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仲永讀后感 推薦度:
- 傷仲永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傷仲永》有感 【經典3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傷仲永》有感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傷仲永》有感 1
上仲淹是我前幾天學的課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傷仲永》是北宋政治家、作家王安石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由方仲永的.一個神童寫的,他五歲時就能自由地寫詩了。后來,因為他不學習,他終于成了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當我讀這篇文章時,我突然想起了一些神童,他們在過去幾年里在互聯(lián)網上廣為流傳,十幾歲就進入了大學,F(xiàn)在他們是未知的。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是神童,不會努力學習。這些事情讓我感到努力學習的重要性。不管人們有多有天賦,除非他們努力學習,否則他們不會變得有用。不管人們有多有天賦,只要他們努力學習,他們就會變得有用。人才素質只是次要條件,學習努力程度是主要條件。先天條件不能阻止你成為一個偉大或有能力的人。只要你后天努力學習,你就能成功。
如果商鐘勇努力學習,那么北宋史書中一定有一位圣人、作家或科學家叫商鐘勇。然而,他被父親拖著去拜訪鄰居。他忽視了學業(yè),成了一個普通人,消失在人山人海中。
父母。讓你的孩子學習!這樣,他們就能成為偉大的東西!
一個有才華的人,努力學習,你就會成為一個無跡可循的普通人。
沒有天賦的人,努力學習!事實證明,你已經是一個普通人了,與那些有才華的人相比,你落后了很多。如果你不學習,你不僅趕不上他們,而且你自己也會比普通人更差。
讀《傷仲永》有感 2
當一個神童五歲的時候,他開始寫“四句書和詩,并寫自己的名字”就不足為奇了。作為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神童,他是一個“自然地參考事物并創(chuàng)作詩歌,他的藝術和科學是非凡的”的神。這個神童是鐘勇。
這樣一個神童有多美,但為什么標題中有“傷害”這個詞呢?這是因為故事還沒有結束。
因為鐘勇成了遠近聞名的“童星”,所以有人把他“包裹”起來是很自然的。結果,“附近的人很奇怪,他們會稍微邀請他們的父親或者討錢”。他的父親自然感動了,不想學習。因此,幾年后,鐘勇“從公眾中消失了”
這是一場悲劇,不用說是悲哀于其“父益其然也,天拉仲雍環(huán)俞曄人,不作學問”;沒必要說這讓鐘勇很難過,因為“城里人很奇怪,一個小客人是他們的父親,或者乞討錢”。只有鐘勇不想去上學。我們可以看到這位“神童”的命運,這是鐘勇注定要遭受的.悲劇。
我們對歷史無能為力,我們只能后悔歷史,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未來,開始學習而不學習,開始認真學習,勇敢地攀登高峰,勇敢地創(chuàng)造一個新世界。永遠對自己感到滿意,如果你停下來,就要馬上趕上。
天才和神童很少,但是有很多成功的人。他們對自己的成功不滿意,他們總是在學習。
愿這種“天才的悲劇”不再發(fā)生。
作者最想強調的一點就是:無論天才或是庸才都應該接受后天的教育。文中的最后一句話更令人引發(fā)深思:如果有天賦的人沒接受好的后天教育尚且淪為常人如果本身天賦不好且又沒接受后天教育的人那不是連普通人都不如了嗎?
讀《傷仲永》有感 3
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學習了《傷仲永》這篇文章,讀了之后,我很受教育。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有一個叫方仲永的孩子,天資聰明,五歲就能作詩,可他出了名之后,他的爸爸不再讓他學習了,帶著他去全縣各地題詩掙錢。由于方仲永沒有再學習,最后一事無成。
通過這件事告訴我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一分精神,一分事業(yè),一份耕耘,一分收獲,只有我們不斷努力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這件事情使我聯(lián)想到著名作家華羅庚,他小時候數(shù)學成績并不好,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起他,可他并沒有灰心,發(fā)奮努力,刻苦學習,終于成了一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伤]有灰心,發(fā)奮努力,刻苦學習,終于成了一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梢钥闯觯穹街儆肋@樣有天資的人,如果不努力學習,會成為一般的人,像華羅庚這樣沒有天資的人,如果努力學習,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可見學習是多么重要。
我要學習是華羅庚這種努力刻苦的精神,掌握知識,成為國家的有用人才,為國家作出偉大貢獻。
【讀《傷仲永》有感】相關文章:
傷仲永教案01-24
《傷仲永》教案04-22
《傷仲永》教學設計03-10
傷仲永教學設計06-11
傷仲永教學設計08-27
傷仲永教案15篇02-08
《傷仲永》教案15篇03-17
《傷仲永》教案(15篇)03-18
傷仲永教案(15篇)03-31
讀《傷仲永》有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