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高一生物《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學反思,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必修一第三章第三節(jié)教學內容,細胞核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將更加全面和完整,進而從生命系統(tǒng)的角度認識細胞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為以后的學習做鋪墊。
2、學情分析
經(jīng)過前面細胞膜和細胞質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對細胞各部分結構和功能有了一定的認識,本節(jié)細胞核的學習完后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構建知識的整體性。
3、設計思路:
1)情境導入:用多利羊誕生過程的一段視頻引導學生思考:“與多利羊相關的有三頭羊,它更像哪頭羊?為什么?”學生應該都能想到是跟提供細胞核的A羊最相似,但具體原因可能很難表達出,以此進入本節(jié)的學習。
2)課中互動釋疑
首先用課件展示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以及問題生成單的相關問題整合,然后正式進入課本內容的教學?梢苑譃槿蟛糠謥磉M行教學。
、偌毎说墓δ埽褐饕峭ㄟ^分析P52的四個資料分析來總結。由資料1和4為一組,資料2和3為一組,分別得出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遺傳和代謝?紤]后3個資料都有對照實驗,所以在分析資料1時設計了如下的問題“問題1:美西螈的膚色是由細胞核還是細胞質控制的?問題2:此實驗完善嗎?如果不完善還應該做怎樣的補充?”由學生思考并進行回答,資料2有圖和文字說明就由老師簡單分析了一下,考慮到資料3有文字說明無圖,資料4有圖但無文字說明,就分別采用叫學生根據(jù)圖來描述實驗過程和根據(jù)文字提示來畫圖的方式,一方面想看看學生是否真理解了課本的實驗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
②細胞核的結構:因為課本已經(jīng)把相關結構和功能標注在細胞核結構模式圖旁,老師就不再重復,就由學生集體朗誦了一遍,然后提了下面的問題“1、代謝旺盛和不旺盛的細胞相比,哪種細胞的核孔較多、核仁較大?為什么?2、核孔是一個簡單的通道嗎?一切大分子都可以由核孔通過嗎?3、DNA、染色質和染色體是什么關系?4、在細胞核中,與其功能有關的最重要的物質是什么?為什么?這種物質位于什么結構上?”問題在小組討論后依次解決,最后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細胞核的結構,要求他們畫出細胞核的平面圖并進行標注并完成課堂相關對應練習題。
、劭偨Y:細胞的相關結構,使學生認同細胞是一個有機整體,在此基礎上嘗試制作真核細胞的結構模型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
最后,布置本節(jié)的課后練習。
4、教學反思:
①采用三段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注重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幾個方面來落實教學目標。
、诮虒W程序設計處處體現(xiàn)問題意識,突出生本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 對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地方利用動畫以及結構圖的形式給予展示,變抽象為具體,突破了難點。
④給學生思考的機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體現(xiàn)在他們通過本課的學習能順利的總結出細胞核的功能以及細胞核為什么是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了。
⑤不足之處:
由于本節(jié)課新課標要求的容量較大,并沒有在40min的課堂上完成全部的教學設計內容,模型的展示只能在課后完成;
部分內容在呈現(xiàn)時偏快,一些同學未能及時加以鞏固;
雖然在課前布置讓每一個同學都要先根據(jù)導學案做好相關的預習,但是依然有個別同學沒有做。這就提醒我們:對課前預習的監(jiān)督要加強,比如可以把導學案發(fā)下去后定個時間再收起來進行檢查…
在課堂教學時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并適當將問題的設計更貼近理解能力較低的學生,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來提高課堂效率。
【高一生物《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07-08
細胞核—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教案07-08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10-06
高一生物教學反思03-30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教學反思10-06
生物教學反思08-17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教學反思10-07
關于生物教學的教學反思06-01
生物與環(huán)境的教學反思02-09
關于生物的教學反思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