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運算的教案

    時間:2023-03-06 17:34:29 教案 投訴 投稿

    運算的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運算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運算的教案

    運算的教案1

      教學目標:1、讓學生掌握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

      2、幫助學生掌握除法的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huán)小數時,一般可以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除的計算法則,數學教案-整數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掌握在除法中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huán)小數時,一般可以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除的計算法則。

      教學方法:引導、討論、點撥、鞏固。

      教學內容:第60頁例2。

      課前準備:課件、本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1、直接揭示課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課件1)

      2、復習:(1)9.5-3.6÷5+0.18 (2)1.3×(8.2-7.32) (課件2)

      二、新授:

      例2 計算6.9 ÷[(0.4+0.5)×0.6] (課件3)

      1、 讀題。

      2、 討論:(1)你發(fā)現了什么?(A.有+、×、÷三種運算符號;B、括號有中括號與小括號)(2)根據剛才的發(fā)現,你準備怎樣來運算這道題目?(突出——先算小括號再算中括號)

      3、 計算:請學生在本子上操練后,選一位學生的練習投影在銀幕上。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77……

      4、 評價:讓學生評價,重點突出——(1)運算順序(2)計算中的發(fā)現---本題答案是循環(huán)小數。

      5、 出示下列一句話:

      注意:在運算過程中,如果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數位數較多或出現循環(huán)小數時,一般可以保留兩位小數,再進行計算。 (課件4)

      根據上述新的'知識,例2的運算結果應該是“12.78”。但是,“12.78”是取商的近似值,因此,“12.78”前應該用什么符號?為什么?

      6、 出示下列第二句話:

      切記:在運算過程中,除到哪一位的商是無限小數,在保留兩位小數取它的近似值時,應該在那一位上用“≈”。 (課件5)

      因此,例2的運算應該是——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8 (課件6)

     。ǘ┰嚲殻3.6÷(0.5+0.3×4) (課件7) (試練后讓學生聯系新知識進行評價,其中突出運算過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兩位小數)

     。ㄈ┳鲆蛔觯12.6÷[14-(1.7+7.8)] (課件8) (做完后讓學生聯系新知識繼續(xù)評價,其中進一步突出運算過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兩位小數)

      二、 判斷:(課件9)

      5×[63.9÷3×(7.5-5.5)] 25÷3-(2.6+3.44)

      =5×[23.3×2] =25÷3-6.04

      =5×46.6 =8.3-6.04

      =233 =2.26

      操作順序——先計算,再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整數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其中突出第二題的第二步應該是,在保留兩位小數取它的近似值時,必須用“≈”。即運算過程為:

      25÷3-(2.6+3.44)

      =25÷3-6.04

      ≈8.33-6.04 (進行直接取換)

      =2.26 (課件10)

      三、 游戲:(選項)

      1、 0.8×[(5-0.68)÷0.2×6] (課件11)

      A、 =0.8×[4.32÷1.2] B、=0.8×[4.32÷0.2]

      C、=0.8×[4.32÷0.2×6]

      2、 [9.08-(1.325÷13+6.08)]×0.9 (課件12)

      A、≈ [9.08-(0.101+6.08)]×0.9

      B、≈[9.08-(0.10+6.08)]×0.9 、

      C、≈ [9.08-(0.1+6.08)]×0.9

      操作中,要求學生:(1)先獨立計算,(2)再小組討論 ;(3)然后全班交流。每一步必須突出本教時講的新知識。

      四、 列式計算: (課件13)

      3.8與6.5的和除2.9,再乘6.7,積是多少?

      計算完后,選一位學生的練習投影在銀幕上,請他講這樣列式與計算的依據。

      五、 應用題: (課件14)

      一次,小明到農貿市場上去,看到青菜每千克1.2元,又聽到3千克黃瓜2元的叫賣聲,他想,每千克黃瓜比青菜便宜多少呢?

      計算完后,選一位學生的練習投影在銀幕上,讓同學進行評價。

      六、 小結:(操作中以學生為主對本教時進行小結)

      通過本教時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再次打出課件4、課件5)

      七、練習:

      1、 第61頁2中下面3題 2、第61頁第3題

      數學教案-整數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

    運算的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對算式變換的比較,理解和掌握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在探索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的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況的能力,進一步建立代數的思想。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內在邏輯性,體會數學的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表示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單。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被譽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嗎?

      預設:

      生:青藏鐵路

      2.師:青藏鐵路的建設創(chuàng)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區(qū)鐵路建設的奇跡,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數學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鐵路。

      3.師: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

      預設:

      生1: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生3:西寧到格里木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隨著學生提出問題,課件隨機顯示)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課的開始,引導學生自主提出數學問題,在激發(fā)學生研究興趣的同時,引出研究問題。

      (二)自主探究,加減定義

      1.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能夠解決嗎?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請每個同學自己動手試一試。

      2.學生獨立解題

      3.匯報交流,展示解題過程:

      預設:814+1142=1956

      4.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預設:

      生:把兩段合在一起計算。

      5.師:你還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6.師: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加法?

      預設:

      生: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加法。

      (板書:加法定義)

      7.師:你知道加法算式中這些數都叫什么名字嗎?

      介紹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加數+加數=和)

      8.師:剛才同學們還提出了兩個問題,他們能解決嗎?請大家試一試,看看誰的速度快。

      9.學生列式計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師:同學們計算的真快,沒看到大家列豎式呀,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預設:

      生:參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師: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預設:

      生:因為知道了兩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減去另一段。

      12.師: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嗎?

      13.師: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減法?

      預設:

      生: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減法。

      (板書:減法定義)

      14.師:你知道減法算式中這些數又叫什么名字嗎?

      介紹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被減數-減數=差)

      【設計意圖】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通過學生對自主提出問題的解決,逐步體會運算的本質含義,并抽象總結為概括性的語言,在此過程中逐步完善學生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小組交流,明確關系

      1.師:觀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預設:數都一樣,運算不同

      2.師:我們能根據一個加法算式很快的寫出兩個減法算式,加、減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樣的關系?看來我們這節(jié)課除了要知道什么是加、減法,還需要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板書課題: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3.師:根據黑板上的三個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能發(fā)現加、減法各部分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嗎?

      4.小組討論并組內交流

      5.全班交流

      預設:

      生:被減數-減數=差

      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差+減數=被減數

      減數+差=被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加數+加數=和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6.整理總結: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7.師:請同學們利用剛才的算式814+1142=1956、1956-814=1142、1956-1142=814驗證大家總結的發(fā)現。

      8.師:請觀察我們總結的結論,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小組交流一下。

      預設:

      生1:加法是減法的.相反運算,

      減法是加法的相反運算。

      生2: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9.學以致用:數學書P3做一做

      根據2468+575=3043,不計算直接寫出后面算式的結果。

      3043-2468=(),3043-575=()

      10.抽象概括,總結升華。

      我們通過這三個算式的聯系,初步了解了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而且驗證了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也共同歸納出了如下的關系: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差=被減數-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減數=減數+差

      希望大家能靈活運用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組織要重視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要重視直接經驗,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課中,引導學生對加、減法關系進行整理,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加、減法運算的深層次理解,感受數學的邏輯性。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1)數學書P3練習一1

      下面各題應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倩﹫錾衔缳u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59張門票。滑雪場全天一共賣出多少張門票?

     、诨﹫鋈熨u出145張門票,其中上午賣出86張,下午賣出多少張?

     、廴A光文具店運來一批練習本,賣出370包,剩下630包。運來多少包練習本?

      ④興華小學一共有學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2)根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寫出另外兩個算式

      2.綜合練習:數學書P33

      猜猜我是幾?

      【設計意圖】分層次的鞏固練習有助于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fā)展進行評價,并通過評價的結果反映出教學設計的問題,努力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五)課堂總結

      1.師:通過學習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你知道哪些關系你能說說嗎?

      2.學生交流。

      3.師: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能說說你的心得、收獲以及不足嗎?

      (相互學習、鼓勵進步、促進健康的發(fā)展)

      【設計意圖】適當的反思不僅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更可以喚醒學生對數學方法乃至數學思想的感悟意識。

    運算的教案3

      【教學內容】

      課本P28例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的順序以及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的使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主題圖、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在乘坐公共汽車的過程中是否發(fā)現了哪些數學有關的問題?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指名匯報。分小組交流在乘車過程中發(fā)現的數學問題。

      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可能會說,在途中有下車的,也有上車的。聯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自主參與,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2)、出示應用題:車上原來有67人,到站后下車25人,又上來了28人。現在有多少人? 這道題該如何解答?

     。3)、指名列式解答并板書計算過程。 這道題的豎式能不能直接用簡便寫法呢?

      讓學生在練習上寫出連寫豎式,然后指名板演。 2練習。

      三、總結提升

      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應該怎樣進行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1(1)、觀察主題圖。 小組交流數學信息

     。2)、理解題意。

      獨立思考解題方法,嘗試解答。

     。3)、匯報并板演豎式

      2、完成課本p28的“做一做。

      3、與老師共同小結,自由說一說。

      【板書設計】

      加減混合運算 例3: 67-25+28=70(人)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重點難點把握準確,大部分學生掌握了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就在我們的身邊,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方法。 強化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達到鞏固10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目的。

      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不過,在教學習題的過程中,學生上臺習題花費的時間太長,很多弄懂了的學生沒有事情做,而個別沒弄懂的學生又跟不上節(jié)奏,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改進。

      同時,我發(fā)現,學生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聯系。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不必做過多的鋪墊,不用多余的提問引導。

    運算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及算法。

      2.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養(yǎng)成用簡明、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習慣。

      重點難點:

      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練習。

      1/6+5/6

      4/7-2/7

      2/9+4/9

      9/10-3/10

      1/2+1/3

      1/8+1/8+3/8

      2.算一算。

      100+25-18

      75-25+15

      24-(18+3)

      學生計算,完成后提問計算的順序。

      3.揭示課題。

      我們學過了分數加、減法,掌握了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這一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二、新課講授

      1.出示教材第97頁例1的`表格。

     。1)讓學生讀懂表格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2)老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幾分之幾?

     。3)提問: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樣列式?

      板書:1/2+3/10-1/5

     。4)請學生試著算一算,集體交流計算方法。

      老師巡視,請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

      讓學生將這兩種計算方法進行比較,看出哪一種更簡單,確定自己喜歡的方法。

     。5)小結計算方法: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進行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題目的特點和自己的情況靈活選擇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個問題:裸露地面儲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幾分之幾?

     。1)先讓學生看懂表格內容,然后老師提問:在這個問題中,把什么看作單位1?7/20是什么意思?

     。2)請學生列出算式

      1-11/20-2/5或1-(11/20+2/5

     。3)請學生試著計算,并指名板演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過程。

      提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帶有小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

    運算的教案5

      教學內容:

      一、創(chuàng)設購物情境,自主解決問題

     。ㄕn件出示P30主題圖)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來到商店,想買一些學習用品。你們仔細觀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學習用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

      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結 合你的購物經驗,你能提出一步計算的問題嗎?

      一生提出問題,全班同學口答。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呈現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探討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課件出示:小軍說:買3本筆記本和一個書包,你們能幫我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嗎?

      2.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

      絕大部分學生會進行分步列式,也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列出綜合算式的情況。此時先讓分步列式的同學匯報,教師相應板書

      先算3本筆記本多少錢?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錢?

      15+20=35(元)

      3.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先要算出什么?

      你們能不能把剛才這兩個算式合并成一個算式呢?

      給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的時間和空間,允許討論和交流,然后板書:53+20

      4.(教師手指53+20)像這樣的算式,它是由兩個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兩步算式,我們叫它綜合算式。在這個綜合算式里,53的積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計算時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這個得數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為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都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這一步可以這樣寫:在第二行先寫上等號(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與第一行的算式對齊,第二行的等號要寫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寫上第一步的得數,還沒計算的一步要照抄下來。

      板書如下(邊板書,邊說明書寫位置)

      53+20

      =15+20

      提問:接下來算什么?得數是多少?該怎么寫?

    運算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訓算,能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運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類推能力。

      2.使學生知道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加法里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使—些加法計算簡便,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L口算。

      (1)用門算卡片依次出示練習四第1題.指名學生說出口算結果。

      (2)用卡片出示下列各題,讓學生口算。

      5.2+2.8 3.63+6.37 O.72+O.28 3.4+2.6

      提問: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關鍵是什么?

      2.復習加法運算定律。

      提問:在整數加法里學習過哪些運算定律?誰來說—說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哪位同學說一說這兩個定律用字母怎樣表示?(板書字母表示的運算定律)

      追問:我們以前學習的這兩個運算定律中,加數的范圍是什么數?

      3.做教材第16復習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一題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明每—題的運算順序。

      提問: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板書:加減混合運算,沒有括號從左往右算;有括號先算括號里的'。)

      二、教學新課

      1.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在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里,沒右括號的,從左往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2.教學例6。

      (1)說明: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相同,現在我們來看例6;

      (2)出示例6。

      讓學生分別說一說每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老師在例題要先算的一步下面畫橫線。

      按照剛才說的順序,這兩題能計算嗎?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算在課本上。

      集體訂正。

      3.組織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師板書用小黑板出示題目,指名學生口述運算過程和結果,老師板書。

      (2)追問:誰說—說.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的?

      4、教學例7。

      (1)說明:我們已經知道,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那么,剛才我們復習的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是不是適用于小數加法呢,請看下面兩組題。

      出示教材中兩組題。

      要求學生算一算、比一比,看看每組算式里圓圈兩邊的結果是不是相等,在O里填上適當的符號。

      提問:第—組結果相等嗎?(板書等號)第二組結果相等嗎?

      (板書等號)

      你從這兩組算式小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這里字母表示的加法運算定律里,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數?

      (2)說明:從這里可以看出,加法運算定律里的字母可以表示整數和小數,也就是說,整數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在小數加法里同樣適用。應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計算簡便。

      (3)出示例7。

      請大家仔細看—看這里的4千加數,想—想可以怎樣使計算簡便。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4.8+5.2)+(8.63+0.37)

      追問:為什么這樣算可以簡便?

      提問:這里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哪里應用了加法交換律?

      哪里應用了加法結合律?

      接下去怎樣做?(老師板演)

      小結:在小數的連加算式里,如果兩個加數可以湊成整數,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把這兩個數結合起來先加。這樣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5、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簡便計算的。

      三、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會了些什么?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怎樣?什么情況下可以應用加法運算定律,使小數連加計算簡便?

      四、組織練習

      1、做練習四第2題。

      小黑板山示,讓學生做在課本上。

      指名學生口答計算結果,老師板書。

      2.做練習四第4題前兩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一題做在練習本上。

      集體訂正,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分析練習四第5題。

      讀題。

      提問:這道題要分幾步做?為什么要用兩步解答?

      4.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練習四第3題前兩題,第4題后兩題第5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四第3題后兩題。

    運算的教案7

      教學內容:

      課本第27頁內容及第28頁“練一練”的第1~3題。

      教學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混合運算(一)(二)》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較復雜的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能利用線段圖來分析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通過問題情景讓學生應用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法則來解決較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解決這類問題的策略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及乘法運算律在分數混合運算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1.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2.經歷畫圖分析數量關系、找等量關系、并列方程解答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通過畫線段圖解決問題,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

      教學法設計: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歸納總結。

      教學具準備:

      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一填

     、傥逶路荼人脑路莨(jié)約了1/6,五月份占四月份的。

      ②八月份比七月份增產1/5,八月份占七月份的。

     、畚迥昙壢藬当攘昙壣1/9,五年級人數是六年級的。

      2.說一說下列的等量關系。

     、傥逶路萦盟20噸,是四月份的6/7.

     、谔璧挠24人,占晨練人數的1/5。

     、蹖嶋H投資24萬元,占計劃投資的7/8.

      二、探索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①出示P27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找一找圖中的數學信息。

      ②反饋信息后,讓學生提出問題,師板書問題:淘氣家8月份用水多少噸?

     、鄯治鰡栴}。

      引導學生想一想:哪個月用水多?哪個月用水少?你怎么知道的?九月比八月節(jié)約了1/7是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后,再帶領學生想一想,哪個月的用水量是單位“1”?你能找到它們之間的等量關系嗎?

      2.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

     、賹W生自主嘗試,師巡視輔導。

     、谡故緦W生所畫線段圖,進行評價。

     、蹘熒餐瓿蓴盗糠治,并畫出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畫圖時,讓學生想一想:應先畫哪個月份的?為什么?引導學生明白要先畫出單位“1”的量,即八月份的線段圖,然后再畫九月份的線段。

      3.結合線段圖,找出等量關系。

      學生回答,師板書:

      八月份用水噸數—節(jié)約的噸數=九月份用水噸數

      八月份用水噸數×(1-1/7)=九月份用水噸數

      4.列方程解決問題

     、僮寣W生根據以上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谥干逖。

     、奂w交流,讓學生說思考過程。

      5.檢驗

     、僭鯓又烙嬎憬Y果是否正確呢?學生回答后,讓學生進行檢驗,驗證剛才的估算結果是否正確。

     、谥干f說驗證方法。

      6.這道題除了可以用列方程解題外,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題。12÷(1-1/7)=12÷6/7=14(噸)

      三、鞏固練習(完成“練一練”第1、3題)

      1.第1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說說解題思路、計算方法。

      2.第3題

      四、作業(yè):

      1.P28“練一練”第2題。

      2.補充:一個飼養(yǎng)場,養(yǎng)鴨1200只,養(yǎng)雞的只數比鴨多1/6,雞有多少只?

      五、課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分數混合運

    運算的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58~59“分數混合運算(二)”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中,體會整數運算變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利用分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能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激趣揭題

      1.計算。

      2.引入新課分數混合運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出示“第十屆動物車展”情景圖,從情悅圖中,找出有關信息及問題,并估一估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2.理解題意,用圖來表示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系。

      3.解決問題

     、俳y計圖,讓學生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此第一天增加了1/5” 這句話的意思是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

      ②用線段圖來表示第二天和第一天成交的汽車輛數之間的關系。

      4.把握算法之間的聯系。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做教材第59頁“試一試”第一題?偨Y: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做教材第59頁“試一試”第二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條件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在學習中遇到了什么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

      2.預習分數混合運算(三)

      板書設計:

      分數混合運算(二)

      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運算的教案9

      教學目標:

      1.復習用四舍五入法進行湊整。

      2.復習大數的讀寫。

      3.培養(yǎng)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你去過黃山嗎?見過哪些景色?請游覽過黃山的學生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生:回答。(參照書P4。)

      師:今天我們在游覽黃山的景點時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二、中心階段

      1.數的組成、讀和寫。

      師:你還能想到什么?人嗎。本國的游客和外國的來賓。如果要計算一年有多少人參觀,這個數目一定很大。,我們學過大數的.認識和湊整,請誰來做小老師說一說。

      生:我們學過數位順序表,由個級、萬級和億級。個級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計數單位分別是個、十、百、千。

      師:10個千是()。100個千是()。10個()是一億。

      一個九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位。 35個百是()。

      師:讀數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寫數呢?

      生:先分級,從高位起,一級一級地讀數中間的0或連續(xù)幾個0只讀一個0,數末尾的0不讀。

      2.讀出下面的數,再用線連一連。

      30000052三千萬五千二百

      350002000三千萬零五百零二

      30500200三十五億零二十萬

      30052000三千萬零五百二十

      30005200三千萬零五十二

      30000520三千零五萬二千

      30000502三億五千萬二千

      3500200000三千零五十萬零二百

      校對。

      3.湊整。

      師:我們學過哪些湊整的方法?

      生:有四舍五入法、去尾法和進一法。

      師:它們各有什么不同?舉一個生活中的運用。

      師:出示兩組題把下列各數四舍五入到萬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師:這組題完成后,就游完了猴子觀海這一景點。(媒體演示)

      把下列各數四舍五入到億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師:用四舍五入法湊整要注意什么?用

      生:回答。練習。交流。

      師:我們到黃山的著名景點迎客松去游一游。

      三、提高

      1.2 9183萬2 9182萬

      可以填幾?

      2.用3個5,4個0組成七位數,

      一個0也不讀的數()。

      只讀一個0的數()。

      讀出兩個0的數()。

      3.拓展:

      把下面各數按要求填在相應的位置上。

      702709 6000006 200408 10005900 3001030 99008800 40302010 850010309

      一個0也不讀的數是:

      只讀一個0的數是:

      只讀兩個0的數是:

      讀3個0的數是:

      最高位是十萬位的數有:

      與1億最接近的數是:

      位數最多的數是:

    運算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ㄒ唬┳屑氂^察,收集信息,解決問題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問題:1. 同學們做什么呢?

      2.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和讀書有關的信息啊?

      3. 要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ǘ┓答伣涣,總結加減運算的.順序

      分步算式

      綜合算式

      53-24=29

      29+38=67

      問題: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 右的順序計算。

     。ㄈ⿲W習脫式計算格式

      29+38 =67

      問題:1. 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說明:(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可以脫式進行計算,呈現出運算的順序和每次計算的結果。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把等號上下對齊。

      問題:2. 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3. 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我們是怎么算的啊?

    運算的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知道連加連減的含義和運算順序。學習有關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在觀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學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的算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初步感知連加連減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學會運用連加連減,理解多樣化的計算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

      教學難點:

      連加連減的含義,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

      學習有關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舊引新

      師:放假時,你們喜歡和爸爸媽媽去外游玩嗎?有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去鄉(xiāng)下的奶奶家玩了。(出示圖片:小明)

      一大早,小明的媽媽就帶著他一起乘上“口算號”公共汽車出發(fā)了。來,我們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來算一算吧!

      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師:小明看到路旁的小雞正在吃米。你說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嗎?

      生: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2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5+2=7

      生:原來有5只小雞,又來了1只,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雞?7+1=8

      師:不一會兒,他們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雞呢,小明可是個懂事的.孩子,連忙跑過去幫奶奶喂雞。引出例1。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1)理解情境

      師:看,有幾只小雞在吃米?(演示5只小雞在吃米)然后來了幾只?(演示來了2只)最后來了幾只?(演示來了1只)

      師:你能將喂雞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并提出數學問題嗎?(如果說不好,可重復演示課件)

      生:小明在喂5只小雞,跑來了2只小雞,又跑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雞?

      師:口才不錯,你說得真完整。

      (2)列式

      師: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小朋友們會列式計算嗎?

      5+2+1=8

      (3)理解列式的意義

      師:真聰明。我們來讀讀這個式了。

      地上的小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三部分)

      師:原來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還可以直接把5、2、1三個數加起來。

      師:這樣三個數或三個以上的數加在一起叫做連加。(板書)

      小結:剛才的5+2=7相當于5+2+1的第幾步?(第一步)

      7+1=8相當于8+2+1的第幾步?(第二步)

      看來今天我們學習的算式更加簡單,更加直接。

      (4)探究計算方法。

      師:這個式子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齊)先算5+2=7,再算7+1=8(師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板書演示“搭橋”法,即在5+2的下面畫橫線并在線下寫出得數7)

      師:1與誰相加?

      (5)練一練。師:請看圖,會一邊擺一邊說圖意嗎?(一個學生上來演示。)生:先擺4根小棒,再擺3根小棒,最后擺1根小棒。現在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列式:4+3+1=8

      師:然后打開數學書72頁,填一填。

      1與誰相加?怎樣得到的?

      小結: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先算出前兩個數的得數后,再加上第三個數。也就是說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板書:從左往右)

      學生齊說計算方法。

      三、突破難點,鞏固練習

      (1)演示情境

      看,小雞們吃飽了。(演示小雞跑走圖)

      (2)合作探究

      師:看了這幅圖,你會編個數學問題來考考大家嗎?(同桌交流,再回答)

      師:要求還剩下多少只小雞,怎樣列式更簡單呢?(板書:8-2-3 )

      師:這個算式就叫做(生:連減)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連加、連減)

      師: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8-2=6,6-3=3

      師:3從哪里減(6),6是什么?(8-2的結果)(師同時板書演示“搭橋”法)

      小結:連減的計算方法:先把前兩個數相減,得出小得數后再減去第二個數。

      (3)練一練

      師:什么意思?誰上來擺一擺?說一說

      生:原來有10個三角形,先拿走3個,再拿走5個,還剩多少個?

      師:我們也來擺一擺,說一說。

      小結:喂完小雞后,小明也認識了今天的兩個新朋友,它們是誰?都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從左往右)

      書第73頁第2題,第74頁第5題同桌說圖意,先不做。匯報,再做。

      小明真是個好孩子,媽媽買三種食品給他吃,請你幫小明想一想,算一算,小組合作,先說題意,再說算式。(連加)誰來試一試?

      生說師在黑板上擺:我買了……一共多少元?

      媽媽沒空,給了10元錢給小明,記得剩下的錢要還給媽媽。誰來試一試?(連減)

      生說師在黑板上擺:我用10元買了……還剩多少元?

      小組合作,匯報。

      四、總結

      今天小明去了奶奶家,收獲多嗎?你也說說學會了什么?

    運算的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包括只含同一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以及用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情境,體驗運算順序規(guī)定的合理性,幫助學生理解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決問題主要是將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轉化成混合運算的應用題,運用括號,能使列出的綜合算式與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相一致,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學情分析

      運算順序是人們共同遵循的計算規(guī)則,是一整套合理的規(guī)定。二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加、減、乘、除的基礎知識,懂得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有一定的計算基礎,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先乘除、后加減”“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讓學生獨立計算時進行演繹推理,經歷“觀察算式——回憶運算順序——規(guī)劃計算步驟——按次序進行計算——反思并積累體會”的過程,既發(fā)展了他們數學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運算順序的水平。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推理和應用及口算、聽算為主線。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采用問題——發(fā)現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含有二級運算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數學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提高計算能力。

      問題解決: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聯系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在認識和理解混合運算順序的過程中,積累學習的經驗,形成計算技能,并且能用兩步計算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第一課時: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春天到了,看公園多美。∧銈兿氩幌胍驳焦珗@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們先要為自己準備午餐。

      教師:看,這是超市的食品專柜,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一包餅干7元,一個面包4元,一個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樂3元。

      師:圖中告訴了我們一些食品的價格。小紅為春游活動準備了午餐,她想買3盒牛奶和1包餅干,一共要花多少錢呢?你能幫小紅列式計算嗎?把你的想法寫在本上。

      學生1: 2×3=6(元)

      6+7=13(元)

      學生2: 2×3+7=13(元)

      生3: 7+2×3=13(元)

      教師:你們是怎么想的?(學生說說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學同意嗎?這三種方法都很好。

      教師:三位同學說的都很好,老師告訴你們第2個同學和第3個同學列的算式叫做綜合算式,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混合運算。

      二、 新授

      (一)乘加問題。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算式

     、 2×3+7

     、 7+2×3

      學師:觀察這兩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錢數,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錢數。

      教師:7+2×3又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2:雖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餅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師小結:現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三位同學的想法,請你認真觀察,動腦筋想一想,這三種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教師:細心的同學一定發(fā)現了,這三種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計算三盒牛奶的錢數再用三盒牛奶的錢數與一包餅干的錢數這兩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總錢數,你們發(fā)現這三種方法之間的聯系了嗎?

      教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們,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

      教師:剛才我們計算了小紅出游準備午餐的價錢,現在你想不想為自己的出游準備午餐呢?任選2種食物試著買一買,數量不限,想想該怎樣列式?

      學生匯報,一個同學說他列的式子。

      教師:快結合這幅圖猜猜這位同學想買什么?這個綜合算式該怎樣計算?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們應該先算哪一步呢?

      學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減問題。

      教師:相信同學們也計算出了自己買東西要花多少錢了吧,小明也準備了午餐,但是小明在買東西的時候,遇到了困難,你們想幫助他嗎?

      教師: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我們來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難,小明帶了20元,想買4個面包,他想請大家?guī)退闼,他還能剩多少錢呢?你們會列示嗎?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20—4×4=4(元)

      教師:觀察這個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

      學生:先算買4個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減去用去的錢數就是剩下的錢數。

      教師:你的思路真清楚,那這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先算4×4=16,也就是4個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帶的20元錢減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錢數。

      教師:同學們你是這樣想的嗎?

      教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幫小明解決了問題。剛才我們通過為春游準備午餐,一起認識了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現在請大家再來看看這些綜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這樣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記算哪一步呢?

      學生:都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三)除加、除減問題。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現在我們來做幾組小練習,看看誰學得最好,請你觀察這個綜合算式,應該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結果。

      28-6×3= 5×9-40= 54÷9—4= 20+48÷6=

      教師:通過3、4題我們知道了像這種有除法,又有加法或減法的綜合算式,我們要先計算除法,再計算加法或減法。(找2個同學說)。

      教師:那么通過我們上面的學習內容,你能總結一下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或減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時,我們應該按著什么樣的順序進行計算嗎?

      學生:在算式中,有加減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板書)

      三、 練習

      1. 說一說先算什么,再計算。

      6×4+4= 25—3×7= 72÷8—4= 20—63÷9=

      2.當小老師,判斷,并改錯。

      6+9÷3=5 5÷5+5=6 9—3×2=12 48÷8—4=2

      四、 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嗎?老師相信只要你在課堂上積極開動腦筋,你就會越來越聰明的。

    運算的教案13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體會10以內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做到能正確口算10以內數加減法混合運算。

      2、經歷自主探索及與他人合作的學習過程,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引導提出問題,初步學會有條理思考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

      3、在交流算法過程中,養(yǎng)成初步的合作意識。通過解決問題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學習重點: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混合運算的意義。2、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混合運算。學習難點:連加減混合意義和方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談話: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看一看,好嗎?2、課件出示一:觀察圖片

      圖上都有什么?他們都在干什么?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情境圖編一個數學故事,并提出數學問題。(說清楚數量的變化)

      學生獨立編出后,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小組內的同學聽,設計意圖:鍛煉孩子們的讀圖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問題的概括能力3、揭示并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獨立完成:原來有4只天鵝,過了一會飛來了(

     。┲,又飛走了(

     。┲,現在有幾只天鵝?

      先讓學生結合圖中的說明,理清思路,再獨立思考,怎樣才能求出有幾只天鵝?讓學生在充分發(fā)揮個人的見解,每組出一名同學匯報本組的意見。2、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分別列出各種算式。

      算法:——————————————————————————————(只)

      讓學生看算式,每個算式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師總結:加減混合運算也是先算前面的(也就是加法在前先算加法,減法在前先算減法)。

      課件出示圖片二:(天鵝的變化)原來有4只天鵝,過了一會飛來了(

      )只,又飛走了(

     。┲,現在有幾只天鵝?學生能說出天鵝只數的變化,列出算式。算法:————————————————————————————(只)

      設計意圖: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么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能有條理的解決問題,能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4、還有其他的問題嗎?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全都說出來。

      小結: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和連加、連減一樣,都是從左面開始,分兩步計算。

      三、訓練與總結

      1、

      67頁做一做仔細觀察圖畫,用自己的話說出圖的意思,提出問題,并列算式。

      2、練習十五

      1、

      2、33、小組內交流,編一個趣味性強的故事,要有數學信息,能提出數學問題。1、小結全課: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運算的教案1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學會中括號的使用方法,能夠正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四則混合式題。

      2、使學生能夠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一般應用題和相遇問題,進一步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學會中括號的使用方法。

      2、列綜合式解答三步計算的一般應用題和相遇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內容:

      式題

      教學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云運算順序,學會中括號的使用方法,能夠正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四則混合式題。

      2、培養(yǎng)學生計算四則混合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中括號的使用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準備題:

      先說出運算順序,再口算。

     。1)250-200+50

     。2)250×200÷50

      (3)250+200×50

     。4)250-200÷50

      提問: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運

      算的順序是什么?

      如果只有乘除法,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怎么做?

      二、新課:

      1、板書課題:式題

      2、概括總結在一個算式里,只含有同級運算時的運算順序。

      出示例1:(1)460-180+270-320

     。2)250×40÷125×8

      學生獨立計算,訂正。

      問: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

      法,按什么順序計算?

      師:我們通常把加法和減法叫做第一級運算,把乘法和

      除法叫做第二級運算。

      問:(1)題里只有加減法,我們就說它只含有什么運算?

     。2)題呢?

      問:在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級運算,應當按什么

      順序進行計算?

      結論:

      一個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級的運算,要從左往右依次演算。

      3、總結在一個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時的運算順序。

      出示例2:(1)480-126×5÷21

     。2)136÷17+12×4

      問:第(1)題中含有哪些運算?第(2)題中含有哪些

      運算?

      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

      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

      總結:

      在一個算式里,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做第二級

      運算,再做第一級運算。

      4、練一練: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76+24-31+19(3)260+125×8÷10

     。2)190÷5×10÷10(4)20xx÷25-20×4

      5、出示例3:(1)20xx÷(25-20)×4

      師: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2)3024÷[(23+19)×6]

      師:“[]”叫中括號。

      這道題有哪幾種括號?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板書:3024÷[(23+19)×6]

      =3024÷[42×6]

      =3024÷252

      =12

      總結: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練一練:先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

     。1)320÷[(200+120)÷32]

     。2)[45-(13-7)]×6

      三、鞏固練習:

      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50-50+25-5150×50-25×5150÷50×25×5

      150÷50+25÷5150+50÷25+5150-50+25×5

      四、作業(yè):p35-1、2、3

      五、板書設計:

    運算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步混合運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法啟發(fā):

      思考法 學法 自主探究,交流討論

      教學教具:

      情境圖 學具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復習,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春天到了,看公園多美!你們想不想也到公園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們先要為自己準備午餐。

      教師:看,這是超市的食品專柜,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一包餅干7元,一個面包4元,一個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樂3元。

      學生1: 23=6(元)6+7=13(元)

      學生2: 23+7=13(元)

      教師:這2種方法都很好。

      教師:二位同學說的都很好,老師告訴你們第2個同學列的算式叫做綜合算式,今天要學習的混合運算。

      例1

      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說一說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和問題。

      2. 教師提出:我們應該怎樣算?

      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

      交流各自不同的計算方法。

      綜合算式53-24+38 1535

      =29+38 =55

      =67 =25

      適時點撥和指導學生脫式計算的.格式、步驟和方法:引導學生先說一說每一步運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綜合算式解答的聯系。

      例2 7+43

      =7+12

      =19

      觀察這個算式,你發(fā)現什么?

      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53-24+38 1535 7+43

      =29+38 = 5 5 =7+12

      =67=25 =19

    【運算的教案】相關文章:

    混合運算教案09-03

    《運算律》教案02-25

    《數的運算》教案03-15

    《運算律》教案范文08-25

    《分數混合運算》教案08-30

    對數與對數運算教案04-03

    分數混合運算教案03-03

    運算定律教案01-23

    乘除混合運算的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