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烙餅問題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烙餅問題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簡單的烙餅問題,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4、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尋找合理、快捷的烙餅方案。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三張圓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多媒體出示圖片:雞蛋。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雞蛋)如果煮熟一個雞蛋大約要用4分鐘的時間,那么煮熟10個雞蛋大約用多長時間呢?(學生作答)
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都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從數學的角度來研究烙餅的方法吧!
師:隨機板書課題——烙餅問題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讀信息,理解烙餅規(guī)則。
課件出示情境:同學們,圖中媽媽已經開始烙餅了,你們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生答)
師: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是什么意思?兩面都要烙又是什么意思?(生答)
。ǘ┯^察學習,探究兩張餅的最佳烙法。
1、明確烙一張餅的時間。
師:想一想,如果烙一張餅,需要多少時間?(生:6分鐘)
師:為什么是6分鐘?(生答)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用流程圖把剛才這位同學的烙餅過程板書下來。
板書:一張:正反
3分鐘3分鐘(6分鐘)
2、探究烙兩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師:同學們,想一想:如果烙兩張餅,怎么烙?有幾種可能?(同桌合作,用圓紙片代替餅進行實踐并作好記錄)
匯報交流:學生回答并上臺演示,教師板書。
第一種:12分鐘。
板書:兩張:(1)正(1)反(2)正(2)反
3分鐘3分鐘3分鐘3分鐘(12分鐘)
第二種:6分鐘。
板書:兩張:(1)正(2)正(1)反(2)反
3分鐘3分鐘(6分鐘)
師:同學們,通過合作演示同樣烙兩張餅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答案,你們認為那種烙法最快?為什么第一種烙法多用了6分鐘呢?(學生展開討論)
師生共同小結:就是說本來可以兩張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種每次只烙了一張,浪費了空間,也浪費了時間,所以多用了6分鐘。
師:如果我們要盡快的把餅烙熟,你會選擇哪種烙法呢?(生答)我們給第二種烙法取一個名字,就叫做“兩餅同烙”。(板書)
。ㄈ﹦邮植僮,探究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現在媽媽烙幾張餅?(3張)瞧瞧小精靈提的什么問題,誰來讀一讀?(生讀)那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呢?(生答)
師:回答得很好。現在我們來分組動手烙一烙吧?纯丛鯓硬拍馨3張餅最快的烙熟,在動手之前,我們先看清要求。(課件出示數學信息:探究要求)。
師:請小組長拿出3張圓紙片當作3張餅,小組進行合作,動手操作烙餅。(生操作,師巡視)
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師板書。
第一種:3張(1)正(2)正(1)反(2)反
3分鐘3分鐘
。3)正(3)反
3分鐘3分鐘(12分鐘)
第二種:3張(1)正(2)正(1)反(3)正
3分鐘3分鐘
。2)反(3)反
3分鐘(9分鐘)
師:同學們,請你們比較一下這兩種不同的烙法,為什么都是3張餅一種需要4次,另一種需要3次?(同桌相互交流說說)
教師引導歸納:常規(guī)的烙法,先把兩張餅放進去,正反面烙完后,再烙第3張。第3張餅的兩面得一面一面烙,浪費了其中一個位置。經過合理安排,烙餅的時候盡可能使鍋里有兩張餅在那里一起烙。這樣就不會浪費空間,最省時間。所以我們在平時解決問題時,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它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像這種輪流交換著烙確實很快。這種烙法幫我們解決了數學難題,我們也可以給它取個名字叫“交替烙”或“輪流烙”(板書)。
師:同學們,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事先做好安排、想好策略,這樣就能節(jié)省時間和空間,提高辦事效率。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充分利用空間。
三、總結方法,探究規(guī)律。
師:下面我們來研究烙4張餅,條件不變。誰能不能動手擺擺就知道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大家先想一想,你來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清楚。(實在想不出來的可以借助學具幫忙)。
1、反饋烙4張餅的方法。
師:如果烙4張餅,怎樣烙?(生答)師板書4張分成2張2張。能不能說得更簡單一些?(可以說2張2張烙)最少需多少時間?現在老師請一位同學上臺烙一烙,大家?guī)退麛狄粩道语灥拇螖岛脝?(觀察后生答:4次12分鐘)
2、反饋烙5張餅的方法。
師:如果烙5張餅,怎樣烙?你能不能很快說出烙5張餅最少烙幾次?最少需多少時間?
生:上臺演示、講解:先烙2張再烙3張共5次,需15分鐘。
3、出示烙6、7、8、9、10張餅的課件。
師: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大屏幕上的表格,如果烙6、7、8、9、10張餅,分別至少要烙幾次,需要多長時間?(生答完成表格)
師:請仔細觀察這個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得出:最短的總時間=烙餅的次數X烙每一面餅的時間(1除外)烙餅的次數=烙餅的張數(1除外)。
師:找到了規(guī)律我們解決問題就容易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合理地安排時間,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四、結合實際,實踐應用。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找到了烙餅的規(guī)律,總結出了公式,我們就利用這個規(guī)律和公式來計算一下給我們班的每一位學生烙一張餅至少需要幾次?最少需要多長時間?(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五、課堂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想說些什么?(同桌互說)
師:老師也希望大家能夠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提高效率,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教材簡析:
《烙餅問題》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運用。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看餅如何烙的經歷,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想就用這個學生熟悉的情境為切入口,通過例舉、觀察、合作討論、優(yōu)化,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三張餅如何烙才能盡快讓大家吃上餅”,以及歸納出按怎樣的順序安排才會使所用時間的總和最少。
教學目標:
1、學生在經歷烙餅的具體過程中學會如何合理安排最省時間,從而體會做事情要進行合理的安排。
2、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案,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感受運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教學難點:
尋找合理、快捷的烙餅方案。
教學過程:
一、預設情景,走進生活。
師:同學們,吃過雞蛋嗎?煮熟一個雞蛋大約用5分鐘,煮熟6個雞蛋大約用多長時間?(30分鐘)
師:你是怎么煮的?請你說一說。(煮1個需要5分鐘,煮6個需要30分鐘。)
師:你是一個一個煮的,這是一種方法。還有沒有跟他不同的煮法?
生:只需要5分鐘。
師:請你說說怎樣煮只需要5分鐘?
生:煮1個需要5分鐘,6個一起煮也只需要5分鐘。
師:這樣煮行嗎?(征求全班同學的意見——生齊:行。
師:當能6個一起煮時,只需要5分鐘,這是一種好方法,不但節(jié)省了時間,還節(jié)省了能源。
師:孩子們,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實際工作中,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能源,經常要用到最優(yōu)策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研究的是烙餅問題。
二、圍繞主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烙餅情境(先出示112頁主題圖的條件部分):
師:你瞧,媽媽已經開始烙餅了,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
師:每次只能烙2張餅是什么意思?(生:鍋里最多只能放兩張餅)
生2:兩面都要烙。
師:每一個餅都有兩個面,為了便于研究,我們就把它稱為"A面"和"B面"。
2、烙一張、兩張餅,進一步說明烙餅規(guī)則。
師:根據圖中信息,如果媽媽只烙一張餅,需要多少時間?
生:烙1張餅需要6分鐘。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烙的?
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鐘,再翻過來烙另一面也要3分鐘,3+3=6,所以烙熟1張餅最少需要6分鐘。
師:你們都這樣烙嗎?
師:如果要烙2張餅,需要幾分鐘?(6分、12分)
師:我們用1號、2號餅親自烙一烙。
匯報:說一說你用了幾分鐘?
生1:烙2張餅需要12分鐘。(師:為什么?說一說你的方法)
師:還有不一樣的嗎?
生2:烙2張餅只需要6分鐘?(為什么用的時間不同,請你說說你的理由)
師:那種方法更節(jié)省時間?它為什么能節(jié)省時間?(指兩名學生說)
生:2張餅同時烙。
師――板書:2張:1正2正,1反2反
討論:為什么烙1張餅需要6分鐘,烙2張餅也只需要6分鐘?(2張餅同時烙)
師小結:也就是保證每次鍋里都有兩張餅,這樣才能不浪費時間和能源,所用的時間也最少。(課件出示)
3、烙三張餅,體驗模型思想,自主設計方案。
出示主題圖的下部分,理解題意
師:小紅說,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要烙幾張餅?(生:要烙3張餅)
師: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是什么意思?(生:就是怎樣烙餅需要時間最少)
師;烙3張餅,怎樣烙所需時間最少?
師:請你想一想、猜一猜。
師:看來,你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了。(然后指名說)
師:剛才是同學們的猜測,下面同桌合作,動手烙一烙,驗證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確的。
(1)學生分組嘗試烙餅。(教師巡視并做個別指導)
。2)匯報交流。(預計有18分鐘、12分鐘、9分鐘)
師:我們用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猜測,烙完3張餅要用幾分鐘?
預設:
小組展示出三種方法:
、僖粡堃粡埨樱豪右粡堃3+3=6(分鐘)烙三張要:6×3=18(分鐘)
師:請你說說這種烙法怎樣?有沒有不一樣的?
先同時烙兩張,再單獨烙第三張:同時烙兩張6分鐘,烙一張也要6分鐘,6+6=12(分鐘)
師:它的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猜測烙3張餅需要12分鐘,比起一張一張烙,的確節(jié)省了時間,為什么?(第1次2張同時烙)
師:還有哪些同學是跟他一樣的?動腦筋想,有沒有更短的時間?
餅1,餅2先烙正面,再烙餅1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最后烙餅2、餅3的反面,共烙了3次即3+3+3=9(分鐘)
師:看明白了嗎?誰再來演示一下?
②6分鐘,我是用2個平底鍋同時烙。
師:聽清楚他的意思了嗎?他說要怎么樣?你的想法是挺好的,想提高效率,但現在只有一個平底鍋,6分鐘能烙完嗎?
(3)比較、討論、總結。
師:你們認為要想盡快吃上餅,哪種安排最合理?
師:只用9分鐘的烙法有特點?為什么它能節(jié)省時間?
生:這種烙法鍋里始終有2張餅,不是9分鐘的其他小組烙餅時有時候鍋里只有1張餅。
再次實驗:鍋里始終有2張餅這是節(jié)省時間的秘決,因此老師建議,能同時烙盡量同時烙,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我們再一次用實驗證明這種烙法到底是幾分鐘,開始吧。
實驗結果:第二次實驗,你發(fā)現烙完3個餅最短的時間是幾分鐘?(9分)都會烙了嗎?
指前一次12分鐘的同學再次板演。
師:在我們的合理安排下,使鍋里始終有2張餅在烙,只用了9分鐘。這對于3張餅來說就是最合理的方法,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交替烙法。
小結:3張餅的最佳烙法只用了9分鐘。它的秘訣在于每一次鍋里始終有2張餅在烙,沒讓它閑著。
4、對比2張餅和3張餅的烙法,體驗優(yōu)選法。
5、烙4張餅。
師:如果要烙4張餅,你能很快地說出它的最佳烙法和所用的最少時間嗎?
師:下面同桌倆人合作,先想一想怎樣烙?然后把烙的過程像老師一樣記錄在科作業(yè)紙上,不會記錄的同學也可以一個人烙一個人記錄。
師:4張餅烙完了,怎樣烙?哪一小組來演示一下,一人烙一人記錄在黑板上。
師:你們的烙法跟他們一樣嗎?(一樣)
師:這種方法也就是2張2張地烙,最短時間是幾分鐘?小結:每一次鍋里都有2張餅,沒讓它閑著,所以這是4張餅的最佳方法。(課件出示)我們可以把這種方法簡單地記為:2+2。也就是怎樣烙?(也就是2張2張地烙)
6、烙5張餅
師:5張餅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呢?大家不擺學具,你能不能直接說出它的最佳烙法。
生:先烙2個,再烙3個。
師:烙2個需要幾分(6)烙3個需要幾分(9),一共需要幾分鐘?(15)
小結:烙5張餅先2張2張地烙,再烙剩下的3張,這樣最節(jié)省時間:2+3。
7、烙6-10張餅,探討烙餅的次數與餅的分組方案間的規(guī)律。
師:烙6張餅、7張餅、8張餅呢,最快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里合作探究,并把你們的結果填在表里。
師:烙6、7、8張餅最佳烙法是?最少需要多少時間?(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課件)烙9、10張餅最少需要多少時間?(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課件)
三、發(fā)現規(guī)律。
師:通過前面的烙餅活動,你有什么發(fā)現?(引導學生從烙餅的方法和表中的數據兩方面尋找規(guī)律)
預設:
師: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怎樣烙最方便又最節(jié)省時間?烙餅的張數是單數呢?
烙餅所用的最少時間與餅的張數有什么關系?
生1:我發(fā)現當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2張2張烙最省時間;當烙餅的張數是單數時(除1張餅外),先2張2張烙,剩下的3張按烙3張餅的最佳方案烙,這樣所用的時間最少。
生2:我從表中發(fā)現,除1張餅外,烙餅的張數乘3等于烙餅所需的最少時間。
師:“3”是什么?師:就是烙餅的張數乘烙每面所需的時間等于烙餅所用的最少時間!
板書——烙餅的張數×烙每面餅的時間=烙餅所用的最少時間。
四、結合生活、實踐應用。
1、基礎練習
我們班一共有幾個人?(45人),每人吃一張餅,最少要烙用多少時間?
2、拓展練習:
煎魚:一只鍋每次最多煎兩條魚,煎第一面要2分鐘,煎第二面要1分鐘,煎三條魚最少要幾分鐘?(5分鐘)
五、全課總結。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3
【學情與教材分析】
《烙餅問題》是數學廣角中“優(yōu)化問題”的第一課時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怎樣合理安排操作最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烙餅,但缺乏烙餅的。實際經驗,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演繹、例舉、觀察、合作討論、優(yōu)化等方法,由直觀到抽象,幫助學生理解“怎樣烙餅才最合理”的實踐策略,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優(yōu)化意識。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12頁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烙餅問題使學生體會統(tǒng)籌兼顧、合理安排的數學思想。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解決烙餅問題使學生體會統(tǒng)籌兼顧、合理安排的數學思想。
【教學難點】
在探究活動中,體會科學安排的最優(yōu)化,體驗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教具,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早餐都吃些什么?(牛奶、雞蛋、豆?jié){、包子……)看來,大家都很注重早餐的營養(yǎng)搭配。
1、有同學說早餐吃了煮雞蛋,老師有個問題想考考大家:煮一個雞蛋要用7分鐘,煮5個雞蛋要用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師小結:把5個雞蛋同時放到鍋里一起煮,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能節(jié)約資源,看來煮雞蛋是要講究策略的。
2、吳老師家早晨喜歡烙雞蛋餅吃,你知道嗎?烙餅也是要講究策略的喲,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烙餅的策略。(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出示烙餅要求(課件出示112頁例1圖片)
誰來說一說吳老師家烙餅的要求是什么?(幫助理解①每次只能烙兩張餅;②兩面都要烙)
1、探索烙兩張餅的方法。
吳老師家有兩口人,要烙兩張餅,想一想,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呢?
。1)找1人上黑板上演示(說的同時師在黑板上用圖示來表示)。
。2)大屏演示烙兩張餅的過程,理解烙1張餅用了3分鐘。(3分鐘同時烙了兩個面,兩個面和在一起就相當于烙了一張餅,所以烙一張餅用了3分鐘,2張餅就用了6分鐘)
。3)師小結:兩張同時烙就充分利用了鍋里的空間,節(jié)省了時間和資源,這就是烙兩張餅的最佳方法。
2、探究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
謝謝同學們,讓吳老師家的兩口人在最短的時間里吃到了這兩張餅,可是,兩張餅不夠吃,想要烙三張餅,早晨時間這么寶貴,請你們?yōu)槲蚁胂朕k法,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吃上餅呢?
(1)你可以獨立的動腦筋想一想,也可以和你同桌用老師給你準備好的圓片代替餅來烙一烙。(師巡視)
(2)誰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么烙得呢?
、僖粋學生演示用12分鐘的方法,另一個學生用圖示來表示。
、趯W生演示用9分鐘的方法。
a:一個學生演示一遍(演示的過程中師追問:為什么要把2號餅拿出來?還沒烙熟呀?)
b:找兩個學生,一個演示一個用圖示來表示。
c:全班獨立的擺一擺,掌握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3)師小結:9分鐘3張烙熟了嗎?我們把3張餅交替的'來烙,這樣就只需要9分鐘,我們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就叫它“交替法”好嗎?(板書交替法)
。4)對比:同樣是烙3張餅,(師手指圖示)這種烙法用了12分鐘,交替法只用了9分鐘,節(jié)省了3分鐘,這3分鐘是怎么節(jié)省出來的呢?
、俳Y合學生匯報師小結:第一種方案,烙第3次和第4次的時候鍋里有空位(“——”標注),這樣就浪費了時間;使用交替法,鍋里每次都能保證有兩張餅,沒有空位,所以就節(jié)約了時間,節(jié)約了資源。像這樣交替烙餅的方法就是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
3、總結最優(yōu)法
同時烙和交替烙是烙2張餅和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最優(yōu)方法屬于數學里“運籌法”的知識。出示課件,了解“運籌法”的有關知識。
運籌法正是我國大數學家華羅庚爺爺所研究的問題。大數學家想到的方法同學們都想到了,真了不起!看來你們具有當數學家的潛質。
4、脫離學具,探索烙4張、5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1)如果要烙4張、5張餅,不用學具,你能找到烙4張、5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嗎?最少需要幾分鐘?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組里交流交流。
學生匯報,師小結:突出分成幾張幾張來烙,最少時間就是這幾部分時間相加的和。
。2)師完成表格。
5、深化提高、總結規(guī)律
師:要烙6、7、8、9……張餅,又可以分成幾張幾張來烙呢?所用最少時間是幾分鐘呢?
。1)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2)學生匯報完成表格。
(3)強調烙餅過程的優(yōu)化。
。4)師小結?磥硗瑢W們已經會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烙餅的最優(yōu)化方法來解決數量較多的餅的烙法,就是將較多餅分成幾個2張來烙,或是幾個2張和1個3張來烙,就是烙這些餅的最優(yōu)方法,再把幾次的最少時間相加,就是烙這些餅所用的最少時間。
。5)仔細觀察表格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交流匯報,師生小結:
、佼斃语灥膫數是雙數時,就2張2張的烙,當烙餅的個數是單數時,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按最佳方法烙,這樣最節(jié)省時間。
②最少時間=餅數×烙一張的時間
三、鞏固應用,深化理解
1、汽車站附近有一個烤魚店,店里的烤魚鐵板一次只能放2條魚,兩面都要烤,每面需要4分鐘。一位顧客要5條魚,離汽車開車時間還有10分鐘,能來得及烤嗎?
2、烤魚店里的另一塊大烤魚鐵板一次能放3條魚,兩面都要烤,每面需要4分鐘。這位顧客要5條魚,離汽車開車時間還有10分鐘,能來得及烤嗎?
四、全課小結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優(yōu)化問題,烙餅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是它里面有更多的豐富的知識等著大家去思考。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合理的安排事情,這樣可以提高效率,節(jié)約時間。最后送大家一句話:愛迪生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五、板書設計
烙餅問題
2張餅同時1正2正1反2反6分鐘
3張餅交替法1正2正1反3正2反3反9分鐘
【教學反思】
《烙餅中的數學問題》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通過教學除了教給學生知識外,還要給學生留下點什么,我認為"餅"如何烙最優(yōu)以及其中蘊含的規(guī)律固然重要,但這只是知識技能的范疇,我不想僅停留在就知識教知識的層面上,比知識更重要的是蘊含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這些才是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終生發(fā)展最重要的東西。在同時烙兩張餅時,就給孩子滲透3分鐘同時烙了兩個面,兩個面和在一起就相當于烙了一張餅,所以烙一張餅用了3分鐘,2張餅就用了6分鐘這樣的思想,有了這樣的數學思想,無論烙幾張餅,學生都能迎刃而解。同時,借助學具操作,經歷探索“烙餅”中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步掌握烙餅的最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體會優(yōu)化思想。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發(fā)展目標
1.通過實例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解
決問題的能力。
2.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體會優(yōu)化思想
教學難點:理解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制作、確定分組形式
教學形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按學生能力由低→高依次編號①②③④)
教學過程
小班特征活動預設
引入
一、課前談話,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人有兩大寶,你知道是什么嗎?猜猜看。(雙手和大腦
2.說得非常正確,今天我們就用自己的雙手合大腦來解決生活中的一個數學問題,好不好?
二、創(chuàng)設情境,解讀信息。
1.(板書:餅)餅,你吃過嗎?吃過哪些餅呢?
2.(板書:烙)“烙”,是指放在器物上烤熟的意思,烙餅是把餅放在器物上烤熟。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和學習烙餅問題。
三、自主探究,研究烙法。
探究雙數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1.課件出示圖:這位阿姨家今天來了好幾位客人,阿姨要烙餅招待客人,我們一起幫阿姨烙餅好嗎?你從圖中讀懂了哪些數學信息?(最多烙2張、兩面都烙、每面3分鐘)
。1)烙一張餅最快要幾分鐘呀?你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把一只手當餅,數學書當鍋,一起演示烙的過程。
嗤啦,三分鐘,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鐘,反面熟了。
烙了計策?聽到幾聲嗤啦聲,烙了幾次?
(2)烙兩張餅最快要幾分鐘呢?最快是什么意思?
誰來演示?
。3)為什么烙一張餅和烙2張餅的時間都是6分鐘(一樣多)呢?可以同時烙,同時烙有好處嗎?“同時”這兩個字用得好。老師給他寫下來
現在,我們一起來烙2張餅(嗤啦,三分鐘,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鐘,反面熟了,聽到幾聲嗤啦聲,烙了幾次?)
。4)你可以將烙餅的過程寫下來或畫下來嗎?試試看。
2.(1)有了剛才的經驗,烙4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呀?你又是怎么想的'?
。2)同桌再用雙手做餅,來烙4張餅,開始!學生動手操作4張餅的烙法。請同學上臺演示。烙了幾次?
3.(1)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烙餅經驗了,烙6張餅要幾分鐘呢?你又是怎么想的?(6+6+6=18分鐘)
。2)誰愿意到黑板上用手做餅,烙給大家看一看。
指名學生上臺,在黑板上畫好的圓圈里演示6張餅的烙
法。
4.總結偶數張餅的烙法:兩張兩張同時烙。
請你仔細觀察偶數餅的烙法: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
四、合作交流、探究烙法。
烙三張餅問題的優(yōu)化
1.爸爸回來了,那3張餅最少要幾分鐘呢?要達到最快,我們要考慮什么?把象棋當作餅,擺一擺,并把你的過程寫下來或畫下來。
要求:(1)先獨立思考
。2)小組討論。
小組輪流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的?烙了幾次?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長時間烙完?
記錄員負責紀律你們組的方法。
匯報員準備匯報
【預設】方法一:一張一張地烙,共18分鐘;
方法二:先烙兩張,再烙一張,共12分鐘;
方法三:先烙1、2號餅的正面,接著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最后烙2、3號餅的的反面,有9分鐘。
【機動】如果學生想不到第三種方法則進行啟發(fā)引導:
在用第二種方法烙第3張餅的時候,本來一次可以烙兩張餅的鍋現在只烙了一張,這里可能就浪費了時間。想一想,會不會還有更好的方法呢?啟發(fā)學生發(fā)現:如果鍋里每次都烙兩張餅,就不會浪費時間了,問:一張餅正反面分別要烙3分鐘,怎樣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兩張餅呢?
。3)討論:
、偕厦嫒N方法是否都可行?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
、跒槭裁催@樣烙只需要9分鐘?一開始的烙法有什么問題?
(一開始的烙法中,烙第三張餅時鍋的另一半資源(烙的位置)浪費了。而交替烙則沒有這個問題。)沒錯。交替烙最大限度地使用了鍋的資源,從而節(jié)約了烙的時間。
小結:我們稱這種最省時間的方法為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
。4)好,一個同學的2只手當作2張餅,另一個同學的1只手當作1張餅,把2本書疊在一起當作鍋,同桌合作烙3張餅,開始!同桌合作,開始烙餅。
2.下面該烙幾張餅啦,5張餅,四人小組討論一下,看哪個小組烙的最快。
預設:方法一:3+29+6=15分鐘
方法二:演示同學們看明白了嗎?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2、能力目標
(1)使學生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教學難點:合理的`烙餅方法;規(guī)律的揭示。
教學關鍵:
三張餅的合理性烙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片、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游戲。
2、揭題:
同學們吃過烙餅嗎?知道怎么烙的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烙餅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烙餅問題。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多媒體課件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發(fā)現信息。
2、討論烙1張餅、2張餅,要用幾分鐘,怎么烙?
3、合作交流,探究問題
、俸献鹘涣骼3張餅的方案,用圓片擺一擺,完成表格。
、趯W生匯報不同的方案,并上臺演示。
③ 小結,師展示烙3張餅的最佳方案。
4、討論烙4張、5張餅、、、、、、10張餅的方法。
5、發(fā)現規(guī)律,總結烙法。
6、小結:
餅的張數×烙1面的時間=所用的最少時間(餅數>1)
三、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1、幫助媽媽。
2、教材114頁做一做第一題。
3、煎雞蛋問題。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合理安排事情,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老師希望大家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合理安排時間運用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烙餅問題的研究,掌握烙餅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2、經歷探究過程,體會化歸、轉化等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學會用畫圖等方法分析問題。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合理安排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探究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案。
教學難點:
理解烙不同張數餅的最優(yōu)方案的關鍵是“讓鍋里始終都烙2張餅”。
教學準備:
教具餅、學具餅、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問題研究,從“小”入手。
1、觀察情境圖,理解烙餅規(guī)則。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和烙餅有關的數學問題,(板書,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觀察指著大屏幕)小紅家正在烙餅,同學們能從圖上得到那些信息?(課件呈現烙餅要求:“每次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要烙3張餅”)
生:鍋里一次只能烙2張餅,餅的兩面都要烙,每烙好一面需要3分鐘,一共需要3張餅。
師:說得真好,真棒!
2、演示操作,直觀感知。
師:在解決烙3張餅之前,我們先來解決烙1張餅,需要幾分鐘?現在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教具,我們把白色那面當成餅的正面,把黃色那面當成餅的反面,請大家試著烙烙1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需要6分鐘,先烙餅的正面,再烙餅的反面,一共需要6分鐘。
教師配以課件演示并適時板書:1張餅,6分鐘。
師:如果要烙2張餅,需要幾分鐘?
生:需要6分鐘,先烙餅A和餅B的正面,需要3分鐘,再烙餅A和餅B的反面,也需要3分鐘,一共需要6分鐘。
師:那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么烙2張餅與烙3張餅的時間是相等的?
生:因為一張鍋里可以同時烙2張餅,烙1張餅需要6分鐘,2張餅同時烙也需要6分鐘。
教師配以課件演示適時板書:2張餅,6分鐘。
二、合理安排,分類思考。
1、優(yōu)化策略,理解省時的道理。
師:現在讓我們試著烙烙3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可以分小組邊烙邊記錄時間。
生:需要9分鐘、12分鐘。
師:請用時最少的同學到黑板前給大家展示烙法。
生:先烙餅A和餅B的正面,需要3分鐘,再把餅A取出,把餅C放進去,烙餅C的正面和餅B的反面,需要3分鐘,最后餅B烙熟后,把餅B取出,把餅A和餅C的反面放進去,需要3分鐘。一共烙了3次,每次3分鐘,共需要9分鐘。
師:課件演示9分鐘烙法便于增加印象。
2、實踐探究,解決3張烙餅法。
師:課件演示其他及其他兩種費時方法,請同學們考慮這兩種方法與9分鐘烙法相比有何不妥?比較三種不同的方法,你會選擇哪種?對比交流中追問。
師:仔細觀察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得出浪費資源,又節(jié)省時間。并再次用列表方式再次解釋烙3張餅需要9分鐘時間。得出第三種方法烙餅的最優(yōu)方案是:每一次盡可能地讓鍋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餅,這樣既沒有浪費資源,又節(jié)省時間。表揚剛才黑板前烙餅正確的`同學。
3、更多張餅、學生演示烙餅法。
思考:如果烙4張餅呢?5張餅呢?怎樣最節(jié)省時間?
師:請同學們可以繼續(xù)用學具試著烙一烙,并與同桌進行交流填寫記錄表。選取學生填好4張餅、5張餅的記錄表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根據表格及黑板上1、2、3張餅(圖)發(fā)現什么?
生:烙2張餅、4張餅、是兩張兩張烙的;烙3張餅、5張餅先是兩張兩張烙,然后是按照“烙3張餅”的方法去烙。
師:課件演示規(guī)律:如果烙餅的張數是雙數,兩張兩張烙就可以。
烙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兩張兩張地烙,最后3張按“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案去烙,最節(jié)省時間。
師:提問并根據學生回答課件演示6張餅、7張餅按最優(yōu)方發(fā)怎樣烙。
師:再次根據記錄表上的總時間以及黑板上烙1、2、3張餅的時間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生:每張餅都加3.
師:課件演示規(guī)律:每面烙的時間×餅數=總共要花的時間
。ɡ右粡埑猓
4、練習題:美味餐廳同時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但餐廳里只有兩位廚師可以做菜,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請說說你的理由。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如何用最快的時間烙餅,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都做一名有心人,去觀察和發(fā)現我們身邊的數學問題。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本課所學內容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經濟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優(yōu)化問題是人們經常要遇到的問題,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f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推理交流等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不同的方法中選擇最佳方案,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步體會優(yōu)化思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
2、學生認識發(fā)展分析:學生對優(yōu)化問題可能在生活、學習中只是一點朦朧的了解,根本說不上什么是優(yōu)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從實際出發(fā),從學生原有的生活出發(fā),讓學生感受優(yōu)化的價值,從而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3、學生認知障礙點:“優(yōu)化”的'理解。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4、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體會優(yōu)化思想。教學難點:探究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1、談話引入;
2、情境引入,學習新知;
3、實踐應用;
4、全課總結,尋找規(guī)律。
二、教師活動:
1、制作課件(媽媽為家人烙餅);
2、三張圓紙片。
三、預設學生行為:
1、可能見過烙餅,可能沒見過;
2、學生演示烙餅(怎樣快));
3、學生討論小結,怎樣烙餅快,最佳方法是什么(在學生解決問題中得出);
4、探究規(guī)律(可能學生不可能一下總結出規(guī)律,可在老師幫助下得出)。
四、設計意圖:
從學生親眼看到或親身經歷的問題入手,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通過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尋找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初步體會優(yōu)化思想。
板書設計:
烙餅問題
快速烙餅法
餅速x3=所需最少的時間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充分利用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情(烙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此只是彰顯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推理、交流尋找答案、得出最佳答案,達到本課之目的。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烙餅問題”數學模型,掌握不同張數“烙餅”最優(yōu)化方案的基本規(guī)律,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能進行相關的簡單實際應用。
2.通過觀察、操作、比較、討論等數學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滲透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索和合作的樂趣,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利用探究“烙餅問題”的規(guī)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探索“烙餅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解決較復雜問題的數學研究方法,體會優(yōu)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準備
課件、記錄表、餅模型。
教學過程
準備課前互動:有一個字總是被人們念錯,猜猜是哪個字?(錯)同一天出生的兩個小孩,長得一模一樣,是一個媽媽生的,不是雙胞胎,請問咋回事?(三胞胎)
設計意圖:舒緩緊張氣氛,活躍現場氛圍,幫助學生思維“熱身”。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自家廚房情境,交流吳老師做飯的興趣愛好。
2.煮一個雞蛋需要5分鐘,煮3個雞蛋需要多長時間?
3.烙兩張餅需要6分鐘,烙一張餅需要幾分鐘?
設計意圖:老師進行自我開放,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師,拉進師生距離。從最簡單的優(yōu)化案例談起,給全體學生思考的時空,為探究課堂中的`問題打基礎。通過逆向思維問題的直接對比,初步引發(fā)沖突,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ㄒ唬┙庾x信息,理解烙餅規(guī)則
1.學生自主閱讀,發(fā)現關鍵的數學信息。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鐘。
2.深入解讀數學信息。
。1)每次只能烙兩張餅是什么意思?
。2)兩面都要烙呢?設計意圖:發(fā)現并提出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根本。引導學生能把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來解決,這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的重要意義之一。
。ǘ┮来翁骄2張餅、1張餅、4張、6張、8張……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1.研究2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設問:如果要烙2張餅呢?需要幾分鐘?
。1)想一想,你會怎樣烙?所用時間是多少?
。2)指名學生匯報(借助手直觀演示),預設出現兩種情況。烙兩張餅需要6分鐘,烙一張餅需要3分鐘。可兩張餅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鐘,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鐘,共6分鐘。
(3)原因分析。預設:鍋里面有空位,但是只烙一張餅,只有空著。
2.探索4張餅的烙法。
。1)同桌之間用手當餅,嘗試驗證。
。2)交流匯報:用老師的餅模型在黑板上演示,得出公認的結果。
3.全班分4組,分別探究烙6張、8張、10張、12張餅的最優(yōu)方案。
。1)集體研討。
。2)交流匯報,合情推理,得出結論。當要烙的餅的張數為雙數時,最優(yōu)化方案所用時間是餅的張數乘烙單面的時間。(板書)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要切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由淺入深循循善誘。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會感覺到輕松得出結論。同時探索過程中的直觀方法、模型思想為后面探究更難的烙3張餅問題打下基礎、埋下伏筆。
4.探究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1)猜測烙3張餅所需時間。學生自主嘗試、合作交流。
(2)展示烙法,尋求最優(yōu)方案。
。3)挑選至少兩個小組分別匯報,學生借助老師提供的餅模型在黑板演示,同時呈現記錄表。預設生成:第一種:12分鐘、第二種:9分鐘(4)對比發(fā)現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5.小結:3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的原理。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是突破難點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前面探究較為簡單的烙餅張數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的認知經驗和活動經驗,經歷了猜想、操作、驗證的學習過程,能更好的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6.探究5張、7張、9張、11張餅的最優(yōu)烙法。
。1)教師借助板書,引導學生利用前面烙餅的經驗推理出烙單數張餅(不含1張)的最優(yōu)烙法。
。2)學生小結。設計意圖:當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就2張2張的烙,當烙餅的張數是單數時,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按最佳方法烙,這樣最節(jié)省時間。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拓展,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真正做到舉一反三,所形成的知識、技能、思想和經驗是推動學生后續(xù)學習數學最寶貴的財富。
三、練習鞏固,提升應用
1.(例題中情境)如果有16張餅,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需要幾分鐘?
2.(例題中情境)如果有23張餅,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需要幾分鐘?
3.媽媽用一口平底鍋煎魚,每次只能放兩條魚,煎一條需要2分鐘(正、反兩面各需1分鐘),煎7條魚至少需要幾分鐘?
4.一口鍋一次能同時烙3張餅,兩面需要各烙3分鐘,烙6張餅最少需要多長時間?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再次引發(fā)學生思考,同時完成鞏固和應用。
四、總結延伸,拓展思維
1.談談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2.拓展延伸。設疑:假如媽媽的這口鍋再大一點,每次最多能烙3張餅,情況還跟兩張餅的一樣嗎?附:用一口平底鍋烙餅,每次可以烙3張餅,每面要烙1分鐘。如果有4張餅,兩面都要烙,至少需要多分鐘?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把一節(jié)課所學習的知識更好的同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同時進行更為深度的思考,為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思考時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教材情境圖中展示的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2、讓學生經歷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過程,理解優(yōu)化的思想。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通過各種數學活動,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優(yōu)化思想、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教學難點】
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案。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猜謎語: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投影出示: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什么?
2、你們知道關于“時間”的名言嗎?
3、這些名言說明什么?
4、小結:既然時間這樣珍貴,那么在做事情之前我們就應該充分考慮怎樣通過合理的安排以最短的時間來解決問題,以提高做事的效率。
5、揭示課題: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烙餅問題。(板書:烙餅問題)爭取用最短的時間解決這里面的問題,提高做事的效率。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ㄒ唬┏醪礁兄,引發(fā)學生思考。
。◣熣n件出示主題圖:)
1、觀察屏幕,你們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
2、每次只能烙2張餅是什么意思?
3、那烙1張餅至少需要多少分鐘?你是怎樣烙的?那6分鐘是不是最短的呢?
4、2張呢?
(1)12分鐘——一張一張的烙。
。2)6分鐘——2張同時烙。
你覺得哪種方法好?為什么?(省時間)
像這樣的能夠同時做的事情,我們放在一起做了,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在最少的時間完成事情,從而提高了效率,這在數學上我們稱為優(yōu)化。
5、小結:我們?yōu)榱斯?jié)約時間,能同時烙2張餅一定要烙2張。要是一張一張的烙,熟了一張再烙下一張,肯定是浪費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對烙1張餅與烙2張餅的討論,使學生對烙餅情境和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初步感知要想省時必須充分利用鍋內的位置,能同時完成的盡量同時完成。]
。ǘ├3張餅,尋找最優(yōu)方案。
1、烙3張餅最少需要多長時間呢?
2、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如果需要可以用圓形紙片當餅幫助我們說明問題。
3、小組匯報:
。1)用18分鐘:你們是怎樣想的'?
一張一張地烙,3張需要烙6次,共需6×3=18分鐘。
。2)用12分鐘:
、倌闶窃鯓永拥?
先同時烙好餅1、餅2,需要6分鐘,再烙餅3,需要6分鐘,總共烙了4次,花了12分鐘。
。3)用9分鐘:
第一次先烙餅1、餅2的A面,需要3分鐘;第二次烙餅2的B面和餅3的A面,需要3分鐘,第三次烙餅1和餅3的B面,也需要3分鐘,總共烙了3次,用了9分鐘。
。4)也許大多數同學的答案都是方法二,或方法一,當想不出方法三時,我再引導學生想出方法三。
引導學生對比烙2張餅的方法和學生烙3張餅的方法二,鍋里的餅的數量,發(fā)現:在烙3張餅時,本來一次能烙兩張餅的鍋只烙一張餅,既浪費了能源,又浪費了時間。同學們能不能想出讓鍋里每次都烙2張餅的方法呢?
小組再次合作,想出最優(yōu)方法。(學生上臺演示)
(5)你覺得用時還能不能再短?為什么?
4、比較12分鐘和9分鐘兩種烙餅方法。
、龠@種方法為什么比上一種方法省時間呢?
、谛〗Y:看來,要想省時間就得保證鍋里總是同時烙2張餅。不能有時烙2張有時烙1張。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發(fā)現如果鍋里每次都同時烙2張餅,最大限度的利用鍋里的空間就不會浪費時間了。找到優(yōu)化的根源,體會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
。ㄈ┌l(fā)現規(guī)律,深化認識。
1、烙4張、5張、6張餅……怎樣烙所用的時間最少?
2、生獨立思考或合作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
4、教師出示表格(從1張―――到9張)
問:“42分鐘內最多能烙幾張餅?”
5、師:“烙餅的張數與最后的總時間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說一說,然后教師板書:
“總餅數×3=最短總時間(1張餅除外)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烙餅問題,不僅可以節(jié)約時間,還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可以合理安排。請看: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出示教科書114頁做一做
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應該按怎樣的順序炒菜?說說你的理由?
2、平底鍋煎魚:一只鍋每次最多煎兩條小黃魚,煎1條魚需要4分鐘(正、反面各2分鐘)。煎7條魚最少需要多少時間?怎樣煎?
3、復印5張文字資料,正、反面都要復印。如果一次最多放兩張,那么你認為最少要復印多少次?你是怎么安排的?
。ㄕf清楚先印2張,需要2次,再印3張有需要3次,一共需要5次)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學生說一說。
師:“同學們學到了那么多的知識,老師非常高興,你們高興嗎?課下可以把今天我們學到的知識結合實際生活寫一篇數學周記,讓我們在運用知識中成長。好嗎?下課!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在經歷烙餅的具體過程中學會怎樣合理安排最省時間,從而體會做事情要進行合理的安排。
2、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案,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感受運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教學難點:尋找合理、快捷的烙餅方案。
教材簡析:《烙餅問題》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運用。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看餅如何烙的經歷,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想就用這個學生熟悉的情境為切入口,通過例舉、觀察、合作討論、優(yōu)化,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三張餅如何烙才能盡快讓大家吃上餅”,以及歸納出按怎樣的順序安排才會使所用時間的總和最少。
教學過程:
一、預設情景,走進生活。
師: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腦經急轉彎嗎?老師出一個題考考大家:煮熟一個雞蛋要用5分鐘,煮熟5個雞蛋要用多長時間?
生1:25分鐘。一個一個地煮,煮1個需要5分鐘,煮5個需要25分鐘。
生2:只需要5分鐘,把5個雞蛋一起放進鍋里。
師:你為什么會想到5個一起煮呢?5個雞蛋一起煮既可以節(jié)約時間,又可以節(jié)約能源,看來只要我們肯動腦筋,連煮雞蛋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個最優(yōu)的方法。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烙餅問題中,你能不能找到最優(yōu)方法?
——板書:烙餅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課題,既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緊扣主題,教學情境簡潔有效。)
二、圍繞主題,探索新知。
1、解讀信息,理解烙餅規(guī)則。
師:你瞧,媽媽已經開始烙餅了,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
師:每次只能烙2張餅是什么意思?(生:鍋里最多只能同時放兩張餅。)那如果我只放1張餅行嗎? 師:兩面都要烙呢?(一張餅的正面也要烙,反面也要烙。)
2、觀察法,探究烙2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師:根據圖中信息,如果媽媽只烙一張餅,最少需要多少時間?
生:6分鐘。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鐘,再翻過來烙另一面也要3分鐘,3+3=6,所以烙熟1張餅最少需要6分鐘。
師:如果要烙2張餅呢,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1:1張餅要6分鐘,烙2張餅就要12分鐘。
生2:烙2張餅只要6分鐘?梢詢蓮堬炓黄鹄,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師:大家認為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節(jié)省時間)它為什么能節(jié)省時間?
生:2張餅同時烙。
師小結:看來這就是烙兩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就是2張餅同時烙。
3、動手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師:烙3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看來大家有有不同的想法,請你用學具擺一擺,試一試怎樣烙最節(jié) 省時間。
(1)學生嘗試烙餅。(教師巡視并做個別指導)
(2)匯報交流。(預計有18分鐘、12分鐘、9分鐘)
預設: ① 一張一張烙:烙一張要:3+3=6(分鐘) 烙三張要:6×3=18(分鐘)
、 先同時烙兩張,再單獨烙第三張:同時烙兩張6分鐘,烙一張也要6分鐘,6+6=12(分鐘) 師:它的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猜測:烙3張餅需要12分鐘,比起一張一張烙,的確節(jié)省了時間,為什么?(第1次2張同時烙)
師:還有哪些同學是跟他一樣的?動腦筋想,有沒有更短的時間?
③ 餅1和餅2先烙正面,再烙餅1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最后烙餅2和餅3的反面,共烙了3次即3+3+3=9(分鐘)(請學生上來演示,你說烙餅過程,我們全班幫你記著時間。再請一名學生演示,邊演示教師邊板書)
。3)同桌合作,再次擺一擺,體驗“9分鐘的烙法”。
。4)集體交流,對比擇優(yōu)。
師:都是烙3張餅,為什么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能節(jié)省3分鐘時間?
生:這種烙法鍋里始終有2張餅,而其他方法有時候鍋里只有1張餅。
小結:看來和烙2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一樣,也是保證每次鍋里都有兩張餅,所用的時間就最少,這就是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你想給這種烙餅方法取個名字嗎?我們通過改變烙餅的順序,保證每次鍋里都有2張餅,所用的時間最少,這就是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我們把它叫做“交替烙法”。 板書:交替烙法。
。ㄔO計意圖: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總結方法,探究規(guī)律
。1)脫離學具,思考烙4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師:如果要烙4張餅,怎樣烙才能最節(jié)省時間?
師:這種方法也就是2張2張地烙,每次都保證鍋里有2張餅,沒讓它閑著,所以最節(jié)省時間?磥砝4張餅的問題可以轉化成烙2張餅的問題,這樣就把新的問題轉化成我們已經解決了的問題。
。2)烙5張餅(師引導:想想怎樣把新問題轉化成我們已經解決的問題)
生:先烙2個,再烙3個。
師:烙2個需要幾分鐘(6分鐘)烙3個需要幾分鐘(9分鐘),一共需要幾分鐘?(15分鐘)
。3)烙6-10張餅,探討烙餅的次數與餅的分組方案間的規(guī)律。
師:烙6張餅、7張餅、8張餅呢,最快需要多少時間?請與同桌合作探究,并把你們的結果填在表里。
(4)發(fā)現規(guī)律。
師:通過前面的烙餅活動,你有什么發(fā)現?(引導學生從烙餅的方法和表中的數據兩方面尋找規(guī)律) 師: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烙餅的張數是單數呢?
烙餅所用的最少時間與餅的`張數有什么關系?
生1:我發(fā)現當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2張2張烙最省時間;當烙餅的張數是單數時(除1張餅外),
先2張2張烙,剩下的3張按烙3張餅的最佳方案烙,這樣所用的時間最少。(全班集體評價) 生2:我從表中發(fā)現,除1張餅外,烙餅的張數×3=最短時間。(板書:時間=餅數×3)
師:“3”是什么?
生:“3”是烙一面需要3分鐘
師:如果烙100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如果烙一面的時間不是3分鐘,而是4分鐘呢?5分鐘呢?這個算式哪里要改一改?這里的3、4、5代表的是什么?
生:烙一面的時間。(板書:時間=餅數×烙一面的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性的設問,既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也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時間和空間。通過以上活動,可以使學生找到最優(yōu)方法,體會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三、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出烙餅的最優(yōu)方法,它源自我國的大數學家華羅庚爺爺提出的“優(yōu)選法”,它教會我們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節(jié)約資源,提高效率,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2、是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的意思。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思和解決問題的的能力。
4、是學生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合理安排最節(jié)省時間的操作,體會在解決問題中的最優(yōu)化思想的應用。
教學關鍵:
合理利用時間烙三張餅的方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撲克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喜歡吃烙餅嗎?誰烙過餅,或看家長烙過?能給大家說說烙烙餅的過程嗎?
2、烙餅中有許多數學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去探尋有關烙餅的知識。
板書課題:烙餅中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題圖
師:“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師:“媽媽烙一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師:“如果媽媽要烙2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小結:我們烙兩張餅時,可以先同時烙餅的正面,用了3分鐘再同時烙餅的反面,用了3分鐘這樣烙兩張餅就需要6分鐘。
師:“爸爸、媽媽和小麗各吃一張餅,一共要烙幾張餅呢?” “要烙3張餅,鍋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張餅,那3張餅怎樣烙時間最短呢?
2、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
讓學生用發(fā)的撲克牌烙一烙,同桌說說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烙一張餅、2張餅的基礎上,留給學生具有探索價值的“3張餅烙法”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學生認知的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恰當地處理了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符合《課標》對課程內容的要求。
3、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愿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學生上臺動手烙,邊烙邊說)
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
4、師生演示小結烙餅三張餅的方法:速烙餅法
師:觀察思考:你發(fā)現了什么?
。
1、使用快速烙餅法,鍋里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
2、用的時間短。)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說給你的同桌聽。 【設計意圖】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5、遷移運用
師:(出示表格)剛才烙2張餅時可以2張2張烙,所需時間是6分鐘,烙3張餅時可以用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所需時間是9分鐘。想一想,如果烙4張餅,怎樣烙時間最短?
學生發(fā)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5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小組活動,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6張餅,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需幾分鐘”
學生發(fā)言。班內交流,并比較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好。
教師小結后提問“如果要是烙7張餅、8張餅10張餅最少需幾分鐘?”
5、探究規(guī)律。
讓學生仔細觀察表格、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1)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和烙餅所需要的時間,你發(fā)現了什么?
。2)仔細觀察烙餅的張數不同烙餅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充分交流探討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1、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用快速烙餅法最節(jié)省時間。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性的設問,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運用,也是為了讓學生找到最優(yōu)方法,一方面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了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二、拓展延伸
課件出示114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現在美味餐廳的廚師也遇到了難題,餐廳里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餐廳里只有兩位廚師,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才比較合理呢?”
1、引領理解題意。
2、全班交流
三、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師:同學們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教學目標:
1、在經歷烙餅的具體過程中學會怎樣合理安排最省時間,從而體會做事情要進行合理的安排。
2、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案,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感受運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教學難點:尋找合理、快捷的烙餅方案。
教材簡析:《烙餅問題》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主要通過討論烙餅時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節(jié)省時間,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yōu)化思想的運用。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過看餅如何烙的經歷,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想就用這個學生熟悉的情境為切入口,通過例舉、觀察、合作討論、優(yōu)化,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三張餅如何烙才能盡快讓大家吃上餅”,以及歸納出按怎樣的順序安排才會使所用時間的總和最少。
教學過程:
一、預設情景,走進生活。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腦經急轉彎嗎?老師出一個題考考大家:煮熟一個雞蛋要用5分鐘,煮熟5個雞蛋要用多長時間?
生1:25分鐘。一個一個地煮,煮1個需要5分鐘,煮5個需要25分鐘。
生2:只需要5分鐘,把5個雞蛋一起放進鍋里。
師:你為什么會想到5個一起煮呢?5個雞蛋一起煮既可以節(jié)約時間,又可以節(jié)約能源,看來只要我們肯動腦筋,連煮雞蛋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個最優(yōu)的方法。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烙餅問題中,你能不能找到最優(yōu)方法?——板書:烙餅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課題,既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緊扣主題,教學情境簡潔有效。)
二、圍繞主題,探索新知。
1、解讀信息,理解烙餅規(guī)則。
師:你瞧,媽媽已經開始烙餅了,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生:每次只能烙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
師:每次只能烙2張餅是什么意思?(生:鍋里最多只能同時放兩張餅。)那如果我只放1張餅行嗎?師:兩面都要烙呢?(一張餅的正面也要烙,反面也要烙。)
2、觀察法,探究烙2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師:根據圖中信息,如果媽媽只烙一張餅,最少需要多少時間?
生:6分鐘。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鐘,再翻過來烙另一面也要3分鐘,3+3=6,所以烙熟1張餅最少需要6分鐘。
師:如果要烙2張餅呢,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1:1張餅要6分鐘,烙2張餅就要12分鐘。
生2:烙2張餅只要6分鐘。可以兩張餅一起烙,先烙正面,再烙反面。師:大家認為哪種方法更好?為什么?(節(jié)省時間)它為什么能節(jié)省時間?生:2張餅同時烙。
師小結:看來這就是烙兩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就是2張餅同時烙。
3、動手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師:烙3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看來大家有有不同的想法,請你用學具擺一擺,試一試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
(1)學生嘗試烙餅。(教師巡視并做個別指導)
。2)匯報交流。(預計有18分鐘、12分鐘、9分鐘)預設:
①一張一張烙:烙一張要:3+3=6(分鐘)烙三張要:6×3=18(分鐘)
、谙韧瑫r烙兩張,再單獨烙第三張:同時烙兩張6分鐘,烙一張也要6分鐘,6+6=12(分鐘)師:它的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猜測:烙3張餅需要12分鐘,比起一張一張烙,的確節(jié)省了時間,
為什么?(第1次2張同時烙)
師:還有哪些同學是跟他一樣的?動腦筋想,有沒有更短的時間?
③餅1和餅2先烙正面,再烙餅1的反面和餅3的正面,最后烙餅2和餅3的反面,共烙了3次
即3+3+3=9(分鐘)(請學生上來演示,你說烙餅過程,我們全班幫你記著時間。再請一名學生演示,邊演示教師邊板書)
(3)同桌合作,再次擺一擺,體驗“9分鐘的烙法”。(4)集體交流,對比擇優(yōu)。
師:都是烙3張餅,為什么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能節(jié)省3分鐘時間?生:這種烙法鍋里始終有2張餅,而其他方法有時候鍋里只有1張餅。
小結:看來和烙2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一樣,也是保證每次鍋里都有兩張餅,所用的時間就最少,這就是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
你想給這種烙餅方法取個名字嗎?我們通過改變烙餅的順序,保證每次鍋里都有2張餅,所用的時間最少,這就是烙3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我們把它叫做“交替烙法”。板書:交替烙法。(設計意圖: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結方法,探究規(guī)律
。1)脫離學具,思考烙4張餅的最優(yōu)方法師:如果要烙4張餅,怎樣烙才能最節(jié)省時間?
師:這種方法也就是2張2張地烙,每次都保證鍋里有2張餅,沒讓它閑著,所以最節(jié)省時間?磥砝樱磸堬灥膯栴}可以轉化成烙2張餅的問題,這樣就把新的問題轉化成我們已經解決了的問題。
(2)烙5張餅(師引導:想想怎樣把新問題轉化成我們已經解決的問題)
生:先烙2個,再烙3個。
師:烙2個需要幾分鐘(6分鐘)烙3個需要幾分鐘(9分鐘),一共需要幾分鐘?(15分鐘)
(3)烙6-10張餅,探討烙餅的次數與餅的分組方案間的規(guī)律。
師:烙6張餅、7張餅、8張餅呢,最快需要多少時間?請與同桌合作探究,并把你們的結果填在表里。
。4)發(fā)現規(guī)律。
師:通過前面的烙餅活動,你有什么發(fā)現?(引導學生從烙餅的方法和表中的數據兩方面尋找規(guī)律)師: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怎樣烙最節(jié)省時間?烙餅的張數是單數呢?
烙餅所用的最少時間與餅的張數有什么關系?
生1:我發(fā)現當烙餅的張數是雙數時,2張2張烙最省時間;當烙餅的張數是單數時(除1張餅外),先2張2張烙,剩下的3張按烙3張餅的最佳方案烙,這樣所用的時間最少。(全班集體評價)
生2:我從表中發(fā)現,除1張餅外,烙餅的張數×3=最短時間。(板書:時間=餅數×3)師:“3”是什么?
生:“3”是烙一面需要3分鐘
師:如果烙100張餅需要多長時間?如果烙一面的時間不是3分鐘,而是4分鐘呢?5分鐘呢?這個算式哪里要改一改?這里的3、4、5代表的是什么?
生:烙一面的時間。(板書:時間=餅數×烙一面的時間)
。ㄔO計意圖:通過拓展性的設問,既對前面所學知識進行了鞏固,也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時間和空間。通過以上活動,可以使學生找到最優(yōu)方法,體會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三、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研究出烙餅的最優(yōu)方法,它源自我國的大數學家華羅庚爺爺提出的“優(yōu)選法”,它教會我們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節(jié)約資源,提高效率,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標實驗教材(四上)112的例1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簡單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應 用,初步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2、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能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師準備3個圓片代餅;每組3個圓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⒄勗拰
同學們,大家喜歡吃餅嗎?你知道怎么烙餅才能最節(jié)約時間嗎?今天我們研究烙餅問題。板書課題:烙餅問題。
。ǘ┬抡n
1、自主學習
。1)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朗讀。
。2)在預習的過程中,同學們閱讀了教材主題圖,說一說烙餅的前提是什么?
。3)請同學們匯報:烙一張餅和烙兩張餅分別用來多長時間?
(4)在小組內交流:烙三張餅最短用多少時間?
。5)小組匯報:如何烙三張餅用時最短?
第一張第二張第三張所花時間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探究烙餅最佳方法
。1)烙4張餅最快要分鐘,烙5張要分鐘,烙6張要分鐘,烙7張要分鐘,烙8張要分鐘,烙9張要分鐘,10張要分鐘。
。2)你發(fā)現了什么?
(3)學生思考、觀察、發(fā)現、匯報
烙的'方法所花時間
3張餅
4張餅
5張餅
6張餅
7張餅
8張餅
9張餅
(三)過關檢測
出示三道小題,請同學們解決,說一說解決的方法。
。ㄋ模、小節(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塊兒研究了烙餅問題,大家有什么收獲?
小結:老師也希望大家能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提高效率。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4
一、激情導課
1、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剛剛買了一個電餅鐺,所以想中午烙餅吃,可中午的時間不長,咱們一起來想想到底怎么烙才能省時間。
二、探究新知
讀題: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烙一面需要3分鐘,我家有三口人,每人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
1、研究烙餅方法
(!)如果烙一張需要多長時間呢?(生思考后回答)
出示表格:
餅數烙餅方法最少需要時間(分)
(2)如果烙兩張呢?
生:3×2=6分鐘,因為每次能烙2張餅,(同時烙2張)3+3=6分鐘
師:如果要烙3張餅,最少需要多少分鐘?適時提醒,如果想要更省時間,就要保證鍋別閑著,總讓里面放兩塊。
預設:生:先兩張兩張烙,最后烙剩下的一張,需要12分鐘。
生:演示,講述:正1正2正3反2反1反3 3+3+3=9分鐘
師點評,誰的方法比較好。
2、拓展探究
然后繼續(xù)烙4張,5張餅…說說發(fā)現了什么?
餅數烙餅方法最少需要時間(分)
2同時烙2張餅3+3=6 3快速烙餅法3+3+3=9 42張2張烙6+6=12 5先2張2張烙,剩下的3張用快速烙餅法。6+9=15 62張2張烙,烙3次。6+6+6=18 7先2張2張烙,烙2次,剩下的3張用快速烙餅法。6+6+9=21 8
9 10 3、探究規(guī)律
1)仔細觀察表格,思考:烙餅的張數不同烙餅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得出結論:1、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雙數,2張2張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餅的張數是單數,可以先2張2張的烙,最后3張用快速烙餅法最節(jié)省時間。
2)如果烙1張餅需要多長時間?每多烙1張餅,時間就增加多少時間?烙餅的`張數與烙餅所需時間有什么關系?
得出結論:每多烙一張餅,時間就增加3分鐘。
用餅數乘烙一面餅所用的時間,就是所用的最短時間。
板書:(餅數×3=所需最少的時間。)(餅數>1
三、課堂檢測
1、如果餅數是雙數,用什么方法烙餅?如果餅數是3張,用什么方法烙餅?
如果9張餅用什么方法烙餅?2、烙5張餅需要多少分鐘?9張餅呢?11張餅呢?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5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趣引新
師: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吃過各種各樣的餅。
拿出一個烙餅問:吃過這樣的餅嗎?
學生有的人說吃過,有的人說沒有吃過。
師:它叫烙餅,知道是怎么做的嗎?
拿出平底鍋一邊演示烙餅的過程,一邊講解:先把一面烙幾分鐘,再把另一面烙幾分鐘,熟了。
師:想試試嗎?拿出準備的圓片,用大圓片代替鍋,小圓片代替餅,烙一個試試。
學生動手操作烙餅。
師:假如餅的正反面都烙3分鐘,請問烙熟一個餅要多長時間?
學生回答。
師:看似很簡單吧,其實不然,烙餅中也有學問哦,今天咱們就來探討烙餅問題中的學問。(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動手操作
剛才我說烙餅中有學問的時候,有人不以為然,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接下來咱們就來進行一次烙餅比賽,看誰是最聰明的烙餅師!請看比賽規(guī)則:大屏幕出示:
。1)每人烙3個餅。
。2)鍋里每次最多只能放兩個餅。
。3)餅的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
。4)算出烙完3個餅所用的時間。
請一個學生讀一讀。
師:規(guī)則明白了嗎?那就開始烙餅吧!
學生動手操作。
2、探討優(yōu)化方法
師:大家的餅都烙熟了,你們用了多長時間?
有的用了12分鐘,有的用了18分鐘,有的用了9分鐘。
師:真奇怪,都是烙3個餅,為什么你們用的時間有長短呢?奧妙在哪里?請三個代表上臺給我們演示一下烙餅的`過程,請大家認真觀察、傾聽和思考!
三個學生上臺邊演示邊講解。
師:現在知道奧妙在哪里了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聽了大家的發(fā)言,我知道了導致時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烙餅時的方法不同,這三種方法,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最好?它好在哪里?
學生回答。
師歸納:我也認為某某的方法最好,因為安排合理,所以用時最少,在數學上我們把這樣的方法稱為最優(yōu)化的方法!現在我們就用最優(yōu)化的方法再烙烙這三個餅吧!
學生用最優(yōu)方法烙餅。
3、深化提高
師:知道了烙3個餅的最優(yōu)化方法,那么烙4個、5個、6個......10個餅的最優(yōu)化方法又是怎樣的呢?出示表格:
餅數(個) 最優(yōu)方法
4
5
6
7
8
9
10
有信心找出來嗎?咱們就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吧!
匯報、反饋:有結論了吧?哪個小組先來匯報?
一個小組的代表先發(fā)言,其余小組補充。
依據學生的講解填寫表格。
引導觀察:仔細觀察這個表,想一想能得出什么結論?
生:餅的個數是雙數時,就2個2個地烙;是單數時,先2個2個地烙,最后剩下3個時,就用烙3個的最優(yōu)方法烙。
三、鞏固運用
1、烙餅優(yōu)化的方法,其實小到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到經濟建設、交通運輸等行業(yè)都會面臨合理安排的問題,不信咱們到餐廳去看一看:出示書上做一做的第一題。
學生了解題意后思考安排。
2、由于你們的合理安排,三位客人滿意地走出了餐廳,臨走時給大家留下了2道題,因為他們深信你們一定能解決的。請看:大屏幕出示:
。1)烙熟一張餅需要6分鐘(正反面各3分鐘),一個鍋一次最多能放10張餅,要烙15張餅,應該怎樣安排才能用時最少?
。2)媽媽用平底鍋煎雞蛋,一次最多能煎3個。煎熟一個雞蛋需要3分鐘(正面2分鐘,反面1分鐘)。媽媽煎5個雞蛋,最少要用多少分鐘?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什么,從中大家感悟到什么?
說的真好,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提高效率,節(jié)省時間,這就是優(yōu)化問題,我國的大數學家華羅庚在這方面可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優(yōu)選法已經廣泛地應用于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了,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研究!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05-20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04-10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03-15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3篇05-23
《數學廣角,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0-07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2篇06-01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5篇04-10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15篇04-15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