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夸父逐日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夸父逐日》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夸父逐日》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詞,學會翻譯課文,并在課堂內背誦。
2、過程與方法:通過積極完成“交流展示”、“鞏固與提升”等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有效教學。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習夸父不畏艱險、追逐夢想的精神,并將其用于學習、生活之中。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積累一些文言詞匯。
2、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3、體會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神話是我們文學天地中燦爛奪目的瑰寶。上個學期我們知道了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學生口述)?
2、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幾幅畫面,請仔細觀察,分別講述的是怎樣的故事?(教師出示幻燈片,女媧造人、后羿射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
3、請學生說說關于神話的這一體裁相關知識。教師出示幻燈片加深學生的認識。
神話是在科學水平不發(fā)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許多自然現(xiàn)象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這種想象體現(xiàn)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fā)達,但仍有廣闊的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尋,去研究,所以,這種想象力、創(chuàng)造意識,都是我們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學習《夸父逐日》
。ㄒ唬、教師介紹《山海經》。
《山海經》,書名,18篇。作者不詳,各篇著作時代亦無定論,近代學者多認為不出一時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戰(zhàn)國時作品,《海內經》四篇則為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y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為世界最早的有關文獻。
。ǘ、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要求起來朗讀的學生讀準字音、節(jié)奏。其他同學聽讀,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
2.學生齊讀一遍。讀準字音、節(jié)奏。
3.自主、合作。學生對照課文下注釋,疏通文意,初步理解文句,劃出疑難字詞,然后小組討論。(注意:小組成員發(fā)揮合作精神,會的同學教不會的同學。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討論完老師抽小組成員匯報?茨囊恍〗M認真,仔細,看哪一小組質疑精神最強。)(時間8分鐘)
出示幻燈片,強調翻譯方法,出示幻燈片。
對譯:對譯是按原文詞序,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
移位:翻譯時要按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移動詞語位置。
增補:增補是指古代漢語省略或表達過于簡單的地方,今譯時要作必要的增補。
刪減:只要譯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達清楚了,個別詞語可以不譯。
4、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小組討論結束后,抽小組成員匯報討論結果,及時提出質疑,教師點撥指正。
重點字詞:
飲于河、wèi(渭)北飲大zé(澤)
夸父逐日(追趕太陽)?與日逐走(競跑,賽跑)?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北飲大澤(大湖,傳說其大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欲:想要。河:黃河。鄧林:桃林。
一定注意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喲!
古今異義——河:古義—————專指黃河今義—————泛指一切河流。
走:古義————跑今義————步行。
詞類活用——北飲大澤:北:名詞作狀語,向北。
文言句式:
省略句——“棄其杖,化為鄧林”等于“(夸父)棄其杖,化為鄧林”。譯為: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狀語后置句——飲于河、等于“于河、渭飲”。譯為:就到黃河、渭水喝。
5、參考譯文: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
。ㄈ⑵肺鑫谋,體會夸父逐日的艱辛,感悟其精神品質。
、拧叭肴铡保阂恢弊返教柭渖降牡胤剑f明夸父逐日路程之遙遠,夸父不辭勞苦,堅持不懈的精神。
、啤昂印⑽疾蛔悖憋嫶鬂伞保嚎诳孰y忍,飲干黃河、渭河的水仍無法解渴,足見夸父在追日途中英勇頑強的精神。
、恰拔粗,道渴而死”:夸父為逐日最后焦渴而死,從中體會到夸父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取皸壠湔,化為鄧林”: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永生不息,為了鼓勵追求光明的人奮勇前行,他臨死前奮力拋出手杖,化為一片桃林,希望樹上的鮮果能為追求光明的人解渴,并給予他們前進的力量,我們可以體會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的意志。
。ㄋ模、探討人物形象和主題
1、你怎么看待夸父這一人物?
夸父是個不怕困難,勇于探索;敢于挑戰(zhàn)大自然;熱愛光明,憎惡黑暗;有理想、有抱負、有犧牲精神、甘為人類造福的英雄人物。
2、你如何理解這則神話的主題?
通過神話,表現(xiàn)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
3、你對夸父逐日的行為有什么看法?
表面看來,夸父逐日的行為是以失敗告終,但上古時代的神話是人類用來表達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種手段,這類神話的著眼點并不在于最終的失敗,而是以此來表達那種勇于探索,不怕犧牲,造福人類的可貴精神。
4、這則神話為我們叩開了一扇藝術之門,它借助豐富的想象力,散發(fā)著燦爛的藝術魅力。不必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不必說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單是那深刻的思想內涵,就是對我們人生最好的啟迪。.從夸父這個神話人物的身上,我們得到了什么啟示?
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實現(xiàn)理想不畏艱難,不懈努力。(教師做充分的準備:夸父是一個有膽量有決心,目標遠大,氣魄非凡,意志堅強的英雄人物。通過神話,表現(xiàn)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涓杆篮,他的手杖,還要化成一片桃林,將頑強的生命延續(xù)下去,為人們提供有甘甜多汁果實和成片綠陰的“桃林”,這一結尾,以富有詩意的想像力,豐富了《夸父逐日》這一神話的內涵,豐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現(xiàn)了一種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為人類造福的精神,使整個神話更具有浪漫主義的魅力。后來人們用夸父逐日來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
我擴寫的是“化為鄧林”這幅畫面。(老師可以先做個示范,拋磚引玉)
夸父十分疲憊,渴死在半路上。頃刻間,電閃雷鳴,北風呼嘯,被丟棄在路邊的拐杖騰空而起,在半空中獨自旋轉。突然,一聲霹靂,拐杖落到地底下,粉紅的桃林拔地而起,蜜蜂在桃花中采花釀蜜,蝴蝶在林間追逐嬉戲。
(五)、作業(yè):
1、背誦課文,翻譯全文。
2、課文短小,但故事情節(jié)波瀾曲折,《夸父逐日》是由“夸父逐日、飲于河渭、北飲大澤、道渴而死、化為鄧林”五組動畫構成的,任選一個,展開想象,將其擴寫。
【《夸父逐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夸父逐日教學設計09-15
夸父逐日作文02-12
夸父逐日的意思09-08
小學夸父逐日教案03-11
語文教案:《夸父逐日》07-20
《夸父逐日》教案(精選6篇)07-29
夸父逐日作文14篇02-12
夸父逐日作文15篇06-01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05-24
《頭飾設計》教學設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