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學設計1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是小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中的一首歌曲。這是一首五聲羽調式的一部曲式結構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比擬的形象手法來歌頌農村經濟改革后的新氣象,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根據歌曲內容,以往的教學過程會是如此:
一、組織教學
二、基本練習
1、視唱:
歌曲的最后八小節(jié)曲譜,以解決歌曲的教學難點
2、二聲部訓練:
3、音樂知識:
▼ 頓音記號
三、歌曲教學:
四、歌曲表演:
五、思想教育:教育學生熱愛家鄉(xiāng)。
在學習了《音樂課程標準》后,我在想,如何使《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的教學有新的突破,為此,對歌曲的教學設計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規(guī),做了一些嘗試:
1、在音樂教學中融入學科綜合與其他音樂體裁的聯(lián)系。我把本課的教學圍繞“秋天”這一主題設計成《絢麗多彩的秋天》,讓學生在學會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后,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通過歌曲《秋天多么美》、打擊樂曲《豐收鑼鼓》讓學生感受秋天的農村喜慶歡天喜地的氣氛;通過欣賞鋼琴曲《秋日的私語》感受浪漫抒情的秋天;通過欣賞配樂朗誦沈尹默的《秋》、白居易的'《暮江吟》來了解文學家筆下的秋天。
2、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導入時,我對歌曲的兩個聲部進行了兩次范唱,并告訴學生個人的能力有限,請學生們幫助老師完成歌曲的范唱,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進行了師生合作的訓練,讓學生在傾聽和參與中獲得對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聲部的訓練中,啟發(fā)學生傾聽聲部的音量,以培養(yǎng)生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3、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學生對美的感受。在朗讀歌詞時,學生習慣了按歌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但在這一課中我強調學生用歡快而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讀歌詞,初步掌握歌曲所要表現(xiàn)的內涵;在歌曲的學唱中,指導學生用正確的姿勢進行演唱,教會學生用歡快、活潑的情緒來演唱歌曲;在教學內容的延伸中,了解秋天不同韻味的美麗。
設計好教案以后,我進行了課堂教學,這個教學設計我教了五個不同層次的班級,其中兩個班級是借班上課,這五次的教學給了我一些啟示:
1、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內涵,增進對音樂不同題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2、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今后的備課中,不僅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體,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水平因素。針對水平好的班級還可以插入創(chuàng)作練習,利用歌曲前兩句的寫作手法,教給學生“同頭換尾”的寫作方法進行簡單的旋律創(chuàng)編。針對基礎較薄弱的班級,不完全采用視唱法,一二樂句采用對唱的形式,最后樂句著重在音的模唱上。歌曲的總體教唱中多聽多觀察多模仿。
3、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有幾處還需進行修改:
(1)教授歌曲中的力度記號并能在演唱中運用。
。2)最后一句中的附點音符用動作彎腰來輔助,八分休止符用響嘴來替代,對最后一句進行重點的處理。
以上是我在教《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時的設想和教后反思總結,以供我今后的教學做參考與借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表達孩子們天真純樸、活潑的性格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2.正確運用連音和斷音的唱法唱好歌曲,能認識和運用歌曲中的力度記號-mf、mp;
3.練習二聲部合唱,能做到和諧整齊。
教學重點:用甜美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
教學難點:用和諧、輕巧的聲音唱好歌曲的二聲部。
教學方法、用具:講授法、情境法、討論法、練習法、欣賞法;電子琴、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ㄒ唬⿴熒鷨柡
。ǘ┌l(fā)聲練習:
1.《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案
注意:聲音要圓潤、連貫
2.二聲部發(fā)聲練習:現(xiàn)在讓我們來笑一笑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案
注意:先唱低聲部從D調到G調,再唱高聲部,再分組合唱;唱出斷音的感覺
二、新課教學
。ㄒ唬┱勗拰耄
1.老師最近看到我們班的同學寫的作文《二十年后回家鄉(xiāng)》,發(fā)現(xiàn)同學們二十年后的家鄉(xiāng)非常的美,有的更是山青水秀、風景宜人。但老師對你們現(xiàn)在的家鄉(xiāng)很好奇,想請同學們給老師介紹大概一下你們的家鄉(xiāng)?
2.師生討論
3.師總結。
4.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感受一下作曲家心目中的家鄉(xiāng)到底是怎樣的?
。ǘ└枨鷮W習
1.聆聽歌曲范唱[播放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
討論:家鄉(xiāng)怎樣?
山指什么—谷垛
說明了什么?
2.樂句學唱
a.請唱唱家鄉(xiāng)的“山”:
b.媽媽聽了我的話后,她怎樣了?
[學唱媽媽笑的部分]
c.笑的時候聲音是怎樣的,斷的還是連的,請同學們自己感受一下
[再唱,感受頓音記號]
d.媽媽笑的同時又有一種聲音響起了---[師唱低聲部的“哈”],你們猜,那是誰在笑呢?
[學唱低聲部]
e.感受了笑之后,請同學們想想“▼”表示什么什么意思?
斷音唱——師總結:這是頓音記號
f.請兩個聲部一起笑一笑
[分組合作演唱二聲部合唱]
3.歌曲完整學習
a.學唱最后的擴充樂句,唱出連貫的感覺;
最后的“喲喂”用稍微弱(mp)的聲音演唱,表達媽媽親“我”后,“我”高興的心情。
b.學唱歌曲的第一、第二樂句
c.完整演唱歌曲(兩遍)
d.歌曲情緒處理:你們覺得這首歌曲應該用哪種語氣去唱?
e.有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表演
1.表演歌曲
分小組表演唱:每一組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媽媽”和“我”進行表演并默唱,其余同學分聲部演唱歌曲。
2.知識拓展練習:
a.請同學們談談會不會唱自己家鄉(xiāng)的民歌、童謠等并表演。
b.請同學們課后回家問一問父母親戚或上網查找、收集資料,寫一段自己家鄉(xiāng)的音樂文化名人事跡、民歌、童謠、藝術等短文,下一節(jié)課討論。
四、組織下課
課后反思:
在歌曲教學中,有好多知識點適合學生進行發(fā)散性的`創(chuàng)編,如果教師不能做個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學生就會喪失一次創(chuàng)新的實踐。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誘導學生去創(chuàng)新。在教學《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這一歌曲時,在學生初步會唱這首歌曲時,為了把歌曲唱得生動入情,我抓住歌曲中的三個休止符,讓學生討論這三個休止符分別有什么作用,除了停頓是否還能形象地描繪人物的神態(tài),可以加上怎樣的動作表情。學生經過激烈的商討后,認為:“媽媽告訴我家鄉(xiāng)沒有山”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我奇怪,可以加上“咦”這個語氣助詞,而“我呀搖搖頭拉著媽媽看|”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看”的神情,最后結尾樂句中的“親我小臉蛋呦喂|”。八分休止符是媽媽親了我一口。通過這樣的誘導,歌曲的難點不知不覺中被攻破了,學生不僅能生動形象地唱好這首歌,而且也能自主性地學會了表演?磥碜プ〗虒W中的點滴,給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這首歌用第一人稱的手法,描寫了農村兒童天真純樸的感情,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通過頗具特色的兒童心理活動,把谷垛比作山,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農村一派大豐收的歡樂景象。歌曲的音調很有民族特色,形象生動,具有兒童語言特征,是一首很好地反映農村生活題材的兒童歌曲。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創(chuàng)造性的參與體驗音樂,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豐富的想象力。并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準確演唱、表現(xiàn)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
2、感受頓音記號在歌曲中的應用。
3、能在歌曲中運用連音和斷音的唱法,表現(xiàn)孩子天真活潑的性格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做到斷音唱得短促而有彈性。
4、從音樂作品中領悟愛家、愛故鄉(xiāng)、愛祖國是做人的基本素質。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歡快熱烈的情緒演唱《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唱出對小山村的熱愛之情。
教具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課型:綜合音樂課
教學過程:
一、師生溝通組織教學。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趣。
1、師:同學們想知道我的家鄉(xiāng)嗎?請看一組山村圖片—“我的家鄉(xiāng)”。(出示課件)
2、在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的伴奏下,將學生引入“小山村”情景。
三、發(fā)展情景,漸進解難。
(一)尋找興奮點編創(chuàng)2/4拍節(jié)奏。
1、引導學生說出秋天的豐收景象。
2、組織學生用學過的2/4拍節(jié)奏把看到的、想到的秋景告訴大家。
3、學生自由編創(chuàng)2/4拍節(jié)奏,其他同學拍擊2/4拍節(jié)奏,并重復發(fā)言學生的節(jié)奏語言。
4、教師補充學生的發(fā)言,訓練切分、休止符等歌曲出現(xiàn)的節(jié)奏。
如:看0︱紅紅的︱蘋果︱金黃金黃︱的谷穗0︱
。ǘふ倚β暻腥朦c,準確演唱連音和斷音。
1、笑聲練習。
。1)點擊課件,出示課件引出笑聲。
。2)學生模仿農民伯伯、阿姨發(fā)自內心的笑聲。
。3)強調頓音記號。
。4)學生模仿農民伯伯、阿姨發(fā)自內心的、有彈性的笑聲。
四、感知情景體驗實踐。
1、創(chuàng)設情境,初聽樂曲。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播放課件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
2、學習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生聆聽歌曲,感受、體驗歌曲旋律的風格、特點。(播放課件)
3、指導了解歌詞內容,熟悉歌中人物。(播放課件)
。1)師生共同看歌篇,熟悉歌詞及旋律。
。2)熟悉歌中人物。
。3)熟悉歌詞,師生共同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4、家鄉(xiāng)本沒有山,淳樸的小主人卻把豐收的.谷跺比作了連綿的小山,歌聲中還飄出了熟悉的笑聲,誰在笑?和農民伯伯、阿姨的笑聲音高、旋律一樣嗎?(播放課件)指導學生聽辯和唱。組織學生用“啦”模唱歌曲,合唱時女生扮演“我”,用“哈”模唱高聲部旋律。男生扮演媽媽用“哈”模唱低聲部旋律。
5、生模唱歌曲旋律。唱后點評,男女生交換聲部再模唱一遍。
6、指導學生用表情、動作等體驗歌曲的情感。
7、學生加入動作、表情演唱歌曲,教師在空拍處加入鈴鼓演奏。及時糾正、指導演唱不準確的樂句。
8、指導學生邊演唱邊在歌曲的空拍處加入鈴鼓、拍手、跺腳等動作。共同表演歌曲《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播放課件伴奏)9、播放課件伴奏,指導學生輕唱曲譜。
五、再創(chuàng)情境感悟升華。
1、請學生介紹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
2、請同學們課后將《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的歌詞按自己家鄉(xiāng)的特點改一改,唱一唱。
六、課堂小結。
媽媽笑彎了腰是因為農村年年換新貌,一年更比一年發(fā),可為什么親我小臉蛋呢?(夸我聰明,從小愛家鄉(xiāng)……)我們要做個從小熱愛家鄉(xiāng)的孩子,好好學習,長大后把家鄉(xiāng)建設的更加美麗!
【如今家鄉(xiāng)山連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精選)07-06
《在山那邊》教學設計05-11
山行教學設計01-10
《山行》的教學設計03-07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01-31
《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04-29
《山行》教學設計04-22
《山市》教學設計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