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筆》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文筆精華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筆精華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文筆精華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點。
2、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點說明的方法。
3、積累優(yōu)美準確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內容,分析優(yōu)美語句,體會作者感情,學習的寫作手法。
2、通過誦讀領會語言的準確生動性,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技巧,自己體會、欣賞,邊讀邊點評,作較為深入的賞析。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后的點評,搜集你認為寫得好的寫景狀物。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開場白:能談談給留下你深刻印象的建筑嗎?
2、檢查預習
。1)學生朗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段文字的內容。
3、整體感知
再讀課文,思考并回答下面問題。
(1)《天壇》一文說明的建筑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有什么用途?
(2)《古羅馬斗技場》一文按照一定的順序分別介紹了斗技場的哪幾部分?斗技場的用途是什么?
(3)比較《天壇》和《古羅馬斗技場》兩文,說說他們有什么不同?
。4)《昆明的花街》一文“花街”有什么特點?你還可以用哪些詩句來形容花街?
。5)《蘇州小巷》有什么特點?和我們家鄉(xiāng)的小巷有什么不同?
4、 精讀品析
剛才我們通讀了這四篇,初步理解了的內容,下面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完成下面教學任務。
(1)四人一組,每人負責精讀一篇,找出中好的`詞句,并作簡要分析。(組內交流,推薦分析好的同學全班交流)
。2)分析比較這些成功的成功之處。
。ㄋ娜艘唤M討論交流,每人至少講一點)
5、拓展延伸
通過剛才的賞析,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課本中的成功之處,同學們課前也搜集了許多好的寫景狀物的,現(xiàn)在請你們再讀一下這些?纯催@些是否有我們剛才分析的成功之處?(四人一組,交流評價)
那么你認為寫好一篇寫景狀物的應注意哪些問題?(學生自由發(fā)言)
6、課堂小結
教師歸納: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了解了古今中外許多建筑的奇特之處,還知道了寫好一篇寫景狀物的應注意的方面。
7、課后學習
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合理的說明順序、生動的語言,描寫校園、公園或者街角一景
文筆精華教案2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反復誦讀,啟發(fā)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使其去品味散文的意境和蘊涵。
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重點難點: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教學過程:
一、學生誦讀。(自由朗讀。)
二、學生簡介作者。(冰心……)
三、分析討論:
1、這篇散文抒寫和歌頌的對象是( ),全文的點睛之筆是( )
。ㄉ徎ǎ (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2、用詞語概括“我”的感情變化
。 )——( )——( )——( )——( )
(思念 )——( 歡喜)——( 納悶)——(不適意)——(深受感動)
3、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一句中的不寧的心緒指什么?
。〒募t蓮受傷)
4、《往事》之七,是這組散文中的佳作。它清新絢麗,跌宕多姿,富有獨特的藝術魅力。而這一切,均源于靈巧的藝術構思。
5、文章的開頭乍看起來,仿佛只是客觀的記事,但在淡淡的敘述中,點染出色彩,流溢著芬芳,顯露出高潔的情致。緊接著透過歷史的空間,“作年之久”,表現(xiàn)出兩缸蓮花又是寧靜的生活中躍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關注,為后文作了鋪墊,是巧妙的伏筆。同時超越地域的阻隔,與故鄉(xiāng)園院的紅蓮聯(lián)系起來。映出月夜乘涼,祖孫親切交談的場景,不僅蘊含著祖輩對女性重視,也加深了對紅蓮命運的關注。
6、全文的中心,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觸,描繪夜雨后兩缸蓮花的情狀。白蓮在繁雜的雨點摧殘下凋零了,潔白的花瓣飄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蓮蓬和淡黃色的花須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隨風搖曳,顯得那樣凄清、冷落,這里明顯地沉浸著作者憐惜的.情感,有以作為紅蓮的對比。那朵初開的、亭亭玉立的紅蓮,是高雅、清芬、瑰麗的形象,可以說是審美主體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無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這自然界的雷聲雨點,無疑也是黑暗、動蕩時代的風雨,它摧殘著嬌嫩的花朵,侵襲著美好、純潔的心靈。在風雨飄搖之中,一個大荷葉,傾側下來,覆蓋著開滿的紅蓮。盡管雨勢并不減退,而左右欹斜的紅蓮又穩(wěn)靜地玉立著,狂暴的雨點,只能在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這里的傾側、覆蓋,透露出一種崇高、感人的美。荷葉勇敢地抗擊自界的風雨,無私地交織在一起,寄托著作者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對堅強的力量、英勇無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動的贊頌。文章的主題自然地得到了升華。
四、練習(《同步導學》P74)
文筆精華教案3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點。
2、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點說明的方法。
3、積累優(yōu)美準確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內容,分析優(yōu)美語句,體會作者感情,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
2、通過誦讀領會語言的準確生動性,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技巧,自己體會、欣賞,邊讀邊點評,作較為深入的賞析。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后的點評,搜集你認為寫得好的寫景狀物文章。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教師開場白:能談談給留下你深刻印象的建筑嗎?
2、檢查預習
(1)學生朗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段文字的內容。
3、整體感知
再讀課文,思考并回答下面問題。
(1)《天壇》一文說明的建筑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有什么用途?
(2)《古羅馬斗技場》一文按照一定的順序分別介紹了斗技場的哪幾部分?斗技場的用途是什么?
(3)比較《天壇》和《古羅馬斗技場》兩文,說說他們有什么不同?
(4)《昆明的花街》一文“花街”有什么特點?你還可以用哪些詩句來形容花街?
(5)《蘇州小巷》有什么特點?和我們家鄉(xiāng)的小巷有什么不同?
4、精讀品析
剛才我們通讀了這四篇文章,初步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下面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完成下面教學任務。
(1)四人一組,每人負責精讀一篇文章,找出文章中好的詞句,并作簡要分析。(組內交流,推薦分析好的同學全班交流)
(2)分析比較這些文章成功的成功之處。
(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每人至少講一點)
5、拓展延伸
通過剛才的賞析,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課本中文章的成功之處,同學們課前也搜集了許多好的寫景狀物的文章,現(xiàn)在請你們再讀一下這些文章?纯催@些文章是否有我們剛才分析的`成功之處?(四人一組,交流評價)
那么你認為寫好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應注意哪些問題?(學生自由發(fā)言)
6、課堂小結
教師歸納: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了解了古今中外許多建筑的奇特之處,還知道了寫好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應注意的方面。
7、課后學習
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合理的說明順序、生動的語言,描寫校園、公園或者街角一景
文筆精華教案4
教學重點:
賞析寫景佳句。
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
一、《充滿活力的春天》
選自高曉聲的《錢包》。
這是出色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片斷,有兩個特點:
抓住特征進行景物描寫寫春天,緊扣活力;寫江南,突出水鄉(xiāng)。
寫意畫與工筆畫相結合用寫意畫展現(xiàn)全景,用工筆畫畫出柳枝的嫩芽、蘆筍的新葉、
水中的游魚,將細微之處清晰地呈現(xiàn)在你眼前。
二、《夏夜》
選自錢鐘書《圍城》
這段景物描寫的主要特點是通過人物的視線來描寫環(huán)境
段首第一句話,先交代人物和觀察點。
觀察順序從上到下。先寫天空的星星和月亮,再寫地面上的生物。
寫地面的景物由近到遠,從近處的小蟲,寫到遠處的蛙群、螢火。
比喻奇警有趣,語言機智鋒利。如:一梳月亮比喻未長成的女孩子
蛙群的叫聲比作水煮得發(fā)沸
螢火比作夏夜的的一只微綠的小眼睛
三、《晚秋的原野》
選自葉以群《渡漳河》。
先仰望,寫晚秋的.澄清的天;再俯視,寫山腳下的片片的高粱。
由上而下,縱觀原野,境界開闊。碧海、微波、紅水三個比喻句組成排比,很貼切。
四、《草原之冬》
選自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
第一段寫草原之冬的靜謐。
特選雪后草原的場景來工筆描寫。雪花---柳林---野鴨---圓月,這些景物描寫烘托出草原之冬的山川、草原和沙漠的共同特征------靜謐。
第二段用靜悄悄,突出描寫柳林上掛滿的雪片。
用“花皮蛇”比喻小路上落了一層斑斑點點的樹葉,貼切而可愛。
文筆精華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聯(lián)想和想象的寫作方法。
2、能力目標:品味洗練、雋永、耐人尋味的語言。
3、情感目標:善待野生動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類自己的道理。
教學重點及其難點
1、教學重點:聯(lián)想和想象。
2、教學難點:自主賞析,挖掘主題。
教學手段和方法
1、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2、教學方法:朗讀、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第一課時(15—3—66)
教學內容及其過程
1、走進作者
葦岸,散文作家。出生于1960年,1999年5月患肝癌去世。享年39歲。主要作品《大地上的事情》、《太陽升起以后》、《上帝之子》等。葦岸一生,寫得很少,他身前只出過一本書,這就是《大地上的事情》。后來,他去世后,他的朋友們幫他出了另兩本。《太陽升起以后》、《上帝之子》。葦岸主張用最少的文字,寫最好的文章,所以他的寫作非常慎重。他相信卡利馬克斯這句話:一部大書就是一個大的災難。
2、背景鏈接
課文選自作者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屬隨筆、隨感之類,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或敘事,或描寫,或抒情,或議論。
“大地上的事情”這個題目會引起我們的深思:大地是人類居住的地方,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就提出過“人,詩意地棲居”的命題,但我們關心并思考過“大地上的事情”嗎?課文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他的觀察與思考。
課文選了兩個獨立的散文片段,但內容上又緊密聯(lián)系,都是談的人與大地,即人與地球、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
3、課文解讀
課文選了兩個獨立的散文片段,但內容上又緊密聯(lián)系,都是談的人與大地,即人與地球、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
。1)第一個片段,寫作者由“徒勞盤旋的鷂子”所想到的。共兩段文字。
第1段,寫“我”田野所見及由此產生的想像和聯(lián)想。
開頭兩句寫所見:鷂子徒勞俯沖!八o靜地盤旋,長久浮在空中”,表明有千里眼之稱的鷂子(即鷂鷹)環(huán)視田野,已很難找到獵物。“好像”看到,也許它饑餓難忍,一時走了眼,不然,“徑直俯沖下來”,野兔之類的小動物在劫難逃。下面寫“我”的想像和聯(lián)想,從想像(不是真的)鷂子看到一只野兔,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美國作家梭羅預言過的野兔。梭羅的話精辟地指出:兔子、鷓鴣和土地是最親密的聯(lián)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維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貧瘠無比的”。這里的“貧瘠”指野生動物幾乎絕跡了,盡管糧食產量在不斷增加。
第2段,寫“我”的感想。
感想僅短短的一句話,說得含蓄,發(fā)人深思!跋肫鹛镆巴舻姆睒s”,今日看到的是田野的“貧瘠”。人類怎能肆意擴張、濫墾濫獵呢?我們應當珍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保護人類棲居的大地。
。2)第二個片段,寫人類與地球的關系。第二個片段也由兩段文字組成。
第l段,指出人類與地球的關系,很像人與他的生命的關系。
處在“無知無覺的年紀”的人(“無知無覺”即麻木狀態(tài)),任意揮霍生命中許多寶貴的東西;人類就像處在“無知無覺的年紀”的人一樣,對地球濫采濫伐,任意掠奪。
第2段,承前轉折,作者指出“不同的是,人類并不是一個人,它不是具有一個頭腦的整體”。
作為人類,沒有統(tǒng)一的思想、統(tǒng)一的行動,這說明保護地球確實不容易。面對未來,一個人可以“開始痛悔和恐懼,開始鍛煉和保健”。然而,“今天,各國對地球的掠奪,很大程度上已不僅僅為滿足自己國民的生活”。那為了什么呢?作者又用了貼切的比喻,“如同體育比賽……”,意思是說,有些國家,特別是少數(shù)發(fā)達國家,不斷提高軍費開支,大搞強權政治,到處插手,到處干預,動輒狂轟濫炸,“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只是為了獲得一項冠軍的榮譽”——“老子天下第一”。它們也是以掠奪地球、毀壞地球為代價的?矗祟愂嵌嗝纯杀!綜上所述。作者善于細致地觀察大自然,善于發(fā)現(xiàn)大自然和人類的奧秘,啟示我們要善待野生動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這實際上也就是善待人類自己。
4、自由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yè)
閱讀葦岸的其他作品,不少于3000字。
【文筆教案】相關文章:
《文筆精華》教案08-25
贊美別人文筆好的句子03-04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雞教案中班教案01-21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蔬菜教案整理 《蔬菜》教案11-01
語言故事教案中班教案11-08
安全教案 關于安全教案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