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從1里減去一個或幾個真分數(shù)的算理和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進一步掌握分數(shù)加減的驗算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從1里減去一個或幾個真分數(shù)的算理和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教 學過程
備 注
一、基本訓練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1=()/5;1=()/10;1=12/();1=20/()
1=()/8=11/()=()/100=()/()
2、說說下列各題中把什么數(shù)量看作單位“1”,并解釋分數(shù)的意義:
(1)一堆貨物,已經運走5/8。
。2)在一塊稻田里插秧,第一天插了全部的11/20。
。3)一批沙子,砌墻用去全部的1/4,修操場用去全部的'2/5。填沙坑用去全部的1/10。
[第(1)、(2)題指名答,第(3)題同桌交流再反饋]
二、引導探究,掌握新知
1、以上面2中的第一小題為例,請學生補問題,并嘗試列式計算。
。1)一堆貨物,已經運走5/8。------?
。2)學生補上問題,嘗試列式計算。
。3)反饋思考過程。
。4)教師點撥強調:在1-5/8這個算式的計算過程中為什么要把“1”看作8/8,并用圓形紙片演示算理。
。5)設問:你有什么辦法檢驗這個結果是否正確?
。6)學生嘗試驗算,并談談方法。
。7)專項練習。
1-2/31-4/71-5/61-7/10
說說把“1”看作積分知己。
2、探究連減:把上面2中的第二、三題補上“求剩余”的問題,并列式計算。
。1)學生常識列式計算。
(2)反饋方法。
第二題:1-+7/20-11/20或1-(7/20+11/20)
第三題:1―1/4―2/5―1/10或1―(1/4+2/5+1/10)
教學過程
備 注
。3)質疑:為什么把第二題中的“1”看成20/20,而不把第三題中的“1”看作4/4、5/5或10/10而要看作20/20?
。4)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3、專項練習:先說說把“1”看作幾分之幾,再填空并說出結果。
。1)1―1/8―3/8=()/()―()/()―()/()=
(2)1―7/12―1/12=()/()―()/()―()/()=
。3)1―1/4―3/8=()/()―()/()―()/()=
(4)1―1/8―3/10―1/4=()/()―()/()―()/()―()/()=
4、同桌相互出題計算:要求每人出一題,最好是連減。
從所編習題中讓學生感知:有些算式能減,有些算式不能減,因為所編的習題不管后面連續(xù)減去幾個真分數(shù),這些真分數(shù)的和必須小于1才能相減。
三、鞏固練習
1、選擇正確的答案。
。1)1―1/8―3/8=()。
A、1又1/9B、8/9C、1/9
(2)1―1/8―3/10―1/4=()。
A、1/4B、1/3C、1/12
2、應用訓練。
(1)一根鋼條長1米,截去2/5米,還剩多少米?
。2)果園里計劃用一塊地的2/5種桃樹,1/3種梨樹,剩下的種蘋果樹。種的蘋果樹占這塊地的幾分之幾?
、賹W生獨立列式計算。
②討論:為什么第一題要寫單位名數(shù),第二題則不寫?
四、課堂
師生談話: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2、在解答“1減去真分數(shù)”的有關應用題時要注意什么?
五、課堂作業(yè)
求未知數(shù)X:
X+4/15=11-X=5/21X-1/6=5/187/15+X=4/5
計算方法學生較易掌握。難點是部分學生尚不能清楚地明白單位“1”和分數(shù)的關系,這是分數(shù)應用題不同整數(shù)應用題的地方。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 教學內容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頁的內容及第113 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二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舊知識轉換成新知識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 .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和驗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
3 .通過學習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 重點難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兩周前,老師布置了一項調查、收集資料的作業(yè):調查自己生活的社區(qū)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種垃圾大約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哪些垃圾可以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同學們可以以生活的社區(qū)為單位分組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在下表中:
。ǘ 教學實施
1 .交流調查情況,并提出問題。
請學生將課前調查的情況進行交流,觸發(fā)聯(lián)想,讓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教學融人環(huán)境教育中。然后老師把某個小組調查好的一份統(tǒng)計表用投影儀顯示出來。如下表:
老師:我們知道紙張和廢金屬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 + =
2 . 探討" + "的算法。
(1) 嘗試計算" + "。
老師巡視,然后將學生中的幾種不同算法列舉在黑板上。
① + = + = =
、 + = + =
、 + = = =
( 2 )集體。
讓學生分別對上述三種計算方法進行。達成共識:第一種算法正確,但不簡便。將 和 通分時,沒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shù),而是找它們的公倍數(shù),所以計算時數(shù)據(jù)較大,結果還要約分。第二種算法既正確又簡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shù),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種算法不對,算理錯了。兩個分數(shù)的.單位不同,一個是 ,一個是 ,單位不
同的兩個分數(shù)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師用圖加以說明:
( 3 )歸納異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在集體的基礎上,老師用課件動態(tài)顯示 + 的計算的過程,邊演示邊說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20 ,所以把圓平均分成20 份,這樣 變成 , 變成 ,所以 + = + 。
老師:通過計算 + ,誰來說一說分母不同的兩個分數(shù)怎樣相加?
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老師請學生打開教材第110 頁,讓學生將自己表述的語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語言進行對照,學會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歸納異分母的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
3 .教學教材第111 頁例1 的第(2 )題。
( 1 )由驗算引人異分母分數(shù)減法。
請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先做左邊的兩道小題。
- = ( ) - = ( )
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驗算,方法有兩種:一種重算法(將原式再算一遍);一種逆算法,逆算關系有兩種,學生多數(shù)會用此法驗算。
① 利用關系式"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
因為 + = = ,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 = ≠ ,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② 利用關系式"被減數(shù)一差=減數(shù)"。
因為 - = - = ,所以原式計算正確;
因為 - = - (結果為負數(shù)),所以原式計算錯誤。
學生完成后,集體講評。利用實物投影將上述兩種不同的驗算方法展示出來,然后請學生表達計算的過程。當學生說到利用關系式"被減數(shù)一差=減數(shù)"進行驗算時,著重讓他們說一說 - (先通分,將 化成 )。
在學生說算法的基礎上,老師引導歸納:異分母分數(shù)相減,也是先通分再相減。
( 2 )歸納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再讓學生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2 題中右邊兩道小題。
老師:"你會驗算右邊兩道小題嗎?請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指導。請兩名學生上臺板演驗算過程。集體反饋時,先請板演的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驗算,然后請用"和一個加數(shù)"的方法進行驗算的同學說一說,如何計算是 - 和 - 。引導學生把異分母分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減法中去。
老師:通過計算 + 、 - 等算式,你能歸納出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嗎?讓學生自己歸納,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 3 )說明分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
老師指著學生驗算的4 道題目,提問:分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驗算方法相同嗎?
4 .完成教材第111 頁例1 的第(2 )題。
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集體訂正書寫過程。
5 .完成教材第112 頁"做一做"的第1 題。
學生獨立完成,注意每道題中兩個分母的特征,是特殊關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數(shù)。
6 .完成教材第112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 一4 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四)思維訓練
1 .先計算下面各題,然后找出規(guī)律。
。 + = + + + = + + + + =
應用上面的規(guī)律,直接寫出下面式題的得數(shù)。
。 + + + + + =
2 .想一想,哪兩個異分母分數(shù)相加的和是 ?
。 =
。ㄎ澹┱n堂
本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一般情況下,計算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時,先通分,轉化成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注意在通分時,為了計算簡便,應選擇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作公分母。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
教材第110一112頁的內容和第113頁練習二十二的第1一4題。
二教學目標
1、讓同學經歷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認識將舊知識轉換成新知識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2、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和驗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和驗算。
3、通過學習回收有用垃圾的計算,喚起同學的環(huán)保意識。
三重點難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兩周前,老師安排了一項調查、收集資料的作業(yè):調查自身生活的社區(qū)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種垃圾大約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哪些垃圾可以作為有用資源回收?同學們可以以生活的社區(qū)為單位分組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結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種類
占生活垃圾的幾分之幾
可回收的垃圾
。ǘ┙虒W實施
1、交流調查情況,并提出問題。
請同學將課前調查的情況進行交流,觸發(fā)聯(lián)想,讓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教學融人環(huán)境教育中。然后老師把某個小組調查整理好的一份統(tǒng)計表用投影儀顯示出來。如下表:
老師:我們知道紙張和廢金屬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對象,它們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幾分之幾呢?
請同學列出算式:+=
2、研討“+”的算法。
嘗試計算“+”。
老師巡視,然后將同學中的幾種不同算法列舉在黑板上。
、伲=+==
、冢=+=
、郏===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相關文章: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02-24
《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教案09-20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優(yōu)秀教案02-26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案5篇04-17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學反思04-01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學設計04-13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優(yōu)秀教案(精選13篇)11-07
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教學反思范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