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學習日記匯總三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日記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日記 篇1
一.參加教師遠程培訓,學習付華(北京十二中初中一部,中學特級)的講座《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非常贊同“語文綜合學習,把寫作、口語交際整合于綜合性學習之中,在規(guī)模小、層次少的活動中培養(yǎng)語文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聯(lián)系曾經指導學生學習七上第五單元后,舉行《我愛我家》活動:①“老照片的故事”,學生從家里找出一些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以一張或一組家庭照片為引子,與家人進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經歷。首先在班里講給全班同學聽,并在此基礎上布置寫一篇作文。或記敘自己曾經的美好回憶,或描述家庭中過去的故事。②“一件家庭物品”,有的學生帶來了弟弟的金鎖,有的學生帶來了家里的一個小帆船,向全班同學講述其中包含的故事。最后以此為內容寫一篇作文。
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先交流、詢問,了解家庭故事,再給同學講述,最后書面表達出來,既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又提高了寫作水平。
二.參加教師遠程培訓,學習付華(北京十二中初中一部,中學特級)的講座《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其中介紹了《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對綜合性學習的評價建議: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這種探究,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鉆研,也有學生群體的討論切磋,所以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聯(lián)系曾經指導學生學習八下第一單元后,舉行《獻給母親的歌》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詩朗誦、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等形式,表達了自己對媽媽的感恩之情。同學們自編自導自演,在合作中準備排練,登上班級的舞臺,展示了自己的各種才能、鍛煉了各種能力。更充分說明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顒咏Y束后,同學們自己投票選舉了最佳節(jié)目、最佳演員、最佳導演等,很好地完成了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三.參加教師遠程培訓,學習付華(北京十二中初中一部,中學特級)的`講座《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首先進一步明確了什么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以實踐活動為主要形式,綜合其他學科,學習生活及現(xiàn)代社會的內容,運用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得到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本學期指導學生學習八上第一單元后,開展了語文活動“世界何時鑄劍為犁”,以競賽形式,不僅讓學生了解古今中外有關戰(zhàn)爭的人和事,也使他們更多地掌握了有關戰(zhàn)爭的成語故事和詩詞;顒又新(lián)系了歷史課學習的內容,并結合現(xiàn)代世界戰(zhàn)爭(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再到利比亞戰(zhàn)爭)。讓學生最終感悟到,雖然戰(zhàn)爭一直伴隨著我們到現(xiàn)在,但是,世界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從沒有停止。我們要記住過去,珍惜現(xiàn)在,為了實現(xiàn)和平,作為青少年,我們要熱愛偉大的祖國,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團結互助,崇尚科學和真理,學好現(xiàn)代科學知識和技術,服務人民,捍衛(wèi)和平!
學習日記 篇2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四單元信息窗3--圓的面積。
一上課,許老師就讓我們將學具中的圓折一折看看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我心里奇怪了:圓就是一個圓,有什么好折的呢?原來讓我們折圓是為了了解圓的'對稱!
我們又拿出剪刀將一個圓剪了下來,再平均剪成八份。老師讓我們想一想如何球出圓的面積來。同學們有的說用π乘、有的說用半徑求……大家七嘴八舌,課堂好不熱鬧。最后老師讓我們把剪好的八份近似于扇形的紙片試著拼成一個別的圖形。我拼的是一個近似于平行四邊形的圖形。
隨后,我們又分別將圓平均分成了16份、32份,再分別將剪好的小扇形拼成一個多邊形。這時候我發(fā)現(xiàn),平均分的數(shù)量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所以:圓的面積=C/2×r
=2πr/2×r
=πr2
經過了圖形的分解再組合,我知道了怎么求圓的面積啦!數(shù)學好神奇喲~
學習日記 篇3
進入新學期,嘉豪升四年級了。這學期換了新>班主任,數(shù)學老師也換了。從開學到現(xiàn)在,班主任老師給我的印象是干練、嚴格,對于語文作業(yè)的要求很高,比如鼓勵孩子們每天有一定的閱讀量,完成積累作業(yè);對于孩子們的生活習慣要求很高,比如收拾書包、吃飯的速度、整理課桌的整潔度、樹立時間觀念等,講究做事的質量和效率;當然對于家長們的配合也有要求,比如填寫回執(zhí)的簽字等等。
由于語文老師兼著班主任,而且兼著年級組的組長,所以這學期的作文課由另外一名老師擔任。老師第一節(jié)課沒有布置具體的作文,而是交待了兩件事:一個是讓孩子們自己設計一個作文本的封面,可以做些封面設計,可以取一個筆名,也可以在自己的作文本寫上“***文集”之類在我看來極具大師范兒的書名。二是讓孩子們畫一張游覽圖,可以是某個景區(qū)的,也可以是某個小公園的,在圖中簡單介紹游覽點位。嘉豪用了半天的時間來完成,感覺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也象一個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種創(chuàng)作不僅僅是文字表達,也有著一點設計、發(fā)揮的空間呢。
數(shù)學老師通過一張調查問卷令人感覺一新。這張問卷除了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等一般問題之外,還讓孩子們自己想象“數(shù)學是什么”,假設數(shù)學是一種食物、一種顏色、一種動物,它是什么,并說出理由,而且特別說明答案無所謂對與錯。嘉豪給出的答案是:“如果數(shù)學是一種食物,它可能是番茄醬,因為番茄醬濕的'時候很好吃,干了以后就不好吃了,數(shù)學如果經常運用,就不會忘記了。如果數(shù)學是一種顏色,它可能是深藍色,因為深藍色顯得有神秘感,數(shù)學里也充滿奧秘。如果數(shù)學是一種動物,它可能是水母,因為水母總是在水里飄忽不定,數(shù)學有些問題不統(tǒng)一答案,也飄忽不定。”看著這個答案,覺得小伙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細細想來很有道理。
四年級,學習的壓力明顯感覺比前三年大了,好在嘉豪基本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自己知道該努力。在和很多家長交流時都表示孩子升入四年級后要考慮更多的輔導班,
但我們仍不想跟風,仍想繼續(xù)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在抓好學習的同時能夠在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發(fā)展。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幾篇文章,一篇是尹建莉老師的《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一篇是一位外交官父親的教育筆記《父母對孩子的最大影響是性格》,還有一篇是一位在國外的中國家長寫的《別讓孩子迷失在同伴壓力里》,文中的觀點與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有相似之處。我想,在不容忽視的集體焦慮面前要保持淡定,不易,但努力為之。
【學習日記】相關文章:
學習的日記04-04
澳洲學習日記03-09
【精選】學習日記4篇03-18
學習日記三篇03-24
學習日記四篇03-25
學習日記3篇02-26
【精選】學習日記3篇03-07
【精選】學習日記三篇04-17
有關于學習的日記03-17
假期學習生活日記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