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1
一、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生字,理解新詞意思,并能欣賞有關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從中接受教育,養(yǎng)成良好道德行為。
二、教學重難點:
1.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三、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習慣。
四、教學準備: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通課文,講述故事。
1.檢查預習
(1)昨天要求大家讀一個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讀熟了嗎?有不認得的字詞需要幫助嗎?
(2)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2.講述故事
誰對這個故事感興趣,愿意來講一講。
(稍作準備后請兩位學生講述并簡評)
二、細讀品析,積累詞句。
1.說說在這個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詞句比較欣賞。
(1)“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的,芳香撲鼻! 引導體會花的美:多,嬌嫩,顏色鮮艷,香氣濃,并指導朗讀。老師讀句子,學生閉眼想象,然后看插圖,再感情朗讀。
(2)“大雨如注” 引導從課文中找個近義詞,幫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引導體會野薔薇花在大雨中柔弱無援的樣子,并指導朗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可分為哪兩個部分?每部分講的是什么?
2.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薩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點明薩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寫最小的薩莎在家人的影響下,學會了保護弱小者,表明薩莎不承認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讀第一段。
1.自讀 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討論:時間:假日 地點:森林 天氣:悶熱 人物:一家人
3.小結。
五、指導寫字
“薔薇”兩個字上小下大,草字頭占整個字長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嬌、纖”要寫得左窄右寬,注意“垂”的筆順。
六、作業(yè)
1.鋼筆描紅。
2.抄寫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4課《我不是最弱小的》(讀題),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課文。先來復習一下生字詞。
(1)開火車讀詞語。
悶熱 弱小 曠地 掀起 低垂 附近 粉紅粉紅的 芳香撲鼻 幾滴雨點 在雨如注 滂沱大雨 野薔薇 嬌嫩纖弱 薩沙 托利亞
(2)導入:這是發(fā)生在一個外國家庭的故事。誰來介紹一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天氣、人物。(指名說)
二、精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
1.過渡:在一個假日里,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去郊外度假。(放音樂)引讀第二小節(jié)的前兩句話。聽著這么美的音樂,讀著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
2.薩沙一家人分別在做些什么呢?
3.多么詳和的畫面啊,拿好書一起來讀第2小節(jié)的前3句話。
4.突然(放音樂)描述:雷聲大作,先是—,接著—,什么叫大雨如注,你還知道哪些詞是形容雨大的?(傾盆大雨 狂風暴雨 滂沱大雨)
5.過渡:一場大雨打亂了一家人的度假計劃,卻也讓我們看到了親情的可貴。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相機板書)
6.雨下得這么大,爸爸、媽媽卻把雨衣給了薩沙,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學習第3—8小節(jié)。
1.導入:薩沙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么這樣做,他是怎樣問媽媽的?他媽媽又是怎樣回答的?
2.學習第一次對話(3—4小節(jié))
(1)引讀:薩沙問道—
(2)理解重點句子(出示: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3)讀讀、想想、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4)聯(lián)系上文說說:薩沙的父母在大雨到來時是怎樣保護弱小者的。
(5)指導朗讀。(肯定的語氣)
3.學習第二次對話(5—6小節(jié))
(1)聽了媽媽的話,薩沙的表現(xiàn)怎樣?
(2)媽媽的話應該怎樣讀?
(3)比較句子(知道反問句可以加強語氣,更能表明媽媽的意思)
(4)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4.指導朗讀出反問的語氣。
5.學習7—8小節(jié)
6.聽了媽媽的第二次答話:薩沙是怎么做的'?
7.看圖想像:薩沙會說些什么?爸爸、媽媽和姐姐會說些什么?
8.書上是怎么說的?(出示小黑板:用筆畫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語;用曲線畫出表示薔薇花弱小的詞語;聯(lián)系上文說說薩沙為什么要這樣做;把這小節(jié)讀好)
9.討論交流
10.給薔薇花蓋好雨衣的薩沙,會說些什么呢?(出示:現(xiàn)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媽媽?)
11.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現(xiàn)在我保護了比我弱小的薔薇花,我應該不是最弱小的了)
12.指導讀好反問句(自豪的語氣)
13.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3—8小節(jié)。
14.討論反饋
四、聯(lián)系實際,加深理解。
1.大雨來臨時,爸爸把雨衣給了媽媽,媽媽又把雨衣給了薩沙,最后薩沙將雨衣蓋在了薔薇花的上面,這么做是為了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指板書)學了課文,作為薩沙的同齡人,你有什么體會呢?
2.指名說說
3.小結: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也應該自覺保護弱小者,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同學們之間更應和睦相處,對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動物以及花草樹木應該愛護、關心,這樣世界才會更美好。
五、作業(yè):
1.把自己最想說的話或感受最深處寫下來。
2.抄摘自己欣賞的詞和句,并試著運用其中的一、二個詞語。
3.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或小朋友聽。
六、板書設計: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薩沙(說做想)
媽媽 每個人都要保護
爸爸 比自己弱小的人。
托利亞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注重了以下兩點:
一、抓準關鍵詞引導學生理解
“弱小”一詞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時時傳遞著保護弱小的心聲,使“弱小”一詞發(fā)揮了超出它本身的作用。首先,我在板書課題時,引導學生認讀“弱小”,通過生生舉例理解“弱小”一詞的意思,賦予它形象感和質感;接著我請學生結合課題質疑,“讀了課題后,你想問什么?”一生說:“為什么說我不是最‘弱小’的?”一生說:“我不是最‘弱小’的,那誰是最‘弱小’的呢?”句句疑問不離開“弱小”,讓“弱小”牽動學生的心靈,指引學生讀書的視線;當學生通過讀書對疑問有新解答時,我請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帶有“弱小”的句子,想想分別是誰、誰說的,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引出關于保護弱小的對話,幫助學生了解故事的內容;在深入讀書時,引導學生通過交流感悟,思考薩沙為什么想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繼而體會文章的深層意蘊。
二、抓關鍵句引導學生讀書
本節(jié)課,學生的讀書活動貫穿課的始終,且都是興致盎然的,富有實效的。初讀是在學生心中產生了疑問、有了強烈的閱讀期待時開始的,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不僅把文章讀正確了,還結合疑問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任務和信息。接著,我結合學生對疑問的解答,提出再讀的要求:把文中帶有“弱小” 一詞的句子找出來,想想每句話是誰說的,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把學生探究的興趣再度激起。然后我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悟結合,步步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如薩沙和媽媽的三次對話,我先讓學生體會說話人的語氣、心里活動,逐句訓練。在整體感知整段對話后,讓學生自由練讀,分角色表演。隨后,我又讓學生反復朗讀課題,在讀中再次體驗小薩沙的心聲,從而使小薩沙的心聲成為我的心聲,他的心聲,所有人的心聲。
最后,學生們在交流生活中你得到過保護嗎,你保護過弱小的嗎?的事例的時候,展現(xiàn)了一幅幅溫馨的畫面,使學生保護弱小的品質深深地印在腦海中。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2
教學模式:
初讀劃關鍵詞句——品讀體驗文本情感——感情朗讀加深感悟——積累遷移表達情感
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閱讀、思維和情感熏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師生、生生與文本多向交流的對話狀態(tài)中,讓學生領悟語言的魅力,激起語言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獲得語言的訓練,生命的體驗。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習運用幾個詞語說一段描寫雨景的話。
3.聯(lián)系上下文品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4.通過品讀理解課文,體會薩沙一家人關愛弱小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品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3.通過品讀理解課文,體會薩沙一家人關愛弱小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讀題:
1.板書:我不是最弱小的,指讀
你認為什么樣的人就是最弱小的?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一家人中最小的孩子——四歲的薩沙說的一句話。他為什么這樣說,怎樣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是一個什么的孩子?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那個美好的假日,走進薩沙的內心世界,相信大家會對弱小,對薩沙一家的美好品質更深刻的理解。(齊讀課文)
二、學習第2自然段
假日里薩沙一家人到森林里度假,森里是那么美好。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森林的美好?
2.學生自讀
3.組織交流,用自己的話來概括:(一是野薔薇美;二是一家人非常溫馨和諧。)
4.小結:是啊,森林里的景美,相應投影出示圖、文: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的,芳香撲鼻。
看著這一朵粉紅粉紅嬌嫩的薔薇花,聞著它一陣陣沁人心脾撲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相對他說句什么話? 帶著你的這種情感在讀這句話。
在森林中有這美麗的薔薇花陪伴,薩沙一家人聊天、看書,生活是那么溫馨美好。
6.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正在這時一場大雨突然來臨,請同學們讀描寫雨景的語句,劃出體現(xiàn)雨大的詞。
、傧鄳鍪 :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
、谛稳萦甏蟮乃淖衷~語,你能說出幾個嗎?(生回答后再適當補充:)
滂沱大雨 傾盆大雨 瓢潑大雨
狂風暴雨 疾風驟雨 暴雨如注
③課文雖只有寥寥三個詞,卻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寫得生動逼真。誰能選用大家提供的這些詞說一段描寫雨景的話?
指名說,點評。
7.就在這雨中,一場溫馨的關愛弱小的傳遞開始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段,邊讀邊劃出薩沙說的話,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說每一句話時心里在想什么?試著在書上做標注。
三、品讀對話、體驗真情
1、學生默讀自學。
2.組織交討論:
誰來和大家交流第一句?生讀后交流。
面對薩沙的疑問,媽媽做出回答大家讀-----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板書)
面對媽媽的回答薩沙又說了什么?
交流第二句,這是什么句?(反問)可以把它變成這樣嗎?為什么?(不甘弱小----)
投影出示:這么說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這么說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這就是反問句的魅力---表達豐富而強烈的情感。
面對薩沙的反問,媽媽笑著說---生讀,這下薩沙該怎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生回答,出示投影語段和圖
薩沙是一家中最弱小的,把雨衣讓給他,我們是懂得的,那薩沙為什么要把雨衣讓給野薔薇呢?
我們來看看雨中的野薔薇是怎樣的?
投影出示圖和文: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指名讀,并說說:看,雨中的薔薇花正向我們呼喊什么?你想說什么,你更想做什么?
此時的薩沙做了什么?誰來讀?
是啊,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寫了薔薇花帶給我們美麗和芳香,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第7自然段又寫了大雨中的可憐薔薇花,需要我們的保護。這樣前后照應是要告訴我們弱小者不僅僅是年齡、力氣、身體比我們弱小的,一切身處困境急需幫助的人或其他事物都是弱小的,都需要我們的保護。(刪掉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中“人” 副板書)
薩沙保護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薔薇花,他又說了什么話?
生讀----你會把它變成帶句號的句子嗎?對比讀,你認為他這句話里飽含著什么意思?
媽媽又將怎樣回答他?你會怎樣稱贊他?(自豪、自強、自信、善良)
(爸爸把雨衣讓給媽媽,媽媽把雨衣讓給薩沙,薩沙又把雨衣披在了野薔薇身上,因為他們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他們這種自覺保護弱小者的精神讓人感動,F(xiàn)在讓我們再次用心用情讀這一段話)
分角色朗讀薩沙的三次對話
投影出示三次對話 分角色讀,讀好母子對話。
④總結:父母言傳身教,用自己保護弱小的'實際行動教育了薩沙;而年僅4歲的薩沙內心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別人給予的保護,而努力的去保護比自己更弱小者更讓人感動、欽佩、學習。
三、聯(lián)系生活,檢測導結
1.你會用那些詞形容薩沙 ( )( )( )( )
薩沙只是四歲的孩子,他已經不甘心做弱小者,盡一份自己綿薄的力量去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那么你們是否也曾伸出過援助之手,保護過比你弱小的人或者其他東西呢?
2.投影出示仿寫語段:一棵小樹正在狂風中劇烈搖晃,它是弱小的,我要保護它,于是······
3.總結:許多都會事物發(fā)生了變化,也許原來的強者會變成弱者,而原來的被關愛者又變成了主動關愛別人的人,但是不管怎樣,唯一不變的是要有這樣的意識——(齊讀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板書:
14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讓雨衣:爸爸→媽媽→薩沙
↓
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
· ·····薔薇花······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反思
武冬梅
愛,是人類文明永恒的主題,在家愛父母,在校愛老師、同學,在社會關愛別人。因為有愛,才會甘于奉獻、樂于助人!段也皇亲钊跣〉摹肥翘K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敘了薩沙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把爸爸、媽媽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薔薇花上的事,贊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1、借助文本內容,強化語言表達訓練。
學語文的終極目標就是用語文,我在執(zhí)教中緊扣文本內容多處進行語言訓練:
其一、圍繞雨前的薔薇花和雨后的薔薇花進行語言訓練 。
投影出示圖文:看著這一朵粉紅粉紅嬌嫩的薔薇花,聞著它一陣陣沁人心脾撲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相對他說句什么話?
投影出示圖和文: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指名讀,并說說:看,雨中的薔薇花正向我們呼喊什么?你想說什么,你更想做什么?
這樣引導學生進行想像說話,既使學生的語言表達得到訓練,又使學生進入文章的角色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其二,圍繞描寫雨景的語段進行詞語積累和說話訓練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正在這時一場大雨突然來臨,請同學們讀描寫雨景的語句,劃出體現(xiàn)雨大的詞。
、傧鄳鍪 :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
、谛稳萦甏蟮乃淖衷~語,你能說出幾個嗎?(生回答后再適當補充:)
滂沱大雨 傾盆大雨 瓢潑大雨
狂風暴雨 疾風驟雨 暴雨如注
③課文雖只有寥寥三個詞,卻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寫得生動逼真。誰能選用大家提供的這些詞說一段描寫雨景的話?
這樣設計既當堂進行了語言訓練,又為學生在平時獨立閱讀中積累詞匯、仿寫做了示范,一舉兩得。
二、緊扣薩沙的兩次反問,反復研讀“對話”,讓學生獲得語言的訓練,情感的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熏陶中獲得思想啟迪。所以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弱小”一詞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線——“誰是最弱小的”;以“保護”一詞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線——“保護比自己弱小的”。緊扣薩沙的兩次反問,通過反復研讀“對話”,在聯(lián)系上下文品讀反問句,反問句與陳述句對比讀的過程中揣摩薩沙的心理活動,在師生、生生與文本多向交流的對話狀態(tài)中,深化學生對文本情感的體驗,激起語言思維的火花,既讓讓學生獲得語言的訓練,又讓學生獲得情感的體驗,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語文課堂追求的境界吧。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每個人都要保護弱小者”,并引導學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學重點】
學習薩沙和媽媽之間的對話,體會不同問句所表達出的不同意思。
【教學難點】
薩沙的三次問話。
【教學準備】
。、cai課件。
。、生字、詞語、句子卡片。
【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認字、喜歡讀書,把認字、讀書視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導課。板書課題。
。病⒄l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场⑦^渡:有一個小男孩叫薩沙,雖然他才五歲,但是也不愿意做一個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你們想讀讀這個故事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字詞:
、耪n文中的生字寶寶想考考你們,看看誰認識它們。
。ㄕn件出示本課生字,不帶拼音)指名讀。
、漆槍σ鬃x錯的字相機指導記法。
、撬麄冎匦屡排抨,你還認識他們嗎?(生字調順序)
指名讀、開火車讀。
⑷四人小組做“打牌”游戲,鞏固生字。
、蛇@些生字寶寶回到詞語中,你還認識嗎?
出示詞卡: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视米鰟幼鞯姆椒ɡ斫狻斑f給、掀起、聊天、簇擁、傾聽”。
、松謱殞毧上矚g和你們捉迷藏了,他們又藏到了句子中,你還認識嗎?(老師拿出帶有生字詞的句子。)
、倩▋簾o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嬌嫩。
、谠瓉碛幸粎惨八N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
③夏天的一個周末,五歲的薩沙和哥哥托利亞,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
、軒е吨榈幕ǘ潆S風舞動,芬芳撲鼻。一家人坐在野薔薇旁邊,聊起天來。
指名讀。
。、再次讀課文,讀流暢。
三、精讀理解
。、學習第二段:
過渡:夏天的一個周末,五歲的薩沙和哥哥托利亞,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突然,薩沙發(fā)現(xiàn)了一叢野薔薇。(隨著學生說的,課件出示野薔薇和描寫野薔薇的句子)
、耪埓蠹乙贿吙串嬅,一邊讀句子,看看這些野薔薇怎么樣呢?
⑵指名配音樂朗讀。
、驱R讀。
。、學習3~9段:
過渡:正當野薔薇美美地開著時,(出示連環(huán)畫課件)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了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媽媽趕緊從背包里拿出雨衣遞給身邊的托利亞,哥哥托利亞又把雨衣遞給了弟弟薩沙。可是5歲的薩沙對媽媽和哥哥的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薩沙和媽媽之間就進行了一場對話。請大家讀讀,(出示4~9段)看看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艑W生自由讀4~9段。
、扑_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c擊課件,薩沙說的三句話變顏色)
、亲杂勺x讀這三句話,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ㄈ齻句子都是問句)
、染毩曌x這三句話:(自由讀,指名讀)
指導讀第一句問話 :你從這句問話中感受到什么?(薩沙對媽媽和哥哥的做法感到不理解。)
指導讀第二句問話:你從這句問話中又感受到什么?(①薩沙感到疑惑,媽媽是在說自己是最弱小的嗎?②媽媽說他是最弱小的,他感到不服氣。)
重點指導第三句問話:
①薩沙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讀讀7、8段。(課件出示7、8段)(學生自由讀)
、诩偃缒憔褪撬_沙,現(xiàn)在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勰阌米约旱腵雨衣保護弱小的薔薇花,多勇敢的孩子。∧悄隳懿荒軋远ǖ恼f,你不是最弱小的?
、芩_沙的心里也是這樣想的,(補充板書)他的第三次問話里,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誰再來讀讀第三次問話?
、萆x。
⑸分角色讀。(小組分角色讀;指名分角色讀)
四、想象傾訴,“鏈接”生活
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體會:
1、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弱小的薔薇花,向大家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護過比你更弱小的嗎?
指名說。
。病⑿〗Y:
我聽出來了,你們都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們都是一個有愛心的、勇敢的孩子,現(xiàn)在,讓我們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4
。劢滩姆治觯荩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實驗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七課,情節(jié)簡單,文字鮮活,是一篇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經典文章。課文講述的是小薩沙與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讓一家人手無足措。因為出門時只帶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親自然地把雨衣讓給了最需要保護的薩沙?沙龊跻饬系氖撬_沙在父母的影響下,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蓋在了風雨飄搖的薔薇花上。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說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過字里行間,我們卻可以感受到蘊涵其間的深刻道理。這既滲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價值觀念,又飽含著“保護弱小者”這樣的信念情感,更體現(xiàn)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義。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導學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劢虒W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體會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和薩沙自信自強的品格。
。劢虒W難點]:
1、體會“每個人都應該保護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2、學會做不甘弱小的人,能用文字記錄下保護弱小的事情。
[教學準備]:
1、生字教學及課文片段的課件,生字、生詞的卡片。
2、準備一些鈴蘭花、野薔薇花的圖片。
。壅n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讀、會寫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品味描寫薔薇花的句子。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準備一些鈴蘭花、野薔薇花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感知“弱小”。
、偻ㄟ^出示大樹、小草、老虎、小兔等圖片或課件,讓學生辨認比較“強大”與“弱小”,感知“弱小”的詞意。
、诔鍪菊n文四個任務的圖片或課件,讓學生辨別比較“誰是最弱小的”。
2、師趁勢切入:“薩沙他承認自己是最弱小的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辈シ配浺,學生傾聽。聽后,讓學生回答上述問題。師揭題:是呀,盡管草兒對于大樹而言,是弱小的;花兒對與大地而言,是弱小的;我們小孩對于成人世界而言,是弱小的。但是,假如有人要說我們是最弱小的,我相信,同學們肯定跟薩沙一樣,堅決地對他們說——“我不是弱小的”(學生齊說,教師板題,齊讀題目)是不是最弱小的,單靠嘴巴來說是不行的,關鍵是用行動來證明。小薩沙是通過什么事來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ㄔO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形象感悟“強大”與“弱小”,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二、讀文識字,初步感知。
給學生自讀課文的時間,借助拼音,認讀生字;結合詞句,理解字義;熟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自讀情況,讓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之后,提出自己疑難問題。
1、讀通課文。
、佥p聲自讀。要求學生打開課本,小聲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字音。遇到生字拼讀的困難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和“小錦囊”的幫忙反復多讀幾遍。
②指名輪讀。把各組選派的代表,指定順序,分自然段輪流朗讀課文,評選最佳“朗讀小能手”。
2、識記生字。
①讀準字音。課文中的生字寶寶想考考你們,看看誰認識它們。(課件出示本課生字,不帶拼音)指名讀,齊讀。(注意區(qū)分“弱”“垂”“芬芳”“掀”“鈴”“傾”等翹舌音、前鼻音、后鼻音,易讀錯的字可相機指導拼一拼)然后用生字卡片指明讀、開火車讀。
、诮涣髯R字方法,相機指導,如“芬芳”可利用形聲字的特點。
、劢Y合詞語認字。這些生字寶寶回到詞語中,你還認識嗎?出示詞卡:“弱小、薩沙、周末”等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④結合句子認字。這些生字寶寶可喜歡跟你們捉迷藏啦,他們又藏到了句子中,你還認識嗎?(課件出示帶有生字詞的句子)結合讀句子,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記。
3、 初步感知。
、俳涣鏖喿x收獲。讓學生再次自由讀讀全文,想想知道了什么,讀后讓學生從不同方面交流。比如知道課文寫了件什么事情;比如媽媽把雨衣遞給托利亞,托利亞又把雨衣遞給了薩沙,這就是他們互相關愛;再如,弱小的薩沙看到薔薇花被大雨打掉了兩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輕輕地遮在粉紅的薔薇花上,可以看出薩沙學會了保護弱小者……
、诋攲W生談到“雨衣遞給”是互相關愛,教師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經歷,如父母怎樣送雨衣到學校等,把“關愛”具體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來讀一讀有關的句子,讀出感情來。
4、 提出疑難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下面的這些問題:什么是鈴蘭花,野薔薇?薩沙為什么認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媽媽為什么說薩沙是個勇敢的孩子?……可以結合圖片來讓學生直觀理解鈴蘭花,野薔薇;對于其他的問題,可存疑,讓學生再繼續(xù)細讀課文想想、議議。
。ㄔO計意圖:由于本課的生字較多,但內容比較淺顯,所以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把注意力放在讀通讀順上,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1、 課件出示“撲、托、摸”。讓學生說說他們的共同點:
①結構上,都是左右結構,注意“撲”左右相等,“托、摸”左小右大;
②偏旁上,都是提手旁的字,練習書寫。
2、 課件出示芬芳“兒子可以合起來知道,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可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突出這兩個字的主筆,以“支撐”整個字方正平穩(wěn)。
3、 課件出示“弱”字,要注意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澳弊,可與第二課的“末”字進行比較,這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兩個字,建議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牢記,如,組詞、聯(lián)想記憶、多次再現(xiàn)。
四、拓展延伸,積累詞句。
1、 熟讀課文,積累詞語,把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多讀幾遍并摘抄下來。
2、 完成“我會填“課后練習。
。ㄔO計意圖:這都是課后練習,重在熟讀課文,積累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帶問號、嘆號的句子。
2、 學會關愛弱小,學做勇敢的人。
3、 學習書寫本課生字。
教學準備:
課文片段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生詞的認讀識記情況。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這句話是誰說的?(薩沙)誰愿意來做薩沙,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
3、你覺得文中誰是弱小的?(薔薇最弱小,薩沙最弱。槭裁矗
。ㄔO計意圖:字詞是低年段學習重點。檢查學生上一節(jié)課生字詞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引入新課。)
二、情趣交融,誦中品悟。
1、 精讀感受“野薔薇美麗而弱小!
、賹дZ:夏天的一個周末,在一個景色美好、空氣清新的森林里,一朵野薔薇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特別是我——薩沙的注意。課文中寫野薔薇的句子在哪兒呢?請小朋友把語文書翻到27頁,大聲讀讀這個故事,比比誰先幫老師找到它。
、谧宰x自畫,并于小伙伴交流。
③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片段一:課件出示:“原來有一叢,芬芳撲鼻!毕矚g嗎?說說這是朵怎樣的野薔薇。出示:()的野薔薇很好,再試著用你們的鼻子去聞一聞。聽出來了,你們也十分喜歡這嬌艷欲滴的薔薇花。那誰來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片段二:“大雨已經……顯得更加嬌嫩。”你看,剛剛還迎著陽光燦爛綻放的美麗花朵,轉眼間就被無情的風雨吹打成這樣。你看,它耷拉著腦袋,是那樣的.纖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④讓學生交流感受,并通過朗讀把感受讀出來。其他同學參與評一評,讀一讀。要注意感受可以多角度,如雨前的野薔薇特別有勁,特別漂亮;雨中虛弱,沒勁,不那么美麗……要學生感受到野薔薇花很美麗、很可愛,要愛護他們;感受到野薔薇花很弱小、很容易受到上海,要呵護它們。
、荼磉_感悟?吹酱饲榇司,假如你就在這朵弱小的野薔薇的旁邊,你想說點做點什么呢?
2、 精讀討論“薩沙是否最弱小”。
①提出問題。先讓學生說說薩沙是怎樣呵護這一株野薔薇的,他是怎么做、怎么說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出事片段三“薩沙掀起雨衣,輕輕地遮在薔薇花上,問道:“媽媽,現(xiàn)在我還是最弱小嗎?”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讀讀課文想想“薩沙是不是最弱小的!
、谳p讀思考,并于小伙伴交流。
、蹍R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注意引導:
1、在爸爸、媽媽、哥哥眼里,他是最弱小的。注意引導從媽媽與哥哥的行動(“媽媽趕緊從背包拿出雨衣遞給身邊的托利亞,托利亞又把雨衣給了薩沙!币约皨寢尩脑挘ā拔覀儜摫Wo比自己弱小的!薄耙悄阏l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進行體會。
2、在薩沙自己眼里,他不是最弱小的。注意引導從薩沙的行道(“薩沙掀起雨衣,輕輕地遮在薔薇花上!焙退脑挘ā皨寢,現(xiàn)在我還是最弱小嗎?”)來體會。
、鼙磉_感受。對薩沙的做法和問題,媽媽是怎么說的?出示片段四“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最勇敢的孩子啦!“引導學生讀出稱贊的語氣。然后,讓學生用一句感嘆的話夸夸薩沙。
。ㄔO計意圖:學生在讀讀、說說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媽媽、薩沙的話所包含的意思,體會到薩沙聰明、可愛,能自覺保護弱小的高貴品質。體會在這一家人身上都存在這種高貴品質。)
三、朗讀表演,引起共鳴。
1、 感情朗讀。指導學生朗讀對話,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以及感悟薩沙的心理。讀薩沙的第一問,要讀好兩個語氣詞“呀”和“呢”,重音突出“為什么”,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理解媽媽和哥哥的做法而發(fā)問的心理;讀薩沙的第二問,語調先降后升,引導學生在朗讀紅感悟薩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讀薩沙第三問,朗讀時稍帶一點反問語氣,在朗讀中感悟薩沙認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心情。
2、 表演朗讀。分角色朗讀。
。ㄔO計意圖:通過分角色朗讀,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引導學生感悟薩沙的內心情緒變化,引起共鳴。)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發(fā)表見解。學到這兒,請大聲地告訴老師,你是最弱小的嗎?(讀課題)說響亮些!這可愛的一家人用他們的行動證明自己是強大的。(板書:強大)
他們照顧、關心、保護著自己眼中的弱小者,連薩沙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你呢?生活中遇到過比你弱小的嗎?當你面對弱小,你又是怎樣做的?請用“我不是最弱小的,因為________ !闭f一說。
2、 讀詩歌“別踩了這朵花”。同學們,冰心奶奶用這首詩告訴我們:保護弱小也是一種(快樂)。ò鍟好總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是呀,只要你能真誠地去關愛別人,只要你獻出愛心,伸出援助之手,去關心、愛護比自己弱小的,你就是一個生活的強者。這樣,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多姿多彩,世界會充滿愛。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用心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教具: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課前預習:
熟讀課文,用各種方法認記生字。
教學過程:
一、切入舉偶
1談話導入。師:現(xiàn)在你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親人的眼里,很多時候你們卻是最弱小的。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看到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我”是誰?為什么說我是最弱小的?……)
2、游戲導入。學生做對對子的游戲:光明??(黑暗)夜晚??白晝強大??(弱。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和弱小有關的故事。(引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自學
劃(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
讀(讀通、讀準、讀熟課文。)
想(自己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說(和學習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互相取長補短。)
三、識字
1、組內互相檢查生字讀音,注意“薩、簇、隨”都是平舌音,“鈴、傾”都是后鼻音。
2、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1)“芬、芳”可利用形聲字的特點,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2)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記。如,結合讀句子“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認識“隨、芬、芳”等字。
(3)利用動作演示識記“托、掀、遞”。
3、教師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識字。
四、感悟
1、輕聲讀文,思考:為什么薩沙說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W生找出薩沙保護薔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
2、細讀課文,劃出描寫薔薇花的句子。
(1)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芳香撲鼻。
。2)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他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句子,注意語氣的變化。(這兩個句子盡管都是描寫薔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過朗讀感受花兒嬌嫩美麗,惹人喜愛;而第二句則重在體會花兒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無生氣,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了。)
練習讀??范讀??指名讀??競賽讀
五、想象
看到這株薔薇花,你會怎么想?你會怎么做?
六、書寫
本課有十二個要寫的字,其中“托、鈴、弱、末、芬、芳”六個字是本課新學的生字,可結合識字教學重點指導!叭酢弊,要注意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澳弊郑膳c第二課的'“末”字進行比較,這是學生最容易混淆的兩個字,建議采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牢記,如,組詞、聯(lián)想記憶、多次再現(xiàn)。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導: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可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突出這兩個字的主筆,以“支撐”整個字方正平穩(wěn)。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2、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寫得好的班級評選“今日之星”。
作業(yè)設計:
1、練寫生字,聽寫生詞。
2、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后記:
7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會寫4個字。
2、用心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教具: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認讀上節(jié)課的生字:開火車競賽讀??齊讀
2、指名讀描寫薔薇花的句子,感受薩沙要保護薔薇花的心理。
師:薩沙為什么要保護薔薇花呢?是受了誰的影響?
二、朗讀
1、指名讀描寫薩沙和媽媽對話的段落,重點指導問句和感嘆句的讀法。
。1)媽媽,你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引導學生讀好兩個語氣詞“呀”和“呢”,重音突出“為什么”。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理解媽媽和哥哥的做法而發(fā)問的心理。)
(2)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語調先降后升。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薩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3)媽媽,現(xiàn)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朗讀時稍帶一點反問語氣。在朗讀中感悟薩沙認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這樣的心情。)
(4)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寢尩脑捒梢宰x慢些,要讀出親切、和藹的語氣。)
2、學生練讀??教師范讀??分角色讀??自由找學習伙伴讀
3、師生共同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哪里還需要改進?
4、在對比閱讀中感悟文中對野薔薇描寫的作用。
。1)去掉具體描寫森林景色和野薔薇的句子,用課件顯示改編后的課文,啟發(fā)學生說說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探究,感悟課文描寫野薔薇的作用:被鈴蘭花簇擁有的野薔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薔薇卻顯得嬌嫩弱小。小薩沙用雨衣保護野薔薇固然有媽媽的啟發(fā)和鼓勵,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顆對美好而弱小事物的關愛和保護的童心。沒有這美麗而弱小的野薔薇,也許難以真切地表現(xiàn)小薩沙那顆純真的童心。
三、拓展
1、你喜歡薩沙嗎?為什么?你還喜歡誰?
2、薩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別人給予的關愛,那你是否也保護過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四、練習
試著寫幾個問句和感嘆句。
?!
五、書寫
學習剩下的幾個字,重點指導三個帶提手旁的字(托、摸、撲),可以引導學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寫法練習書寫。
1、學生觀察,自己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2、根據實際情況,教師范寫指導。
3、師生、生生互相交流評價。
伴教錦囊(詞語解釋)
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形容雨下得很大。
嬌嫩鮮艷:柔弱纖細。
作業(yè)設計:
1、練寫生字,聽寫生詞,背誦課文中的問句和感嘆句。
2、摘抄好詞佳句和問句、感嘆句,讀摘抄本子。
板書設計:7我不是最弱小的
關愛保護保護
爸爸媽媽→托利亞→薩沙→薔薇花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10-05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11-04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優(yōu)秀11-01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設計08-26
《我不是弱小的》教案01-22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一等獎12-13
《我不是最弱小的》課文教學反思10-05
《最苦與最樂》教學設計05-06
《寫話:我最喜愛的玩具》教學設計08-29
最棒玉米教學設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