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yōu)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fā)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小人書是過去孩子們最重要的課外讀物
2、情感目標:通過今昔讀物的對比,體會歷史的發(fā)展
3、行為目標:增強讀書興趣,提高閱讀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小人書是過去孩子們最重要的課外讀物、
2、教學難點:通過今昔讀物的對比,體會歷史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打出課本插圖,激趣導入
2、檢查學生搜集長輩們過去用過的學習和生活用品的情況
1、學生說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學生拿出自己搜集的資料交流,如小人書、了解學生的搜集情況,初步感受長輩們過去的生活
二、介紹小人書
1、開展"家庭尋寶"活動,你如何找到的
2、引導學生體驗活動,
小組閱讀小人書、3、從小人書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書中講了什么故事
1、學生上臺介紹小人書的來源
2、小組閱讀小人書
3、匯報交流書中故事
通過介紹小人書,體會長輩們過去的讀書生活,增強讀書興趣
三、給小人書分類
1、引導學生讀第37頁的.課文,說說媽媽收藏的小人書是如何分類的
2、引導學生將搜集到的小人書也進行分類
3、小組活動:
1、小組交流匯報
2、介紹小人書的分類情況
3、談體會
通過交流小人書的分類,從不同方面了解家鄉(xiāng)的故事、體會小人書雖"小",卻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大世界、四,今昔讀物對比
1、討論:這些舊的小人書和你們今天讀的書有什么異同
2、為什么過去的孩子們特別喜歡小人書
3、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1、討論交流
2、談感想收獲、通過今昔讀物對比,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板書設計:
"家庭尋寶"中的發(fā)現(xiàn)
小人書→ "小"→大世界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2
一、談話導入
二、結合名人檔案理解第一段主題文字。
1、事先布置學生了解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導思考:這些人都曾經歷過挫折和失敗,為什么還能取得成功呢?
3、對比自己的`行為討論:你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過挫折和失敗嗎?當時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當眾說,也可以用小紙條的形式告訴老師,讓大家來幫他分析,應該是用怎樣的態(tài)度來面對。
三、看圖聽故事,探討問題
1、學生看圖,聽老師講故事。
2、學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討她該如何面對一進的失意。
3、學生續(xù)編故事:小雪會成功嗎?
4、教師小結。
四、讀名人名言,學道理
1、讀愛迪生的名言,想愛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學生在講其他名人類似的故事
3、交流:有人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所以,失敗了無所謂,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4、教師小結。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3
一、學習情況分析(知識、能力、學習習慣等)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yǎng)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fā)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以體現(xiàn)與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獲得對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yǎng)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四年級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為主線,以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為前提,以發(fā)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為標的,以體現(xiàn)育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價值取向為理念,引導學生通過以自己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獲得對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能力;在感悟和體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逐步養(yǎng)成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所必須具備的道德觀、價值觀及相應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養(yǎng)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2)指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 嘗試合理地、有創(chuàng)意地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2、行為與習慣目標:
(1) 初步了解個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guī)則,初步懂得規(guī)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懂得和平與發(fā)展是人類共同的愿望。
3、知識與技能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逐步建立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知道同情和幫助殘疾人是一個人的良好品德的體現(xiàn),并養(yǎng)成主動關愛處境困難或者不幸人的行為;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關心集體、參加集體活動、維護集體榮譽承擔義務,了解家鄉(xiāng)環(huán)境問題,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環(huán)境保護活動,了解民風民俗及對人們的影響,抵制不良風氣和迷信活動,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培養(yǎng)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了解交通發(fā)展的狀況,感受交通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會電視、網絡等媒體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了解辦一張報紙的基本方法,學會合作辦小報,了解通信的發(fā)展,知道現(xiàn)代通信的種類和方式,學會常用的通信方法。
四、教學措施
1、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fā)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3、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fā)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fā)展的現(xiàn)實和可能出發(fā),要采用他們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后人格和諧發(fā)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采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fā)現(xiàn)訓練技能,養(yǎng)成習慣。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4
主題活動目標:
1、使學生了解基本的防火知識和方法。
2、向學生滲透防火意識,加強防火安全教育。
3、培養(yǎng)他們靈活探究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活動重點:火災的危害及怎樣應對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5
一、導入新課 1分鐘
教師就播放失火鈴聲
師:啊,同學們,這是什么鈴聲?發(fā)生什么事了?
生:發(fā)生了火災
師:哦,對,位于文化路13號的一家小商店著火了,假如我們就在這個商店里,該怎么辦呢?
生:逃生;打119……
二、主題活動一:如何報火警 5分鐘
師:這位同學說打119,119是干什么的?
師:哦, 119是火警,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119談起吧。(板書:從119談起)
師:發(fā)生火災應該馬上打119,可是怎么打119你會嗎?
師:現(xiàn)在請***同學作為報警者,老師作為消防隊員,我們來模擬一下打119。(板書:打119)
師生模擬打119。
師:大家說說這位同學報火警科學嗎?
生:不科學
師:那誰能說出剛才他報火警時哪些地方不科學?
生:沒有說出失火地點;話說的太多了,沒有重點;沒有說明失火原因;說了些無關緊要的話……
師:對報火警時要注意,首先應講清楚失火的具體地點,然后簡要的說明一下火情和周圍的交通狀況,F(xiàn)在在小組內再模擬一次報火警,比比誰報警最快最清楚。
生:模擬
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清楚,速度也很快,描述很準確,我們都知道了,遇到火災首先應該撥打119,但是有一條,那就是火警電話是不能隨意撥打的,假報火警是違法行為。
三、主題活動二:火災逃生 15分鐘
師:現(xiàn)在我們還被困在商店里面,火越來越大,我們該怎么辦呢?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我們如何才能安全快速的逃離火場?一會小組派一名代表來談一下本組的觀點。(同時板書:逃生 遇到火災)
生:分組討論
生:匯報
生1:不能慌張、亂跑,應立即用一條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濃煙嗆后暈倒。
師:那你能給我們大家表演一下嗎?
師:咱們大家一起來試試。全體師生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生2:如果外面濃煙很大,就用濕被子等封住門縫,然后再選擇水池邊、窗戶邊等通氣情況好的地方躲避。
生3:如果遇到房屋開始倒塌,應立即躲到墻角或柜子下面。
生4:可以用棉被浸濕然后蒙在自己身上逃出火海
師:這位同學的辦法非常好,你能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生:演示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呀,也非常的好,都發(fā)揮了各自的`聰明才智,冷靜勇敢的想出也逃生的辦法,值得表揚。但是,同學們,日常生活中的火災會在不同情況、不同環(huán)境下發(fā)生,比如有這么兩個地方發(fā)生了火災,一個是我們的班級,另一個是大型的商場,我們就來做一個火場逃生的游戲,大家想不想做?
生:想
師:那好,假如我們班一、二、三組同學在教室內,四、五組同學在大型的商場內遇上了火災,大家先討論一下如何逃生?然后每個小組演示一下,看看哪個小組表演得最科學。
生:討論
師:現(xiàn)在我們來演示一下在各個場所的火場中的逃生方式
場所一:在一般的平房中,學生要靠墻貓著腰,從門或者窗戶中逃生。
場所二:在大型的商場中,教師設計一個條件:用兩個呼啦圈作為出口,一個為電梯口,一個為樓梯口,讓學生自由選擇逃生的方式,并說明理由。
師:(總結)在遇到這種情況下我們要采用通過走樓梯這種方式逃生,不要到垂直升降的電梯中去,因為發(fā)生火災后一般會停電,人就會被困在電梯中,那樣就更危險了。
四、主題活動三:如何才能避免火災 16分鐘
師:憑著大家的沉著與冷靜,依靠大家想出來的辦法,我們終于逃離了火場,好險啊,發(fā)生火災,不但財物受損,就是人的生命安全也隨時受到威脅,比如說1987年中國大興安嶺的特大森林火災,大火持續(xù)了27個日夜,造成了193人死亡,6萬多人無家可歸,如果這樣的火災再發(fā)生18次的話,那整個大興安嶺就沒了,更驚人的是這樣一場大火災,竟然是由一個小小的煙頭引起的,真是太不值了,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稍加注意就會避免很大的損失,那么生活中怎樣才能避免火災呢?請大家討論一下,把討論的結果告訴大家。(板書:避免火災)
生1:不玩打火機、火柴等危險物品。
生2:樹葉垃圾不要放火燒
生3:糧食秸稈不能在地里燒
生4:不能在野外放火玩
……
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的全面,希望大家能從自身做起,爭做消防小衛(wèi)士。
師:下面我們進行一次小競賽,老師這里有幾道搶答題,請大家回答這些人的做法對嗎,并說出為什么?答對者給小組里加一分,最后看哪個是優(yōu)勝小組。(教師在黑板上畫上表格,然后在小組后面畫五星加分)
師:看得出來,我們班每個同學都在積極的為自己小組爭得榮譽,這是一種好現(xiàn)象,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xù)發(fā)揮這種集體觀念,讓咱們班成為街道上的優(yōu)勝班級,大家有信心嗎?
生:有
師:知道大家都喜歡做游戲,老師又帶來了一塊拍手游戲,我們兩人一組,邊唱邊做。大家先默讀一遍,然后老師和你們一塊做。
。◣熒餐雠氖钟螒颉
防火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消防安全數第一。你拍二我拍二,咱倆宣傳做伙伴。你拍三我拍三,消防隊里去參觀。你拍四我拍四,用火不當會出事。你拍五我拍五,遠離易燃易爆物。你拍六我拍六,風大失火不好救。你拍七我拍七,不要玩火做游戲。你拍八我拍八,電線不能隨便拉。你拍九我拍九,火警電話一一九。你拍十我拍十,人人防火要落實。)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
生:好玩
師:希望大家經常做這個游戲,時刻想著要防火。
五、小結 3分鐘
師: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你有什么體會呢?請大家一起來談一談
生:談體會
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大家都對火災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們平時要多掌握一些消防知識,減少火災的發(fā)生,讓火造福于人類,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6
第一課:多種多樣的運輸方式
教學目標
知識:
1.使學生知道一些常見的交通運輸設施。
2.使學生知道幾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樹立愛護交通運輸設施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交通運輸以及交通運輸的設施。
。2)使學生知道幾種交通運輸的特點。
教學難點:什么是交通運輸以及交通運輸的設施。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情景導入
我們都到公園或郊外玩兒過,那么我們是怎么去的呢?
(坐汽車、坐火車、坐船、坐飛機)
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沒有碼頭,沒有機場,汽車、火車、輪船、飛機會怎么樣?它們還能正常工作嗎?
。▽W生討論,教師給予肯定。)
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沒有碼頭,沒有機場,汽車、火車、輪船、飛機就不能帶我們去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了。我們的生活就會遇到很多的不方便。我們把它們叫做交通運輸設施,那么大家都知道哪些這種交通設施呢,你仔細觀察過它們沒有?哪位同學能給大家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交通運輸設施呢?
2、復習導入
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交通運輸?你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對學生回答給予肯定,總結)
過渡:大家說的都很好,可是要完成把人或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的交通運輸任務,必須要依靠一定的交通運輸設施,你都知道有哪些交通運輸設施呢,大家把想到的寫在紙上,看看誰寫得最多。
板書:交通運輸的設施與方式
二、新課
1、待學生寫完(或說完)后,請他們和書上“說一說”中所列的交通運輸設施相對照。對于那些所列的交通運輸設施多于書上的學生,可請他們對書上的內容進行補充,并予以表揚。
2、讓學生選擇一項自己最為熟悉的交通運輸設施進行簡單描述,主要側重在外觀形態(tài)方面。
(對學生回答予以肯定,并相應補充。)
3、那么大家能把這些交通運輸設施分下類嗎?
如可提示學生在“說一說”中所列的可以移動的交通運輸設施旁作個記號;
問:那么大家說這些交通運輸設施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可以移動的?
。ǜ鶕䦟W生回答進行評價)
正象大家說的,交通運輸設施分為兩類,一類是固定不變的,如鐵路、公路、車站、碼頭;還有一類是可以移動的,如火車、汽車、飛機、輪船。
板書:交通運輸設施
固定的:鐵路、公路、車站、碼頭……
移動的:火車、汽車、飛機、輪船……
4、組織學生閱讀課本第二十三頁內容。
那么大家從你的親身體驗中說一說交通運輸設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要是沒有這些交通運輸工具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呀?
。ǹ梢韵纫孕〗M為單位討論,然后選代表說,也可以自由發(fā)言,教師要給予鼓勵。)
5、總結:交通運輸設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它們是完成交通運輸任務的保證,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覺地保護交通運輸設施。
6、出示[演示:交通運輸方式]邊演示邊提問、講解
交通運輸任務的完成,是離不開一定的交通運輸方式的,大家想一想,都有哪幾種交通運輸方式呢?
板書:方式
提示學生回答出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四種方式,并配合演示。
運輸方式有這么多,那么大家知道它們各自都有什么特點嗎?
請大家做書上第二十五頁的“做一做”,說一說你是如何選擇的,并說出選擇的理由。
。▽W生回答給予評價)
7、大家說的都很好,同學們所說的理由實際上就反映了這些運輸方式的特點。(進行演示)
過渡:各種運輸方式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的交通運輸任務,要選擇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有時一次交通運輸任務的完成,往往需要幾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通力合作,就象運動會上的“接力賽”一樣。
8、出示[演示:交通運輸接力賽]邊演示邊講解
將林區(qū)的的木材運往城市就不能只依靠一種交通運輸方式,我們總是要用汽車把木材從林區(qū)運到火車站,再通過火車把木材運到城市。
從北京到大連去,就可以先乘火車到天津,然后再換乘海輪到達大連。
大家想一想還有哪些這樣的例子?(可讓同學討論)
總結:像這樣靠幾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通力合作來完成一次交通運輸任務,我們就說是交通運輸“接力跑”。
第二課:交通與我們的生活
設計思路:
交通運輸是現(xiàn)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xiàn)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于一些人重視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夠,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F(xiàn)代的學生有必要掌握一些乘車乘船的必要知識和交通安全的知識。自覺的遵守交通規(guī)則,提高自身素質,為以后更好的適應社會打基礎。
活動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學習查閱簡明交通圖,學習獨立乘坐公共汽車和電車,知道乘火車和輪船需要注意的問題。
2、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作用,知道有關的交通法規(guī),懂得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
3、知道從事交通運輸業(yè)人們的辛勤勞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勞動,愛護交通設施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指定組長,布置每組要收集的資料。
、俚谝恍〗M收集乘車、乘船的有關資料。
②第二小組收集交通標志及相關法規(guī)。
、鄣谌〗M收集有關文明乘車的資料。
④第四小組收集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
⑤第五小組收集中小學生常出現(xiàn)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⑥第六小組收集在街頭實地調查車輛和行人違犯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
2、分小組討論資料來源(有困難的教師給以幫助)。
、倏梢詮臅希蛘埥碳议L(老師)獲得資料。
②有條件的學;騻人,可以上網查詢相關資料。
③學生可用拍照,或自己動手畫自己見到的交通標志。
、芙處熆梢詭蛯W生聯(lián)系交警,學生通過采訪交警獲得資料。
、輰W生也可以有組織的到路口去觀察。
3、調查排練時間一周,期間教師檢查學生收集資料情況,指導學生,幫學生確定匯報形式(如有困難教師可適當給學生提供資料,指導排練),及匯報準備情況。
①用講故事的形式向大家匯報。
、谟谜n件向大家介紹各種交通標志。
、弁瑢W可以用表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紹文明乘車的資料。
④可以用表演或問答的形式向大家匯報相關的交通法規(guī)。
⑤如有條件可以請交警給大家講一講中小學生常出現(xiàn)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拚埻瑢W們看交通圖,選擇乘車路線。
、邊R報實地調查車輛和行人違犯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
⑧教師根據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安排好匯報順序。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
1、交通運輸業(y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那些方便?
2、如果沒有交通運輸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談話:
交通運輸是現(xiàn)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xiàn)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于一些人重視交通安全的程度不夠,它也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我們應該發(fā)揮交通運輸積極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二)、學生匯報:
1、學生介紹乘車、乘船的有關資料。
、賹W生介紹乘車、乘船的有關知識。
②播放視頻“車中的危險”。
2、學生介紹各種交通標志及相關法規(guī)。
、賹W生用課件或圖片介紹各種交通標志。
、趯W生介紹相關的交通法規(guī)。
3、學生介紹文明乘車方面的資料。
、賹W生表演小品“在公共汽車上”。
、趯W生討論。
4、學生介紹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請學生分析他們違反了法規(guī)中的那些條款。)
5、交警介紹中小學生常出現(xiàn)的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6、學生介紹在街頭實地調查車輛和行人違犯交通規(guī)則的情況。
(三)、師生小結:
提問:
今天你學到了那些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小結;
交通運輸是現(xiàn)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交通運輸為現(xiàn)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同時由于一些人忽視交通法規(guī),給很多家庭帶來了不幸。我們應該遵守交通法規(guī),注意交通安全,發(fā)揮交通運輸積極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讓他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展示成果,資源共享:
把學生收集的種交通標志的照片,交通事故的圖片,交通法規(guī)的相關條文等放在展覽角供同學參觀學習。(評出最受同學歡迎的資料,最佳個人和最佳小組。)
第三課:從古到今話交通
《從古到今話交通》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交通與生活”中的第三個主題活動。我們選擇的教學內容是本主題的第一課時,對應此主題教材的前四頁。本課時的活動,圍繞交通發(fā)展史,安排對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學習和考察,內容豐富,輻射面較大。教材除為孩子們提供了有關圖片外,還提示了相關內容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們選擇一種交通工具或交通設施去搜集資料,了解交通發(fā)展的演變過程。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交通設施的演變過程,知道車、橋、路、船的變化歷史。
2、根據查找的資料,探究交通運輸方式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在探究中使學生了解從古到今交通發(fā)展過程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意義。
3、培養(yǎng)學生查找資料,分析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
二、課前準備
1、預習教材60-63頁,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同學們按自己的興趣,分成六個小組,參考教材提示的相關內容的學習方法搜集資料。分組情況:
陸上交通小組(一至四組):分別查找有關路、橋、陸上交通工具(自行車組、機動車組)發(fā)展變化的資料。
水上交通小組:查找有關船的發(fā)展變化的資料。
空中交通小組:查找有關熱氣球、飛艇、飛機等飛行器發(fā)展變化的資料。
2、教師準備相應課件與資料。
三、教學過程
活動1、由現(xiàn)實生活中交通運輸工具的變化導入
師:同學們,通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各種各樣的交通運輸方式,并感受到交通的變化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課前布置了讓大家采訪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及身邊其他人所經歷的交通工具的變化。同學們,都整理好了嗎?
。▽W生匯報采訪結果,教師適當鼓勵、點評)
小結:就如同學們說的那樣,我們今天的交通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舒適。
活動2、分組談交通的發(fā)展史
師:正如我們剛才談到的一樣,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交通設施,交通工具都經歷了逐漸發(fā)展演變的過程。它們都有著自己的歷史,自己的故事。
師:課前讓同學們按自己的興趣,分成了六個小組。分別從陸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方面進行資料查找。
要求:按交通方式發(fā)展演變的順序整理查到的資料。在了解資料的基礎上,找到發(fā)展過程中的重大變化,并以小標題的形式加以概括。概括后請把小標題和具體時間填在表格里,并商討如何把資料展示給大家。
開始交流整理小組的資料,學生組內整理交流。
教師的適當點播:
1、正如這位同學說得那樣,我們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陽能、燃料電池為動力的汽車是我們未來交通發(fā)展的方向。但不知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今天,我們雖有了這么多的車,但人們用得最多的還是自行車。這是為什么呢?
2、再好的車,也需要寬闊平坦的道路,我們來聽一下關于道路的發(fā)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時候,我們要想過去就需要——橋。
4、老師也搜集了一些有關橋的圖片,請大家看一下。邊放圖片邊講解。這是木橋,后來人5、那有沒有不用走路、過橋的交通工具呢?船。
6、最后一組介紹什么。
小結:這節(jié)課,同學們跟老師從古到今話交通,同學們講到了天上的飛機,陸地上的車。水中的輪船。(邊說邊板書)現(xiàn)在老師講講地下的地鐵,大家都坐過吧!最早的地鐵出現(xiàn)在1860年的英國,在開通的第一年,就運送了650萬人。我國的第一條地鐵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鐵。地鐵為緩解地面的交通壓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還有埋在地下的管道運輸。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聰明的中國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運送天然氣和鹵水熬制食鹽。同學們請看圖片,現(xiàn)在我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氣*管道運輸,管道運輸正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讓學生看板書)
大家看,經過無數代人的努力,我們現(xiàn)在已經形成了,天上有飛機,水中有輪船,路上有汽車、火車、自行車,地下有地鐵、管道運輸的現(xiàn)代立體交通網。
活動3、研討交通運輸方式為什么會有著這樣的變化
師:通過以上各組同學的展示,使我們了解了交通從古到今走過的軌跡,但此時我們不能不產生這樣的疑問:交通運輸方式為什么會有著這樣的變化呢?請大家結合我們查到的實例,談談你的看法。
1、因為人類勇于創(chuàng)新,有了夢想就永不言棄。
2、因為人類勇于創(chuàng)新,有了夢想就永不言棄。就拿我們船來說吧,雖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稱為“笨家伙”,但人們沒有放棄。
3、是人們堅持不懈的精神。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橋的故事,可能對大家有所啟發(fā)。茅以升是我國著名橋梁專家,1934年春,他擔任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以周密的勘測和精湛的設計,拿出了比當時鐵道部顧問、美國橋梁專家華德爾既好又省的方案。從1935年春正式開工起,他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造橋方法,在兩年半的時間里建成了長1453米,高71米的錢塘江大橋。這一壯舉顯示了中國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和中國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4、因為人類有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自行車剛發(fā)明時,只能用腳蹬地前進……
5、人類有一種獻身精神。從人類有了飛行的夢想,就有無數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飛機的發(fā)明。
活動4、課后引伸,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師:正如同學們說得那樣,我們一起了解了交通的歷史。交通發(fā)展的歷史,是古人用勤勞與智慧創(chuàng)造的。我們了解過去,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現(xiàn)在,展望未來。請同學們利用課下時間,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交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你的改進方法。在下節(jié)課時展現(xiàn)給大家。
板書設計:
從古到今話交通
飛 機
空陸海 船 車 立體交通網
管道運輸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7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要節(jié)約用水,其實,要我們節(jié)約的何止是一滴水呢?!一張紙、一度電、一棵樹……都是我們值得珍惜的資源。
二、紙的心聲;
1、 教師當導演,全班動員扮演:一張被丟棄的紙
。病 分演角色:演種樹人;樹林;水資源;紙張。
。、 對紙張制作流程圖進行解釋:
。、 紙的發(fā)明(自述部分引用)
古書上還記載了蔡倫造紙的工藝方法,如《博物志》中說:“蔡倫煮樹皮 以造紙”,“蔡倫始搗故魚網造紙”,《后漢書集解》稱:“蔡倫挫搗故布網抄作紙”。這里的挫、煮、搗、鈔,相當于現(xiàn)在的切料、蒸煮、打漿、抄紙等主要造紙工序!霸煲狻、“始搗”有首先發(fā)明之意,說明蔡倫首先以破布、魚網和韌皮植物的莖皮為原料,制造出可用于書寫的'植物纖維紙。蔡倫造紙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造工藝仍為當今世界所共用。
5、 如果沒有紙的發(fā)明,世界會怎么樣?
三、如何節(jié)約用紙。
1、用過的紙另一面可以寫草稿、便條。
2、改用毛巾、手帕代替紙巾。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4、減卡救樹,盡量以打電話、發(fā)E-ail、電子賀卡等方式代替紙質賀 卡。
5、回收廢紙。把廢書報、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6、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7、一次性木筷消耗了大量森林資源,我們要抵制使用。
四、自己制作一張再生紙:(附圖)
1、把廢紙撕成小片,泡在清水中。
2、用木棍加水進行攪拌。
3、加了一些漿糊調勻。
4、用抄紙臺抄紙漿。
5、用舊報紙吸干水分,陰干后一張再生紙就做好了。
五、為了什么
。薄 同學們的鉛筆用到什么時候才會淘汰?
2、節(jié)約不分貧富,節(jié)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節(jié)約是美德更是責任。
3、介紹一些發(fā)達國家崇尚節(jié)約的事例
六、總結:
節(jié)約不是刻意地做一兩件事,而是要將之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落實到生活的時時處處,方面方面。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1.集體生活是學生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本單元中,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得一員,感受集體的溫暖;關心集體、參加集體活動、維護集體榮譽,;對自己承擔的任務負責,能為集體獻計獻策;善友樂群,學會與人共處,與人分享快樂”。
2、本單元的三個主題:成長的快樂、“我”和“我們”、我們要做最棒的,均從學生出發(fā),一步步引導他們感受、了解、喜愛自己的班集體,樹立主人翁意識。
3、“我”和“我們”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應該主動承擔集體的事,知道意見發(fā)生分歧時,能共同商量、共同解決、小我服從大我。
學情分析
學生沒有很好的認識到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的表現(xiàn)對集體的影響力。每有更好的把“我”融入到“我們”這個集體來。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了解為集體可以做那些事、該承擔哪些責任。
2.了解在意見發(fā)生分歧時,大家能積極發(fā)表個人意見并聽取別人的意見,共同商量團結協(xié)作,小我服從大我,形成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體驗為集體做好事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應該主動承擔集體的事;知道意見分歧時,能大家共同商量、共同解決,小我服從大我。引導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集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組織14個學生進行拔河比賽的體育游戲,讓學生知道團結力量大,延伸意思:很多人心往一個方向,力往一處使,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就是要告訴大家團結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出。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個新的主題《我和我們——這是我能做的》(板書)
二、聽張揚的故事
1.師:請大家讀一讀第24頁張揚的故事。思考:故事中的張揚為班級做了哪些事?為什么同學們都說張揚是好樣的芝麻官?(第一個到學校,打開門窗,為教室換上清新的空氣;放學了,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細心地關窗鎖門;3年來,張揚總是準時開門,及時鎖門;有一次生病了,還特地讓他媽媽幫忙開門)
2.師:芝麻官是什么意思?(職位低、權利小的意思)
3.師:“香香的芝麻”是什么意思?(象張揚這樣為班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當成自己的事來做,而且認真做好,我們就給他一個美稱“香香的芝麻”)
4.尋找班上“香香的芝麻”,夸夸他們都是怎么做的。參照24頁(班級里好事多,大家都來說說)小組討論填好表格后,組長匯報討論結果。評出“優(yōu)秀小主人”樹立關心集體,為集體做好事的典范。
三、我為“火爐”添“柴火”
1.師:同學們,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粒香香的芝麻,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課本第25頁情境圖,思考:為什么火爐越來越冷,火爐里的柴應該由誰來添,大家坐在火爐旁,為什么一點都不暖和呢?
2.師:如果把集體比作一個“火爐”而每個人能否得到溫暖,取決與集體這個“火爐”中得火旺不旺,你為它添了多少柴火?
3、出示調查表:觀察學校的班級評估及流動紅旗評比欄,了解自己的班集體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還需要加油,找找自己的原因。用類似“ ,我能做得到”的語句來表述自己可以怎樣為班集體添“柴火”(學生自由發(fā)言)
4.小結: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員,我們在分享集體這個大家庭的快樂的時候,別忘了為她多出點力。
四、欣賞歌曲《三個和尚沒水喝》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嗎?這個故事還被編成了歌曲,可有意思啦,今天就老師給大家?guī)砹诉@首歌,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看歌詞,聽歌曲。思考: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反而沒有水喝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3.小結:一個和尚沒有依賴心,所以自食其力挑水喝,兩個和尚能夠互相配合抬水喝,而三個和尚就開始互相推卸責任,誰也不愿多出力,所以沒有水喝。
五、欣賞歌曲《我們是一家人》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集體”中,《我們是一家人》。集體生活中,只要我們從細節(jié)做起,把每件小事看成是自己應盡的職責,我們的集體就會在你們一雙雙充滿關心的眼睛和一雙雙能干的小手下越來越完美.我們這個大家庭更溫馨!來!讓我們共同欣賞一首歌曲——,《我們是一家人》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曲子一起唱。
板書設計
《我和我們——這是我能做的》
一、團結力量大:很多人心往一個方向,力往一處使,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就是要告訴大家團結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出。
二、張揚的故事
1、芝麻官是什么意思?(職位低、權利小的意思)
2、“香香的芝麻”是什么意思?(象張揚這樣為班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當成自己的事來做,而且認真做好。)
三、我為“火爐”添“柴火”
用類似“ ,我能做得到”的語句來表述自己可以怎樣為班集體添“柴火”。
四、小結:從細節(jié)做起,把每件小事看成是自己應盡的職責,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比比哪組爭得小紅旗最多
。◤募o律上、小組發(fā)言、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上進行評價)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第2 課《家鄉(xiāng)的美景 家鄉(xiāng)的人》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了解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及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做出貢獻的人物及事跡,進一步加深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和認識。
過程與方法:通過調查活動,學會一些調查了解、實地考察等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并喚起學生對愛鄉(xiāng)的自豪感。體會、感受家鄉(xiāng)乃至社會的發(fā)展變化。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及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做出貢獻的人物及事跡,進一步加深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和認識。
教學難點:
通過調查活動,學會一些調查了解、實地考察等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調查記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老師今天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誰呢?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出示課件)(翟志剛)對,他叫翟志剛,我們的航天英雄,他的家鄉(xiāng)就在我們黑龍江,黑龍江是我們共同的家鄉(xiāng)。(板書:家鄉(xiāng))
二、家鄉(xiāng)的美景
1、同學們,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家鄉(xiāng),你是否留意過家鄉(xiāng)的美景。下面,就讓老師帶領大家去轉一轉,去欣賞一下家鄉(xiāng)的美景。(板書:的美景)
2、出示課件(家鄉(xiāng)的風景圖片)。
3、看到家鄉(xiāng)這些美麗的景色,你有什么要說的?
4、學生談感受。
二、家鄉(xiāng)的人
如此美麗的城市,如此美麗的家鄉(xiāng),離不開從古至今、各行各業(yè)家鄉(xiāng)人的共同努力。黑龍江人杰地靈,是許多名人的故鄉(xiāng)。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們,去領略他們的風采。(板書:家鄉(xiāng)的人)
1、名人推薦活動。
請同學們將課前收集的名人資料,以小組為單們,推薦最值得我驕傲的黑龍江人。
2、小組合作。
3、小組匯報。
4、美麗的松花江水孕育了無數的黑龍江名人,他們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驕傲,但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平凡的人,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為家鄉(xiāng)的建設貢獻力量,他們同樣是我們家鄉(xiāng)人的驕傲。
5、出示課件(平凡的人)。
三、爭做合格的家鄉(xiāng)人。
1、家鄉(xiāng)的光榮榜里充滿了我們對他們的敬意,他們是我們生活里一顆顆閃亮的明星,歷史的.長河里還有許多的明星,未來也還會有更多的明星出現(xiàn)在光榮榜里。作為家鄉(xiāng)的小主人,你們能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做些什么呢?
2、學生自由發(fā)言。
3、小結:聽到你們的話語,老師感到很欣慰,因為你們是家鄉(xiāng)希望的曙光,家鄉(xiāng)的光榮榜將來一定會寫下你們光輝的一頁。
四、課外延伸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課后,請大家把自己的理想寫在作業(yè)本上,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暢談我們的理想。
板書設計:
家鄉(xiāng)的美景 家鄉(xiāng)的人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解析:
《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品德與社會》(浙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生活在集體中”的第一篇課文,旨在通過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擁有一些共同學習、共同游戲的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懂得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集體生活的愉悅與溫馨。
設計理念: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課程。兒童的品質和社會性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品德教育要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
教學目標:
1、知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2、感受友誼的可貴,知道擁有一些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3、學會欣賞與寬容,善于發(fā)現(xiàn)朋友身上的閃光點,并樂意向他學習。
教學重點:知道朋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寬容,互相促進。
教學難點:學會欣賞與寬容,善于發(fā)現(xiàn)朋友身上的閃光點,并樂意向他(她)學習。
教學過程設計:
一、配樂欣賞圖片,感受有朋友的快樂
1、師:同學們,你知道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什么嗎?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正如歌中所唱的友誼天長地久。
瞧,古今中外,名人或是我們普通人,大家都被這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感動著。(出示課件)
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照片,有“劉伯承和鄧小平”的照片,有“毛澤東和外國友人”的照片,還有一張孩子們開心相擁的照片。欣賞照片的同時,還配上了簡短的介紹。
2、師:同學們,看了這朋友間溫馨的一幕幕,你的心靈之弦是否被撥動了?你是否也想一吐為快,讓大家共同分享你和朋友之間的快樂呢?那么請你來為大家介紹你最好的朋友,講講你們在一起玩耍、學習時開心的事情吧。
3、生講述。
二、“實話實說”現(xiàn)場直播:“友情紅綠燈”
1、師過渡語:有朋友真好,能和他們一起玩,一起學習,一起做有意義的事。那么,真正的朋友之間應該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讓我們模擬中央電視臺催永元主持的“實話實說”這一節(jié)目,現(xiàn)場來個“實話實說”:同學的煩惱。真實說出你和朋友在相處中的煩惱,讓我們一同為你排憂解難,好嗎?
(如:小明和小剛是一對好朋友。有一次,老師要求同學之間互相檢查作業(yè),小明發(fā)現(xiàn)小剛沒有完成作業(yè),小剛要小明不要告訴老師,小明真的沒有告訴老師。
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要說?)
2、學生講述煩惱。
三、走進友誼谷,學會寬容
1、師:“實話實說”讓我們知道了與朋友交往,處理朋友之間的一些具體問題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也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友誼應該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其實,真正的友誼更需要我們多一份寬容。
2、讀故事,談體會
出示故事《《管鮑之交》、《寫在沙子上的傷害》
生讀后談體會,明白好朋友之間除了關心、幫助外,更需要真誠地體諒,學會寬容。
四、書寫“閃光卡”,學會贊美
1、師:偉大的雕塑家羅丹說過:“世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毕嘈烹S著交往的深入,你會發(fā)現(xiàn)朋友身上有越來越多的優(yōu)點。這些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欣賞,去贊美,那么你想不想贊美一下你的朋友?能不能把朋友的優(yōu)點告訴他?你有沒有悄悄話要對你的朋友說?
2、生寫閃光卡,贈送朋友。
五、激情總結,深情呼喚
1、師:有朋友真好!高興時,有朋友來分享;傷心時,有朋友來分憂;困難時,有朋友來幫助。朋友能給人帶來歡樂、帶來勇氣、帶來信心。讓我們學會用真心去交流,用真誠去理解,那我們的友誼將更加的清澈,更加的可貴,愿友誼天長地。讓我們再次深情地對著你的朋友呼喚:“你是我的好朋友!”。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03-20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優(yōu)秀05-26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06-11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05-22
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06-01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2-09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09-04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05-22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25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