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It was clean but it’s dirty now教學反思
如何對五年級的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訓練,一直是困擾我心頭的一個大問題。在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老師到底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培養(yǎng)學生哪些能力,也一直是我所想探究和思考的問題。
設計這堂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思考的。
第一、尊重語言的特性。
我一直認為,學生一定要真正形成用英語去說的習慣,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而不僅僅是面對老師才說英語。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經常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張口就說。所以我在練習本課重點句型的時候,就給出了相應的圖片,讓學生看到圖片說句子并寫句子。這樣既給了學生語言環(huán)境,又從詞到句,對所學知識進行了一個有效的訓練,對學生后面的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根據課堂上學生做練習的效果來看,這樣由詞到句,由句到篇,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好完成寫作任務。
第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長期以來,文章里出現的短文或試卷中出現的短文,我都是根據以下方式來解決的:逐詞逐句解釋每個單詞和句子,學生聽,然后做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像個觀者,而老師是個表演者;但在課下,一旦離開了老師,學生的閱讀能力基本是個“零”。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大膽嘗試了老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方式。我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而老師不再逐詞逐句地翻譯,而是有重點的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單詞,并引導學生自己根據上下文去理解文章中重點難點單詞的含義。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由閱讀的好習慣。從課堂效果來看,我覺得還是挺好的。
第三、親其師,信其道。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一直堅信這句話。所以在整個課堂上,我一直用鼓勵的語言去激勵學生,無論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我一直要讓他們相信:我是可以的,我是可以用英語來說的,我是可以用英語來寫的。在板書的時候,我喊了幾位同學上來,有成績優(yōu)異的,也有成績一般的,還有成績較差的。即使有些同學寫的效果并非那么好,但有一點,他們非常愿意來上黑板寫。這一點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有幫助,我想在這一點上,我已經成功了。
以上是我這堂課,我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但是把課完整上下來,靜靜地回過頭來反省一下,感覺這堂課還是有很多遺憾的。
第一、句子的練習太倉促,對后進生沒有起到很好的訓練和提高作用。
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什么原因,在單詞和句子的訓練上,我太過倉促,時間花得太少;盡管這些是他們已經學了兩個課時的單詞和句子,但對于后進生來說,要讓他們完整地說和寫出來,還是有點難度的;本來這部分的訓練,我應該以后進生為主,因為好學生基本在前面兩個課時已經鞏固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太倉促地練習,還只是鞏固了好學生,而忽略了后進生,導致最后后進生在寫的過程中,沒有更好地提高。
第二、閱讀內容太受局限,寫作內容也受局限。
這堂課是學生閱讀Gogo寫的一封信,然后讓學生根據老師所給資料,仿照這篇信再寫一寫Tony。但是老師給的內容也僅限于Gogo那封信里出現的幾個單詞:clothes,wet,dry,sunny,等等。這樣,寫作僅僅變成了一個簡單的仿寫,而不是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去寫。這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第三、整堂課的節(jié)奏感不夠均勻,前面有點緊張,后面有點松散。
如何把握整堂課的結構,對于我這個年輕教師來說,還有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以上是我關于這節(jié)課的反思,當然還有些細節(jié)上的東西,都需要我進一步再做努力。
【It was clean but it’s dirty now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教學反思03-30
z c s教學反思01-14
《z c s》教學反思04-07
S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7
拼音s的教學設計01-29
S版五年級下冊《花木蘭》語文教學反思07-21
小草教學反思 《草》教學反思11-04
烏塔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9
化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最新12-27
荷花教學反思反思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