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三-七自然段,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二、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2、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ㄒ唬┗仡櫯f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及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請看大屏幕——
A、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厲聲叫罵,引吭大叫,昂首大叫。
B、步調從容、大模大樣,凈角,傲慢,傲然,毫不相讓。
C、一日三餐,三眼一極,一絲不茍,從容不迫,侍候,脾氣、責備,供養(yǎng)不周,架子十足。
師:大家有信心讀準它們嗎?(生齊讀,讀后可相機正音)。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①鵝是高傲的動物,(板書:高傲)②作者從四方面寫鵝和高傲: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吃相(板書)③第一自然段從姿態(tài)寫鵝的高傲,第三自然段寫鵝的叫聲,第四自然估寫鵝的步態(tài),第五-七自然段寫鵝的吃相,④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又是過渡句。
。ǘ⿲W習第三-七自然段。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了解鵝的高傲。請大家自由讀第三-七自然段,把你喜歡的詞句畫下來,還可以在旁邊寫上你喜歡的理由。
2、學生自由讀書。
3、全班匯報、交流。
。1)從叫聲體會高傲。
生:鵝的叫聲,音調嚴肅鄭重,似厲聲呵斥。(出示幻燈片,學生齊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嚴肅鄭重”就是嚴肅認真,“厲聲呵斥”是聲音嚴厲地大聲斥責。從這兩個詞我感覺到鵝的高傲。)
師:你的'感覺很對頭,讓我們再讀這句話,感受鵝的高傲。(生齊讀)
生:我知道“凡有生客進來,鵝必然厲聲叫囂,甚至籬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引導學生理解“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從中感悟鵝的高傲。(出示寫話訓練:
如果鵝會說話,猜猜它會說什么?
見到生客進來,它會用嚴厲的聲音大聲叫喊: )
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它會放開喉嚨大吼道: 。
學生動筆寫,再指名說。
師:聽了鵝這些慷慨激昂的話,你有什么想法?
。ㄒ龑W生理解鵝的盡職,作者的喜愛及反語的寫法)
過渡:反語就是說反話,類似的詞句在文中還有不少。請大家默讀第4-7自然段,好好找一找,畫一畫,想一想。
。2)從步態(tài)體會高傲。
、蠃Z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讀句子后看《包公出場》)
師: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什么?(引導體會“從容”“不慌不忙”,再以自由讀、指名讀,讀后評議、齊讀等多種形式感受鵝的傲慢)
師:作者認為鵝走路很像凈角出場,看鵝走路就像欣賞韻味十足的京劇,由此可見他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邙喌牟秸{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
用對比的手法,將鴨的急速、局促不安與鵝的從容、大模大樣對比,讓人更形象地感受鵝的高傲。
對比讀句子。
、蹚摹鞍寥弧薄昂敛幌嘧尅薄吧爝^頸子來咬你一口”感受鵝的高傲。
。3)從吃想體會高傲。
過渡:鵝就是這樣走路的,有意思嗎?它的吃飯更有趣,誰來說說你剛才找到的句子。
、傧瘸砸豢诶滹垼俸纫豢谒,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
通過讀,體會鵝吃飯很可笑,可笑在它需要三樣東西下飯,可笑在它吃法的刻板、認真,先吃 ,再吃 ,然后 。
問:鵝的這種吃法,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是 三眼一板。(板書)三眼一板,也叫一板三眼,原指戲劇的板式,相當于4/4拍。(一起打拍子)文中指做某事有條理,有序。鵝吃飯的順序是 (生齊讀)
師:這順序能少嗎?能打亂嗎?誰能用“先……再……然后……”說一句話。
、谶@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
師:堂倌是舊時飯館里的招待人員,店小二。堂假定在過去地位低下,作者這樣打比方,是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顯示鵝的尊貴。
。R讀,想象畫面)
③從“窺伺”一詞可看出連附近的狗都知道它的吃法,了解它吃食的規(guī)律,可見它是多么嚴格地遵守吃法的三眼一板。
、堋谤Z老爺”一詞用得好,白鵝的確像個老爺,吃飯必須有人侍候,擺老爺架子,發(fā)現(xiàn)狗偷食,就厲聲叫罵,去咬狗,狗把飯偷吃光,它便昂著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yǎng)不周。
理解“供養(yǎng)不周”,體會作者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顯示鵝的高傲,尊貴及作者的喜愛之情。
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理解“架子十足”,體會鵝很高貴,很有派頭。
4、這么一個既高傲有趣又令人喜歡的家伙,誰能把它忘了呢?難怪作者在這篇的原文中寫道——我的房子要賣掉的前幾天,我把這白鵝送給了遠方的友人。送出的幾天之內,總感覺自己與一個朋友訣別了,心中十分留戀……
。ㄈ┛偨Y表達方法,拓展練筆。
1、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可以學習它的哪些表達方法?師生共同總結。
2、觀察一種動物,用以上這些方法,寫一寫。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2
。劢虒W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看”,會寫15個生字,會寫16個詞語。
2、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體會作者是如何把白鵝的特點寫清楚的。
【語文要素】
3、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體會語言的趣味。
4、能說出不同作家筆下白鵝的共同點,體會其表達的相似之處。
【語文要素】
。劢虒W重難點]
1、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體會作者是如何把白鵝的特點寫清楚的。
2、能說出不同作家筆下白鵝的共同點,體會其表達的相似之處。
。劢虒W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看”,會寫15個生字,會寫16個詞語。
2、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體會作者是如何把白鵝的特點寫清楚的。(重點)
一、揭題,說說課題
板書課題,簡介作者,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對白鵝的認識。
二、詞語歸類,把握文本結構
1、認讀。出示詞語:嚴肅鄭重、厲聲叫囂、引吭大叫、步調從容、大模大樣、凈角出場、三眼一板、一絲不茍、架子十足。(“吭”“!毙枳⒁庾x音;“厲”“囂”需注意書寫)
2、分類。將上述詞語分類,說明分類依據(jù)。
點撥:按照情感色彩分類!皣烂C鄭重、步調從容、三眼一板、一絲不茍”為褒義詞,“厲聲叫囂、引吭大叫、架子十足”為貶義詞,“大模大樣、凈角出場”為中性詞。
按照描寫角度分類。叫聲:嚴肅鄭重、厲聲叫囂、引吭大叫。步態(tài):步調從容、大模大樣、凈角出場。吃相:三眼一板、一絲不茍、架子十足。
3、齊讀課文,理清層次。(教師相機正音)把詞語放回文中讀一讀。想一想:課文寫了鵝的哪些方面?
要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
4、歸納特點。詞組中的詞都是寫鵝的,寫了鵝不同方面的特點,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整組詞,選擇哪個?(高傲。意為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
三、認識反語,體會作者情感
1、圈畫。自讀課文,文中還有哪些詞句也能表現(xiàn)鵝的高傲?
要點:詞語有“傲慢、厲聲叫囂、厲聲叫罵”等。短語有“不亞于狗的狂吠、傲然地站著”等。語句有“看見人走來也毫不相讓;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脖子來咬你一口”“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里的堂倌一樣”等。
2、比較情感色彩。這些詞句、短語有什么共通之處?(都是貶義)
3、小組辨析。作者用了一連串表示貶義的詞句,你覺得作者喜不喜歡鵝?默讀文章,說理由。
預設1:對鵝的稱呼,“我們的鵝”“鵝老爺”“我們這位鵝老爺”,稱“老爺”是一種戲謔的稱呼,“我們”修飾,直接表露了作者的態(tài)度,即喜愛。
預設2:不同的形象,看守門戶時是盡職的'守門人,可敬;步態(tài)似凈角出場,動作大模大樣,為正面角色;吃食有堂倌侍候,并無貶義;面對偷食者,又如被欺侮的“鵝老爺”,憨態(tài)可掬。言語的表面是“貶”,刻畫的形象是“褒”,表達的情感是“喜”。
預設3:褒義的用詞,“嚴肅鄭重、步調從容、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等。
4、認識反語。明貶暗褒,即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此意。閱讀是要讀懂言外之意。
5、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反語經常被用到,你能舉個例子嗎?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認讀。教師指導書寫要領。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體會語言的趣味。
2、能說出不同作家筆下白鵝的共同點,體會其表達的相似之處。(難點)
3、讀寫結合,刻畫一種小動物。
一、回顧內容,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全文,知道了白鵝是一種高傲的動物。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鵝高傲這個特點的。(交流并板書:叫聲、步態(tài)、吃相)
二、緊扣對比,揣摩精妙構思
1、文本除了寫鵝,還寫了什么?圈畫出來。(鴨子和狗)
2、同桌分角色表演讀。出示第6自然段,同桌兩個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點撥:讀的要點:角色不同,一個是食客,一個是偷食者。語速不同,鵝從容不迫,慢;狗敏捷迅速,快。銜接緊湊,偷食者是見縫插針,所以讀的時候接話要快。
演的要點:抓動作詞。鵝,踏著方步,狗,敏捷地跑;鵝,吃一口飯去喝水,狗,努力地吃飯;鵝,咬,狗,逃;鵝,厲聲叫罵,狗,蹲著靜候。
3、發(fā)現(xiàn)對比。文中的兩個動物,它們的形象有什么不一樣?
明確:截然相反,鵝,吃飯慢,動作慢;狗,努力吃,動作快。鵝,生氣叫罵,急切;狗,逃跑靜候,不急。
4、比較。刪去描寫狗的語言,再讀,鵝吃飯的場景還有趣嗎?
明確:與狗對比,鵝的形象就發(fā)生了變化。原本是個“鵝老爺”,不見得討人喜歡;狗來偷食,“鵝老爺”被欺侮卻無能為力,憨樣討人喜歡。通過對比把作者對鵝的喜愛凸顯得更明顯。
5、找對比。文中還有很多對比,找出來讀一讀,體會鵝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點撥:與狗的叫聲對比。狗狂吠是為了看家,鵝的叫聲與之一對比,鵝盡職的形象就鮮明起來。與鴨的步態(tài)對比。鴨子步態(tài)局促,鵝的步態(tài)與之一對比,鵝的從容、大氣就更明顯了。
三、比較閱讀,發(fā)現(xiàn)相似之處
讀一讀“閱讀鏈接”中葉·諾索夫的《白公鵝》,和豐子愷的《白鵝》比一比。
1、小組討論,說一說兩位作家筆下的鵝有什么共同點。(高傲)
2、兩篇文章在表達上有什么相似之處?
點撥:
。1)在結構上,都是圍繞一個特點分層寫。
。2)在描寫方法上,兩篇課文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并沒有僅僅把鵝當作動物來寫,而是更多地賦予它人的情感,鵝的形象變得可親了,鮮活了,使人讀起來感到非常親切。
(3)兩篇文章都用了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
。4)都用到了對比的寫法。
四、遷移寫話,訓練具體描寫
1、出示豐子愷的畫:《吾見母雞》。
2、仔細觀察這幅畫,有主要輪廓但沒有細節(jié)。學生想象細節(jié)。
想象提示:
。1)稱呼母雞是什么?
。2)把母雞與其他動物對比。
(3)邊描寫邊想象。
3、寫一段描寫母雞的話,把從畫中感受到的情感寫進語言中。
要點提示:
。1)通過想象,把特點寫具體。
。2)通過語言文字,用某種表達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并把喜愛藏起來。
4、生自由寫作。
。劢虒W板書]
[教學反思]
《白鵝》是一篇狀物散文,豐子愷先生從白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具體細致地刻畫了鵝的高傲,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我先通過設計詞語歸類環(huán)節(jié)來初步把握文本結構。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抓住“鵝的高傲,更表現(xiàn)在它的叫聲、步態(tài)、吃相中”一句,體會作者先總寫后分述的寫作方法,并結合有關語句具體體會白鵝的高傲,從中感受作者用詞的生動形象和語言的幽默風趣。在學習的過程中,相機讓學生分類積累表現(xiàn)白鵝高傲的詞語。最后,緊密結合“閱讀鏈接”中推薦的《白公鵝》,引導學生與課文進行比較,體會不同作家寫同一種動物時的表達有什么相似之處。
后序:
親愛的朋友,你好!很高興和你再次相遇。滿足您的需求,能夠幫到你是我最大的快樂。愿在知識的海洋里,你我攜手共同進步。請您閱讀此文章后,對該文檔進行點贊或留言。文檔如有不妥或需改進的地方,請您告訴我,我將盡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檔質量,為您服務。在此我深表感謝!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你的寶貴意見,是我前進的方向。其目的是文檔能給您提供一份參考,哪怕只是一點點,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愿你我相伴。共同欣賞沿途的風景,走向美好的未來。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3
《白公鵝》一課重在與《白鵝》一課比較。在導入時,我就有意識引導學生對比兩只鵝的形象;在體會白公鵝的特點時,我也抓住兩篇課文對鵝的步態(tài)的描寫進行比較;最后也把重點落在比較兩篇課文的寫作方法上。
一、是引導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如“漣漪”一詞,我引導學生從字形看,這個詞語一定與什么有關?孩子們馬上說出是水,因為兩個字的部首都是三點水。一個孩子說是“波浪”,我一邊用手比畫大波浪,一邊問:這樣的波浪能叫“漣漪”嗎?孩子們意識到“漣漪”是細小的波紋。
二、是重視了品詞析句,提高學生語言的欣賞能力。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總起—分述的結構描寫了鵝走路時慢條斯理的`樣子,語言形象具體,值得細細品讀。我引導學生通過品味重點詞語、想象情景、比較體會等方法欣賞課文語言。如“它走起路來慢條斯理,仔細掂量著每一步!币痪,我引導學生先說說“掂量”是什么意思?(用手稱稱重量――反復思考應該怎么做,結果會怎樣)再想想鵝在掂量什么?(這一步落在哪里好,怎樣放下去好)體會鵝走路的“慢條斯理”,體會作者用詞的巧妙。
三、是課文插圖的利用。這堂課我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進行想象,這是這堂課中激起的一點火花。
四、是對寫作方法的教學的體會。在《白鵝》一課中,我教寫作方法。是先讓學生找,但發(fā)現(xiàn)學生很難找到,最后只有個別學生說了出來。經過這節(jié)課,我感覺到如果利用課件出示相關的句子,再讓學生進行體會,這樣沒有那么抽象,從而可以降低難度。
在教學中,我最大的感受是難以調動課堂氣氛,學生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是課文的難度高;二是學生預習不充分;三是我自身的原因,如太著急了,在一兩個學生的回答達不到要求時,就會著急,這也可能與學生發(fā)言不積極,我問不下去有關。今后還應注意耐心引導,有效地引導。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4
《白鵝》是作家豐子愷寫的一篇散文。課文主要講白鵝性格高傲這一特點的種種表現(xiàn),反映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這第二課時的教學,主要采用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聲高傲時,通過讀句子,想象寫話,說后評議等方式體會“高傲”與“喜愛”,學生的想象寫話很有想法,甚至出乎我的意料,理解步態(tài)高傲時,京劇《包公出場》來回只有十幾移,很能幫助學生理解“凈角出場”。只可惜,屏幕不甚清晰,使效果打了折扣,另外,與鴨的步態(tài)對比讀時,指導仍有欠缺。教學鵝的吃飯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內容較多,略顯倉促。比較而言,第五自然段的處理較充分、恰當。
這一課的好詞佳句很多,在教學中難免有些顧此失彼,但經過同事們的提醒,盡可以不遺漏重要的,在復習導入環(huán)節(jié)分類復習,在學習課文中不斷重現(xiàn),但結課時由于時間關系沒能再次回顧,也算一個小小的遺憾。
都說“好是改出來的”,其實好的教學設計更是改出來的',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秋天的懷念》時僅導入環(huán)節(jié)就十易其稿!栋座Z》這堂課還有不少應該修改的地方,而我本人的教學更有很多需要不斷修正的地方。就像楊瀾所說:“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辈粩嘈拚倪^程就是不斷成長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也許伴隨著痛,但別無選擇!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5
初讀豐子愷先生的《白鵝》,在感嘆“鵝老爺”形象之妙的同時,也對大師語言深奧難懂深深嘆息。與其說難懂,倒不如說大師漫畫式的語言使一個個充滿個性的小動物形象躍然紙上。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總覺得這樣的課文好詞太多,很難分層次一個個引導學生感悟,好像每一個丟了都不合適。對于這樣的文章,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覺得突破一兩個重點詞,使閱讀課堂詞語教學有“牽一詞而動全文”的效果。
反復體昧《白鵝》,覺得如果把文中“三眼一板”這個詞教好,就能使白鵝吃相的特點分明突出,也能從更深層次習得文本的語言!叭垡话濉,本義是講節(jié)奏。于是,筆者想從詞義入手,開掘文本更豐富的內涵,發(fā)現(xiàn)詞語中的韻律之美。
一、本義,韻之源
當我進行文本細讀,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就是一定要引領學生學好“三眼一板”這個詞,可是它又在很多的好詞中間,很難抽出來進行單獨的教學。在百般無奈之后,我決定追本溯源,沿著“三眼一板”的本義追尋,或許有教學的出路。當我翻閱很多工具書,“三眼一板”的本義浮現(xiàn)在我的面前:“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擊打一下,為中國音樂每小節(jié)里最強的拍子;眼,以鼓簽敲擊板鼓,為次強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節(jié)中有四拍的音樂節(jié)奏。細讀本義后,覺得豁然開朗,原來“三眼一板”中有著固定的節(jié)奏。節(jié)奏如此固定,用在鵝老爺身上不正是一種古板和一成不變嗎?于是,一個把文本的內容糅合在詞語本義中的教學思路便應運而生。
二、尋義,韻之聲
出示: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1.師: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鵝吃飯的順序是不變的?
2.師: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鵝吃飯的樣子?
3.師出示:(三眼一板:“三眼一板”也作“一板三眼”。板,以拍板擊打一下,為中國音樂每小節(jié)里最強的拍子。眼,以鼓簽敲擊板鼓,為次強拍或弱拍。三眼一板即一小節(jié)中有四拍的音樂節(jié)奏。)
4.請你再讀讀句子,說說鵝吃飯怎么吃出音樂節(jié)奏來了?
5.句式:倘若發(fā)現(xiàn)飯盆在遠處,鵝老爺必定( ),再去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別處去吃一口泥和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譬如吃了一口飯,再喝了一口水,發(fā)現(xiàn)泥和草在很遠的地方,鵝老爺( ),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6.師:飯、水、泥、草;飯、水、泥、草。順序會變嗎?節(jié)奏會變嗎7這四樣東西就好比四個節(jié)拍,三個弱,一個強。一個強,三個弱。(指板書)這就是“三眼一板”。
7.齊讀句子。
上述“三眼一板”的教學過程,旨在找到文本的內容與詞語本義的耦合點進行鏈接,讓詞語的本義引入不再變得枯燥機械。在告知學生詞語本義后,老師讓學生找找鵝吃飯所對應的本義中的內容。這一步的理解教師開始調動學生閱讀的思維,讓文本的`信息、自己的閱讀經驗、詞語本義的內容表述三者合一。在學生對“三眼一板”的本義有所感悟后,教師的句式訓練則起到很好的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兩個句式的內容,文本中是沒有的,但卻是文本外必有的。這既是教師對文本的一種合理的解讀,有效地拓展文本,也是在文本的縫隙間給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學生完成這兩個句式訓練的過程,必定又是一個運思的過程。當學生合理地想象和再現(xiàn)鵝老爺吃飯的章法和規(guī)律時,情不自禁地發(fā)現(xiàn)原來這是多么程式化的事情,自然就會想到鵝老爺?shù)钠夂托愿,也會隱約感到一種過分的執(zhí)著。教師在學生回答后,順勢利導,讓學生明白“飯、水、泥、草”這樣的吃飯過程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而教師刻意地重復這四個步驟,讓學生自然感受到一種音韻。此刻,“三眼一板”中所蘊含的韻律之美便水到渠成般呈現(xiàn)出來。學生最后的朗讀,便把感悟的效果提到更高的層次。
三、得義,韻之味
教完詞語,我們不妨冷靜地思考,究竟我們給予了學生什么?筆者認為,詞語教學的歸宿應是習得和內化。上述詞語教學的過程,最值得回味的應是得義的過程。其實,“三眼一板”的教學過程,大致經歷了以下的環(huán)節(jié):初解本義一鏈接文本一碰撞經驗一糅合文本一拓展本義一內化詞義。這一過程,是詞語教學“得義”的有效規(guī)律,也是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有效教學方法。但是,如果我們把這一教學的規(guī)律像線一樣抽出來,那么詞語教學會變得程式化,課堂自然變得機械而乏味。因此,上述教學的“味”其實就是在追尋客觀規(guī)律的同時尋求人文氣息的美,把求義過程“美化”,這樣,我們的詞語才更加鮮活。
詞語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永恒的命題,但在“得意”與“得言”并行的課堂實踐中,一定有深刻的解答!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6
鑒于小學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我以求真、求實、倡簡為目標來設計本課,因此在教學設計時牢記一個宗旨:語文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學”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反思這節(jié)課,我認為較好地體現(xiàn)了主題,達到了教學目標。到了中年段,理解詞語和句子仍然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所以我在本課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運用低年級所學的一些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方法,加強學習方法的遷移,比如: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關鍵的詞句,一定程度上也達到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白鵝在不同情況下不同的叫聲, “三眼一板”指白鵝任何時候吃飯順序都不變的規(guī)矩,這都要聯(lián)系上下文才能理解。另外,為了引導學生理解白鵝走路的姿態(tài),我通過多媒體播放一段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的凈角出場的錄像,把這些抽象的和學生生活距離比較遠的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形象而直觀地感受“白鵝”走路的高傲,就達到了一個直觀,形象的效果。還有,教學中我利用學文與表演相結合。表演是興奮*,是催化劑,既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但是,在本節(jié)課的時間安排上顯得有些緊,學生讀的還是不充分,還有對課文的寫話練習和寫作方法的教學沒有完全展開,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遺憾。由此我也在思考,如果語文是一門藝術,我想大概是一門取舍的藝術吧,每節(jié)課多角度地突出主題的建構是容易的,但需要取時間還是舍內容,才是更應該權衡的。這一點也正是這節(jié)課我感覺最難把握的,既想把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完整地展示出來,又想把教學課文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做到盡善盡美,讓我著實感受到了寸時寸金的可貴。倒底在40分鐘內如何取舍,我想這將是我和各位同行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共同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最后想說,教學本課后,心中存有許多留戀和些許遺憾。留戀的是大家陪我共同渡過的四十分鐘,遺憾的是這"白鵝"還羽翼未豐,請大家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呵護。同時讓我們每天多些努力,使我們的學生都能開開心心學語文,扎扎實實學語言,實實在在用語文。
【《白鵝》教案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白鵝的教學反思02-13
白鵝教學反思10-06
《白鵝》教學反思10-06
白鵝教學反思04-07
《白鵝》教學反思07-06
《白鵝》教學反思(精選24篇)03-30
《白鵝》教學反思15篇10-07
《白鵝》教學反思15篇01-12
《白鵝》課文教學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