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春》教案設計范文
(一)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字詞的音,能歡快而有節(jié)奏地朗讀全文。學習作者準確生動地用詞,體會作者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細致觀察景物的方法。
3、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細致觀察景物的方法。
2、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細致觀察景物的方法。
(四)課型
新授課
(五)課時
第一課時
(六)教具準備
幻燈機、錄音機
(七)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在一年四季里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指定同學回答)
2、正確引導學生進入課題———曾經有一位同學這樣回答:(幻燈出示)
“我喜歡春天,因為它很美,有綠樹紅花,花香鳥語;因為它很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切都是新的;因為它充滿希望充滿活力。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切希望在春天,而我也總在春天的第一天里訂好新一年的學習目標。
3、教師歸納:這位同學喜歡春天的原因如朱自清,朱自清寫的《春》這篇散文正是描繪了白花爭榮,生機勃勃的春景圖畫、贊美抒唱了春天的創(chuàng)造力和帶給人們無限的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抒情詩,這幅風景畫,這曲春的贊歌!
4、板書課題
5、聽課文錄音,幻燈出示問題,提示學生將課文劃分段落。
本文圍繞一個“春”字,給我們寫了“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
請同學們以最快速度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指名回答,訂正答案之后板書:盼春繪春贊春
6、教師述說本課學習目標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和作者感情基調:
這是一篇寫景的散文,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家要重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以及作者對抒情,描寫的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對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二、分析課文內容
(一)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問:1、春天到來之際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哪個地方可以看出?
。ǹ释禾斓募鼻行那椤瓮,盼望著)
板書:盼
2、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來寫?有什么作用?
。ㄓ梅磸停瑪M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3、小結:
文章第一部分只有一句話,作者通過抒情的手法,運用反復、擬人的修辭方法給我們寫出了他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他感情的渲染之下,我們也產生了同感,同樣渴望春天盡早到來。
板書:抒情
(二)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1、終于迎來的春天是怎樣的呢?作者在一開始便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指名學生朗讀這段話,其他學生找出這句話。
。ㄒ磺卸枷駝偹训臉幼,欣欣然張開了眼。)
2、導學生了解作者依次概括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中哪些詳細
描寫?哪些幾筆帶過?從而分析出“繪春”分為“宏觀勾勒”和“細筆描繪”兩部分。
明確:
宏觀勾勒:山,水,太陽
細筆描繪: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接春天的活動
3、于這些景物作者并沒有一一詳細地描繪,開始作者先粗筆勾勒,
通過遠近不同的三種事物———山,水,太陽,給我們總體描繪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有了粗筆勾勒的背景之后,作者才開始用他那細致的筆觸,工筆細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繪出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他一共描繪了幾幅圖?(五幅)
板書:宏觀勾勒——山,水,太陽
細筆描繪——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4、小結:
作者正是如此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地按一定的順序給我們描寫春天的景物的,在寫春天的山,水,太陽時雖只有一句話,但他卻能夠運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來描寫,賦予春天生命,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板書:排比,擬人
(三)分析春草圖
1、教師朗讀文段,讓學生體會應采用愉快,贊美的語調來讀,然后讓學生朗讀,教師放音樂,要求學生帶著愉快與贊美跟著音樂小聲朗讀本段冊
2、作者寫了小草的什么特點:哪些句子可以說明?
板書:生命力頑強長勢旺盛
3、幻燈出示一名學生的作品
這里有一位同學用一段話描寫春草,請大家將這段話與朱自清先生寫的課文這段話作對比,試根據以下問題欣賞朱自清的文章好在哪?
作品:
春天到了。大自然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小草不知不覺地從地里長出來,綠油油
的。風來了,小草為風彎了腰;雨來了,小草沒有躲閃,而是再一次挺直了身軀,任憑風吹雨淋,風雨過后,小草臉上充滿了笑容,好象在告訴人們:只要堅強,困難一定能克服。
問題:
用詞方面:
品位下面兩句話中加點的詞語哪個詞語用得好,好在哪里?
。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鉆)
。2)小草爭先恐后地從土里長出來(爭先恐后長)
描寫方法:
1、同學們在作文的時候,由于能力的限制,寫作手法會單調些,描寫事物時一般只會從正面去描寫,而不會通過側面的描寫來襯托事物的特征。大家來看這句話(幻燈出示)
。ā白芍,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保
問:這句話表面上是寫人的活動,但實際上是寫小草,這里突出了小草的什么特點呢?
。ㄩL勢旺盛,綠草如茵)
2、這里通過寫人在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從側面提示了春草勃發(fā)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修辭手法:
寫景的文章運用修辭手法是最靈活的,像這位同學寫的這段話,正是成功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小草的頑強的生命力,朱自清先生所寫的春草同樣成功運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用簡潔的語言去突出春草的特點
板書:擬人排比
(四)點撥學生析讀春花圖
1、聽錄音,四人為一組思考、討論以下問題(幻燈出示)
。1)春花有什么特點?
板書:花多花艷花香
。2)作者寫樹上果實,花叢的蜜蜂,蝴蝶,是否脫離了內容?寫這些對寫春花有什么作用?
明確:沒有脫離課文內容,寫這些正是為了突出春花的特點。
。3)本段是按的順序描寫春花的。先寫,再寫,最后寫。
。4)描寫春花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并畫出相應的句子。
板書:排比比喻擬人
。5)品味句子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問:如果把“鬧”換成“叫”好不好?為什么?
2、小結:
通過這段內容的分析,我們主要要學習作者描寫時抓住事物特征進行合理聯(lián)想,由花多聯(lián)想到果實多這種寫法,使我們的作文讀起來能讓讀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尤其在對春草和春花的描繪,作者擅于遣詞造句,將自己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三、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講了盼春和繪春里的春草圖、春花圖,大家重點要學習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以及修辭方法的運用,希望大家回去好好消化,將學到的寫作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
四、布置作業(yè)
你能給春草圖和春花圖各配上一句古詩嗎?
春草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淺草才能沒馬蹄。
春花圖——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
——亂花漸欲迷人眼。
——紅杏枝頭春意鬧。
五、板書設計
9、春
朱自清
(抒情)盼春———盼:(反復,擬人)
宏觀勾勒———山,水,太陽(排比、擬人)
(描寫)繪春
春草圖———生命力頑強,長勢旺盛
(擬人、排比)
春花圖———花多、花艷、花香
(排比、比喻、擬人)
細筆描繪春風圖
春雨圖
迎春圖
贊春
【七年級語文《春》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春》的教案設計10-06
七年級語文春教案設計10-06
七年級語文上冊《春》教案設計09-25
語文上冊《春》教案設計10-06
朱自清《春》教案設計10-07
春優(yōu)秀教案設計08-26
七年級語文《春》教案11-18
七年級語文《紙船》教案設計10-06
七年級語文《散步》教案設計10-06
七年級上冊語文春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