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總結(jié)歸納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3.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wěn)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4.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xiàn)象。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
1、分析課文,提取關鍵信息,并進行總結(jié)歸納;
難點: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征而實質(zhì)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詩歌中的同類現(xiàn)象。
教學方式 朗讀法、探究法、分析與歸納等方法相結(jié)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請你們說出你最喜歡的詩句。并做一個簡要的分析。(意在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一個輕松的回顧,讓學生先進入語言的美感情境。)
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chuàng)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謂的科學的.解答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才會噴涌而出!
同學們,就讓我把這幾句話作為本堂課的“題記”獻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帶著的激情和想象,走進詩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葉”和“樹葉”的區(qū)別,探究由“木葉”發(fā)展為“落木”的原因,比較“木葉”“落葉”及“黃葉”,進而把握“木葉”的藝術特征。
問1:從概念上講,“木葉”就是什么?
討論,明確:就是“樹葉”。
問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為什么會給人如此不同的感覺呢?請同學們結(jié)合作者所引用的詩句來體會。
邊顯示文中所引詩句邊引導學生思考:
引1:
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葉: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
思考:這所有的詩句,都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
引2:
木葉:亭皋木葉下,隴首秋去飛。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落木: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思考,討論:體會這幾句詩給你的感覺。并注意由“木葉”到“落木”的發(fā)展及其關鍵之處。(為幫助學生體會,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誦。)
明確:蕭瑟、凄涼。關鍵之處在于“木”字。
顯示:木 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之中比較:“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與“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討論后明確:“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庇枞艘砸环N飽滿感,感覺到了層層樹葉的波動。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則是一種落木千山的畫面,感覺到的是“空闊”。
小結(jié):這就是“木”字在古詩中的藝術特征。
提問:為什么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木”暗示了“落葉”呢?
明確:因為“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干,把“葉”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葉”暗示的究竟是怎樣的“落葉”呢?
體會:“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木葉”、“落葉”、“黃葉”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
明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木葉”飄零中透些微黃 ,“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落葉”則飽含水份,繁密,而“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黃葉”微黃但不干燥,無飄零之意。
結(jié)論:“木葉”暗示的是“落葉的微黃與干燥”,帶給我們的是“整個秋天的疏朗的氣息”。這就是“木葉”的藝術特征。請同學們再結(jié)合“洞庭波兮木葉下”的畫面體會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征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確: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提問: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
明確:這種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啟示性。
討論: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為如何?
明確: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 ,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為 “說‘木葉’” ,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于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科學態(tài)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探究身邊事物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熱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2.運用具有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查閱資料、觀察事物的習慣。
3.在訓練過程中,學習將查詢的資料與觀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將查得的資料,有選擇地、按一定的順序?qū)懴聛怼?/p>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興趣
金秋時節(jié),是菊花盛開的季節(jié),五彩紛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姿,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要去參觀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著千姿百態(tài)的菊花爭奇斗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菊花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令我們自豪的是,菊花的故鄉(xiāng)就在我們中國。今天,我們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寫一寫菊花。
二.組織討論,明確寫法
1.自由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本次習作有什么要求。
2.同桌討論交流:本次習作要寫什么?怎樣才能寫好這篇作文?
3.師引導學生歸納寫作要求:
。1)查閱資料,弄清菊花原產(chǎn)于哪個國家,人們根據(jù)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類、多少型?你認識幾種菊花?它們叫什么名字?它們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點?
(2)按上面問題的順序?qū)憽?/p>
。3)選擇自己熟悉的菊花寫,要有詳有略。
三.指導觀察圖片
1.出示銀針、蒼龍爪;獅子須、紫矛、金繡球、鴛鴦菊等幾種菊花圖片。
2.觀察思考: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形狀和姿態(tài)怎樣?
3.同學們還認識哪些菊花,它們各是什么樣子的?
四.交流查閱資料情況。
1.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哪些關于菊花的知識?
2.閱讀。教師將關于菊花的參考資料印發(fā)給學生閱讀。
菊花,原產(chǎn)于中國,是中國傳統(tǒng)栽培名花之一。傳至國外后用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為主,亦可嫁接,育種可用種子繁殖。菊花的品種多達數(shù)千種。1982年中國菊花學術討論會將菊花分為5類30型,5類即平瓣類、匙瓣類、管瓣型、球類、畸瓣類和桂瓣類;ㄐ鸵捕喾N多樣,有寬帶型、荷花型、蓮花型、松針型、垂絲型等。
3.討論。
通過閱讀,你知道了菊花的哪些知識?
五、練習說話
1.按問題的順序,說說你對菊花的了解。
2.同桌互說。
3.指名學生說,教師著重指導學生說好菊花瓣、花型的特點。
六、學生寫稿,教師巡回輔導,指導學生準確用詞
七、評講
1.指名學生談自己的習作,教師引導學生修改并給予評點。
2.學生對照習作要求,修改習作。
八、謄寫
板書設計:
習作5
查閱資料
按順序?qū)?/p>
有詳有略
文獻摘錄:
菊花,原產(chǎn)于中國,是中國傳統(tǒng)栽培名花之一。傳至國外后用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為主,亦可嫁接,育種可用種子繁殖。菊花的品種多達數(shù)千種。1982年中國菊花學術討論會將菊花分為5類30型,5類即平瓣類、匙瓣類、管瓣型、球類、畸瓣類和桂瓣類;ㄐ鸵捕喾N多樣,有寬帶型、荷花型、蓮花型、松針型、垂絲型等。
語文教案 篇3
一、單元教學目標:
1、能帶著美好的情懷、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用優(yōu)美的聲調(diào)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蘇教語文七年級上冊第4單元教案。
2、能品賞散文精彩生動的語言,加以點評與積累,神游優(yōu)美深遠的詩化意境。
3、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力求走進作家的心靈世界。
4、能培養(yǎng)細致觀察的能力,學會抓住景物特征狀物抒情的寫法。
5、能以“多彩四季”為背景,確定各種主題并展開相應的探究活動。
6、能積極參與說話活動,使語言具有針對性,有吸引力,打動別人。
二、單元課時安排: 共13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春》 2課時
《三峽》 1課時
《濟南的冬天》 2課時
《夏》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 1課時
單元專題小結(jié) 1課時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描寫大自然的。色彩斑斕的大自然,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悅。這些作品不但描繪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蘊涵著作者真摯而又濃烈的情感。色彩明麗、詩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頌歌;《濟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樹美,雪美……一切都充滿了詩情畫意;《三峽》篇幅雖短,卻充溢著對大自然的嘆服和贊美之情;《夏》用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贊美作者心目中黃金的夏季,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蘇教語文七年級上冊第4單元教案》!豆糯姼杷氖住范际菍懢笆闱榈募炎,精美的景物描寫、獨特的思想感情,讓我們與詩人同喜共悲。
學習這個單元要指導學生欣賞美的景物,體會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語言;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以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本單元的詩文文質(zhì)兼美,是絕佳的朗讀材料,要在朗讀中體味感情。
本單元的寫作目標是要求學生帶著對大自然的愛與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觀察,去感受,把觀察到的景物和內(nèi)心的感受寫出來,具體、生動,就會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確定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
第一塊:
明確單元專題含義(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后反思 )
1 導語:明確任務 聽講
2 布置活動:讓學生閱讀單元提示 閱讀、做好批注。 教后反思
3 布置活動:談談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準備3—5分鐘,然后口頭作文,注意要說出真實而獨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 討論,結(jié)合閱讀提示,談談自己對四季的理解。
第二塊:
了解單元大概內(nèi)容(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后反思)
1 導入:讓學生瀏覽目錄、課文(還可以延伸到發(fā)展性評價手冊) 明確任務
2 巡視、指導 瀏覽目錄、課文
3 布置討論:本單元的內(nèi)容結(jié)合你的興趣、愛好及你的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nèi)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如探究中外文學作品“春夏秋冬”所蘊涵的生活哲理等等) 討論、組建學習小組
第三塊:
確定單元活動方案(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后反思)
1 布置學生商定單元的活動主題及計劃(活動要有廣泛性和趣味性要結(jié)合單元專題,如從四季中選取感興趣的專題,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編制一期 “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了解《女媧補天》這一神話故事。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學習女媧不畏艱辛為人類造福、無私奉獻的美好心靈。
4、通過閱讀課文,體會到古代神話故事所表現(xiàn)出來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女媧不畏艱辛為人類造福的美好心靈。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有指揮,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嬸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小人,創(chuàng)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2) 有弄不懂的地方做好標記。準備提出。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讀課文,糾正字音。課文些了一件什么事。
2、說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
說說你為什么受到感動?能把你這部分內(nèi)容讀一讀嗎?
3、質(zhì)疑。
四、總結(jié)。
1、學了課文,女媧的哪一點精神打動了你?(不顧艱險為民造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說些什么?
2、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20 女媧補天
找雨神
造了船 不畏艱險,造福人類
找五彩石冶煉補天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火燒云及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3.按照一定的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繼續(xù)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積累材料的方法。
2.了解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用具
投影片、錄音帶、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了解課文內(nèi)容,按照一定的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按照一定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ㄒ唬z查學生預習生字詞情況。
1. 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注意生字的寫法。
“盈,”是后鼻音,讀作y0ng,不讀y9ng;
“茄”讀作“qi6”,不讀ji1;
“揉”字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
“盈”的上半部“ ”,“又”不能忽視;
“廟”是“廣”字頭,撇要大,必須包住“由”,這叫半包圍結(jié)構(gòu)。
3.啟發(fā)發(fā)言,討論詞義,檢驗的能力。同學們可以互相補充解釋詞語。
火燒云:日出或日落時出現(xiàn)的各色云霞。
紫檀:常綠喬木,木質(zhì)堅硬,帶紅色,可做貴重的家具或美術品。紫檀色,和紫檀木相似的顏色。
高壽:長壽的意思。
恍恍惚惚:不真切,不清楚。
笑盈盈:滿臉笑容的意思。盈,充滿。
鎮(zhèn)靜:情緒穩(wěn)定或平靜。
威武:本課指力量強大的樣子。
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白色或粉紅色,花白色帶紫色條紋。百合色就像百合那樣的顏色。
金燦燦:形容像黃金一樣發(fā)亮的顏色,鮮明耀眼。
4.出示投影片,注意字音詞義。
。1)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對的(√)。
。2)出示以下各字,請同學口頭組詞。
檀——紫檀色 檀香 檀樹 紫檀
豬——小白豬 肥豬 野豬 豬圈
壽——高壽 長壽 壽面 壽辰
!荒R粯 模范 模型
恍——恍恍惚惚 恍然大梧
霞——霞光 紅霞 霞光萬道 彩霞
廟——孔廟 廟會 廟門 神廟
燒——燒火 燒水 火燒云
威——威武 威風 國威 威嚴
蹲——蹲下 蹲坐 蹲著 半蹲
。3)區(qū)別字形,辨析詞義,然后組詞。
形相近、音相同的漢字有很多,必須正確區(qū)分,把握字義。
教師指導學生把形相近、音相同的字放在一起,區(qū)別字形、辨析字義是掌握這些字的好方法。最后通過組詞加以驗證,會使學生記憶牢固。
須(必須) 跪(跪下) 偏(偏遠)
需(需要) 脆(干脆) 遍(遍布)
低(低頭) 根(樹根) 伸(伸展)
底(到底) 跟(緊跟) 申(申請)
。ǘ┳x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按一定順序分段,概括段意。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ㄟ@篇課文講的是日落時的火燒云,主要講了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及變化。)
2.指導學生分段、概括段意。
通讀全文是正確劃分段落的基礎,然后理清文章的脈絡,弄懂自然段間的關系。
分段之前教師指導學生討論,“日落時的火燒云究竟是什么樣子的?課文的哪部分講到了這一點?”
(課文的第3、4、5、6自然段講的是火燒云的樣子。)
第1自然段講的是火燒云嗎?
。ú皇腔馃,是火燒云到來之前的霞光。)
最后一個自然段還在講火燒云嗎?
。ㄟ@個自然段講火燒云不見了,看不清了。)
現(xiàn)在請同學們考慮本文自然段之間的`關系,應該按什么順序分段。
。ㄟ@篇課文是按照火燒云到來前、出現(xiàn)時、消退后的順序來寫的,因此應該分為三段。)
教師板書“三段”,學生討論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這一段沒有直接寫火燒云,而是通過寫霞光照射下人和動物顯出各種美麗的顏色,從側(cè)面描寫絢麗多彩的火燒云的,并告訴我們這是晚上太陽要落山時的火燒云,也就是說火燒云就要來了。因此,這段的段意應該是:寫天上的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這一段主要是先寫了火燒云的顏色,又寫了火燒云的形態(tài),以及它們的各種變化。因此這段段意應該是:具體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的變化。
第三段(第7自然段)這一段寫到火燒云越來越恍惚,變化極快,幾乎看不清楚了,說明火燒云就要消失了。因此,這段段意應該是:火燒云退去時的景象。
通過這樣的分析,請同學說出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鞏固對本文結(jié)構(gòu)的認識。
。ㄟ@篇課文是按照火燒云的到來、出現(xiàn)、退去的順序?qū)懙。?/p>
(三)請同學熟讀課文,為進一步理解火燒云的變化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火燒云及火燒云顏色、形狀的變化,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二)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三)有感情地背誦課文,注意積累好詞好句。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用具
。ㄒ唬┗脽魴C,錄音機,小黑板。
。ǘ┗馃苹脽羝。
(三)有條件可以播放火燒云的錄像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了解學生對火燒云的認識。
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齊讀課題,并以課題為題。請同學討論,以達到了解學生對火燒云認識程度的目的。
什么叫“火燒云”?你見過火燒云嗎?你見過的火燒云是什么樣子?當時心情怎樣?
。ɑ馃剖侨章浠蛉粘鰰r天空出現(xiàn)的紅色云霞,色彩非常美麗。)
2.明確結(jié)構(gòu),抓住特點。
已故作家蕭紅通過仔細觀察對火燒云做了生動的描繪,語言精練準確,使人讀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qū)憽盎馃啤钡哪兀?/p>
。ㄕn文是按照火燒云到來前、出現(xiàn)時、消退后的順序?qū)懙。?/p>
板書:到來前 出現(xiàn)時 消退后
請同學們聽配樂朗讀課文,思考作者抓住火燒云的什么特點來寫的?哪一段主要寫了這一特點?
。ㄗ髡咦プ×嘶馃祁伾托螤畹淖兓瘉韺懙,課文第二段主要寫了這一特點。)
(二)以讀促講,啟發(fā)想象。
1.學習第一段。
火燒云出現(xiàn)之前,天空及周圍的景物是怎樣的?讀一讀,想一想。
。ɑ馃瞥霈F(xiàn)之前,天空布滿霞光,周圍的人和動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現(xiàn)出各種顏色。)
板書:霞光照耀
“霞光”使哪些景物發(fā)生了變化?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霞光使“小孩”、“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須”都在顏色上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作者通過仔細觀察,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情具體描寫了火燒云出現(xiàn)前的景物。)
火燒云到來之前這些景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同樣的景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顏色?
提示同學把“小孩”、“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小白豬”、“老頭兒的胡須”的顏色變化前后的情況對比著想象。
。ㄓ捎谙脊庹赵谒ㄋ﹤兩砩,使顏色發(fā)生了變化。但是因為底色不同,所以變化之后的顏色也不同。)
指導朗讀,體會火燒云到來之前人們的喜悅心情。
2.學習第二段。
。1)默讀,畫出說明火燒云出現(xiàn)的句子:
。ā疤焐系脑茝奈鬟呉恢睙綎|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保
想一想火燒云是什么樣子?
。ɑ馃剖羌t通通的,好像著了火。)
板書:紅通通 像著火
。2)理解“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這句話中的“燒”是什么意思?可以換成別的詞嗎?為什么?
。ā盁笔菬稹⒅鸬囊馑。在這句話中,任何字都不能替換“燒”,因為“燒”既寫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顏色和動態(tài),又寫出了火燒云上來時的氣勢,而且還與后面的“著了火”相照應,更重要的是“燒”字在這里點了題。)
(“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中的“一直”說明火燒云的面積大,而且是運動的,“燒”字本身就給人一種跳動的感覺。)
指導學生朗讀,體會火燒云的動感和美麗。(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在課文中找出一句話準確地概括火燒云的特點。
。ㄟ@個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
“極”是什么意思?“極多”又是什么意思?)
。ā皹O”表示程度深,多到了極點!皹O多”就是很多、十分多、特別多、非常多。)
課文中連續(xù)出現(xiàn)的“一會兒”說明什么?
。ā耙粫䞍骸边@樣,“一會兒”又那樣,說明火燒云的變化不僅多而且也很快。)
板書:多 快
火燒云變化多主要是講顏色和形狀變化多,請同學們根據(jù)小黑板上的問題,邊讀邊想。
出示小黑板:
、倩馃频念伾兓惺裁刺攸c?
、诰唧w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要求學生高度概括出顏色多,變化快。然后具體說明。
。伾啾憩F(xiàn)為:火燒云不單是紅色,還包括金、紫、黃、灰、百合色等說得出名的有九種,“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可以組織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討論“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葡萄灰”、“茄子紫”,以增強學生對火燒云顏色多的認識。
(變化快表現(xiàn)為:“一會兒……一會兒……”說明各種顏色交替出現(xiàn),持續(xù)時間都很短,轉(zhuǎn)換頻繁而迅速。)
指導學生朗讀,注意“一會兒”,不一定讀得很快。為背誦做準備。
板書:顏色 變化
啟發(fā)學生用合適的詞形容火燒云的顏色特點。
。ńk爛多彩、五光十色、五顏六色、色彩斑斕……)
板書:色彩斑斕
火燒云的顏色多變化快,火燒云的形狀怎樣呢?請一位同學改動小黑板上的問題,要求同學們用學習描寫火燒云顏色部分的方法自學描寫火燒云的形狀部分。
出示小黑板,做如下改動:
、倩馃频男螤钭兓惺裁刺攸c?
、诰唧w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ɑ馃频男螤疃啵兓。作者描寫了馬、狗、獅子的形象,但很快就不見了。)
板書:形狀 變化
。3)教師在同學們自學這部分內(nèi)容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合上書,看幻燈片,把同學們帶入火燒云的情景中,讓他們感受火燒云形狀的變化。這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積累好詞好句有幫助。
、俪鍪久枥L火燒云變化各種形態(tài)的幻燈片。
教師一邊演示一邊提問:圖上畫的像什么?
。R、狗、獅子。)
教師把一種形狀定格在幻燈機上,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用適當?shù)男揶o手法描述圖意,盡量按照作者描寫馬、狗、獅子的方法來說。
提示:作者是按照怎樣出現(xiàn)→什么樣子→怎樣消失來寫的。
教師出示幻燈片也要有技巧,不能把幻燈片放在幻燈機上就完了,這樣反映不出各種形狀的變化。教師應該拿著幻燈片在幻燈機上演示。比如馬,一開始是“天空出現(xiàn)一匹馬”,可以把幻燈片放在幻燈機上,“那匹馬大起來了”,這時教師要抬高幻燈片,投影幕布上的“馬”就會真的變大,實際上是幻燈片離鏡頭近,圖片被放大了。緊接著“那匹馬變模糊了”;脽羝^續(xù)抬高、投影幕布上就會模糊一片。這樣演示既形象逼真,也符合作者“怎樣出現(xiàn)”——“天空出現(xiàn)了一匹馬”,“什么樣子”——“馬是跪著的”,“怎樣消失”——“那匹馬變模糊了”的寫作順序。
其他的形狀都可以這樣演示,同學們記住了火燒云的形狀,對課文的內(nèi)容就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谝龑W生體會作者這樣寫火燒云形狀的好處。
利用幻燈片出示一段話:火燒云一會兒像馬,一會兒像狗,一會兒像獅子。真是形態(tài)萬千,變化多端。
請同學讀一遍之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比較哪種寫法好。發(fā)散思維。
。〞系膬(nèi)容寫得生動具體,因為不僅寫出了火燒云的靜態(tài),也就是像什么,還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tài),也就是為什么像。因此火燒云的形象才會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壑笇W生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想象天空中出現(xiàn)的其他動物、人物或植物,以此來訓練學生的想象及說話能力。
如果學生在練習時出現(xiàn)問題,教師要及時指導,或做以下提示:
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了一只小白兔,( ),過了幾秒鐘,( );
很快又來了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的拐杖( ),又不見了。
④啟發(fā)學生用合適的詞形容火燒云形狀的特點。
(形態(tài)萬千、形狀各異、變化多端、千姿百態(tài)……)
板書:形態(tài)萬千
(3)小結(jié)第二段,使學生對第二段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
火燒云的顏色色彩斑斕,火燒云的形狀形態(tài)萬千。作者細致地觀察了火燒云,抓住了變化極多這個特點,不僅寫出了火燒云的靜態(tài)“像什么”,還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tài)“怎么像”,使人感到火燒云不僅美麗,而且非常神奇。遺憾的是火燒云不能像一幅畫可以長久保存。
板書:奇
3.學習第三段
請同學齊讀第三段,想一想,此時的火燒云又具有什么特點?
。ɑ馃圃谘杆僮兓邢肆恕#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這樣?
。ā盎谢秀便薄本褪悄D:、看不清楚、若隱若現(xiàn),虛虛實實。因為火燒云變化極快,所以人們的肉眼就會有這種感覺。)
這時人們的心情怎樣?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ɑ馃葡r,人們非常留戀。從“揉揉眼睛”,“沉靜了一會兒”,“可是”,“偏偏不等”這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請同學們帶著留戀的心情朗讀這一段。
板書:留戀
(三)總結(jié)全文,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
1.作者是怎樣觀察火燒云的?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板書來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通過討論完成。作者在寫火燒云的過程中,始終抓住火燒云的特點,從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兩個方面進行了細致地觀察。觀察火燒云的顏色,作者抓住了顏色多和變化快的特點;一個“極多”寫出了火燒云的顏色不單是紅色,而是色彩斑斕;四個“一會兒”寫出了火燒云顏色變化快,轉(zhuǎn)瞬即逝。觀察火燒云形狀時,作者抓住了火燒云的形狀多和變化快的特點:“一匹馬”、“一條大狗”、“一頭大獅子”形象地寫出了火燒云的形狀多,這一點寫出了火燒云的靜態(tài)美;“兩三秒鐘”、“正在……就”、“忽然”、“一轉(zhuǎn)眼”等詞語寫出了火燒云形狀變化,這一點又具體地寫出了火燒云的動態(tài)美。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作者只有通過細致觀察才能把握得這么準確。
2.啟發(fā)學生討論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體會。
提示學生抓住兩點:一是觀察事物要抓重點;二是觀察事物時,既觀察靜態(tài),也要觀察動態(tài),做到靜動結(jié)合。
(四)結(jié)合板書,練習背誦。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灰雀》這篇課文,我們先來復習,看同學們關于生字詞掌握的怎么樣?老師要考考大家,同學們有信心嗎?
1、認一認,讀一讀
指生認讀,小組讀。
2、比一比誰記得多?小組比賽。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生說然后總結(jié)。
這篇課文講了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一只灰雀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經(jīng)過交談,男孩最終將灰雀送回來的故事。
三、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片: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2.教師說: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惹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
3.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讀出感受,把體會寫在旁邊,做批注。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2)朗讀第一自然段。
匯報交流:“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zhuǎn)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誰來讀這句話,要讀出什么感情?你讀出了喜愛之情。誰還想再來讀。
這句話表現(xiàn)出灰雀非常惹人喜愛。
三只灰雀歡蹦亂跳的唱歌,你們喜歡嗎?除了你們以外還有人喜歡它們呢?是誰?
(3)你是從哪看出列寧很喜歡這些灰雀?
“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jīng)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蹦阕x出了什么?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
從哪幾個詞語中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
從每次、都要、經(jīng)常這三個詞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程度。
出示圖片:“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
四、學習課文第三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你感動的句子。
默讀第 2 自然段,思考一下,從下面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誰來讀這句話,要讀出什么感情?從這句話,我們能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擔心和著急。誰還想再來讀。讀出對灰雀的擔心和著急。
2、齊讀第3-10自然段,體會列寧和小男孩的心里活動。畫出列寧和小男孩的語言。
列寧的話:
A.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寒冷,它怕冷!
(飽含著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fā)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翱上А北磉_了列寧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男孩看著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3.指導學生讀一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再說說他們心里是怎么想的。
(1)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一想說不敢說一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2)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么呢?
文中列寧是怎么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么?
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指導學生朗讀。
五、學習課文第十一自然段。
默讀第1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1.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2. 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為什么低著頭?
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
從這篇課文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呢?
一方面表明了列寧見到灰雀之后的驚奇,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了列寧對小男孩的愛護。
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從這篇課文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呢?
六、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請同學們以“灰雀昨天去了哪里”為題,寫一段話,進行寫話練習。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
七、課堂小結(jié)
課文以灰雀為線索,記敘了它丟失又復回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偉大導師列寧喜愛灰雀,更愛誠實的孩子的崇高而偉大的愛。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重點:
1、學習借助注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詩
1.我們剛學了一首古詩,題目叫《鄉(xiāng)村四月》,誰來背背?一起來吧!(學生背詩)
背得真好,那詩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畫面,向我們展現(xiàn)了充滿著鄉(xiāng)土氣息的田園生活。今天我們將走進另一位詩人帶給我們的田園世界,去感受那濃濃的鄉(xiāng)土味兒!(板書課題)
2. 讀詩題,解題意。
請同學來讀課題。(“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chǎn)生了很多的感想。
師:你看,抓住重點詞突破,然后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題目的意思!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讀讀題目。
3、了解詩人。(出示詩人簡介)
這首詩是由南宋詩人范成大所寫,請大家讀讀資料,你能從中獲得什么信息?(自由讀,交流)
《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共有六十首,今天咱們所要學的只是這其中的一首。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師:請大家先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田園風光?
2、生自由讀,指名讀,(季節(jié):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師: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
3、解意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么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注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4、學生自學
5、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指名說,同桌說)
(1)剛才,你讀懂了哪句?
(指點“傍、績、各當家”等重點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師:“績”,在這兒是指一個動作,搓;“夜績麻”就是指——
“各當家”,指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事做,“村莊兒女各當家”就是——
“傍”,他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是——
師:知道了這些詞在古詩中的意思,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再來說說?
(2)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師:照剛才他的說法,你覺得還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釋,能把意思說完整了;借助工具書,讀懂詩意,是一種學習方法,但在說的時候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想法)
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可不是簡單地把詞句的意思串起來,咱們可以通過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時間、人物等,這樣說起意思就更生動、更流暢。(故事)誰再來試試?(指名,同桌互相說說)
師:剛才,我們就借助【板書:注釋、】,了解了詩的.大意。那好,帶著對詩句的理解,咱們一起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停頓。(齊讀)
三、精讀領悟——意境之讀
1、(過渡)師:“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闭埓蠹以僮杂勺x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你的腦海里,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xiàn)了哪些畫面?
(生自由讀詩,想象)
2、品讀第一句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那好,請你來讀一、二兩行詩。(指名讀)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誰再來讀?你的感受呢?
預設:1、辛苦(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學生讀)
評語:你讀出了時間很長,是從“晝”到“夜”。你把他們的勞動內(nèi)容讀出來了。
2、忙碌:(各當家,男的——,女的——,各有個的活兒干,除了耘田、績麻,還要——,(指名說)總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這樣日夜忙碌著。多勤勞的人們呀,你能把這種感受帶進朗讀中去嗎?(聽你那么一讀,我仿佛已經(jīng)看到那繁忙的勞動場面了)
3、和諧:怎樣和諧的畫面?(看插圖里人們的表情,再讀讀句子,還有什么感受?)評語:看來插圖也能幫我們感受詩情呢?(板書:插圖)
4、師歸結(jié)
剛才大家的感受真豐富,從短短的詩句里讀出了那么多!這樣的勞動在我們眼里是辛苦的、勞碌的,但在當時這種男耕女織的生活卻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將換來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兒各做著各的事情,那種溫馨,使勞動的疲倦、勞累一掃而光,這種快樂與滿足就是從勞動中得到的呀!把這種感受送進詩句,你再來讀讀(指名讀)
師: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滿足與快樂,真好!難怪詩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勞動場面時,不禁感嘆——“晝出……,村莊……”(齊讀)
4、品讀第二句
師: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盡所能,做著分內(nèi)事,就連那小孩也——(指名3個學生,讀詩句三、四行),從小孩一個小小的學種瓜這個動作,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交流)
懂事:父母勤勞的品質(zhì)感染了村莊的孫童,小孩也喜歡上勞動了。
快樂:是呀,他們學種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時豐收的場面呀……
可愛:瞧,他的動作,一手——,充滿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
(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聽出來了,勞動著也是快樂的。我們都來當當愛勞動的孩子,一起快樂地讀讀吧,)
來,把這種心情帶進朗讀中去。(指名讀)
5、升華
師:村莊兒女日夜勞作雖然繁忙、辛勞,但,是快樂的,孩子雖然不懂耕織,卻愛學做農(nóng)活,也是快樂的。這樣和諧、恬適的勞動場面感染了詩人,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里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上了這溫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讀) (配樂讀)
6、我們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里。(背誦)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指導學生寫好習作:與親人之間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讀題明確要求
二、談話拓展思維
1.指導學生弄清親人的范圍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
三、讀提示,指導寫作
四、習作欣賞
五、布置作業(yè)
1.同學交流習作內(nèi)容 2. 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寫好毛筆字“順很創(chuàng)”
教具準備:毛筆、紙、墨水
教學過程
一、出示字、觀察結(jié)構(gòu)
1.教師出示今天要寫的`字
2.指導學生
3.指名反饋
二、讀字帖、學著寫一寫
1.指導學生讀
2.教師強調(diào)
3.學生臨摹
三、學生練習寫字
四、集體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教案(精選)11-18
(精選)語文教案11-22
[精選]語文教案10-07
語文教案(精選)09-1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0-02
(精選)語文教案10-01
語文教案[精選]09-19
【精選】語文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