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的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桂花雨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桂花雨的教案1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知識要求:自學課文中的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
能力要求: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回憶過去經(jīng)歷過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種享受,充溢樂趣。你會回憶過去經(jīng)歷過的有趣的事嗎?爸爸媽媽也會回憶他們的童年,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飽含著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課文的題目是《桂花雨》
二、初讀課文
考慮:
1、課題“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辭方法?
2、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問題。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事,哪幾段是寫這件事?(小組討論再全班發(fā)言)
2、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讀了這一段你對“我”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3、學習三至六自然段
這局部主要寫了什么?找出相關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結合自身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
結合同學的想像點題為什么用“桂花雨”做題目
4、學習第七八自然段
如何理解母親說的`話?杭州小山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的桂花嗎?(自由發(fā)言)
老師總結:這篇課文通過寫桂花的事,看出了我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也看出我和母親對家鄉(xiāng)、對家鄉(xiāng)桂花有深厚的感情。
5、帶感情讀課文
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桂花雨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籮、杭”;熟記“姿態(tài)、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品讀課文,體會作者思戀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領悟、學習這種感情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深層文意,體會文中句子對表達感情的作用。
教學方法:
結合課件解讀課文,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梅花魂》中,我們透過傲雪而立的梅花看到了外祖父對祖國深深的愛與眷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另一種花又寄托著怎樣的情感。大家翻開課本第30頁,我們來學習第7課——桂花雨。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理順文意
讓學生帶問閱讀,“桂花雨是什么意思?”、“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桂花雨’有什么寓意?”
請學生回答第一個問和第二個問。
桂花雨:文中是指搖桂花時落花紛紛,若雨一般。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家鄉(xiāng)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
三、詞句解析,細品思鄉(xiāng)情
1.“我”一開始就明說“我喜歡的是桂花”,為什么喜歡?——“桂花香氣迷人”。
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表現(xiàn)桂花香的句子:
、俟鸹ㄊ㈤_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凇叭,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邸昂贾萦幸惶幮∩,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第1、2句:兩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第1句和第3句都說了“香飄十里”,但是,事實上,這個程度一樣嗎?
不一樣。
2.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事實上,是不是像母親說的這樣呢?我們不妨再看一看課文中的這些句子:“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蹦敲矗亦l(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樣呢?“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憋@然,從香氣上看,是沒有區(qū)別的,甚至小山上因為樹多,更顯得濃郁。
那,為什么母親要這樣說呢?“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蹦赣H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xiāng)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xiāng)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qū)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我們不能無視這個“又”字。這個“又”字說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只是這次母親的話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話,卻傳遞出了作者對故鄉(xiāng)桂花的深深懷念。家鄉(xiāng)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那種“搖花樂”和桂花雨已植進了他的生命,成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記憶。這也是作者難忘家鄉(xiāng)桂花的真正原因。
四、總結
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桂花雨”的寓意了嗎?
寓意:童年時期搖落的桂花雨,像是一筆筆珍貴的寶藏,讓“我”久久難忘。那是童年回憶的重要載體,也承載著“我”和母親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及對故鄉(xiāng)生活的懷念。也正是因為難以回到那時,所以“桂花雨”才更加深刻地留在“我”的心中。
學完這一篇文章,有沒有什么感觸?同學們有什么難忘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ɑ貞涀约和杲(jīng)歷的一些小故事,談談為什么難忘。)
桂花雨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母親的言語及兩地桂花的對比,感受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3、通過文中母親的形象以及拓展的閱讀材料,初步了解琦君的相關作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語言文字感悟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的形象,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思念。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
2、搜集琦君資料及有關母親的散文
3、輕音樂《夜的鋼琴曲》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互動,在不同語境中讓學生體會“花”的不同含義。
二、看樹
從預習中,你了解到這是一株怎樣的桂花樹?(樹笨、花形小)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預習為切入點,整體感知桂花樹的樹形笨、花形小的特點,欲揚先抑,同時側面告知學生預習的重要性,凡事預則立,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
三、聞香
1、桂花樹并不好看,作者為什么那么喜歡呢?(香)默讀課文,你從哪里聞到了桂花的香味?
2、學生默讀、批注
3、全班分享交流
課件出示: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引導學生揣摩“浸”字,感受桂花香。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句,感悟桂花香味的濃郁,為搖花產(chǎn)生的快樂做鋪墊,更讓學生建構對家鄉(xiāng)桂花的親切感。
四、搖花
課件出示: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融入文本,想象自己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琦君?
2、轉變角色,將自己化身成琦君,會怎么喊這句話:
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設計意圖】轉變角色,游戲扮演,將自己想象成琦君,體會搖花的快樂,感悟家鄉(xiāng)桂花的別樣美,情境中將朗讀與揣摩提示語融為一體,增強語感,豐富了學生的言語圖式。
五、悟情
1、家鄉(xiāng)的桂花雨美嗎?可是,有一個地方,每年的金秋時節(jié)也會有桂花雨,但是這里的桂花雨是不需要搖的,每當秋風習習之時,滿樹的桂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美得過分!這個地方就是杭州!
課件出示:
“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從字面上看,你覺得哪里的桂花更美?
2、播放杭州滿覺隴的桂花圖片,在《夜的鋼琴曲》的配樂中介紹滿覺隴的桂花。
3、可是母親卻說:
課件出示: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
母親為什么這么說?試著寫一寫母親說這句話的原因:
可是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因為。”
4、學生練筆,全班交流分享。
是啊!月是故鄉(xiāng)明,花是故鄉(xiāng)濃。難怪琦君會說:
課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設計意圖】異彩紛呈的杭州桂花圖,沖擊學生建構的對家鄉(xiāng)桂花的親切感,以形成強烈的情感錯位,進而突顯再美的桂花,再絢麗的風景,都無法動搖家鄉(xiāng)桂花在母親及作者心中的位置。在練筆中深化家鄉(xiāng)的桂花所融入的.濃濃鄉(xiāng)思,以寫促悟,內化意蘊。
六、追憶
1、學習到這里,你感覺琦君度過了一個怎樣的童年?
2、簡介琦君身世。
【設計意圖】從文本中感受到琦君開心快樂的童年,與不幸的身世形成鮮明對比,產(chǎn)生認知失衡,激發(fā)閱讀期待。
3、當你知道琦君從小就失去親生父母,你會覺得琦君……?(生:難過、痛苦、悲哀……)但是從課文中我們卻看不到她的難過痛苦,這要歸功于一個人,就是她的養(yǎng)母,那么,我們一定要認識一下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出示:“可別來臺風啊!”母親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著:“只要不來臺風,我就可以收幾大籮。送一籮給胡家老爺爺,送一籮給毛家老婆婆,他們兩家糕餅做得多!
從這里,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母親?
4、拓展閱讀資料《粽子里的鄉(xiāng)愁》和《春酒》中關于母親的片斷,讓學生體會感悟母親的形象。
師:正是這樣一位有著佛心般的母親,對琦君千般呵護百般疼愛,讓琦君從小就被濃濃的愛包圍著,使得琦君長大后無論身處何地,都會思念家鄉(xiāng)的一點一滴、一花一木,想起深愛著她的母親,正如這中秋節(jié)前后盛開的桂花一樣,一起讀:
課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琦君的散文《桂花雨》,這篇散文就收錄在她的一本散文集里,名字也叫《桂花雨》,大家若想深入地了解琦君,感悟琦君,以后可以讀一讀琦君的著作,下課!
【設計意圖】閱讀琦君的不同文章中有關母親的片斷,不斷豐富母親的形象,找尋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根源。在不斷的品評中讓學生親近琦君、親近文學、親近經(jīng)典,為孩子們今后的自主閱讀拓寬空間。
【桂花雨的教案】相關文章:
《桂花雨》教案05-18
桂花雨教案06-27
桂花雨教案04-01
《桂花雨》教案01-30
《桂花雨》的教案02-25
桂花雨課堂教案08-26
桂花雨 教案優(yōu)秀10-17
《桂花雨》教案(15篇)03-16
《桂花雨》語文教案08-25
課文《桂花雨》教案范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