子們來說什么才是“真正的天堂”。
這小小的毛毛熊和發(fā)帶代表的是一個小朋友的友愛和深情,帶給災區(qū)小朋友的是歡樂和幸福。災區(qū)的小朋友不光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也需要精神上的幫助。
4、“我”看到剪紙時嘲笑它的粗陋。那是兩張“四不像”的剪紙,是我所見到的“最糟糕”的剪紙……
就是這樣的剪紙給丈夫帶來了巨大的歡樂,學生可以從我回憶部分體會“我”對“剪紙”態(tài)度的變化。
三、回歸整體,積累語言。
讀完全文,可以了解學生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把想說的話表達出來,選擇喜歡的句子摘抄。
四、思維擴展。
想象災區(qū)的小朋友收到毛毛熊和發(fā)帶時的情景,續(xù)編故事。注意想象要合情合理,從童心的角度去思考。
【《捐贈天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0-06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08-20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0-06
《鳥的天堂》優(yōu)秀教學設計10-07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范文10-07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與反思10-06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精選15篇10-07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5篇)10-07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精選5篇)10-07
《鳥的天堂》教學設計15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