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

    時間:2024-11-24 10:15:22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容量和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容量”的概念,體會“容量”的含義,通過操作讓學生體會采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容量單位“升”。

      3、了解“一升”的實際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升”這個容量單位的大小,加深對“升”的認識

      三、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

      四、教學過程

      桌子上的杯子瓶子有什么用途?

      可以用來盛水、油、飲料等物體,這些器皿都叫容器。(板書:容器)

     。ㄒ唬┱J識容量

      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離不開水,現在請你仔細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約要喝幾杯水?杯數多一定就喝得多嗎?

      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較大,小杯子的容量較小。(板書:容量。)

      2、觀察比較兩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觀察(容量差別較大的容器),哪一個容器的容量較大?為什么?

      3、實驗比較兩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的兩個容器(容量相差較。。

      提問:這兩個杯都是空的,猜一猜,哪一個的容量較大?你能想辦法驗證嗎?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選擇較好的方法,并根據學生匯報演示實驗,把甲杯倒?jié)M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較兩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教師小結:我們可以用倒水實驗操作的方法推測比較容量的大小。

      4、比較三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在每小組里有3個容器(容量較接近),分別是高腳杯、水杯和塑料杯,哪個容量最大,哪個容量最?請學生先猜測,然后學生交流怎樣驗證。

      驗證是可能出現三種情況:先倒?jié)M容量最大的、容量次之的、容量最小的杯子。

      小結:我們可以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比較多個容器的容量。

      5、按要求找出容器。

     。1)老師這兒有一個可樂杯,你能在桌子上找到比它容量大的容器嗎?和它容量相等的容器呢?比它容量小的容器呢?

     。2)你能找到和老師手中容量相同的容器嗎?

     。3)觀察容量相等的這兩個容器,你發(fā)現了什么?

     。ǘ、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容量和容量單位升。板書:認識容量和升。

      (1)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明確常用的容量單位是升和毫升。本節(jié)課先認識升,升可以用大寫的英文字母“L”表示。

     。2)課件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容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標有容量單位升,你知道圖中的這些容器盛的水、油、飲料各是多少?明確:計量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飲料通常用升作單位。

      (3)這里的凈含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用凈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凈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關系呢?“凈含量”是指某種容器中實際容納物體的多少。如,一瓶飲料的凈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裝的飲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會比1升略大,因為通常不會裝的滿滿的.。

     。4)、感知一升有多少。

     、僬J識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②實驗將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倒?jié)M,倒入量杯后,你發(fā)現了什么?

     。ㄈ、實踐活動。

      學生活動一: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兩升水,其中的1升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剩下的1升需要喝水補充。1升水可以倒在不同的水杯中,桌上有好多杯子,想想看要驗證1升水可以到在多少個可樂杯中,需要準備什么,在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請選一個杯子試驗一下,看1升水可以倒幾杯。

      學生活動二:師: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把1升水倒在這些容器中,你發(fā)現了什么?你能估計這些容器的容量嗎?

      估計老師手中的容器的容量大約是幾升?

      (四)布置作業(yè):回家動手量一量一些容器是多少升或毫升?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2

      教學內容:

      p.10~12。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包括初步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這是學生學習過長度、質量、時間及其計量單位后,認識的又一類量及其計量單位,這對于豐富學生對量及其計量單位的認識是十分有益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

      每生自帶2件左右常見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教學容量。

      1、(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個可以裝得更多?

      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

      當有分歧的時候,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驗證猜想?(可裝水倒一倒)

      實驗,(略)得出結論。

      想象一下,如果反過來倒水,會出現什么情況?說明了什么?

      完成書上的練習(1)和(2)

      分別讓學生把圖的意思說一說,再得出某個結論。

     。3)議一議:小紅家水壺裝滿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壺可以裝滿后可以倒4杯。你認為哪家的水壺更大?為什么?

      在學生說理的基礎上,得出:要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來比是不合適的。

      二、認識1升

      說說你通過昨天的預習,知道關于升的哪些知識?

      1、計量液體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單位

      2、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可以裝1升水

      拿出該正方體,從里面量它的棱長。問: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jié)M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學生帶來的常見的容器來認識1升

     。1)請學生把從家里帶來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別指名問一問: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別請這部分學生舉起該容器,其他同學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約是幾升。

      可結合2.5升的`可樂瓶,請學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

      老師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約是多少?(實驗得出:1升多一點)

      想象:以它為參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畫一下,像電飯鍋大約有2個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臉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臉大約要用幾升水呢?(實驗得出:2升)

      以這一臉盆為參照,估計一下,邊上的這桶水大約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這桶純凈水有多少升呢?(18.9升)這桶水你拎得動么?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

      分別取幾個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夠了么?

      4、練習,完成(3)和(4)

      三、全課總結

      說說今天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布置實踐作業(yè):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別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3

      教學目標

      1. 結合實例在具體情境中體驗容量的含義,體會計量容量需要有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

      2. 結合觀察在具體操作中體驗、了解升的實際意義,加強1升的空間感知。

      3. 估計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間大小的量化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冷水壺1把,茶杯,水,飲料瓶,量杯等。

      教學過程

      一、 理解容量的意義

      1. 出示兩個大小有明顯區(qū)別的空杯:這兩個杯子哪一個能盛比較多的水?

      學生討論并匯報結果。

      指出:左邊這個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說明這個茶杯的容量比較大。

      2. 出示兩個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觀察這兩個杯子,哪個杯子的容量大一些?

      學生猜測,猜測的結果不同。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到底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

      學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問:通過倒一倒,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容量。

      3.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通過討論明確:中間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小。

      二、 感受容量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

      1. 對話解讀。

      談話:小明聽說好朋友小亮家新買了一套茶具,打電話詢問了茶具的有關信息。下面是他們的對話內容。先連一連,再說說哪一句是回答水壺的容量的。

      什么顏色的? 一個冷水壺和四個茶杯。

      有幾個? 裝滿水后能倒?jié)M5杯。

      有多高? 淡藍色的。

      冷水壺的容量是多少? 15厘米。

      2. 談話:小明說:我家有一個黃色的水壺,這個水壺能倒幾杯呢?

      通過演示,得出:黃色水壺能倒?jié)M7杯水。

      3. 提問:小明家的黃色水壺能倒?jié)M7杯水,小亮家的藍色水壺能倒?jié)M5杯水。小明認為他家水壺的容量比小亮家水壺的容量大,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

      學生小組討論,認識到杯子可能不一樣。

      4. 第二次演示:教師把杯子里的水倒回水壺內,重新?lián)Q大一點的杯子倒一倒。黃水壺里的水能倒?jié)M5杯。

      5. 提問:這個黃水壺的容量到底是幾杯?從這兩次倒水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明確:同樣一壺水倒入容量不同的杯子,能倒?jié)M的杯數不同。要使用同樣的水杯才便于比較水壺容量的多少。

      談話:同學們的想法很好。為了準確測量和計算容量的多少,我們要使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板書:容量單位)

      三、 感受容量單位升

      1. 出示超市平面圖:我們到哪里去會找到容量單位?

     。ㄆ矫鎴D上標有:蔬菜水果區(qū)、調味品區(qū)、五谷雜糧區(qū)、飲料區(qū)、奶制品區(qū)、服裝鞋帽區(qū)、收銀臺等)

      2. 視頻播放超市及商品商標特寫(色拉油5升、牛奶1升、飲料2.5升等)。

      提問:從這些商品的商標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升、L。

      再問:你們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裝上看到這個容量單位的?

      小結: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梢杂肔表示。(讓學生讀一讀)

      3. 通過你知道嗎介紹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量器分為合、升、斗等,商鞅研制了標準量器銅方升,器壁刻銘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為一升。不過那時單位量值每升可比現在的升要小得多。此后的兩千年一直沒有大的變化。1858年以后,英、法等國侵略中國,加侖、品脫等容量單位隨之傳入,我國的度量衡從此趨于混亂。新中國成立后,度量衡逐步規(guī)范起來。1959年6月,國務院把公制定為國家的基本制度。升、毫升作為容量單位從而確定下來。

      4. 舉例。

      提問: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升這個容量單位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四、 感知1升的多少

      1. 談話:實際上,里面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容量是1升。

      出示正方體的容器,用直尺示范從里面量長、寬、高都是1分米。

      提問:這個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2. 引導:我們把這個正方體容器裝滿水倒入量杯看看。

      出示1升的量杯,邊說邊演示(注意指導學生看量杯的刻度)。

      3. 出示1升的飲料包裝(形狀不同,但容量都是1升)。

      比較:哪個飲料瓶的容量比1升多?

      4. 體驗1升的多少。

      操作:1升的水可以裝滿幾杯。讓學生用平時飲水的杯子倒一倒,說一說大約這樣的幾杯就有1升。

      5. 了解飲水的常識:研究發(fā)現,成人一天的飲水量為1升~1.5升。少年兒童一般在1升左右。要分多次飲用水,不要一次大量飲水。

      五、 應用拓展

      1. 幸運1升。

     。1) 出示一些常見物品,讓學生判斷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單位的。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2. 快樂1升。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以猜容量多少的游戲進行:(1) 出示教材中的插圖,讓一個學生看清楚容器的容量,再由其他同學猜。(2) 先猜容量較小的容器,再猜容量較大的容器。

      3. 節(jié)約1升。

     。1) 出示動畫,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提問: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20分鐘就會流失1升水。一小時就浪費多少水?一天呢?

     。2) 節(jié)約用水廣告短片欣賞。

      情節(jié):一個沒關緊的水龍頭小螞蟻集水運水澆樹字幕(請節(jié)約每一滴水)。

      小螞蟻說:我收集的水有多少升?

      小蘑菇說:這么少的水用升做單位合適嗎?

      談話:為了計量比較少的水,我們還需要一個比升更小的容量單位。

      六、 全課小結(略)

      設計意圖

      學生對容量和升的認識重在感受和體驗。本節(jié)課的設計從觀察入手,立足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交流中感受。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理解容量的`意義,逐步體會容量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及1升的觀念,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同時,教師注意認真挖掘知識背景,整合認知矛盾和情感因素,合理選取生活素材,實現教材幾個板塊內容之間的無縫對接。首先在感受使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時,精心設計一個對話的場景,把對容量單位的認識放到計量單位重量、長度等熟悉的背景中,充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整體感知。接著,在感受現實生活中容量單位升的應用時,從超市平面圖物品分布區(qū)域的定位到容量單位史料的閱讀,借助互動的學習,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對容量單位清晰規(guī)范的認知。在最后的拓展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我最大程度地把練習內容活動化,并穿插靈動的詞匯幸運1升快樂1升節(jié)約1升,來傳遞積極的情感。在猜容量多少時,構建了活潑的游戲氛圍;在節(jié)水廣告的賞析之后,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整個過程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嚴謹而不失情趣,輕松而不失深刻。

      容量單位是什么?1升有多少?我們是否習慣了讓學生想像和記憶?課堂能否給予學生一些開放的思維和多元的體驗?我們期待:我們的學生對1升的感悟,從此開始;對一生的感悟,也從此開始。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體會計量容量需要有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聯(lián)系實際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觀念,通過實驗操作體會1升有多少。

      2、學生學會估計一些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認識容量的含義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容量單位1升的觀念的建立。

      教具、學具準備:電子課件,量杯,每組一把同樣大小的水壺,每組不一樣大小的杯子,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小組自帶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動物園里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爭奪冠軍比賽,那就是老虎和獅子正在進行的“喝酒決賽”。老虎一連喝了5杯,還沒有醉,獅子剛喝了2杯就搖搖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說:“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軍!”獅子不服氣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軍!”老虎和獅子誰也不肯讓步,爭得面紅耳赤。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他們誰說的有道理呢?

      生1:老虎一連喝了5杯,還沒有醉,獅子剛喝了2杯就撐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軍。

      生2:獅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軍應該是獅子。

      二、探索領悟,認識容量

      1、初步認識容量

      談話:同學們的兩種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師這時取出兩個不一樣大的杯子。)這是大小不一的'兩個杯子,這個是老虎用的杯子,而這是獅子用的。

      如果有學生說了兩種想法,就說:你想得很周到,我們不僅要看喝的杯數,還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問:同樣是一杯酒,你們認為哪一杯多?

      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談話:對,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數學上,我們就說,盛液體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較大。盛液體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較小。

      板書:容量

      2、加深對容量的認識

      出示兩個大小不一的杯子1號和杯子2號。

      談話:比較完了獅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這兩個杯子,你覺得哪一個杯子的容量大呢?

      生1:杯子1號大。

      生2:杯子2號大一些。

      談話:光憑眼睛估計得到的結果可能有誤差,我們可以想一個辦法來驗證說明兩個杯子容量的大小。

      提問:想個什么辦法呢?

      生1:我們可以先把杯子1號裝滿水,倒入杯子2號中,如果杯子2號中水滿時,杯子1號中還有水的話,說明杯子1號的容量大,杯子2號的容量;如果杯子2號里的水沒裝滿,說明杯子2號的容量大。

      生2:用同一個杯子往里面倒水,倒得杯數多的那個杯子容器量大。

      生3:在這兩個杯子里都裝滿水,把水倒到有刻度的杯子里,數字大的那個杯子的容量大。

      談話:同學們的想法真多!根據某某同學說的,我們就用這種倒水來驗證一下吧。ǜ鶕瑢W剛才的說法操作驗證。)通過這種倒水的方法可以得出水壺一號的容量比較大。

      3、做“想想做做”第1題,做“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比較完了那兩個杯子的容量大小,我們現在來比一比這三個杯子的容量大小吧!先猜一猜,這三個杯子的容量關系怎樣呢?結果是不是和我們猜測的一樣呢?用你喜歡的方法小組一起合作驗證一下。

      學生操作、交流。

      4、進一步感受容量的含義

      談話:現在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這個杯子中盛了多少水。你能說出這個杯子的容量是多少嗎?可能一下子回答老師的問題有一點困難,在回答之前我們小組可以討論一下,或者借助你手邊的一些容器,把這一大杯水倒入我們的一次性杯子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小組活動,將一大杯水分別倒入各自準備的一次性水杯中。

      提問:誰來說一說,這一大杯水可以倒幾杯?

      生1:我們組倒了2杯不到點。

      生2:我們小組只倒了3杯半。

      生3:我們的小組倒了3杯還多一點。

      談話:如果別人這樣告訴你,說這個容器能盛2杯不到,或者說能盛3杯半水,或者說能盛3杯多一點。你能知道這容器的準確容量嗎?

      談話:因此,我們需要給容量定出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我們的容量單位。

      三、聯(lián)系生活,認識容量單位升

      1、認識升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容器,分別在小組里交流一下帶來的容器上標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單位。

      小組交流。

      談話: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標有容量單位升或者毫升,亳升這個容量單位,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提問:你知道圖中的這些容器盛的水、油、飲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嗎?一起來看一下。課件出示,學生回答。

      明確:計量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飲料等液體,通常用升作單位。升可以用符號“L”來表示。

      板書:升、L

      談話:今天我們這節(jié)數學課主要來認識容量和容量單位升。板書課題:認識容量和升

      談話:老師手中有一個容器,上面標著,“凈含量2L”。這里的凈含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用凈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凈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關系呢?有誰知道嗎?

      講述:“凈含量”是指某種容器中實際容納物體的多少。如,一瓶飲料的凈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裝的飲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會比1升略大,因為通常不會裝的滿滿的。

      2、做“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除了我們課堂上這些容器標有容量大小,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另外一些,你見過題目中的3個容器嗎?你能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和容量嗎?

      3、認識1升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計量容量的單位是升,那么1升究竟有多少呢?

      談話:要想科學地認識升這個單位,我們先來認識這個量杯(出示量杯),請組長從袋子中拿出我們的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談話:1升水到底有多少呢,我們來做個實驗。(出示正方體)這是一個空心的正方體,它的長、寬、高都是1分米,F在我們在正方體容器內裝滿水,再將這些水倒入量杯中,看一看有什么發(fā)現呢?

      生:正方體內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1升。

      談話:如果一個容器是正方體,容器內部的長、寬、高都是1分米,這個容器盛的液體正好是1升。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容量正好是1升。

      4、深化對1升的認識的實踐活動。

      學生活動一

      談話:看一看我們小組里面有沒有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的呢?誰來交流一下。

      學生交流。

      談話:雖然這些容器的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容量都是1升。

      學生活動二(想想做做第一題)

      談話:下面這些容器你見過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出示課件。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學習估算容量的方法)

      學生活動三

      談話: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一些容器,你能根據剛才我們對1升的認識,估計一下它的容量嗎?

      學生估計。

      談話:剛才我們學生估計地對不對呢?我們來驗證一下吧!

      學生實驗驗證。

      交流反饋。

      談話:通過我們實驗,我們得出了熱水瓶的容量是?臉盆呢?沙鍋呢?我們這個碗呢?還有我們這個燒水壺呢?

      機動:看來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對一些容器有了一定的估計能力。

      第14頁

      四、總結評價,課外延伸

      1、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得愉快嗎?誰能說說你的收獲是什么?你還想了解什么?

      2、如果老虎和獅子要舉行第二次比賽,你認為應該有一些什么規(guī)定?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5

      第一單元升和毫升

      第1課時認識容量和升

      教學內容:

      教材1-2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

      課件、量杯、紙杯。

      教學過程:

      一、教學“容量”。

      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個可以裝得更多?

      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如何驗證?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操作,可以兩個容器互相注水比較。

      3、議一議:小紅家水壺裝滿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壺可以裝滿后可以倒4杯。你認為哪家的水壺更大?為什么?

      在學生說理的基礎上,得出:要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來比是不合適的。

      二、認識“1升”

      1、出示例2情景圖。你們認識這些物品嗎?知道物品后面的幾升代表什么意思嗎?(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單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們可以用量杯來量出1升水。師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讓學生觀察。繼續(xù)操作:教師取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將剛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體,讓學生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

      說一說這個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體的棱長是多少?驗證過程中提問:為什么要從里面量?而不從外面量?

      3、繼續(xù)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學“試一試”

      先讓學生估計下1升水大約能倒?jié)M幾個紙杯,再驗證下(5個)。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這桶純凈水有多少升呢?(19升)這桶水你拎得動么?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夠了么?

      三、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觀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說明如何比較。

      2、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說說今天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教學反思: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6

      教學內容:

      p.13、14

      教學目標:

      通過對一些常見容器的實驗,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

      每生自帶2件左右常見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檢查

      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對工作,檢查學生的口算完成情況。

      二、交流檢查學生昨天回家的實踐作業(yè)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個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較小的容器)

      1個電飯煲是2升多,1個大油桶是5升,一個水池30升,一個臉盆5升(較大的容器)

      在學生交流的時候,要求其他學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劃該容器的`大小;(2)繼續(xù)補充

      三、完成書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別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鍋的差不多,臉盆的1/5

      可繼續(xù)讓學生估一估,整個容器的容量大約是幾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約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

      這里的4張圖,可以讓學生先挑一個最有把握的說,并說清楚理由。

      再以此為參照,進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進行,但都要學生充分說理,不能是簡單的憑感覺。

      四、指導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練習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相關文章:

    《厘米和米的認識》教案01-24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案02-25

    認識左和右教案01-01

    8和9的認識教案08-26

    認識1和許多教案03-18

    認識1和許多的幼兒教案02-26

    升和毫升教學設計05-07

    《升和毫升》的教學設計03-15

    升和毫升教學反思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