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親和母親對巴迪所作的詩的不同評價。
2、通過小組討論和自主探究,體會課文中所運用的表達方式。
3、理解父母和母親對巴迪所作的詩的不同評價,體會父母以不同的方式關愛自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中所運用的表達方式。
難點:通過文章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關愛自己,并聯(lián)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學方法
批注式閱讀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談話導入:同學們,當你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情時,你希望得到父母怎樣的評價?(夸獎、贊揚……)
如果父母對你的評價截然不同,你會有怎么樣的表現(xiàn)呢?(傷心、難過、不理解……)。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每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在小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他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呢?(板書課題)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觀察題目,你們有什么樣的發(fā)現(xiàn)?
明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對反義詞。
有雙引號。這是直接引用課文中的評價!熬蕵O了”是母親說的,“糟糕透了”是父親說的。
2、通過課前預習,大家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課文,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思考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明確:巴迪童年時寫了一首詩,父母對他的詩產(chǎn)生了兩種不同的評價。
母親:“精彩極了”,父親:“糟糕透了”,這兩種評價是截然不同的,在母親的評價中獲得了鼓勵,在父親的評價中獲得了指導,最終巴迪成為了作家,也懂得了父母兩種不同方式的愛。
。ㄈ┥钊胙凶x,重點感悟
1、學習第1自然段,指名讀,讀出感情。
思考問題:母親是如何評價“我”的詩的?具體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明確:語言,“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蕵O了!
動作:“她摟住了我”“她再次擁抱了我”。
神態(tài):“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
2、再次朗讀母親評價的'語言、動作部分,讀出感情。
問題:從這些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感受到了母親的開心,因為自己的孩子在七八歲就會寫詩了,她特別自豪,從中也感受到了,母親對我的鼓勵。
3、聽了媽媽的贊美,我是什么表現(xiàn)?
我既靦腆又得意洋洋。而且期待著父親的回來。
4、指名讀,找找父親是如何評價的?
明確:語言,“對不起,我自己會判斷的……”“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
動作:“父親把詩扔回原處”。
神態(tài):“他進了飯廳,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詩吸引了!
5、從這里可以看出父親是什么樣的人?
明確:父親對兒子非常嚴格,態(tài)度是嚴厲的。也能體現(xiàn)父愛的深沉,母親對“我”高度贊揚,父親為了讓我不要驕傲,所以對我嚴格的評價。
6、小組討論:“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風刮倒!边@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明確:母親鼓勵的愛和父親批評的愛在我成長過程中一直監(jiān)督著我,這是作者對父母的愛的理解和接納。
。ㄋ模┩卣寡由
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所感受到的母愛和父愛是什么樣的?
(五)小結作業(yè)
學生談收獲,教師總結。
作業(yè):回憶與父母之間發(fā)生的事情,運用神態(tài)、語言和動作描寫手法,寫一寫。
五、教學反思
課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是作者回憶小時候的事情,圍繞父母不同方式的愛展開,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揣摩文章內(nèi)容,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由于文章簡明易懂,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很容易理解,我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并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分析,教學效果總體不錯。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對父母不同的愛的深切感悟。
二、學會在朗讀中把握文章的精髓,從讀中受到感悟。
三、利用朗讀與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或稱參與式)進行學習。
四、學習文章中的口語式的語言。
教學重點:
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及重點語句的感悟。
教學方法:
多種形式的朗讀。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學時間:
第 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1.以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再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2.小組討論時,要求每位同學都要發(fā)言,都要傾聽同學的發(fā)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討論時,還要把組內(nèi)已經(jīng)解決了的問題及答案簡要記錄在小卡片上。
3.匯報討論結果,并提出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可將小卡片貼于教室四壁,組員對其予以介紹,其他組可要求對一些問題做出進一步的解釋或幫助解答該組未解決的問題。
通過這一過程,篩選出共性的問題,便于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下一步教學。
二、深入閱讀
教師根據(jù)上述討論的實際情況提出進一步的學習要求:
1.細讀課文,想一想:
課文講了什么故事?
“精彩極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們有什么關系?
哪些語句寫了母親對巴迪的贊揚,哪些語句寫了父親對巴迪的批評?你覺得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寫得好?讀一讀,說說為什么。
你能說說“我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的話外之音嗎?
從這篇課文中,你還了解到些什么?
2.分組討論上述問題,每組發(fā)給大白紙和彩筆,要求同學將討論結果寫到紙上。
3.展示討論成果,要求同學將討論結果貼于教室墻壁上,組內(nèi)推薦一名同學向大家講述(或輪流講)。教師要視具體情況進行必要講解,引導朗讀,幫助學生理解一些詞句,學習某些生字,糾正學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朗讀悟情
上一步的討論、學習,可能有點瑣碎,以至于造成孩子們對課文整體印象的模糊,因此,通過朗讀將零碎的印象整合起來,是很必要的。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同學認真體會,怎樣讀,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
2.朗讀比賽。引入競爭機制,
讓學生互相評價,互相啟發(fā),達到對課文深層次的理解。
二、讀后反思
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本文學習的得與失。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機會對自己的學習活動有所反思,溫故而知新,有利于進一步的學習。
三、課外引伸
1.提供一些寫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閱讀,最好,讓他們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寫下來。
2.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愛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表揚(滿懷信心)(沉重)批評
。ù葠郏┠赣H 我 父親(嚴肅)
寫第一首詩
教學反思
我以這節(jié)課進行區(qū)“建構課題”的'課例研究課。學生已經(jīng)有五年的學習經(jīng)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本課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接近,很容易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文中一些含義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重點、難點,也是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因此,這節(jié)課我力圖讓學生從“悟”字出發(fā),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課文的第二部分,有不少含義較深,具有哲理性和啟發(fā)性的句子,學生讀時,肯定會有所感,有所悟,同時也會有疑問。所以開課,我便在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基礎上引導出相通的問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自讀、自悟。但是從整體教學分析,再沉下來看這節(jié)課感覺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推敲。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能目標: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糟糕、確實、自豪、謄寫、敬仰、出版、戲劇”等詞語。
2、方法目標:讀懂課文內(nèi)容,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3、情感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且能理解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的不同看法,并聯(lián)系實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對文章重點語句的感悟,理解為什么同一首詩,父母評價完全相反。
2、體會文中母親充滿感性的愛,父親充滿理性的愛。
【教學準備】
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誰還記得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什么?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以“父母的愛”為主題的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書空課題。
這個題目很有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對呀,恰恰就是這樣兩種截然相反,甚至天差地別的評價組成了我們今天的課題,多有意思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二、老師來檢查一下生字。請看屏幕,開火車讀詞語,看那列火車開的又快又響亮。(出示):
糟糕 確實 靦腆 自豪 謄寫 敬仰 判斷 出版 戲劇 慈祥 嚴厲 靈感 創(chuàng)作 源泉 警告 提醒 把握 謹慎 歧途 極端 一如既往 得意揚揚
注意:“得意揚揚”也可寫作“得意洋洋”
多音字:將 jiāng:將軍
jiàng:將士
三、研讀課文:
1、默讀課文,誰來用簡潔的話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
2、對于我的第一首詩,爸爸媽媽讀后都有什么反應呢?我聽了他們的評價后,又有什么反應呢?自讀1—14自然段,畫出爸爸、媽媽“我”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等詞句加以體會。
四、匯報交流:
。ㄒ唬⑽覀兿葋砜磱寢尩姆磻
1、誰起來說一說母親讀過“我”的詩后,語言、動作、神態(tài)上的反應? 屏幕出示: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是!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她再次摟住了我”,這是對母親哪方面的'描寫?你從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2、哪些詞更能看出這一點?(我從“眼睛亮亮的”、“興奮的嚷”、“再次擁抱了我”這些對媽媽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描寫中體會到了媽媽此時的心情很高興。)
3、誰能帶著媽媽這種激動、興奮的心情讀一讀媽媽的話?
4、聽了媽媽的贊美,我是什么表現(xiàn)?“我既靦腆,又得意洋洋!边@是對我的描寫,“靦腆”是什么意思?——“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5、母親為什么要這么大力稱贊我?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寫的詩真的有那么精彩嗎?
6、正是出于對我的愛和鼓勵,媽媽對我的詩大加贊賞,這讓我大受鼓舞,在得意洋洋的同時,我更迫不及待的想要什么?
7、你從作者的哪些行為、心理描寫可以看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父親的贊賞?
?“我懷著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是誰給他的?整個下午,作者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開始了焦急的等待。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等的的時候,時間過得是那么慢,快到八點鐘的時候,父親終于回來了。
。ǘ、那么,父親對這首詩又是什么反應呢?我又是怎么表現(xiàn)的呢?
1、誰來說一說父親在語言、動作上的表現(xiàn)?
、拧案赣H一進吃飯大廳,就被餐桌上的詩吸引住了!
、啤案赣H拿那首詩讀了起來!保ā澳闷稹笔歉赣H的動作,父親讀完說“糟糕透了”,又把詩“扔”回原處,從這可以看出父親不喜歡這首詩。)
、歉赣H的話中包含了什么?(嚴厲和批評),聽了媽媽的話,已經(jīng)得意揚揚的我,又在等待父親讀詩、和聆聽父親嚴厲的批評時,我又有什么反應?
、傥揖o張極了(心理)
、凇拔野杨^埋得低低的,詩只有十行,但我覺得父親讀了很長時間!
、邸拔业难劬駶櫫,頭也沉重的抬不起來!
④“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
。ㄟ@是對作者動作的描寫,寫出了作者傷心的心情,我感到作者有點受不了了。)
2、你能從中看出什么?
(作者的心情:傷心、失落、難過)
正所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贝藭r巴迪的心情?很傷心、失落、難過。
3、爸爸是在什么情況下批評我的,他為什么要對我這么嚴厲,這么不顧及會不會傷害到我? 引導:父親批評的話是在母親高度贊賞了我,我得意洋洋之后說的,目的是讓我不驕傲,繼續(xù)努力。
4、我們來帶著不同人物的不同情感分角色讀一讀3—14自然段。
5、后來,小巴迪長大后成了一名著名的作家,寫了很多作品(出示:作者簡介。)
小巴迪為什么能走上寫作之路,并且成了大作家?自讀15—17自然段,找出原因,畫下你找到的重點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五、拓展活動:交流讀后的感受。
。ㄒ唬╅喿x《我的母親》[法國]羅曼·加里(節(jié)選)。
我13歲那年,和母親住在法國東南部的耐斯城。每天早上我去上學,媽媽留在旅館里。她在那兒租了一個售貨柜,柜架上擺著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她從每一件賣出的圍巾、皮帶、指甲刀或毛線衫中得到百分之十的傭金。白天,除了在我回家吃午飯的時候,她休息兩個小時,其余時間她都守在售貨柜前,時刻尋找可能光臨的顧客。我們母子倆就靠著這個賺錢不多、朝不保夕的小生意過日子。
母親孤零零地居住在法國,沒有丈夫,也沒有朋友和親戚。十多年來,她頑強地干,掙來錢買面包、黃油,付房租,交學費,買衣服和鞋帽等。除此之外,她每天都能拿出點令人吃驚的食物。比如:午飯時,她面帶幸福、自豪的微笑,把一盤牛排擺在我面前,好像這盤肉象征著她戰(zhàn)勝厄運的勝利。
她從來不吃這些肉,一再說自己是素食者,不能吃動物脂肪。然而有一天,我離開飯桌到廚房里找水喝時,發(fā)現(xiàn)母親坐在凳子上吃東西,煎肉鍋放在腿上,她正仔細地用小塊面包擦那給我煎牛排用的油鍋。發(fā)現(xiàn)我時,她急忙將鍋藏在餐巾底下,可是已經(jīng)來不及了:因為我明白了她成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ǘ╅喿x《父愛,在拐彎處》
一天,弟弟郊游時腳尖被尖利的石頭割破,到醫(yī)院包扎后,幾個同學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見了爸爸。于是他一邊蹺著扎了繃帶的腳給爸爸看,一邊哭喪著臉訴苦,滿以為會收獲一點同情和憐愛。不料爸爸并沒有安慰他,只是簡單交代他幾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傷心,很委屈,也很生氣。他覺得爸爸“一點也不關心”他。在他大發(fā)牢騷時,有個同學笑著勸告道:“別生氣,大部分爸爸都這樣,其實他很愛你,只是不善于表達罷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彎處的地方,他一定會回頭看你!钡艿馨胄虐胍,其他同學也很感興趣。于是他們不約而同停了腳步,站在那兒注視著爸爸遠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篤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沒有什么東西讓他回頭……可是當他走到拐彎處,就在側身左轉(zhuǎn)的剎那,好像不經(jīng)意似的悄悄回過頭來,很快地瞟了弟弟他們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彎后面。
雖然這一切都只發(fā)生在一瞬間,但那動作卻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還閃著淚花。當?shù)艿馨堰@件事告訴我時,我也有了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很久以來。我都在尋找一個代表父愛的動作,現(xiàn)在終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彎處的回頭。
六、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鼓勵批評
童年的詩
愛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糟糕、謄寫、出版、慈祥、謹慎”等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3、默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大家討論。
。、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查閱作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說出“糟糕”的反義詞和“極”的近義詞。
。、導言:
今天,我們要共同學習的這篇文章,題目就叫《“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過帶有這樣有趣題目的文章嗎?你猜猜課文所講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二、初步感知,理清層次
。、以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將課文分為“童年的故事”和“后來的認識”兩部分。讀了課文,你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默讀課文中遇到的問題。
。、全班交流:
、爬首x課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糾正讀破的詞。
⑵學生當場識記生字詞。
、钦n文怎樣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來的認識”兩部分。
、日n文主要講什么?
三、品讀文章,體會情感
。、出示閱讀提示,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閱讀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畫出來并讀給同學聽,想想從巴迪父母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2、學生自由朗讀、批劃、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朗讀感悟。
。础Ⅻc撥引導:
。ǜ鶕(jù)學生品讀的句子自由調(diào)整。)
、耪Z段一:
“母親一念完那首詩……再次擁抱了我。”
引導: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你能給同學們讀一讀嗎?
。R讀提示:注意母親這時的表情,“眼睛發(fā)亮,興奮地嚷著”。)
導讀:你還從母親的哪些話中體會出母親對巴迪的愛?
、普Z段二:
引導理解母親本來知道巴迪的詩寫得并不怎樣,但她覺得巴迪是個孩子,應該鼓勵,這樣巴迪才更有信心。
、钦Z段三:
“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备赣H把詩放回原處。
引導: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其他同學有不同感受嗎?
導讀:父親還說了什么?找出來讀一讀。
導讀:父親這句“糟糕透了”聽起來好象對一個七八歲的巴迪來說很苛刻,但實際上這里包涵著父親對兒子的愛,一種深沉的愛。你們還能從課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父親對巴迪的愛?
、日Z段四:
他進了飯廳,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詩吸引住了。詩只有十行,可我覺得他讀了很長的時間。
四、布置作業(yè),體會情感
。薄⒂星楦欣首x課文。
。、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是否與小巴迪有一樣的經(jīng)歷
第二課時
一、披文得意,自我感悟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巴迪的第一首詩引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你們對這兩種評價有什么看法?
。病⑽闹袃煞N“評價”竟然引起了我們的不同評價:
誰對誰非呢?老師建議大家再認真讀一讀課文中關于寫母親評價的句子。想一想,母親這樣評價的用意。
。、對于母親評價的語句,我們來讀一讀,加深體會,讀出母親的.情感。
4、母親的評價是一種鼓勵,是一種愛,那么對父親的評價又該怎樣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學所說的那樣“ 殘酷無情”嗎?父親為什么這樣評價?
。、父親的評價與母親的評價有關系。那就是說,父親的評價也是事出有因,他不想讓巴迪走向極端,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從根本上講是出于父親的一種責任心,對巴迪嚴格要求,F(xiàn)在我們分角色讀1~14自然段,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嗎?
二、聯(lián)系生活,加深體驗
。、文中父親母親的兩種評價的真正目的,我們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一件招來截然相反評價的事情嗎?
。、現(xiàn)在大家明白了這兩種評價的好處,要是問你到底喜歡哪種評價,你能說出你的真實想法嗎?要求說出自己的觀點,并說一說理由。
。、看來大家傾向于鼓勵性的評價,這不奇怪,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這也許是大多數(shù)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種評價行嗎?大家讀一讀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獲得了什么新的啟示?讀完后,小組交流一下。
。、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到了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確理解父母的用意。
三、反思文本,內(nèi)化情感
1、通過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體會,讓老師突然感覺到同學們一下長大了許多,成熟了不少。大家都想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卻沒有得到機會,現(xiàn)在老師就給每個同學都有一吐為快的機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以《愛的啟示》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寫對課文的感想,也可以寫自己在生活或?qū)W習中遇到的類似情境的新認識。
。、互相交流所寫短文,相互評議。
。、小結:
生活中有許多愛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當我們遇到鼓勵式愛的時候,應戒驕戒躁;當我們遇到嚴格要求的愛的時候,我們要正確地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后記:
在教學本課時,我力求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一些思想和理會,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新課程標準提倡讓學生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對文中重要部分的朗讀處理,我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一方面促使學生去認真,自主,積極地讀書,另一方面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如有的小組就采用分角色讀,講故事讀,表演朗讀等方式,雖然學生的表達水平不高,讀得……
二、學習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1~14段。
2、有沒有哪個小組跟他們不同的方式。
。场倪@件事中,你有什么體會。
板書:
得意、沉重
。、那以后的我對父母的不同評價又有什么感受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劃出來。
5、小組交流: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6、全班交流(結合生活實際):
指名交流:
出示第16段“一個作家……提高”指名讀。
“愛的力量”"和“警告的力量”分別指什么?
這段話是說,在一個人的'生活中,需要愛的鼓勵和贊揚,使自己鼓起前進的勇氣,揚起生活的風帆,勇往直前。另外,人的生活中還需要一種警告的力量,需要有人指出自己的不足和錯誤,提醒自己小心謹慎,更加努力:缺少前者,人生很可能喪失信心,停而不前,而缺少后者,人生就可能驕傲自滿誤入歧途。
假如當初父母都說“精彩極了”可能會怎樣?假如當初父母都說“糟糕透了”呢?
讓我們用朗讀來細細地體會這份深深的愛,自己讀讀。
齊讀。
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受比較深的?
出示第17段。
“兩股風”指什么?
成年后的作者終于明白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這兩個評價,雖然有點矛盾,有些極端,但都是父母對自己深深的愛。
母親之愛是怎樣的,和藹的,鼓起自己前進的勇氣,給作者信心和力量;父親的愛是嚴厲的,警告性的,幫助作者修正前進的方向,提出努力的目標。
“它們像兩股風不斷地……刮倒”你有什么見解?
能否用一個字來表達:“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分別是什么樣的愛?
讓我們用讀來體會這份至真至純的愛,自己試讀,指名讀,齊讀。
三、拓展延伸運用語言
1、指板書,在本文作者看來,愛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是哪兩種?
不是很好,但我覺得這都不要緊,要以這樣訓練下來,他們一定會進步的。
。病⒛敲矗湍銈人而言,你比較喜歡哪一種愛?
說說你們的理由 辯一辯。
【板書設計】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 沉重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的:
、僖龑W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感受到巴迪父母對兒子的兩種不同形式的愛和巴迪對父母的感激之情。
②讓學生理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評價方式的積極作用和不足之處。
③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和體驗,倡導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讀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來。
二、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為什么說父母不同的評價都飽含著愛。
三、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恰當定位主題,通過閱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組織學生進行扎實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教學過程:
一、借助課題,復習回顧。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知道:父母對“我”寫的第一首詩,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引讀課題)
2、從課題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思辯
1、教師簡要介紹作者的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指出文中也講到“我”出版了一部部小說、戲劇和電影劇本。
作者簡介。
幻燈出示:巴德舒爾伯格: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美國好萊塢電影生產(chǎn)者班杰民舒爾伯格的兒子。所出版的作品有很多,有——《在濱水區(qū)》、《碼頭風云》、《什么使薩米逃走》、《醒著的夢》、《聰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聰明》、《我喜歡這個不討人喜歡的人》……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辯論:“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首先應當歸功于誰?
3、出示自學提綱。
三、研讀巴迪第一次寫詩的情景,品讀文本重點句子,感悟父母的截然不同。
。ㄒ唬┳プ≈攸c句子中的關鍵“言語形式”感悟媽媽的鼓勵。
1、重點句子交流。
。1)▲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
。◤哪睦锔惺艿搅藡寢尩墓膭睿恐攸c“言語形式”把握: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真是……嗎?”的疑問,兩個感嘆句。預設達到的理解:我的詩到底寫得怎么樣?——一首相當糟糕的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你感受到了什么?——這是巴迪的第一首詩,媽媽想鼓勵他多多寫作。)
。2)▲“親愛的,發(fā)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
。銖倪@句話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如何讀?)
2、感受媽媽的評價帶給巴迪的心情影響。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小巴迪,聽到媽媽對自己的詩評價那么高,你心情會是怎樣的呀?——那么小巴迪的心情怎樣呢?仔細地到課文中去找一找、讀一讀表現(xiàn)巴迪心情的句子,并用曲線劃出來!
重點句子交流:
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點頭告訴她這首詩確實是我自己寫的。
我簡直有點迫不及待,想趕忙讓父親看看我的詩作。(迫不及待是什么樣子的呀?用你的朗讀讓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整個下午我都懷著一種自豪感等待父親的到來。
將近七點鐘的時候,我悄悄走進飯廳,滿懷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親的位置上。(我為什么會自信滿滿的`呢?)
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
3、幻燈出示句子,齊讀句子感受。
“同學們,讓我們在朗讀中一起去享受一下媽媽的評價帶給他的無限愉悅。”
。ǘ⿴熒鷮υ捬a白文本感對爸爸的提醒。
1、過渡語帶入爸爸回來之后的情境。
“快到八點鐘時,父親終于推門而入。他進了飯廳,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詩吸引住了。母親上前對父親說道:“親愛的,發(fā)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想不到爸爸的評價居然是——
2、重點句子交流,理解爸爸的提醒。
▲“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备赣H把詩扔回原處。
“你猜猜巴迪的爸爸當時心里會怎么想呀?……爸爸僅僅是認為這詩糟糕才這么說的嗎?”
3、交流朗讀。過渡語繼續(xù)情境。
“媽媽發(fā)現(xiàn)爸爸的評價和自己的完全不一樣,又站出來嚷開了:親愛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還是個孩子,這是他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此時爸爸并沒有退讓,他的評價依然是——”
4、重點句子交流,師生對話補白中更深理解爸爸的評價。
▲“我不明白,”父親并不退讓,“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么?”
“七八歲的小孩能寫出詩來已經(jīng)很了不得了,你不鼓勵他,還這么堅持說糟糕透了,你叫他以后還能寫出東西來嗎?……你為什么如此堅決地不肯退讓,還這么堅持自己的評價?”
5、如果你是那位父親,你應該怎么說這句話,為什么這樣說?
(三)討論:為什么面對同一首詩,父母的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
“原來媽媽的“精彩極了”是鼓勵我,父親的“糟糕透了”是提醒我,
交流思考。
四、抓住關鍵“言語形式”自讀感悟父母的評價對巴迪的影響。
“隨著巴迪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對他的評價依然是截然不同的。幾年后這種評價又帶給巴迪怎樣的影響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x完的同學和四人小組里的伙伴討論一下,你讀懂了什么?”
1、重點句子理解交流
▲幾年后,當我再拿起那首詩,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相當糟糕的詩。(我理解了爸爸的批評是實事求是的,是謹慎的。)
▲“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還一直在寫作!保笎鄣牧α渴俏覄(chuàng)作的動力和源泉。)
▲“寫得不怎么樣,但還不是毫無希望!保ㄋu我,但也給了我希望)
▲根據(jù)父親的批語,我學著進行修改。那時我還未滿12歲。(批評的話盡管不中聽,但忠言逆耳利于行。爸爸的批評讓我懂得去修改文章,使作品越寫越好。)
2、穿插小結
3、自然感悟基礎上找文本重點句子。
“同學們,巴迪成名之后才理解到你們剛才說的這些。到課文中去找找他是怎么說的?”
4、出示句子,朗讀。
“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但是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薄
5、“自己讀讀這段話,從這段話里,你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評價又有什么更深的理解呢?”
6、交流小結:“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我們的成長,既要聽動聽的贊美,也要聽聽批評和警告。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盡管表達的方式不一樣,但是出發(fā)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啊。作者也從心底里感悟到了。到課文中找找作者是怎樣說的?——”
7、學生齊讀句子,出示感悟:
“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8填空小結、提升認識。
“精彩極了”是母親對孩子的(),母愛像(),它()。
“糟糕透了”是父親對孩子的(),父愛像(),它()。
9、小結
五、解讀自己的生活,豐富延伸愛
1、日常生活中,像這樣“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愛,你有過嗎?說說看。
如果說愛有兩種,一種是慈祥的母愛,一種是嚴厲的父愛,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2、一首小詩,獻給同學們,我們一起讀讀,結束愛的行程。
六、拓展作業(yè)
1、拓展閱讀:《父愛,在拐彎處》、《背影》
思考:這三篇文章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預習本)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并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一個片段。(作文紙)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一方面關注語言形式,語文課畢竟是學習如何表達、提升言語智慧的課程。本課作為必學課文,其實內(nèi)容不難理解,倒是作者在寫法上頗有可以借鑒的地方。在教學中,主要從課題、父親和母親的評價等語言訓練點入手。另一方面,感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都是言過其實的,但又都是出于父母對孩子的愛,以層次遞進的方式展開。最后以練筆的方式進行內(nèi)化,實現(xiàn)文本意義的融通。
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新詞,能讀通讀好課文。
關注語言,從課題、詞語,尤其是文本語言甚至標點中領悟表達意圖,通過練筆實現(xiàn)積極運用。
能從字里行間感受父愛與母愛的不同表達方式,理解父母截然相反的評價包含的愛。
預設過程:
一、品讀課題,啟動全文
1、今天我們要學習第19課,誰來讀讀這個課題?仔細琢磨,你發(fā)現(xiàn)這個課題與我們平常的課題有什么不同之處?任何細節(jié)都不要放過。
——有兩“個引號”——干嗎要用引號。靠催^課文嗎?這里的引號表示引用了別人的話。還有什么特別之處?
——“精彩”和“糟透”是一對反義詞!
——那么“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呢?
——簡直是截然相反,水火不容!
——咱們來讀讀,看看能不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2、這個題目還真夠有趣的!讓我們再來看看文章的作者。(出示)
巴德﹒舒爾伯格生于紐約,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行醒著的夢》《聰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聰明》《我喜歡這個不討人喜歡的人》等。
從這些書名中,聯(lián)系這個課題,你肯定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
——都是反義詞,都是很矛盾!
——多么有意思。】粗@樣的題目你想不想很快讀讀這本書看看到底說些什么?你看,多耐人尋味!看來,這個作家是有這樣偏好的,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理解和感受一起再來讀讀這個課題!
二、梳理課文,建構框架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精彩極了?什么又糟糕透了呢?想知道嗎?請你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一個字音,讀通每一個句子,并給每個自然段都標上序號,聽明白了嗎?來,快速朗讀。
書聲瑯瑯,真會讀書!課文比較長,能讀好嗎?那么有信心,老師考考大家(出示):
靦腆得意揚揚慈祥滿懷信心
濕潤失聲痛哭嚴厲小心謹慎
誰來讀?靦腆是個很難讀的新詞,你讀準了!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你能用上其中的一個詞或者幾個詞來說說課文嗎?不完整沒關系,誰來!還可以聯(lián)系課題。
——讀過一遍我們就知道“精彩極了”是母親對我寫的一首詩的贊揚,使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感覺母親是那么慈祥,也正因此我滿懷信心!霸愀馔噶恕笔歉赣H對我寫的這首小詩的批評,使我一下子眼睛濕潤,甚至于失聲痛哭,感覺父親是那么嚴厲。也正因此使我在今后小心謹慎。同桌互相說一說。
——如果你讀書夠仔細,你就知道課文中的“我”一直在成長,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看看成年以前發(fā)生的故事。請你快速地讀讀課文1——15自然段,邊讀邊把母親和父親對我這首詩給出的贊揚和批評的句子畫出來,再仔細琢磨琢磨。聽明白了嗎?
三、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誰找到了?先說說母親的贊揚。S學生發(fā)言出示)
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著:“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啊!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到我身上。
“親愛的,發(fā)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母親上前說道。
你們找得真準!請個同學來讀讀第一句話。
——你為什么這么讀?——句子前面已經(jīng)提示了我們要怎么讀了。你看,會關注前面的提示語,我們就能準確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情感。
——咱們再來看看這句話,里面有三個很有意思的'標點符號,要知道標點符號也會說話,看看你聽懂了什么?
——第一個是問號,說明母親覺得巴迪居然能寫這樣的詩很不可思議。第二個和第三個是感嘆號,說明母親很激動,很驚訝,還覺得很自豪!——明白怎么讀了嗎?
——你好像并不奇怪,早料到巴迪是個天才是嗎?——誰來?——都情不自禁了。
第二句誰來讀?知道什么是奇妙嗎?
——奇特而美妙。是啊,帶著這種感覺讀!——這可是才七八歲的孩子寫的第一首詩,作為母親肯定會大肆地稱贊!那么父親呢?他又是怎么說的?(出示)
“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备赣H把詩扔回原處。
“我不明白,”父親并不退讓,“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嗎?”
誰來讀一讀?
——我聽出來了,你讀得很不屑一顧!你體會到了什么?——父親覺得這首詩根本不好!
——父親的哪個動作讓你感覺到的?——扔!——什么東西我們要扔掉?
——在父親看來,這首詩確實沒有任何價值。一起讀出這種感覺來。
誰來讀第二句?——父親說“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嗎?”言外之意是——這世界上糟糕的詩已經(jīng)夠多了,你就不要再寫出這樣糟糕的詩了!
四、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同一首小詩,卻是如此截然相反的評價,肯定是有一個人說得過分了。你覺得是誰?
——很多同學都有了自己的觀點,不著急!咱們還是要回到課文中去,請你再次快速地瀏覽課文,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句子來證明你的觀點。比如你覺得是母親贊揚得過分了,那就請你找到句子來證明。如果你覺得是父親批評得太過分了,那也請你找到句子來證明。聽明白了嗎?開始!
估計1:母親說得太夸張了,贊揚得太過分了!——你的依據(jù)是:
幾年后,當我再拿起那首詩,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相當糟糕的詩。
哪個詞讓你感覺這首詩糟糕透了?看來這個母親不懂詩,她根本不知道好的詩是怎樣的,對吧?
——母親也懂詩,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能寫出這樣的詩,她覺得應該大大的鼓勵他!
——是啊,畢竟這是孩子的第一首詩!即使詩本身并不怎么樣,但就是沖著他敢于寫詩的勇氣和靈氣,媽媽覺得也應該大大地鼓勵他!
——我想請問這位母親,你這樣過分地鼓勵他,對他有好處嗎?——有!——找到句子讀出來!——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還一直在寫作。
——看來,巴迪的成功還真的=是離不開母親夸大其辭的稱贊呢!
那么難道只有母親說得過分嗎?課文開頭有這樣一個句子:“記得七八歲的時候,我寫了第一首詩!蹦銖倪@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七八歲就能寫詩,很了不起!——我們七八歲才剛上一年級,我們能自己創(chuàng)作一首詩嗎?——這就說明巴迪還是很有天賦的!
——對于我這樣具有天賦的兒子,父親這樣一個大作家應該比母親更加贊賞我,而事實卻恰好相反!咱們看看父親這樣的批評是不是根本就沒怎么考慮?從哪里可以發(fā)現(xiàn)?
我把頭埋得低低的。詩只有十行,可我覺得他讀了幾個小時。
從這個“讀了幾個小時”你能讀懂什么?——不是父親讀的時間長,而是他自己緊張,才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是的,這里面有作者的緊張,但我想更多的是父親也在思考。他會思考些什么呢?走進父親的內(nèi)心里去,你覺得他當時會想些什么?
——兒子小小年紀就能寫詩,真棒!可是詩那么糟糕,我該不該表揚他?剛才他母親已經(jīng)給了太多太多的表揚了,我再表揚他,他肯定會驕傲自滿的!谑亲詈蟾赣H決定狠狠批評批評他!
我想問這位父親,你這樣狠狠批評他,不怕他從此失去信心嗎?你這樣真的對巴迪有好處嗎?
——只有這樣,巴迪才會不斷修改,不斷進步!
——現(xiàn)在我們知道,巴迪的成功同樣也離不開父親不近人情的批評啊!
五、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慢慢地,我們發(fā)現(xiàn)父親和母親對我這首詩的評價都是言過其實的。但仔細一琢磨,我們又發(fā)現(xiàn)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卻是朝著同一個方向的!獙⒆拥膼,為孩子著想,希望孩子能有更大的成就……請寫到黑板上。
現(xiàn)在,我明白了!對于這首小詩,無論“精彩極了”還是“糟糕透了”都是對于孩子的愛,都是為孩子著想的!——這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你看,為了這首詩,飯廳里,父母還在爭論不休呢!文章沒有寫出來,但我們一定可以想象得到,你好好琢磨琢磨,可以用上老師給你的這些備選詞語,還可以用上黑板上的這些詞句。注意我們寫的是一個爭論的過程,寫的是父親和母親的對話,明白嗎?(音樂:班得瑞《夢花園》——這個時候巴迪已經(jīng)離開了,爸爸媽媽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你都可以寫出來了。(出示備選詞語)
得意揚揚滿懷信心慈愛鼓勵
失聲痛哭小心謹慎嚴厲警告
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冬日里的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這才是爸爸媽媽的心里話對吧?你真是他們的知音!精彩極了、糟糕透了都是源于對巴迪的愛。
原來爸爸媽媽都是那么地愛巴迪!巴迪如果能聽到這一切,就會明白,釋懷了!
可是這一切,巴迪現(xiàn)在明白嗎?他還太小,直到成年以后他才漸漸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看看巴迪到底是怎么領悟到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背后所蘊含著的父母的愛的!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8
【設計理念】
新課標下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該是綠色課堂,即為充滿愛意、飽含情意、體現(xiàn)創(chuàng)意的課堂,本案力求體現(xiàn)、營造這種課堂氛圍。教學方法上以讀為本,以悟為媒,注意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帶領學生“品有字書之美味,悟無字書之人生”。
【評價內(nèi)容】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兩種極端的評價中理解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贊美與批評這兩種教育方式。
2、品讀詞句,通過批注、質(zhì)疑、討論、探究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語段。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激趣,復習檢測
。ㄆ溜@)敵視伴隨著孩子,他學會爭斗!
鼓勵伴隨著孩子,他信心百倍!
贊美伴隨著孩子,他鑒賞有方!
公正與成實伴隨著孩子,他領悟出真理與正義……(齊讀)
談話:這首詩其實告訴了我們童年教育的重要性,德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以他的親身經(jīng)歷和我們傾心交流,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巴德·舒爾伯格的家,繼續(xù)聆聽感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板書課題)
。ù谁h(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學習課文做了很好的鋪墊,突現(xiàn)主題)
二、研讀課文、交流評價、加深體驗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巴迪的第一首詩竟遭到父母兩種極端的評價,這到底是為什么?
。ㄒ唬⿲W“童年故事”
找:父母評價的語言
品讀:父母的評價,感悟父母心情(指導讀出父母的語氣)
議: 對評價的看法(緊緊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師相機板書)
母親的評價方式是贊美,意在鼓勵作者樹立信心,而父親的評價方式是嚴厲的批評,意在警告作者謙虛、謹慎!那么作者當時感悟到了嗎?
體會:兩種評價對作者的作用
小結:對小巴迪來說,母親的評價真的是“精彩極了”,而父親的評價真的是“糟糕透了”!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感悟兩種心情,體味作者的感受,加深對兩種評價方式的印象,初步認識兩種評價方式的利與弊)
。ǘ┳詫W“成長歲月”
剛才我們領略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那么在巴迪的成長歲月中,這兩種教育方式到底對巴迪的成長起了多大的作用!讓我們把心放到文中去感悟。ㄆ溜@自學提綱,逐步)
劃:父母的評價影響巴迪成長的句子或詞語(生補充板書)
悟:哪種方式更有利
辯: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實際(名人故事、切身實際)警句、古訓、新觀點來闡述自己的看法。(生自由辯論,是主導課堂)
。ù谁h(huán)節(jié)設計,讓學生充分鍛煉思維口語交際搜集資料圍繞觀點談事實這些能力。在互相反駁的過程中,充分暴露單純某種教育方式的弱點,為學習下文做好鋪墊)
小結:大家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你們的口才和敏捷的才思讓老師也忍不住對你們說聲:“精彩極了”!但事實勝于雄辯,我們還是聽聽巴迪的說法吧!
。ㄈ┭凶x“成年感悟”
1、實配樂朗誦,生聆聽感悟
2、讀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屏顯此段)
品讀:強調(diào)“每一個人”“愛的力量”
造句練習:模仿“母愛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潤著我的心田!”造句。(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加深對母愛的體驗,比喻句幫助理解“源泉”)
光有這種愛行嗎?繼續(xù)研讀“但是……提高”(強調(diào):“不全面的”“引入歧途”)
3、質(zhì)疑:自己理解不透的地方
4、討論: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師點撥
5、美讀:(個別讀——分角色讀——賽讀——齊讀——知道背誦)
生活中有一種愛是不全面的,他可能把人引入歧途!在作者看來,父母的評價像什么?(生讀,是板畫帆船)
生配樂感情朗讀最后一段,引導學生讀出對父母的`感激之情(賽讀——齊讀)(此環(huán)節(jié)設計,將課堂再次推向高潮,學生感情得到升華,情感達到共鳴。
師小結:父母的愛永遠伴隨著我乘風破浪,鼓勵著我奮勇向前!
三、反思文本、內(nèi)化情感、談出感受
短短的40分鐘,我們與巴迪傾心交流,真是受益匪淺,我們?yōu)榈牧α克鸷,為幸運的巴迪而高興,那么學習了課文,與巴迪相比,你也幸運嗎?能談談你所受到的童年教育嗎?
生談自己對童年教育的感受(背景音樂:愛的旋律)
。ㄩ喿x教學不能停留在會文得意上,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情感體驗。此環(huán)節(jié)設計采取了及時聯(lián)系學生已有經(jīng)驗向生活開拓的方法,學生通過聯(lián)系生活加強體驗,是認識得到了升華。
四、總結課文、課外延伸
在我們童年的生活中,我們所受到的教育不僅僅是來自父母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朋友、老師、同學…但不管是熱情的贊美還是嚴厲的批評,我們都要正確的對待!在生活的海洋中,讓我們做一名清醒的舵手,謹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駛向你成功的彼岸!
1、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
2、結合生活實際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贊美 愛 批評
鼓勵 警告
堅持寫作 學著修改
幸運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9
【設計意圖】
本設計努力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思想,讓學生在自己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去感受,建構起他們自己的認識。主要表現(xiàn)為:
1、以讀為主、在讀中思、讀中悟,對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體悟,建構起自己的認識。
2、嘗試探究性、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激發(fā)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學習的興趣。
【設計特色】
以說名言,悟名言,寫名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讀為主,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說名言
走進我們美麗的校園,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假山旁、花壇邊、草坪里,有許多標語牌,上面有許多名人名言?你們有自己喜歡的名言嗎?說一條給大家聽聽好嗎?
指名學生說名言。
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談自己喜愛的名言,因是學生喜愛的話題,所以學生情趣盎然,飽含著情感說著自己喜歡的名言,為即將開始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氛圍。
二、讀名言、悟名言
讀名言,質(zhì)疑:
1、同學們知道很多名言,老師這兒也有一條名言,誰來讀一下:
出示:
一個作家,應該說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指名學生讀,生齊讀。
2、讀了這么幾遍了,你能說說這條名言主要說了什么嗎?
指名學生說。
3、師小結并板貼:
愛的力量平衡、警告的力量。
4、那么讀了這條名言,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 為什么說一個人的成長需要愛的力量,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
、 母親的力量指什么?警告的力量指什么?
、 為什么需要有人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名言引入到對文中重點句子的理解和質(zhì)疑上,教學切入口準確,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層次的學習分為三步:
、 出示名言,讀好名言。
、 讀懂句子表層的意思。
、 對不明白或有疑惑的地方進行質(zhì)疑。讓學生質(zhì)疑,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才有可能引導他們?nèi)ヌ剿鳌⑷?chuàng)新。
悟名言、解疑:
1、那么你們知道這條名言我是從哪兒摘錄出來的嗎?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貼課題,并在中間加個和。
下面我們一邊學習這個故事,一邊解決提出的問題。
指導讀好課題(先讀好精彩極了,再讀好糟糕透了)。
2、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他怎么會得到這樣一番感受呢?請同學們讀讀第1~14自然段,好嗎?
生自讀。
指名學生說第1~14自然段的內(nèi)容。
師相機板書:七八歲時第一首詩。
設計意圖:由疑而入,回讀課文,去探究作者得到這樣一番感悟的原因。在這里,讓學生通過指名讀、師范讀、生間比讀等方式讀好課題,以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來體會課題蘊含的情感,再讀第1~16節(jié),通過自讀,邊讀邊感知語言,了解課文大意,對課文蘊含的情感作初步的感受。
3、下面我想請同學們再讀一遍,找出母親說精彩極了的句段和父親說糟糕透了的話,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生找讀。
(先找讀母親說精彩極了的句段,再找讀父親說糟糕透了的句段。)
4、我們看寫母親的句段,母親的話哪一段寫得格外精彩?
生找讀,指導讀好寫母親的第一段話(第1自然段)。
5、真像個母親在夸兒子,那么兒子聽了夸獎以后,除了靦腆和得意洋洋以外,還有哪些不同尋常的表現(xiàn)呢?讀了第2~4自然段,仔細體會體會,再和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交流,好嗎?
生自讀、交流。
從這兩段話中,同學們感受、體會到了些什么嗎?
指名學生說,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和引導。
6、同學們,母親的夸獎競對我產(chǎn)生這么大的作用,你們知道母親的這種夸獎就是什么呢?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說,也許你也能創(chuàng)造一兩句名言呢!
指導名學生說,引導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悟。
、 夸獎就像是推動器。
、 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源泉,夸獎就像是力量的源泉。
⑶ 愛真是力量的`源泉。
、 愛的力量是創(chuàng)作的靈感和源泉,愛是一切的基礎。
7、是啊,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源泉。母親這么夸我,我高興極了,而父親卻是怎樣說的呢?誰來讀父親的話。
指名學生讀。
8、那父親的話又對我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誰再來讀讀我的表現(xiàn)。
指名生讀。
9、父親的話對孩子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可是,我卻想請同學們想想:父親說他的詩糟糕透了,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愛的表現(xiàn)?能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嗎?
設計意圖:讀是一種最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無論是情感體驗,還是個性感悟,只有充分讀了,才能有所理解,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悟,有所體驗。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讀好寫父母親的句段,生生合作研讀我聽了父母親的話后的表現(xiàn),通過讀,體悟父母親的情感,正確地捕捉我當時的內(nèi)心想法,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感動,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最后對母親和父親的愛便有了深刻的感悟。
10、那么父親的愛和母親的愛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先交流交流。
指名交流。
同學們說到了母親的愛,和父親的愛都對兒子成長有利,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一種愛就可以了?如果只有某一種愛,會不會出現(xiàn)什么不利的情況呢?
所以這兩種愛的力量需要怎么樣?
設計意圖:父親的愛和母親的愛有什么不同?在這里,教師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話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辯的平臺,沒有思辯的課堂是沒有生機的,在這樣一個相互尊重、平等對話的氛圍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張揚,潛能被開發(fā)。
11、同學們所說的這些都是巴迪當時所不明白的,因為當時他才年僅七八歲,可是當他成為一名作家,寫了許多作品后,他對父母親的話便有了深刻的感悟,于是寫下了這么一番話:讓我們再一次朗讀這段話好嗎?生齊讀名言。
12、學到這里,我相信前面的問題同學們一定明白了。
設計意圖:當學生對文中的這一番話有了自己的深刻感悟后,再讓學生一齊誦讀,這樣的讀是學生情感的渲泄,是由衷而發(fā)的。
三、寫名言
下面老師想布置一個特殊的作業(yè),不知同學們喜歡嗎?
同學們已經(jīng)十幾歲了,在生活中一定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能不能寫一兩句你自己的感悟呢?寫好后,你們可以出一期黑板報,供大家欣賞交流好嗎?
由課堂上學生的感悟引發(fā)到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感悟,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真正把讀、悟、寫結合起來。
【總評】
一、教材處理獨到
先切入第16節(jié)中重點句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懂句子表層的意思,通過質(zhì)疑,回讀全文,從情感的角度出發(fā),以說、讀、悟、寫名言為線索,去探究作者的情感,努力喚醒學生的情感。
二、讓學生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去體驗、去感悟
讀是最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因此,在教學中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自讀、指讀、范讀、同桌互讀、小組讀、齊讀。范讀是引領學生體悟作者的情感;自讀、理解著讀、讀中去揣摩、去體會;指讀,把個人體驗、感悟到的表現(xiàn)出來;互讀,加強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齊讀,釋放自己的情感。
三、課堂非常注意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很重視在情境中引導學生閱讀
這里的情境不是指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單一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圍。它包括生動形象的場景,教師的語言、活動的方式,構成了完整的動態(tài)的情境,因此,課堂上注意多種形式的活動方式,有學生個體的自學、研究,又有小組間的討論、研究,更有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的語言,不管是指令性的語言,還是評價性的語言,都富有煽動性,能引發(fā)學生的激情,如讓學生讀課題時,老師是這樣說的:精彩極了該怎么讀,誰行?你說得精彩極了,老師也被你深深折服。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卻意味深長。學生就是在這樣充滿贊賞、充滿鼓勵的課堂中,迸發(fā)出激情,迸發(fā)出智慧。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0
課前:我在西藏工作了十年,所以我看起來就像藏族了,我們通過一堂課互相了解。
上課。
一、導入
1、每個身上都受到過表揚和批評,做好了──表揚,做錯了──批評,可是今天我們課文中的孩子做了一件事同時受到了表揚和批評。今天我們就學習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的文章──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齊讀課題。
。病⒄剬φn題的理解,為什么課文提名中有引號?(引用人物的語言),我們讀文章理解課題很重要,就象我們寫作文是的審題一樣。帶著理解齊讀課題。
二、研讀課文
。薄⑿“偷献隽耸裁词碌玫搅藘煞N評價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病⒖创笃聊,讀懂了嗎?
課件出示:
是什么使讓小巴迪得到了這樣的兩種評價?小巴迪的反應如何?
一生回答。
3、找讀母親的話,師范讀:
這里抓住了母親的什么來寫?(動作神態(tài)語言)誰能讀讀這段話,模仿一下母親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一生朗讀。
。础煟鹤x得很好,但有一個小地方,老師有點意見,(有同學舉手)好,你說。
生:“興奮”的“興”字讀錯了,正音。
。、巴迪的反應如何,如果你是此時的巴迪,你會怎么想?
6、巴迪此時最想的是什么,他懷著怎樣的心情等待父親的回來?
⑴ 父親終于回來了,看完時卻說,──現(xiàn)在你就是那位父親,你應該怎樣說這句話。為什么要這么說?互相交流。請你說說這句話。
、 聽了父親這樣的評價,巴迪的`心情怎樣呢?用一個詞來說一下。
。y過/沮喪/傷心……)把你的理解讀出來(指名讀。)
、 出示句子(關于巴迪聽了爸爸地話后的句子),什么描寫?動作,如果把沖改為跑,把跑改為走,把撲改成躺行不行?交流。讀讀這句話,只讀有動作的句子,然后把換完后的句子讀一讀。
三、交流品讀,內(nèi)化感情
過渡:
此時的巴迪理解父親的評價嗎?確實,“精彩極了”,巴蒂得意極了,糟糕透了,巴蒂很難過,隨著巴蒂一天天長大,他對父母的評價有新的認識嗎?默讀課文的相關段落,要求: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一讀,理解然后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
。病⒅饕涣鞯木渥樱
“一個作家,應該視生活中的……總結,提高”
、 師:母親給我的是什么?(鼓勵……)還有一種力量,父親給我的事什么力量?(警告,批評)板書。如果只有母親的鼓勵,或者只有父親的警告,巴蒂就不會健康的成長。
、 合作讀這段話,女同學讀寫母親的句子,男同學讀寫父親的句子,齊讀后面的部分(我從心底知道……那就是愛),老師做過渡。
、 這種愛你能體會嗎?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段話:
理解“批評也是愛。
情景:
小屋被你搞的亂七八糟,你怎樣理解母親的批評?
又一次沒完成作業(yè),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你,你怎么理解?
類似的事在你身上有過嗎?交流。
生活中的批評多了,巴蒂把這句話對父母說,您想把這句話對誰說?
(對我自己)為什么?好,把這句話說給自己聽。想把這句話送給老師聽嗎?起立,喊一聲老師,對老師說。對于給過你愛的人,除了這句話,你還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回去把你想說的話,寫到卡片上,送給你想說的人,好嗎?這是課下作業(yè)。
四、總結
看來同學們完全理解了作者的文章,你想怎么做?
老師的感受送給同學們共勉:陽光是幸福的起點,風雨是成長的伙伴,快樂地享受陽光,勇敢地接受風雨。學會理解,懂得感恩,讓我們在溫柔的呼喚中成長,讓我們在嚴厲的批評中茁壯。
推薦一本書《愛的教育》相信你讀了之后會對愛有更深刻的感受,祝同學們在愛中成長。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2、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3、懂得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兩個極端斷言,是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兩股力量,只有正確把握才能有所作為。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悟作者對父母評價的理解。
【教學難點】
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
【教學關鍵】
體會父母對巴迪的愛。
【教具】
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你讀過帶有這樣有趣題目的文章嗎?你猜猜文章所講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文,正音。
3、初讀課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文章主要內(nèi)容,寫作順序,題目加引號等。)
4、課文中講了作者成長過程中的哪幾個階段?
三、再讀課文,重點認知
1、速讀課文,想一想當我寫了第一首詩后,母親是怎樣評價的,我的表現(xiàn)怎樣?
父親是怎樣評價的,我有什么反應?
2、生江報。
3、父親和母親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
4、默讀勾畫:
師:評價盡管不一樣,但都是對巴迪的愛,這樣說你贊成嗎?讓我們細細讀課文,想一想,還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畫一畫。
5、小組交流。
6、全班匯報。
師: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了父母對他不同的評價都是對他的愛?
(師引導: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理解,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
7、小結:
師:幾年后,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么幸運,因為
生:因為我既擁有母親慈祥的愛,激勵我滿懷信心地前進;又擁有父親嚴厲的愛,使我不至于被一時的成功沖昏頭腦。
師:我努力地向前駛去,也是因為愛。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生齊讀。)
師:你有什么想說的?
(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家長對自己的鼓勵和批評,在自己成長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8、父母的愛多么偉大呀!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再來讀一遍課文好嗎?
(配樂朗讀,生讀自己喜歡自然段。)
四、總結
課文學到這兒,你有哪些收獲,說出來我們一起分享好嗎?
五、拓展閱讀
課后收集這樣的文章讀一讀,體會父母的愛。
【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母親:精彩極了(鼓勵)
愛的方式
父親:糟糕透了(激勵)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精彩、糟糕、謄寫、敬仰、出版、謹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從父母對孩子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重點】
1、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從父母親對孩子各自不同的評價中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薄⒄f出“糟糕”的反義詞和“極”的近義詞。
2、導言:
今天,我們要共同學習的這篇文章,題目就叫《“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過帶有這樣有趣題目的文章嗎?你猜猜課文所講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朗讀課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糾正讀錯的詞。
。病W生當場識記生字詞。
3、互相交流識記方法。
。础懮。
三、嘗試自讀,討論交流
學生默讀課文,也可以輕聲讀書,可以查找資料,可以直接在課本上畫畫寫寫(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旁加一點批注,有疑問的地方打個問號),還可以寫讀書筆記。學生既可以同座交頭接耳;也可以離開座位找談得來的同學切磋。(老師則密切關注學生的自學狀況,釋疑解惑。)
四、朗讀課文,領悟情感
。、師范讀,后自由讀,個別讀,分角色讀。最后請幾位學生讀個別段落。
2、朗讀指導要點:
⑴母親和父親對“我”的詩不同的評價及“我”不同的反應。如,母親的興奮和贊美,父親的嚴肅近乎冷酷;“我”聽到母親表揚后盼望父親回來的心情、表現(xiàn)等孩子的一系列體驗,都應努力讀出來。
、普n文最后兩段,是作者對兩種評價的冷靜思考和獨到見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認識,也應有別于前面的朗讀。
。场⑾胂胝n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薄⒙爩懸韵露陶Z。聽寫后自己對照課文訂正,再讀一讀:
眼睛(發(fā)亮)既(靦腆)又得意洋洋有點(迫不及待)
懷著(一種)自豪感實在(等不及)了把頭埋得(低低的)
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一如既往)地鼓勵我
。、背記自己喜歡的三兩個句子,互相交流啟發(fā)。
二、以問啟思,悟情明理
。、課文中講了作者成長過程中的哪幾個階段?
。ㄆ甙藲q時;幾年后,似乎還未滿12歲;現(xiàn)在。)
。、“我”寫的第一首小詩,母親是怎么評價的?“我”當時表現(xiàn)怎樣?父親又是怎樣評價的?“我”聽了以后表現(xiàn)如何?
3、幾年后,作者對自己寫的第一首詩又是如何看的?
。础ⅰ熬省币埠,“糟糕”也罷,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這樣說你贊成嗎?“我”兒時真的是“多么幸運”的嗎?為什么?
。赣H的愛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而父親的“警告”則時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他既擁有母親慈祥的愛,激勵他滿懷信心地前進;又擁有父親嚴厲的愛,使他不至于被一時的成功沖昏頭腦。)
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充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相機誘導,但不要把自己的.認識強加于學生。
。、父母師長的不同評價對孩子會起什么樣的作用呢?
三、生問師答,個性閱讀
構建“生問師答”的閱讀教學模式。有時候可以嘗試“不問則不講”。學生如不發(fā)問,說明他們沒有問題,那老師還一廂情愿地講什么呢?結合本課學習,學生可能會問及下列問題。教師可實實在在地談談自己的看法。
。、假如父母都說“精彩極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將如何?
。、爸爸為什么不說“一般”、“普通”,卻硬要說“糟糕透了”。是譯文的關系,還是爸爸說得不好?
。、“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嗎?
。ǹ梢允亲髡弑救,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僅僅是一種“第一人稱”的寫法而已。)
。、父親和母親的不同評價到底誰對誰錯?
師:世界并不是簡單的是非組合體,他們都對,但父親似乎過火了點。母親善意的謊言,動機是好的,也沒錯?隙ㄈ菀,否定也容易,難的是有機結合,恩威并濟。
5、如何讓二者有機結合呢?
師: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懲罰(不是體罰)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陽關大道,也要有荊棘擋路。俗話說得好:“要讓小兒安,七分饑來三分寒!笨梢,適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聯(lián)系生活,深化理解
。薄⒄埬懵(lián)系實際,談談怎樣對待榮譽和挫折,愿意談什么就談什么。教師相機指導。
2、小結:
你要成功,得依靠許多人的幫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難的事可能是“自己戰(zhàn)勝自己”,切記:站直了,別趴下。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3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精彩、糟糕、謄寫、敬仰、出版、謹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3、從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過程與方法
在閱讀中重點體會描寫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的語句,體會作者父母的兩種不同評價,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母親的慈祥和善良、體會父愛的深沉。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父母親對孩子各自不同的評價中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難點:為什么巴迪覺得自己是幸運的,特別是父親對自己的批評為什么是要感謝的。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查閱作者巴德·舒爾伯格的資料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上都有過表揚和批評,對嗎?今天我們學習
一篇文章小主人公巴迪做了一件事情卻同時受到表揚和批評,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的——(學生齊讀課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讓我們一探究竟。ò鍟n題)
引導語:課題是文章的眼睛和向?qū),仔細看課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一組反義詞、引號,分別為母親和父親的評價)
過渡語:
再讀課題
現(xiàn)在帶上你們剛剛的發(fā)現(xiàn),再讀讀課題。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引導語:“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究竟在童年的小巴迪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他得到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小巴迪反應如何?
1、出示速讀要求:帶著剛剛的問題讀1-14自然段,對自己讀懂的地方用筆作標注圈點。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
。ò偷蠈懙牡谝皇自,母親說“精彩極了”,巴迪聽后得意揚揚;而父親給他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巴迪聽后很傷心。)
三、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1、體會母親的評價和“我”的表現(xiàn)
、佼斂吹轿业牡谝皇自,母親是怎么表現(xiàn)的?
◆母親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地,興奮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精彩極了!”她摟住了我,贊揚聲雨點般落到我身上。
◆“親愛的,發(fā)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母親上前說道。
②引導: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體會出母親對巴迪的愛)
你能給同學們讀一讀嗎?(朗讀指導:注意母親這時的表情,“眼睛發(fā)亮,興奮地嚷著”)
、埤R讀(從語氣、表情、動作中體會母親的興奮)
④引導:小巴迪面對母親由衷的贊美,心情如何?(結合書中句子:我很得意,我很高興)
過渡語:這么好的詩,當然要拿給“我”所敬仰的父親看了,小巴迪滿懷信心盼著,可父親的評價仍是“精彩極了”嗎?
2、體會父親的評價和“我”的反應
、僬页龈赣H評價的相關句子,自由讀讀。
◆“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备赣H把詩扔回原處。
◆“我不明白,”父親并不退讓,“難道這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么?”
、诶首x指導:指名讀,讀完問: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父親,(嚴厲)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扔”,你真仔細,能從一個動詞(一個反問的符號)看到人物的特點,就這樣細細品味才能讀出文章的滋味來。) ③引導:當巴迪聽了父親的評價后,他——(學生讀)
出示句子:◆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到床上失聲痛哭起來。
齊讀,用一個詞概括小巴迪此時的心情?
。y過、失望、傷心、沮喪??)
四、結合體驗,體悟愛的不同
過渡語:面對父親如此嚴厲的批評,七八歲的小巴迪如何承受得了,他不能理解父親,為什么同一首詩在母親和父親這里卻得到了差別如此大的不同評價?
1、同桌之間相互討論
2、交流
。ㄗ⒁庖龑В耗赣H表揚是因為這是孩子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父親嚴厲批評,他針對這首詩本身,理性地評價。)
3、長大后的巴迪說:(出示句子)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初是多么幸運??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源泉。但是僅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僮x一讀,想想為什么長大后的巴迪說自己是幸運的?把你讀后的體會和感受和大家分享。
②學生分享交流
、劢處熜〗Y:是啊,巴迪畢竟還是個孩子,他需要愛的鼓勵,也需要警告和提醒。長大了的小巴迪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童年所走過的路程使他更清醒,更正確的認識到了那份愛的珍貴,現(xiàn)在讓我們充滿感情的讀一讀這段蘊涵深刻哲理的話吧!
4、和巴迪一樣,我們也伴隨著父母的愛成長起來,父母的愛似春風,滋潤著我們的心田,父母的愛如良藥,雖然苦口卻有利于我們的成長。生活中,你一定得到過表揚或者受到過批評。就把這些事,和同學們分享交流一下吧。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4
第一課時
一、理解課題,把握文章大意
。、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題目是(生齊說課題),板書精彩極了,問這個詞語的意思,再板書糟糕透了,問本詞語的意思。
。、通過預習,結合課文內(nèi)容,你能談談對課題的理解嗎?
。▽W生可以從文章內(nèi)容、中心、題目特點等不同角度去談。)
二、理清文章思路
。、你們預習得很好,把握了文章的大意,那課文是怎樣寫清楚這個內(nèi)容的呢?我們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病⑸僮x課文理思路。
。、集體匯報交流:
、 文章可以劃分為幾部分呢?請同學們讀課文,你覺得每部分劃到哪,就讀到那個自然段停止,告訴同學們。
⑵ 指明讀文劃分層次。
。ǹ煞譃閮刹糠郑部煞譃槿糠。)
注:在生讀文過程中將讀錯或不好讀的字詞寫在黑板上,理完文章層次后,讓生再讀黑板上的字詞,糾正讀音。
三、再讀質(zhì)疑
。、下面我們逐段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解決不了的在書上標注,一會兒小組合作解決。
。病⑸x書思考,邊想邊標注。
。、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解決不了的寫在問題卡上。
4、梳理問題:
請各組組長帶著問題,到前面讀題展示。在組長讀完題后,教師要將題型分類,如文章內(nèi)容方面的`、思想方面的及寫法方面的。
。怠⒔處熣页鰞蓚有代表性、綜合性的問題,讓同桌同學相互商討解決。
6、同桌互學。
。贰⒅该卮。
。、解決其它問題:
教師出示各組問題,請同學們解答。
四、再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課堂練習,積累重點詞句
完成練習:
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課文最后一節(jié)節(jié)選。)
六、布置作業(yè)
。、有情感朗讀課文。
。、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是否與小巴迪有一樣的經(jīng)歷。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整體導入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二、品讀課文,體會主題
。薄⒆宰x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現(xiàn)巴迪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愛他的,請你找出來,讀一讀。
2、集體交流,練習讀文。
三、集合文章內(nèi)容,討論主題
如果巴迪父母在看到他寫的第一首詩后,都鼓勵,或是都批評,那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
。、小組交流。
。、集體交流。
四、由課文,引入生活
集體交流:
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經(jīng)歷,談談你現(xiàn)在的理解。
五、練習讀文,讀出感受
。薄⑦x擇你最喜歡的段落,讀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讀文。
六、積累語言
讀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七、布置作業(yè)
寫一篇本文的讀后感。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書寫“糟糕、謄寫”等詞語;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揚揚”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方式。
教學重點:體會父母不同的評價及帶給“我”不同的心境。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抓住兩個關鍵詞,直接導入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板書課題、齊讀)
2、師:讀了課題,結合課前預習,說說你從題目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理清層次,梳理字詞
1、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師:在剛才自讀課文中,你讀準這些詞語了嗎?(出示詞語,指名認讀,再齊讀)
3、理解、質(zhì)疑詞語意思
4、書寫生字
5、檢查初讀情況
(1)跟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學生回答。
6、師小結:巴迪七八歲的時候?qū)懥艘皇自,那是他寫的第一首詩,母親的評價是 ,父親的評價是 。
7、引導分段:(1)課文僅僅是寫巴迪小時候的這件事嗎?
。2)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按照時間的順序,你覺得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到哪?(1-14自然段)——哪個詞提醒了你。(幾年后)
過渡: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著巴迪回到七八歲的時光里。
三、品讀“童年”部分,體會父母的不同評價
1、請大家默讀1——14自然段,找一找巴迪寫了一首詩,母親和父親有什么不同的反應
2、品讀母親句
誰來說說母親是怎樣評價巴迪這首詩的?(指名學生回答)
(1)同學們,大家自己去讀讀這句話,你覺得母親此時的'心情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引導個性朗讀
高興——是呀,高興極了,請你帶上微笑來讀讀
興奮——興奮不已呀,你來試試
激動——激動萬分,激動的時候連說話的聲調(diào)都會高八度呢,讀讀試試
(2)小結,引導朗讀:此時的母親高興,從表情看出來了;母親驚喜,從語言表現(xiàn)出來了;母親激動,更表現(xiàn)在她的一舉一動。確實如此,母親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是開心無比的,一起來讀讀。(大家齊讀)
D:母親雨點般的贊揚會使小小年紀的巴迪有什么變化呢?
同學們可以到課文中找出句子來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重點引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謄寫”
“謄寫”:你理解謄寫的意思嗎?——只有工工整整地、認認真真地整理、抄寫,那才叫謄寫。
(4)小結:母親的贊揚如雨點般落在我身上,使得小小年紀的巴迪既靦腆又得意洋洋,既自豪又信心滿懷,懷著這樣的心情,巴迪在等待著父親的回來。
3、出示句子
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
(1)師范讀,問: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這段話的標點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2)簡簡單單23個字,卻整整用了5個句號,從中你讀懂了什么?
(3)指名學生回答 (連續(xù)三個,表示時間的詞語中間用句號隔開,說明巴迪經(jīng)過了漫長的等待,他幾乎一分一秒的數(shù)著時間渡過這一段時間的,他希望父親能像母親一樣贊揚他。)
過渡:巴迪既焦急又甜蜜地等待著,想象著父親會比母親更加贊賞他,想像著雨點般的贊揚又會再次落到他身上。可是父親回來了,他的評價是什么?
4、品讀父親句
。1)“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 父親把詩扔回原處。
如果你就是巴迪的父親,你會怎么來說這句話?
。2)父親把詩扔回原處,在這里,“扔”是一個怎樣的動作?指名學生做動作
(3)我們看完一樣東西一般的動作是什么?(輕輕放下)為什么這里要用扔?(父親實事求是的認為,巴迪寫的這首詩并不怎么樣)
小結:是呀,一個動作傳遞一種態(tài)度,一種感情。
。4)父親這一扔,扔掉了什么?
從表面看——扔掉的是這張寫有巴迪詩的紙
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把巴迪的( )扔掉了。(自信、快樂、得意洋洋、驕傲的心態(tài)。)
。5)此時,你覺得父親的批評像什么?
(6)小結:父親的批評像 ,又像 ,還像 ……這多么令人難以接受呀,齊讀句子“我再也受不了了……失聲痛哭起來!
4、巴迪就這樣氣走了,可是在飯廳里,父母還在為那首詩爭吵著,母親說 ,父親說 ,母親說 ,父親說 ,真是太神奇了,同一首詩,兩個人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同學們,你認為巴迪的詩寫得怎么樣?
四、分層探究,讀中感悟
小小年紀的巴迪面對母親“精彩極了”這樣的評價滿心歡喜,而面對父親“糟糕透了”這樣實事求是的評價卻無法理解、接受。這也難怪,那時候的巴迪只有七、八歲呢!同學們,長大后的巴迪成了美國大名鼎鼎的作家。他又會怎樣來理解父母“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樣的評價呢?。
第二課時
1.成年后的認識:
。1)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成年以后,作者也成了一名著名作家,對這件事又有什么新的認識?默讀課文,畫出最能表達作者新認識的語句,多讀幾遍,再想一想,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也可以用提問題的形式,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討論。
。2)全班討論,適時指導。教師要適時對下面的重點語句給予點撥:
句1:我越來越認識到我當初是多么幸運……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指導:結合問題指導:成年后作者越來越認識到兒時是‘多么幸運’”,這是為什么?要讓學生明白“母親的力量”是指贊賞的激勵作用;“警告的力量”,是指批評的傷害或警示作用。作者小時的幸運是既有贊揚的激勵,又有批評的警醒。在理解句子意思以后,要讓學生多讀幾遍,在朗讀中加深感受。
句2:這些年來,……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
指導:“兩股風”,指贊揚的力量和批評的力量;“生活的小船”,指“在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句義的理解可聯(lián)系句1理解,要讓學生理解到,來自母親的贊賞,激勵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來自父親的批評,提醒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錯路。
句3:我從心底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
指導:結合問題指導:為什么說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聯(lián)系句1和句2指導,即聯(lián)系贊揚的作用和批評的作用指導。
在理解句2和句3的意思后,要把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話連起來讀。應騰出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熟讀成誦。
五.總結課文,表達感受
1.質(zhì)疑:學習課文中還有哪些自己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討論討論。
2.總結:(1)想一想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2)學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
3.聯(lián)系實際,體會情感:以“父母關心我成長”,說說對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感受,既要把事情說明白,又要說出自己內(nèi)心感受。先在小組說,再推薦說得最好的在班上說。
六. 內(nèi)化情感,課后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
2.以“父母關心我成長”為內(nèi)容,寫一寫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03-13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05-17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設計15篇03-1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反思04-0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反思04-0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案02-25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作文06-11
《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教案01-24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