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船歌》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船歌》教案 ,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船歌》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帶來的意境,學生能夠產生對民族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唱、聆聽、感受等方法,學生能夠進行對歌曲創(chuàng)編活動。
【知識與技能】
了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并學會哼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體驗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情感。
難點:了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并學會哼唱歌曲。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蘋果豐收》,并提出問題:歌曲是哪個民族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本首歌曲的是朝鮮族歌曲,我國地大物博,五十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不同的歌曲,順勢引出赫哲族民歌《烏蘇里船歌》。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歌曲的情緒是悠長的、寧靜的,仿佛把人們帶入到了烏蘇里江邊。
2.復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歌曲整體的感覺是搖曳的,具有船歌的特點,仿佛看到了在江上人們捕魚的場景。
(三)分段欣賞
1.再次聆聽歌曲,嘗試將歌曲進行分段,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分為三段。
2.帶領學生聆聽第一段,并提問第一段音樂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一段運用了大量的襯詞、力度記號、裝飾音和回聲等。力度記號強弱的變化,營造了歌曲的意境,回聲的出現(xiàn)仿佛把人們帶到意境中,感受烏蘇里江的美。
3.帶領學生哼唱第一段,注意力度以及裝飾音的'出現(xiàn)。
4.帶領學生聆聽第二段,并提問第二段歌詞描繪的是什么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二段出現(xiàn)了歌詞,并且出現(xiàn)了少量的襯詞,更加突出地描繪了烏蘇里江的美景和漁民捕魚豐收的喜悅,歌詞的出現(xiàn)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體會歌曲,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5.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
6.帶領學生學習第三段,并通過前兩段的欣賞方式總結第三段的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三段重復第一段,出現(xiàn)了大量的襯詞,目的是將聽眾拉回現(xiàn)實,再次感受烏蘇里江的美景。
7.帶領學生哼唱第三段。
8.再次整體聆聽歌曲,并帶入剛才的體會。
9.整體的融入感情哼唱歌曲。
(四)鞏固提高
教師請學生自由分小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創(chuàng)編伴奏,提醒學生打擊樂器要根據(jù)歌曲的強弱進行選擇。
創(chuàng)編完成后請各組進行表演,而后進行生生評價、教師評價。
(五)小結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烏蘇里船歌》,感受到了歌曲中濃濃的春意,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
回去繼續(xù)搜集中外民族的船歌,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四、板書設計
《船歌》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劃船歌》,能運用音樂力度變化來表達對歌曲的理解,在演唱過程中能體驗作品的人文內涵與藝術魅力。
2、在模唱、視唱、聲勢律動中唱準、唱好歌曲,樂于參與音樂活動,享受音樂帶來的輕松、愉悅。
3、能用優(yōu)美、有控制、收放自如的聲音演唱歌曲,體會旋律的起伏和節(jié)奏的變化。教學重點:能用優(yōu)美、有控制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難點:附點節(jié)奏、八度大跳
教學過程:
一、律動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劃過船嗎?做一做動作!
2、師:讓我們劃動小船,一起走進印度尼西亞!
二、歌曲學唱:
1、師:美不美?請你仔細聽一聽歌曲(聽第二遍)歌曲帶給你什么感受?小船正駛向哪兒?
2、分析演唱順序
師:跟著音樂輕輕的唱一唱,歌曲是按什么順序演唱的呢?(唱第一遍)
3、前半部分
(1)這部分旋律共分為幾句?(2)交流;我們來試試看!(唱2)有不會唱的`地方或不明白的嗎?(3)師:你發(fā)現(xiàn)這部分出現(xiàn)最多的節(jié)奏是什么嗎?為什么?(4)師:唱一唱
。5)師:老師陶醉在你們的歌聲里,這是什么樂器?(手串鈴),給你試試!其他同學輕輕唱一唱,能找出歌曲中旋律起伏最大、節(jié)奏又有變化的樂句嗎?
4、交流,師: “一陣陣北風吹著我的小船”(紅色塊的旋律)起伏很大,八度大跳,仿佛小船(被沖到浪尖上,船工仍然堅定的掌著舵)!333”前面這個八分休止符采用換氣的方式,跟琴唱一唱!
5、師:加入沙錘,試試。
6、師:最后一句熟悉嗎?唱一唱
7、師:讓我們完整的唱一唱歌曲,隨著波浪的起伏,跟著旋律遠航。
三、總結下課!
師:印尼除了好聽的船歌還有許多美妙的音樂,課后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上網搜索!
《船歌》教案 3
教學內容:1、欣賞樂曲《船歌》
2、復習歌曲《原諒我》
3、創(chuàng)編與活動
4、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聆聽《船歌》,培養(yǎng)學生完整聆聽音樂作品良好習慣,感受作品中輕松、歡快的氣氛。引導學生動手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創(chuàng)編。
3、通過樂器演奏歌曲《船歌》為表演伴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復習前課內容吹奏學生自己作品進行練習)
二、復習歌曲《原諒我》
1、完整地唱一邊。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分組自由選擇打擊樂器試敲,討論每樣樂器用了什么節(jié)奏進行伴奏)
3、幻燈出示節(jié)奏譜,逐條邊唱邊徒手拍(加上樂器敲一敲,三條合起來(方法同上))
4、一部分學生唱,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1、節(jié)奏 :2/4 Ⅹ Ⅹ∣Ⅹ Ⅹ∣Ⅹ ―∣Ⅹ ―‖
用“3 5 6”三個音按節(jié)奏編自己的歌唱一唱嗎?
1)聽聽老師的歌怎樣?(教師示范)
2)學生同座試編
3)學生展示
4)師生評價
四、聆聽《船歌》
1、導入:(你能聽出他們在唱什么嗎?)放錄音,學生聆聽
2、交流討論歌曲所表達的'情景(伙伴們真誠的友誼之情和歡快的氣氛)
3、幻燈出示歌詞,復聽全曲。(當很多人歌唱時,他們唱的是同一個曲調嗎?)學生交流——答案
4、全曲(出示合唱譜,要求學生畫出合唱的二聲部圖形譜)
5、指導學生看書上是怎樣畫圖形譜的,然后聽音樂試畫
6、師:請學生隨音樂劃動,表達伙伴們輕松活潑地在船上劃行的情景。
3、復聽音樂,學生隨音樂劃動。
《船歌》教案 4
【教材分析】
管弦樂組曲《水上音樂》18世紀早期,英國的宮廷和貴族常乘坐張燈結彩的大型游艇在倫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除四周簇擁著裝飾華麗的船舟外,往往還有載著宮廷管弦樂隊的船尾隨其后,奏樂助興。德國音樂家亨德爾時任英宮廷樂長,曾為這樣的節(jié)慶活動寫過《水上音樂》組曲。這里介紹的一首樂曲是亨德爾為英王喬治一世即位而舉行的慶典所寫。它是組曲中的第六首《堅定的快板》。樂曲采用三段體(ABA),快板,3/2拍。作曲家介紹:
亨德爾(1685~1759)英籍德國作曲家,生于德國哈勒。17歲起任教堂管風琴師。因酷愛世俗音樂,后遷居漢堡,從事歌劇創(chuàng)作,1717年定居美國,1726年入英國籍。一生創(chuàng)作了46部歌劇,32部清唱劇,其中《彌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力士參孫》、《猶大〃馬卡白》等尤為著名。此外,還寫了相當數(shù)量的器樂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水上音樂》、《焰火音樂》等。亨德爾大半生在英國度過,并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因此對英國的音樂產生深遠的.影響。1751年不幸雙目失明,1759年病逝倫敦。管弦樂《船歌》本曲原為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所作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三幕的主題歌,以女聲二重唱的形式演唱。但現(xiàn)在人們更常聽到的是經改編的管弦樂曲。
“船歌”,不僅是本曲的曲名,也是一種音樂體裁的名稱。它是一種具有歌唱性的優(yōu)美旋律與搖擺般伴奏音型的聲樂曲或器樂曲。通常為6/8拍子,中等速度。伴奏常以固定的音型描繪水波蕩漾的形象或模仿船身均勻地晃動和搖槳的動作。
【學習目標】
1、聆聽《船歌》、《水上音樂》、感受音樂對“水上的歌”主題的描繪,體驗音樂與自然的交融關系。
2、欣賞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調波浪形進行的走向知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螺號》
跟伴奏帶演唱
二、聆聽《水上音樂》
1.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導入。
18世紀早期當時英王喬治一世舉行慶典,大型游艇在倫敦泰晤士河上游覽,宮廷樂隊船為其奏樂助興。亨德爾為其寫的《水上音樂》。
2.初聽主題音樂,感受樂曲的富麗豪華情景。
設問: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感受?請聯(lián)系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想像是怎樣的一種場面? 3.欣賞樂曲第一部分的音樂。
設問:這一主題曲調出現(xiàn)了幾次。它的主奏樂器是什么名稱?用樂器演奏的姿勢來表示。
(教師可用教材中的樂器圖作提示:弦樂,圓號,小號。)4.聆聽全曲。
設問:當?shù)谝徊糠值囊魳吩俅纬霈F(xiàn)時請舉手,請分析樂曲分為幾部分?
三、聆聽《船歌》 教學基本要求
1.音樂形象導入:聽樂曲引子部分。
設問:這音樂片段給你什么感受,你想像這是怎樣的形象?
2.揭題:介紹《船歌》是歌劇主題歌。在音樂會上聽到是經改編的管弦樂曲,順帶介紹體裁。
本曲原為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所作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的第三幕的主題歌,以女聲二重唱的形式演唱。但現(xiàn)在人們更常聽到的是改編的管弦樂曲。
“船歌”,不僅是本曲的曲名,也是一種音樂體裁的名稱。它是一種具有歌唱性的優(yōu)美旋律與搖擺般伴奏音型的聲樂曲或器樂曲。通常為6/8拍子,中等速度。伴奏常以固定的音型描繪水波蕩漾的形象或模仿船身均勻地晃動和搖槳的動作。本曲具有這些特點。
3.欣賞管弦樂《船歌》。
設問:你有沒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覺?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題①,并畫出圖形譜后半部分。講解波浪形進行。
設問:從圖形譜旋律線條的行進,我們給它取個名。我們 學習上行、下行……
5.從主題①旋律波浪形進行分析,現(xiàn)在我們就回答上一個問題的“為什么”,即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覺。
6.復聽管弦樂《船歌》,身體可隨音樂的起伏大小作搖晃,猶如人在船上的情景。
7.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聲二重唱,聽聽二重唱的演唱形式——欣賞二重唱《船歌》。
8.二重唱演唱形式圖解:兩個男生臉部代表兩個人,兩個圖形譜表示兩個曲調同時行進,結合為一體。
9.小結:這兩部作品是外國音樂家表現(xiàn)的“水上的歌”。
四、教師小結本節(jié)課學習情況,下課。
《船歌》教案 5
教學內容:
1.唱《劃船歌》
2.復習本單元的歌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能體會歌曲的意境美,能表達歌曲的情緒。
2、用自然、親切地聲音表現(xiàn)歌曲。
3、利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簡單的伴奏。
教學重點難點:
1、學唱《劃船歌》。
2、歌曲中節(jié)奏的變化,與情感變化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1、聽賞音樂,同學們,感覺一下,你們現(xiàn)在坐在什么上面?(聽歌曲伴奏音樂,隨老師的手勢上下起伏)
2、小船搖啊搖,載著我們去向何方?
欣賞印度尼西亞的地里風光(簡介人文背景)
二、欣賞
印尼的船工們熱愛自己的生活,聽,一邊勞動的他們還愉快地吟唱著動聽的歌。
(欣賞歌曲范唱),學生隨音樂律動。
再次欣賞并提問:美麗的小船要帶我們去往何方?船工們心里又在想著什么?
(理解歌詞含義)
3、讓我們坐上小般一起出發(fā)吧!隨著琴聲哼唱旋律(lu),用手劃旋律線。
4、哪一樂句給你的感覺最特別?(從旋律線,音樂節(jié)奏等分析)
難點解決:滑翔機的感覺,一飛沖天,在空中展翅飛翔。
上下起伏,好似蕩漾在水波
加入歌詞,注意力度的變化。 船工用力撐船
小船在水面上搖動
5、完整再現(xiàn)歌曲
齊唱,用沙球、碰鈴等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一半演唱,一半伴奏)
三、復習
讓我們乘著小船到各地去游覽一下吧!
(部分同學扮演河流,部分同學扮演船工)
《沃爾塔瓦河》聽賞主題片斷,現(xiàn)在我們到哪里了?
《多瑙河之波》聽常第一圓舞曲主題,隨律動變化。
《大海啊,故鄉(xiāng)》 女生領唱
《瀏陽河》 齊唱
四、總結下課
《劃船歌》教學反思
《劃船歌》是一首印度尼西亞馬魯姑民歌。這首民歌表現(xiàn)了印尼船工的生活。旋律受西班牙、葡萄牙音樂的影響。該曲旋律優(yōu)美,著力刻畫出船工奮力劃槳,小船奮力駛向遠方的生動情景。歌曲連續(xù)使用切分節(jié)奏和后半拍起唱的樂句,這是這首民歌的.風格特點,表現(xiàn)了對友人或愛人的叮嚀。這堂課一開始,我由印度尼西亞的地理風光(多媒體播放)導入,然后提出問題:“印度尼西亞的船工是如何來詠唱他們的生活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并整體上感受歌曲的情緒。隨后我又提出第二個小問題:“小船準備駛向哪里?船工們心里還想了什么”,在此基礎上欣賞第2遍,其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歌曲的前半段歌詞。第三遍,讓學生輕輕的跟著哼唱,找出自己剛才哼唱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多數(shù)同學是第一部分轉入第二部分時弱起節(jié)奏跟不上。解決這個難點,我讓學生劃拍數(shù)好節(jié)奏,我范唱歌譜,讓學生感受弱起小節(jié),學生基本能掌握,完成預期的學習目標。在唱會這首歌曲后,我讓學生為歌曲的第二部分配上動作,塑造小船的動感和船工用力掌舵的情景,引導學生在這部分演唱時能用不同的力度來演唱。最后又為學生加上了沙球打擊樂器,學生在快樂中學會了這首《劃船歌》。
【《船歌》教案】相關文章:
烏蘇里船歌歌詞11-27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雞教案中班教案01-21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蔬菜教案整理 《蔬菜》教案11-01
安全教案 關于安全教案09-20
語言故事教案中班教案11-08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