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時間:2022-10-28 20:12:46 教學資源 投訴 投稿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范文(精選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自相矛盾》教學設計范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范文(精選6篇)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認識“戳”,理解“夸口”、“啞口無言”并造句。

      2、讀懂課文,感悟寓意。

      3、通過說、問、演、寫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學會了許多成語。今天,我來考一考大家,看誰的成語積累最豐富。

      2、成語積累練習,男女分組搶答:含有數字“一、二、三……十、百、千、萬”的成語。

      3、在你所學過的成語中,你覺得哪一個成語最好玩,最有意思?說一說。

      4、看來大家掌握的成語真多,F在,我們就來學習一個來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語故事,叫《自相矛盾》。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

      1、課文中有一個生字比較難寫,請大家看老師板書:戳chuo。指導讀準音,認清形。(第一聲,左上羽的變形,左下住多一橫,右邊是它的部首戈。)誰來用它組詞?戳穿,戳破。動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請大家先來看一段視頻。放動畫。

      3、打開書,自由朗讀,然后檢查,正音。

      4、我發(fā)現有一個詞,在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兩次出現,那就是“夸口”。板書。指導讀楚國人的話,理解并造句。他兩次分別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書矛:天下第一。盾:舉世無雙。)

      5、這個楚國人這樣叫賣他的矛和盾,你聽出了什么?聽出矛盾來啦。指名說。

      6、是啊,旁觀的人也聽出來了,有個人聽不下去了,問了楚國人一個問題: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幻燈出示句子: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指導讀出感情。

      7、“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用換詞法理解并造句。那個楚國人_____,回答不出來了。(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理屈詞窮,無話可說……)

      8、出示思考題:

     。、這位楚國人這時候會怎樣想、又怎樣做呢?

     。、你還想對這位楚國人說些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揭示寓意,幻燈出示,齊讀。(比喻言語、行動前后互相對立,不能自圓其說,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誠信,因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練筆

     。、小練筆: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實太多、太多。你遇到過這樣的事例嗎?結合自己的體驗,寫一篇小練筆:讀《自相矛盾》有感寫完后,老師進行評點。

     。、作業(yè):

      自學另外兩則寓言。

      生字詞各寫兩遍。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含義。

      2、能力目標: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能通過課文弄懂古文的意思。

      3、情感目標: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古文的意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明確學習方法。

      1、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將開始新的學習。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積累了許多成語。提起成語,我想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涌現出許多吧?能說幾個嗎?

      我們來個成語填字大比拼,看看誰掌握的成語最多?(師出示)自()()()

      小組處代表展示后,大屏幕投影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

      自給自足自覺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奮勇自強不息

      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我陶醉

      自相殘殺自高自大自作聰明自吹自擂自不量力

      自暴自棄自鳴得意自以為是自欺欺人自相矛盾

      師:中華民族的悠久燦爛的文化之中,成語又是其中璀璨瑰寶,我們要多多學習成語,積累成語并能夠在今后的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增加語言的藝術性。今天我們就再學一個成語:自相矛盾。(課件演示)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種防護身體,擋住敵人刀箭的牌。

      矛:長柄尖刀,古代一種用來進攻刺殺的武器。

      師:簡要介紹作者韓非子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師: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師:同學們,這是一篇寓言,以前我們學過那些寓言?是怎樣學習的?(使學生知道學習語言要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講的`道理。)

      師:這篇寓言與以前學過的有哪些不同?

     。ㄕn件演示)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達到熟讀成誦。

     。ǘ┳x通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課件演示)《自相矛盾》

      1、教師范讀,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知道如何隔詞斷句,讀出句子的語氣。

      2、學生練習把語氣度通順、讀流暢,然后整體猜想寓言大意。

     。ㄈ┳x懂,對照注釋自悟句意文意

      1、喜歡這個故事嗎?那誰愿意來讀讀課文?

      2、小組交流不好理解的語句和說不通順的語句。

      3、全班交流,師重點檢查難句:“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薄拔崦,于物無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引導學生注意,三句中“之”字的意思。(課件演示)

      師:誰能告訴大家,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用現代語言表達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靈活些,不必強求說法一致,意思不錯即可。)

      [寫]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樣?那人啞口無言。

      4、文中是誰在說大話?他說的是什么大話?指名朗讀,學生評議。誰來學著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5、如果你是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說?

      指導讀好問話。(品味語氣、語調。)

      6、在大家的追問中,那個楚國人只能——“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他為什么張口結舌?

      師:我們來看一看(課件演示)Flash動畫,通過看Flash動畫,進一步理解原文。

      7、學生分小組表演:如果你是那位賣矛與盾的人,現在你會怎樣推銷自己的矛與盾?(四人一小組,商量商量,演一演。)

     。ㄋ模┟鞔_寓意,聯系實際談受到的啟發(fā)

      小組討論: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賣矛又賣盾的人可笑在哪里?幫那個人總結一下教訓。

      做事不能互相抵觸,說話、要前后一致。(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

      師:那個人買東西時說話前后矛盾對他會有什么后果?

      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

      班級交流討論: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你悟出什么道理

      師指導點撥:(課件演示)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說話不顧事實,把事實夸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的境地的人。告訴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自相矛盾。

     。ㄎ澹┛偨Y學習方法,表演加深理解

      1、師:同學們,上面我們學習了《自相矛盾》這篇寓言故事,大家說文言文好不好學?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怎樣學習文言文:(課件演示)先把語氣讀通順,再借助注釋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理解整個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最后達到熟讀成誦。

      2、學生到講臺上表演本課,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體會賣矛盾先炫耀夸口,后張口結舌的語氣、神態(tài)。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中有關詞語的意思。

      3、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這則成語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們幾年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說幾個故事的名字嗎?

      2、那你能說說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3、今天我們就再學習一篇則新的寓言故事,指讀課題: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

      1、打開課本,提出自學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b、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c、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a、請同學讀書,其他同學評價。

      b、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三、扣詞、精讀課文

      “張口結舌”的教學

      在同學質疑過程中扣住“張口結舌”,問:什么叫張口結舌?課文中講了誰張口結舌?他為什么會張口結舌?

      “夸口”的教學

      通過張口結舌的教學引出兩次夸口的內容?

      a、他夸口之下說了什么話?

      b、那你能讀好夸口的語氣嗎?

      c、引導學生用“隨你……都……”說幾句話。

      d、這兩句話一起說出來你會想些什么呢?

      四、聯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學們,現在你知道那個人為什么“張口結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聽說過這樣的事例嗎?

      五、讀古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1、這個故事和這么多的事例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其實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這個故事就已經流傳開了,它是我國法家學說的杰出代表韓非子所作,想去讀讀2200多年以前韓非子的《自相矛盾》嗎?

      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學生自讀。

      3、指名學生讀,教師范讀學生根據課文說說古文大概的意思。

      4、小結:同學們我們剛剛分別讀了現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們發(fā)現了什么嗎?

      六、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長河中,還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樣流傳了幾千年的寓言故事,我們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去讀一讀,不光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也會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風順!

      七、作業(yè)

      八、板書設計:

      自相矛盾

      夸口

      張口結舌

      夸口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1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成語,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通過以前的學習和課外閱讀,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成語。下面,我們先來進行一場“成語大比拼”活動。請看大屏幕。

      師:的確,中華民族有燦爛悠久的文化,成語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們要多多學習成語,積累成語。今天我們就再學一個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2、板書課題,觀察課文插圖,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體)

      二、精講課文。

      1、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內容嗎?請自由朗讀故事。

      2、那誰愿意來讀讀課文?

      3、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給學生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的方法。(先說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事情的結果。)

     。2)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戳”(教師板書字形,動作演示“戳穿”)

     。3)在這個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

     。4)他是怎么賣他的矛和盾的?(邊叫邊夸)順勢幫助學生區(qū)分“買”和“賣”。

     。5)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夸口)(板書)

      3、“夸口”是什么意思?(說大話。)他是怎么說的?他先夸自己的

     。ǘ堋獔怨痰煤堋裁疵疾荒艽链┧又挚渥约旱腵

      (矛————銳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誰來讀讀這位楚國人的話。

      (2)誰再來學學這位楚國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

     。3)聽了這位楚國人的話,有人買嗎?為什么?

      對,他們沒買,因為他們聽出了這位楚國人話中有問題。有什么問題?

      (他說話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

      4、如果你是其中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說?

      指導讀好問話。(設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讓學生品味語氣。)

     。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位老人,年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圍觀者的反問中,那個楚國人有什么反應?

      (1)只能——“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2)“張口結舌”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3)在圍觀者的反問中,那個楚國人_____,回答不出來了。(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理屈詞窮,無話可說……)

     。4)他為什么張口結舌?他敢試給大家看嗎?為什么?

     。5)拓展思維練習:如果試的話,會有什么的結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說明盾不______,這跟他說的哪一句話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說明矛不________,這跟他說的哪句話相抵觸,這兩種結果,最終都使他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

      四、課本劇小表演。

      五、聯系生活,明道理。

      1、通過學習課文和剛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說話、做事不要相互抵觸,要前后一致,實事求是。

      2、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后矛盾對他會有什么后果?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如果有,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后果?

      六、拓展作業(yè):

      看看下列句子有無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我估計他今天一定不會來參加會議了。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4、廣場上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紅旗。

      5、我國的藝術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畫就是僅有的一個。

      6、我的家庭作業(yè)全做完了,只剩下兩道數學題沒有做。

      七、質疑提問。

      八、作業(yè)布置: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課外閱讀2—3個成語故事。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5

      知識目標:

      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容。能夠聯系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標:

      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掌握結合注釋及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fā)學生學寓言的興趣。(出示一些經典寓言故事的圖片)

      2、教師引導學生:低年級時,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嗎?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淺顯而生動的小故事,向人們講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寓言故事與以往的表達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開書,快速瀏覽,你發(fā)現什么?——是兩則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以前我們學過一些古詩,怎樣才能將文言文讀準確,有什么方法嗎?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懊、盾、銳利、堅固、祠、遂、弗”,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矛盾”二字書寫并字面解題。

      3、教師范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fā)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

      教師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薄板鳌钡睦斫鈱W生是通過書下的注釋了解的。在此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于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么?

     、俜謩e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理解過程中“堅、利、于”等詞語學生在注解里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閱字典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趯W生帶著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并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他為什么要這樣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么?叫賣時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可以演一演。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講一講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于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回答!案ツ軕保翰荒軌蚧卮。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5、為什么“弗能應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話相互抵觸的情景。

      6、那么,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

      初步按觸文言文,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發(fā)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及模仿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成語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

      課件自相矛盾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積累成語,揭示課題。

      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簡單的幾個字濃縮了深刻的道理。其中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說幾個以自開頭的成語嗎?(幻燈片)

      1、同學們,大家說了這么多“自”字開頭的成語,老師今天也給大家?guī)砹嗽S多這樣的成語。

      (幻燈片展示:有關“自”的成語20個。)

      自給自足自覺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奮勇自強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

      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棄自鳴得意自以為是

      自我陶醉自相殘殺自高自大自作聰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

      2、齊讀成語。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自相矛盾”這則成語。

      板書課題:自相矛盾

      二、初讀《自相矛盾》,了解課文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幻燈片)

      2、同桌互讀,把每個句子讀通順。(幻燈片)

      3、出示:楚國賣矛盾戳穿(幻燈片)

      夸口銳利堅固張口結舌

      對這些字的記憶和運用你有什么好方法或建議。

      4、試一試:()盾()矛銳利的()(幻燈片)

      5、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怎么樣?那人啞口無言。)

      三、理解課文內容:

     。ㄒ唬┢纷x夸口話,理解矛盾之緣由

      1、齊讀全文

      2、師:推銷自己的產品,要盡可能展示產品的優(yōu)點,本文商人賣什么產品?他是怎么推銷的?

      理解“夸口”

      板書:我的'矛我的盾

      什么盾什么矛

      戳得穿戳不穿

      3、師:你了解矛和盾嗎?(幻燈片)結合圖簡介矛與盾,在戰(zhàn)爭中,它們有什么作用?(矛:長矛,古代用于攻擊對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擋住別人矛的進攻。)

      4、你這個小商人是怎樣宣傳他的矛與盾的呢?(抽生讀)

      5、小組竟讀:

     。1)你覺得他的話有問題嗎?

     。2)為了突出矛的銳利,盾的堅固,他把矛與盾與誰比?

     。3)一般人買矛與盾都是成對購買,用來防守別人的矛與盾

      (幻燈片)他知道商品要打廣告才能賣出去,他聰明,但他夸_________________,他不明智,所以,當有人圍觀的人問他________________,那個楚國人____________,那個人的表現是?這是什么描寫?

      出示:那個楚國人____________,回答不出來了。

     。4)你認為,這個商人錯在哪里?

      (夸大事實,前后抵觸,考慮不周)

     。5)這個人的矛銳利,盾堅固,如此好的商品不賣出去,實在可惜,讓我們來幫幫他修改廣告詞。

      小組討論一下

      7、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說話、做事不能相互抵觸,要前后一致。(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如果有會有怎樣的后果?你應該怎么辦?

      四、初識古文,激發(fā)興趣。

      1、我們知道有些成語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歷史書籍,今天我們學習的一則成語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寫的一本書里。

      韓非子簡介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2、練讀原文

      3、對比讀現代文。

      4、看著原文復述課文。

      五、教師總結。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04-08

    自相矛盾的教學設計06-28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11-11

    自相矛盾名師教學設計04-14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通用09-10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優(yōu)秀04-21

    自相矛盾優(yōu)秀教學設計10-13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14篇05-27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15篇05-30

    部編自相矛盾教學設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