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園不值優(yōu)秀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游園不值優(yōu)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游園不值優(yōu)秀教學反思1
《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幅美妙的春景圖,詩人抓住景物的特點,抓住重點,以少總多,景中有情,情中寓理,是陶冶學生情操和發(fā)展學生想象力的好教材,因此,教學這首詩,要在指導學生弄懂詞句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反復吟誦,從而領會一個道理:滿園的春色是關不住的,一切新生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是任何力量都禁錮不了的。我教這首詩主要抓住了兩點:即理解詞句這個難點和啟發(fā)想象這個重點。
一、關于詞句的理解:
這首詩有些詞義和現(xiàn)代漢語差異很大,而且有些名詞如“屐齒”、“蒼苔”、“柴扉”等都是學生感到生疏的,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讓基本了解意思的同學,說說從哪看到的,加強直觀教學,效果較好。對差異大的詞,我放在句中去理解,如“應”作“大概”講,“扣”作“敲”講。首句是全詩的難點,我?guī)椭鷮W生弄懂兩個問題,一是本詩中有一個字直接表達了人物的感情,請學生找到,學生很快找到了“憐”字,二是著重對“憐”字理解:(1)“憐”字從字面上怎么理解?(2)“憐”什么?誰“憐”?(3)從哪看出來?對于次句,我引導學生理解,“小扣”、“久”的意思,并設想當時的情形,懂得詩人識禮知趣,后兩句淺顯易懂,我重點引導孩子們展開想象。
二、關于啟發(fā)想象:
這首詩結構嚴謹,分兩層,第一層寫看到的',看中有想,第二層寫想到的,想中有看,兩層意思聯(lián)系緊密。我啟發(fā)學生想象,主要以理解詩意,導入意境為目的。前兩句引導學生以久不開而想象園主人心情,想象詩人的心理活動,后兩句啟發(fā)學生想象園中的情景,把萬紫千紅的景象顯示出來。想象越美妙、豐富,越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越能受的美的熏陶,從而體驗出自然界中春天的生命是旺盛的,無私的,是關不住的。
學生不僅體會到詩中表達的對美好春天的贊美之情,還進一步聯(lián)想到生活的哲理:一切新生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將沖破一切禁錮茁壯成長。
游園不值優(yōu)秀教學反思2
《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贊美春天的好詩。他寫得別具特色,是一篇發(fā)展學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在教學中怎樣激發(fā)興趣、發(fā)展想象,讓學生樂學會學呢?我的教學設計是:在學生初步懂詩句的基礎上,緊緊扣住詩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推敲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掌握學習方法。
一、抓住“小扣柴扉久不開”讓學生追究久不開的原因。
讓學生議論后再引導學生細讀第一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從而弄清“久不開”的真正原因,體會上下句倒裝的關系。再讓學生口頭練習把詩句中的倒裝句改為直敘:“讓我輕輕敲門很久也不開門,大概是園林的主人害怕客人的木屐踏壞那些青翠的青苔吧!”而讓學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維方法,也就是聯(lián)系上下句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接著又進一步抓住“柴扉久不開”時詩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樣?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失望、掃興、遺憾,為下文詩人看到紅杏的快慰心情的轉變打下基礎。這也是教給學生體會感情的學習方法。
二、抓住“春色滿園”的“滿”字,激發(fā)學生想象春色之美,并從描述春色滿園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教師設題:詩人根據(jù)什么想象園內春色滿園,你能從一個“滿”字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述園內美麗景色。發(fā)展學生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然后再問:詩人看見一枝紅杏出墻來,想到園內滿園春色,感情有什么變化,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快慰心情。
三、抓住三四句中“關”和“出”這一對關鍵詞
一對矛盾對立的.詞去引導學生探索體會這兩句的深刻含義——春天美在富有生命力,任何東西都阻攔不了,教師提出:是誰關住春色,用什么“關”住春色?紅杏是怎樣“出”墻來?紅杏為什么能“出”墻?高墻大門關不住出墻的紅杏,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這些設問由淺至深由現(xiàn)象到實質。富有思考想象價值也有趣味性。這就比較順利的讓學生領會詩句的深刻含義——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錮的,它們會沖破牢籠,按照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發(fā)展生長起來。
游園不值優(yōu)秀教學反思3
鏈接生活、利用插圖、結合詩意這些都是學生能夠接受的解詞好方法。
蒼苔,城市學生不常見到,于是,我出示了兩張不同角度的圖片,引導學生由遠及近地觀察蒼苔,感受它的蓬勃生機,感受春天的氣息。
觀察插圖理解“屐齒”“柴扉”,用我們現(xiàn)代的門與“柴扉”比較,感受“柴扉”的原生態(tài)和帶來的自然氣息。
二、滲透大語文觀
“楊柳不爭春色,一枝紅杏出墻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體會陸游詩中的紅杏與本詩中的紅杏有何不同。類似這樣的拓展,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目的是授之以漁,以一帶多,豐厚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詞入手進行巧妙引導(如“憐”),加大課的容量,進行古詩的背誦積累。
三、尋“詩眼”悟詩情
“文章的眼睛是‘文眼’,題目的眼睛叫‘題眼’,而詩的眼睛叫‘詩眼’!边@樣的說法只是一家之言,不知是否合適!把劬κ切撵`的窗戶!蔽蚁雽ふ以姷摹把劬Α倍芨惺茏髡叩那楦小5,沒想到的是,一個語文素養(yǎng)較好的女生,卻撇過了“憐”,而找了個“春”字?磥砘蛟S是我的講解誤導她以為作者所要贊美的是什么?現(xiàn)在想來,我可以因勢利導,是呀,詩人對春天,對春天的這些景物,包含怎樣的感情呢?相信這樣一啟發(fā),她一定能找到。而不是馬上叫另一個學生來回答。再次告誡自己:耐心,再耐心些,或許精彩就在下一刻。
四、感悟“留白藝術”
為什么“一枝紅杏”就能想到“滿園春色”呢?當我反復品讀“一枝紅杏出墻來”時,忽然腦海中閃現(xiàn)了多年前讀過的一則故事。“有個考官出題‘踏花歸來馬蹄香’,考畫家。很多畫家畫了一地的花瓣,而一位高明的畫家,卻只畫了幾瓣,他在馬蹄的'周圍,畫了幾只翩翩飛舞的蝴蝶。”有時,越少的.事物反而越能引發(fā)人們的想象。那不是跟古詩中的紅杏有異曲同工之處。至于“留白藝術”在這里揭示是否恰當,自己也不得而知。意外的是,班上竟然有兩個學生聽過這個故事。看來是我太低估他們了。
今天的古詩教學就權當是一枝探出墻外來的“紅杏”吧;蛟S生澀,或許稚嫩,或許模仿的痕跡還有,或許自我的突破有限,但我相信,這“一枝紅杏”一定會綻放在教師與學生心中。
【游園不值優(yōu)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游園不值教學設計優(yōu)秀12-12
游園不值教學設計12-05
游園不值作文10-15
《游園不值》 教案09-18
《游園不值》教案09-10
游園“不值”作文04-06
課文《游園不值》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08-26
游園不值古詩教案02-19
游園“不值”作文15篇04-06
《游園不值》教案15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