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學設計(大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灰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灰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歡蹦亂跳、惹人喜愛、自言自語等。
2、能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2、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tài)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
從列寧與小男孩的談話中體會列寧的心理活動。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查找相關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出示列寧照片:這張照片上的人物你認識嗎?(板:列寧)你知道列寧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嗎?
把你了解的給大家講講,不要看資料。出示列寧簡介。
我們都學過關于列寧的課文你還記得嗎?《蜜蜂引路》,表現了列寧怎樣的品質?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他的課文。
板書《灰雀》,這篇文章又反映了他怎樣的品質呢,我一起來讀讀。
二、 檢查預習;
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你都從哪些方面預習了課文?
1、老師首先檢查一下大家課文讀正確了嗎?
、 先來看本課要求掌握的詞語。
指名認讀生字詞。
、 指名朗讀課文,聽準字音。
2、在預習中,你提出了哪些問題?
生說,師記
“婉轉”
灰雀哪里去了?
列寧為什么不問小男孩卻問灰雀?
三、 研讀課文:
古人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敝灰覀兎磸妥x,文意就會自然而然的明白。
下面咱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問題,討論解決。
合作學習,全班匯報。
1、“婉轉”:播放鳥鳴生體會灰雀聲音的美妙。記憶生字“婉”:有人說凡是帶女子旁的字都是形容美好的事物,所以形容動聽的聲音也用了女字旁的字。
觀察灰雀圖,了解認識灰雀。識記“胸脯”。身體的器官多用月字旁。
指導朗讀寫灰雀的句子。
看圖認識白樺樹,記憶生字“樺”!霸弊挚刹荒茏x半邊。
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紅色的`詞語要重讀。
2、灰雀到底去哪里了?你從哪些地方讀懂的?
出示課文3----10自然段,朗讀體會。
還是那句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列寧和男孩的對話反復的讀,你就會發(fā)
現許多有趣的問題。大家再讀這段話,你能發(fā)現什么,又能讀懂什么,一個地方、一個詞語都可以。
學生交流。
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
灰雀飛回來了嗎?引出第11段。課件出示。
指導分角色朗讀3-----11段。把旁白去掉,直接讀兩個人的對話。
3、列寧為什么不問小男孩卻問灰雀?
(給小男孩改正的機會,也給他一個面子)
四、指導分角色朗讀。
同學們。會讀書的人能把書越讀越薄。這篇課文老師也讀了很多遍,我把他讀成了一個字,你知道是什么嗎?猜一猜。想想作者寫這篇文章想表達的思想,要給我們的啟發(fā)上考慮。
板書:愛
男孩愛灰雀,把它捉回家里養(yǎng)著,使他失去自由;列寧愛灰雀,給它自由。列寧愛男孩,不責備他,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
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研究了列寧和男孩的這段對話,大家體會的非常好,接下來,我們要把這一部分好好讀一讀,同學們把書端起來,
分角色朗讀。把我們體會到的感情讀出來。
五、總結:
(指板書)灰雀、列寧、男孩,一顆愛心就構成了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同學們,學到這里,你想對灰雀、列寧、男孩說點什么?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
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構成了一個愛的世界,我們要學會善待他人、善待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讓世界充滿愛。
六、拓展:(機動)三選一
1.自找伙伴分角色表演課本劇,看誰演得最棒!
2.續(xù)寫《灰雀》
后來列寧、男孩和灰雀之間又發(fā)生了什么事?發(fā)揮你的想象,并把它寫下來!
3.搜集關于誠實的小故事。
《灰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講讀第2~13自然段,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列寧怎樣喜愛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糾正錯誤,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yōu)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孩子。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列寧怎樣喜愛小麻雀,以及在他哎鳥的影響下,小男孩怎樣自覺糾正錯誤,體會小男孩誠實的優(yōu)秀品質,教育學生要當個知錯就改、誠實的孩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第一自然段,現在我們先來復習一下。我說上半句,你們根據課文內容說下半句,明白嗎?(明白)
師:這段主要寫了在公園里一棵高大的白樺樹上有——(三只灰雀)
它們在樹上——(歡蹦亂跳的唱歌)
非!(惹人喜愛)
從這段,我們知道列寧非!(愛灰雀)
二、直奔重點,交流感受。
(一) 師:是啊,這自然界的小生靈的確招人喜愛。可是,有一天,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不見了。(揭下)你想列寧心里急不急?(急)
師:大家把這段課文再默讀一下,把你認為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也就是他替灰雀著急的句子找出來,在句子前面打上勾并想想為什么。
(生默讀思考,師巡視了解。)
師:好,誰先來說說?
1、從“他在周圍的樹木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這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呢?(找遍)
師:“找遍”是怎么找呢?(把每一棵樹都仔細地找了。)
師:說得好,我們在讀這個句子的時候,就要注意強調這個詞,把列寧找灰雀的仔細、辛苦讀出來。
(生個別讀、集體讀句子。)
2、從“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這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因為要是列寧不喜歡,就不會去打聽灰雀的下落。
3、從“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边@句看出列寧愛灰雀。要是他不喜歡,他就不會那么擔心了。
師:(創(chuàng)設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飛走了,那以后來公園就——(再也看不見它了。)
師:要是凍死了,列寧心里會——( 很難過)
師:現在,你就是列寧,你心愛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會怎么說這句話呢?(以多種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4、從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边@句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師:你把這句話讀讀,看哪些詞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
從“多好的”這個詞能看出。 還有“可惜——”,還有“自言自語”。
師:到底這幾個詞是否能看出列寧喜歡灰雀?我們好好思考一下,簡單說說理由。
“多好的”這個詞直接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歡。
“可惜”寫出了列寧對灰雀的喜歡。
師:那“自言自語”呢?(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就是自己給自己說話。
師:你在什么情況下會自言自語?
我很傷心的時候會自言自語。
我很高興的時候會自言自語。
師:大家說的情況雖然不一樣,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當人的感情很——激動、投入、強烈。
師:列寧為誰激動起來?(為灰雀。)
師:是啊,列寧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點情——情不自禁。
師:現在你們說這個“自言自語”能不能看出列寧愛灰雀? 能
師:現在你就是列寧,灰雀不見了,你多么思念它、牽掛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對灰雀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吧!
(練習朗讀:個別讀——范讀——集體讀)
(二) 師:聽了你們動情的朗讀,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寧是多么喜歡灰雀啊!同學們,到底這只讓列寧牽腸掛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讓男孩捉走了。
可男孩一開始不是說“沒看見”嗎?
他撒謊!
師:到底男孩說沒說實話,為了解開這個疑點,這回老師讓你們來當一回精明的小偵探,請你們仔細分析小男孩的行為,包括他想的、說的,看能不能找到線索、證據去證明男孩說的是不是實話。這個任務能完成嗎?
(生認真思考,積極討論,師耐心傾聽參與其中。)
師:好,下面召集大家開會,進行案情分析,誰先來發(fā)表自己的高見?
1、從“那個男孩本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這句話看出男孩剛才沒說實話。因為要是沒看見,不可能知道灰雀沒有死。
這句話說他不敢講,正好說明他一開始就沒說實話,他怕現在說出來列寧批評他。
師:這兩位偵探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好,說話口齒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著往下說。
2、從“一定會飛回來。男孩堅定地說!笨闯瞿泻㈤_始沒說實話,因為要是他沒看見,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會飛回來,而且還那么堅定地說。
師:你們認為男孩最后的兩次說話有什么不同?
第二次的語氣比第一次更肯定。
師:好,下面,我們來分角色讀一讀,我讀列寧的話,你們讀男孩的話。
(師生分角色朗讀后,讓學生自己推薦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語氣的`變化。)
三、適時點撥,深化體驗。
師:男孩說灰雀會飛回來,是真的嗎?從剛才的研究看來,他開始說的那句話確實有問題,結果是不是呢?請大家聽老師讀最后一部分的課文。
灰雀是飛回來了,因為課文說“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
師:找得好,我覺得這句話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你們讀一讀,看認為是哪個?(果然)
師:為什么?(因為男孩說灰雀會飛回來,現在真的飛回來了,“果然”這個詞用得很準確。)
師:大家再把這部分讀一讀,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生獨立思考后可與同學交流)
1、那個男孩為什么會低著頭?(男孩覺得自己錯了。怕列寧批評他。)
師:同學們再想想,男孩錯在哪里? (捉灰雀、說謊)
男孩為什么要捉灰雀呢?(他也喜歡灰雀)
2、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而是問灰雀區(qū)哪里了?(列寧懂得尊重別人的自尊心。)
從這里我們看到列寧不僅愛灰雀,更(愛小男孩)
3、小男孩都撒謊了,為什么還說他是誠實的?
(知錯就改也是個誠實的孩子)
師小結:同學們,愛的力量多大啊,愛使世界變得更美麗;愛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真摯、更純潔;愛使一個小孩子變得誠實、可愛。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愛吧!最后,讓我們心中充滿愛吧。
師生一起朗讀最后一段。
《灰雀》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認識“寧、惹、仰”等10個生字。會寫“郊、雀、養(yǎng)”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合作學習。
1.出示列寧照片,這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1)學習小組交流資料(教師下組參與,發(fā)現有價值的交流資料)。
(2)全班交流。
列寧,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fā)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指名讀:雀、郊、養(yǎng)、粉、粒、男、或、者。
重點指導:
或:半包圍結構,不要漏寫一撇。
誠:左右結構,注意不要寫成“城”。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三、指導學習,讀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四、課堂作業(yè)。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捎幸惶,列寧發(fā)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二、深入學習,讀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你對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你的體會朗讀給大家聽。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學生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句話。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fā)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地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自由朗讀11-13自然段。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四、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fā)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板書設計:
灰雀
愛 放
找 捉
列寧 愛 男孩
教學反思:
《灰雀》講的是列寧與小男孩都喜歡灰雀,但表達方式不同。列寧喜歡它的方式就是讓它自由,而小男孩卻想占它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改正了錯誤。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了列寧作為一個偉大的領袖,他不僅愛鳥更愛下一代兒童的好品質。更讓學生懂得了做人要誠實的道理。我課后讓學生體會思想感情,同學間交流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灰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內容;
2.通過閱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同時產生保護鳥類等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受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同時產生保護鳥類等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難點:
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tài)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師: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灰雀》,請同學們放開聲音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師簡介灰雀:你們見過灰雀嗎?(灰雀是一種十分招人喜愛的小鳥,羽毛多樣,鳴聲悅耳。)
二、學習1自然段。
1、你喜歡灰雀嗎?讀讀課文,從哪兒感受到他招人喜歡。
帶著喜愛的心情讀一讀:“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理解:惹人喜愛)
2、列寧喜歡這三只灰雀嗎?從哪兒看出來。(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抓重點詞語“每次”“都要”“經常”體會。
三、學習3—10自然段。
師:列寧每天來到這兒,都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他們?墒怯幸惶,列寧來到白樺樹下,發(fā)現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不見了。列寧找遍了周圍的樹林,都沒有找到。
。ㄒ唬、學習要求。
師:這時,列寧看見了一個小男孩,他和小男孩說了什么?(要求:默讀課文3—10自然段,把列寧說的話劃出來,再體會一下列寧當時的心情怎樣?)
生讀,師巡視。
。ǘ⒘袑帎刍胰浮
1、誰愿意把列寧說的話讀給大家聽聽?(課文3、5、7、9自然段)
2、師:四處找遍了也不見鳥兒蹤影的列寧,這時說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怎樣的心情呢?自己再讀讀列寧說的話,體會體會列寧這時的心情。(學生自讀)
3、你們對哪句話體會得更深些?想讀給大家聽聽嗎?
。1)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讀出著急)
(2)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讀出擔心)
(3)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讀出傷心)
師:你想說什么?
4、師:列寧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感情。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愛)那你再好好地讀讀這三個句子,體會一下列寧當時的心情。
生自由讀三個句子。
(三)灰雀哪兒去了。
1、師:可是,列寧喜愛的灰雀究竟哪去了?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告訴列寧嗎?(被小男孩捉去了)
師:課文中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們會不會冤枉了小男孩呀?那就請你再仔細讀一讀這部分課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關的句子一句一句都找出來,并說明理由讓我心服口服,行不行?可以在有關句子前面打上鉤。(板書:灰雀 小男孩)
生自由讀,師巡視。
2、師:找完了可以同桌之間交流補充。(生交流)誰想說了?
3、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抓住省略號理解小男孩的害怕心理)
師:你的意思是男孩說的話中有省略號證明他說謊了是嗎?說謊時說的話會怎樣?
出示:男孩( )地說:“沒……我沒看見。”
你能根據自己或別人說謊時的表現把這句話填完整嗎?(生自由讀)把這種感受融到這句話中讀一讀,誰想讀?(吞吞吐吐、結結巴巴、聲音比較輕)
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經歷或感受再讀讀這個句子吧。
生自由讀。
師:好,我們繼續(xù)來交流找到的句子。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師:體會得真好。是呀,這一句可以看出男孩知道灰雀的下落,但還不能肯定地說灰雀是男孩捉去的,是嗎?誰找到了理由更充分的句子?
出示: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師:這兩句讀起來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自己試著讀讀看。(生自讀體會)
師:誰想讀?
師:“一定會飛回來”說明了灰雀就是小男孩捉去的。好,小朋友,現在你們就是一個個小男孩了,老師是列寧,我來問你,你一定要如實地回答我,好嗎?
師:小朋友,讀到這兒我們已經知道灰雀是小男孩抓了。小朋友真會讀書,把小男孩捉走了灰雀的證據都找到了。那么,男孩為什么要抓那只灰雀呢?(因為小男孩很喜歡那只灰雀。)
列寧愛灰雀,孩子也愛灰雀,他們的愛有什么不同?你更贊同誰的愛?為什么?
小結:老師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寧愛鳥,給它自由;孩子愛鳥,把它捉回去,讓它失去了自由。列寧是真正的愛鳥。
。ㄋ模┓纸巧首x體會。
1、師:好,小朋友都體會到了是列寧對灰雀的愛感動了小男孩,使小男孩決定放了灰雀。(板書:列寧 愛)(出示去掉旁白的.對話)體會得那么好,相信你們的朗讀一定會更好。同桌兩人分工,一人讀列寧的話,另一人讀男孩的話,把句子讀好。
生自由練讀。
2、師:老師想做列寧,請一位“小男孩”跟我配合一下,誰來?
師生合作朗讀對話。
3、師:誰想像我們這樣來讀一讀?
四、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
。ㄒ唬煟盒∨笥,你們今天的朗讀真不錯。那么,灰雀真的如小男孩說的那樣飛回來了嗎?課文11-13自然段中哪個詞說明了這一點?(果然)
(二)列寧愛小男孩。
1、師:你們看,男孩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真的把鳥送回了公園。聽,三只灰雀又在枝頭歡蹦亂跳地歌唱。樹下他們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第12自然段。(師敘述12自然段)
2、師:聽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
師:是啊,老師也弄不明白,列寧為什么不問會說話的男孩,卻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
五、拓展寫話。
1、師:小朋友,讀了課文,你想對小男孩或想對列寧說句什么話嗎?
2、師:小男孩在放灰雀的時候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呢?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寫下來吧。
《灰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知道故事的主要內容。
2、通過閱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不同的心情,感受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同時產生保護鳥類等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受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同時產生保護鳥類等動物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難點】
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tài)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1、放開聲音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師簡介灰雀:
你們見過灰雀嗎?灰雀是一種十分招人喜愛的小鳥……(出示圖片)你喜歡灰雀嗎?讀讀課文,從哪兒感受到它招人喜歡,帶著喜愛的心情讀一讀:
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招人喜愛。
二、精讀課文
1、灰雀真是“招人喜愛”啊!課文中列寧和小男孩都喜歡灰雀嗎?
(允許學生出現不同的答案,不急于下結論,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默讀課文,從文章中找出你的依據,用“~”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詞語或句子,用“—”劃出表現列寧喜愛灰雀的詞語或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準備和大家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⑴體會列寧愛灰雀:
、倌銖哪膬焊惺艿搅袑幭矏刍胰傅?先讀句子,再說自己的體會。
、谥攸c體會以下語句:
A、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抓重點詞語“每次”“都要”“仰望”“經常”體會。
B、他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
列寧在樹林中找灰雀時,他一邊找一邊會想什么?體會列寧的急切心情。
C、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寒冷,它怕冷!苯又肿匝宰哉Z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想象列寧說這些話時的心情?體會列寧對丟失的灰雀的擔心和惋惜。讀出語氣。
追問:列寧為什么不直接問男孩是否捉走了灰雀,而是充滿感情地說這樣一句話呢?
(此問題如果解決有困難,可以留待理解最后三個自然段之后再回顧。)
⑵體會男孩愛灰雀:
重點從對話中體會:
──“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沒看見,我沒看見!
──“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寒冷,它怕冷!嗪玫幕胰秆剑上г僖膊粫w回來了!
──“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贈]看見──男孩愛灰雀,把灰雀捉回了家。想獨占灰雀,謊稱沒看見。
、谝欢〞w回來的──聽了列寧的話,男孩心里怎樣想的?他為什么這樣說?
3、分角色朗讀對話。
4、討論:
列寧和男孩都喜愛灰雀,但是愛的方式不同。你更欣賞哪一種愛?
5、課文中寫了第一天列寧和男孩關于灰雀的對話,緊接著就寫第二天兩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請根據你的想象填空(可以運用課文中的詞語):
男孩回到家,來到鳥籠邊。只見那只___的灰雀,不再___地唱歌,顯出很不安的樣子。男孩想起剛才與列寧的談話,___地說:“我真不該把它捉回來。明天我___把它送回樹林里去!
6、體會列寧愛男孩:
男孩真的把灰雀放回公園了嗎?哪個詞語證明了?(果然)結合上下文理解“果然”的用法。
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這兩天你到哪兒去了?”
當然,灰雀沒有告訴列寧這兩天它去哪兒了。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知道那個男孩是誠實的`。
⑴針對這兩個自然段,你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
預設:列寧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列寧為什么沒再問那個小男孩?(此處可回顧沒有解決的問題。)
男孩明明撒謊了,為什么列寧還認為那個男孩是誠實的?
、茖W生討論解答。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和喜愛。
、抢首x:
愛的力量使灰雀重歸大自然,男孩改正錯誤,這多么讓人高興!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三、總結
(機動環(huán)節(jié),朗讀全文。)
多么美麗的故事啊!而這一切都因一個字:愛!在我們的身邊充滿了愛,人與人之間的愛,人與自然之間的愛……這是一個愛的世界!請你結合學習課文的感受,用“愛”寫一句話:
___愛___,因為___。
四、作業(yè)
推薦閱讀《誠實的孩子》等文章,抄寫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
【板書設計】
灰雀仰望捉走
愛
可惜放回
列寧男孩
微笑
《灰雀》教學設計6
【知識能力目標】
。、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或者”、“可惜”、“果然”、“誠實”等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列寧對灰雀、誠實男孩的喜愛之情,并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自我教育、改正錯誤的優(yōu)良品質。
4、養(yǎng)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和習慣。
【人文教育目標】
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的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2、生字、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
。舱n時。
第一課時
一、情景引入
多媒體: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師: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
多媒體動畫:列寧在樹下仰望兩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已不見了。
師:一天,列寧又來到白樺樹下,發(fā)現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不見了!
二、學習第3~10自然段
。薄⑻岢鰧W習要求:
師:列寧在周圍的樹木中找遍了,也沒找到。這時,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列寧和小男孩說了些什么?
、 要求: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用“”畫一畫列寧說的話,再體會體會列寧這時的心情。)
師板書(旁書):讀、畫、體會
。◣熝惨,輔導)
、 檢查學生自讀情況:學生讀3、5、7、9自然段中列寧的話。師相機出示字幕:課文3、5、7、9自然段。
。、自讀體會:
師:四處找遍了也不見鳥兒蹤影的列寧,這時說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什么樣的心情呢?自己再讀讀列寧說的話,體會體會。
。ㄒ龑W生邊讀邊體會重點句。)
(學生自讀后抽查)
(體會出列寧非常著急、惋惜的心情。體會出了列寧對灰雀的關心。)
師:你們對哪句話體會得更深些,想讀給大家聽聽嗎
。ㄋ拿麑W生各讀一句,兩名學生重復了別人的朗讀。)
3、師相機評價指導學生讀的四句話,進一步體會列寧的.心情。
。础⒈容^體會:
。ǘ嗝襟w:課后第二題(2)的句子。)
師:老師也仔細體會了這句話。來,仔細聽聽老師讀的哪句話更能表達列寧失去鳥兒非常惋惜的心情。(師讀)
(抽生讀)
。、引導概括:
師: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愛)!
師板書:
愛
灰 雀
愛
列寧
男孩
師:可是,列寧喜愛的灰雀究竟哪兒去了,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告訴列寧嗎。
(學生七嘴八舌答)
師:孩子為什么捉走灰雀?
師:列寧愛灰雀,孩子也愛灰雀,他們的愛有什么不同你更贊同誰的請大家討論討論!
。◣熝惨,并加入討論,然后檢查討論情況。)
師: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寧愛鳥,給它自由;孩子愛鳥,把它捉回去,讓它失去了自由。列寧是真正的愛鳥。
。丁ёx激情,深入體會:
師:列寧愛鳥的真情對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讓我們一起來邊讀邊體會。
。ǘ嗝襟w字幕:3~10自然段內容。)
。◣煂ёx,生接讀。)
師:鳥兒不見了,列寧著急地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師:注意體會列寧著急的心情。(生接讀)
師:男孩吞吞吐吐地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熃套x,生讀。)
師:可憐的小生命究竟怎樣了,列寧擔憂地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師:列寧愛鳥的情觸動了孩子的心:面對孩子的沉默,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師:列寧愛鳥的情打動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寧,再也忍不住了。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師:真像孩子說的那樣嗎列寧又關心地問──“會飛回來”
。ㄈ绻@里學生沒有讀好,師指導再讀,直到讀好。)
師:列寧愛鳥的情深深打動了孩子的心,他堅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
。◣熯\用手勢,指導學生加重語氣,再讀再體會。)
師:是誰讓孩子懂得了真愛?(列寧)
師: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孩子決定怎么做?
。ǚ砒B歸園)
。贰⒎纸巧首x:
師:咱們來讀好這段話,體會這種愛。
。ㄈ喾殖蓛蓚大組。一組讀列寧說的話,一組讀男孩說的話,師讀敘述語。去掉敘述語,直接朗讀“對話”。)
。ǘ嗝襟w字幕:3~10自然段去掉敘述語言。)
師:這一老一小的話多有意思,你們也和孩子一樣懂得了真正的愛鳥嗎?誰體會得好,想讀好這段對話
。ㄍ缹ψx,再分大組對讀。)
三、學習第11~13自然段
。ǘ嗝襟w動畫:列寧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唱歌。)
。、師:聽,三只灰雀又在枝頭歡蹦亂跳地歌唱。不過,樹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ǘ嗝襟w字幕:課文第12自然段內容。)
。◣煍⑹觯保沧匀欢巍#
師:聽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
。ɡ纾毫袑帪槭裁次⑿?鳥兒不會講人話,列寧為什么要問它?鳥兒會回答嗎)
。病煟菏前,老師也弄不明白,列寧為什么不問會說話的男孩,卻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討論討論吧。
。ㄉ烙懻摚瑤熝惨暡⒓尤胗懻。)
。w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師:列寧愛孩子,幽默的話里含著多么深的愛,讀──
(生齊讀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詞閃動。)
師:列寧為什么而微笑?
師: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大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放鳥歸園而高興吧!拿起書來,高高興興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顚W生美滋滋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
師:學完課文,你想對這幅板書圖說句什么話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生認真書寫,師巡視輔導。表揚學生卓有見地的話語。
。◣煵逶挘海梗估ッ魇啦⿻某晒εe辦,不是已經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的愛嗎)
師:列寧、男孩、灰雀、人與人、人與大自然,這原本就是一個愛的世界!
第二課時
一、感情朗讀
二、閱讀評價
三、領悟表達特點
四、生字識記與書寫
,《灰雀》教學設計七
五、布置作業(yè)
。、寫本課的生字與詞語。
2、搜集有關列寧的資料。
【教后小結】
情融于課文,卻溢于言表,如何讓學說真切地感受作者蘊涵于文中的這種情感。必須讓學生到文中所表達的情感世界去走一遭。學習這一課,運用多媒體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走進列寧和孩子,讓他們設身處地地感悟、分角色品讀,讓情感激發(fā)情感,讓心靈滋養(yǎng)心靈,學生讀得投入,感情讀效果非常好。教師語言的渲染,多媒體的吸引,把學生真正帶入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灰雀》教學設計7
1.認識“寧、惹、仰”等10個生字。會寫“郊、雀、養(yǎng)”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2.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合作學習。
1.出示列寧照片,這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1)學習小組交流資料(教師下組參與,發(fā)現有價值的交流資料)。
(2)全班交流。
列寧,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fā)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
二、讀通課文,自主學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指名讀:雀、郊、養(yǎng)、粉、粒、男、或、者。
重點指導:
或:半包圍結構,不要漏寫一撇。
誠:左右結構,注意不要寫成“城”。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三、指導學習,讀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四、課堂作業(yè)。
1.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捎幸惶,列寧發(fā)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二、深入學習,讀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你對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你的體會朗讀給大家聽。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學生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這句話。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fā)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地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自由朗讀11-13自然段。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第3篇:灰雀教學設計及反思灰雀教學設計及設計意圖
1、正確認讀“寧”等10個生字,規(guī)范書寫“郊”等13個字。
2、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方法,梳理文章內容,了解大意。
3、抓住關鍵句閱讀,感受列寧和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
正確識記生字,規(guī)范書寫。
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的方法,通過抓住關鍵句體會人物的情感。
一、談話導入,介紹作者。
1、出示圖片,引入新課。
師:瞧,樹林里的三只灰雀多可愛呀,,粉紅的、深紅的,真漂亮。它們在樹上婉轉地唱著歌,歡快極了!你喜歡它們嗎?
2、出示作者,簡要介紹。
列寧是蘇聯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一位著名的`偉人,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認識生字,示范跟讀。
師:現在,請跟著老師一起讀讀詞語,一邊讀,要一邊留意生字的讀音。
列寧、胸脯、惹人喜愛、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誠實。
2、重點生字,指導理解。
。1)后鼻音:寧、胸、仰、望、誠
(2)形聲字:胸、脯
師:大家看,“胸脯”這兩個字的偏旁都是“月”字旁,說明是和身體部位相關的字,因此“月”字旁是這兩個字的形旁,右邊的“匈”和“甫”則是作為聲旁,因此這兩個字屬于形聲字。請大家跟老師讀——胸脯。你還想到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形聲字呢?
(3)形近字:仰
師:剛才有同學說,不理解“仰望”這個詞語的意思。哪位同學能幫幫他?
師:這位同學讀書非常仔細,還會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很有學習方法。
師:請大家看,這里有一些表示“看”的詞語,你能把它們正確地填入語境中嗎?試一試吧。
。4)詞語辨析:仰望、凝視、環(huán)顧
課件出示: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抬頭仰望,只見朵朵白云點綴在瓦藍的天空上,就像純潔的棉花那般柔軟。環(huán)顧四周,風吹草動,不遠處有一群牛羊在低頭吃草,多么自在!我靜靜地凝視著前方的額爾古納河——這條孕育著兩岸草木的河流,心中充滿了敬意。
3、學寫漢字,規(guī)范書寫。
(1)指導書寫:郊、養(yǎng)、或
師:先看到“郊”這個字,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偏旁是“右耳旁”。在書寫的時候,左邊“交”字的“捺”要變?yōu)椤包c”,筆順是:點、橫、撇、點、撇、點、橫撇彎鉤、豎。請你在本子上練習寫兩個。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養(yǎng)”這個字。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羊字頭的3個橫長短有變化,間距要均勻。請你先看一遍書寫提示,再練習寫兩個。
師:最后,請同學們看“或”這個字。這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第一筆橫寫短,稍稍向上斜,斜鉤要寫得舒展,最后一筆是右上角的點。現在請同學們練習寫兩個。
。2)學生提示:粉、粒、冰、凍
師:除了老師講解的這三個字,你還想提醒同學們注意哪些字的書寫呢?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回顧內容,梳理文章大意。
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ㄕn件出示圖示:灰雀不見了、列寧找灰雀、男孩放回灰雀)
師:灰雀被男孩拿走了,說明男孩和列寧一樣,都很喜歡灰雀。
2、帶著問題默讀,找關鍵句。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課文,你從哪里看出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在課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
3、交流匯報。
。1)灰雀外形
句子①: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師:粉紅的、深紅的灰雀,來回跳動著,唱著婉轉動聽的歌。這句話描寫了灰雀的顏色和動作,表現了灰雀的漂亮和活潑,真讓人喜歡。請你自己再讀一讀,讀出灰雀的可愛。
。2)列寧行為
師:你還從哪里感受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呢?
句子②: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句子③: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師:是呀!罢冶榱恕,這個詞語還可以讀到列寧著急的心情。如果你是此時的列寧,你會想些什么?
師:是呀,喜愛的灰雀不見了,列寧該多么著急、多么難受。〕肆袑幭矚g灰雀,故事里還有誰喜歡呢?是的,一個小男孩也喜歡。你是怎么知道小男孩喜歡灰雀的?
。3)男孩行為
句子④:沒……我沒看見。
句子⑤: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句子⑥:“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師:是呀,列寧和小男孩都很喜愛灰雀,但是他們喜愛的表現和內心的想法卻是不同的。下節(jié)課,再讓我們一起走進列寧和小男孩的內心世界吧。
四、恰當留白,布置作業(yè)。
1、完成本課生字書寫練習。
2、正確、流利熟讀課文。
《灰雀》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惹人喜愛、自言自語等。
。、能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场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滲透保護鳥類的教育。
。病娜宋锏恼Z言及神態(tài)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tài)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用具:幻燈機、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認識生字、詞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出示列寧照片,這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列寧是馬克思、恩格林創(chuàng)立的無產階級學說及其事業(yè)的繼承者。他創(chuàng)建了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并締造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他是世界無產階級及其它勞動人民的領袖和導師、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壓迫民族的朋友。)
⑴學習小組交流資料(教師下組參與,發(fā)現有價值的交流資料。)
、迫嘟涣。
。病W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fā)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一)讓學生按讀、畫、查、找的自學步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ǘ┳寣W生按要求采用填寫表格的方法,分析生字的音、形、義,完成第一次自學。在練習過程中遇到難理解的重點字、詞,需要在字典中查畫字義時,教師可在重點字下面標畫符號給以提示。
(三)檢查自學。
1.指名讓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讀音。
課文中有些字雖不是生字,但朗讀中學生容易出錯,比如:“樺”字應該讀huà,學生會誤讀為第二聲,因此講課中遇到此類問題教師要及時予以糾正。在講課中教師可采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2.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
本課共有6個生字。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填表法作分析字形結構。
如:填表按要求給生字分類:
3.課堂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
在分析字形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郊”左邊是“交”,右邊是“阝”,合起來是“郊”。在書寫過程中要注意“交”的最后一筆“捺”要寫成點!皥浴弊质巧舷陆Y構,右上方是個“又”字,不要寫成“ ”等。也可采用辨析形近字,組詞的方法作鞏固練習。
例:
郊()渣()堅()
效()楂()豎()
。ㄈ├斫庠~語。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2.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3.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本課的生字、詞大多屬于表示處所或事物名稱以及動態(tài)或心理活動的詞語,學生易于理解。對于課文中出現的常用詞中確有較為抽象難懂的詞語,教師須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比如:“果然”一詞。在字典中的解釋是確實、真的意思。在理解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含有“果然”一詞的原句讀一讀,然后聯系上下文啟發(fā)學生討論,“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边@句話中為什么用“果然”一詞?學生讀上下文可以知道因為小男孩兩次說“一定會飛回來的!币淮问强隙ǖ卣f,后一次是堅定地說。這可以看出小男孩知道灰雀的方向,并有把握讓灰雀再次回到這里。第二天列寧真的在白樺樹的枝頭再次見到灰雀,這恰恰印證了小男孩說的話是真的,確實他做到了讓灰雀再飛回來。所以這里用“果然”一詞恰到好處。
4.教師出示看拼音寫詞語的練習,檢查預習情況。
5.檢查詞語認讀的情況后,教師可再次指名讀課文,讓學生初步了解本文的內容。
(四)作業(yè):熟讀課文,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逃龑W生知錯就改,做個誠實的孩子。
。ǘ┞撓瞪舷挛淖x懂文中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人物的語言及神態(tài)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過程
導入課文師簡介灰雀:
你們見過灰雀嗎?灰雀是一種十分招人喜愛的小鳥,它們的色彩很斑斕,而且唱歌也很動聽。你喜歡灰雀嗎?我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同志可是很喜歡灰雀,想知道為什么嗎?同學們快讀讀課文,看看列寧同志為什么這么喜歡灰雀?
一、理清課文層次
。、默讀課文,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用“()”畫出來。
。、我們把課文按照不同時間劃分為三個部分。
過渡語:我們一部分一部分地學習。
二、學習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灰雀惹人喜愛的詞語或短語,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列寧喜歡灰雀?邊讀邊畫批。
。、匯報自學情況:
、湃换胰甘挚蓯郏粡摹胺奂t”、“深紅”、“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等看出。
⑵列寧非常喜愛這三只小灰雀;從“每次”、“都要”、“仰望”、“經!钡仍~語中看出
。過渡語:這么惹人喜愛的三只灰雀,會發(fā)生什么意外呢?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
1、我們整節(jié)課最難的部分就是要體會列寧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動變化過程,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去探究到底。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和老師一起攻克難關?好!我們一起看課文。
假如你是列寧,在說話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你想通過哪些詞、句來體現這種心情?
、磐乐g互相說一說,然后匯報:
(一天,我(列寧)突然發(fā)現平日關心、照顧的三只灰雀少了一只,心里別提多著急了。(我是從“找遍”、“問”、“自言自語”中體現出來的。)
⑵練習讀出列寧說話中的語氣。
。ǖ谝痪浔憩F出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表現出擔心;第三句表現出可惜;第四句表現出滿懷希望。)
、切〗Y:
列寧這些思想感情的變化,充分說明了他對灰雀的喜愛。
。病⒓偃缒憔褪沁@個小男孩,你當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你想通過哪些詞句來體現?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心理過程:吞吞吐吐──想說不敢說──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磐澜涣,然后自由匯報:
我(小男孩)突然聽列寧這么一問,十分驚慌,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于是,張口就說:“沒??我沒看見!
當聽到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色嚴寒,它怕冷!笨吹搅袑幦绱说貞z惜、關愛這只美麗可愛的灰雀,“我”真想告訴他灰雀沒有死,它被“我”捉回家了,因為“我”太喜歡它了。可是,話剛要出口,又被“我”吞回肚里,因為,“我”怕列寧知道此事后,會嚴厲地批評“我”。
可是,“我”又聽到列寧自言自語地話,知道他那么喜愛這只小灰雀,又為它的失蹤而那么惋惜、傷心時,“我”再也不能不說實話了,于是,“我”婉轉地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痹诹袑幍淖穯栂,“我”更加堅定了說出實話的決心。
、菩〗Y:由小男孩開始驚慌地說:“不知道。”到堅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边@一矛盾的心理變化看出小男孩是個知錯就改的孩子。
。、分角色練習對話,思考:
接下來我想和同學們一起挑戰(zhàn)最難的問題。列寧是怎樣一步一步使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耪埻瑢W們質疑、解疑:
①列寧為什么問這個小男孩而不去問別人。
。袑幧朴谟^察,他過去肯定見過這個小男孩,從他的表現分析灰雀的失蹤肯定和這個男孩有關系,所以就故意去問他。)
、诼犃四泻⒌幕卮穑袑帟趺聪?
(孩子在回答列寧的問話時,顯得恐慌,不知所措,更進一步證明失蹤的灰雀與他有直接關系。)
、哿袑帪槭裁匆f:“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袑幍脑捴校柡鴮G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fā)男孩的覺悟,以情育人,體現了這位偉大領袖高超的教育藝術和對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
、芰袑帪槭裁匆匝宰哉Z呢?
。袑幾匝宰哉Z,實際是說給小男孩聽的。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看不見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聽不到灰雀的歌聲,別人心里會難過的。)
、圃诹袑幷媲閷嵏械膯l(fā)下,男孩鼓起勇氣說出了原來不敢講的話,讀孩子的話,體會男孩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ㄐ牡厣屏、知錯就改、誠實)
過渡語:男孩說的話兌現了嗎?
四、學習課文第三部分(11~13自然段)
默讀11~13自然段,質疑,解疑。
。薄⒛泻⑺突亓嘶胰,為什么還低著頭?
。ㄋ在為自己的錯誤感到懊悔、內疚。)
2、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卻問灰雀?
。ㄊ虑橐呀浐苊黠@,沒有必要再問,更主要的是列寧不愿讓男孩難堪,說明列寧善解人意,也說明了列寧對小男孩的喜愛。)
為什么說男孩是誠實的?
。ㄒ驗槟泻⒛苷J識錯誤,用實際行動改正錯誤。)
3.這時小男孩會對灰雀說什么呢?
教師可用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展開想象。比如:小男孩會對灰雀說:“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該把你帶走,請你原諒!币苍S會說:“灰雀對不起,我錯了,我不該這么自私,只顧自己,你應該是屬于大家的!
4.這時老師可出示填空練習:
小男孩()對灰雀說:“(對不起灰雀,我不該把你帶走,請原諒。)”
讓學生思考小男孩怎樣對灰雀說。出示這樣的練習目的在于讓學生深入領會小男孩此時此刻的心態(tài),并會運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如:慚愧、不好意思。
5.接著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小男孩對列寧說什么?
6.學生口頭回答后,教師可再次出示填空練習。
小男孩()對列寧說:“(列寧同志,是您教育了我,謝謝您。)”
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小男孩是怎樣對列寧說的,要把小男孩改正錯誤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如:真誠地說,真心真意地說等等。
五、總結全文
請一位同學復述一下列寧、灰雀和小男孩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提示:列寧很喜歡灰雀,但是,有一天,其中一只不見了。列寧問一個小男孩有沒有見到灰雀,小男孩說沒看見,但他說灰雀一定會飛回來的。后來,小男孩把灰雀送回來了。師總結課文以灰雀為線索,記敘了它丟失又復回的經過。表現了偉大導師列寧喜愛灰雀,更愛誠實的孩子的崇高而偉大的愛。
六、板書設計第一部分(1):惹人喜愛的灰雀
列寧:急切—擔心—可惜—滿懷希望(喜愛灰雀更愛誠實的孩子)
灰雀第二部分(2—10):灰雀丟失
小男孩:吞吞吐吐—想說又不敢說—決定
第三部分(11—13):灰雀歸來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誠實、心地善良、知錯就改)
七、作業(yè)布置
。、課文中寫了一天列寧和男孩關于那只失蹤了的灰雀的對話,緊接著直接寫了第二天兩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請根據你的想象把它寫下來。
。、開展愛鳥周活動,舉辦一期鳥的圖片、圖畫展覽。
《灰雀》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
教學過程:
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fā)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5.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fā)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重難點: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
教學過程:
貼圖導入,激發(fā)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捎幸惶,列寧發(fā)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fā)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5.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fā)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板書:5、灰雀
。ㄈ侨讼矏郏
列寧男孩
教育知錯就改
《《灰雀》教學設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全文共20xx字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自主識字,多讀多認,鞏固識記。
2.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
三、教學準備
灰雀的圖片、列寧的圖片及簡介,教學課件。
四、教學設計
。ㄒ唬⿲耄涣髻Y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搜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
3.出示灰雀圖片,了解灰雀。
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的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要讀后鼻音。
3.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思考: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
4.學習生字詞語。
調皮的生字寶寶和詞語朋友來和大家打招呼了!
認讀生字,說說自己怎樣記住他們。開火車讀,同位互讀,男女生賽讀。
試著聯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詞語的意思。
過渡:同學們,我們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也知道了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尋找灰雀,灰雀回來的事。那么,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ㄈw會灰雀的可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
1.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思考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這篇文章題為“灰雀”,這是怎樣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寫灰雀的句子嗎?把它畫下來。
3.這幾只灰雀有什么特點?漂亮、活潑、歌聲優(yōu)美;惹人喜愛。
4.理解“惹人喜愛”,體會“非常惹人喜愛”。
5.這三只灰雀確實不一般,那可是“人見人愛”。列寧喜愛灰雀嗎?你從什么地方能知道?
教師抓住“每次”“都”體會列寧的喜愛。
6.喜歡它們,所以想讓它們吃好一點,就像照顧“朋友”一樣。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7.巧妙小結: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ㄋ模⿲W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練寫。
。ㄎ澹┳鳂I(yè)設計
1.練習寫生字詞語。
2.把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抄下來。
《灰雀》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歡蹦亂跳、惹人喜愛、自言自語等。
。、能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懂得做錯了事就要改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人物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體會列寧對灰雀、對男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列寧對男孩的關愛和教育。
教學難點:
明白列寧為什么不問男孩卻問灰雀。
教學準備:
課前預習,查找列寧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蜜蜂引路》,還記得是和誰有關的故事?(列寧)
2、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也是與他有關——《灰雀》
3、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這篇課文大家已經預習過了,把你的收獲和大家分享。
2、學生匯報,相機了解列寧的生平。
3、和同桌一起讀課文,互相檢查生字詞語是否過關。
4、匯報:有哪些生字、詞的讀音特別要注意?
5、開火車讀詞語。
6、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當評委。
7、正音后全班齊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
1、默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學生匯報。
3、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有什么問題值得探討?
4、師生共同梳理:
。1)那只灰雀昨天到底到哪兒去了?
(2)列寧為什么不再問那個男孩卻問灰雀呢?
四、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詞語。
2、回憶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
1、同學們,你覺得列寧喜歡灰雀嗎?(喜歡)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默看課文,邊看邊做旁注。
2、學生匯報:
。1)公園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樺樹,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愛。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2)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3)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4)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對灰雀的喜愛,相機指導朗讀)
3、除了列寧喜歡灰雀,還有誰喜歡灰雀?(小男孩)你怎么知道小男孩喜歡灰雀?(因為他喜歡灰雀,才把灰雀捉走。)
4、你從那里看出是小男孩捉走了灰雀?(學生讀課文,做批注)
5、學生匯報: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3)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4)“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
。5)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著頭。
。w會小男孩的心理變化)
6、列寧為什么不再問那個男孩卻問灰雀呢?
7、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學文明理
1、小男孩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2、其實,列寧小時侯也有類似的經歷。(課外拓展:列寧打碎花瓶的事情)
3、能說說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嗎?
《灰雀》教學設計11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里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受到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文章故事情節(jié)簡單,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能了解課文的梗概,但對剛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卻不是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的內涵。首先文章篇幅較長,難讀的句子和詞語較多。文章當中的生字,數量雖然不多,字形也不是難點,但由于這幾個生字都是平時不常見的,極易讀錯,部分詞語意思較抽象,所以給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加了難度;再次列寧的循循善誘是隱含在列寧對鳥兒不見了的著急和擔心之下的,學生也不容易領會,所以在生字教學讀通、讀懂課文等環(huán)節(jié)要適當多花時間,巧妙處理。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詞語,摘抄描寫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列寧發(fā)現灰雀消失后,通過耐心、得體的交談使孩子放回灰雀的經過。小男孩每次回答時心中的想法。
教學難點:
如何使學生透過人物的言語和神態(tài)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fā)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后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第2~13自然段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三、再讀課文,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么。
2.課文是怎么描寫這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借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設置懸念:第二天,那只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只灰雀發(fā)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指名說)
3.教師提示: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寫的時候要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教師巡視指導。
5.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五、教學總結
這只可愛的灰雀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明天再來繼續(xù)學習。
六、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抄下來。
第二課時
一、圖畫導入,激發(fā)興趣
1.貼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2、師: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捎幸惶,列寧發(fā)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屏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后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為什么要捉走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發(fā)表看法,相互補充,匯報體會。
4.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三、研讀課文,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么要問鳥?鳥怎么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四、教學小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fā)現了什么?大家一起來說說。
2.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布置
1.寫一個你喜歡的小動物,抓住它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來寫一段話,以表達你的喜愛之情。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在小組內開展講故事比賽。
六、板書設計
《灰雀》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朗讀感悟課文內容,通過語言文字感受黃山松的奇美,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在賞析課文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黃山奇松的奇美。
教學難點:
感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姿態(tài)美。
課前準備:
課件,導游用具(導游旗、太陽帽、喇叭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孩子們,請看大屏幕,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對,是人民大會堂?矗诖髸玫恼T掛著一幅畫,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畫中這棵松的姿態(tài)嗎?說得太好了,這就是“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中有名的迎客松,那里的松形形色色,千姿百態(tài)。今天,讓我?guī)е蠹乙黄鹱哌M這塊美麗、神奇的土地,去觸摸黃山奇松,去欣賞黃山奇松,去感受黃山奇松。(板書:黃山奇松)
2、針對課題質疑。
二、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要求)
1、生字讀音要正確,讀通每句話,盡量做到流利、有感情;
2、用筆畫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3、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多練習,并嘗試著進行感受體會。
三、激情導讀,感受三大奇松:
(一)讀后交流
1、說說讀完課文后你有哪些收獲?
2、課文對黃山作何評價?課文又是如何引出黃山松的?
3、選讀自己愛讀的語句。
過渡:課文中寫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呢?
。ǘ⿲ёx第二段:
1、黃山的松樹滿山遍野,面對著這看不完、說不盡的松樹們作者是如何向我們介紹的呢?(相機板書:迎客陪客送客)
2、自由讀第二段,要求:
選自己喜歡的松樹,并認真練讀描寫它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想像課文中所描寫的松樹的形象。
3、交流迎客松的奇:
你從迎客松的身上能品味出什么?
。1)一奇在優(yōu)美的姿態(tài):
a理解“遒勁”、“郁郁蒼蒼”。
b能不能把迎客松姿態(tài)的優(yōu)美,給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課文具體是怎么寫的?出示“它有一叢……賓客的到來!币痪。這也是它叫迎客松的原因。
。2)二奇在頑強的精神:
a迎客松是那樣的充滿生機,而課文卻說他“飽經風霜”(充分挖掘“飽經風霜”一詞的內涵)
飽經風霜是什么意思?(形容一個人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
請你想象一下,這棵屹立在黃山之巔的千年迎客松,可能會經歷哪些磨難?
b如果你是一名游客,看到這樣一棵令人稱奇的樹此時想對他說什么?
他的什么最打動你?這不禁讓人感受到它那(頑強的生命力、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板書:精神
c(出示迎客松圖片)你看這棵令人稱奇的迎客松,它枝干蒼勁,姿態(tài)優(yōu)美;它翠葉如蓋,生機勃勃;它彬彬有禮,熱情洋溢;它剛毅挺拔,形象可愛。迎客松不愧是黃山奇松的代表。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它的形象制作的。迎客松已蜚(fēi)聲中外,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迎客松作為國之瑰寶,是當之無愧的。假如你就是這棵迎客松,你的心情怎么樣?)(自豪齊聲朗讀)
4、按照這樣的學習方法自學描寫“陪客松”、“送客松”的語句,通過讀書體悟語言的優(yōu)美;
5、感悟文章的寫法
師小結:孩子們,剛才我們一起感受迎客松的優(yōu)美,陪客松的挺秀、送客松的獨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一段,看看作者是對它們進行描寫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看屏幕(出示三段描寫三大名松的文字)。(都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松樹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我們在寫作中也可以多多運用。三大名松既姿態(tài)優(yōu)美,又是那樣情深意重,難怪人們會對他們“情有獨鐘”,來,把這份喜愛讀出來)
(6)配樂讀課文
過渡:黃山的松樹就這幾種姿態(tài)嗎?
四、學習課文第三段
1、黃山奇松不愧是黃山一絕,它們千姿百態(tài),近看:或……或……遠看或……或……;從整體上看:有的……有的……這兒有個什么標點?讓學生說出省略號的作用。
2、還會有怎樣的奇松呢?看(出示課件)你能像書中迎客、送客、陪客松那樣起個名字說說樣子感受嗎?
生1:我給第一幅圖起名叫鴛鴦松,因為它們緊靠在一起。
生2:我給第三幅圖起名叫送日松,因為它面對夕陽,好像在跟夕陽道別呢!
生3:我給第五幅圖起名叫紫云松,因為它一團團的很像云,雙是紫色的。
3、用一個詞來總結,真是千姿百態(tài),(板書:千姿百態(tài))還可用什么詞來形容?
4、現在你知道黃山松奇在哪兒了嗎?用朗讀把它表達出來。
五、拓展遷移
孩子們,通過《黃山奇松》的學習,你是否已被這豐富的內容、精美的圖片、俊秀的文字打動了呢?你是否已深深地陶醉在這秀麗的景色之中了呢?你是否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沖動,產生一種強烈的創(chuàng)作激情了呢?
1、請同學們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研究學習,探索“黃山松為什么會呈現出千姿百態(tài)”這個問題,然后把研究的成果寫出來。
2、請同學們學習《黃山奇松》一文的寫法,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點寫一篇小作文。
《灰雀》教學設計13
【教材簡析】
列寧喜歡看樹林里的美麗灰雀,有一天不見了,著急的找遍了。后來知道是小男孩抓走了,列寧耐心教育,男孩放回了灰雀,列寧也保護了小男孩的自尊心。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會寫12個必寫生字。
2、通過朗讀課文,初步知道課文寫的:灰雀的美麗,列寧和小男孩都喜歡灰雀,灰雀從“有——不見——回來”的過程和男孩“心虛——知錯——改錯”心理變化。
3、感悟列寧耐心教育的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處事能力。
【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男孩幾次語言的變化以及他怎樣自覺改正錯誤的。感受列寧用愛心去感化小男孩的過程。
【教學過程】
1出示灰雀的相關圖片,觀察后引導正確朗讀課題。(會讀,書空)
出示列寧的圖片作簡單見紹。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設計意圖:利用直觀形象的內容激起學生對學生的興趣,進入課文,了解文本。)
2、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下去指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
引導合作朗讀生字和詞語,同桌研究如何去識記。教師設計先讓優(yōu)秀學生領讀,再自由鞏固朗讀。(注意翹舌音:渣、者、誠。)
教師小結:出示:白樺樹、胸脯、婉轉、面包渣。
帶領學寫:胸脯。(注意月字傍的`寫法。)【設計理念:練習寫字是小學語文課堂非常重要的內容,有意識的去培養(yǎng)學生寫好每一個漢字是很有必要的】。
4、利用胸脯作為線索的起點,展開對課文內容的學習。注意板書
a、 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含有這個詞的句子。朗讀分析得出:灰雀的美麗。
(從粉紅、深紅、跳動、婉轉歌唱去體會。)
b、灰雀的美麗吸引的列寧,那他是怎樣對待灰雀呢?
引導學生找到相關的句子進行有層次的朗讀指導。(每天、都要、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找遍了、他怕冷、多好的灰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從這些你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和關心。)
c、一天,列寧所喜歡的一只有著深紅色羽毛的灰雀不知道去哪里了?我們一起幫他找一找,好嗎?引導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
。ㄍ婪、老師配合男女同學分。)
教師引導挖掘人物的內心活動。
“沒、、、、、、沒看見”(心里害怕,不知道怎么說,所以說的吞吞吐吐。)
列寧自言自語的說:“多好的灰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一定會飛回來,它還活著!保ㄖ厘e了)
“一定會飛回來的!”男孩肯定的說。(決心該錯)
溫馨提示:教師在學生理解不是很到位的情況下,應該利用自己的姿體語言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以便可以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d、列寧愛灰雀怎么做,男孩怎么做,它是在誰的幫助下改正錯誤的?
。ㄒ龑W生自由發(fā)揮,教師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設計理念:新課程閱讀教學課非常注重學生朗讀的個人感悟,針對這點,教師設計了豐富的個性化句子朗讀內容,讓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列寧、小男孩彼此的內心變化,明白列寧的教育目的。】
四、小結教學內容
1、開火車形式朗讀生字,每個生字組詞朗讀。
2、選擇和老師一起分析過句子中的一句來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并說說從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驹O計理念:加深學生對字、詞的印象。激發(fā)學生說一說,悟一悟,落實目標,讓學生覺得每堂課都有收獲!
3、教師小結:列寧喜愛灰雀,也欣賞小男孩。男孩喜歡灰雀,在列寧的耐心教育下知錯就改,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五、延伸練習
1、課文中寫紅的有:粉紅、深紅,你還能寫出那些紅?
2在課文中摘抄四個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兩句自己覺得優(yōu)美的句子。
板書設計
每天 心虛
總要
經常 知錯
文本框: …… 找遍了
、 改錯
【整體感想: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翻滾的今天,教師必須革新觀念,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教學事件。在設計中,我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在學生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教學設計中可以看出,我時刻把握著語文教學的四大要素,課堂教學中包容了聽、說、讀、寫訓練,讓語文課真正做到語文味十足,同時貫穿了一定篇幅的情感教育,讓人文性也得到充分體現,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統(tǒng)一,構建和諧的閱讀課堂。設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時刻準備著課堂中有精彩的生產。這一個教學設計是在新課程理念下誕生的健康“產物”!】
《灰雀》教學設計14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在第一課時中,我就力求體現這一理念,讀懂文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去充分接觸文本,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體驗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習語文的方法千變萬化,思維方法亦然。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簡述的是列寧、灰雀和一個孩子之間的故事。列寧在公園了尋找三只惹人喜愛的三只灰雀當中的一只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男孩,經過交談,深受感動的男孩將灰雀放了回來。這個故事體現了列寧的善解人意,對男孩的尊重,愛護以及男孩的城實和天真。
通過言語和行動的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發(fā)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選編這篇課文,主要是要學生認識到列寧對兒童的愛護;通過對人物語言和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學生還可以受到愛護鳥類動物的教育。
學情分析
本文篇幅較長,難度的句子和詞語較多,文章中有幾個生字是平常不常見的,很容易讀錯,部分詞語的意思比較抽象,給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加了難度;列寧的循循善誘學生也不易領會!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結合我們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此本課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生的朗讀,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歡快、面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列寧發(fā)現灰雀消失之后,通過難心,得體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經過。
2、通過人物的神態(tài)和語言來領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于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題,激發(fā)興趣。(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1、出示列寧的照片,指名學生談談對列寧的了解。
2、學生交流后,教師簡介列寧。
3、出示灰雀圖,板書:灰雀。
師:我們來和這只灰雀打打招呼吧。齊讀課題三遍。指導書寫“雀”。
師:灰雀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列寧的故事,為了這只可愛的灰雀,列寧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趕快走進課文,美美的去讀一讀吧。
二、初讀感悟(設計意圖:養(yǎng)成讀書自學的好習慣。)
1、學生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學習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讀準“胸脯、白樺樹、散步、婉轉、面包渣、誠實”。
3、指名逐段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師適時指導。 4、生自由讀,以小組為單位賽讀課文,互相評價,幫助。 5、分角色朗讀課文。 6、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那幾個自讓段是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情的?那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讓段。(設計意圖: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并積累文中的詞語)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讓段。說說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課文是怎樣描寫三只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讀,體會灰雀的可愛。
借助多媒體,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列寧喜歡灰雀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列寧喜歡灰雀的句子。指導朗讀,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
4、齊讀課文第一自讓段。
5、就是這樣惹人喜愛的灰雀,第二天,那只胸脯深紅色的灰雀竟然不見了,它到哪里去了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設計意圖:養(yǎng)成正確,規(guī)范的寫字習慣。)
1、分組出示“渣、胸、脯、惜、低、誠” “郊,步,或,散,敢,者”
2、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記住這字的。
3、指導書寫。第一組強調左窄右寬,第二組強調“或、步、者”。
4、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作業(yè)講評。
五、課堂作業(yè)(設計意圖:鞏固字詞的學習。)
1、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1)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預料的相符。
。2)令人惋惜。
( ) (3)抬著頭向上看。
2、書寫生字并組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中的語句。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出示三只灰雀在枝頭唱歌,跳躍的.畫面。
2、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列寧每天都來這兒散步,和他們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寧發(fā)現風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去哪兒了呢?
二、精讀課文,感悟真愛。(設計意圖: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1、自由讀課文的2---10自然段,看看那幾段話是列寧講的,那幾段話是小男孩說的?找出來。
2、灰雀不見了,列寧的心情是怎樣的?(急)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出示“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指導朗讀。
3、列寧看見了一個小男孩,他對小男孩說了什么呢?
出示:(1)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2) 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3)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4)會飛回來?
細細讀這些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指導朗讀。列寧的關心,惋惜,焦急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字來概括,是什么呢?(板書:愛)
4、聰明的孩子,小灰雀去哪兒了呢?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呢?說一說。
出示:(1) 沒我沒看見
。2)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
細讀這幾句話,你對那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用朗讀的形式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嗎?指導朗讀。
5、小男孩為什么要捉這只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列寧的愛是給小鳥自由,小男孩的愛卻奪去了小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6、分角色朗讀課文的3---10自讓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體會。(設計意圖:感受孩子的誠實,列寧對孩子的愛。讀寫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1、出示灰雀在枝頭歌唱的畫面。在列寧真該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森林?,灰雀有在枝頭歌唱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11---13自然段。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討論交流。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3、朗讀課文最后三個自讓段。
4、課堂練筆:
。1)(課件出示)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頭歌唱的灰雀,你想對小男孩和列寧說些什么呢?請在課本的空白處寫下你的“三言兩語”。
(2) 學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設計意圖:聯系實際,拓展知識。)
1、這個故事寫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感動了小男孩,放回了灰雀。及時改正了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個別交流。
五、課堂作業(yè)
1、讀一讀,寫一寫。
。1)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我從“”體會到 。
。2)“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我從“一定”和“!”里推測出男孩當時想 。
2、摘抄課文中描寫灰雀的句子。
板書:
灰雀
(惹人喜愛)
列寧
男孩
教學反思:
《灰雀》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的第五課。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yǎng)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課文寫得非常含蓄,通過語言和行動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事件的發(fā)展進程,是本篇課文在表達上的主要特點。根據文本的這一特點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人物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列寧的善良、寬容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覺得自己的設計雖抓住了課文的脈絡和大的框架,對一些細小的枝節(jié)考慮不周全,學生練習的板塊還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比如本堂課,我和學生在探討上進行的十分圓滿,但我卻有些忽略了朗讀指導這一塊。語文課堂,朗讀占有極大的比重,究竟怎樣合理地朗讀,才能做到做適合于學生的發(fā)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與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發(fā)生共鳴,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才能有跡可循。我在教學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讓學生融入角色,將感情帶入文中,激情朗讀。可在實際教學中,我自覺還缺乏合理指導的手法,因而,課堂上,學生始終無法讀出列寧焦急尋找的語氣,而這句又是一句長句,學生不能把它讀準確。而此時,我本該發(fā)揮作用,示范朗讀,可我卻忘了這么做,可見,我的臨場應變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學生并沒有很好的進行朗讀情況下,我就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在朗讀環(huán)節(jié)中,我還不會采取多種方式教學,這是我今后需要不斷學習的其中一方面。
如能安排讓學生動筆寫寫,做到讀寫結合,效果可能更好。從這堂課中,我不僅明白了臨場應變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準備,才能讓課堂更好的完成,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多的發(fā)展;而在課堂教學時,做好隨時的應變的準備,讓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縛,又能真正讓課堂的時間做到合理的運用。
整堂課從總體看,還算成功,但細細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嘗試,然后不斷發(fā)現不足,加以改進的過程。所以,我相信,認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我會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灰雀》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詞,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潛力。
2,理解課文的資料,學習小男孩有錯就該的的好品質,作個誠實的好孩子。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意思的潛力。
2,理解課文,學習小男孩誠實的美德。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列寧也沒再問那個男孩,因為他已經明白男孩是誠實的。”這是難點。因為課文沒有明確寫小男孩告訴了列寧灰雀哪去了,他怎樣明白“必須會回來,它還活著”,務必在學習了課文后聯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因此有必須的難度。
【課前準備】
灰雀的圖片、列寧的圖片、列寧的簡介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jié)課的.資料(4分鐘)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預習了課文里的生字,此刻我們再來復習一下,把它們牢牢記住,好不好?(指名2—3名學生認讀,大約1。5分鐘。)
胸(xiōng)脯(pú)樺(huà)散(sàn)誠(chéng)。╞ìng)蹦(bèng)
下方我們再來認認它們,我們來開小火車,看看哪列小火車開的又快又好。(2分鐘)
。▽W生的表現加以鼓勵和表揚。)我們開完了小火車,下方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導入(2分鐘)
放映列寧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說說看這張圖片上的人是誰。浚▽W生回答:列寧)對了,他就是列寧,那有沒有人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列寧呢?下方老師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列寧。放映課前準備的列寧的簡介。這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發(fā)生在我們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三,學習第一段(5—7分鐘)
放映有三只灰雀的圖片。下方請同學們看這張圖片,你們看,在這張圖片上有三只灰雀在枝頭上歡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啊,你們看它們可愛嗎?(回答:可愛)
恩,好,這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跟灰雀有關,下方我們來學習課文的第一段。因為這天要學習的課文自然段比較多,我們先把這些自然段前面標上序號。
下方老師想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哪位同學想嘗試一下?(指名2—3學生讀),老師期望一位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在課文中找出描述灰雀特點的句子。然后老師請同學來回答。
讀完后,指明2—3名學生回答,(課文描述灰雀特點的句子“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加以表揚。
下方我們來看一下課文,里面有兩個詞:郊外,歡蹦亂跳。請大家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歡蹦亂跳:形容健康、活潑。)
過渡:
放映兩只灰雀的圖片(學生會在下方議論)同學們,你們是不是發(fā)現這張圖片少了一只灰雀啊,那到底是少了那只灰雀呢?之后放映兩張圖片讓學生加以比較,作出解答。
為什么會少了一只胸脯深紅的灰雀呢?這到底是怎樣回事呢?下方我們來學習下方的自然段。
四,學習第2—10段(8—10分鐘)
1,咱們還是跟剛才一樣,一位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當列寧發(fā)現深紅胸脯的灰雀不見了,他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從哪幾句能夠看出?(很著急,在周圍的樹木中找遍了,也沒找到”)
﹝2﹞明白學生讀小男孩的話,再說說他的心理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不敢講—————————肯定地說,說明小男孩認識到了自我的錯誤。)
﹝3﹞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的過程
a.列寧說:“那必須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丁。天氣嚴寒,它怕冷!保柡鴮G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明白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我的感情來啟發(fā)男孩自我覺悟,以情育人。)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可惜”表達了列?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明白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
﹝4﹞我們把列寧與小男孩對話這部分有感情地讀一讀,誰能讀出什么語氣(讀出列寧對灰雀喜愛之青,丟失后惋惜之情,要讀出小男孩思想變化,每次對話語氣是不一樣的,第一次小男孩說沒看見時態(tài)度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虛,第二次小男孩沒出聲,要讀出他內心有斗爭,第三次小男孩承認了灰雀還活著,但說話時有些膽怯。最后小男孩態(tài)度是堅定的。)
教師:我們學完了這段,課文里有2個成語,期望大家聯系上下文理解他們的意思:(自言自語:自我跟自我說話,一般在心中有事,總放不下時就會自言自語。可惜:值得惋惜。)
五,學習第11—13自然段(8——10分鐘)
。ū疚牡慕虒W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所以仍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自我理解課文)
1,這只丟失的灰雀是怎樣回來的?你從哪看出來的?為什么?(這只丟失的灰雀是小男孩送回來的。因為列寧看到鳥的同時看到了那個小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著頭。從這能夠看出小男孩明白自我錯了,很懊悔,很不好意思,所以低著頭)
2,從小男孩的表現說明什么?(說明他知錯就改,是個誠實的好孩子)———————教導學生要做個誠實的孩子,不能撒謊,作錯事后,要知錯就改,做個誠實的孩子。
3,列寧為什么沒有再問那個小男孩?他是什么時候預料到這只鳥在小男孩那兒?(列寧看到灰雀已回來了,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所以就沒再問。當小男孩說:“會飛回來的,必須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绷袑帍男∧泻⒄f話的口氣已料到鳥就在他那兒)
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下方我們來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5——7分鐘)
六,總結:(2——3分鐘)
這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共有13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講列寧在郊外養(yǎng)病期間,每一天都在公園散步,他十分喜歡公園里的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講有一天,列寧發(fā)現那只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以為它死了,感到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訴列寧灰雀死了,只是堅定地說,它會飛回來。第11——13自然段講第二天,列寧果然看到了那只灰雀,但他沒有問那個男孩,因為他明白男孩是誠實的。
課文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既寫出了列寧對小男孩的教育過程,又寫出了小男孩心理認識的過程。人物的內心活動外化為語言,二者相互交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并有機地融合在一齊。
板書設計:(略)
【《灰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灰雀教學設計05-01
《灰雀》教學設計【經典】12-13
《灰雀》教學設計01-21
灰雀教學設計10-12
《灰雀》教學設計06-27
《灰雀》教學設計01-16
灰雀優(yōu)秀教學設計02-03
灰雀教學設計15篇05-01
《灰雀》教學設計15篇07-25
《灰雀》教學設計15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