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江南》教案

    時間:2022-05-25 22:03:47 教案 投訴 投稿

    《江南》教案(精選2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江南》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江南》教案(精選21篇)

      《江南》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生字,會寫“江”“南”。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會寫“江”“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3、感悟“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意思,體會荷塘的美景和采蓮的歡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魚、荷花、采蓮姑娘、蓮葉的頭飾,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課前畫好田字格)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出示卡片:江南)誰來讀一讀?“江”是一個三拼音節(jié),“南”是小門n。誰再來讀一讀?指名兩個學生讀,齊讀。

      2、簡介江南:江南就是指長江以南的(加動作)地方。到了夏天,那里的荷塘可美了!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想)(課件出示荷塘圖)

      3、過渡:江南真美。∥覈鴿h代有一首民歌,歌曲里描繪得比這還美,想聽嗎?(想)好,請你們一邊聽,一邊想像: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感悟詩意

      1、師配樂讀文。

      師:剛才老師讀得怎么樣?(好)你們想不想讀?(想)好,就請你們把書打開到73頁,自由地邊讀課文,邊想像。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

      2、師:剛才讀了古詩,腦海里出現畫面的小朋友請舉手。說說你的腦海里出現了什么?

      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美麗的荷花。(點擊課件:荷花)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粉紅色的荷花。師:你呢?

      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蓮葉。(課件:蓮葉)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好多的蓮葉。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綠色的蓮葉。評價語:你的想像力可真豐富。(出示生字“蓮葉”)“蓮”是小棍l,“葉”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請你讀,你讀,一起讀。

      3、師:你來說?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采蓮姑娘在采蓮(課件:采蓮姑娘。出示生字:采蓮)“采”是個平舌音,師領讀“采、采蓮”,生齊讀。師:你讀,你來,齊讀。

      4、師:說說你的腦海里浮現了什么畫面?生:我的腦海里出現了魚兒在水里游泳。(課件:魚戲圖)生:魚兒們在水里玩游戲。(出示生字:“魚”是個什么音節(jié)?(整體認讀音節(jié))男生一起讀,女生跟他們比比。出示:“戲”,誰來讀?指名讀。你。誰能幫“戲”找個朋友?戲:游戲、戲耍。評價語:你的詞匯量可真大呀!

      5、出示課文,師:誰做第一個小勇士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生評價。

      師:老師相信大家如果再把課文讀一讀,肯定會讀得更好!自由讀一讀吧。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小朋友們讀得非常認真,下面請同桌用“我好像”選擇)說一句話,(句式:我好像看到了……我好像聽到……我好像聞到……)

      師:你好像……指名說話。(適時獎勵頭飾)

      生:我好像聞到了荷花的香味。(課件:荷花)師:還有誰看到荷花的?

      生:我好像看到了粉紅色的荷花。評價語:你真了不起,還看到了顏色呢。

      生:我好像看到了許多綠色的蓮葉。(課件:蓮葉)師:你能說說蓮葉長得怎么樣嗎?

      生:蓮葉好綠呀!蓮葉好多呀!師:是。∩徣~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真美呀!這就是課文中的“何田田”。(出示“蓮葉何田田!”認識“!”)這是感嘆號,它要求我們在讀的時候要讀出對蓮葉的贊美。請你讀一讀。指名讀。師: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很美、很多的蓮葉。請你也來讀一讀。開火車讀。

      師:你好像聽到了……指名說話。

      生:我好像聽到了采蓮姑娘在說:“哇,這個地方真漂亮。 保ㄕn件:采蓮姑娘)

      師:你好像還聽到采蓮姑娘說什么呢?

      生:采蓮姑娘說:“這么多的蓮藕,今年是個豐收年!

      6、師:所以說江南真是個采蓮的好地方。(出示: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齊讀。

      7、師:你又好像看到什么了?

      生:我好像看到一群小魚在水里玩游戲。(課件:魚戲圖)

      師:它們是怎樣做游戲的.呢?我們一起來表演吧。請有頭飾的小朋友到前面來。(背景音樂響起)。魚寶寶們,我們出發(fā)了(請有頭飾的小朋友上來)加動作。

      游到蓮葉下,師:魚兒們,你們在水里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綠色的蓮葉。

      魚兒繼續(xù)游玩。來到荷花下,師:這朵荷花長得怎么樣啊?生:這朵荷花太美了。游到采蓮姑娘旁,我們來聽聽采蓮姑娘說些什么?生:這里的蓮藕真多啊,采也采不完。

      8、師:孩子們,天色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

      9、師:魚兒們玩得開心嗎?(出示第二句)男生開心地讀一讀。女生也一起來。全班起立,讓我們一起再做快樂的小魚邊做動作,邊開心地讀一讀。

      10、出示整首詩。誰愿意到前面像個小詩人一樣,邊讀邊加動作。指名,其余小朋友跟著他一起做動作。(課件:荷塘圖,音樂起。)評價語:真是有模有樣。

      11、讀得再好都不是自己的,我們怎樣把這首詩變成自己的呢?(背熟)對了,你能試著背一背嗎?別忘了,邊想畫面邊背誦。

      學生試背。

      師:指名背誦。

      評價語:背得可真熟!誰愿意再來?

      評價語:你真厲害,我們一起向他一樣背一背。學生齊背。

      四、學習生字、積累語言

      過渡:小朋友們欣賞完詩人寫的江南,老師相信江南美麗的景色肯定深深地印在你們的腦海里了,那我們也要牢牢地記住江南這兩個字。

      1、出示生字“江、南”,齊讀生字。

      2、師:“江”你是怎么記的?生:左右結構,左邊是“氵”右邊是“工”。師:你真不簡單,會把字拆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請伸出右手跟著老師后面書空。

      3、師范寫“江”,提醒“氵”的寫法。學生描紅。練寫兩個。

      4、出示:“南”。伸出手一起書空。有個小朋友說里面是“羊”,對不對?提示里面是兩橫。

      5、師范寫,生描紅。練寫

      6、展示學生的作品。

      《江南》教案 篇2

      課題:

      江南 本課初備

      課時:

      共2 課時,本課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詩歌大意。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課前準備:

      江南水鄉(xiāng)采蓮的情景圖;11張生字卡片;古箏曲磁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小朋友,大家喜歡學詩嗎?我們已經學過不少兒童詩了。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代人寫的詩,詩的題目是:江南(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課題,并注音。指名讀,齊讀課題。) 學習“江、南”這兩個字。誰能記住這兩個字?寫字的時候,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嗎? 。 在我國的長江以南,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這里是中國有名的魚為之鄉(xiāng)。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后流過。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們瞧,(出示圖)這兒就是美麗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這兒有什么?(魚、荷花、采蓮的小姑娘)(荷花就是蓮花,荷葉就是蓮葉,小姑娘采的是蓮蓬)

      二、初讀

      出示詞語:蓮葉、江南 、采蓮、魚兒(帶拼音)。

     。1)你能讀準這些詞語嗎?自由讀、指名讀。

     。2)提高難度,去掉了拼音你還能讀出來嗎?

     。3)最喜歡哪個詞語,用它來說一句話。 江南可真美,小朋友把它說得更美了,書上有一首寫江南的小詩呢!愿意去讀一讀嗎?

      2、初讀課文。

     。1)誰來提醒大家,翻到第幾頁。比一比誰的姿勢好。

     。2)要求:讀準字音,碰到不會讀的就請我們的好朋友拼音幫幫忙,拼讀幾遍。

     。3)學生借拼音自瀆課文。

      (4)分句指名讀,注意正音。

      (5)齊讀課文。 第一次讀就讀得這么好,你們想不想和老師比一比? 師配樂朗讀,老師讀得怎么樣?知道為什么這么好嗎?老師有秘訣:就是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詩句里的畫面,這樣就把課文讀得好了。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可 葉 田 魚 西 北

      2、開火車讀生字;給生字找朋友;自學生字筆順。說說識記字形的方法。 教師板演范寫,學生在書上描紅練習。

      板書設計:

      練習設計: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江南》教案 篇3

      爺爺和小樹

      教材簡說: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事。非常適宜孩子朗讀,孩子在朗讀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行為的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一、教學要求:

      1、 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 開 四 五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5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二、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了 子 門 月4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4個偏旁部首。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方法:

      采取觀察法和發(fā)現法。

      五、教學時數: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認識十個生字,5個偏旁,理解課文,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1、 啟發(fā)談話:人們?yōu)楸Wo樹木做了哪些事?

      2、 揭示課題:爺爺和小樹

      二 自讀課文

      要求:

      1、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 思考:爺爺為小樹做了什么?小樹又是如何報答爺爺的

      三 檢查朗讀

      1、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 認識自然段

      3、齊讀。

      四、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 看圖:小樹在寒風中會說什么?

      2、認識其中的7個生字;3個偏旁。

      3、爺爺在做什么?為什么?

      4、、 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為什么要給小樹包上稻草呢?說明什么?(爺爺非常愛護小樹)

      5、小樹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樹,你會說什么?

      3、 指導朗讀

      五、 學習第三自然段

      回憶第二段的內容、學習過程,學習第三段

      1、看圖:這是什么季節(jié)?小樹有什么變化?小樹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

      2、小樹又是怎樣幫助爺爺的?

      1、 認識其中的三個生字,1個偏旁。

      2、 理解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小樹能長得那么好呢?

      3、指導朗讀。先讀第三段,再讀全文。

      六、擴展

      想一想:人們?yōu)閿的咀隽耸裁?樹又為人們做了什么?/p>

      七、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給同位聽聽。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認識新筆畫。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做送信游戲,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鞏固練習

      1、 認記生字(選部件拼字)

      2 、完成課后的讀讀說說。

      七、 指導寫字

      1、 認識要掌握的新筆畫

      2、 指導書寫。

      八、 把課文內容表演一下

      九、 拓展練習

      1、 你知道為什么要保護小樹嗎?

      2、 說說你還知道哪些保護小樹的做法。

      十 再次鞏固生字

      1、 認讀。

      2、 擴詞。

      十一、布置作業(yè):

      把學寫的生字寫一行,每個生字練習口頭組詞。

      3、小小竹排畫中游

      教材簡說: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一個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江南》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寫生字“諳”。能正確讀寫“江南、風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看注解、閱讀相關資料等方法,理解這首詞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整首詞的意思。

      4、通過對這首詞的理解、誦讀和欣賞,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這首詞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整首詞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情境巧導入

      1、請學生說一說對江南的了解。

      2、(播放課件)請學生欣賞江南的美麗景色。

      二、解背景了解“詞”

      1、理解題意: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這三個字的意思。

      2、介紹寫作背景:白居易曾經擔任過杭州刺史,在杭州生活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有一年多,很受當地群眾的愛戴。晚年,回到故鄉(xiāng)洛陽。在他67歲時,寫下了這首《憶江南》,可見江南美麗的景色在他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3、了解“詞”:讓學生比較這首《憶江南》與以往學過的詩有什么不同。請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說一說對“詞”的了解。

      三、明詞意悟深情

      1、自主合作解讀整首詞:請同學們輕聲讀這首詞,然后借助書下注釋和閱讀資料讀懂這首詞的大意,并與同學交流學習所得。

      2、集體交流探究:

      (1)請學生說一說,通過讀這首詞你了解了江南的哪些景色?(品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品重點詞:請學生說一說,你覺得詞中哪個字用得好,最值得研究?(重點品析“勝”“藍”“紅勝火”“綠如藍”的意思)

      ★朗讀指導

      層次一:請學生按照自己的朗讀習慣讀詞。

      層次二: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古人讀詞的方法朗讀。

      層次三: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遷移拓展:“異色相襯”寫作手法在其他詩詞中的'應用。

      (3)品析“諳”“好”。體會作者為什么不說江南“美”,而說江南“好”呢?

      (4)品析“能不憶江南?”一句,講述作者揮淚告別江南的感人故事。

      四、激情讀誦全詞

      1、激情朗讀整首詞,讀出詞中蘊涵的情感,讀出詞的韻味。

      2、背誦整首詞,不會背的可以適當的看一看手中的參考資料。

      五、巧拓展重積累

      1、欣賞歌曲《憶江南》,請學生邊聽歌曲,邊加上恰當的表情和動作。

      2、拓展《憶江南》其二、其三,請學生課后搜集資料,弄懂白居易在這兩首詞中還“憶”了江南的什么?并把這兩首詞抄寫在自己的積累本上。

      《江南》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自主題活動“房子大觀園”開展以來,孩子們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非常感興趣,尤其喜歡富有江南水鄉(xiāng)韻味的民居。他們會說:“江南水鄉(xiāng)真美呀! “我喜歡江南水鄉(xiāng)的房子,他們真古老呀!”孩子們還常常用畫筆描繪他看到的水鄉(xiāng)民居。本次活動,旨在拓展孩子的已有經驗,讓孩子在多通道的參與和實踐操作中,進一步了解江南水鄉(xiāng)的外形特征和裝飾特色,充分體驗江南水鄉(xiāng)古樸自然、寧靜悠遠的意境。激發(fā)孩子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多通道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進一步了解江南水鄉(xiāng)民居的外形特征、裝飾特點。

      2、能用多種材料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表現水鄉(xiāng)民居的特征。

      3、體驗創(chuàng)作過程的愉悅。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姑蘇行》

      1、欣賞音樂,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好像看到了什么?來到了什么地方?

      2、小結:這段音樂叫《姑蘇行》,說的是人們游覽江南水鄉(xiāng)時看到的美麗的景色。

      二、觀看電視短片,欣賞江南美景

      1、觀看后提問:剛才你看到的江南水鄉(xiāng)是什么樣子的?

      2、幼兒講述,教師略作小結。

      三、聽配樂朗誦,欣賞江南水鄉(xiāng)圖片。

      1、聽配樂朗誦(出示圖片)

      提問:江南水鄉(xiāng)是怎樣的?請你走近一點仔細的看一看,好嗎?

      2、請幼兒說一說。

      四、幼兒操作(提供多種材料,幼兒通過剪、折、畫、貼完成作品)

      這么美的江南水鄉(xiāng),你么喜歡嗎?把他請進我們班好嗎?

      五、與客人老師的互動

      江南水鄉(xiāng)真美呀!

      去請一個客人老師和她一起拍照留影吧!

      《江南》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水墨畫《江南水鄉(xiāng)》的特點,感知意境美。

      2、嘗試運用中鋒與側鋒表現房、橋等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特點的景物。

      3、體驗水墨畫帶來的快樂與成功,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之情。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課件、作品圖片、音樂。

      2、水墨畫用具:毛筆、宣紙、涮筆筒、毛氈、抹布、水桶、國畫顏料、墨汁。

      【活動過程】

      一、賞一賞,了解江南水鄉(xiāng)的特點。

      1、通過對比,感知江南美。

      圖片上有什么?(高樓、馬路)另一幅圖有什么?(水、橋、白墻黑瓦)

      小結:有彎彎的小橋,有青青的河水,有古老的烏篷船,還有白墻黑瓦的房子緊緊的'靠在一起,景色非常優(yōu)美,這就是我們的江南水鄉(xiāng)。

      2、欣賞圖片,大膽表達對江南水鄉(xiāng)的感想。

      二、畫一畫,掌握水墨畫中鋒與側鋒的繪畫技巧。

      1、通過對比、欣賞,了解水墨畫作畫的特點。

     。1)對比名人名畫與幼兒作畫,發(fā)現房子的畫法不同。

     。2)課件欣賞、教師解說:房子與橋的結構與方位。

      2、通過范畫,感知中鋒側鋒的運用。

     。1)鞏固握筆知識、學習中鋒側鋒。

      繪畫小兒歌:筆尖立起來,線條細又細,這就是中鋒,筆肚倒下來,線條粗又粗,這就是側鋒。

     。2)運用中鋒側鋒示范橋、房子等江南景物。

      3、通過兒歌掌握作畫要求。

     。1)規(guī)則小兒歌:豎起小毛筆,輕輕沾墨汁,和盤子親一親,毛發(fā)縷縷尖,開始動手畫。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衛(wèi)生,畫面整潔。

      小結:把這些橋、房子合起來畫一畫,把它變成一幅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畫,一幢幢古老的房子緊挨在一起,高高低低、前前后后、那兒有水,有橋,有鳥,有樹,這真變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呢?

      三、評一評,體驗水墨畫作畫的快樂。

      挑選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評價(中鋒側鋒的掌握情況,房子與橋的布局)

      四、看一看,萌發(fā)熱愛之情。

      出示一組常州具有古色風味的地方,(紅梅公園、淹城春秋樂園)用愛發(fā)現的眼睛去感受家鄉(xiāng)美。

      教案反思:

      通過對水墨畫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發(fā)現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膽創(chuàng)造的信心,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把自己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充分表現出來。這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將會使幼兒體會成功。每個幼兒的點滴創(chuàng)造不單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時也學會了尊重別人,喚起幼兒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讓幼兒開始嘗試各種美術表現方法,對美術能力的發(fā)掘具有重要的意義。水墨畫長期被兒童美術教育所忽略,認為它陳舊、僵化,會束縛孩子。其實,水墨畫自有其隨機、變通、接近童趣的一面。讓幼兒們在水墨中玩起來,在游戲中了解傳統(tǒng)、感悟自然、創(chuàng)造自己的表達方式,就開辟出了一塊兒童繪畫活動的新天地。

      《江南》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理解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讀中感悟,并能展開想象,體會是人表達的感情。

      4、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2、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象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優(yōu)美的春天的視屏,讓學生用所學過的詞語描繪剛才所看到的情景。

      過渡: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對象,在同學們的記憶中又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指名背誦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3、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二、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江南春》。

      2、解題:

     、俳希褐搁L江以南的地區(qū)。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春光的絕句。

     、诙拍粒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勰铣阂还灿兴膫朝代,是宋齊梁陳。

      三、讀懂詩歌

      1、學生讀《江南春》。

      提示注意:停頓(板書)、節(jié)奏等。

      2、讀出感情。要跟著詩人的這種情感有輕有重地讀。

      指名讀古詩(學生練習讀詩句)

      學生齊讀,邊讀邊看老師的手勢哦。(學生按照平仄讀詩)

      3、教師配樂有感情朗誦古詩。學生集體配樂朗誦。

      四、讀出意境

      (一)前兩行——晴景、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想想“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學生交流對詞語的理解。集體訂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虛指,在這指的是遼闊的江南地區(qū)。在古詩中,人們常常把黃鶯和春天聯系在一起。詩人邊走邊看,地點在變化,鳥鳴不停地在耳邊響起,這是一番怎樣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4、體會前兩句詩的意思?芍该寣W生說。

      遼闊的`江南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百花開放、山青水綠、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xiāng),在鄰近水邊的村鎮(zhèn)酒家的酒幔子在風中飄揚。

      寫出了什么特點?江南景色的秀麗。

      5、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6、帶著自己的感情朗讀古詩,讀出地方的遼闊,讀出那景色的明麗,讀出那色彩的斑斕。

     。ǘ┖髢尚小昃啊压

      過度:詩人邊走邊看,游興十足。這個時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細雨,他慢慢走上一個山岡,極目遠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籠罩在一片霧蒙蒙的青紗之中。在遠處,他看到了很多寺廟,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樓臺在蒙蒙的霧雨中忽隱忽現。

      寫出什么特點?蒙蒙細雨,寺廟隱現。江南雨景的秀美。

      四、讀出韻味

      1、提問,詩歌的后兩行只是描寫江南春天的雨景嗎 ?

      2、默讀體會一下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教師及時的補充背景知識(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

      3、教師小結:南朝統(tǒng)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wěn)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許許多多的寺廟,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4、集體討論(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5、帶著理解,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6、練習背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jié),讓我們一起來咱們春天吧!齊讀古詩:

      春日題畫

      [宋]朱熹[清]袁牧

      勝日尋芳泗水濱,村落晚晴天,

      無邊光景一時新。桃花映水鮮。

      等閑識得東風面,牧童何處去?

      萬紫千紅總是春。牛背一鷗眠。

      六、作業(yè)

      依據《江南春》這首詩歌的內容,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板書設計

      江南春絕句

      江南之景——柳綠花紅鶯歌燕舞

      依山傍水酒幡迎風

      春光無限好

      南朝寺廟——數以百計壯麗宏偉

      空濛煙雨 包含感慨

      《江南》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的一個生字,并能理解運用。

      3 、在朗讀中感受江南美麗春景的同時感受作者借古諷今,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興亡之感。

      教學重難點:

      1 、帶著想象誦讀詩歌,體會江南春景。

      2 、領會詩人借古諷今的藝術手法。

      教材分析:

      本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描繪了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也感嘆南朝的'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諷喻之意。

      教學用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 1 ) PPT 出示幾張春天的圖片。說到雪,說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說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 2 )解題《江南春》,顧名思義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 1 )春天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美)你覺得江南的春天,會給人什么樣的感受?(美!)

     。 2 )帶著自己的感受吟誦詩歌。

     。 3 )指導朗讀。七言絕句應該怎樣斷句?(千里——鶯啼——綠映——紅)

      三、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 1 )一看:朗讀詩歌,你看到了什么?(綠葉襯著紅花,綠水環(huán)繞的村莊,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風中微微擺動。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廟,在煙雨迷蒙之中若隱若現。)

      千里:與“十里”作比較。

      四百八十:概數,說明很多。

     。 2 )二聽:鶯啼、人聲

     。 3 )三聞:花香、酒香

     。 4 )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總結: 在詩人的筆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煽、可聽、可聞、可想。那我們就一邊讀一邊看,一邊讀一邊聽,一邊讀一邊聞,一邊讀一邊想吧。

      過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們感到的僅僅是美,僅僅是無限的遐想。但是我們的是詩人想到的遠遠不止這些。

      四、拓展延伸、

     。 1 )介紹寫作背景

     。 2 )學習借古諷今的藝術手法

      五、課堂總結

      《江南》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圓潤的聲音,輕快優(yōu)美的演唱《茉莉花》。

      2、在聽賞與跟唱歌曲的過程中,能自信的跟唱歌曲,并能唱準波音記號,積極地參與音樂表現活動。

      教學重點:學唱《茉莉花》與聽賞跟唱《拔根蘆柴花》。

      教學難點:唱準波音記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伴著江蘇民歌《拔根蘆柴花》的音樂,師生一起做拔蘆柴花的動作進教室。

      二、引導掌握

     。ㄒ唬┱f江南看江南

      師:老師在課前請同學們分組去查找收集與江南有關的一些資料,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同學們勞動的成果,各小組亮出你們的自信吧。

      分組指名回答

      第一組江南的風俗

      第二組江南的名勝

      第三組江南的特產

      第四組江南的音樂

      設計意圖:課前布置預習,讓學生通過合作與探究式的學習,完成資料的收集和查找。這種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誘發(fā)學生展開思維,表現自我,還能培養(yǎng)學生主體精神和個性品質及學生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獲取多元文化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興趣,通過講述、展示自己了解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信、大方的表達和表現能力。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對江南探究欲望的目的。

     。ǘ┏

      跟賞與聽唱《拔根蘆柴花》

      師:各組同學們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江南的知識,讓我們大開眼界。的確,江南是個人杰地靈地方,江南人民是那樣柔婉、細膩,F在,讓我們來感受江南人民勞動的景象吧。

      學生欣賞江蘇北部地區(qū)人民拔蘆柴花的情景。

      (課件播放歌曲mtv《拔根蘆柴花》,普通話版。學生跟賞歌曲一遍。)

      說一說,做一做

      師:剛才大屏幕上的江南人民在干什么?

      指名回答。

      師:誰來模仿人們勞動的樣子?你能唱一唱其中的某一句歌詞嗎?解釋蘆柴花。

      請2─3名學生回答。

      師:剛才的這首江蘇民歌叫《拔根蘆柴花》

     。ㄕn件出示歌單)

      3、找一找,唱一唱

      師:仔細看曲譜,有你不明白的知識嗎?

     。▽W生看曲譜,指名回答。)

      師:讓我們請出知識淵博的小博士吧。

     。ǔ鍪菊n件,了解上波音、下波音。)

      師:讓我們來唱一唱帶有波音記號的`樂句。

     。▽W生跟音樂唱2遍,難點的地方帶唱幾遍。)

      師:假如我們不帶上波音記號,會是怎樣一種效果呢?

     。ㄗ寣W生通過比較。再次體驗波音記號,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

      4、聽一聽,演一演

      聆聽用江蘇方言演唱的《拔根蘆柴花》。

      師:剛才的歌曲是用江蘇方言唱的,你聽懂了嗎?能唱一唱嗎?

      學生用方言跟唱《拔根蘆柴花》,并進行參與表現。

     。ǹ捎酶鞣N方言唱、用手勢動作表現、分組展示等。)

      設計意圖:《拔根蘆柴花》是一首節(jié)奏歡快、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它能引起學生不由自主地用身體活動去感應音樂,獲取音樂帶來的快樂。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自己對歌曲進行直觀的接受,并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學生為主,提供一個舞臺參與活動的表演,讓學生唱得開心,演得投入,在輕松愉快熱鬧的課堂氣氛中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領悟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誘發(fā)學生展開思維,表現自我,還能培養(yǎng)學生主體精神和個性品質,加深記憶。

      學唱歌曲《茉莉花》

      1、導入

      勞動的歌聲剛落,這邊的又傳來了詠花的歌聲,你聽……

     。ㄕn件播放mtv《茉莉花》)

      2、哼唱歌曲

      師:歌中唱的是什么花?你也想歌唱茉莉花嗎?

      (指學生回答,跟音樂哼唱)

      3、歌曲表現

      a、你覺得這首歌的情緒怎樣?

      (指名回答)

      b、你怎樣來表現歌曲的情緒?

     。ūM量讓學生多說,多參與。)

      c、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

      設計意圖:利用音像,創(chuàng)設一個美的情境,感受景美歌美的意境,激發(fā)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有強烈的學歌欲望。歌曲表現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通過感受,說出表現方法,從而讓學生能用柔和、圓潤的聲音演唱《茉莉花》。

      (三)贊江南

      師:我們看了江南的景,欣賞了江南的音樂,也唱起了江南的歌,現在你對江南有什么話說嗎?

     。ㄖ该卮穑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河山和民族音樂的熱愛。

      三、課堂小結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國的民族音樂是音樂寶庫中的一顆奇葩。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有了深刻的認識,在以后的學習中去發(fā)現更多的民族知識。下課。

      《江南》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1個生字“旗”,認識2個生字“鶯、郭”。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美。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慨嘆南朝的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把諷喻之意。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歌曲《春天在哪里》,音樂《水調歌頭》屏幕出示相關古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聽、唱《春天在哪里》。

      2、說春天。

      3背春天的詩。

      你們關于春天的詩知道得可真多,這個月誦讀之星該評給誰呢?這可難位老師了,不過沒關系,接著往下比。

      4、池州“千載詩人持”有哪些詩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詩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詩人李白寫下了秋浦歌十七首。杜牧在我們池州做過刺史,關心人民疾苦,貢獻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詩,因為有了《清明》我們池州的杏村才名揚千古,名揚四海,感謝杜牧。)

      5、今天學習杜牧的江南春

      板書:江南春,唐,杜牧,七絕

      二、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反復讀(對照拼音讀準生字音、并想辦法記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還可以給詩標上平仄,吟誦吟誦)。

      2、指名讀生字,說字意,組詞。(給二類字說意思,組詞,一類字記字形,組詞)。記字形,書空寫。

      3、指名讀古詩。

      4、根據平古詩仄反復吟誦。

      指名說感受,再讀,評價。

      三、體會古詩意境美

      (一)學習1—2句

      1、(古詩穿越千年,還那么有魅力,是因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反復吟誦1、2句,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詞語向你傳遞著這樣的信息呢?

      2、生匯報。

      “千里”,寫出了范圍之廣,是虛指,指整個江南廣袤的大地。

      “鶯啼”1、想象一下,你聽到了什么?黃鶯在鳴叫,在哪里,怎樣地鳴叫),指導完整地說,我聽到了黃鳶在___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地鳴叫。

      2、誰來模仿一下,(一個一個地鳴/集體鳴)根據聲音說詩句或詞語。(師評:這是“幾處早鶯爭愛樹”,這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這是“上有黃鸝深樹鳴……)

      3、我走到哪都能聽到清脆婉轉的鶯啼,給我?guī)砹嗣篮玫穆犛X享受,這就是“千里鶯啼”。

      “綠映紅”

      1、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畫面?

      2、“千里綠映紅”呢?(到處是綠樹簇擁著紅花)

      3、指導看圖,小結(鮮艷的紅與明亮的新綠互相映襯,色彩明麗,給人強烈地視覺沖擊,帶來了美好的視覺享受)。

      4、你想用哪些詩句來表達你看到的美景呢?

      (百般紅紫斗芳菲 日出江花紅勝火 桃紅復含宿雨 水上桃花紅欲燃)

      “水村山郭”

      1、想象一下,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畫面?

      2、也可以用詩句來表達你看到的畫面。(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過渡:美好環(huán)境中,人們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從哪兒看出來呢?)

      “酒旗風”

      1、酒旗迎風招展,表示這兒是酒店。

      2、迎風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訴我們這兒怎樣?(這兒談笑風生,人聲鼎沸,這兒歌舞升平,這兒美酒飄香,這兒人來人往……)

      3、把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放入詩中,用你的聲音告訴大家!指名輪讀1、2句。

      (又聽到了,又看到了,這還是畫嗎?分明是來到了唐朝的江南呀!)

      4、讀1、2句,看插圖,引導說詩意,指名說、齊說。

      (廣袤的江南大地上,到處是鶯歌燕舞,到處是花紅柳綠,到處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市!到處是酒旗招展、招攬著南來北往的客人)

      5、看到這巨幅江南春畫卷展現在你的眼前,想送給他一個字一個詞或一句話好嗎? (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機勃勃、春意盎然、春光無限、春色無邊、鶯歌燕舞、詩情畫意、春光明媚……)

      6、你體會到詩人的什么心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景有多美,愛就有多深)

      過渡語:是呀,這樣一位有政治才華的愛國詩人,生不逢時,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生活在一個迷信佛教寺宇奢麗的晚唐,社會沉悶壓抑,有識之士受到排擠。杜牧熟讀史書,看透時局而又無法力挽狂瀾。他的內心受著怎樣的煎熬呀,當一切美景籠罩在迷蒙的煙雨中時,詩人遠眺掩在蒼茫煙雨中的樓臺蹤影,感慨萬千。

      (二)學習3、4句

      1、反復吟誦3、4句。

      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寺 樓臺 煙雨)

      3、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兩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樓臺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4、前2句寫的是眼前春景,后兩句就與古代歷史聯系起來了,我們可以用兩個字來說明——寫今,懷古。

      5、詩人為什么要懷古呢?

      6、作者生活的晚唐,統(tǒng)治者當時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麗。南朝統(tǒng)治者因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求神靈保佑江山穩(wěn)固。結果這些林立的寺廟不僅沒有改變他們必然滅亡的命運,還加速了統(tǒng)治者的滅亡。這真是對南朝統(tǒng)治者的極大諷刺,三百多年過去了,作者重提此事,僅僅是諷刺南朝統(tǒng)治者嗎?言外之意,警告當朝的統(tǒng)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轍,否則必將加速滅亡。這種寫法叫借古諷今。

      7、煙雨中的樓臺,仿佛在說:南朝統(tǒng)治者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朝統(tǒng)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煙雨”想象一下,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樣子,古詩句也行?(輪說)(小雨潤如酥,畫船聽雨眠,潤物細無聲)。

      9、師小結“煙雨”如夢如煙,如煙如霧讓我想起了“無邊絲雨細如愁”既寫雨,也是寫愁,那種愁呀,無邊無際,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籠罩著千里江南、籠罩在作者的心頭。

      前兩句景色有多美,詩人愛就有多深,愛有多深,憂國憂民情感就有多濃。

      他在《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中寫到“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同時這樣美好景色中也感受到作者對國家命運和前途充滿著幻想,雖愁卻不消沉,體現了作者詩歌俊爽的風格。

      10、讓我們再次走進詩中,走進詩人的心靈深處,齊誦全詩。

      11、古詩還可以配樂唱,根據詩的情感選用合適的音樂播放《水調歌頭》伴奏。

      四、品藝術美

      這首詩有動靜的映襯,色彩的映襯、山水的映襯、城郭的映襯,“千里”是空間上的拓展,“南朝”是時間上的追溯,前兩句寫今、后兩句懷古,借古諷今。

      詩人以極具概括性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而又氣勢恢宏的江南春畫卷,給人立體的藝術享受。

      五、課外延伸

      杜牧七絕詠史詩,成就最高,創(chuàng)作了許多“二十八字史論”這譽的優(yōu)秀作品。希望同學們課后更多地走進杜牧其人,其詩。

      板書設計

      江 南 春

      唐 杜牧

      寫 今

      七 絕

      “二十八字史論”

      平長仄短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懷 古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附:

      長空澹澹孤島沒,萬古銷沉向此中。

      看取漢家何事業(yè),五陵無樹起秋風。

      ——《登樂游原》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過華清宮》

      [參考書目]

      《古代文學史》、《唐詩風貌》、《古代文學作品選》、《唐詩選》

      《江南》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字。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借助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初步具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具、學具

      教具:自制CAI光盤,課文放大彩圖,生字卡片,畫有小魚、荷葉、東南西北圖案的頭飾。

      學具: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利用CAI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采蓮和水中魚兒戲游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小朋友,看了剛才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覺得這個地方美嗎?想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想不想到那里去游玩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那里去游玩一番吧!板書課題。學生借助拼音齊讀課題兩遍。

      教師講解:江南就是我國的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一數,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用“·”畫出生字,教師抽查。

      4.教師范讀、領讀。

      三、學習生字

      1. 指名分句朗讀,結合學習生字詞。(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江、可、采;第二句:葉、何;第三句:魚、戲、間。

      2.學生拿出生字卡自讀,教師相機正音。

      注意“江”、“間”的讀音一個是后鼻音,一個是前鼻音!安伞钡淖x音是平舌音,不要讀成翹舌音!翱伞焙汀昂巍表嵞赶嗤,“葉”和“魚”的讀音是自成音節(jié)。

      3.檢查識字情況。先打亂順序認讀生字,師出示生字卡,抽讀,開火車讀,齊讀;再朗讀包含這些生字的句子。

      4.指導寫字:可、江、采、魚。

     。1)記住字形。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如何識記生字。可啟發(fā)學生用學過的筆畫和熟字來分析記憶字形。

      “可”:有五筆。擴詞:可愛、可口、可以。

      “江”:三點水加“工”。江與水有關,所以有三點水?陬^組詞:江水、江邊、江上、長江、江岸。

      “采”:上下結構,采要用手,注意上面是一個爪字頭?陬^組詞:采花……

      “魚”:下邊的一橫是“魚”的尾巴,利用課件展示?陬^組詞:魚兒、魚尾巴……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紅。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4)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5)生練習寫生字后師點評。

      四、精讀課文

      1. 學習詩的一、二行。

     。1)指名朗讀詩的一、二行。

     。2)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荷葉。荷花長得怎樣!昂巍保罕硎靖袊@,驚訝;“田田”:指荷葉長得層層疊疊,茂盛鮮亮,非常可愛。

     。3)指導反復朗讀,展開聯想,從這兩行詩中你知道了什么?從中感受荷葉茂盛鮮亮、非?蓯鄣臉幼印

      2.學習詩的后五行。

      (1)指明朗讀詩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葉、荷花、蓮蓬之外,還有什么?(魚兒)魚兒在干什么?(游水嬉戲)

     。2)魚兒在蓮葉間是怎樣游動的?哪些地方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

      指導反復朗讀:“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北。”

      課件展示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的情景,讓學生展開聯想,感受魚兒的快樂和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理解方位詞:東、南、西、北,并讓學生動手畫出方位圖。這里的東南西北是指荷葉的四周。

      展開想象:魚兒在蓮葉間游玩,它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魚兒在蓮葉間游玩的歡快情景。

      教師揭示: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又穿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又滑到了北面。五個“戲”字寫出了魚兒的快樂和自在,“東、南、西、北”則寫出了魚兒在水間自由自在、逗人喜愛的樣子。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么樣呢?

      懷著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五、背誦課文

      1.嘗試背誦。(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習背誦課文。)

      2.抽生背誦,說說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誦課文。(看圖記、根據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六、戴上頭飾表演魚兒在荷葉中戲游的歡樂情景

      4個同學戴著東、南、西、北的頭飾扮演東、南、西、北,3個同學戴著小魚的頭飾扮演小魚,6個同學戴著荷葉的頭飾扮演荷葉,邊背誦邊表演。

      七、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后繼續(xù)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

      《江南》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古詩。選自《漢樂府》,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這首詩共七行兩句話。詩句的前兩行直接介紹了江南的水鄉(xiāng)是采蓮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寫魚兒在蓮葉下面游水嬉戲。整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兒童閱讀。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讀準生字字音,借助圖文理解新詞的意思,會寫田字格中的5個生字。借助插圖,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詩歌大意。想像勞動人民采蓮的情景,體會他們在勞動中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悟勞動人民一邊采蓮、一邊嬉戲,魚兒與人同樂的那種愉悅和諧的快樂氛圍。

      教學構想: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適合學生閱讀,再加上課文配有的插圖,形象地展現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那么,如何讓學生在讀課文、看插圖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審美情趣?本課字詞的教學力求在美的語境中進行,讓學生在感受美的同時,識記字詞。朗讀方面,力求通過看鮮明的插圖,并用描述性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一個想讀、愿讀、會讀的情境中。生活中的美是需要發(fā)現的,本課在設計中安排了讓學生收集反映荷葉、荷花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等方面的資料,旨在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美的能力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生詞卡片、電腦、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指導朗讀古詩。能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指導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入,教學部分生字詞。

      1.教師略帶神秘地對學生說:“小朋友們,快閉上眼睛,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欣賞那兒迷人的風景!(教師貼掛圖。)

      2.這兒的景色美嗎?你能把看到的美景,盡力用美的語言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們嗎?(學生表述,教師鼓勵性地點評。)

      3.教師邊引述邊貼生字卡片。讓我們細細地欣賞一下。(教師手指著圖。)瞧,婷婷的荷花開放在茂盛鮮亮的荷葉間,(貼生字卡片:蓮葉間。)魚兒(貼生字卡片:魚兒。)在清澈的湖水中歡快地游玩,秀美的水鄉(xiāng)女子正在劃著小船采摘蓮子。(貼生字卡片:采蓮。)這是一幅多么美的江南!

      4.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板書:江南。)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5.教學貼在圖旁的生字詞。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看看圖說說,蓮葉間指的是什么地方?采蓮是什么意思?

      6.欣賞了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圖,讓我們來讀讀描寫這幅美景的詩歌,看看自己能否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給你三分鐘時間,盡力把這首民歌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上面的要求,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字音讀準了嗎?課文讀通了嗎?)

      第一組:戲東西南北。

      (1)自古以來,江南就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稱,你們瞧,(指圖。)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戲。(出示卡片:聶。)這些魚兒,一會兒游到東,(出示卡片:東。) 一會兒游到西,(出示卡片:西。)一會兒游到南,(出示卡片:南。)一會兒游到北。(出示卡片:北)

      (2)指名讀生字。齊讀。

      (3)小黑板出示:譬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學生自己反復練習。指名讀。小組讀。

      第二組:可田。

      (1)(看圖。)小朋友們,讓我們再來欣賞江南美景,這婷婷的荷花有的已結出了嫩黃色的蓮蓬,有的蓮蓬已經成熟,這可是采蓮的好時機。(出示卡片:可。)這荷葉是多么的鮮亮嫩綠,古時候就用“田田’’這個詞說出了荷葉的鮮亮嫩綠。(出示卡片:田。)

      (2)誰能把描寫荷花和荷葉的那句話讀準確?(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

      l.現在你能把整首民歌讀準確嗎?小朋友們打開書自己再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詞。

      1.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三個生字:“江、可、葉”。

      2.自學書后第二題,看看該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江:左窄右寬。可:橫要稍長一些。葉: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設計: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指導正確的朗讀古詩。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活動。

      上節(jié)課學的生字詞還會讀嗎?(開火車讀。)課文會讀嗎?(指名朗讀。)

      二、談話揭題。

      1.字、詞會讀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江南》。

      2.這節(jié)課的要求提高了,除了讀準確課文外,還要把課文讀美,讓聽的人眼前仿佛一下就出現了江南的美景。你能行嗎?

      3.為了把課文讀美,我們得看圖弄清楚文章中每句話的意思。然后邊讀邊在自己的腦中勾畫出一幅江南的美景圖。

      三、精讀課文。

      1.教學第一行。

      (1)課文第一行句子告訴我們,江南一帶是采蓮的好地方!吧彙本褪呛苫,你們能看圖說說“采蓮”是什么意思嗎?(采蓮子。)

      (2)指導朗讀。(能自豪地讀第一行詩句。)看圖說說蓮葉是什么樣的?把江南這一采蓮的好地方介紹給大家。(練習讀。指2讀。)指導停頓:江南/可采蓮

      2.教學第二行。

      (1)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還美在荷葉?磮D說說蓮葉是什么樣子的?(碧綠的',像小鐘的。層層疊疊的……)(指名回答。)

      (2)這荷葉不光多,而且還很美。

      (3)讓我們來贊一贊荷葉吧!(試著讀好第二行句子。) 指導停頓:蓮葉/何田田

      3.教學第三至第七行。

      (1)在這美麗的景色中,連魚兒也似乎特別高興。瞧,它們在蓮葉中間歡快地游著,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書上為什么不用“游”而用“戲’’呢?(魚兒就像在歡快地做游戲,可高興啦!)

      (2)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魚兒嬉戲的情景。)反復練習。朗讀。指導停頓: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小朋友們通過朗讀,讓老師感受到了魚兒在荷葉間歡快地嬉戲的情景。小朋友們真棒!

      (3)能把這首詩歌背下來嗎

      四、教學生字詞。

      1.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會寫“魚、西”兩個字。

      2.自學書后第二題,看看這兩個字如何寫。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魚:“撇折”像魚頭,“田”像身子,“一”像魚尾。西:下面邊的部分應寫得上寬下窄。

      4.學生描紅和仿影,教師巡視指導。

      五、總結全文。學習謎語,引導收集資料。

      1.學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人們采蓮,魚兒嬉戲,婷婷的荷花在比美。

      2.如果你是采蓮人,你的心情會如何?為什么?

      3.荷花的美,給穿梭于荷葉間采蓮的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學完課文,我有一個小小的謎語給大家猜。

      4.回去給爸爸媽媽猜一猜。(試著背出謎面。)

      5.謎語也寫出了荷花的美、荷花的可愛,其實荷葉、荷花的美,吸引了許多詩人、畫家、攝影師……課后能去收集一些反映荷花、荷葉美的圖片、詩歌、兒歌、繪畫嗎?

      作業(yè)設計:

      回家和爸爸媽媽共同收集資料。

      板書設計:

      江南

      江 南 可 葉 魚 西 北

      《江南》教案 篇13

      設計理念:

      《江南》(蘇教版第一冊)是《樂府詩集》中一首古詩。詩中描寫的是江南夏天,碧綠的蓮葉,美麗的蓮花和采蓮女采摘蓮蓬的動人場景!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一、二年級學生要“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并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誦讀,培養(yǎng)語感,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

      2、情感目標: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感情。

      3、思維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如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展開想象,體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歌導入,激發(fā)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聽,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皇赘琛督稀?/p>

      2 5 3∣ 2 1 6 ∣2 ―∣2 0 ∣

      江 南呀 可 采 蓮 呀,

      魚 戲 蓮 葉 西 呀,

      2 5 3∣ 2 1 6 ∣5 —∣5 0∣

      蓮 葉呀 何 田 田 呀,

      魚 戲 蓮 葉 南 呀,

      6 5 6 1∣ 2 5 3∣ 2 ―∣2 0∣

      魚戲 蓮葉 間 魚戲 蓮 葉 間,

      魚 戲 蓮 葉 北 呀,

      2 5 2 1∣ 6 5 ∣ 1 2 6 ∣5 —∣5 0‖

      魚戲 蓮葉 東 魚 戲 蓮葉 東 呀。

      江南 可采 蓮 呀 江 南可 采蓮 呀。

      這首歌好聽嗎?大家想不想學呢?咱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歌的歌詞。

      2. 這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人們在干什么?

      (課件展示江南采蓮圖)

      課件出示:

      jiāng nán

      江 南

      指導讀音nán。

      南

      教師講解:江南自古以來就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二、預習檢查,初讀古詩

      1、自讀課文。

      提出要求:注意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預習情況。

      liɑn yè tiɑn tiɑn kě

      蓮 葉 田 田 可

      yú xì liɑn yè jiān

      魚 戲 蓮 葉 間

      3、再讀課文。

      要求:把句子讀通順,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停頓。

     、僮杂勺x。

     、谥该c讀。

      ③教師范讀。

      剛才小朋友們讀得都挺好,老師也想讀一讀,行嗎?

     。ㄗx完后,學生評價)老師為什么能讀好呢?因為老師知道每句詩的意思,知道它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讀,因此能夠讀好。下面我們就來了解這首詩。

      三、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古詩。

     。ㄒ唬├斫獾谝痪洹

      1、第二行:蓮葉何田田!

     。1)小朋友們,你們看荷葉長得怎么樣?[課件出示采蓮]

      小朋友們剛才說了這么多,其實已經說出了“蓮葉何田田”的意思。誰再來試試看。

      這句是贊美荷葉的,“何”可以理解為多么,蓮葉多么。

      (2)荷葉長得茂盛,荷花開得怎么樣?采蓮姑娘們在干什么?她們會說些什么呢?她們的心情怎樣?

     。3)荷塘上采蓮姑娘們一邊采著蓮蓬一邊說笑著多熱鬧呀!

     。4)江南真是個可以采蓮的`好地方!

      齊讀: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2、指導朗讀。

     。ㄅ錁,邊讀邊做動作)小朋友們,你們現在就是采蓮人了,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句。

     。ǘ├斫獾诙。

      1.荷塘里多熱鬧呀,你們看小魚也來了,它們在蓮葉間

      游來游去,一會兒游到東,一會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游到北。

      出示: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這里的“戲”就是游戲的意思,為什么不用“游”呢?

     。ㄒ龑В褐挥腥瞬艜螒,這里說小魚也在游戲,就是把魚當成人來寫。你們覺得是魚游蓮葉間有趣,還是魚戲蓮葉間有趣呢?)

      2.指導朗讀。

      小魚們在荷塘中玩得多么高興啊,誰來把第二句讀一讀。

      指名讀,男女分組讀,師生配合讀。

      四、再入情境,背誦古詩。

      1.學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ㄅ錁罚,小朋友們,請大家把眼睛閉上,這時你劃著一葉小舟來到了一望無際的荷塘中,荷葉長得密密層層,碧綠碧綠的,像一把把碧綠的大傘。荷花也開了,有粉白的,有粉紅的,就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呦,還有那飽滿的蓮蓬多誘人呀,采蓮姑娘們也劃著小船來采摘蓮蓬了,她們說著、笑著,歡笑聲飄蕩在荷塘上。小魚也來趕熱鬧了,它們在荷葉間游來游去,玩得多高興!

      小朋友們,剛才老師說的這些景色,你們都看到了嗎?那么現在就請大家把這首古詩讀幾遍,看能不能把江南美麗的景色和姑娘們采摘蓮蓬時那種歡快的場面給讀出來。

      指名讀,點評。

      配樂朗讀。

      五、學習采蓮歌。

      小朋友們,咱們唱著歌,一起去采蓮好嗎?

      (教師和學生一起唱江南,邊唱邊做動作。)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背誦江南。

      2、認讀綠色通道內的字。

      liɑn xì jiān

      蓮戲間

      3、在詩中找出生字

      jiānɡ nɑn kě yè tiɑn yú xī běi

      江 南 可 葉 田 魚 西 北

      二、學習新字。

      1、學寫“江”“南”“西”

     、龠@幾個字都是什么結構,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谀隳芙o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嗎?(用生字組詞)

     、劢處煼秾憽

      ④學生描紅。

      ⑤評點。

      2、自學余字“葉”“北”“可”“田”“魚”

     、傩〗M內討論怎樣寫這些字,組詞。

      ②描紅。

     、墼u點。引導學生自我欣賞,組內欣賞。

      三、趣味練習:找朋友。

      1、師生配合,示范玩法。

      師:這是什么?出示“江”

      生:這是江南的江。

      2、全員參與,游戲自主。

      同位同學做“找朋友”游戲。

      《江南》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江、南、可、采、田、間、東、北”8個生字。會寫“田、東、西、北、魚”5個字,學習新筆畫“豎彎鉤”、“豎彎”。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悟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在讀書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

      2.認識、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蓮葉何田田”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蓮葉、蓮蓬、小魚圖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課件出示江南風光組圖。

      教師介紹:看,綠樹紅花,小橋流水,河中碧波蕩漾,小橋、綠樹、房屋倒映在水中,岸邊,小草青青,楊柳依依,到了夏天,滿池盛開的荷花更是吸引了許多的游人,這就是我國有名的水鄉(xiāng)——江南。

      2.板書:江南,學生仿寫,記住筆順。

      指名拼讀,提醒注意點,齊讀。

      3.師:江南的空氣溫暖、濕潤,江南的土地美麗、富饒。瞧,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房前前屋后緩緩流過,多么溫柔,多么嫻靜!夏天,池塘里、湖水里開滿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別提多美了。夏天快要過去的時候,荷花謝了,可是蓮蓬長大了,蓮子也成熟了,這時候,人們就可乘著小船去采摘蓮蓬了。

      這不,漢代有一位詩人,在游覽江南后,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就寫下一首詩,題目叫——江南。(課件出示題目)

      今天我們就學習這首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詩人寫了什么呢?

      師:讀古詩很講究韻味,老師讀詩的水平可是很高的,大家拿好書、仔細看,認真聽!教師配樂朗讀。(課件出示古詩、配樂)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目視雙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不會的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卡片。

      師:大家讀詩讀得那么流暢,值得贊揚。就是不知道把詩句中的生字寶寶單拿出來你們還認不認識。敢挑戰(zhàn)一下自己嗎?)學生開火車讀,說識記方法。

      4.指名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感悟詩意。

      1.第一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1)第一行

      [導入:江南水鄉(xiāng),河流眾多,許多人家房前屋后隨處可見碧波蕩漾的池塘,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ㄕn件出示荷花、荷葉)問:你看到了什么?]

      師:美麗的荷花里面藏著蓮蓬,蓮蓬里結著一粒粒蓮子。當花瓣謝了的時候,蓮蓬長大了,(課件出示蓮蓬)蓮子也成熟了,這時候,水鄉(xiāng)姑娘就劃著小船來采摘蓮蓬了。(貼蓮蓬)

      江南,可真是一個采蓮的好地方。ㄕn件出示:江南可采蓮,)

      [指名朗讀,正音,指導朗讀。]

     。2)第二行

      師:荷花又叫蓮花,那么荷葉又叫——蓮葉。(貼蓮葉)

      看看,池塘里的蓮葉長得怎么樣?(大、綠、多、美……)

      [師:小朋友,看那滿池的蓮葉,像一把把撐開的小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誰也不甘落后,一片片探出小腦袋,爭著向上長,那一顆顆滾動的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還閃閃發(fā)亮呢!誰能找到寫蓮葉的句子?

     。ㄕn件出示:蓮葉何田田。)聽老師讀這句話。]

      指名讀,評議。

     。3)指導朗讀第一句。

      蓮葉長得如此茂盛鮮亮,蓮蓬又喜獲豐收,采蓮姑娘撥開蓮葉,采摘那一個個成熟的蓮蓬,這時她們的心情會怎么樣?

      [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這句話,齊讀第一句。

      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邊讀邊閉眼想像畫面。]

      2.第二句: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1)第三行

      [看到采蓮姑娘這么開心,小魚兒也來湊熱鬧了。ㄕn件出示小魚)看那一條條可愛的小魚在蓮葉間游來游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條小魚,在這美麗的池塘中,你最想做什么?(課件出示:魚戲蓮葉間:)指名讀。]

      你從哪個詞看出小魚在做游戲?認讀:戲

      (2)第四~七行

      小魚兒是怎么做游戲的呢?(課件出示: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教師引讀句子。

     。ㄙN小魚)邊演示邊講述:小魚兒在蓮葉間,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躥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溜到北面,它們在來蓮葉間到處玩耍嬉戲。你覺得這時候小魚兒怎么樣?]

     。3)指導朗讀第二句。

      同桌互讀,推薦朗讀,喜歡的一起朗讀,表演讀,齊讀。

      3.朗讀全文。

     。1)導入:小朋友,讓我們跟著采蓮姑娘,劃著小船,伴著優(yōu)美的樂曲,去江南水鄉(xiāng)走一走,看一看吧!

      欣賞動畫。

     。2)你覺得江南是個怎樣的地方?

      (3)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可真美。。ò鍟好溃

     。4)齊讀全文,贊美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

      4.嘗試背誦。

      5.抽生背誦,說說自己所用的背誦方法。(看圖記、根據重點字詞記、想象記)

      四、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西、北”兩個字

      1.學生自由認讀,指名讀集體讀。

      2、通過學生自由組詞了解字義。

      3、記憶字形。

     。1)師:怎樣分別記住這兩個字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看一看它們的筆順,你發(fā)現它們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嗎?師:“西”的第五筆是個新筆畫,叫“豎彎”。卡片出示帶音節(jié)的新筆畫名稱,學生認識后伸出手指一起寫一寫!氨薄钡牡谖骞P多了個小“鉤”,叫“豎彎鉤”。學生一起寫。

      (2)學生自己記憶“西”、“北”的字形。同桌互相說,指名說。

      4、書寫生字。指導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學習其它三個字。

      5、書寫展示,學生相互評價。

      五、總結談話

      我們的祖國不僅江南這樣美麗的水鄉(xiāng),還有許多聞名于世的名山大川,山與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因此,我們學校把山水作為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大家課后搜集一些關于山與水的詩與畫,在班上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5、江南

      (貼圖)

      美

      【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首詩時,我選擇了“情境教學法”,引導他們在讀中感悟,豐富想象,充分表演,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一步步將他們帶入到古詩的意境中,使其始終保持盎然的興趣,讓詩句自然而然地爛熟于心,讓詩句中描繪的美景幻化成美麗的圖畫鮮活于學生的頭腦中。生字是低年級學習的重點,以游戲方式提出,更激起了學生的挑戰(zhàn)欲望,加深記憶。

      《江南》教學反思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全詩共7行兩句話,前兩行介紹了江南是個采蓮的好地方,后5句寫了魚兒在荷葉下嬉戲。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了一幅蕩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被一一展現了!

      為了使我們的孩子體會到這種美,教學第一句時,我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學生讀課文后提問:什么叫“何田田”?學生一下子無法回答,于是指導學生看圖,引導: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荷葉的美,荷葉的綠,荷葉的大,荷葉的多,體會這么多又大又綠的荷葉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眼前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幅何田田的美景。在學生交流后,引導朗讀,想象我們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把你看到的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并鼓勵學生站起來,配上動作讀。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

      教學第二句時,我主要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首先進行這樣的過渡引導:“蓮葉長得這么綠,這么好,蓮花開了,結了蓮子兒。采蓮的人們劃著小船,高高興興地采收蓮蓬。河里的小魚呀,也樂開了。你看到小魚了嗎?”出示圖后,讓學生想象,用一兩句話把湖里的小魚的姿態(tài)說一說,他們會說:“小魚真可愛!”“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真可愛!”“小魚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們在做游戲呢!”教師根據回答板書“戲”字,請學生說出它的意思。然后提問:“蓮葉東,蓮葉西,蓮葉南,蓮葉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討論后,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一會兒游到東面,一會兒穿到西面,一會兒鉆到南面,一會兒滑到北面,他們在水中是那樣的自由與快樂!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學生邊表演邊入情入境地誦讀,那洋溢喜悅的小臉,活潑可愛的動作,一下子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本課可謂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在教學時,我結合詞句的推敲在朗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江南》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江南”兩個生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體會詩歌的意境美,真切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教學難點:

      理解“荷葉何田田”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江南嗎?去過江南的小朋友說說你去過江南的哪些地方?生:我去過蘇州。生:我去過常州。生:我去過無錫。師:對,這些地方都屬于江南。人人都說江南美,但江南最美的要數江南水鄉(xiāng)了,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吧。ㄗ寣W生通過多媒體課件邊聽邊觀看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

      師:你覺得江南水鄉(xiāng)哪兒最美?

      生:那兒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魚兒。

      生:那兒的荷花粉紅粉紅的,特別的漂亮。

      生:碧綠碧綠的荷葉像大圓盤一樣,美麗極了。

      師:是啊,江南水鄉(xiāng)簡直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詩人看到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詩叫——

      生:(齊讀)江南。(板書課題)

      二、學習生字“江”、“南”

      出示:“江”

      誰來說說這幾拼音節(jié)?(教師板書:Jiang)

      你用什么辦法來記住這個字的?

      我們來看看電腦老師是怎樣一筆一畫寫的。

      學生書空。

      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在田字格中書寫“江”(教師板書:江)

      學生描紅“江”

      做生字開花的游戲。

      誰能用自己喜歡的詞說一句完整的`話。出示“南”

     。1)讀準字音

     。2)看清字的形狀。

      (3)記住字的筆順

     。4)一筆一畫照著寫。

      交流自學情況。(評:教者在重點指導“江”字的讀寫基礎上,出示自學提示,要求學生自學“南”字,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學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感知

      師:下面呢,讓我們隨著詩人到江南水鄉(xiāng)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W生觀看課件)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美麗的荷花。(教師在黑板上貼“荷花”的圖片)

      生:我看到了快樂的魚兒。(帖“魚兒”的圖片)

      生:我看到了綠油油的荷葉。(帖“荷葉”的圖片)

      師:我們小朋友知道荷葉也叫蓮葉,那么荷花也叫蓮花。誰來做小老師把你知道的有關蓮花的知識向大家作個介紹。

      生:我知道蓮花是在夏天開放。

      生:老師,我昨天上網查過,蓮花有好幾種顏色,有紅的、白的、黃的、紫的……

      生:蓮花可以結出蓮蓬,蓮蓬里面有許多的蓮子。

      師:讓我們一起欣賞這美麗的蓮花吧!(學生觀看課件)

      四、讀懂課文,入境悟情(一)

      學習第一句師:每到蓮子成熟的時候,人們就可以去一一采蓮了。人們撐著小船去采蓮的時候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我們小朋友讀讀課文就明白了。下面請小朋友借助拼音把《江南》這首詩讀正確、讀通順。

      生:自由、大聲地讀……

      師:誰愿意讀?(指明讀,學生評)出示圖片:

      師:采蓮的人看到了什么呢?

      生:采蓮的人看到了很多很多的蓮花、蓮葉、蓮蓬。

      師:你們喜歡蓮葉嗎?說說你們喜歡它的理由。

      生:蓮葉碧綠碧綠,非常漂亮,所以我喜歡它。

      生:蓮葉一片挨著一片,很多、很綠,所以我喜歡它。

      師:請你用一句話來夸夸蓮葉。

      生:蓮葉真美呀!

      生:蓮葉真多呀!

      生:蓮葉真可愛呀!

      師:我覺得你也很可愛呀!那古時候的詩人看到這層層疊疊,又綠又亮的蓮葉,心里非常的喜歡,就不由地稱贊到

      生:(齊讀:蓮葉何田田!)在圖片上出示第一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師:誰來夸夸這美麗鮮亮的蓮葉?

     。▽W生讀第一句)師:你們想聽老師讀嗎?(老師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師:小評委們,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徐老師讀得很美!

      師:謝謝!

      生:我覺得老師讀“蓮葉何田田”的時候,好象讀慢了。

      師:謝謝你給我提的意見。你是怎樣理解的,你就怎樣讀,好嗎?我相信你會讀得比我更好。ㄐ∨笥炎杂勺x)(男、女生賽讀)

      五、學習第二句

      師:這么美的蓮花、蓮葉,把小魚也吸引過來了,這些小魚在干什么呢?(學生觀看課件)

      生: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

      師:小魚游來游去好象在干什么呢?

      生:小魚好象在捉迷藏。小魚好象在做游戲。這些小魚好象在唱歌、跳舞。

      師:我們小朋友說得真好,那誰能連起來說一說:小河里,魚兒有的像在(),有的像在(),還有的像在()……,它們玩得()。(出示句式)

      《江南》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認讀重點字詞"蓮葉""東""西""南""北"。

      2、喜歡閱讀古詩《江南》,能夠理解詩歌內容。

      3、通過游戲進一步增強同伴間的感情。

      4、閱讀江南,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江南的理解。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認讀字詞"蓮葉""東""西""南""北"。

      活動難點:

      掌握詩歌內容。

      活動準備:

      1、字卡:綠色的東、紅色的西、橘色的南、白色的北、蓮花、蓮葉、蓮蓬和蓮藕。

      2、蓮花池掛圖一幅。

      3、江南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

      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猜一種花)引出蓮花、蓮葉、蓮蓬和蓮藕,出示圖片并配上相應的字卡。

      師:你們在哪里看到蓮花、蓮葉的?(出示掛圖,認讀"江南")

      二、認識重點字詞。

      1、出示"蓮葉"師:這兩個字叫蓮葉,在這首詩里有沒有蓮葉這兩個字。(請幼兒上來找,并用筆把它圈起來。)一起認讀。

      2、認讀"東""西""南""北"。

      師:(出示字卡)小朋友認識他們嗎?在這首詩里找一找。

      如:"東"詩里哪個字和它一樣,把它圈起來,讀一讀并學組詞----東門、東面、東方、東風、東京、東北------如以上的`方法學習"西""南""北"。

     。榱俗層變耗茌^清楚地區(qū)分字,加上色彩,如:西瓜紅,出示紅色字卡"西",并讓幼兒跟說;冬瓜綠;南瓜黃;北方冷。)

      3、游戲,復習鞏固字詞"蓮葉""東""西""南""北"。

     。1)游戲1:魚兒游得對不對。

      游戲玩法:請兩個小朋友做蓮葉,其他小朋友做小魚,師扮演魚媽媽,活動室貼有"東南西北"的字。全體幼兒朗誦詩歌,魚媽媽、魚寶寶邊聽詩歌邊往蓮葉的四個方向游。

     。2)游戲2:團結一致躲鱷魚。

      游戲玩法:配班教師扮演大鱷魚,師生扮演小魚。引導幼兒邊念詩歌邊游戲,念到哪句,就游到哪個方向的大蓮葉下躲起來。

      三、認讀古詩。

      1、指著掛圖教師帶幼兒邊認字邊讀古詩。

      2、幼兒通過觀看《江南》的動畫片,理解詩歌內容。

      3、教師引導幼兒去回憶詩歌中的詩句。

      提問:這首詩歌真美。誰記住了這首詩歌的名字?你喜歡哪句?還喜歡哪句?

      4、幼兒看動畫(動畫沒有聲音)再次朗誦詩歌。接龍游戲念詩歌。

      5、小結詩歌內容:江南的蓮葉很多,蓮葉長的非常茂盛,池塘里的小魚在蓮葉之間游來游去做游戲,一會兒游到蓮葉的東面,一會兒游到西面,一會兒游到南面,一會兒游到北面。江南真美呀!

      四、拓展幼兒的知識面。

      師:你們去過江南嗎?李老師帶你們去看一看。江南有許多地方,比如:蘇州的園林、杭州的西湖、鎮(zhèn)江的焦山、還有我們的揚州瘦西湖都有美麗的景色,最美的還是我們的揚州。(看課件讓幼兒欣賞)

      園長點評:

      運用多媒體教學,幼兒在朗誦中學習,在表演中識字,孩子們較順利地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愉快地完成了學習內容。

      其實古詩對于5-6歲的孩子來說學習起來比較難,但只要方法得當,利用現代化的腳下手段,實施起來一點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難。

      活動反思:

      孩子在識字活動和游戲活動過程中都比較感興趣。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實施,能完成目標任務,通過活動開展,發(fā)現活動的知識點很多時間較長,如果此活動針對大班幼兒來開展就更好了。

      小百科:江南,是指地理區(qū)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 。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鄉(xiāng)、繁榮發(fā)達等著稱。

      《江南》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感知印糕板形狀、圖案的美,初步了解印糕板的多種寓意與用途,大班教案《江南印糕板》。

      2、學習將一般圖案轉化成團花圖案,并用線描畫的方式加以表現。

      3、欣賞民間藝術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

      活動準備:

      教具:各種形狀的印糕板圖案,各種供幼兒示范的圖案;長方形、圓形白紙各一張,2朵可平方可彎曲的花。

      學具:每組大、小印糕板各一個,共6組;幼兒作畫工具(記號筆、白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印糕板的圖片,導入活動。

      1、欣賞各種不同圖案的印糕板。

     。ù谁h(huán)節(jié)一張ppt放4張印糕板,為保證幼兒的視線更清晰,建議可當孩子具體說到那張圖片時自動放大,讓全班孩子更清晰地觀察到每個印糕板的內部圖案。)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圖案?這些圖案人們是什么時候用的?

     。ń處熞龑Ш⒆雨P注具有明顯特征的圖案,如有狀元、一朵蓮花、一條魚、喜字、壽字等)

      教師小結:這個叫狀元糕;這個有一朵花開了,代表著花開富貴;有條魚代表著年年有余;這個是結婚的時候用的糕點;這個是做壽時用的.糕點;這個是以前人家過年時吃的糕點,他們都有不同的用處和有趣的意義。

      2、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不同圖案印糕板有不同的花紋。

      請你們去摸一摸這些印糕板,他們長得什么樣子的?

      你摸上去什么感覺?有哪些圖案呢?這些印糕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目的想引導孩子說出“團圓”這個寓意,但一個孩子說看到圓形想起了月餅,又想起月亮也是圓圓的,老師對她的回答沒有過多的回應,建議可以繼續(xù)追加一句“那什么時候的月亮是圓圓的,那時我們一家人也都怎么樣了?”把幼兒原有的思路引導團圓上,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孩子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教案《大班教案《江南印糕板》》。)

      教師小結:圓形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圖形,看到了圓形大家都想到了團圓。這些圓形的圖案我們叫他為“團花圖案”。

      二、通過比較幫助幼兒加深對團圓圖案的理解。

      1、出示兩幅水平放置和團圓放置的鳳凰圖案。

      這兩幅鳳凰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原來將鳳凰的頭和尾彎成圓形,就成團圓圖案了。

      2、通過幼兒個別操作,集體觀察,進一步體驗團花團圖案的特點。

      出示長方形和圓形2張白紙,

      請幼兒想辦法將花貼到紙上。

     。ń處熃o幼兒準備的紙張的形狀已經給孩子很好的暗示,我覺得教師不需在紙張上事先就貼好雙面膠,這樣一定程度上局限孩子自由的操作、探索、思考,導致在畫團花圖案時,個別孩子對團花圖案的概念不是很明確。建議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把孩子感到有困難而發(fā)生出錯的現象展現在集體面前,組織孩子通過集體討論,最終順利完成操作活動,不僅可以增加本次活動中缺少的幼幼互動,還可以使本次活動的難點更加突出,為孩子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畫團花圖案打好扎實的基礎。)

      三、幼兒繪畫活動——設計團花圖案。(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

      教師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水平放置的圖案供幼兒參考。

      現在請你也來設計一下好看的團花圖案,你可以用自己想的圖案,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參考老師上面的圖案,并想想你設計的團花圖案是什么時候用的?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繪畫。

      四、幼兒作品展示,互賞各種各樣的印糕板。

      1、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此環(huán)節(jié)沒有給孩子一個可以安靜、輕松的欣賞范圍,教師請幼兒上來,導致后面的孩子不停地再擠或干脆不看左右走動,而前面的孩子由于距離過近和都到后面孩子的干擾,也無法安靜地欣賞同伴的作品。建議讓孩子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安靜地欣賞。

      幼兒前面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過長,導致真正給孩子欣賞的時間不是很充分。)

      2、教師播放教師設計的團花圖案,結束活動。

      活動總體評價:

      1、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環(huán)環(huán)緊扣,重難點比較突出,某些細節(jié)處有待繼續(xù)深思。

      2、教態(tài)自然,親切和藹,師幼互動積極、充分,但幼幼互動沒有。

      3、教案選材富有濃郁的民間特色,題材新穎,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濃厚。

      4、教學支架設計出彩,幼兒欣賞到設計中間搭建了一個支架(通過比較兩只鳳凰放置位置的不同,幫助幼兒感知團花圖案中“環(huán)形圍繞”的特點。)

      《江南》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詩歌鑒賞方法,抓住意象,發(fā)揮想像,品味詩情畫意的江南,領會作者在詩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2、引導學生根據詩歌中意象的特點以及情景之間的關系,采取相應的欣賞方法探究詩歌意境,學會運用“置身詩境”和“緣景明情”的鑒賞方法。

      3、探究江南詩歌情境的異同,感受詩人的江南情懷。

      【探究重點】

      引導學生根據詩歌中意象的特點以及情景之間的關系,采取相應的欣賞方法探究江南詩歌情境的異同,學會運用“置身詩境”和“緣景明情”的鑒賞方法。

      【探究難點】

      借助聯想和想象鑒賞詩歌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用具】

      江南詩歌資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音樂:煙雨江南)

      我猜想很多很多同學應該和老師一樣,從很小很小的時候起,就開始做了一個有關江南的夢。那些如畫的煙柳,飄飛的柳絮,開落的蓮花,水一般溫婉可人的女子,小橋流水、春風抱月的現實生活。那個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江南,那個沾衣欲濕杏花雨的江南。就這樣從古詩詞的沉淀里,串成了我們腦際的郁郁倩影。今天,我們就借古詩詞的.翩翩舟楫,進入夢里的江南水鄉(xiāng),去感受她的情韻。我們一起來品讀一首特別的江南詞——唐末五代詞人韋莊所書《菩薩蠻》。

      二、菩薩蠻賞析示例

      1、請大家打開課本35頁,拿起筆,結合課文注釋,先輕聲自讀一遍詩歌。(板書)好的,下面我們的同學來齊讀一遍,初步感受詩韻。(生讀)

      2、讀完之后對這首詩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美)哪些詩句讓你感受到了美?為什么會覺得這些詩句美?

      春水碧于天風景美

      畫船聽雨眠生活美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人物美

      詩句如清新淡雅的一幅水墨畫,一寫江南水鄉(xiāng)景色美,一寫江南民居生活美。下片“壚邊”二句進一層寫壚邊肌膚潔白嬌嫩的美女。江南既有“碧于天”的美景,又有“畫船聽雨眠”的生活,還有雙臂潔白如雪的美女,作者從風景、生活和人物三個方面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江南的美景圖。水如碧,溫度色澤都有;聽雨眠,寫出閑適。月與霜雪,寫出人物的光華和神韻。白描勾勒美景,預留想象空間。(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閉眼齊讀感受詩中之畫。江南春水碧綠,比天色的碧藍更美。在碧于天的江水上,臥在畫船之中聽那瀟瀟雨聲,是何等的閑適自在。江南不僅風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更美。江南酒壚賣酒的女子光彩照人,賣酒時攘袖舉酒,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江南讓人流連忘返。。

      3、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中的此等美景,又讓你體味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明確:對江南水鄉(xiāng)的依戀。江南溫潤如碧的春水,平仄有聲的雨絲,如月華般細膩清雅的女子,都讓韋莊依戀著,愿意就此慢慢老去,游人只應在江南終老。(可以在此提問:只有此種感情嗎?)

      “莫”、“斷腸”寫出羈旅懷鄉(xiāng)的深沉。:詩人生活在唐朝末年,因藩鎮(zhèn)割據,曾在江南避亂達十年之久。此詞就是避亂江南時所作;氐侥菑浡鴳(zhàn)亂烽火的故鄉(xiāng),引發(fā)他眷眷而思歸的深沉,只會有斷腸的悲哀。此詩表達的正是詩人漂泊異鄉(xiāng)、有家難歸的痛苦感情。“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這句詩正是突出了這個主旨。(此處利用知人論世的基礎,插入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

      4、方法小結:從第三句到第六句都述說“游人只合江南老”的理由,不料第七句卻說“未老莫還鄉(xiāng)”,表面上是順承上文,實際上是反撲,表明要還鄉(xiāng)的意思。上邊第三句到第六句,寫江南好,都是勸留之語,游子始終未忘回鄉(xiāng)。第七句的“還鄉(xiāng)”前加“莫”,那是無可奈何的極端的說法。實際上,游子決心要回鄉(xiāng)了。至于不回鄉(xiāng)的理由,是第八句所說:“還鄉(xiāng)須斷腸!睘槭裁础皵嗄c”?聯系作者生活的時代,不難想到是因為當時中原地區(qū)戰(zhàn)事頻仍,社會動亂不已。

      5、請讓我們走進韋莊的世界,再次深情吟誦這首詞。(齊讀全詞)

      三、學生自主探究一組江南詩歌

      煙籠的江南,不僅引發(fā)韋莊詩思,更引起了無數詩人的遐想與詩情!叭巳吮M說江南好”,大家還熟悉哪些詩人所寫的江南?

      1.回顧所學江南詩歌,齊讀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揚萬里《曉出慈凈寺送林子方》)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詩是常吟常新的,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下發(fā)的補充資料,我們今天我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做一組關于江南詩歌的專題探究。

      2、學生齊讀資料上所選江南詩歌。

      3、合作探究與交流(每個小組任選一題,時間為14分鐘。)

      A、選出最喜愛的詩句,寫出鐘愛的理由;蛘甙l(fā)揮聯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再現詩歌的情境。

      B、任選幾首詩歌進行閱讀,從景或情的角度做賞析,體味杏花煙雨里的江南美景和江南情懷。

      四、學生成果展示

      五、老師作品分享與課堂小

      1、杏花煙雨醉江南

      春水如碧,水波氤氳如詩,這江南初春的季節(jié),連雨也靈動起來,仿若小提琴上彈奏的名曲,舒緩而多情。

      我獨自一人,閉眼平息臥于畫舫艙中,感受瀟瀟雨聲平平仄仄交織而成的絲竹曲,不由醉了。艙外煙雨朦朧里的湖光山色,掩映在搖曳生姿的柳翠里,像極了水墨畫渲染的輪廓,閑適恬靜。

      陶醉之際,但見有傘下嫻靜女子婉約而過,又見壚邊賣酒的姑娘,面若皓月,自有一段光華;膚如凝脂,冰清玉潔。大概,只有江南這沾衣欲濕的杏花雨,才養(yǎng)育得出這樣纖塵不染、超凡脫俗的雅致女子吧……

      2、課堂小結

      江南詩歌的景,整體來看,多是溫婉典雅、清綺而想象豐富的。通過我們探究所得,會發(fā)現,晴日的江南景,多明媚歡快;雨時的江南,朦朧而別有意境。詩歌中水和雨的景致特別多,這是水鄉(xiāng)的特色。在色彩的運用上,白、紅、綠、青、藍用的多,多是明快而不俗氣的顏色,多姿多彩,富有生命力。

      寫江南的詩歌,通常會抒發(fā)作者對于江南那份贊美和依戀,是心頭甜蜜的回憶。也會有寫到羈旅懷鄉(xiāng)的深沉的,而杜甫和幾位作者的詩歌中,我們能體味到感時傷懷的滄桑感。從“人語驛邊橋”,“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中,我們也能感受到水鄉(xiāng)愛情的纏綿。

      在這里,再次感謝大家的精彩發(fā)言,讓我得以再次品味江南的小橋流水、春水抱月、詩風若酒,下一次,大家還可以在課余時間搜集資料,做其他類別的專題探究,可以去感受邊塞詩的豪情,送別詩的深情,還能夠去比較不同詩人筆下,萬紫千紅的春天……我們可以通過《春江花月夜》去搜集古往今來“月”與我們千絲萬縷的聯系,可以比較必修到選修課本中杜甫詩歌的特點……同學們可以利用各種形式,喚醒心靈,展開聯想,去享受詩歌中多彩多姿的情境。并在讀詩中,帶著一顆詩意的心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便處處都是如畫的江南了。

      《江南》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認識“江、南、可”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1個生字,掌握新筆畫“豎鉤”。

      2.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讀準“江、南、可”等生字的字音。會寫“可”掌握“豎鉤”1種筆畫。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猜謎語識字法:

      (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2.偏旁歸類識記:“蓮”,草字頭代表植物。

      3.書寫生字:“可”是合體字,教師在范寫過程中,一邊寫一邊強調新筆畫的特點。

      2.朗讀指導。

      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詩歌,讓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在讀正確的基礎上,采用教師引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要做適當停頓。在讀最后四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手勢表示這4種不同的方位,感受魚兒在水中嬉戲時的情趣,通過文字想象畫面,體會詩歌的情趣。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

      3.積累運用。

      通過欣賞畫面上挨挨擠擠的蓮葉,感受“蓮葉何田田”的美景。

      教學準備:

      關江南風景的圖片、視頻、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圖片:

      這里是美麗的江南,請大家睜大眼睛,跟隨教師一起去美麗的江南來一次短暫的旅游吧。ń處熀唵谓榻B江南是我國長江以南一帶,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

      2.板書課題,學習生字“江、南”

      二.前置檢測

      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

      三.出示學習目標:

      1.隨文識記“江、南、可”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東”2個生字,掌握新筆畫“豎鉤”“豎彎”。

      2.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xiāng)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三.個人自學:

      出示自學要求: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識記生字。

      師巡視指導

      四.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檢查認讀生字,各種形式讀生字。

      2.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認記生字。

      預設:謎語識字:(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

      3.分男女生兩大組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新部首三點水和草字頭。

      提示:學習“江”,認識三點水,有三點水的字都和水有關,如:河、湖、海。

      4. 寫字指導。

     。1.)課件出示生字:可,生注意觀察,說說要注意的地方。

      預設:“可”的.第二筆是豎。

     。2).指名說,相機評價引導。

      豎鉤:從上到下行筆,到起鉤處向左上鉤出,下筆處和起鉤處應在一條垂直線上。

      可:上面的長橫要足夠長,“口”要縮小,在豎中線的左邊,新筆畫豎鉤要挺直,且在豎中線的右邊。

     。3).學生練習書寫,練寫兩遍。

      (4).師評,學生互評。

      五.合作學習

      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自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江南美嗎?從文中那些語句看出來的?

      師巡視指導,引導,參與學生學習。

      六.匯報交流

      指名小組匯報交流:

      1.江南美嗎?從文中那些語句看出來的?

      看課文插圖。瞧,他們在做什么?(采蓮) 課文中是怎么說的?(江南/可采蓮)。

      看,這里的荷葉可真多,課文中又是怎么描述的呢?(蓮葉/何田田)。

      (1)怎么讀好它?聽教師讀,注意停頓(讀完后課件出示停頓劃分)。

      2.于是可愛的魚兒也受到了感染,紛紛跑來,就成了——(引說“魚戲蓮葉間”)

      魚兒會一直在一處不動嗎?它們最愛自由了,它們會怎樣?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指導學生讀,各種形式的讀。

      七.總結提升

      1.看視頻(預習蓮葉圖)

      2.對照板書總結,試著背一背。

      八.當堂檢測

      《江南》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江南水鄉(xiāng)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自然的感情。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借助拼音和課文插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具有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大家喜歡學詩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人寫的詩,詩的題目是《江南》(教師板書課題,并注音。指名讀,齊讀課題。)

      2、在我國的長江以南,有一塊美麗、富饒的土地,這里是中國有名的魚米之鄉(xiāng)。清清的`小河從每家每戶的門前屋后流過。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出示圖)這兒就是美麗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這兒有什么?(魚、荷花、采蓮的姑娘)(荷花就是蓮花,荷葉就是蓮葉,姑娘采的是蓮蓬)

     。ㄍ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趣,讓他們做好閱讀學習課文的準備。)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地輕聲讀課文。要求:先讀讀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特別要讀準生字的音。

      2、數一數,課文共有幾行,是由幾句話組成的。

      3、檢查自讀情況。問: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抽幾個同學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用手指好課文。隨機糾正字音。

      4、教師范讀、領讀。

      5、說說你最喜歡讀哪些句子?

      6、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寫了江南的什么?

      三、朗讀課文:

      1、指讀第一行,這里的“蓮”指的是什么?看圖:姑娘是怎樣采蓮的?

      2、是!江南一帶的小河里、池塘里長滿了荷花,夏天蓮子成熟了,人們就乘著小船去采蓮。所以課文說——江南可采蓮。(指讀)

      3、大家看:這滿池塘的蓮葉長得怎么樣?

     。1)引導學生從顏色上來說說。

      (2)引導學生從形狀上來說說。

      (3)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說說蓮葉的特點。

      (4)這句是贊美蓮葉的,“何”可以理解為多么,蓮葉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綠茂盛!

      4、美美地朗讀第一句話。

      5、看圖描述:小姑娘在蓮葉叢中一邊采蓮,一邊唱歌,聽她們唱的多快樂呀!小姑娘的歌聲驚動了誰呀?

      6、看圖:魚在干什么?它們是怎么游水的呢?

      7、詩句里是怎么講的?(指讀)

      8、魚兒在蓮葉間游戲,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一會兒北,游的怎么樣?

     。1)指導朗讀。

     。2)比賽讀,齊讀。

     。3)請學生扮演小魚活動活動。

      9、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問:小朋友,當你看到魚兒那樣歡快,你心情怎么樣呢?

      懷著高興的心情朗讀魚兒戲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頓。

      四、背誦練習:

      1、老師發(fā)現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讀好詩,還能背詩呢!

      自己看圖試背。表演背。(引導學生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有規(guī)律地游動)

      2、指名背誦。齊背全文。(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是背誦。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教師幫助學生設置臺階,從自己嘗試背誦、老師引背到表演背誦,讓學生裝體驗學習的快樂。)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想?(滲透教育)

      五、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們以后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還體會到了閱讀古詩的樂趣,希望今后繼續(xù)努力,多閱讀多積累一些優(yōu)秀的古詩。

      《江南》教案 篇21

      教材簡析:

      《江南》是一首采蓮歌,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yōu)美雋永,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詩句節(jié)奏輕松愉悅,表現了魚的靈動和采蓮人的快樂。文中所配水墨畫,花青中略帶墨韻,色彩清新,格調高雅,正所謂“水墨江南”。

      教學目標:

      1、利用多種方式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西”和新筆畫豎彎,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2、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結合插圖,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江南風景的美麗。

      教學重難點:

      1、利用多種方式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

      2、會寫“西”和新筆畫豎彎,做到筆順正確、姿勢規(guī)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江南水鄉(xiāng)圖,師描述:美麗的亭臺,彎彎的拱橋,清清的的湖水,碧綠的荷葉,粉紅的荷花,這就是美麗的江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詩歌,題目就是《江南》。

      2、教師在田字格中板書課題:江南。學生借助拼音讀準課題。

      3、認識生字“江”。

      (1)認識“江”及偏旁三點水!敖本褪情L江,你知道哪些江的名字呢?出示詞語認讀:、長江、黑龍江、漢江

     。2)“江”的偏旁是三點水,表示跟水有關。你還知道哪些三點水的字呢?回顧以前內容復現詞語:流水、小溪、小河、游泳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過渡:江南,那里自古以來就是個美麗的地方,請大家看。ǔ鍪緢D畫,播放音樂。)這么美麗的地方,課文怎么寫的呢?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難讀的字圈出來。

     。3)出示課文,標紅要求會認的字,指名讀,齊讀。

     。4)生字藏在課文中,讀通課文。

      2、借助課文插圖,多種形式識記生字。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這就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處風景,說說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

     。1)認識“蓮”。出示詞語“蓮花”“蓮葉”,認識生字“蓮”!吧彙笔遣葑诸^,一般跟植物有關。你還知道哪些草字頭的`字呢?引導學生復習舊知鞏固識字,你利用生活經驗識字。

     。2)認識“采”。出示“采”的甲骨文及漢字演變,了解“采”的最初意思就是用手去摘樹上的果子。還可以“采”什么?組詞識記;采蘑菇、采茶、采蜜再讀前兩句,做到有節(jié)奏地讀。

     。3)認識“魚”。碧綠的蓮葉,芬芳的荷花,荷塘中的陣陣清香吸引了好多的魚兒,出示“魚”。你知道哪些魚?借助生活識字:金魚、鯉魚、草魚、鱸魚

     。4)認識“東、西、南、北”。

      魚兒們在池塘里自由的游來游去,你看,它們游到xx、,游到xx,游到xx,游到xx。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利用反義詞識字。東—西、南—北

      你在生活中見到過這些字嗎?引導學生利用生活實際識字。

      再讀后五句,做到有節(jié)奏地朗讀。

      3、出示生字,開火車鞏固識字。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西”,組詞。

      2、觀察“西”,認識新筆畫豎彎,與豎彎鉤區(qū)別。學生書空新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書寫,強調書寫姿勢。

      5、展示學生書寫,展評。強調要求:正確、規(guī)范、整潔。

      四、回顧小結。

      1、齊讀課文。

      2、師總結: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課文,去欣賞江南的美景。

    【《江南》教案】相關文章:

    《江南》教案03-09

    《江南》大班教案11-18

    《憶江南》教案01-17

    《江南春》教案07-22

    大班語言《江南》教案09-02

    《江南》的教案(精選21篇)03-02

    江南春的教案03-08

    江南春教案02-24

    《江南》教案(通用17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