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流行風》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流行風》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流行風》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聆聽《長城謠》、《懂你》、《燭光里的媽媽》及《好漢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并了解通俗音樂的基本特點。
2、學唱歌曲,體會歌唱中音樂情感的處理,感受歌曲的音樂美。
二、學情分析:
我在設計“流行風”這一課時,力圖通過用聆聽、對比、分析、探討、表演等方法,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風格特征,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音樂的美,體現(xiàn)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這四個基本理念,并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
高中新課標指出音樂鑒賞主要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及對音樂歷史與文化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通過聆聽5首不同內(nèi)容、不同情緒、不同演唱風格等等的歌曲,目的在于其一是讓學生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其二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同時也為下一步的活動作鋪墊。通過在課堂中的探討,充分發(fā)揮學生是學習主體的作用,既可檢驗他們對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體驗和參與活動。
針對流行歌曲的良莠不分,學生聽完本課,自然會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選擇地聽”正是我要告訴他們的。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使他們在富于個性的表演中獲得音樂審美體驗,了解簡單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演奏、舞蹈等表演技能。通過實踐,增強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
通過鑒賞、分析、對比等讓學生初步了解并知道了通俗歌曲和藝術歌曲、民間歌曲的不同風格和特點;通過討論、演唱等讓學生感受、體驗和參與了課堂音樂表演活動,并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同時也培養(yǎng)了良好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讓學生明白,無論是美聲唱法也好,民族唱法也罷,抑或是通俗唱法,它們都只不過是歌唱藝術的一種形式,它們之間并無好與壞、高雅與低俗之分,只要歌曲的主題內(nèi)容是健康積極向上的,那么,無論用哪種方法去演唱,它都是美好的。
三、重點難點評論:
(一)教學重點:
1、聆聽《思念》、《燭光里的媽媽》及《好漢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并了解通俗音樂的基本特點。
2、研究其各自不同的結(jié)構(gòu)和特點,挖掘歌曲的內(nèi)涵。
(二)教學難點:
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用心體驗和欣賞“流行風”;學唱歌曲,體會歌唱中音樂情感的處理,感受歌曲的音樂美。
四、教學過程
(一)第一課時
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評論
教師:同學們你們高興或痛苦的時候都喜歡做什么呢?(學生回答聽歌、唱歌)那你們最喜歡聽或者唱的歌曲是什么?(提問學生,學生回答:流行音樂)哪位同學知道什么是流行音樂呢?它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對流行歌曲的看法)流行音樂是我們平時最熟悉的音樂,但是如果讓我們用語言來總結(jié)它的特點,我們會覺得翻來覆去就那么幾句話,有點詞窮。那么今天老師將帶大家上一節(jié)和流行音樂有關的課,在這節(jié)課下課的時候,我想你們對流行音樂會有更全面的答案。(展示課題《流行風》)
活動2:講授評論
歌曲欣賞
首先要給同學們欣賞的是我們課本上推薦的八九十年代當時非常流行的幾首優(yōu)秀的通俗歌曲。
A、欣賞《思念》
1、作品介紹:《思念》由歌手毛阿敏在1988年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唱,受到廣大青年聽眾歡迎。播出后歌壇上刮起了一陣流行風。
2、分析作品并提問。
。1)歌曲的節(jié)拍如何?(四四拍)
。2)歌詞中的“你”、“蝴蝶”代表什么?(代表朋友)
。3)歌曲分為幾段體結(jié)構(gòu)?(兩段體結(jié)構(gòu))(A段在較低的音區(qū)內(nèi)娓娓道出思念之情,B段跳躍跌宕,帶有呼喊性的歌曲表達了無可奈何的哀怨。這種開始低吟,繼而高唱,然后在延長的高音上結(jié)束,是常見的通俗歌曲寫法。)
通俗歌曲內(nèi)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愛情為主題的居多,也有表現(xiàn)理想的、反映社會的、以友情、親情為主題等,剛剛我們欣賞的《思念》就是以朋友為主題的通俗歌曲,同學們能不能說出其他幾首歌唱母愛、親情的通俗歌曲呢?(學生七嘴八舌)
B、播放《燭光里的媽媽》
a、介紹作品:《燭光里的媽媽》首唱是一位叫張強的女歌手,毛阿敏、沙寶亮、羽泉都翻唱過此歌,今天我給大家欣賞的是姜育恒的演唱版本。
活動3:活動評論
a、學唱歌曲,體會歌曲情感。
在汶川大地震后,救援隊員在尋找幸存人員時,發(fā)現(xiàn)一個母親被壓在廢墟中早已死亡。她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而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的她那3、4個月大的孩子卻毫發(fā)未傷,在媽媽的懷里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y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屏幕上是一條已經(jīng)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同學們這就是媽媽偉大的愛。
請同學和老師一起跟隨伴奏帶著情感和理解演唱《燭光里的媽媽》。
速度慢,四四拍,注意歌唱時的情感處理,前面兩句稍微輕柔點,像在說話,后面兩句逐漸加強語氣,表現(xiàn)對媽媽的愛,通過強弱表現(xiàn)出情感的遞增。
活動4:講授評論
三時光往后推移,來到了1998年,這一年有一首歌伴隨著一部電視劇熱播來到了我們面前,曲風和《燭光里的媽媽》完全不同,由我們的導師劉歡為我們演唱的,也是大街小巷熱傳的一首歌曲,聆聽時請思考2個問題:
1、演唱曲風如何?描繪怎樣的形象?(粗獷、豪放的。它一改當時流行歌曲甜、纏、悲之風格,讓人耳目一新。描繪了一群英雄形象。曲調(diào)取材于河南民歌《王大娘釘缸》素材,使音樂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音樂與通俗音樂的聯(lián)系。)
2、演唱形式、伴奏樂器如何?(介紹一領眾合的特點:頗具特色的襯詞與旋律的巧妙結(jié)合,一領眾合的演唱形式,使歌中人物的性格非常生動、形象非常鮮活。運用了嗩吶,鑼鼓等大量中國傳統(tǒng)樂器,可是同學們知道我們平時流行音樂一般運用的.是什么伴奏樂器?介紹電聲樂隊(出示圖片))
這首歌曲的旋律親切、樸實、自然。旋律簡單、易記、朗朗上口,這也是通俗音樂的特點。
四時光飛逝,2004年有一首新歌以獨特的演唱形式,征服了男女老少,傳唱度極高。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
播放《吉祥三寶》
A、體現(xiàn)哪個民族的特點?演唱形式是什么?(一問一答的家庭對話,表現(xiàn)出蒙古族音樂濃郁地域特色的獨特而優(yōu)美的旋律,又把時尚和流行的編曲和配器融入其中。歌曲本身比較簡單、直接、上口;現(xiàn)代社會繁忙、節(jié)奏倉促,人們更愿意接受這種簡單的歌曲。伴奏節(jié)奏簡單,采用固定的節(jié)奏節(jié)拍。)
B、提問學生:本段音樂采用的是什么唱法?(說唱)
活動5:活動評論
A、下面我們一起來用這種音樂形式來完成對話(根據(jù)歌曲的風格,分角色演唱,)
活動6:講授評論
A、出示圖片。介紹流行音樂其他特點。
B、流行音樂的主要特點?通過剛才欣賞的音樂我們來歸納一下。
。1)內(nèi)容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愛情主題居多,也有表現(xiàn)理想、反映社會矛盾、揭露黑暗面的。
。2)強調(diào)娛樂性,并且有一定的舞蹈性。外在形體動作、參演方面的互動。運用混聲、和聲、不規(guī)則人聲,進行有聲或無伴奏伴唱,能使一些并不復雜的旋律變得富有色彩
(3)結(jié)構(gòu)短小,表演即興性強,旋律易于記憶、學唱。表演時,多于形體動作結(jié)合。
。4)他們不追求嗓音的穿透力和共鳴,而是貼近生活化的語調(diào)和語氣,說話般的音量輕輕哼唱。以求真切和感人,但以強調(diào)人的自然音色為主,吐字清晰,情感真切,風格多樣。舞臺燈光絢麗多變。
活動7:拓展評論
提問學生:21世紀初流行歌曲的特點(網(wǎng)絡歌曲異軍突起,流行音樂的制作也更加商業(yè)化、世俗化。)流行音樂并不是靠豐富的音色與純熟的技巧去打動人心,相反,恰恰是它的簡單與質(zhì)樸征服了我們。但是很遺憾,今天的流行音樂無疑加進了太多音樂之外的東西,如漂亮的臉蛋,歌星的緋聞,它們相互攀比的只是怪誕,花哨,以及音響的質(zhì)量,它們喧賓奪主般地淹沒了流行音樂,使流行音樂只剩下流行,卻再也找不到音樂,一陣熱鬧過后,我們的心靈空空如也,根本沒有留下任何值得回味的東西。比如《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啦》,《我愛人民幣》等。所以我們以后在選擇欣賞歌曲的時候要選擇適合中學生嗓音條件的歌曲;給人以慰籍、關懷、啟迪、鼓舞和美的享受的歌曲;對引導、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調(diào)節(jié)心境起積極作用的歌曲;謳歌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人際交往、道德情操中的優(yōu)秀部分的作品。
去年同樣有一首描寫親情的歌曲打動了幾億人,我們不得不聽!播放《時間都去哪兒》。一首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總會觸摸到我們靈魂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們心底顫抖。喚醒自己心中最美的記憶,品味人生的快樂與憂傷。
活動8:小結(jié)評論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欣賞、對比、分析了幾首流行歌曲的不同演唱風格和特點,歌曲無分高雅與低俗,只要歌曲的主題內(nèi)容是健康積極向上的,無論用哪種方法去演唱,它都是美好的。
那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音樂欣賞中能夠多欣賞一些優(yōu)秀作品,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只是缺少欣賞美的眼睛和耳朵,老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注重聆聽,發(fā)現(xiàn)和欣賞音樂美。讓我們在美好的音樂中度過每一天。下課!
《流行風》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聆聽《思念》、《懂你》及《好漢歌》,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其題材、體裁及音樂風格,通過鑒賞和比較了解和區(qū)分通俗歌曲和藝術歌曲、民間歌曲的不同風格和特征。
2、在聆聽、感受、體驗歌曲的基礎上,了解通俗音樂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審美標準認識通俗音樂的社會價值,能夠有表情、輕松自如地進行演繹,形成自信的表現(xiàn)能力。
【教學內(nèi)容】
《思念》《懂你》《好漢歌》
【教學理念】
我在設計“流行風”這一課時,力圖通過用聆聽、對比、分析、探討、表演等方法,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風格特征,感受、體驗和表現(xiàn)音樂的美,體現(xiàn)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這四個基本理念,并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
【教學重點】
通過對三種類型歌曲的聆聽對比與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風格結(jié)構(gòu)與特點,挖掘歌曲的內(nèi)涵。
【教學難點】
讓學生積極理解、參與、體驗,表現(xiàn)“流行風”。
【教學教具】
多媒體、鋼琴、音樂影視資料、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設問討論導入
(情景創(chuàng)設:從學生熟知的音樂開始,由課前音樂《月亮之上》做文章。)
問:對流行歌曲的看法。
說:流行歌曲的特點。
〔此時學生說的一定很淺薄且良莠不分,對此引出下文,“刮”起課堂“流行風”!
二、感受體驗與認知
1.精選代表性流行歌曲(聆聽、感受與體驗)
、佟端寄睢飞鲜兰o八十年代,從這首歌開始,歌壇上刮起流行風,歌曲表達了人生離別的思念惆悵之情。
、凇抖恪繁磉_人們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把目光和歌聲投向母親,反映整個社會對道德、親情、文明的再度呼喚,之所以流行,還在于歌詞的感人和歌曲獨有的魅力。
③《好漢歌》在港臺流行歌曲盛行時產(chǎn)生,一改當時流行歌曲甜、纏、悲之風格,讓人耳目一新,這也正是該歌曲流行的.原因。曲調(diào)取自河南民歌素材,歌曲粗獷、豪放,生動表現(xiàn)“梁山好漢們”的豪爽不羈、講義氣的性格。
2.欣賞教學:在欣賞中發(fā)現(xiàn)歌曲結(jié)構(gòu)、理解歌曲特點,挖掘歌曲內(nèi)涵,分別從不同側(cè)重點進行。(認知)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對流行音樂并不陌生,可是大家是否注意過,在形形色色的流行音樂中,存在著演唱方法特點各異的現(xiàn)象呢?接下來我們就通過鑒賞幾首歌曲,具體來感受和體驗其演唱風格。
、佟端寄睢分凶寣W生認識歌曲結(jié)構(gòu)。通過分析歌曲結(jié)構(gòu)(A+B),讓學生了解常見的通俗歌曲寫法,即“開始低吟,繼而高唱,在延長的高音上結(jié)束。”(深入淺出)
、凇抖恪穫(cè)重流行歌曲中的教育思想。借用余光中“鄉(xiāng)愁是一座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該歌曲凄楚的韻味,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
【設計意圖】用兩首演唱風格各異的曲子讓學生分辨,既是為了吸引學
生的注意力,也是為本課欣賞教學做鋪墊。
、邸逗脻h歌》中讓學生理解流行歌曲的特點。抓住大跳音程的運用在該歌曲中得到很充分的體現(xiàn),讓學生明白流行歌曲中的動感成因,請學生說出其演唱風格與前兩首有何不同。
[答后提示:提示劉歡成功地應用民族唱法表現(xiàn)了“梁山好漢”粗獷、豪爽不羈、講義氣的性格。此曲的音樂素材來自河南民歌,所以演唱風格與前兩首歌曲截然不同。]
【設計意圖】高中新課標指出音樂鑒賞主要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及對音樂歷史與文化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聆聽三首不同內(nèi)容、不同情緒、不同演唱風格等等的歌曲,目的在于其一是讓學生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其二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同時也為下一步的活動作鋪墊。
3.不失時機引導學生分辨好歌。
當今流行歌曲可謂異軍突起,數(shù)量眾多,良莠不全。
問:怎樣的流行歌曲才算是一首好歌?
【設計意圖】這正對應了導課中學生對流行歌曲迷茫性的解釋,學生聽完本課,自然會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選擇地聽”正是我要告訴他們的。
4.課堂探討
通俗歌曲和藝術歌曲、民間歌曲有哪些不同的風格特點?
通俗歌曲口語化、生活化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易記易唱,音域較窄,節(jié)奏富有變化;主要以富有激情和即興的表演方式,注重與觀眾交流,努力營造一種寬松、隨和的氣氛。藝術歌曲詩歌為主,藝術性強,不便傳唱;音域較寬,有較高的演唱技巧,音色圓潤,咬字吐字清晰;注重作品的時代性。民間歌曲即興化、生活化、質(zhì)樸明了;具有民間性、平民性、地方性、民族性,重在韻味;強調(diào)情緒的表達和感情的抒發(fā)。
【設計意圖】通過在課堂中的探討,充分發(fā)揮學生是學習主體的作用,既可檢驗他們對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體驗和參與活動。
三、拓展與創(chuàng)造
請學生用各自喜歡的表達方式演繹心目中的“流行”
【《流行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校園流行風01-15
班級流行風作文03-11
校園流行風作文02-24
班級流行風作文02-06
流行風作文700字01-21
我們班的流行風06-03
流行風預言_750字02-22
校園流行風作文500字01-22
我們班的流行風作文02-07