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我是中國人》教案

    時間:2023-04-23 14:38:10 教案 投訴 投稿

    《我是中國人》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是中國人》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是中國人》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我是中國人》教案 篇1

      一、學習內(nèi)容

      教材:“我是中國人”;

      叢書:“上學校”,“上學多好”,“我們班里朋友多”,“太陽公公起得早”,“吃飯歌”,“值日歌”和“好學生”。

      二、學習目標

      1、通過聽讀、朗讀句子、文章,知道中國是我們的祖國,感受作為中國人的自豪。

      2、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三、學習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播放《大中國》;

      2、看插圖,想多民族;

      3、講民族故事。

      (二)看圖說話,聽讀句子

      1、介紹天安門;

      2、認識國旗;

      3、想長城。

      (三)唱一唱,跳一跳

      1、《我們的祖國是花園》;

      2、邊唱邊跳。

      (四)鏈接閱讀《叢書》文章

      “上學!,“上學多好”,“我們班里朋友多”,

      “太陽公公起得早”,“吃飯歌”,“值日歌”和“好學生”。

    《我是中國人》教案 篇2

      活動名稱:我們的祖國真大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我國有地域廣闊、南北方差異很大的特點。

      2、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中國地圖、教學掛圖《我們的祖國真大》

      2、抒情的背景音樂、錄音機

      3、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游戲"我是小導游"的形式,鼓勵幼兒結(jié)合中國地圖互相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氣候是什么樣的,人們的生活習慣如何等。

      2、引導幼兒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1)欣賞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教師隨詩歌內(nèi)容的變化,引導幼兒將"冬爺爺、春姑娘、雪花、鮮花"的圖片分別粘貼在中國地圖的相應(yīng)位置上。

      (2)根據(jù)需要,教師可提出如下問題讓幼兒說說:什么地方十月就飄起了大雪花,什么地方一年四季都盛開著鮮花,小朋友分別都在做什么等。通過詩歌讓幼兒了解北方冬天來得較早,并且比較冷;南方是個溫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盛開鮮花。了解世界上的人在同一時間過著四季不同的生活。

      (3)教師帶領(lǐng)幼兒跟讀詩歌,學習朗誦詩歌。

      (4)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結(jié)合圖片有表情的朗誦。

      3、鼓勵幼兒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繪畫。

      活動延伸:

      將幼兒制作的詩歌配畫,投放閱讀區(qū)供幼兒朗讀詩

      觀察要點:

      1、觀察幼兒是否能進行數(shù)的順數(shù)。

      2、觀察幼兒能否進行數(shù)的倒數(shù)。

      材料提供:

      操作卡片若干、數(shù)字卡片若干。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幼兒愿意操作數(shù)字類的卡片。

      第二層次:幼兒根據(jù)已出現(xiàn)的數(shù)字按照順數(shù)的方式添放缺的數(shù)字。

      第三層次:幼兒根據(jù)已出現(xiàn)的數(shù)字按照倒數(shù)的方式添放缺的數(shù)字。

      活動名稱:我們來跳民族舞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能從不同的旋律、歌詞、動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數(shù)民族歌舞,引發(fā)對少數(shù)民族表達方式的興趣。

      2、感受小組、集體初步合作編舞、跳舞的樂趣。

      活動過程:

      (集體舞"愛我中華"進場)

      一、講講、猜猜知道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關(guān)注:幼兒是否能大聲地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節(jié)奏、大膽地用各種肢體動作表達表現(xiàn)所知道的、所探索的少數(shù)民族。)

      1、師: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少數(shù)民族大聲地告訴大家?如果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2、師:我們再來玩猜猜少數(shù)民族的游戲。等會兒請你看一個動作或是一樣東西來猜,也要用有節(jié)奏的話回答,行嗎?

      二、幼兒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主要關(guān)注:師生間、幼兒間關(guān)于合作表演情況和方式的交流。)

      師:我們不但知道很多少數(shù)民族,還4個人一組一起編了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是嗎?不過每一組到底跳的是什么民族的舞蹈還是個秘密。今天我們就把小組編的舞蹈跳給大家看,請你猜猜到底是什么民族的舞蹈?還可以互相學習學習。哪組先來試試?

      小結(jié):今天我們不但跳了自己排練的舞蹈,還學到了一些記舞蹈動作的好方法,學習了別人好看的舞蹈動作。

      三、集體跳各民族舞蹈(主要關(guān)注:1、幼兒能對前奏有敏感性以及能跟著音樂節(jié)奏自主地舞蹈。2、每個幼兒能否把學習到的新動作大膽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來。)

      1、聽音樂順序排列少數(shù)民族圖片。

      2、集體跳各民族舞蹈。

      3、教師表演。

      尾聲:其實少數(shù)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我們以后再聽聽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跳跳舞蹈,好嗎?

      活動反思: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yīng)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shù)特有的魅力,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jié)奏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jié)拍特點,為后面的學唱做準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fā)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fā)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于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diào)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于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xiàn)力,聲情并茂,激發(fā)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于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fù)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chǔ)。

    《我是中國人》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保笇W生認真看圖,認識天安門和五星紅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的思想情感。

      2.讀準音節(jié),正確流利地朗讀句子。

     。常畬W會5個生字,學習5個詞語,認識3個偏旁:日(日字頭)、 爪(爪字頭)、口(方框兒)。

      教學重點:

     。保柟虧h語拼音,讀準生字“是”、“星”的.讀音。

      2.認識句子,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

     。常M行字、詞、句的訓練,理解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1.生字“我”、“愛”、“國”的書寫及記憶。

     。玻_理解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1.投影片1框 錄像 錄音 多體媒軟件

     。玻ㄆ舾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fù)習檢查:

     。保J讀音節(jié):

     。ǔ鍪究ㄆ盒∨笥,誰來讀一讀這些音節(jié)?

      (1)讀這些音節(jié)要注意什么? (讀準后鼻音)

     。2)這三個音節(jié)叫什么名稱? (整體認讀音節(jié))

     。玻J讀筆畫名稱:

     。ǔ鍪究ㄆ哼@些筆畫,你會讀嗎?

     。常J讀熟字:

     。ǔ鍪究ㄆ哼@兩個字,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誰來讀讀?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類型的課文叫──(出示卡片)

     。ㄖ该x──集體讀)

      通過這類課文的學習,我們不僅要看懂圖,學會生字,還要學詞學句。

    《我是中國人》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對身邊所熟悉的出生地、漢語漢字、民俗民風的了解,使學生明白自己是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調(diào)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

      3、通過學習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

      二、教學準備:

      1、政區(qū)圖。

      2、課前調(diào)查自己親人的`出生地。

      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6.9.4星期一

      教學目標:調(diào)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通過學習卡的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

      活動一1、說己親人的出生地;

      2、出示政區(qū)圖;

      3、在政區(qū)圖中找己親人的出生地;

      結(jié)論:我們都是人。

      活動二1、看人的圖片,說出他們的外貌。

      2、揭示我們的祖先是黃帝和炎帝。

      3、聽故事。

      4、4月5日祭祖。

      課后反思:學生對于自己是人是炎黃子孫充滿了自豪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對身邊所熟悉的出生地、漢語漢字、民俗民風的了解,使學生明白自己是人,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調(diào)查自己或親人的出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了解民俗等過程。

      活動三1、表演。(開學了,父母帶著自己去商店是怎樣買文具的。不準說話)

      2、談感受。

      3、再次表演(可以說話)

      4、再談感受。

      5、教師。漢語——聯(lián)合國使用六種關(guān)方語言之一;說普通話;

      漢字——最早的漢字。

      漢字的演變:結(jié)繩——篆刻。

      活動四1、連線。

      2、區(qū)分傳統(tǒng)節(jié)日和外來節(jié)日。

      3、介紹父母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

      4、表演節(jié)目:(老人與孩子)說說你平時是怎樣做的。

      5、說說自己父母的生肖;

      6、生肖小故事。

      教師

      課后反思:學生對我國的文明很感興趣,尤其是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更是興趣濃郁。對我國的文字有了新的認識,增加了學習漢字的興趣。

    《我是中國人》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升旗儀式,感知五星紅旗是中國的象征。萌發(fā)愛國旗,愛祖國的情感。

      2、在觀察記錄、交流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有了解我們祖國的欲望,感受中國人了不起。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進行的關(guān)于"國旗"的調(diào)查表。

      2、升旗儀式的錄象片段、劉翔手舉國旗奔跑的照片。

      3、"找國旗"的操作材料: A組:中國國旗+外國國旗 B組:彩旗+中國國旗 C組:都是紅旗但星不同

      活動過程:

      一、找國旗。

      幼兒自由選組,尋找五星紅旗(外國中國,都是彩旗,都是紅旗星不同)。

      交流對國旗的了解,師歸納小結(jié)國旗的`特征。

      幼兒將找到的國旗插在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里(天安門、街道、小汽車等)。

      二、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體驗。

      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在幼兒園我們什么時候升旗的?升旗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什么?心里是怎么想的?

      除了在幼兒園升國旗,你們還在哪里看到升國旗?為什么都要升國旗呢?

      三、交流分享調(diào)查表。

      前兩天我們作了調(diào)查表,你還在哪些地方、哪些時候看到過國旗?(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調(diào)查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出示劉翔的照片,結(jié)合獲勝的情景激發(fā)情感:我們中國人是多么了不起啊!我們?yōu)樽约菏侵袊硕械津湴、感到自?

      播放"大中國"的歌曲,引發(fā)幼兒進一步了解中國的興趣。

      四、關(guān)于中國你們都想知道些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尋找答案,看看我們中國了不起在哪里。(如幼兒問不出,可以讓幼兒回去后自己將問題寫下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結(jié)合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他們開始有了歸屬感和責任感,這種愛國情緒開始萌發(fā),所以針對這一特點設(shè)計了這節(jié)課。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都很積極的參與,特別是通過圖片的形式,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再加上筷子夾豆子的游戲,孩子們的競賽意識得到了升華,總體來說,這次活動比較成功。

      小百科: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chǔ),并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被統(tǒng)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我是中國人》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祖國地域遼闊,知道祖國標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2、感受祖國的雄偉和美麗,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知道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體驗慶祝國慶的歡樂情緒。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一:快樂旅行

      活動目的:

      1、感受祖國風景名勝古跡的美麗。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到各地去旅行的經(jīng)驗和感受。

      3、體驗美工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先發(fā)動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guān)的旅游景點圖片、門票、照片等。

      2、在活動室創(chuàng)設(shè)"旅游景區(qū)"情景。

      3、提供幼兒動手操作的美工及輔助材料(如彩色卡紙、硬紙板、高梁梗、彩條彩帶等)

      4、提供可讓幼兒作品展示的空間。

      活動指導:

      1、情景激趣。

     。1)師以導游的身份,帶幼兒進入"旅游景區(qū)",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2)自由參觀:感受祖國標志性的景點及建筑,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各景點的特征。

      2、分享交流。

     。1)讓幼兒說說生活中自己外出旅游去過的地方。

      (2)引導幼兒借助旅游圖片或照片與同伴交流旅行的經(jīng)歷和感受。

      (3)借助實物投影,讓幼兒共享自己或同伴去旅游所到過的祖國的美麗山河,激發(fā)幼兒對祖國的熱愛。

      3、布置"美麗的風景名勝"展區(qū)。

      (1)教師導語:我們祖國有這么多美麗、好玩的地方,我們一起把它展示出來,讓全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來瞧一瞧,好嗎?

     。2)師出示已經(jīng)過美工創(chuàng)作的風景圖片、照片,以啟發(fā)引導幼兒大膽利用美工和輔助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美化照片、圖片。

      (3)介紹提供的各種輔助材料,引導幼兒先動腦想一想、議一議,自己要怎樣讓照片或圖片變得更美麗。

     。4)幼兒動手操作。

      師重點觀察、引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運用各種輔助材料進行美工創(chuàng)作,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創(chuàng)作。

      4、活動延伸:"我是小小導游"。

      請幼兒制作邀請卡邀請全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來參觀,幼兒則以導游的身份給客人作景區(qū)介紹。

      活動二:大中國

      活動目的:

      1、感受祖國地域遼闊廣大。

      2、嘗試用樂器表現(xiàn)音樂作品氣勢雄壯的特點,抒發(fā)愛祖國的情感。

      3、激發(fā)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事先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欣賞、熟悉樂曲《大中國》。

      物質(zhì)準備:

      1、地球儀、世界地圖若干。

      2、與歌詞提及的景觀相應(yīng)的課件。

      3、提供各種打擊樂器(如小鈴、圓舞板、鈴鼓、大鼓、鑼、鈸等)。

      4、樂曲《大中國》音樂磁帶1盒、節(jié)奏卡6張。

      活動指導:

      1、激發(fā)興趣。

      出示一個地球儀,引導幼兒討論: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你能找出我們中國在哪個位置嗎?

      2、自由探索,尋找中國。

     。1)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在地球儀或世界地圖中找出"中國",啟發(fā)幼兒說說它的樣子像什么,并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中國與其他國家版圖,感受中國的大。

     。2)分享交流。

      結(jié)合世界地圖,與幼兒一起小結(jié):我們中國的地形圖看起來象一只美麗的雄雞,在世界上是很大的國家。

      結(jié)合課件,欣賞中國的幾大名景,感受中國遼闊的地域。

      3、欣賞歌曲《大中國》。

     。1)教師導語:有一首贊美祖國的歌曲,讓全世界的人一聽就知道我們祖國有多大、多美,你們想聽聽看嗎?

     。2)幼兒欣賞歌曲1-2遍。

      引導幼兒聽一聽、說一說聽到這首歌時的感覺,感受歌曲氣勢雄壯的特點。

      4、為歌曲選擇樂器,并進行伴奏。

      (1)出示各種樂器,引導幼兒分組討論:如何根據(jù)樂曲(歌詞、旋律)選擇適合的樂器。(提示:師逐句播放樂曲,逐句引導幼兒聽音樂選擇最適合的樂器)

     。2)幼兒分組,嘗試完整地為樂曲伴奏。

     。3)請較有代表性的兩組或三組幼兒上臺進行表演,組織全體幼兒聽一聽、議一議:你認為哪一組選擇的樂器最恰當,伴奏得最好聽。

      (4)結(jié)合節(jié)奏卡,進行集體演奏。

      5、活動延伸:

     。1)將《大中國》、《我愛你,中國》、《祖國是座大花園》等音樂磁帶、樂器或相關(guān)的'服飾、道具,放在音樂區(qū)供幼兒欣賞、伴奏和表演。

     。2)提供中國地圖樣版,讓幼兒玩拼圖的游戲。

     。3)提供中國各大風光景物、氣候、人們的生活習俗等圖書、圖片、故事盒、VCD等,放于語言區(qū),讓幼兒進一步感知中國的大。

      活動反思: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lián)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yīng)充分發(fā)揮音樂藝術(shù)特有的魅力,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jié)奏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jié)拍特點,為后面的學唱做準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fā)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fā)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于它采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于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diào)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于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xiàn)力,聲情并茂,激發(fā)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于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fù)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chǔ)。

    【《我是中國人》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我是中國人教案01-16

    大班教案《我是中國人》03-19

    《我是中國人》大班教案06-09

    《我是中國人》教案(精選20篇)02-21

    我是中國人教案15篇02-26

    我是中國人大班教案01-12

    《我是中國人》教案六篇08-10

    《我是中國人》教案15篇09-02

    大班主題我是中國人教案03-11

    《我是中國人》教案匯總五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